『壹』 為什麼平鍵聯接的計算稱之為條件性計算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貳』 採用雙鍵布置時,考慮載荷分配不均勻性只按多少個鍵計算
普通平鍵採用雙鍵結構時,兩個平鍵最好相隔180°;兩個半圓鍵則應沿軸布置在同一條直線上;兩個楔鍵家教一半為90°~120°。
雙鍵連接的強度按1.5個鍵計算。
如果輪轂允許適當加長,也可以相應地增加鍵的長度,以提高單鍵連接的強度。
但一般採用的鍵長不宜超過(1.6~1.8)d。
詳細的可以查閱《機械設計手冊》或《機械工程師手冊》。
附上相關鍵槽的國家標准:
-平鍵 鍵槽的剖面尺寸 GB T 1095-2003
普通型平鍵 GB/T 1096-2003
導向型平鍵 GB/T 1097-2003
普通型半圓鍵 GB/T 10991-2003
普通楔鍵 GB/T 1564-2003
切向鍵 GB/T 1974-2003
『叄』 機械設計機械原理,平鍵連接的強度校核
因為是側邊受力,你仔細看下平健是小於建槽寬度的,放進入的時候比較輕松,所以說鍵上的半圓直徑小於建槽的半圓直徑,所以他們靠不上!!
『肆』 對於主要傳遞扭矩的軸,它的鍵槽深度太大會影響強度,鍵槽深度有沒有要求或者計算方法在線等。
如果,是選用的平鍵連接,傳遞扭矩,鍵槽深度(及公差)是有標准規定的,按照標准推薦數值選取。
空心軸的強度計算,與截面有關,空心軸的外徑、孔徑、鍵槽尺寸,有對應的抗彎和抗扭截面系數計算的,根據截面系數計算強度。軸的剛性計算也是類似的。
當然,強度、剛性計算,與載荷、軸的使用情況等,都是有關的。
『伍』 機械設計手冊軟體版2008的第7章 鍵連接設計校核 56
7.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56
7.2 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7
7.2.1 平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7
7.2.2 半圓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9
7.2.3 楔鍵連接強度校核方法 59
7.2.4 切向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0
7.2.5 矩形花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1
7.2.6 漸開線花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2
7.3 程序使用方法和設計實例 64
7.3.1 平鍵連接 64
7.3.2 半圓鍵連接 65
7.3.3 楔鍵連接 65
7.3.4 切向鍵連接 66
7.3.5 矩形花鍵連接 67
7.3.6 漸開線花鍵連接 68
『陸』 在進行普通平鍵聯接強度計算時,強度條件不能滿足,可採用哪些措施
最常用的措施應該是雙鍵布置吧,考慮到鍵槽對軸的強度削弱,計算時按1.5個鍵計算
『柒』 如果在進行普通平鍵聯接強度計算時,強度條件下不能滿足,可採用哪些措施
導向平鍵適用於沿軸向移鍵連接換擋要求輪齒普通平鍵適用於軸向位置固定齒輪鍵連接
般導向平鍵能失效鍵側磨損、壓潰剪切普通平鍵壓潰剪切
尺寸寬度b、高度h根據軸徑尺寸查表確定度 l 根據鍵強度計算確定
『捌』 在鍵連接中,對中性最好的是
第一的是花鍵,然後是平鍵
『玖』 機械設計手冊軟體版2008的第22章 用戶自定義數據管理 337
22.1 功能說明 337
22.2 數據文件准備 337
22.2.1 網頁數據文件准備 337
22.2.2 表格數據文件准備 338
22.2.3 圖像數據文件准備 338
22.3 數據導入 338
22.3.1 數據分類節點建立 338
22.3.2 導入網頁數據 339
22.3.3 導入表格數據 342
22.3.4 數據節點的刪除 345
22.3.5 數據分類節點的刪除 346
22.4 用戶自定義數據保存、恢復及共享 346
22.4.1 用戶自定義數據保存 346
22.4.2 用戶自定義數據恢復 346
22.4.3 用戶自定義數據共享 346
附錄《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軟體目錄348
…… [看更多目錄]第1章 軟體系統概況與安裝方法 1
1.1 軟體系統概況 1
1.2 軟體系統安裝需求 2
1.3 軟體系統安裝步驟 3
1.4 添加《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8
1.5 卸載《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8
1.6 注冊《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8
1.7 啟動《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9
第2章 主界面介紹 10
2.1 功能劃分 10
2.2 菜單區 11
2.2.1 「文件」菜單 11
2.2.2 「視圖」菜單 11
2.2.3 「常用公式計算」菜單 12
2.2.4 「常用設計計算程序」菜單 12
2.2.5 「幫助」菜單 13
2.3 工具欄 13
2.4 導航器 14
2.4.1 目錄導航功能 14
2.4.2 索引導航功能 17
2.4.3 模糊導航功能 18
2.4.4 書簽導航功能 19
2.5 資料顯示區 19
第3章 主要功能使用介紹 22
3.1 數據保存 22
3.2 數據查詢 23
3.3 數據檢索 24
3.4 查詢結果輸出 25
第4章 公差與配合查詢 28
4.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8
4.2 操作注意事項 29
4.2.1 公差查詢操作注意事項 30
4.2.2 配合查詢操作注意事項 33
4.3 查詢實例 36
4.3.1 公差查詢實例 36
