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簡單的科學小實驗
1.
做測量實驗,體驗生活
學了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後,先估計一個雞蛋的質量,然後用天平進行測量,看你估計的是否准確。再用天平稱出10個雞蛋的質量,算出每個雞蛋的平均質量,與你估計的值進行比較。
2.
做慣性實驗,有驚無險
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張硬紙片,再在紙片上放一個雞蛋,用手把硬紙片突然彈出去,雞蛋會安全地掉進玻璃杯。
3.
做慣性實驗,判斷准確
用生熟雞蛋各一個,分別放在桌面上,同時以相同的速度旋轉,因為熟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固定,所以旋轉平穩,而生雞蛋由於慣性,搖晃不定,很快停止轉動,由此可准確判斷生雞蛋熟雞蛋。
4.
做壓強實驗,直觀明了
用手捏雞蛋,由於雞蛋表面各處受力均勻,受到的壓強較小,雞蛋難以捏破,可是如果我們用同一隻手捏兩個雞蛋,由於雞蛋與雞蛋之間接觸面積小,受到的壓強大,很容易把雞蛋捏破。
5.做大氣壓實驗,妙趣橫生
在瓶口比雞蛋稍小的廣口瓶瓶底鋪層沙子,將浸過酒精的棉花點燃後迅速放入瓶中,待會兒將剝了皮的熟雞蛋堵住瓶口,過一會兒,由於大氣壓強的作用,熟雞蛋會被玻璃瓶吞進去。
6.做浮力實驗,生動有趣
將一個生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可以看到雞蛋沉入水中。然後逐漸向杯中放入食鹽,並不斷攪拌,可以看到雞蛋懸浮於水中任意位置。繼續向杯中放入食鹽,直到雞蛋漂浮於水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雞蛋在鹽水中的三種狀態。
生物實驗:
植物葉脈標本的製作方法
一、
實驗目的:
1、
學會製作葉脈標本
2、
培養動手能力和對生物課有興趣
二、
葯品:
naoh(具強腐蝕性,使用時應特別小心)、na2co3、雙氧水(或漂白粉)、染料。
三、
器材:
燒杯、電爐、大號鑷子、牙刷、塑料盤子、玻璃棒、小塑料桶、吸水紙(或草紙)
四、
操作步驟:
1、
選材:選取葉質較厚、大小適中、葉面平整、葉脈豐富的葉片(如桂花葉、菩提葉),用清水洗凈備用。
2、
配製溶液:稱取35gnaoh和25gna2co3放入燒杯中,加入1l水混溶,使之溶解,製成溶液。
3、
加熱:把溶液放到電爐中加熱,近沸時把葉片浸入溶液內,此時把電滬溫度調低些,邊加熱邊攪拌;加熱時間長短要根據葉片而定,可以過兩三分鍾取一片子出來觀察,直至葉片變成褐色(或葉肉有脫落)即可。
4、
漂洗:停止加熱,用鑷子取出葉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塑料桶中漂洗干凈(一般在兩次以上)
5、
刷洗:將葉片放在塑料盤子中,加入一層水,把牙刷打斜(與水平面大約成45度角),順葉脈輕輕地刷凈地肉,刷時注意:只向一個方向刷(絕對不能來回刷),以免將葉脈刷壞。刷時先從背面開始,刷凈背面再刷正面,主葉脈邊沿處可用敲出法。刷洗干凈後放到吸水紙(或草紙)上晾乾。
6、
漂白:用20%的雙氧水(或漂白粉)漂白葉脈。
7、
染色繪圖:可以用紅葯水、紫葯水、品紅和染料等對葉脈進行染色,也可以在葉脈上繪圖。
8、
粘貼、過膠:晾乾後,可用紙粘住,過膠保存。
Ⅱ 簡易科學小實驗,要簡單!簡單!再簡單!!!
帶電的報紙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
1. 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牆上。
2. 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 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後鬆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
4. 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說明:
1. 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 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牆。
3. 當屋子裡的空氣乾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牆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創造:請試一試,還有什麼物品能不用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牆上
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操作:
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攪拌均勻。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講解:
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創造:
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帶電的氣球
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 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操作:
1 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2 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3 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5 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講解:
1 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2 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操作:
1、在臉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擴展成一個圓形。
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
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講解:
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
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創造:
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變成一股水流這是為什麼呢?
