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檢修方法如何

檢修方法如何

發布時間:2022-04-24 17:48:26

Ⅰ 儀器儀表的常規檢修方法有哪些

利用視覺、嗅覺、觸覺。某些時候,損壞了的元件會變色、起泡或者是出現燒焦的斑點;燒壞的器件會產生一些非常特殊的氣味;短路的晶元就會發燙;用肉眼也能觀察到虛焊或脫焊處。要求有兩台同型號的儀表,並有一台是正常運行的。使用這種方法還要具備必要的設備,例如,萬用表、示波器等。按比較的性質分有,電壓比較、波形比較、靜態阻抗比較、輸出結果比較、電流比較等。具體方法是:讓有故障的儀表和正常儀表在相同情況下運行,而後檢測一些點的信號再比較所測的兩組信號,若有不同,則可以斷定故障出在這里。這種方法要求維修人員具有相當的知識和技能。要求有兩台同型號的儀器或有足夠的備件。將一個好的備品與故障機上的同一元器件進行替換,看故障是否消除。要求有兩台同型號的儀表,並有一台是正常運 行的。使用這種方法還要具備必要的設備。具體方法是:讓有故障的儀表和正常儀表在相同情況下運行,而後檢測一些點的信號再比較所測的兩組信號,若有不同, 則可以斷定故障出在這里。這種方法要求維修人員具有相當的知識和技能。排除法,所謂的排除法是通過拔插機內一些插件板、器件來判斷故障原因的方法。當拔除某一插件板或器件後儀表恢復正常,就說明故障發生在那裡。儀器儀錶行業的發展,儀器儀錶行業技術的突破離不開各個儀器儀表廠家的支持和努力。 專業從事變頻電量測量技術研究, 是國家變頻電量測量儀器計量站的創建單位及國家測量標准器的研製單位, 主營各種功率表、功率分析儀。

Ⅱ 常規的車輛檢修工藝方法有哪些

汽車維修有大修和小修兩種方法。大修是修理或更換汽車任何零部件的方法,小修是更換或修理個別零件的方法。

汽車維修是汽車維護和修理的統稱,就是對出現故障的汽車通過技術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並採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並恢復達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標准。

汽車常見的故障,如ABS系統故障,若ABS系統出現故障,警告燈就會點亮,需要及時停車處理或修復。常見的ABS系統的故障檢修方法有,ABS系統的泄壓、ABS系統電腦的更換、車輪速度感測器的調整等。

檢查氣門密封性

可用吹煙法檢查氣門與氣門座的密封性。把研磨好的氣門洗凈並按順序放入氣門導管內,用手或合適的工具頂住氣門,然後吸一口煙,向已經洗凈的進氣岐管口和排氣岐管口吹煙,以嘴貼合岐管口不泄漏為原則。同時觀看氣門與氣門座之間是否有煙冒出來,如沒有煙冒出,則說明該氣門密封性良好,否則應重新研磨。

檢查油路、氣道是否暢通

可用吹煙法檢查化油器各油道是否暢通。化油器的油路、真空管路較多,特別是進口化油器,通常在清洗化油器後需要用壓縮氣體吹通,但到底哪些油道或真空氣道真正吹通了,操作者很難判斷,而且因此造成返修的現象也不少。如果用吹煙法則可十分容易地搞清每一條油路或氣道是否暢通。

還可用吹煙法檢查變速器、後橋殼、轉向器殼上的通氣孔和發動機曲軸箱氣體單向閥是否暢通,然後根據情況給予檢修或更換。以上這些部件如果堵塞,將會使內壓升高,容易導致各相關部位漏油而導致故障。

Ⅲ 簡述目前設備檢修方式有哪4種基本方式及其自簡單的特點

目前設備檢修方式及其特點:
1.檢查法:通過目測,檢查設備零部件表面是否有氧化、銹蝕、拉弧、燒焦等現象;線路是否有融化、虛接、短路等現象。通過聽音,辨別設備是否有振動等引起的雜音、悶聲、刺耳尖叫聲以及拉合開關引起的電弧放電聲。通過觸摸,判斷設備零部件是否有發熱、灼燒等現象,並立即作出相應的修理。
2.試驗法:通過標准儀器檢測儀表、繼電保護裝置是否符合技術規范要求,通過高壓試驗檢查電機、電纜的絕緣狀況是否良好;通過探傷試驗檢查金屬材料內部是否有裂紋或缺陷等,並立即作出相應的修理。其試驗數據也可作為機組臨修的依據,為修理做好前期准備。
3.常規性修理:指經過工作策劃、經費預算、編寫作業指導書、成立組織機構、宣傳動員、開工、完工、驗收等一系列流程而定期進行的機組檢修,一般規模較大、任務較重、時間為一至兩個月。例如每五年一次的機組大修、每兩年一次的機組中修等。
4.臨時性修理:指一般沒有時間規定,只要機組停運就安排進行的機組檢修。具有規模小、時間短(一般7天以內)、有針對性檢修的特點。例如機組小修,主要是修理由檢查法、試驗法發現的問題不能當時處理需停機處理的設備。

Ⅳ 電器線路故障檢修方法

1. 直觀檢查法 : 用眼看、手摸、耳聽、鼻聞等手段檢查和判斷故障部位。此法特別適合發燙、焦味、臭氧味、異常聲等明顯故障。比如:電視機開機後,有「噼啪」響聲,聞到濃厚的臭氧味,可判斷行輸出變壓器或高壓帽打火。
2. 電壓測量法 : 用萬用表檢查供電電壓和各有關元件的電壓,特別是關鍵點電壓。此法是檢修家用電器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電路。
3.電流測量法: 用萬用表適當的電流檔,測量總電流和晶體管、零部件的工作電流,以迅速判斷故障部位。比如:電視機常燒直流保險絲。
4. 電阻測量法: 通過測量電阻、電容、電感、線圈、晶體管和集成塊的電阻值來判斷故障部位。
5. 斷路法 : 割斷某一電路或焊開某一元件、連接線來壓縮故障范圍。如某一電器整機電流過大,可逐漸斷開可疑部分電路,斷開哪一級電流恢復正常,故障就出在哪一級,此法常用來檢修電流過大,燒保險絲故障。
6. 敲擊法: 用起子柄、木棰輕輕敲擊電路板上某一處,觀察情況來判定故障部位;此法尤其適合檢查虛假焊和接觸不良故障。如電視圖像伴音時有時無,用手輕輕敲擊電視外殼,故障明顯,打開電視後蓋,拉出電路板,用起子柄輕輕敲擊可疑元件,敲到某一部位故障明顯,故障就在這一部位。