4.3.2 配合查詢實例 37
第5章 形狀與位置公差查詢 39
5.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39
5.2 操作注意事項 40
5.3 查詢實例 42
第6章 螺栓連接設計校核 45
6.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45
6.2 螺栓連接設計和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47
6.2.1 受軸向載荷-松螺栓連接強度校核與設計 47
6.2.2 受橫向載荷-鉸制孔螺栓連接強度校核與設計 47
6.2.3 受橫向載荷-緊螺栓連接強度校核與設計 48
6.2.4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靜載荷強度校核與設計 49
6.2.5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動載荷強度校核與設計 51
6.3 程序使用方法和設計實例 52
6.3.1 受軸向載荷-松螺栓連接 52
6.3.2 受橫向載荷-鉸制孔螺栓連接 52
6.3.3 受橫向載荷-緊螺栓連接 53
6.3.4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靜載荷 54
6.3.5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動載荷 54
第7章 鍵連接設計校核 56
7.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56
7.2 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7
7.2.1 平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7
7.2.2 半圓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9
7.2.3 楔鍵連接強度校核方法 59
7.2.4 切向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0
7.2.5 矩形花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1
7.2.6 漸開線花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2
7.3 程序使用方法和設計實例 64
7.3.1 平鍵連接 64
7.3.2 半圓鍵連接 65
7.3.3 楔鍵連接 65
7.3.4 切向鍵連接 66
7.3.5 矩形花鍵連接 67
7.3.6 漸開線花鍵連接 68
第8章 彈簧設計 70
8.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70
8.2 設計方法 71
8.2.1 螺旋彈簧 71
8.2.2 碟形彈簧 86
8.3 設計實例 93
8.3.1 壓縮彈簧 93
8.3.2 拉伸彈簧 97
8.3.3 扭轉彈簧 100
8.3.4 碟形彈簧 102
第9章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設計 105
9.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05
9.2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設計方法 106
9.2.1 轉矩與功率 106
9.2.2 傳動比i的計算 107
9.2.3 圓柱齒輪傳動簡化設計計算公式 107
9.2.4 齒輪疲勞強度校核公式 107
9.2.5 計算中的有關數據及各系數的確定 109
9.2.6 外嚙合變位斜齒圓柱齒輪幾何尺寸計算公式 118
9.2.7 圓柱齒輪極限偏差、公差計算公式 120
9.2.8 齒厚極限偏差 121
9.2.9 中心距極限偏差值 122
9.3 設計實例 122
9.3.1 設計信息 122
9.3.2 設計參數 123
9.3.3 布置與結構 124
9.3.4 材料及熱處理 124
9.3.5 確定齒輪精度等級 125
9.3.6 齒輪基本參數 125
9.3.7 疲勞強度校核 127
9.3.8 程序用數據維護 129
第10章 滾動軸承設計與查詢 131
10.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31
10.2 滾動軸承承載能力計算方法 133
10.2.1 滾動軸承承載能力的一般說明 133
10.2.2 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 133
10.2.3 溫度系數ft 133
10.2.4 當量動載荷 134
10.2.5 載荷系數fp 134
10.2.6 動載荷系數X、Y 134
10.2.7 成對軸承所受軸向力 137
10.2.8 成對軸承當量動載荷 138
10.2.9 修正額定壽命計算 138
10.3 設計實例 139
10.3.1 單個(角接觸球軸承)軸承設計界面 139
10.3.2 成對(角接觸球軸承)軸承設計界面 143
第11章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與分析 148
11.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48
11.2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方法 153
11.2.1 按兩連架桿對應位置設計 153
11.2.2 按兩連架桿對應位置呈連續函數關系設計鉸鏈四桿機構 155
11.2.3 按從動件的急回特性設計 156
11.2.4 按從動件的近似停歇要求設計 158
11.2.5 按傳動角設計 159
