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銅絞線在檔距內連接方法

銅絞線在檔距內連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3 16:44:10

『壹』 如何接高壓線

用收線器收啊,中間再加一段同樣直徑的線,我老做這樣的事
導線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芯鋁絞線、鋁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鉗壓或爆壓:
(2)銅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繞接或鉗壓;
(3)銅絞線與鋁絞線的接頭,宜採用銅鋁過渡線夾、銅鋁過渡線,或採用銅線塘錫插接;
(4)鋁絞線、銅絞線的跳線連接,宜採用鉗壓、線夾連接或搭接。

『貳』 奇瑞A516高壓線怎麼連接

導線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芯鋁絞線、鋁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鉗壓或爆壓: (2)銅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繞接或鉗壓; (3)銅絞線與鋁絞線的接頭,宜採用銅鋁過渡線夾、銅鋁過渡線,或採用銅線塘錫插接; (4)鋁絞線、銅絞線的跳線連接,宜採用鉗壓、線夾連接或搭接。

『叄』 請問架空線路的鉗壓法怎樣操作呢

架空線路的鉗壓法如下:將准備連接的兩個斷頭用綁線扎緊後再鋸齊。根據導線規格選擇適當的鋁壓接管及鉗壓模。用汽油清洗管內壁及被連接部分導線的表面,並在導線表面塗一層導電膏或中性的凡士林。將連接的兩根導線的端頭穿入鉗壓管中,導線端頭露出管外部分不得小於20mm。用於鋼芯鋁.35 kV及以下架空線路多採用鋁絞線和銅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多採用鉗壓法或爆炸壓接法。跳線的連接除銅絞線外,宜採用並溝線夾、鉗壓法或爆炸壓接法。採用鉗壓法連接導線時應注意的事項是採用鉗壓法連接導線時.為了保證連接可靠.除應按壓接順序正確進行操作外,尚需注意以下事項:壓接管和壓摸的型號應與所連接導線的型號一致鉗壓模數和模間距應符合規程要求。壓坑不得過淺,否則,壓接管握著力不夠,接頭容易抽出。每壓完一個坑,應保持壓力至少1分鍾.然後再松開。如果是鋼芯鋁絞線,在壓管中的兩導線之間應填人鋁墊片,以增加接頭握著力.並保證導線姿觸良好。在連接前應將連接部分、連接管內壁用汽油清洗於凈(導線的清洗長度應為連接管長度的1.25倍以上),然後塗上中性凡士林油,再用鋼絲刷擦刷一遍口如果凡士林油已污染,應抹去重塗。壓接完畢,在壓接管的兩端應塗以紅色漆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就切斷重接。管身彎曲度超過管長的3%。連接管有裂紋。連接管電阻大於等長度導線的電阻。

『肆』 高壓導線如何接頭

導線接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線檔中間的接頭,對這種接頭的要求是:既能承受導線的拉力,又能很好地傳導電流,接觸電阻宜小;另一種是跳線接頭,它不承受拉力,只要求接觸良好,能很好地傳導電流。

架空線的連接,採用鉗壓法(導線穿入鋁壓接管,用壓鉗在管上壓些坑,把導線擠在管中)比較好。如果沒有壓鉗,可用插接或綁接。

較大型號的鋁絞線(如LG-35)可用插接法連接:先把接頭長度的一半,順序拆開,砂光拉直,做成傘骨的樣子,參照圖7-29a,使它們互相交叉;然後參照圖7-29b,把插好的線攏在一起,用綁線在中間纏繞50mm;參照圖7-29c,用導線本身的單股線向兩端逐步纏繞,一般纏完後,把餘下的線尾壓在下面,再用另一股纏,直到纏完為止。最後一段纏完後,擰成小辮收尾,全部纏完後的插接接頭如圖7-29d所示。連接導線時,應在接頭表面塗少量中性凡士林油,以減少氧化膜的產生。