Ⅳ 簡述檢修電子產品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要想檢修電子產品,首先要對電子子產品有所了解,第一需要了解的是各種電子元器件的功能,及其在電路中的作用,這些在我前面的文章裡面已經有了很多介紹了,
其次,要對電路有所了解,同樣,大家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有關這些方面的知識。
最後,電子產品檢修就像學習其他知識一樣,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今天,我們就把這些方法做個簡單的總結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路的檢修方法很多, 下面介紹一些最常用的檢修方法。
16.5.1 直觀法
直觀法是指通過看、聽、聞、摸的方式來檢查電子產品的方法。直觀法是一種簡便的檢修方法,有時很快就可以找出故障所在,一般在檢修電子產品時首先使用這種方法,然後再使用別的檢修方法。 在用直觀法檢查時, 可同時輔以撥動元器件、 調整各旋鈕以及輕輕擠壓有關部件等動作。

使用直觀法時可按下面的方法進行。
① 眼看: 看機器內導線有無斷開, 元器件是否燒黑或炸裂、 是否虛焊脫落, 元器件有無裝錯(新裝配的電子產品) , 元器件之間有無接觸短路, 印製電路板銅箔是否開路等。
② 耳聽: 聽機器聲音有無失真, 旋轉旋鈕聽機器有無雜訊等。
③ 鼻聞: 聞是否有元器件燒焦或別的不正常的氣味。
④ 手摸: 摸元器件是否發熱, 撥動元器件導線看是否有虛焊。
16.5.2 電阻法
電阻法是用萬用表歐姆擋來測量電路或元器件的阻值大小以判斷故障部位的方法。 這種方法在檢修時應用較多, 由於使用這種方法檢修時不需要通電, 比較安全, 所以最適合初學者使用。
1. 電阻法的使用
電阻法常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 檢查印製電路板銅箔和導線是否相通、 開路或短路。 印製電路板銅箔和導線開路或短路有時用眼睛難以觀察出來, 採用電阻法可以准確判斷。

Ⅵ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的檢修方式有幾種

檢修制度的確立來自於實踐,它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一個城市軌道交通企業或一條線路,只有通過長期反復實踐和論證,才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檢修制度。因此,世界各國對城市軌道車輛所採用的檢修制度,根據自身經驗和思維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但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基本類型:一種類型是將車輛維修劃分成若干個周期,按周期制定不同的維修規程,然後按規程進行有計劃地預防性維修;另一種類型是不斷觀測和記錄車輛在運用中的技術狀態,按照車輛各種零部件的狀態和表徵這些狀態的參數確定檢修時間和內容,然後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修理。這兩種基本類型檢修分別稱為計劃修和狀態修。
2.1計劃修
計劃修是指對車輛進行有計劃的檢修。檢修是按照一定規程進行的。這種規程是按不同車種或車型,分別根據各種車輛零部件的損傷速度和使用極限制定出來的。它規定了車輛檢修的具體時間周期、檢修范圍、檢修內容和檢修標准。計劃修的目的是在掌握了車輛損傷規律的基礎上,在零部件尚未達到失效之前就加以修復或更換,因此是一種預防性的檢修,而且防重於治,防治結合。按計劃定期進行檢修,可以防止和減少車輛故障,延長使用壽命,確保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
除了計劃檢修外,計劃修的內容還包括日常維護。日常維護是指平時還需對車輛按規定的時間間隔進行必要的檢查和保養,其主要內容包括清潔、檢查、調整、緊固與潤滑以及易耗小件的更換等。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消除車輛細小隱患,使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保證列車安全運行;另一方面也能對主要零部件的技術狀態有所積累,使計劃檢修工作能夠比較主動。
建立計劃修制度,必須具備以下前提和基礎:
(1)有長期積累的車輛零部件檢修記錄,或者同類零部件資料歸納總結獲得的主要零部件的檢修周期。新購車輛可由供貨商提供零部件的檢修周期。
(2)根據主要零部件的檢修周期,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車輛檢修規程,規程包含檢修周期、檢修等級(范圍)、檢修內容(工藝流程)和檢修標准(檢修限度和工藝文件)。
(3)與車輛檢修規程相配套的檢修場地(車間)、檢修人員、檢修設備等條件。
(4)有足夠的、不影響運營的、可供計劃檢修周轉用的備用車輛。
2.2狀態修
狀態修是指按車輛的現狀而進行必要的檢修。與計劃修相比,狀態修沒有明確和固定的檢修計劃,每次修理的作業范圍和工作量是隨機的,車輛什麼零部件有故障就修理什麼零部件。雖然這種檢修模式的工作量比計劃修大大降低,但不均衡性較嚴重,因此不能制定固定的檢修計劃。
從維修方式角度來看,狀態修屬於視情維修,它是一種按需性預防維修方式。對車輛檢修的實施,是根據日常檢查,以及經常性監測與測試車輛零部件技術狀態,按技術狀態的表徵參數而隨時進行的預防性修理。因此,實施狀態修能避免計劃修的檢修頻繁、在修時間長等缺點,從而顯著地提高車輛的利用率和降低車輛的維修成本。
建立狀態修制度,必須具備以下前提和基礎:
(1)對車輛的技術狀態有很強的監測與檢測手段,包括檢測人員和設備。
(2)有一支機動性的、多工種的、處理故障能力很強的技術工人隊伍。
(3)車輛發生故障不會造成重大影響或整條軌道交通線路癱瘓。
狀態修具有較高的檢修效率、較小的工作量,因此,近年來引起國內外的格外重視,並逐漸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當然,與計劃修制度相比,它們各有優缺點和適用條件。我們應根據車輛的具體構造,零部件易發故障的類型與後果,以及企業自身條件的許可,選擇比較適宜的維修方式和檢修制度。