11.3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與分析運行流程與實例 161
第12章 平面凸輪機構設計 169
12.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69
12.2 設計?? 184
13.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84
13.2 設計方法 185
13.3 設計實例 190
第14章 摩擦輪傳動設計 195
14.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95
14.2 設計方法 199
14.2.1 圓柱摩擦輪設計 199
14.2.2 槽形摩擦輪傳動設計計算 202
14.2.3 端面摩擦輪傳動設計計算 204
14.2.4 圓錐摩擦輪傳動設計計算 206
14.3 設計實例 208
第15章 帶傳動設計 217
15.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17
15.2 設計方法 221
15.2.1 V帶傳動設計 221
15.2.2 平帶傳動計算 223
15.2.3 同步帶傳動計算 225
15.2.4 圓弧齒同步帶傳動計算 226
15.2.5 多楔帶傳動計算 228
15.3 設計實例 230
15.3.1 V帶傳動設計 230
15.3.2 平帶傳動設計 232
15.3.3 同步帶傳動設計 235
15.3.4 圓弧齒同步帶傳動設計 237
15.3.5 多楔帶傳動設計 240
第16章 鏈傳動設計 243
16.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43
16.2 設計方法 248
16.2.1 滾子鏈傳動設計 248
16.2.2 齒形鏈傳動計算 250
16.3 設計實例 252
16.3.1 滾子鏈傳動設計實例 252
16.3.2 齒形鏈傳動設計實例 254
第17章 螺旋傳動設計 257
17.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57
17.2 滑動螺旋傳動設計 262
17.2.1 設計方法 262
17.2.2 滑動螺旋傳動設計實例 267
17.3 滾動螺旋傳動設計 274
17.3.1 設計方法 274
17.3.2 滾動螺旋傳動設計實例 279
第18章 軸的設計 287
18.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87
18.2 設計方法 294
18.3 設計實例 303
第19章 機械工程常用公式計算 316
19.1 列表公式的計算 316
19.2 數學計算器 317
19.3 用戶自定義公式的計算 318
19.4 用戶自定義公式的保存 319
19.5 用戶自定義公式的刪除 320
19.6 組合公式的設計 320
19.7 組合公式的計算 322
19.8 組合公式的刪除 323
19.9 組合公式的修改 323
19.10 計算結果的保存、查閱 324
19.10.1 保存 324
19.10.2 查閱 324
第20章 機械工程常用英漢詞典 327
20.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327
20.2 使用方法 328
第21章 機械設計禁忌查詢系統 333
21.1 功能簡介和界面構成 333
21.1.1 功能簡介 333
21.1.2 界面構成 333
21.2 機械設計禁忌查詢系統操作 334
21.3 退出系統 336
第22章 用戶自定義數據管理 337
22.1 功能說明 337
22.2 數據文件准備 337
22.2.1 網頁數據文件准備 337
22.2.2 表格數據文件准備 338
22.2.3 圖像數據文件准備 338
22.3 數據導入 338
22.3.1 數據分類節點建立 338
22.3.2 導入網頁數據 339
22.3.3 導入表格數據 342
22.3.4 數據節點的刪除 345
22.3.5 數據分類節點的刪除 346
22.4 用戶自定義數據保存、恢復及共享 346
22.4.1 用戶自定義數據保存 346
22.4.2 用戶自定義數據恢復 346
22.4.3 用戶自定義數據共享 346
附錄《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軟體目錄348
《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是一種支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的、集成基礎信息資源的數字化手冊軟體,由機械設計常用基礎資源資料庫、常用設計計算和查詢程序、機械工程常用公式計算、機械工程常用英漢詞彙、用戶自定義數據等模塊組成。本數字化手冊軟體系統以先進、實用、系統、常新為開發宗旨,薈萃了機械設計類手冊工具書籍的精華,匯集了機械設計實踐所需要的各類數據資料,具有知識資源豐富、標准資料新、數據准確、更新及時、查詢檢索方便、設計校核計算程序符合設計人員習慣及使用簡單等特點。適用於機械設計製造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機械產品開發、製造和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程設計製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1章 軟體系統概況與安裝方法 1
1.1 軟體系統概況 1
1.2 軟體系統安裝需求 2
1.3 軟體系統安裝步驟 3
1.4 添加《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8
1.5 卸載《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8
