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酸雨的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1.開發新能源,如氫能,太陽能,水能,潮汐能,地熱能等。
2.使用燃煤脫硫技術,減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業生產排放氣體處理後再排放。
4.少開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使用天然氣等較清潔能源,少用煤
(1)如何預防酸雨的方法擴展閱讀:
危害:
1,酸雨可導致土壤酸化。
土壤中含有大量鋁的氫氧化物,土壤酸化後,可加速土壤中含鋁的原生和次生礦物風化而釋放大量鋁離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態鋁化合物。植物長期和過量的吸收鋁,會中毒,甚至死亡。
2,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礦物質營養元素的流失;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鉀、鈉、鈣、鎂會流失出來,並隨著雨水被淋溶掉。
所以長期的酸雨會使土壤中大量的營養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嚴重不足,從而使土壤變得貧瘠。改變土壤結構,導致土壤貧瘠化,影響植物正常發育。
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鋁從穩定態中釋放出來,使活性鋁的增加而有機絡合態鋁減少。土壤中活性鋁的增加能嚴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長;
3,酸雨還能誘發植物病蟲害,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特別是小麥,在酸雨影響下,可減產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導致蛋白質含量和產量下降。
4,酸雨對森林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對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惡化作用造成的。
5,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細菌和放線菌均會明顯受到酸雨的抑制。
6,酸雨能使非金屬建築材料(混凝土、砂漿和灰砂磚)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現空洞和裂縫,導致強度降低,從而損壞建築物。建築材料變臟, 變黑, 影響城市市容質量和城市景觀, 被人們稱之為 「黑殼」效應。
7,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兒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增加,同時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
參考資料:網路----酸雨
❷ 關於酸雨的防治
1、 控制酸雨的方法有很多種方法。最主要是減少SO2和NOx的排放量。
2、 控制酸雨的經濟刺激措施的有:徵收SO2排污費,排污稅費、產品稅(包括燃料稅)、排放交易和一些經濟補助等。
3、 加強監督管理的措施中,理解清潔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上述兩者概念都強調了過程管理。
4、 合理的工業布局、城市規劃有利於控制酸雨的發生。
5、 使用低硫煤、節約用煤、型煤固硫有利於防止酸雨的發。
6、 型煤固硫的概念。所謂型煤固硫,就是在型煤加工時加入固硫劑,煤在燃燒時不排出SO2,從而實現燃煤固硫,固硫率可達50%左右。
7、 增加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會對減排SO2作出很大貢獻。
8、 控制汽車尾氣的方法有:制訂各類汽車的廢氣排放標准;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使用無鉛汽油;安裝尾氣凈化器及節能裝置;使用「綠色汽車」等。
9、 擴大綠化面積、公眾的積極參與有利於防治酸雨。