圖7-29導線插接法

(a)兩線頭互相交叉(b)纏線(c)用導線單股纏繞(d)插接接頭

小型號導線(LJ-16,LJ-25)跳線可以採用綁接的方法。在綁接時,先把兩根導線的接頭並好,然後用綁線從中間向兩側纏繞,纏到頭時和導線的線頭擰成小辮收尾。導線的尾端最好彎回,防止受拉時拔出來。使用綁接法時,綁線直徑不應小於導線單股的直徑。連接處在線檔內時,綁線長度不應小於250~300mm。連接跳線時,綁接長度不應小於150~200mm。

實際工作中有時會碰到銅鋁線連接。銅和鋁就像蓄電池的兩極,潮氣侵入銅鋁接頭以後可以產生電化腐蝕,引起接頭發熱或燒斷。為了防止腐蝕,可採用一種預制的銅鋁過渡接頭(一面是銅,一面是鋁,銅和銅連接,鋁和鋁連接)。若沒有這種接頭,可在銅線連接處鍍上一層錫,以減輕電化腐蝕作用。銅鋁接頭(不管有無銅鋁過渡接頭)只能用在不受拉力的跳線上。在檢查線路時,要特別注意銅鋁接頭情況。

『伍』 高壓線頭怎麼接線

(1)鋼芯鋁絞線、鋁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鉗壓或爆壓:
(2)銅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繞接或鉗壓;
(3)銅絞線與鋁絞線的接頭,宜採用銅鋁過渡線夾、銅鋁過渡線,或採用銅線塘錫插接;
(4)鋁絞線、銅絞線的跳線連接,宜採用鉗壓、線夾連接或搭接。

『陸』 主接地網的純銅絞線與基礎鋼筋網如何連接

你要用主按著地網,但地網是純的銅絞線,要與地基的鋼筋網連接,就必你要把銅絞線換回鋼筋線,才能相連接,不然就不牢固。

『柒』 高壓線的偉

導線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芯鋁絞線、鋁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鉗壓或爆壓: (2)銅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繞接或鉗壓; (3)銅絞線與鋁絞線的接頭,宜採用銅鋁過渡線夾、銅鋁過渡線,或採用銅線塘錫插接; (4)鋁絞線、銅絞線的跳線連接,宜採用鉗壓、線夾連接或搭接。

『捌』 急需一份10kv架空線路的設計報告,望前輩高手給發一份。 郵箱:[email protected]

給你一份《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SDJ206-87不知能不能幫上忙

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 架空配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架空配電線路(以下簡稱配電線路)的設計必須全面地貫徹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並積極慎重地採用新設備、新材料,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
第1.0.2條 本規程適用於城鎮10kV及以下新建配電線路;原有配電線路的大修和改造;與城鎮配電線路相連接的農用配電線路;臨時配電線路的設計。
第1.0.3條 配電線路不應採用兩線一地制配線方式。
第1.0.4條 配電線路分為高壓(1kV至10kV)配電線路和低壓(1kV以下)配電線路。
第1.0.5條 配電線路的設計應符合城鎮的總體規劃,確定導線截面應與配電網路發展規劃相協調。
如無配電網路規劃的地區,導線截面宜按十年用電負荷發展規劃確定。
第1.0.6條 配電線路的路徑和桿位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與城鎮規劃相協調,與配電網路改造相結合;
二、綜合考慮運行、施工、交通條件和路徑長度等因素;
三、不佔或少佔農田;
四、避開窪地、沖刷地帶以及易被車輛碰撞等地段;
五、避開有爆炸物、易燃物和可燃液(氣)體的生產廠房、倉庫、貯罐等;
六、避免引起交通和機耕的困難。
第1.0.7條 主幹配電線路的導線布置和桿塔結構等,應考慮便於帶電作業。
第1.0.8條 配電線路大檔距的設計,應符合《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SDJ3—79的規定。