Ⅶ 機械設備檢修工藝有哪些,如何檢修

1、機械的拆卸
(1)拆卸前的准備工作
a、工作場地要寬敞明亮、平整、清潔。
b、拆卸工具准備齊全,規格合適。
c、按不同用途准備好放置零件的台架、分隔盆、油桶等
(2)機械的拆卸的基本原則
a、根據機型和有關資料能清楚其結構特點和裝配關系,然後確定分解拆卸的方法、步驟。
b、正確選用工具和設備,當分解遇到困難時要先查明原因,採取適當方法解決,不允許猛打亂敲,防止損壞零件和工具,更不能用量具、鉗子代替手錘而造成損壞。
c、在拆卸有規定方向、記號的零件或組合件時,應記清方向和記號,若失去標記應重新標記。
d、為避免拆下的零件損壞或丟失,應按零件大小和精度不同分別存放,按拆卸順序擺放,精密重要零件專門存放保管。
e、拆下的螺栓、螺母等在不影響修理的情況下應裝回原位,以免丟失和便於裝配。
f、按需拆卸,對個別不拆卸即可判斷其狀況良好的可不拆卸,一方面可節約時間和勞力,另一方面可避免拆裝過程中損壞和降低零件裝配精度。但對需拆卸的零件一定要拆,不可圖省事而馬虎了事,致使修理質量得不到保證。
2、機械的裝配
機械裝配工藝是決定機械修理質量得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做到:
(1)被裝配的零件本身必須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任何不合格的零件都不能裝配。為此零件裝配前必須經過嚴格檢驗。
(2)必須選擇正確的配合方法以滿足配合精度的要求。機械修理的大量工作是恢復相互配合件的配合精度,可採取選配、修配、調整等方法來滿足這一要求。配合間隙需考慮熱脹的影響,對於由不同膨脹系數的材料構成的配合件,當裝配時的環境溫度於工作時的溫度相差較大時,由此引起的間隙改變應進行補償。
(3)分析並檢查裝配尺寸鏈精度,通過選配和調整來滿足精度要求。
(4)處理好機件裝配順序,其原則是:先內後外,先難後易,先精密後一般。
(5)選擇合適的裝配方法和裝配設備、工具。
(6)注意零件的清洗和潤滑。裝配的零件必須首先進行徹底的清洗,對於動配合件要在相對運動面上塗清潔的符合工作要求的潤滑劑。
(7)注意裝配中的密封,防止「三漏」。要採用規定的密封結構和密封材料,不能採用任意的代用品。要注意密封面的質量和清潔。注意密封件的裝配方法和裝配緊度,對靜密封可採用適當的密封膠密封。
(8)注意鎖緊裝置的裝配要求,符合安全規定。
(9)重視裝配中間環節的質量檢查。
3、機械的清洗與檢驗
(一)機械的清洗
1、清除油污
油污是油脂和塵土、鐵銹等的粘附物,它不融入水,但融入有機劑。除用機械法去污外,還可用化學法或電化學法去除。
(1)化學除油污法:
1、有機溶劑除油污:常用的有機溶劑有汽油、煤油、柴油、丙酮等。
2、鹼性溶液除油污:如苛性鈉、碳酸鈉、硅酸鈉磷酸鈉等。清洗時提高溶液溫度和進行攪拌能加快除油效果,
一般可加熱到80℃左右,洗後應用熱水沖洗,並用壓縮空氣吹乾。
(2)、電化學除油污法:利用電解時兩電極產生氣泡的機械攪拌和剝離作用使油脂脫離零件表面的方法叫電化學除油污法。該法有速度快,效率高,除油徹底等優點。
(二)機械的檢驗
檢驗的內容如下:
1 零件檢驗
包括零件的幾何精度檢驗,如零件的尺寸、形狀;零件表面質量的檢驗:如表面粗糙度、表面損傷及其它缺陷等;零件的力學性能檢驗:如零件的強度、硬度、零件的平衡性,彈簧的剛度等;零件隱藏缺陷的檢驗:如空洞、加渣、微觀裂紋等。
2 裝配檢驗
如零件與零件的相對位置、配合件的間隙或過盈量;並列軸間的平衡度、前後軸間的同軸度等等。
3 整機檢驗
整機檢驗即整機技術狀況的檢驗。包括機械的工作能力,動力經濟性能等,檢驗的方法有如下一些:
A 檢視法:此法僅憑眼看、手摸、耳聽來檢驗和判斷,簡單可行,應用廣泛,可分為:
(1)目測法:對零件表面損傷如毛糙、溝槽、裂紋、刮傷、剝落(脫皮)、斷裂以及零件較大和明顯變形、嚴重磨損、表面退火和燒蝕等都通過目視或藉助放大鏡觀察確定。還有像剛性聯軸節的漆膜破裂、彈性聯軸器的錯位、螺紋連接和鉚接密封添漆膜的破裂等也可用目測判斷。
(2)敲擊法:對於機殼類零件不明顯的裂紋、軸承合金與底瓦的結合情況等,可通過敲擊聽音清脆還是沙啞來判斷好壞。
(3)比較法:用新的標准零件與被檢測的零件相比較來鑒定被檢零件的技術狀況。如彈簧的自由長度、鏈條的長度、滾動軸承的質量等等。
B 測量法:零件磨損或變形後會引起尺寸和形狀的改變,或因疲勞而引起技術性能(如彈性)下降等。可通過測量工具和儀器進行測量並對照允許標准,確定是否繼續使用,還是待修或報廢。例如對滾動軸承間隙的測量、溫升的測量、對齒輪磨損量的測量、對彈簧彈性大小的測量等。
C 探測法:對於零件的隱藏缺陷特別是重要零件的細微缺陷的檢測,對於保證修理質量和使用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必須認真進行,主要有以下一些辦法:
(1)滲透顯示法:將清洗干凈的零件浸入煤油中或柴油中片刻,取出後將表面擦乾,撒上一層滑石粉,然後用小錘輕敲零件的非工作面,如果零件有裂紋時,由於震動使浸入裂紋的油滲出,而使裂紋處的滑石粉顯現黃色線痕。
(2)熒光顯示法:先將被檢驗零件表面洗凈,用紫外線燈照射預熱10分鍾,使工件表面在紫外線燈下觀察呈深紫色,然後用熒光顯示液均勻塗在零件工作表面上,即可顯示出黃綠色缺陷痕跡。
(3)探傷法:磁粉探傷檢驗、超聲波檢驗、射線照相檢驗。主要用來測定零件內部缺陷及焊縫質量等。
(四)轉子的平衡
1、轉子不平衡的種類
(1)靜不平衡:轉子上不平衡的重量能綜合成為一個使轉子旋轉時只產生一個離心力,而且可在靜力狀態下確定,則稱為靜不平衡。
(2)動不平衡:如果在一個轉子上能綜合出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徑上的不平衡重量,則轉子雖在靜態能獲得平衡,但在旋轉時會產生一個不平衡的力偶,這個力偶不能在靜力狀態下確定只能在動態下確定,則成為動不平衡。
(3)混合不平衡:如果在一個轉子上,既有靜不平衡,又有動不平衡,就稱為混合不平衡。
2、轉子的平衡
為了消除轉子上的不平衡力或力偶,必須測出不平衡質量所在的方位和大小,然後設法予以平衡之,這種操作過程就稱作轉子找平衡。一般可分為靜平衡和動平衡兩種。
(1)靜平衡:凡在靜態下可以測得轉子不平衡質量及方位又能通過去重或加重的方法消除轉子的偏重而使轉子達到平衡的方法叫靜平衡。
(2)動平衡:凡是只能在動態下測定轉子不平衡質量所在的方位,以及確定平衡質量應加的位置與大小,這種找平衡的方法稱為動平衡。動平衡不但能消除動不平衡的力偶,而且能消除靜不平衡的離心力,所以它可運用於找各種柱狀及錐狀轉子的平衡。
(五)設備的整體檢驗
設備的整體檢驗是機械設備修竣後一次全面的質量鑒定,是保證機械設備交付使用後具有良好性能和安全可靠性等的重要環節。整體檢驗包括空載試運轉、負荷試運轉試運轉後檢查等步驟。對重要設備還需要進行壓力試驗和緻密性試驗。
1、空載試運轉:首先檢查各部連接、緊固、潤滑、密封、運轉情況、試驗操縱系統、調節控制系統、安全裝置的動作和作用,並作適當的調整,同時檢查各類儀表的指示情況是否符合規定標准。對於未進行總成性能試驗的,要分部試運轉,試運轉中發現的故障及非正常聲響、溫升、跳動等未經消除不得進行負荷試驗。
2、負荷試運轉:負荷試運轉是在空載試運轉正常之後進行。通過負荷試運轉確定機械的動力性能、經濟性能、運轉狀況及操縱、調整、控制和安全裝置的作用是否達到運行要求。
3、試運轉後檢查:在負荷試運轉後必須對各部位有無變形、松動、過熱、破損等進行積極檢查,同時檢查有關部位的密封性、摩擦面的接觸情況等。
4、設備的壓力試驗與緻密性試驗:
(1)液壓試驗:通常用來檢查焊縫、連接部位的緻密性和強度。一般採用水作為介質,故又稱為水壓試驗。
(2)氣壓試驗:對於因機構原因或容器內不允許有微量殘液存在的容器,以氣壓試驗檢測。
(3)緻密性試驗:對於各種儲存氣體或液體的壓力容器,應進行焊縫緻密性試驗,以保證無泄漏。通常可採用氣密性試驗、煤油滲漏試驗和氨滲透試驗等方法。