材料:鐵罐盒一個、錐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鐵罐盒底部用一根釘子在上面鑽5個小孔(小孔間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將罐內盛滿水,水是分成5股從5個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開後,5股水就會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會重新變成5股。
講解:
水的表面張力使水流進行分、合。
漂浮的針
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針、叉子、液體清潔劑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個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叉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
3、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
講解:
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
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
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 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 讓水沖在手帕上。
3、 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說明:
1、 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2、 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延伸: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
操作:
1. 將玻璃杯里裝滿水。
2. 用墊板蓋好杯口。
3. 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
4. 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
講解:
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
創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蠟燭吹不滅
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操作:
1. 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
2. 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講解:
1. 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2. 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蠟燭抽水機
思考:你知道抽水機是怎樣將水抽出來的嗎?
材料:玻璃杯、蠟燭、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紙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許、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將塑料管折成門框形,一頭穿過硬紙片
2、再把兩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將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同時將水注入右邊玻璃杯中
4、在放蠟燭的杯子口塗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紙片蓋上,並使塑料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杯子水中。
5、水從右邊流入左邊的杯子中
講解:蠟燭燃燒用去了左邊杯中的氧氣,瓶中氣壓降低,右邊杯壓力使水向左杯流動,直到兩杯水面承受的壓力相等為止。到那時左杯水面高於右杯水面。
注意: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時注意安全,小心燒手
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
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延伸:
小朋友,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 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 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 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 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創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動收集其它溶液嗎?
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 熟蛋剝去蛋殼。
2、 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 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
1、 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
2、 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創造:當瓶子中氣體的壓力大於瓶子外面的壓力時,瓶子會發生什麼變化?
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 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 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 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
1. 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
2. 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創造:
如果瓶子里氣體的壓力比瓶子外空氣的壓力大,瓶子會變成生么樣子?
會跳遠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腳杯2個、乒乓球1個
操作:
1 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
2 將乒乓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
3 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乒乓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吹氣
講解:
1、向球的側面吹氣,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里去(或跳出來)
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乒乓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杯子去了
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乒乓球跳到下一個杯子里
會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
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干
操作:
1 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介面用膠帶封好)。
2 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
3 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
5 向瓶子壁上澆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
講解:
1 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里。
2 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
3 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
4 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
5 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占據了剩餘的空間。
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Ⅲ 簡單的科學小實驗
這個不錯
糖是畫家
因為小石頭今天又沒畫好畫,被小朋友們嘲笑了。「我為什麼畫不好畫呢?」
「只要努力會成功的。」哥哥鼓勵小石頭。「我現在就介紹給你會畫畫的糖,去看一看?」
怎麼做呢?
必備用品:方糖、碟子、水、藍色彩筆、紅色彩筆。
1.准備兩塊方糖,在其中一塊上用藍色彩筆用力點,另一塊用紅色彩筆用力點。
2.倒些水把碟子底部全部弄濕,然後放上被點過顏色的方糖,進行觀察。
為什麼會那樣呢?
隨著方糖的溶化,在碟子上出現漂亮的圖像。
在水中滴入墨水時會看到墨水向四面蔓延。這種現象叫做擴散。糖能成畫家也是由於擴散現象。糖遇到水慢慢溶化時,點在上面的墨水也遇水蔓延,所以形成了畫。
我們之所以能夠聞到香水味、煙味、臭味,都是「擴散」在起作用。即作為「味源」的物質移動到我們鼻子的緣故。在生活中,我們常誤認為沒有空氣就沒有味覺,其實空氣反而是味覺擴散的障礙物。在真空狀態下,最容易擴散。
Ⅳ 怎樣給幼兒園小朋友做個簡單的科學小實驗
幼兒園小朋友做個簡單的科學小實驗有會燃燒的方糖、電蛇、火柴升降機等,如下:
1、會燃燒的方糖
取一塊方糖,置於一個金屬盒蓋上,用火柴試試它是否可以點燃?當然不行。但如果你把方糖的一角放上少許香煙灰,然後在這里放上一支燃燒的火柴,方糖立即就會冒出藍色的火焰燃燒起來,直到最後完全融化。盡管香煙灰和方糖都無法單獨點燃,但煙灰卻可以引發方糖的燃燒過程。
一個可以引發化學反應,但本身卻不發生變化的物質,被稱為催化劑。
3、火柴升降機
所需用品:火柴一盒
實驗過程:並排擺在桌子上的若干根火柴,可以用呼吸搬運到火柴盒中。怎樣做呢?