10、酸雨控制區的概念。酸雨控制區是指為避免或減少酸雨的發生,國家有關部門經國務院批准劃定的,對能夠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排放加以嚴格控制的一定區域。它要根據某一地區的氣象、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在已經產生和可能產生酸雨的地區劃定。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於減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為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凈能源, 發展水力發電和核電站, 使用固硫的型煤, 使用鍋爐固硫、脫硫、除塵新技術, 發展內燃機代用燃料, 安裝機動車尾氣催化凈化器, 培植耐酸雨農作物和樹種等。主要防治措施有一下幾方面:
1減少SO2的排放:如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一60%的無機硫、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對煤燃燒後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
2建立健全我國「雙控區」制度:1995年8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其中明確規定要在全國劃定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 以求在雙控區內強化對酸雨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控制。一方面, 這代表政府對酸雨控制的重視, 要付諸於行動;另一方面, 這也表達了控制酸雨的戰略: 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 要抓住重點, 抓住關鍵, 加大投入, 解決問題。(1)既根據地區環境容量,限制區域SO2的總排放量。開展區域SO2排放量控制研究,找出酸沉降控制優化方案。(2)酸雨控制區是指為避免或減少酸雨的發生,國家有關部門經國務院批准劃定的,對能夠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排放加以嚴格控制的一定區域。它要根據某一地區的氣象、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在已經產生和可能產生酸雨的地區劃定。劃定酸雨控制區,應當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方案,報國務院批准。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在酸雨控制區內排放二氧化硫的火電廠和其它大中型企業,屬於新建項目不能用低硫煤的,必須建設配套脫硫、除塵裝置,或者採取其它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除塵的措施。屬於已建企業不用低硫煤的應當採取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除塵的措施。
3改善交通環境,控制汽車尾氣:制訂各類汽車的廢氣排放標准,限制汽車行駛速度,盡快實施機動車定期淘汰制度、城市要著力發展公共交通,適當限制私人汽車數量,保證交通暢順,才能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大力推廣使用無鉛汽油,改進汽車發動機技術,安裝尾氣凈化器及節能裝置、呼籲使用「綠色汽車」,即用天然氣、氫氣、酒精、甲醇、電等清潔燃料作為汽車動力的汽車,可大大降低NOx的排放量。
4加強植樹栽花,擴大綠化面積植物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氣體等作用。因此,根據城市環境規劃,選擇種植一些較強吸收SO2和粉塵的如石榴、菊花、桑樹、銀杉等花草樹木,可以凈化空氣,美化城市環境,這也是防止酸雨的有效途徑。
5完善環境法規,加強監督管理: 制定嚴格的大氣環境質量標准,健全排污許可證制度,實施SO2排放總量控制、 經濟刺激措施。其手段有徵收SO2排污費,排污稅費、產品稅(包括燃料稅)、排放交易和一些經濟補助等,充分運用經濟手段促進大氣污染的治理、建立酸雨監測網路和SO2排放監測網路,以便及時了解酸雨和SO2污染動態,從而採取措施,控制污染、推行清潔生產,強化全程環境管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目前我國的環境管理制度、法規、政策和措施主要以達標為最終要求,在當今的社會經濟發展條件下顯然是不合適的。
6公眾參與: 環境保護需要環保工作者獻身。作為終身為之奮斗的事業, 我國許多科學工作者為了研究我國酸雨的形成規律, 貢獻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中小學生應該盡可能參予一些環保活動,其中包括酸雨。環保需要正確的公眾輿論。青少年參加環保宣傳, 出於童心稚語, 情真意切, 感染力強;形式也較為生動活潑, 容易為聽眾接受。可以辦畫展, 講故事, 發宣傳品, 建立環保標幟, 向社會提出環保倡議, 清理市容, 種樹養樹等等, 都有良好的社會效益。這些內容也應該成為青少年日常德育的一部分。
❸ 酸雨的防治
酸雨的危害和防範措施
