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用數學的方法學語文

如何用數學的方法學語文

發布時間:2022-05-03 16:41:52

『壹』 如何在數學課上學語文

先懂得數學老師講的,在做題的時候快做,做完了學。
盡量不要偏科。
聽聽數學也不錯,除非你已經偏科了。

『貳』 如何將語文融入數學

淺談如何巧用語文趣學數學知識

語文學科因為時間橫貫古今、空間跨越中外、內容包羅萬象、文本生動形象而頗受絕大部分學生的鍾愛。其中的成語、諺語、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等語文知識,不乏有趣的數學知識。將這些趣味橫生的語文知識有機地融入數學教學中,必將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績。

一、巧用「謎語」趣記「數學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科?達勒維耶;

「榜樣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塞?約翰遜;

「啟事在教誨,成事在榜樣。」――法國。

每一個取得偉大成就的數學家都有著非凡的經歷和耀眼的光環。採用靈活機動的方式講述數學家的有趣故事,無疑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樹立起一面面不朽的數學豐碑,使之成為激勵孩子愛上數學、學好數學的強大的精神動力。

除了觀看人物傳記、傾聽人物故事、觀看人物紀錄片等形式外,我們還可以運用語文知識中的猜謎語的方式趣記數學家的姓名。

謎語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測的隱語。謎語源自中國古代民間,歷經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它是古人集體智慧創造的文化產物,是一項有趣的益智游戲。用猜謎語的方式記憶數學家的名字,將使之變得生動有趣、場面火爆。例如:

爺爺參加賽跑(祖沖之);

抬頭一笑(楊樂,諧音「揚樂」);

虎丘游春(蘇步青,虎丘市在江蘇,游春即春遊踏青);

故園風光雨中新(陳景潤,「故」,「陳舊」意;風光,風景;雨中新,故園經雨浸潤而清新);

看臉像個文學家、看腳像個音樂家,全身一看是個數學家(歌德巴赫,歌德是德國文學家;巴赫是德國音樂家;哥德巴赫是德國數學家)。

……

二、巧用「成語」趣學「數」的知識

成語是我國漢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闢,易記易用,並常常附帶有感情色彩。

漢語中四個字的成語特別多,其中嵌進數字的又占相當高的比例。在上數學課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含有數字的成語,來生動形象地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數」的相關知識。

(一)巧用「成語」掌握「分數、百分數」的知識。一部分成語嵌有兩個數字,而這兩個數字之間恰恰體現了分數或百分數的知識。這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用作游戲的形式,將之轉換成分數或百分數,從而形象地掌握分數和百分數的知識。例如:一分為二(1/2)、一刀兩斷(1/2)、十室九空(9/10或1/10)、百發百中(100/100)、百里挑一(1/100)……

(二)巧用「成語」掌握「倍數」的知識。同樣地,我們也可以用游戲的形式,將成語中的數字轉換成倍數,從而形象地掌握倍數的知識。例如:事半功倍(4倍)、百計千方(10倍)、一呼百應(100倍)、一本萬利(10000倍)……

(三)巧用「成語」掌握「奇數、偶數」的知識。同理,通過漢字轉數字的游戲,可以讓學生形象掌握有關奇數和偶數的知識。

1.成語中的數字,有的全是奇數。例如:一波三折(1和3是奇數)、三智五猜(3和5是奇數)、七竅玲瓏(7是奇數)、三教九流(3和9是奇數)、九牛一毛(9和1是奇數)、不管三七二十一(21是奇數);

2.成語中的數字,有的全是偶數。例如:兩小無猜(2是偶數)、四海一家(4是偶數)、 六畜興旺(6是偶數)、八面威風(8是偶數)、十年寒窗(10是偶數)、三十六計走為上計(36是偶數);

3.成語中的數字,有的是奇數、偶數相間。例如:一差二錯(1是奇數、2是偶數)、三心二意(3是奇數、2是偶數)、朝三暮四(3是奇數、4是偶數)、五顏六色(5是奇數、6是偶數)、七上八下(7是奇數、8是偶數)、九流十家(9是奇數、10是偶數)……

三、巧用「順口溜」熟記數學「解題方法」

順口溜是指「民間流行的一種口頭韻文,句子長短不齊,純用口語,念起來很順口。」它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易於上口,悅耳響亮,好念好記,且幽默詼諧,生動形象。