第三章 導線
第3.0.1條 配電線路所採用的導線,應符合國家電線產品技術標准。
供計算用的導線性能參數宜採用附錄二所列數值。
第3.0.2條 鋼芯鋁絞線及其它復合導線,應按綜合計算拉斷力進行計算。
第3.0.3條 導線的設計安全系數,不應小於表3.0.3所列數值。
表3.0.3導線設計的最小安全系數
導線種類 單股 多 股
一般地區 重要地區
鋁絞線、鋼芯鋁絞 — 2.5 3.0
線及鋁合金線
銅絞線 2.5 2.0 2.5
第3.0.4條 導線截面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應結合地區配電網發展規劃,無配電網規劃地區不宜小於表3.0.4所列數值。
二、採用允許電壓降校核時:
1.高壓配電線路,自供電的變電所二次側出口至線路末端變壓器或末端受電變電所一次側入口的允許電壓降為供電變電所二次側額定電壓(6kV、10kV)的5%。
2.低壓配電線路,自配電變壓器二次側出口至線路末端(不包括接戶線)的允許電壓降為額定低壓配電電壓(220V、380V)的4%。
表3.0.4導線截面 mm2
導線種類 高 壓 配 電 線 路 低 壓 配 電 線 路
主幹線 分干線 分支線 主幹線 分干線 分支線
鋁絞線及鋁合金線 120 70 35 70 50 35
銅芯鋁絞線 120 70 35 70 50 35
銅 絞 線 — — 16 50 35 16

第3.0.5條 校驗導線的載流量時,導線的允許溫度宜採用+70℃。
第3.0.6條 三相四線制的零線截面,不宜小於表3.0.6所列數值。
單相制的零線截面,應與相線截面相同。
第3.0.7條 配電線路不應採用單股的鋁線或鋁合金線。高壓配電線路不應採用單股銅線。
第3.0.8條 在對導線有腐蝕作用的地段,宜採用防腐型導線或採取其它措施。
表3.0.6零線截面 mm2
導 線 種 類 相 線 截 面 零 線 截 面
鋁絞線及鋼芯鋁絞線 —70以下
與相線截面同
—70及以上
不小於相線截面的50%
銅 絞 線 TJ—35及以下
TJ—35以上 與相線截面同
不小於相線截面的50%

第3.0.9條 導線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同金屬,不同規格,不同絞向的導線,嚴禁在檔距內連接;
二、在一個檔距內,每根導線不應超過一個接頭;
三、接頭距導線的固定點,不應小於0.5m。
第3.0.10條 導線的接頭,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鋼芯鋁絞線,鋁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鉗壓或爆壓;
二、銅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繞接或鉗壓;
三、銅絞線與鋁絞線的接頭,宜採用銅鋁過渡線夾、銅鋁過渡線,或採用銅線搪錫插接;
四、鋁絞線、銅絞線的跳線連接,宜採用鉗壓、線夾連接或搭接。
導線接頭的電阻,不應大於等長導線的電阻。檔距內接頭的機械強度,不應小於導線計算拉斷力的90%。
第3.0.11條 導線的弧垂應根據計算確定。導線架設後塑性伸長對弧垂的影響,宜採用減小弧垂法補償,弧垂減小的百分數為:
鋁絞線 20%
鋼芯鋁絞線 12%
銅絞線 7%~8%
第3.0.12條 配電線路的鋁絞線、鋼芯鋁絞線或鋁合金線,在與絕緣子或金具接觸處,應纏繞鋁包帶。

第四章 絕緣子、金具
第4.0.1條 配電線路絕緣子的性能,應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各類桿型所採用的絕緣子,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高壓配電線路
1.直線桿採用針式絕緣子或瓷橫擔。
2.耐張桿宜採用一個懸式絕緣子和一個E-10(6)型蝴蝶式絕緣子或二個懸式絕緣子組成的絕緣子串。
第4.0.4條 配電線路採用的金具,應符合國家的有關技術標准。
第4.0.5條 金具的使用安全系數不應小於2.5。