用嘴唇夾住火柴盒套,降在一排火柴上,然後深吸一口氣!火柴將附在盒套上,就像是貼上一樣,任憑你提起和運走。
在生活中只要你仔細觀察,也可以發現這樣的現象。
原理揭秘:通過吸氣,盒套中的空氣變得稀薄,產生了低氣壓。而外面的正常大氣壓卻把一排火柴壓迫在盒套底部開口處。如果你猛然吸一口氣,甚至單獨一根火柴也能被吸起來。
4、紙魚也會動
原理揭秘:
紙魚放在碗里時,由於水分子在各個方向上的拉力都相等,這些微小的力彼此抵消了,所以魚浮在水面上,並且保持靜止狀態。
加入一滴洗滌劑後,水表張力的平衡遭到了破壞。當洗滌劑沿著魚尾從後部流出時,它破壞了後面水表的張力,而魚前部的水分子的拉力依然存在,因此魚會向前「游」動。
100多年前,「動力魚」是市場上一種非常便宜的玩具。在下面要做的這個實驗中,這些魚是用紙做成的,根據說明,你要做的只是加入一滴合適的溶液,然後觀察這條魚。但這種合適的溶液是什麼呢?是鱈魚油嗎?
所需用品:小碗 、硬紙板 、剪刀、水、餐具洗滌劑
5、噴射的大米爆米花
用干布摩擦,讓一把塑料小調羹帶電,懸在一盤大米爆米花的上方。爆米花立即會跳起來,粘到調羹上。然後又突然向四面八方噴射出去。
爆米花被帶電的小調羹吸了過去,粘在上面片刻。這時調羹上的部分電子轉向爆米花,直到所有爆米花都帶上了和調羹同極的電子。由於同性的電子是相斥的,所以才出現了爆米花噴射現象。
Ⅳ 十個簡單的科學小實驗是什麼
十個簡單的科學小實驗是。會變色的花,互不理睬的氣球,電池家族,磁力線,美麗的彩虹,水笛,自製陀螺,自製沙漏,自製噴泉,自製泡泡水。
會變色的花
材料准備兩枝淺色帶莖的花,相同的透明瓶兩個,藍色墨水。實驗操作,將兩個透明瓶內注入相同多的水,其中一個滴入幾滴藍色墨水,將兩支花分別放入透明瓶內,幾天後觀察花朵顏色的變化。
互不理睬的氣球
材料准備氣球兩個、乾燥的絨布或絨毛衣、細線。製作方法把兩只氣球吹滿氣,綁好以防止漏氣,並用細線連在一起。實驗操作讓幼兒手提細線的中間,會發現兩只氣球是相互靠在一起的。讓幼兒用乾燥的絨布絨毛衣分別在兩只氣球上充分摩擦,然後再提起線,會看到兩只氣球分開了。
電池家族
材料准備各種型號不一的電池、電動玩具一個電池家族圖。實驗操作讓幼兒觀察電池的外形特徵,按照型號、功能給電池分類或排隊。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電池,按照正確的方法裝入電動玩具內,使電動玩具動起來。
磁力線
材料准備一個小盤子,一個塑料袋;一張手工紙,一些鐵屑;一根條形磁鐵。實驗操作將磁鐵放入塑料袋中,接著在沙堆里攪拌,然後拿出塑料袋放到小盤子里,取出磁鐵,鐵屑就會掉下來,多次以後就能取得很多鐵屑。
將磁鐵放到手工紙上,在周圍均勻地撒上收集到的鐵屑,輕輕敲打手工紙,由於磁場的作用,紙上就會出現磁力線的圖案了。
美麗的彩虹
材料准備兩個塑料水瓶,一支圓規,一把錐子,一些水。一根小號縫衣針。實驗操作用縫衣針在塑料瓶蓋上扎大概二十幾個小孔,將塑料瓶灌滿水,蓋緊瓶蓋,人背對太陽,握住瓶子,輕輕地擠壓使水噴出來,就能看見彩虹了。
用錐子在另一個瓶蓋上扎孔,重復上面的試驗,這次從瓶蓋上噴出的小雨中就看不到彩虹了。幼兒在用縫衣針扎孔時要指導幼兒注意使用縫衣針的方法,使用縫衣針時要注意不弄到手上
水笛
材料准備一根長吸管,一把剪刀,一隻玻璃牛奶瓶,一瓶水。實驗操作用一直空的玻璃牛奶瓶,向瓶中放入大半瓶水,用剪刀在長吸管大約三分之一處剪個口子,使它幾乎斷開,但還要連著一點。
使吸管在切開處彎曲,將吸管較長的一段插入水中,切口處於水面上,使勁向吸管吹氣就會聽見聲音,調整吸管在水中的位置,聲音又會發生變化。
自製陀螺
材料准備廢舊光碟、水彩筆、各種顏色的即時貼。製作方法用各種即時貼裝飾光碟,然後將粗細適中的水彩筆從光碟中小孔穿入,並固定住。實驗操作讓幼兒用力擰轉陀螺,然後放手,讓陀螺旋轉,看誰的陀螺旋轉時間最長。
自製沙漏
材料准備兩兩相同的礦泉水瓶若干瓶口大小不一、沙子、秒錶。製作方法兩個相同的礦泉水瓶為一組,在其中一個礦泉水瓶中裝入適量的沙子。每組瓶子中裝入的沙子數量不變。分別將每組礦泉水瓶的瓶口相對並用透明膠帶扎緊,可以在瓶身做簡單的裝飾,沙漏即製作完成。
自製噴泉
材料准備兩個大一些的空飲料瓶如雪碧瓶、大頭釘、水。製作方法在一個雪碧瓶的瓶身一側豎排用大頭釘扎若干個直徑大小相同的小孔。在另一個雪碧瓶的瓶蓋上扎數個直徑大小不同的小孔。
自製泡泡水
材料准備洗衣粉、餐洗凈、肥皂片、小勺子、水、杯子。實驗操作請幼兒任意選擇一種材料放入水杯里攪拌做成泡泡水,吹泡泡玩。指導建議提示幼兒用各種材料做泡泡水,看看哪一種材料溶解的速度快,哪一種材料容易吹出泡泡來,以及材料和水以多大的比例結合吹出的泡泡才又大又多。
Ⅵ 有什麼簡單的實驗可以做
帶電的報紙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
1.
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牆上。
2.
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
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後鬆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
4.
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說明:
1.
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
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牆。
3.
當屋子裡的空氣乾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牆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創造:請試一試,還有什麼物品能不用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牆上
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操作:
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攪拌均勻。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講解:
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創造:
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帶電的氣球
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
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操作:
1
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2
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3
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5
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講解:
1
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2
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Ⅶ 簡單的物理實驗在家就能做
1、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材料:塑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將米倒滿塑料杯。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講解: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2、瓶子賽跑
思考:裝有沙子和裝有水的兩個同等重量的瓶子從一個高度滾下來,誰先到達終點?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兩個、沙子、水、長方形木板一塊、兩本厚書操作:1、用長方形木板和兩本書達成一個斜坡2、將水倒入另一個瓶子中,將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兩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讓兩只瓶子同時向下滾動4、裝水的瓶子比裝沙子的瓶子提前到達終點