當燒煤的煙囪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氣體,或汽車排放出來的氮氧化物煙氣上升到天上,這些酸性氣體與天上的水蒸氣相遇,就會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這時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禍首。
酸雨會對環境帶來廣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危害的方面主要有:
1) 腐蝕建築物和工業設備;
2) 破壞露天的文物古跡;
3) 損壞植物葉面,導致森林死亡;
4) 使湖泊中魚蝦死亡;
5) 破壞土壤成分,使農作物減產甚至死亡;
6) 飲用酸化造成的地下水,對人體有害。
減少酸雨主要是要減少燒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
可以採取的措施有以下方面:
工廠應採取的措施:
1) 採用煙氣脫硫裝置;
2) 提高煤碳燃燒的利用率。
社會和公民應採取的措施:
1) 用煤氣或天然氣代替燒煤;
2) 處處節約用電 (因為大部分的電廠是燃煤發的電);
3) 支持公共交通 (減少車輛就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4) 購買包裝簡單的商品(因為生產豪華包裝要消耗不少電能,而對消費者來說包裝並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5) 支持廢物回收再生 (廢物再生可以大量節省電能和少燒煤炭〕。
❹ 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建議)
1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一60%的無機硫。 2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3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減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酸雨的生物防治 世界觀察研究不久前發表的1994年全球趨勢報告《1994年生命特徵》中說:總的來看,地球的情況並不太好,在所有衡量地球健康狀況的指標中,我們僅成功地扭轉了一項指標的惡化─使臭氧層出現空洞的氟里昂的減少。碳排放量沒有減少,大氣污染日益嚴重。據統計,人類每年向大氣層排放SO2約1億噸,NO2約5000萬噸。全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生活在SO2超標的大氣環境中,有10億人生活在顆粒物超標的環境中。大氣污染已成為隱蔽的殺手。而SO2則是罪魁禍首。最近,歐洲的26個國家和加拿大,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提出的一份新協議上簽了字,休證把本國SO2的排放量減少87%,美國也承諾到了2010年將SO2的排放量減少80%。歐洲國家和加拿大稱贊這項新協議是防治大氣污染的一個里程碑。 SO2不僅污染空氣、危害人類健康,而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大氣中的SO2和NO2,在空氣在氧化劑的作用下溶解於雨水中。當雨水、凍雨、雪和雹等大氣降水的pH小於5.6時,即是酸雨。據美國有關部門測定,酸雨中硫酸佔60%,硝酸佔33%,鹽酸佔6%,其餘是碳酸和少量有機酸。 酸雨給地球生態環境和人類的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酸雨使土壤酸化,降低土壤肥力,許多有毒物質被值物根系統吸收,毒害根系,殺死根毛,使植物不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抑制植物的生長發育。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體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甚至導致魚苗窒息死亡;酸雨還殺死水中的浮游生物,減少魚類食物來源,使水生生態系統紊亂;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體健康。酸雨通過對植物表面(葉、莖)的淋洗直接傷害或通過土壤的間接傷害,促使森林衰亡,酸雨還誘使病蟲害暴發,造成森林大片死亡。歐洲每年排出2200萬噸硫,毀滅了大片森林。我國四川、廣西等省區已有10多萬公頃森林瀕臨死亡。酸雨對金屬、石料、木料、水泥等建築材料有很經的腐蝕作用,世界已有許多古建築和石雕藝術品遭酸雨腐蝕破壞,如加拿大的議會大廈、我國的樂山大佛等。酸雨還直接危害電線、鐵軌、橋梁和房屋。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了三大酸雨區,一是以德、法、英等國家為中心,涉及大半個歐洲的北歐酸雨區。