『叄』 學習語文和數學的方法是什麼

語文其實是不難的,只是理論性較強,學好語文關鍵在於積累。不要害怕語文,更不要太緊張.只要把分數看開點就可以了,否則太過於緊張的心情,是無法進行復習的.一緊張,就害怕,語文並不難的,所以不要緊張。提高成績。學習方面的問題。有學習環節,學習態度、 學習方法。你只要從現在把學習轉變了,學牢了,當然就簡單了,成績就會提高。 每天多讀課文,而且多借鑒別人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並且多練習寫作功底,多讀優秀的文章。每個人的基礎不同,學習態度也不同,所以要採用的方法也就不同。要把學習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方法。就可以取得進步。學習的方法應該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從基礎開始——熟悉技能——應用。一定是經過無數次的練習。了解學科的特點,熟記公式,多思考,多挖掘多做題,學習永遠都沒有捷徑,只有練習,練習,再練習。 提供下面的方法:要做好四輪學習: 1.全面復習的基礎知識(看課本)。 2.用考試來檢驗自己第一輪的復習情況。詳細分析存在的問題,做好查缺補漏的復習 3.分版塊復習。做到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4.專題復習。綜合能力的培養,拓展自己的應用能力 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所以,解決了讀和寫的問題,就提高了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也就是學好語文了。 讀,即閱讀和理解;寫,指書寫和作文。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件事了。讀,可以培養語感。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這個語段中為什麼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這個句子為什麼是一個病句」,很多時候,我們無須去問「為什麼」,語感早已經告訴我們理由了。而語感的培養就來自於平時點點滴滴的「讀」的積累。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這里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指把文章朗讀或默讀一遍,而是還要包括思考和識記等內容。換言之,讀,應該是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來就是:第一,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第二,解決「怎麼寫」的問題;第三,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這三個方面其實就是在說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問題。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去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才是「讀」。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讀,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獵廣泛,見多識廣,胸中自有「丘壑」。這樣,在作文的過程中,就不會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既然「讀」有這么多好處,那麼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從重視「讀」開始吧。 寫,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書寫和作文。在書寫方面,高考考綱有明確的要求:作文一類卷書寫美觀,二類卷書寫工整清楚,三類卷比較工整清楚,四類卷書寫潦草。高考從2005年開始,山東單獨命題,語文實行網上閱卷。這就對書寫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所以無論是高考考綱還是山東語文網上閱卷,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必須把字寫好。退一步說,要求所有的人都達到美觀的程度,也不現實,但是書寫工整清楚,避免潦草,這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也許有人拿「寫工整了會影響答題速度」之類的話來給自己的書寫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認真書寫的最初階段,它是會對你的答題速度有一點影響的。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還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療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書寫不過關會影響到語文成績,我們又怎麼敢不去重視呢?其實,要做到書寫工整並不難。我們的漢字是方塊字。這句話對我們就是一個啟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動心思。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了嗎?你的字左上角與左下角、右上角與右下角在一條線了嗎?還沒有?那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吧。相信不用多長時間,你自己寫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認了,你都不敢相信你會寫得這么好了。再說作文的問題。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在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比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開宗明義,一開篇先讓讀者明白你在寫什麼,這點很重要。否則,看了半天了,讀者還雲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怎麼可以呢?文章主體部分一定要圍繞中心去寫,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到了結尾部分,對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再強調一次,加深一下讀者的印象。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有人把寫好作文總結為兩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寫成記敘文時,很好地解決了「動之以情」的問題,寫成議論文時,很好地解決了「曉之以理」的問題,那麼你的作文問題也就解決了。那麼怎麼才能寫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寫好議論文的問題,上文已經有所涉及,所以這里重點談寫作記敘文的問題。寫好一篇不足千字的應試記敘文,有幾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① 調動情感的問題。做好作文的准備工作,這是一個大題目,裡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選材的問題。如果選取一些自己比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難調動起自己的創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里的一些人或事。還有一個盡快入題的問題。150分鍾的語文考試劃給作文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那麼我們從審題立意到開始動筆,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5分鍾,當然也不能少於10分鍾。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僅要考慮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讓自己「走進」所要記敘的場景之中去。這種「身臨其境」正是情感被調動起來的表現。 ② 截取生活片斷,藉助「主旨」這根紅線,連綴成篇。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決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夠交代清楚,也只能是敘述故事的梗概。這樣,不僅內容不厚實,而且還缺乏生動性,不可能「以情動人」。而截取生活中的幾個典型片斷,進行具體細致的描寫,則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③ 描寫還是敘述的問題。敘述故事情節,往往容易出現語言乾巴,欠生動的現象,這樣就達不到「以情動人」的目的。所以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最好採用描寫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兩個特寫鏡頭,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描繪。我們知道,對事物的描寫,越具體了就越形象,從而也就越生動。 最後,再提一個建議:充分地利用課文。既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讀」,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廣泛地閱讀就可以了。是的,除了快餐式的文章,還有那些垃圾式的文章之外,我們讀什麼文章都可以。但是,讀課文有讀課文的好處。第一,課文是你的無聲的老師。我們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對「寫了什麼」「怎麼寫的」,思考的正確與否呢?如果無人請教,我們將無法確定。可是如果我們去讀課文,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每篇課文都有閱讀指導,課文之後還附有一些注釋,它們可以給我們解疑答惑,幫助我們積累知識。既然除了快餐式的垃圾式的作文之外,讀什麼都可以,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課文這個最有力的工具呢?第二,課文大都是一些典範作品,不需要我們再去浪費時間挑選。第三,高考的出題原則是「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就是僅僅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也得重視我們的課文啊! 綜上所述,如何學好語文呢?從讀寫入手,提高我們的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