第五章 導線排列
第5.0.1條 高壓配電線路的導線應採用三角排列或水平排列。雙迴路線路同桿架設時,宜採用三角排列,或採用垂直三角排列。
低壓配電線路的導線宜採用水平排列。
城鎮的高壓配電線路和低壓配電線路宜同桿架設,且應是同一回電源。
第5.0.2條 同一地區低壓配電線路的導線在電桿上的排列應統一。零線應靠電桿或靠建築物。同一迴路的零線,不應高於相線。
第5.0.3條 低壓路燈線在電桿上的位置,不應高於其他相線和零線。
第5.0.4條 沿建(構)築物架設的低壓配電線路應採用絕緣線,導線支持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大於15m。
第5.0.5條 配電線路的檔距,宜採用表5.0.5所列數值。耐張段的長度不宜大於1km。
表5.0.5配電線路的檔距 m
地 區 電 壓
高 壓 低 壓
城 鎮
郊 區 40~50
60~100 40~50
40~80

第5.0.6條 配電線路導線的線間距離,應結合運行經驗確定。如無可靠資料,導線的線間距離不宜小於表5.0.6所列數值。
表5.0.6配電線路導線最小線間距離 m
線路電壓 檔 距
40及以下 50 60 70 80 90 100
高 壓 0.6 0.65 0.7 0.75 0.85 0.9 1.0
低 壓 0.3 0.4 0.45 — — — —
註:1.表中所列數值適用於導線的各種排列方式。
2.靠近電桿低壓的兩導線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0.5m。
由變電站(所)引出長度在1km的高壓配電線路主幹線,導線在桿塔上的布置,宜採用三角形排列,或適當增大線間距離。
第5.0.7條 同桿架設的雙回線路或高、低壓同桿架設的線路、橫擔間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表5.0.7所列數值。
表5.0.7同桿架設線路橫擔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 m
電 壓 類 型 桿 型
直 線 桿 分支或轉角桿
高壓與高壓 0.80 0.45/0.60〔注〕
高壓與低壓 1.20 1.00
低壓與低壓 0.60 0.30
註:轉角或分支線如為單回線,則分支線橫擔距主幹線橫擔為0.6m;如為雙回線,則分支線橫擔距上排主幹線橫擔為0.45m,距下排主幹線橫擔為0.6m。
第5.0.8條 高壓配電線路與35kV線路同桿架設時,兩線路導線間的垂直距離不宜小於2.0m。
第5.0.9條 高壓配電線路架設在同一橫擔上的導線,其截面差不宜大於三級。
第5.0.10條 配電線路每相的過引線、引下線與鄰相的引線、引下線或導線之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於下列數值:
高壓0.3m
低壓0.15m
第5.0.11條 配電線路的導線與拉線、電桿或構架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於下列數值:
高壓0.2m
低壓0.1m
高壓引下線與低壓線間的距離,不宜小於0.2m