講解:沙子對瓶子內壁的摩擦比水對瓶子內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間還會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裝水的瓶子要慢。 創造:將瓶子里的物質換一換,再讓它們比比賽吧!3、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操作: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2、用筷子攪拌均勻。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講解: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創造: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4、帶電的氣球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操作:1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2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3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4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5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講解:1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2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5、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操作:1、在臉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擴展成一個圓形。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二、三下。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講解: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創造: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6、分合的水流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變成一股水流這是為什麼呢?材料:鐵罐盒一個、錐子、水操作:1、在空的鐵罐盒底部用一根釘子在上面鑽5個小孔(小孔間隔只在5毫米左右)。2、將罐內盛滿水,水是分成5股從5個小孔中流出的。3、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4、手拿開後,5股水就會合成一股。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會重新變成5股。講解:水的表面張力使水流進行分、合。
7、漂浮的針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材料:一碗水、針、*子、液體清潔劑操作: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2、用一個*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2、慢慢地移出*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3、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講解: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8、神奇的牙簽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操作:1.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3.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牙簽會遠離肥皂。講解: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9、有孔紙片托水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操作: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講解: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10、手絹的秘密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流程:1、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2、讓水沖在手帕上。3、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說明:1、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2、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延伸: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11、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操作:1.將玻璃杯里裝滿水。2.用墊板蓋好杯口。3.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4.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5.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講解: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創造: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12、蠟燭吹不滅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操作:1.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2.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3.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講解:1.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2.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13、蠟燭抽水機
思考:你知道抽水機是怎樣將水抽出來的嗎?材料:玻璃杯、蠟燭、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紙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許、火柴、水半杯操作:1、先將塑料管折成門框形,一頭穿過硬紙片2、再把兩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3、將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同時將水注入右邊玻璃杯中4、在放蠟燭的杯子口塗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紙片蓋上,並使塑料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杯子水中。5、水從右邊流入左邊的杯子中講解:蠟燭燃燒用去了左邊杯中的氧氣,瓶中氣壓降低,右邊杯壓力使水向左杯流動,直到兩杯水面承受的壓力相等為止。到那時左杯水面高於右杯水面。注意: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時注意安全,小心燒手