二是50年代後期形成的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在內的北美酸雨區。這兩個酸雨區的總面積已達1000多萬平方千米,降水的pH小於5.0,有的甚至小於4.0。我國在70年代中期開始形成的覆蓋四川、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和青島等省市部分地區,面積為200萬平方千米的酸雨區是世界第三大酸雨區。我國酸雨區面積雖小,但發展擴大之快,降水酸化速率之高,在世界上是罕見的。由於大氣污染是不分國界的,所以酸雨是全球性的災害。 酸雨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聯合國多次召開國際會議討論酸雨問題。許多國家把控制酸雨列為重大科研項目。全世界已有40多個國家通過有關污染限制汽車排污。1993年在印度召開的"無害環境生物技術應用國際合作會議"上,專家們提出了利用生物技術預防、阻止和逆轉環境惡化,增強自然資源的持續發展和應用,保持環境完整性和生態平衡的措施。專家們認為:利用生物技術治理環境具有巨大的潛力。煤是當前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但煤中含有硫,燃燒時放出SO2等有害氣體。煤中的硫有無機硫和有機硫兩種。無機硫大部分以礦物質的形式存在,其中主要的是黃鐵礦(FeS2)。生物學家利用微生物脫硫,將2價鐵變成3價鐵,把單體硫變成硫酸,取得了很好效果。例如,日本中央電力研究所從土壤中分離出一種硫桿菌,它是一種鐵氧化細菌,能有效地去除煤中的無機硫。美國煤氣研究所篩選出一種新的微生物菌株,它能從煤中分離有機硫而不降低煤的質量。捷克篩選出的一種酸熱硫化桿菌,可脫除黃鐵礦中75%的硫。據1991年統計,捷克利用生物技術已平均脫去煤中無機硫的78.5%,有機硫的23.4%,目前,科學家已發現能脫去黃鐵礦中硫的微生物還有氧化亞鐵硫桿菌和氧化硫桿菌等。日本財團法人電力中央研究所最近開發出的利用微生物膠硫的新技術,可除去70%的無機硫,還可減少60%的粉塵。這種技術原理簡單,設備價廉,特別適合無力購買昂貴脫硫設備的發展中國家使用。生物技術脫硫符合"源頭治理"和"清潔生產"的原則,因而是一種極有發展前途的治理方法,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❺ 怎麼防治酸雨
世界上酸雨最嚴重的歐洲和北美許多國家在遭受多年的酸雨危害之後,終於都認識到,大氣無國界,防治酸雨是一個國際性的環境問題,不能依靠一個國家單獨解決,必須共同採取對策,減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經過多次協商,1979年11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環境部長會議上,通過了《控制長距離越境空氣污染公約》,並於1983年生效。《公約》規定,到1993年底締約國必須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為1980年排放量的70%。歐洲和北美等32個國家都在公約上簽了字。為了實現許諾,多數國家都已經採取了積極的對策,制訂了減少致酸物排放量的法規。各國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防止酸雨的工作:
1.開發新能源,如氫能、太陽能、水能、潮汐能、地熱能等,盡量減少空氣的污染。
2.使用燃煤脫硫技術,減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業生產排放氣體處理後再排放。
4.倡導個體少開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提倡使用天然氣或電能等較清潔能源,少用煤。
❻ 如何預防及控制酸雨
怎樣對付酸雨
控制酸雨的方法有很多種方法。大氣中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因此,減少SO2和NOx的排放量,是防止酸雨的主要途徑。
一、 完善環境法規,加強監督管理
1、 制定嚴格的大氣環境質量標准,健全排污許可證制度,實施SO2排放總量控制,。
2、 經濟刺激措施。其手段有徵收SO2排污費,排污稅費、產品稅(包括燃料稅)、排放交易和一些經濟補助等,充分運用經濟手段促進大氣污染的治理。
3、建立酸雨監測網路和SO2排放監測網路,以便及時了解酸雨和SO2污染動態,從而採取措施,控制污染。
4、推行清潔生產,強化全程環境管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目前我國的環境管理制度、法規、政策和措施主要以達標為最終要求,在當今的社會經濟發展條件下顯然是不合適的。
二、 調整能源結構,改進燃燒技術
1、調整工業布局,改造污染嚴重的企業,淘汰落後的工藝與陳舊的設備,限制高硫煤的生產和使用,限制、淘汰現有煤耗高、熱效低、污染重的工業鍋爐和爐窯。