三、軸承類
軸承:根據軸徑與軸承之間摩擦性質不同,分為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
1、滑動軸承
(1)根據潤滑狀態,滑動軸承可分為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和液體摩擦滑動軸承兩類。
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是在軸徑和軸瓦表面,由於潤滑油的吸附而形成一層極薄的油層,稱為邊界油膜,它使軸徑與軸瓦表面有一部分直接接觸,另一部分則被油膜隔開而不直接接觸,因而減少了滑動面的摩擦系數。
液體摩擦滑動軸承是在軸徑與軸瓦表面有較厚的潤滑油層,把滑動表面完全分開而不直接接觸。這時滑動表面間的摩擦變成潤滑油層內部的液體摩擦,因而摩擦系數大大減少。
(2)根據軸承所承受載荷的方向,可分為向心滑動軸承和推力滑動軸承兩類。
向心滑動軸承
常用的向心滑動軸承主要有以下三種型式:整體式軸承,常見的整體式軸承是在機器的機架上鏜出軸承孔,有時在孔內鑲有軸套;剖分式軸承,即為一剖分式滑動軸承,用螺栓把它固定在機架上。通過軸承蓋上的潤滑裝置,可將潤滑油送到軸徑表面;調心軸承,這種軸承的軸瓦外表面做成球面形狀,可在軸承蓋和軸承座的相應的球面上作適當的轉動,以適應軸的彎曲所產生的軸線偏斜。
推力滑動軸承
推力滑動軸承主要承受軸向力,它有卧式和立式兩種。
2、滾動軸承
(1)滾動軸承的分類
根據滾動體的形狀,滾動軸承可分為:球軸承、滾子軸承。
根據滾動軸承所承受載荷的方向,滾動軸承可分為:向心軸承,主要承受徑向載荷的作用;向心推力軸承,能承受徑向和軸向載荷的聯合作用;推力軸承,只能承受軸向載荷。
(2)滾動軸承類型的選擇
A 根據軸承承受載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質
①、載荷小而平穩時,宜用滾子軸承。
②、當軸承僅承受徑向載荷時,可選用向心球軸承或向心短圓柱滾子軸承;當軸承僅承受軸向載荷時,可選用推力球軸承。
③、當軸承同時受軸向載荷和徑向載荷作用時,應根據軸向載荷A和徑向載荷R的相對值來考慮。
a 當A比R小很多時,可選用向心球軸承。
b 當A<R時,選用向心推力球軸承或圓錐滾子軸承。
c 當A>R時,可選用大接觸角的向心推力球軸承和大錐角的圓錐滾子軸承。
d 當A比R大很多時,可將推力軸承和向心軸承組合使用,分別承受軸向和徑向載荷。
B 根據軸承的轉速
1、當尺寸、精度相同時,球軸承的極限比滾子軸承高,所以球軸承易用於轉速較高的軸上。
2、受軸向載荷較大的高速軸,最好選用向心推力球軸承,而不選用推力球軸承。因轉速高時,滾動體的離心力很大,會使軸承工作條件惡化。
C 對軸承的特殊要求
如部件的徑向尺寸受到限制而徑向載荷又很大時,則選用滾針軸承。
D 經濟性
普通結構的軸承比特殊結構的軸承價廉;球軸承較圓柱或圓錐滾子軸承價廉;球面滾子軸承最貴。只要滿足基本要求,盡量選用球面軸承。在選用軸承的精度等級時,一般盡可能用普通級。
(1) 滾動軸承的安裝和拆卸
一般軸承由於內圈與軸頸配合較緊,安裝時,大尺寸的軸承,可用壓力機在內圈上加壓的辦法,使其緊套在軸頸上。中、小尺寸的軸承可用手錘和套筒安裝。為了提高裝配質量,可用熱套的辦法,利用熱脹冷縮現象,將軸承在熱油中加熱後安裝在軸頸上。為了便於拆卸,內圈在軸肩上、外圈在套筒內應留出足夠的高度,以便放入拆卸工具的鉤頭。
(2) 滾動軸承的潤滑和密封
①滾動軸承的潤滑
常用的潤滑劑有潤滑油和潤滑脂兩種。當軸的圓周速度小於4~5m/s時,一般都採用潤滑脂。潤滑脂潤滑的優點是:密封結構簡單,潤滑脂不易流失,受溫度影響不大,加一次潤滑脂可用較長時間等。但填入軸承中的潤滑脂的量要合適,一般填充軸承空腔的1/3~1/2。在安裝軸承處有潤滑油時,如減速器內有潤滑齒輪的油,或整台機器有集中供油裝置,也可採用潤滑油來潤滑軸承。潤滑油的牌號要按主要零件的要求來選取,潤滑油的量要合適。當採用浸油潤滑時,油麵高度不應超過軸承最下面滾動體的中心線。當採用飛濺潤滑時,濺油零件的圓周速度不應低於3m/s,以保證有足夠濃度的油霧。
②滾動軸承的密封
密封的作用是防止灰塵、水分、雜質等侵入軸承,也阻止潤滑劑流失。密封裝置的種類很多,常見的形式有:毛氈圈式密封;皮碗式密封;油溝式密封;迷宮式密封;旋轉擋圈式密封;混合式密封。
(5)滾動軸承的型號
滾動軸承的型號表示方法:代號由一個漢語拼音字母及7位數字組成,各個位置所代表的意義如下:
X XX X X XX
軸承內徑
外廓系列
軸承類型
特殊結構
寬度系列
精度等級
精度等級用漢語拼音字母表示,共分5級。即:C(超精級)D(精密級)E(高級)F(較高級)G(普通級)。一般多用G級精度。
軸承內徑
代號 00 01 02 03 04~99