第六章 電桿、拉線和基礎
第6.0.1條 各型電桿,應按下列荷載條件進行計算:
一、最大風速、無冰、未斷線;
二、覆冰、相應風速、未斷線;
三、最低氣溫、無冰、無風、未斷線(適用於轉角桿和終端桿)。
第6.0.2條 鋼筋混凝土桿的強度計算,應採用安全系數計算方法。普通鋼筋混凝土桿的強度設計安全系數不應小於1.7;預應力混凝土桿的強度設計安全系數不應小於1.8。
混凝土及鋼材的設計強度應符合《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SDJ3—79中的規定。
第6.0.3條 配電線路的鋼筋混凝土桿,應盡量採用定型產品,電桿構造的要求應符合國家標准。
第6.0.4條 需要接地的普通鋼筋混凝土桿,應設置接地螺母。接地螺母與主筋應有可靠的電氣連接。
配電線路採用預應力混凝土桿時,其主筋不應兼作接地引下線。
第6.0.5條 配電線路的金屬橫擔及金屬附件應熱鍍鋅。採用木橫擔時應選用優質木材,並應經防腐處理。
橫擔應進行強度計算,選用應規格化,其規格不應小於附錄四所列數值。
第6.0.6條 轉角桿的橫擔,應根據受力情況確定。一般情況下,15°以下轉角桿,宜採用單橫擔;15°至45°轉角桿,宜採用雙橫擔;45°以上轉角桿,宜採用十字橫擔。
第6.0.7條 多霧或空氣污穢地區,當採用木橫擔時,在絕緣子固定處應裝設分流綁線。
第6.0.8條 拉線應採用鍍鋅鋼絞線或鍍鋅鐵線,其強度設計安全系數和最小規格應符合表6.0.8的要求。
表6.0.8拉線的強度設計安全系數及最小規格
拉線材料 鍍鋅鋼絞線 鍍 鋅 鐵 線
強度安全系數 ≥2.0 ≥2.5
最 小 規 格 25mm2 3×直徑4.0mm
第6.0.9條 拉線應根據電桿的受力情況裝設。拉線與電桿的夾角宜採用45°,如受地形限制,可適當減少,但不應小於30°。
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線,對路面中心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6m;拉線柱的傾斜角宜採用10°~20°。
第6.0.10條 跨越電車行車線的水平拉線,對路面中心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9m。
第6.0.11條 郊區配電線路連續直線桿超過10基時,宜適當裝設防風拉線。
第6.0.12條 鋼筋混凝土桿的拉線,宜不裝設拉線絕緣子。如拉線從導線之間穿過,應裝設拉線絕緣子。在斷拉線的情況下,拉線絕緣子距地面不應小於2.5m。
第6.0.13條 拉線棒的直徑應根據計算確定,且不應小於16mm。
拉線棒應熱鍍鋅。嚴重腐蝕地區,拉線棒直徑應適當加大2~4mm或採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
第6.0.14條 電桿基礎應結合當地的運行經驗、材料來源、地質情況等條件進行設計。在有條件的地方,宜採用岩石的底盤、卡盤和拉線盤。
第6.0.15條 電桿的埋設深度,應進行傾覆穩定驗算。單迴路的配電線路,電桿埋設深度宜採用表6.0.15所列數值。
表6.0.15電桿埋設深度
桿高(m) 8.0 9.0 10.0 11.0 12.0 13.0 15.0 18.0
埋深(m) 1.5 1.6 1.7 1.8 1.9 2.0 2.3 2.6~3.0
第6.0.16條 電桿基礎的上拔及傾覆穩定安全系數,不應小於下列數值:
直線桿1.5
耐張桿1.8
轉角桿、終端桿2.0
第6.0.17條 鋼筋混凝土基礎的強度設計安全系數不應小於1.7,預制基礎的混凝土標號不宜低於200號。
採用岩石製作的底盤、卡盤、拉線盤,應選擇結構完整、質地堅硬的石料(如花崗岩等),並進行強度試驗。其強度設計安全系數不應小於下列數值:
岩石底盤 3
岩石卡盤 4
岩石拉線盤 5
第6.0.18條 配電線路選用鐵塔時,可參照《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SDJ3—79中的規定進行設計。