『肆』 學語文和數學有什麼方法

語文多讀書,多思考。語文盡量不要被別人影響。
數學多做題,多思考。數學盡量切換思維看問題。

『伍』 如何用數學解釋語文

一、首先是要有興趣。如果沒有興趣的話,即使強迫自己去學也是事倍功半.。二、然後就是方法。 1、語文。多讀、多寫、多記。先從字詞學習積累開始,然後到文章的理解,最後是自己多寫作文和日記。 2、數學。主要靠練習。練也是要講方法的,同類型的題如果練得很熟了,就沒必要繼續練習了,每天堅持做幾道不同類型的題,而且要注意難度的適當選擇,適合自己的難度,而且盡量有跨度。就是不能都是同一個難度的。當然,題海戰術有個前提:就是對於基本概念和公式的理解,理解透了再去做題。做了幾道再去想想基本概念和公式,結合起來。

『陸』 語文和數學怎麼樣才可以學好

語文

1從寫好每一個字抓起

我們常常發現,字寫得好的孩子往往語文也學得比較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孩子在寫字過程中養成了認真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所以,我們應該通過要求孩子寫好每一個字,培養他們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而良好的學習態度又是學好其他各門功課的基礎。

2從訓練朗讀開始

學習語文最基本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把課文讀通、讀懂,這也是一切語言學習的基礎。沒有了這個基礎,任何語言的學習都將事倍功半。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許多精彩的課文或片段,學生的理解也許達不到透徹的程度,但熟讀成誦並不難,當課文的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儲備和積蓄時,他們日後便會受益無窮。

3讓孩子和書交朋友

讀書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豐富生活。一個人和好書交朋友必能受益終生。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學好語文的關鍵。


數學


1數學聯系生活的習慣培養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 同理,數學學習與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那麼家長們就應該有意識地指導孩子觀察和體會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和運用生活中蘊藏的數學知識。

比如,在一年級上冊教材學習「幾個和第幾個」,孩子雖然會說,但不是很清楚它們的區別和實際含義。那麼在超市排隊付款,讓孩子說說這一隊有幾個人?我是第幾個人?孩子有了這樣的實際經歷,當然能理解基數和序數的含義和區別。

再比如上街買東西時,讓孩子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商品的價格,簡單的算賬,有意識的跟孩子提數學問題,讓他解決。比如一本書8元,給售貨員10元,找回多少錢。

這些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問題,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多,自然就會解決。然後通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告訴孩子,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讓孩子愛上數學,養成數學聯系生活實際的好習慣。

2認真讀題審題習慣的培養

在孩子練習中,可以發現,很多孩子只是用眼睛瞟了一下題目就想當然動筆,往往一動筆就出錯。當說明錯題原因時,孩子往往用「粗心大意」來解釋。

其實我們都知道,出錯並非都是粗心,而是沒有好好審題。想讓孩子自己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單憑錯後的批評教育和提醒要認真讀題審題,這是遠遠不夠的,這個習慣要在平時的學習中逐步養成。