內徑(mm) 10 12 15 17 數字×5
內徑小於10mm和大於495mm的軸承,標准中另有規定。
軸承外廓系列(直徑系列)――系指軸承內徑相同時,具有不同的外徑和寬度。
100-特輕系列 200-輕窄系列 300-中窄系列 400-重窄系列
500-輕寬系列 600-中寬系列
軸承類型,以0~9表示
0-單列向心球軸承 1-雙列向心球面球軸承
2-單列向心短圓柱滾子軸承 3-雙列向心球面滾子軸承
4-滾針軸承 5-螺旋滾子軸承
6-單列向心推力球軸承 7-單列圓錐滾子軸承
8-推力球軸承 9-推力向心對稱球面滾子軸承
1、 軸承的檢修
◆◆下面是關於滾動軸承的一點經驗常識:
一、關於軸承熱裝的方法: 因軸承在生產時,裡面有雜質,有金屬屑,並且安裝現場也不一定潔凈,故在油槽下方放槽鋼或上鋪金屬網,然後放軸承,使油浸過軸承,軸承先在機油中加熱,加熱到50~60℃時,把軸承上下翻轉一下,把雜質去除,國產軸承到90℃時往外拿,進口軸承到100℃時往外拿(國產軸承不能超過100℃,進口軸承不能超過110℃),安裝時稍微過盈一點不要緊,裝軸時,拿木棒或銅棒敲擊內圈;裝套時,敲外圈。
二、軸承熱裝後注意事項:安裝完後,扳動一下外圈,旋轉到夾角最大,再合攏擺正。若是軸承內有雜質時,較難擺正。當往軸承座落時,用塞尺塞軸承與軸承座間隙。找一下軸的同心度,垂直度。當無問題時,合箱。(壓蓋經驗之法:合箱合緊後,螺絲再回轉1/4或1/2圈,最大3/4圈)合箱後幾個人用手轉軸,轉動最好。然後加油,一次加滿,使油鏡看不見油線,把放油孔放開,放油,使油線在1/2到2/3油位之間,再一次保證油箱清潔。檢查無誤可開機,轉動十幾分鍾後,停機檢查,均無誤後,再正式開機。
三、保持架的作用是導向。銅保的散熱好,輕度變形後能自動恢復。鋼保軸承在安裝時注意,因為它不能自動恢復,對安裝要求很嚴,但使用壽命比銅保長。
四、保養問題,水循環做到別缺水。經常注意油位,及時補充油液,別缺油。根據油質好壞,及時換油,新軸承開始使用時需換兩次機油;停機時用汽油或柴油洗軸承,然後換新機油。缺油、油滿對軸承的損壞,最後結果都是一樣的。油位高時,不能保證足夠的散熱空間。油位低時,不能保證足夠的潤滑和散熱。
五、設備損壞在軸承上表現出來,但不一定是軸承的問題。先檢查軸承,再擴大到其它。任何廠家都不保證軸承使用年限,因軸承從生產、安裝、使用、保養各個方面都要注意,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不行。風機軸承要求精細使用,因為帶很大負荷,且瞬間過來的灰塵很多。對於高速旋轉的設備,一點灰塵都不行。
運轉中軸承的定期潤滑保養
1、潤滑脂潤滑
軸承的再潤滑最好是在計劃的設備停機期間實施,並定期進行補充,同時,將舊油脂清除掉或經由泄油空將舊油脂擠出去。在加入新鮮油脂以前應將注油嘴擦拭乾凈。如果軸承箱沒有注油嘴,則應打開軸承箱蓋或端蓋,以便取出舊油脂,清理後,補充相同型號的新鮮油脂。
2、潤滑油潤滑
定期檢查潤滑油的油位和油質,一般情況下,正常油位應為設備油位視窗或標示的1/2-2/3范圍內。補油方式為油杯的,其顯示的油位只代表補油能力,而軸承箱油位是滿足運行要求的,油杯中油位低於其總容積的1/4可考慮補油。
檢查和補油方法,取出少量的潤滑油作為樣品和新鮮的潤滑油進行比較,有能力的單位可考慮進行油質化驗,以確保油質合格。如果樣品看似雲霧狀,那麼可能是與水混合的結果,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油乳化,此時應該更換潤滑油。如果樣品程變暗的顏色或變濃稠,那麼可能表示潤滑油已經開始碳化,應將舊潤滑油進行徹底更換。如果可能的話,使用新鮮的潤滑油對油路進行沖洗。更換潤滑油時,應確保所更換的潤滑油新、舊型號相同,並補充之滿足要求的油位。
使用油浴式的潤滑系統,如果油溫在60℃(140°F)以下,且潤滑油沒有受到污染,則一年更換一次潤滑油即可。如果油溫在60-100℃(140-210°F),則一年需要更換四次潤滑油。如果油溫在100-120℃(210-250°F),則每月需要更換一次潤滑油。如果油溫在120℃(250°F)以上,則每周需要更換一次潤滑油。
正確的安裝和保養是軸承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同時,必須注意保持軸承的清潔度。軸承必須防止受到污染物及濕氣的污染,必須有正確的安裝和潤滑。另外,軸承配列的設計、油封的狀況、潤滑劑的形式及更換周期和專門的保養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都必須加以關注。
滾動軸承的簡易診斷
1、用聽診法對滾動軸承進行監測
用聽診法對滾動軸承工作狀態進行監測的常用工具是木柄長螺釘旋具,也可以使用外徑為φ20mm左右的硬塑料管。相對而言,使用電子聽診器進行監測,更有利於提高監測的可靠性。
1)滾動軸承正常工作狀態的聲響特點
滾動軸承處於正常工作狀態時,運轉平穩、輕快,無停滯現象,發生的聲響和諧而無雜音,可聽到均勻而連續的「嘩嘩」聲,或者較低的「轟轟」聲。雜訊強度不大。
2)異常聲響所反映的軸承故障