14、瓶內吹氣球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操作: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15、能抓住氣球的杯子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流程:1、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2、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3、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4、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5、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說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延伸: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16、會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操作: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油,以便固定□燭。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3.用玻璃杯倒扣在□燭上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講解: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2.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創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動收集其它溶液嗎?
17、會吃雞蛋的瓶子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剝去蛋殼。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3、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講解: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2、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創造:當瓶子中氣體的壓力大於瓶子外面的壓力時,瓶子會發生什麼變化?
18、瓶子癟了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操作:1.將溫開水倒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講解:1.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2.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創造:如果瓶子里氣體的壓力比瓶子外空氣的壓力大,瓶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19、會跳遠的乒乓球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材料:高腳杯2個、乒乓球1個操作:1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2將乒乓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3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乒乓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吹氣講解:1、向球的側面吹氣,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里去(或跳出來)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乒乓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杯子去了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乒乓球跳到下一個杯子里
20、會吹泡泡的瓶子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干操作:1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介面用膠帶封好)。2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3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4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5向瓶子壁上澆冷水。6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講解:1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里。2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3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4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5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占據了剩餘的空間。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Ⅷ 科學簡單小實驗,要過程和原理!!!!1
簡單的科學小實驗
(1)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2)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3)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 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 讓水沖在手帕上。
3、 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說明:
1、 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2、 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延伸: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4). 做測量實驗,體驗生活
學了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後,先估計一個雞蛋的質量,然後用天平進行測量,看你估計的是否准確。再用天平稱出10個雞蛋的質量,算出每個雞蛋的平均質量,與你估計的值進行比較。
(5). 做慣性實驗,有驚無險
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張硬紙片,再在紙片上放一個雞蛋,用手把硬紙片突然彈出去,雞蛋會安全地掉進玻璃杯。
(6). 做慣性實驗,判斷准確
用生熟雞蛋各一個,分別放在桌面上,同時以相同的速度旋轉,因為熟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固定,所以旋轉平穩,而生雞蛋由於慣性,搖晃不定,很快停止轉動,由此可准確判斷生雞蛋熟雞蛋。
(7). 做壓強實驗,直觀明了
用手捏雞蛋,由於雞蛋表面各處受力均勻,受到的壓強較小,雞蛋難以捏破,可是如果我們用同一隻手捏兩個雞蛋,由於雞蛋與雞蛋之間接觸面積小,受到的壓強大,很容易把雞蛋捏破。
(8).做大氣壓實驗,妙趣橫生
在瓶口比雞蛋稍小的廣口瓶瓶底鋪層沙子,將浸過酒精的棉花點燃後迅速放入瓶中,待會兒將剝了皮的熟雞蛋堵住瓶口,過一會兒,由於大氣壓強的作用,熟雞蛋會被玻璃瓶吞進去。
(9).做浮力實驗,生動有趣
將一個生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可以看到雞蛋沉入水中。然後逐漸向杯中放入食鹽,並不斷攪拌,可以看到雞蛋懸浮於水中任意位置。繼續向杯中放入食鹽,直到雞蛋漂浮於水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雞蛋在鹽水中的三種狀態。
由於雞蛋外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遇到稀鹽酸時會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氯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