1.6 注冊《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8
1.7 啟動《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9
第2章 主界面介紹 10
2.1 功能劃分 10
2.2 菜單區 11
2.2.1 「文件」菜單 11
2.2.2 「視圖」菜單 11
2.2.3 「常用公式計算」菜單 12
2.2.4 「常用設計計算程序」菜單 12
2.2.5 「幫助」菜單 13
2.3 工具欄 13
2.4 導航器 14
2.4.1 目錄導航功能 14
2.4.2 索引導航功能 17
2.4.3 模糊導航功能 18
2.4.4 書簽導航功能 19
2.5 資料顯示區 19
第3章 主要功能使用介紹 22
3.1 數據保存 22
3.2 數據查詢 23
3.3 數據檢索 24
3.4 查詢結果輸出 25
第4章 公差與配合查詢 28
4.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8
4.2 操作注意事項 29
4.2.1 公差查詢操作注意事項 30
4.2.2 配合查詢操作注意事項 33
4.3 查詢實例 36
4.3.1 公差查詢實例 36
4.3.2 配合查詢實例 37
第5章 形狀與位置公差查詢 39
5.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39
5.2 操作注意事項 40
5.3 查詢實例 42
第6章 螺栓連接設計校核 45
6.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45
6.2 螺栓連接設計和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47
6.2.1 受軸向載荷-松螺栓連接強度校核與設計 47
6.2.2 受橫向載荷-鉸制孔螺栓連接強度校核與設計 47
6.2.3 受橫向載荷-緊螺栓連接強度校核與設計 48
6.2.4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靜載荷強度校核與設計 49
6.2.5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動載荷強度校核與設計 51
6.3 程序使用方法和設計實例 52
6.3.1 受軸向載荷-松螺栓連接 52
6.3.2 受橫向載荷-鉸制孔螺栓連接 52
6.3.3 受橫向載荷-緊螺栓連接 53
6.3.4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靜載荷 54
6.3.5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動載荷 54
第7章 鍵連接設計校核 56
7.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56
7.2 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7
7.2.1 平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7
7.2.2 半圓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9
7.2.3 楔鍵連接強度校核方法 59
7.2.4 切向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0
7.2.5 矩形花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1
7.2.6 漸開線花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2
7.3 程序使用方法和設計實例 64
7.3.1 平鍵連接 64
7.3.2 半圓鍵連接 65
7.3.3 楔鍵連接 65
7.3.4 切向鍵連接 66
7.3.5 矩形花鍵連接 67
7.3.6 漸開線花鍵連接 68
第8章 彈簧設計 70
8.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70
8.2 設計方法 71
8.2.1 螺旋彈簧 71
8.2.2 碟形彈簧 86
8.3 設計實例 93
8.3.1 壓縮彈簧 93
8.3.2 拉伸彈簧 97
8.3.3 扭轉彈簧 100
8.3.4 碟形彈簧 102
第9章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設計 105
9.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05
9.2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設計方法 106
9.2.1 轉矩與功率 106
9.2.2 傳動比i的計算 107
9.2.3 圓柱齒輪傳動簡化設計計算公式 107
9.2.4 齒輪疲勞強度校核公式 107
9.2.5 計算中的有關數據及各系數的確定 109
9.2.6 外嚙合變位斜齒圓柱齒輪幾何尺寸計算公式 118
9.2.7 圓柱齒輪極限偏差、公差計算公式 120
9.2.8 齒厚極限偏差 121
9.2.9 中心距極限偏差值 122
9.3 設計實例 122
9.3.1 設計信息 122
9.3.2 設計參數 123
9.3.3 布置與結構 124
9.3.4 材料及熱處理 124
9.3.5 確定齒輪精度等級 125
9.3.6 齒輪基本參數 125
9.3.7 疲勞強度校核 127
9.3.8 程序用數據維護 129
第10章 滾動軸承設計與查詢 131
10.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31
10.2 滾動軸承承載能力計算方法 133
10.2.1 滾動軸承承載能力的一般說明 133