(1)軸承發出均勻而連續的「噝噝」聲,這種聲音由滾動體在內外圈中旋轉而產生,包含有與轉速無關的不規則的金屬振動聲響。一般表現為軸承內加脂量不足,應進行補充。若設備停機時間過長,特別是在冬季的低溫情況下,軸承運轉中有時會發出「噝噝沙沙」的聲音,這與軸承徑向間隙變小、潤滑脂工作針入度變小有關。應適當調整軸承間隙,更換針入度大一點的新潤滑脂。
(2)軸承在連續的「嘩嘩」聲中發出均勻的周期性「嗬羅」聲,這種聲音是由於滾動體和內外圈滾道出現傷痕、溝槽、銹蝕斑而引起的。聲響的周期與軸承的轉速成正比。應對軸承進行更換。
(3)軸承發出不連續的「梗梗」聲,這種聲音是由於保持架或內外圈破裂而引起的。必須立即停機更換軸承。
(4)軸承發出不規律、不均勻的「嚓嚓」聲,這種聲音是由於軸承內落入鐵屑、砂粒等雜質而引起的。聲響強度較小,與轉數沒有聯系。應對軸承進行清洗,重新加脂或換油。
(5)軸承發出連續而不規則的「沙沙」聲,這種聲音一般與軸承的內圈與軸配合過松或者外圈與軸承孔配合過松有關系。聲響強度較大時,應對軸承的配合關系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理。
(6)軸承發出連續刺耳嘯叫聲,這種聲音是由於軸承潤滑不良或缺油造成干摩擦,或滾動體局部接觸過緊,如內外圈滾道偏斜,軸承內外圈配合過緊等情況而引起的。應及時對軸承進行檢查,找出問題,對症處理。
3)使用電子聽診器進行監測的要求
(1)監聽過程中,盡可能選用同類監測點,或者工作狀況接近的監測點進行聲響對比,發現異常都應作為有缺陷看待,必須進行深入檢查。對於單台設備,為了克服無可比性的缺點,可以將監測點在正常狀態下的聲響錄音,作為以後監測的對比依據。
(2)要正確選擇監測點的部位,待測的振動方向應與感測器的敏感方向一致,使測量方向為振動強度最大的方向。感測器與被測面應成直角,誤差要求控制在10°以內。
(3)要求測量面干凈平整,做到無銹跡、無油漆,並將下凹部分打磨,使之光滑平整。
(4)壓向探針的測量力以10-20N為宜。
3、用測量法對滾動軸承進行監測
通過測量軸承運轉中的溫升情況,一般很難監測軸承所出現的疲勞剝落、裂紋或壓痕等局部性損傷,特別是在損傷的初期階段幾乎不可能發現什麼問題。當軸承在長期正常運轉以後,出現溫度升高現象時,一般所反映的問題不但已經相當嚴重,而且會迅速發展,造成軸承損壞故障。這時候,間斷性的監測往往會造成漏監情況。監測中若發現軸承的溫度超過70-80℃,應立即停機檢查。
對於新安裝或者重新調整的滾動軸承,通過測溫法,監測其在規定時間內的溫升情況,可以判斷軸承的安裝與調整質量,尤其間隙過緊時會出現溫升過高的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有利於延長滾動軸承的使用壽命。
四、減速機類
減速器是一種封閉在箱體內的傳動裝置,它由齒輪或蝸輪蝸桿等組成,可以用來改變兩軸之間的轉速與轉矩,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減速器主要由箱體、齒輪、軸、軸承等組成。
行星減速器的箱體多為非剖分的整體式,這樣容易保證加工精度,但裝配較為困難。
通常在減速器中多採用滾動軸承,並且通過帶墊片的軸承蓋調節軸承的間隙。為了便於查看齒輪的嚙合情況和向箱體內注入潤滑油,在箱蓋上開有視孔,視孔有視孔蓋蓋住。視孔蓋上常安置有透氣塞,當箱體內的空氣因溫度上升而膨脹時,可以由此排出。
減速器的潤滑是保證減速器正常工作的重要條件。它可以減少齒輪和軸承接觸面上的摩擦和磨損,同時也可以散熱、防銹和減輕噪音。減速箱齒輪常用的潤滑方式是將齒輪浸浴在油池中,讓潤滑油被帶到嚙合表面進行潤滑,為了防止攪動時功率損失過大,齒輪浸入油池的深度不宜過深。通常浸入1—2個齒高。低速級齒輪頂圓距箱底不應低於30—50mm左右,以避免池底油泥雜物被帶到齒面上來。
當齒輪速度較高時,齒圈上的潤滑油被甩到箱壁上,並因飛濺而形成油霧,而軸承可以直接被油霧所潤滑。當齒輪速度較低時,可通過開在箱座上的油溝把甩到箱蓋上的油匯集後流進軸承中進行潤滑。
當齒輪的圓周速度過高時,必須採用噴油循環潤滑,即潤滑油由油泵經油管送到需要潤滑處進行潤滑。如果齒輪速度很低,則可用潤滑脂來潤滑軸承。
為了檢查箱內潤滑油是否適量,應裝有油標。在箱底附近還裝有排油孔和油塞。
◆◆擺線針輪減速機
全部傳動裝置可分為三部分:輸入部分、減速部分、輸出部分。在輸入軸上裝有一個錯位180°的雙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裝有兩個稱為轉臂的滾柱軸承,形成H機構,兩個擺線輪的中心孔即為偏心套上轉臂軸承的滾道,並由擺線輪與其齒輪上一組環形排列的針齒相嚙合,以組成齒差為一齒的內嚙合減速機構(為了減少摩擦,在速比小的減速機中,針齒上帶有針齒套)。
當輸入軸帶著偏心套轉動一周時,由於擺線輪上齒廓曲線的特點及其受針齒輪上針齒限制之故,擺線輪的運動成為既有公轉又有自轉的平面運動,在輸入軸正轉一周時,偏心套亦轉動一周,擺線輪於相反方向轉過一個齒從而得到減速,再藉助W輸出機構,將擺線輪的低速自轉運動通過銷軸,傳遞給輸出軸,從而獲得較低的輸出轉速。
主要零件採用高碳鋼材料,經淬火處理(HRC58~62)獲得高強度。
常用傳動比有6、9、11、17、23、29、35、43、59、71、87等,其偏心輪齒為傳動比加1,但速比在35以上時,換算完後其齒減半,兩片擺線輪在裝配時,標記必須錯開180°,並且字面向上。