CaC03十2HC1=CaC12十C02(氣)十H20
二氧化碳氣體所形成的氣泡緊緊地附在蛋殼上,產生的浮力使雞蛋上升,當雞蛋升到液面時氣泡所受的壓力小,一部分氣泡破裂,二氧化碳氣體向空氣中擴散,從而使浮力減小,雞蛋又開始下沉。當沉入杯底時,稀酸繼續不斷地和蛋殼發生化學反應,又不斷地產生二氧化碳氣泡,從而再次使雞蛋上浮。這樣循環往復上下運動,最後當雞蛋外殼被鹽酸作用光了之後,反應停止,雞蛋的上下運動也就停止了。但是此時由於杯中的液體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鈣和剩餘的鹽酸,所以最後液體的比重大於雞蛋的比重,因而,雞蛋最終浮在液體上部。
(1 0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
材料:塑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將米倒滿塑料杯。
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
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講解:
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
(11)瓶子賽跑
思考:裝有沙子和裝有水的兩個同等重量的瓶子從一個高度滾下來,誰先到達終點?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兩個、沙子、水、長方形木板一塊、兩本厚書 操作:
1、用長方形木板和兩本書達成一個斜坡
2、將水倒入另一個瓶子中,將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兩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讓兩只瓶子同時向下滾動
4、裝水的瓶子比裝沙子的瓶子提前到達終點
講解:
沙子對瓶子內壁的摩擦比水對瓶子內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間還會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裝水的瓶子要慢。
創造:將瓶子里的物質換一換,再讓它們比比賽吧!
(12)帶電的報紙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
1. 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牆上。
2. 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 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後鬆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
4. 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說明:
1. 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 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牆。
3. 當屋子裡的空氣乾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牆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創造:請試一試,還有什麼物品能不用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牆上
(13)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操作:
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攪拌均勻。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講解:
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創造: 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14)帶電的氣球
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 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操作:
1 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2 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3 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5 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講解:
1 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2 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15)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操作:
1、在臉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
擴展成一個圓形。
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
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講解:
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
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創造:
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
(16)燒不壞的手帕
用火燒過的手帕居然完好無損?
實驗: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與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後輕擠,用兩只坩堝鉗分別夾住手帕兩角,放到火上點燃,等火焰減小時迅速搖動手帕,使火焰熄滅,這是會發現手帕依舊完好如初。
原理:燃燒時,酒精的火焰在水層外,吸附在纖維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燒熱而蒸發,手帕上的溫度達不到纖維的著火點,因而手帕燒不壞。
(17)石灰煮雞蛋
南京小學的校舍需要重新維修,工人師傅往一堆的響聲,好象開鍋似的。慧清和艷麗兩位同學站在一旁好奇地看著,一邊議論。慧清說:「看這個熱乎勁,准能將雞蛋燒熟。」艷麗說:「根本不可能。」她倆為了弄個明白,就從家裡拿來一個雞蛋,埋到正在冒氣的石灰堆里,不大一會兒,只聽「啪」的一聲,雞蛋爆炸了。她們看到這種情形,更迦納悶了,她們想來想去也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誰能給她倆解釋一下?
答案
道理很簡單。生石灰化學名稱叫氧化鈣,加水後變成熟石灰,化學名稱叫氫氧化鈣,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白灰。把生石灰變成熟石灰的過程叫做「消化」這是一個放熱反應.
(18)不安定的衛生球
說起衛生球,大家一定很熟悉,經常用它來殺死衣箱中的蛀蟲。然而,當你把它放到一個含有醋酸和小蘇打的水溶液里一它會怎樣呢?開始時,它一直沉睡在杯底,可是,過一會兒,它就不安靜了,卻在水裡上下跳動,好象得了癲狂症一樣。誰知道這是為什麼?
答案
經過這種化學反應易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變成了一個個很小很小的小氣泡粘附在杯底或杯壁上,衛生球的全身也都粘滿這種小氣泡。二氧化碳比水輕,要往水面上升,一旦衛生球粘住的這種氣泡達到了一定程度,就象溺水者拉到了救生圈一樣,直往上升。當衛生球升到水面時,由於所受壓力的減小,附在衛生球上面的小氣泡破裂了,衛生球又恢復原來的比重,失去了「救生圈」,於是又沉回杯底,到再粘足夠的小氣泡時,又浮了上來。這樣循環往復,衛生球便奔走不停。
網路的,你可以去找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