10.2.2 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 133
10.2.3 溫度系數ft 133
10.2.4 當量動載荷 134
10.2.5 載荷系數fp 134
10.2.6 動載荷系數X、Y 134
10.2.7 成對軸承所受軸向力 137
10.2.8 成對軸承當量動載荷 138
10.2.9 修正額定壽命計算 138
10.3 設計實例 139
10.3.1 單個(角接觸球軸承)軸承設計界面 139
10.3.2 成對(角接觸球軸承)軸承設計界面 143
第11章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與分析 148
11.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48
11.2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方法 153
11.2.1 按兩連架桿對應位置設計 153
11.2.2 按兩連架桿對應位置呈連續函數關系設計鉸鏈四桿機構 155
11.2.3 按從動件的急回特性設計 156
11.2.4 按從動件的近似停歇要求設計 158
11.2.5 按傳動角設計 159
11.3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與分析運行流程與實例 161
第12章 平面凸輪機構設計 169
12.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69
12.2 設計方法 171
12.2.1 設計流程 171
12.2.2 設計步驟 171
12.2.3 凸輪設計公式 172
12.3 平面凸輪機構設計運行實例 176
第13章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設計 184
13.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84
13.2 設計方法 185
13.3 設計實例 190
第14章 摩擦輪傳動設計 195
14.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95
14.2 設計方法 199
14.2.1 圓柱摩擦輪設計 199
14.2.2 槽形摩擦輪傳動設計計算 202
14.2.3 端面摩擦輪傳動設計計算 204
14.2.4 圓錐摩擦輪傳動設計計算 206
14.3 設計實例 208
第15章 帶傳動設計 217
15.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17
15.2 設計方法 221
15.2.1 V帶傳動設計 221
15.2.2 平帶傳動計算 223
15.2.3 同步帶傳動計算 225
15.2.4 圓弧齒同步帶傳動計算 226
15.2.5 多楔帶傳動計算 228
15.3 設計實例 230
15.3.1 V帶傳動設計 230
15.3.2 平帶傳動設計 232
15.3.3 同步帶傳動設計 235
15.3.4 圓弧齒同步帶傳動設計 237
15.3.5 多楔帶傳動設計 240
第16章 鏈傳動設計 243
16.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43
16.2 設計方法 248
16.2.1 滾子鏈傳動設計 248
16.2.2 齒形鏈傳動計算 250
16.3 設計實例 252
16.3.1 滾子鏈傳動設計實例 252
16.3.2 齒形鏈傳動設計實例 254
第17章 螺旋傳動設計 257
17.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57
17.2 滑動螺旋傳動設計 262
17.2.1 設計方法 262
17.2.2 滑動螺旋傳動設計實例 267
17.3 滾動螺旋傳動設計 274
17.3.1 設計方法 274
17.3.2 滾動螺旋傳動設計實例 279
第18章 軸的設計 287
18.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87
18.2 設計方法 294
18.3 設計實例 303
第19章 機械工程常用公式計算 316
19.1 列表公式的計算 316
19.2 數學計算器 317
19.3 用戶自定義公式的計算 318
19.4 用戶自定義公式的保存 319
19.5 用戶自定義公式的刪除 320
19.6 組合公式的設計 320
19.7 組合公式的計算 322
19.8 組合公式的刪除 323
19.9 組合公式的修改 323
19.10 計算結果的保存、查閱 324
19.10.1 保存 324
19.10.2 查閱 324
第20章 機械工程常用英漢詞典 327
20.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327
20.2 使用方法 328
第21章 機械設計禁忌查詢系統 333
21.1 功能簡介和界面構成 333
21.1.1 功能簡介 333
21.1.2 界面構成 333
21.2 機械設計禁忌查詢系統操作 334
21.3 退出系統 336
第22章 用戶自定義數據管理 337
22.1 功能說明 337
22.2 數據文件准備 337
22.2.1 網頁數據文件准備 337
22.2.2 表格數據文件准備 338
22.2.3 圖像數據文件准備 338
22.3 數據導入 338
22.3.1 數據分類節點建立 338
22.3.2 導入網頁數據 339
22.3.3 導入表格數據 342
22.3.4 數據節點的刪除 345
22.3.5 數據分類節點的刪除 346
22.4 用戶自定義數據保存、恢復及共享 346
22.4.1 用戶自定義數據保存 346
22.4.2 用戶自定義數據恢復 346
22.4.3 用戶自定義數據共享 346
附錄《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軟體目錄348