Ⅷ 儀器儀表的檢修方法

一般的儀器儀表都屬於精密儀表的范圍以內,特別是用於計量作用的,為了能夠保證測量精度,必須定期進行檢修,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常見的幾種檢修方式。
1、觀察法
利用視覺、嗅覺、觸覺。某些時候,損壞了的元件會變色、起泡或出現燒焦的斑點;燒壞的器件會產生一些特殊的氣味;短路的晶元會發燙;用肉眼也能觀察到虛焊或脫焊處。
2、替換法
要求有兩台同型號的儀器或有足夠的備件。將一個好的備品與故障機上的同一元器件進行替換,看故障是否消除。對比法
要求有兩台同型號的儀表,並有一台是正常運行的。使用這種方法還要具備必要的設備,例如,萬用表、示波器等。按比較的性質分有,電壓比較、波形比較、靜態阻抗比較、輸出結果比較、電流比較等。
具體方法是:讓有故障的儀表和正常儀表在相同情況下運行,而後檢測一些點的信號再比較所測的兩組信號,若有不同,則可以斷定故障出在這里。這種方法要求維修人員具有相當的知識和技能。
3、 對比法
要求有兩台同型號的儀表,並有一台是正常運行的。使用這種方法還要具備必要的設備,例如,萬用表、示波器等。按比較的性質分有,電壓比較、波形比較、靜態阻抗比較、輸出結果比較、電流比較等。
具體方法是:讓有故障的儀表和正常儀表在相同情況下運行,而後檢測一些點的信號再比較所測的兩組信號,若有不同,則可以斷定故障出在這里。這種方法要求維修人員具有相當的知識和技能。
4、排除法
所謂的排除法是通過拔插機內一些插件板、器件來判斷故障原因的方法。當拔除某一插件板或器件後儀表恢復正常,就說明故障發生在那裡。
5、升降溫法
有時,儀表工作較長時間,或在夏季工作環境溫度較高時就會出現故障,關機檢查正常,停一段時間再開機又正常,過一會兒又出現故障。這種現象是由於個別IC或元器件性能差,高溫特性參數達不到指標要求所致。為了找出故障原因金屬加工網,可採用升降溫法。
所謂降溫,就是在故障出現時,用棉纖將無水酒精在可能出故障的部位抹擦,使其降溫,觀察故障是否消除。所謂升溫就是人為地將環境溫度升高,比如用電烙鐵放近有疑點的部位(注意切不可將溫度升得太高以致損壞正常器件)試看故障是否出現。
6、敲擊法
經常會遇到儀器運行時好時壞的現象,這種現象絕大多數是由於接觸不良或虛焊造成的。對於這種情況可以採用敲擊與手壓法。