2、使用低硫煤、節約用煤。減少SO2排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改用低硫煤。煤中含硫量一般在0 2~5 5%之間,當燃煤的含硫量大於1 5%時,就應加一道洗煤工序,以降低硫含量。據有關資料介紹,原煤經洗選後,SO2排放量可減少30~50%。所謂節約用煤,就是要改進燃燒方式,提高煤的燃燒效率。
3、加大煙道氣脫硫脫氮技術。對煤燃燒後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流化床燃燒就是一種很好的脫硫方式,新型的流化床鍋爐有極高的燃燒效率,幾乎達到99%,而且還能去除80~95%的SO2和NOx。目前主要用石灰法。這種方法用石灰石或石灰漿液在煙氣吸收塔內循環,石灰跟煙氣中的SO2發生反應,生成亞硫酸鈣,亞硫酸鈣被爐膛內的氧氣氧化成硫酸鈣:
Ca(OH)2+CO2=CaCO3?(1/2)H2O+(1/2)H2O
CaCO3十SO2十(1/2)H2O=CaSO3?(1/2)H2O十CO2
CaSO3?(1/2)H2O+SO2+(1/2)H2O=Ca(HSO3)2
2CaSO3?(1/2)H2O+O2+3H2O=2CaSO4?2H2O
Ca(HSO3)2 +O2+H2O→CaSO4?2H2O+SO2
石灰石法脫去二氧化硫的效率為85%~90%,石灰法的脫硫反應比石灰石法快而完全,脫硫效率可達95%。
4、型煤固硫。型煤是經過成型處理後的煤製品,分為民用和工業用兩類。民用型煤主要是煤球和蜂窩煤,工業型煤主要鍋爐、窯爐、蒸汽機床等採用的各種成型煤製品。所謂型煤固硫,就是在型煤加工時加入固硫劑,煤在燃燒時不排出SO2,從而實現燃煤固硫,固硫率可達50%左右。目前,民用型煤固硫在我國已經開展,而工業型煤固硫則使用很少。
5、調整民用燃料結構,減輕能源污染。逐漸實現民用燃料氣體化,逐漸實現城市集中供熱。
6、增加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開發可以替代燃煤的清潔能源,如太陽能、核能、水能、風能、地熱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將會對減排SO2作出很大貢獻。但目前的技術水平還不能保證從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獲得大規模穩定的工業電力。因此,替代能源的主要開發目標應當是水電和核電。
三、 改善交通環境,控制汽車尾氣
1、制訂各類汽車的廢氣排放標准,限制汽車行駛速度,盡快實施機動車定期淘汰制度。
2、城市要著力發展公共交通,適當限制私人汽車數量,保證交通暢順,才能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
3、大力推廣使用無鉛汽油,改進汽車發動機技術,安裝尾氣凈化器及節能裝置。
4、呼籲使用「綠色汽車」,即用天然氣、氫氣、酒精、甲醇、電等清潔燃料作為汽車動力的汽車,可大大降低NOx的排放量。
四、 加強植樹栽花,擴大綠化面積
植物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氣體等作用。因此,根據城市環境規劃,選擇種植一些較強吸收SO2和粉塵的如石榴、菊花、桑樹、銀杉等花草樹木,可以凈化空氣,美化城市環境,這也是防止酸雨的有效途徑。
五、區域SO2排放總量控制
既根據地區環境容量,限制區域SO2的總排放量。開展區域SO2排放量控制研究,找出酸沉降控制優化方案。如重慶市從1985年開始全市建成煙塵控制區面積218(千米)2;治理改造各種耗煤爐灶1.47萬台,大爐灶配備了除塵器,小爐灶更換了爐型,使二氧化硫排放量顯著減少。
❼ 如何預防酸雨
酸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酸雨幾乎同醋一樣酸,落在人的身上,使人感到灼痛。它是由於大量燃燒石油、天然氣,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含有硫、氮的氧化物,並進入大氣中,在空中發生化學反應,成為硫酸和硝酸,隨著雨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而形成的。
目前,酸雨的防預措施主要是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改革生產工藝綜合利用,將污染物在生產過程中得到控制。方法:
1. 提高石化燃料質量,改進機動車輛廢氣排放裝置,減少
廢氣中SO2含量。
2. 限制高污染工廠數量,地點,強制實施廢氣排放凈化。
3. 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多利用無污染的綠色能源,如
水能、潮汐能、太陽能、核能(安全核能)等。
❽ 如何更有效得防止酸雨
一、 完善環境法規,加強監督管理
二、 調整能源結構,改進燃燒技術
三、 改善交通環境,控制汽車尾氣
四、 加強植樹栽花,擴大綠化面積。
五、區域SO2排放總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