…… [看更多目錄]第1章 軟體系統概況與安裝方法 1
1.1 軟體系統概況 1
1.2 軟體系統安裝需求 2
1.3 軟體系統安裝步驟 3
1.4 添加《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8
1.5 卸載《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8
1.6 注冊《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8
1.7 啟動《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 9
第2章 主界面介紹 10
2.1 功能劃分 10
2.2 菜單區 11
2.2.1 「文件」菜單 11
2.2.2 「視圖」菜單 11
2.2.3 「常用公式計算」菜單 12
2.2.4 「常用設計計算程序」菜單 12
2.2.5 「幫助」菜單 13
2.3 工具欄 13
2.4 導航器 14
2.4.1 目錄導航功能 14
2.4.2 索引導航功能 17
2.4.3 模糊導航功能 18
2.4.4 書簽導航功能 19
2.5 資料顯示區 19
第3章 主要功能使用介紹 22
3.1 數據保存 22
3.2 數據查詢 23
3.3 數據檢索 24
3.4 查詢結果輸出 25
第4章 公差與配合查詢 28
4.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8
4.2 操作注意事項 29
4.2.1 公差查詢操作注意事項 30
4.2.2 配合查詢操作注意事項 33
4.3 查詢實例 36
4.3.1 公差查詢實例 36
4.3.2 配合查詢實例 37
第5章 形狀與位置公差查詢 39
5.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39
5.2 操作注意事項 40
5.3 查詢實例 42
第6章 螺栓連接設計校核 45
6.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45
6.2 螺栓連接設計和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47
6.2.1 受軸向載荷-松螺栓連接強度校核與設計 47
6.2.2 受橫向載荷-鉸制孔螺栓連接強度校核與設計 47
6.2.3 受橫向載荷-緊螺栓連接強度校核與設計 48
6.2.4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靜載荷強度校核與設計 49
6.2.5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動載荷強度校核與設計 51
6.3 程序使用方法和設計實例 52
6.3.1 受軸向載荷-松螺栓連接 52
6.3.2 受橫向載荷-鉸制孔螺栓連接 52
6.3.3 受橫向載荷-緊螺栓連接 53
6.3.4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靜載荷 54
6.3.5 受軸向載荷-緊螺栓連接-動載荷 54
第7章 鍵連接設計校核 56
7.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56
7.2 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7
7.2.1 平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7
7.2.2 半圓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59
7.2.3 楔鍵連接強度校核方法 59
7.2.4 切向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0
7.2.5 矩形花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1
7.2.6 漸開線花鍵連接強度校核計算方法 62
7.3 程序使用方法和設計實例 64
7.3.1 平鍵連接 64
7.3.2 半圓鍵連接 65
7.3.3 楔鍵連接 65
7.3.4 切向鍵連接 66
7.3.5 矩形花鍵連接 67
7.3.6 漸開線花鍵連接 68
第8章 彈簧設計 70
8.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70
8.2 設計方法 71
8.2.1 螺旋彈簧 71
8.2.2 碟形彈簧 86
8.3 設計實例 93
8.3.1 壓縮彈簧 93
8.3.2 拉伸彈簧 97
8.3.3 扭轉彈簧 100
8.3.4 碟形彈簧 102
第9章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設計 105
9.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05
9.2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設計方法 106
9.2.1 轉矩與功率 106
9.2.2 傳動比i的計算 107
9.2.3 圓柱齒輪傳動簡化設計計算公式 107
9.2.4 齒輪疲勞強度校核公式 107
9.2.5 計算中的有關數據及各系數的確定 109
9.2.6 外嚙合變位斜齒圓柱齒輪幾何尺寸計算公式 118
9.2.7 圓柱齒輪極限偏差、公差計算公式 120
9.2.8 齒厚極限偏差 121
9.2.9 中心距極限偏差值 122
9.3 設計實例 122
9.3.1 設計信息 122
9.3.2 設計參數 123
9.3.3 布置與結構 124
9.3.4 材料及熱處理 124
9.3.5 確定齒輪精度等級 125
9.3.6 齒輪基本參數 125
9.3.7 疲勞強度校核 127
9.3.8 程序用數據維護 129