家長可以教給孩子一些技巧和方法。讀題時讓孩子用手指著題中的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碰到不認識的字,註上拼音讓他們看著拼音讀,特別強調做題前「題讀三遍再下筆」。

第1遍粗讀,大致了解題目的意思。第2遍細讀,要逐字逐句的讀,仔細理解題目中每個信息的含義。讀的時候不妨用筆把題目中的重要信息,重要語句劃下來、圈起來,以提醒自己,引起重視。第3遍精讀,用筆劃出題中的關鍵字、詞,這樣有助於孩子對題目進行思考和分析。

比如有一道數學題畫了5隻小雞,題目要求把左邊的4隻小鳥圈起來,認真讀題後可以用筆把「左」、「4隻」下面劃橫線,分清「左」和「右」「4隻」和「第4隻」。

作為家長,不能讓孩子錯失審題的機會,當孩子審題困難時,告訴孩子「我也不明白題目叫我做什麼,讓我們一起來想想;讓孩子用自己的話將題目要求敘述給你聽,在敘述的過程中既鍛煉了他語言表達能力,也讓他有機會進一步審視題意。

3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一份書寫工整的作業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說明孩子是認真細致的,專心程度高,錯誤率自然就低。家長一開始就要從嚴培養孩子的書寫,要求書寫工整、格式規范。

例如每個字,每個數,嚴格掌握每個數字筆順和結構,要求寫得正確、勻稱、規范、迅速、不能亂畫或倒筆。每個運算符號必須規范、清楚。數字間的間隔要適宜,草稿上豎式排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連線時要用直尺和鉛筆,塗色應該先塗邊線再塗中間等等。

結合孩子出現的一些書寫不規范的現象,及時要求學生糾正錯誤。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就能逐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自主摸索,獨立解決問題習慣的培養

對於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採取誘導的方式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孩子擺一擺、剪一剪、畫一畫、摸一摸,通過動手自己嘗試解決。

例如:「至少用幾個相同的小正方體可以搭成一個較大正方體」。很多孩子認為是「4個」。這時可以指導孩子拿出正方體動手擺一擺,看到面前的圖形,孩子們就明白「4個」不能搭成一個(正正方方)的正方體的原因,繼續拼,當孩子發現需要8個小正方體時別提有多高興。

動手操作看似浪費時間,實則收效大,孩子在擺的過程中感知正方體的特徵,頭腦中形成正確的表象,從中體會獨立解決問題的成功感。

5在多樣的口算訓練中 ,培養數感和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的正確率如何將影響孩子的數學學習,口算是提高計算速度的基礎。

一年級學的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二年級學的乘法口訣,這些都是以後學習計算的基礎。

家長要做有心人,多進行這方面的練習,口算的練習方法多樣,可以將這些口算做成口算卡,讓孩子看算式直接說得數獨立練習,可以玩撲克牌(20以內進位加法),也可以利用在家做家務等時間和孩子一起對口令。

同時要留心孩子口算錯誤的原因,必要時多讓孩子藉助小棒等學具擺一擺,說一說計算的思路。計算能力的提高會增強孩子學好數學的信心。

『柒』 如何學好語文和數學

學習語文的方法:
首先是基礎部分,我就不用說了,很簡單,平時多記憶,即使已經背誦過了,也要經常鞏固,這樣可以在考試里節省大量時間
在修改病句的題目時候,要記住病句的幾種形式
1.前後矛盾2.搭配不當3.沒有主語4.'使"字句形式5.前後重復6.雙重否定句式
似乎就是這些了,經常考到
還有就是仿寫句子,記住步驟
1.給句子端斷句(劃分節奏)
2.分析詞性,句意
3.考慮連貫性
就可以啦
還有是閱讀題目
要先讀一遍,認真,一個字一個字讀下去,把層次理清,抓住作者情感
在讀題目,接著快速瀏覽第二遍
就可以做題了,效率穩步提升
還有就是文言文,這個主要靠的是平時積累一些一詞多意,古今異義,就好了
最後是作文,是重頭戲,要留下1個小時時間寫作文,15分鍾來審題,別覺得誇張,很重要,理清思路再落筆,文中要有亮點,盡量在題目中出新,可以用一些新穎詞彙,反語,某人的某些話,都可以當題目,注意,前後緊扣文題,前後最好照應一下。
很不謙虛的說,這些如果你都做好了,150分的卷子,你絕對可以考到130以上
學習數學的方法
這個很簡單
品時一定要抓住課堂
如果尚可你自己覺得效率不高的話,就可以先跟著老師說話,老師說什麼你就說什麼
注意力立馬就提高了
還有就是下去以後一定要多做題,題目做多了,什麼類型都就不怕了
還有不管什麼時候,一定拿一張草稿紙放在旁邊,想什麼就寫下來,效果不錯哦

這些不知道有沒有用,但都是我自己一個一個打出來的,希望有所幫助
我也初三,一起奮斗好了!!