所謂的「敲擊」就是對可能產生故障的部位,通過小橡皮鎯頭或其他敲擊物輕輕敲打插件板或部件,看看是否會引起出錯或停機故障。所謂「手壓」就是在故障出現時,關上電源後對插的部件和插頭和座重新用手壓牢,再開機試試是否會消除故障。如果發現敲打一下機殼正常,再敲打又不正常時,應當先將所有接頭重插牢再試,若傷腦筋不成功,只好另想辦法了。
7、騎肩法
騎肩法也稱並聯法。把一塊好的IC晶元安在要檢查的晶元之上,或者把好的元器件(電阻電容、二極體、三極體等)與要檢查的元器件並聯,保持良好接觸,如果故障出自於器件內部開路或接觸不良等原因,則採用這種方法可以排除。
8、狀態調整法
一般來說,在故障未確定前,不要隨便觸動電路中的元器件特別是可調整式器件更是如此,例電位器等。但是如果事先採取復參考措施(例如,在未觸動前先做好位置記號或測出電壓值或電阻值等),必要時還是允許觸動的。也許改變之後有時故障會消除。
9、電容旁路法
當某一電路產生比較奇怪的現象,例如顯示器混亂時,可以用電容旁路法確定大概出故障的電路部分。
10、隔離法
故障隔離法不需要相同型號的設備或備件作比較,而且安全可靠。根據故障檢測流程圖,分割包圍逐步縮小故障搜索范圍,再配合信號對比、部件交換等方法,一般會很快查到故障之所在。

Ⅸ 電路板的常用檢修方法

電路板檢修方法

在測試檢修種類繁多的電路板時,有許多方法可供選用,通常不僅僅是根據具體電子設備的某一種故障情形,選擇一種適合的測試檢修方法,往往是一種故障需要交叉組合地選擇幾種方法進行之。雖然電路板的測試檢修方法有許多種,但是,在種類繁多的電路板測試檢修過程中,通常採用的測試檢修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下面介紹電子設備的基本測試檢修方法,供讀者在進行電路板測試檢修工作時選用,或組合選用時參考。

一、直覺檢查法:這種方法是指在不採用任何儀器設備、不焊動任何電路元器件的情況下,憑人的直覺—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來檢查待修電路板故障所在的一種方法。直覺檢查法是最簡單的一種設備故障的方法。該法又可以分為通電檢查方法和不通電檢查法兩種。

二、信號尋跡法:這種方法是使用單一的測試信號,藉助測試儀器(如示波器、電子電壓表等),由前向後逐級進行檢查(尋跡)。該法能深入地定量檢查各級電路,能迅速地確定發生故障的部位。

三、信號注入法:此法是使用外部信號源的不同輸出信號作為已知測試信號,並利用被檢電子設備的終端指示器表明測試結果。檢查時,根據具體要求,選擇相應的信號源,獲得不同指標的已知信號;由後級向前級檢查,即從被檢設備的終端指示器的輸入端開始注入已知信號,然後依次由後級電路向前級電路推移。把已知的、不同測試信號分別注入至各級電路的輸入端,同時觀察被檢設備終端面指示器的反應是否正常,以此作為確定故障存在的部位和分析故障發生的原因的依據。

四、同類對比法:指將待檢的電路板與同類型號的、能正常工作的電子設備進行比較、對照的一種方法。通常是通過對整機或對有疑問的相關電路的電壓、波形、對地電阻、元器件參數等進行比較對照,從比對的數值差別之中找出故障。這是一種極有價值的電子設備檢修方法,特別適用於數字設備和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的設備檢測。

五、波形觀察法:這是一種對電子設備的動態測試法。它藉助示波器,觀察電子設備故障部位
或相關部位的波形;並根據測試得到的波形形狀、幅度參數、時間參數與電子設備正常波形參數的差異,分析故障原因,採取檢修措施。波形觀察法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定量的測試檢修方法。

六、參數測試法:就是運用儀器儀表,測試電子設備電路中的電壓值、電流值、元件數值 、器件參數等的一種電子設備故障檢查方法。通常,在不通電的情況下測量電阻值;在通電的情況下測量電壓值、電流值;或拆下元器件測量其相關的參數。

七、交流短路法:又稱電容旁路法,是一咱利用適當容量和耐壓的電容器,對被檢電子設備電路的某一部位進行旁路檢查的方法。這是一種比較簡便迅速的故障檢查方法。交流短路法適用於判斷電子設備電路中產生電源干擾和寄生振盪的電路部位。

八、分隔測試法:又稱電路分割法,就是把電子設備內與故障相關的電路,合理地、一部分一部分地分隔開來,以便明確故障所在的電路范圍的一種故障檢查方法。該法是通過多次的分隔檢查,肯定一部分電路,否定一部分電路,這樣一步一步地縮小故障可能發生的所在電路范圍,直至找到故障位置。

九、更新替換法:是一種將正常的元件、器件或部件,去替換被檢設備系統或電路中的相關元件、器件或部件,以確定被檢設備故障元件、器件或部件的一種方法。特別是在現代電子設備的測試檢修過程中,元器件、印刷電路板和組件的更新替換。

十、內部調整法:是指通過調節電路設備的內部可調元件(俗稱半調整元件,如半調整電位器、半調整電容器、半調整電感器等),使電子設備恢復正常性能指標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檢修方法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泵灌注樁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98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瀏覽:133
醋鵝子做醋方法步驟 瀏覽:52
召喚電腦靈魂的方法 瀏覽:114
馬拉松訓練方法講解 瀏覽:421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瀏覽:416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3
抓羽毛球拍子正確方法 瀏覽:766
三星顯示器感應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8
吸入硝酸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618
如何撩帥哥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68
小型投資者最佳方法 瀏覽:500
國內羅西尼自動手錶如何調試方法 瀏覽:786
裝修支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747
經常愛放屁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嗎 瀏覽:781
浙江應變測量系統方法指南 瀏覽:172
簡單的折紙信封的方法 瀏覽:679
可暖使用方法 瀏覽:444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