第10章 滾動軸承設計與查詢 131
10.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31
10.2 滾動軸承承載能力計算方法 133
10.2.1 滾動軸承承載能力的一般說明 133
10.2.2 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 133
10.2.3 溫度系數ft 133
10.2.4 當量動載荷 134
10.2.5 載荷系數fp 134
10.2.6 動載荷系數X、Y 134
10.2.7 成對軸承所受軸向力 137
10.2.8 成對軸承當量動載荷 138
10.2.9 修正額定壽命計算 138
10.3 設計實例 139
10.3.1 單個(角接觸球軸承)軸承設計界面 139
10.3.2 成對(角接觸球軸承)軸承設計界面 143
第11章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與分析 148
11.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48
11.2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方法 153
11.2.1 按兩連架桿對應位置設計 153
11.2.2 按兩連架桿對應位置呈連續函數關系設計鉸鏈四桿機構 155
11.2.3 按從動件的急回特性設計 156
11.2.4 按從動件的近似停歇要求設計 158
11.2.5 按傳動角設計 159
11.3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與分析運行流程與實例 161
第12章 平面凸輪機構設計 169
12.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69
12.2 設計?? 184
13.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84
13.2 設計方法 185
13.3 設計實例 190
第14章 摩擦輪傳動設計 195
14.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195
14.2 設計方法 199
14.2.1 圓柱摩擦輪設計 199
14.2.2 槽形摩擦輪傳動設計計算 202
14.2.3 端面摩擦輪傳動設計計算 204
14.2.4 圓錐摩擦輪傳動設計計算 206
14.3 設計實例 208
第15章 帶傳動設計 217
15.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17
15.2 設計方法 221
15.2.1 V帶傳動設計 221
15.2.2 平帶傳動計算 223
15.2.3 同步帶傳動計算 225
15.2.4 圓弧齒同步帶傳動計算 226
15.2.5 多楔帶傳動計算 228
15.3 設計實例 230
15.3.1 V帶傳動設計 230
15.3.2 平帶傳動設計 232
15.3.3 同步帶傳動設計 235
15.3.4 圓弧齒同步帶傳動設計 237
15.3.5 多楔帶傳動設計 240
第16章 鏈傳動設計 243
16.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43
16.2 設計方法 248
16.2.1 滾子鏈傳動設計 248
16.2.2 齒形鏈傳動計算 250
16.3 設計實例 252
16.3.1 滾子鏈傳動設計實例 252
16.3.2 齒形鏈傳動設計實例 254
第17章 螺旋傳動設計 257
17.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57
17.2 滑動螺旋傳動設計 262
17.2.1 設計方法 262
17.2.2 滑動螺旋傳動設計實例 267
17.3 滾動螺旋傳動設計 274
17.3.1 設計方法 274
17.3.2 滾動螺旋傳動設計實例 279
第18章 軸的設計 287
18.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287
18.2 設計方法 294
18.3 設計實例 303
第19章 機械工程常用公式計算 316
19.1 列表公式的計算 316
19.2 數學計算器 317
19.3 用戶自定義公式的計算 318
19.4 用戶自定義公式的保存 319
19.5 用戶自定義公式的刪除 320
19.6 組合公式的設計 320
19.7 組合公式的計算 322
19.8 組合公式的刪除 323
19.9 組合公式的修改 323
19.10 計算結果的保存、查閱 324
19.10.1 保存 324
19.10.2 查閱 324
第20章 機械工程常用英漢詞典 327
20.1 功能簡介與界面構成 327
20.2 使用方法 328
第21章 機械設計禁忌查詢系統 333
21.1 功能簡介和界面構成 333
21.1.1 功能簡介 333
21.1.2 界面構成 333
21.2 機械設計禁忌查詢系統操作 334
21.3 退出系統 336
第22章 用戶自定義數據管理 337
22.1 功能說明 337
22.2 數據文件准備 337
22.2.1 網頁數據文件准備 337
22.2.2 表格數據文件准備 338
22.2.3 圖像數據文件准備 338
22.3 數據導入 338
22.3.1 數據分類節點建立 338
22.3.2 導入網頁數據 339
22.3.3 導入表格數據 342
22.3.4 數據節點的刪除 345
22.3.5 數據分類節點的刪除 346
22.4 用戶自定義數據保存、恢復及共享 346
22.4.1 用戶自定義數據保存 346
22.4.2 用戶自定義數據恢復 346
22.4.3 用戶自定義數據共享 346
附錄《機械設計手冊(新編軟體版)2008》軟體目錄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