『捌』 用數學方法學語文的目錄

第一部分 什麼是用數學方法學語文
第一章 用數學方法學語文
一、什麼是用數學方法學語文
二、數學方法的精髓
三、語文不僅僅是情感賞析
四、情感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五、現實的「真」和語文的「真」
六、語文的「祛魅」
第二章 語文是一種思維訓練
一、語文是一種思維訓練
二、現實的語文,真不講理
三、標准答案是個空降兵
四、用理性走出考試「潛規則」
五、成功需要思維的能力
六、用數學的方法教語文,乃是賦予語文以理性
第三章 用語文點亮數學
一、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
二、自信是一種能力
三、把應試教育做到極致,就是素質教育
四、用語文點亮數學
第二部分 語文熱點透析
第四章 我怎樣看待應試教育
一、分分致命
二、因為要補課,我才去機構,還是因為機構,我才要補課
三、應試怪圈是考試的異化
1.補課的背後,是應試教育
2.應試教育背後,是考試的異化
3.考試「異化」的背後,是教育資源的激烈爭奪
4.爭奪教育資源的背後,是「賭命」
四、擺脫應試怪圈,請自家長始
第五章 語文高分考生應具備什麼樣的素
一、高手,決戰於語文
二、語文是一道沒有把手的門
三、「啞巴語文」
四、語文獲得高分,需要什麼樣的素質?
1.語文始於積累
2.在積累中發現
3.學會寄生的思考
4.把素質變成分數,「題感」很重要
第六章 家長在學習方面能做什麼
一、吃小灶「直線育分」
二、叛逆是獨立的標志
三、我的學習建議
四、熏陶從細節開始
五、明智的家長應該是觀音菩薩
六、鼓勵孩子超越自己
第三部分 考試是一門技術
第七章 中考是否有規律可循
一、中考也有雷同題
二、尋找規律,從押題談起
三、做「母題」,樹立「類」的觀念
四、記敘文閱讀四類題舉隅
五、閱讀題型家譜
六、先「橫」向做題,後「縱」向做題
第八章 文言文不差分
一、文言文不差分,差啥
二、「屍體解剖」文言文
三、我與文言文
四、文言文是一個馳騁思維的空間
五、如何培養文言文閱讀興趣
六、把文言文讀活
第九章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
一、考試是一種有益的智力游戲
二、閱讀的能力≠閱讀理解的能力
三、如何提高純粹的閱讀能力
四、如何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
五、閱讀「陷落」之謎
六、閱讀能力低下,是知識匱乏的標志
第十章 作文的教與學
一、話題作文考爛了
二、回到(半)命題作文
三、學生:我敢寫真情實感嗎
四、我的作文觀
1.觀點之「真」
2.形式之「真」
3.語言之「真」
五、「真」是一種能力
跋:我是「語文題」老師,不是語文老師
後記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數學的方法學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腦血管瘤有什麼治療方法 瀏覽:918
最簡單的刷鐵塔方法 瀏覽:254
吃麵包的方法和視頻 瀏覽:846
有沒有再簡單點的方法 瀏覽:905
腰椎軟骨病的治療方法 瀏覽:950
優卓雙氧水使用方法 瀏覽:280
什麼方法可以讓月經提前 瀏覽:648
制定物資消耗額的常用方法 瀏覽:817
汽車暖氣排氣管的安裝方法 瀏覽:288
五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187
鋼尺使用方法 瀏覽:277
收稻米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7
舊衣服做褲子簡單方法 瀏覽:306
深色衣領發黃怎麼變白的最快方法 瀏覽:509
科目三如何加減檔的操作方法 瀏覽:475
紫草服用方法怎麼做 瀏覽:840
排痘針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32
瘋釣鯽的使用方法 瀏覽:304
如何打敗僵屍的方法 瀏覽:749
小白攝像頭使用方法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