第七章 變壓器台和開關設備
第7.0.1條 配電變壓器台應設在負荷中心或重要負荷附近便於更換和檢修設備的地方。其容量應考慮負荷的發展、運行的經濟性等。
第7.0.2條 下列電桿不宜裝設變壓器台:
一、轉角、分支電桿;
二、設有高壓接戶線或高壓電纜的電桿;
三、設有線路開關設備的電桿;
四、交叉路口的電桿;
五、低壓接戶線較多的電桿。
第7.0.3條 400kVA及以下的變壓器,宜採用柱上式變壓器台。400kVA以上的變壓器,市區內宜採用室內裝置,郊區宜採用落地式變壓器台。
第7.0.4條 柱上變壓器台距地面高度,不應小於2.5m。安裝變壓器後,變壓器台的平面坡度不應大於1/100。
落地式變壓器台應裝設固定圍欄。圍欄的設計和圍欄與帶電部分間的安全凈距,應符合《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程》SDJ5—85的要求。
第7.0.5條 變壓器的引下線、引上線和母線,宜採用多股絕緣線,其截面應按變壓器額定電流選擇,但不應小於16mm2。
變壓器的高、低壓側應分別裝設高、低壓熔斷器。高壓熔斷器的裝設高度,對地面的垂直距離不宜小於4.5m,低壓熔斷器的裝設高度,對地面的垂直距離不宜小於3.5m。各相熔斷器間的水平距離:高壓熔斷器不應小於0.5m,低壓熔斷器不應小於0.3m。
第7.0.6條 高壓熔斷器應選用國家的定型產品,並應與負荷電流、運行電壓及安裝點的短路容量相配合。選擇低壓熔斷器時,其額定電流應大於電路的工作電流。
第7.0.7條 配電變壓器熔絲的選擇宜按下列要求進行:
容量在100kVA及以下者,高壓側熔絲按變壓器容量額定電流的2~3倍選擇;
容量在100kVA以上者,高壓側熔絲按變壓器容量額定電流的1.5~2倍選擇;
變壓器低壓側熔絲(片)按低壓側額定電流選擇。
第7.0.8條 高壓配電線路較長的主幹線或分支線,應裝設分段或分支開關設備。
環形供電網路應裝設聯絡開關設備。
第7.0.9條 高壓配電線路在線路的管區分界處,宜裝設開關設備。
第7.0.10條 在配電線路上裝置電容器,可參照部頒《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技術規程》的有關規定進行設計。

第八章 防雷和接地
第8.0.1條 無避雷線的高壓配電線路,在居民區的鋼筋混凝土桿宜接地,鐵桿應接地,接地電阻均不宜超過30Ω。
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和高、低壓共桿的電力網,其鋼筋混凝土桿的鐵橫擔或鐵桿,應與零線連接。鋼筋混凝土桿的鋼筋宜與零線連接。
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其鋼筋混凝土桿宜接地,鐵桿應接地,接地電阻不宜超過50Ω。
瀝青路面上的或有運行經驗地區的鋼筋混凝土桿和鐵桿,可不另設人工接地裝置,鋼筋混凝土桿的鋼筋、鐵橫擔和鐵桿也可以不與零線連接。
第8.0.2條 有避雷線的配電線路,其接地裝置在雷雨季節乾燥時間的工頻接地電阻,不宜大於表8.0.2所列的數值。
第8.0.3條 柱上油開關的防雷裝置應採用閥型避雷器。經常開路運行而又帶電的柱上油開關或隔離開關的兩側,均應設防雷裝置,其接地線與柱上油開關等金屬外殼應連接。
第8.0.4條 配電變壓器的防雷裝置應採用閥型避雷器。防雷裝置應盡量靠近變壓器安裝,其接地線應與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以及金屬外殼相連接。
表8.0.2電桿的接地電阻
土壤電阻率(Ω•m) 工頻接地電阻(Ω) 土壤電阻率(Ω•m) 工頻接地電阻(Ω)
100及以下 10 1000以上至2000 25
100以上至500 15 2000以上 30注
500以上至1000 20
註:如土壤電阻率較高,接地電阻很難降到30Ω,可採用6~8根總長不超過500m的放射形接地體或連續伸長接地體,其接地電阻不限制。
第8.0.5條 多雷區,為防止反變換波或低壓側雷電波擊穿配電變壓器高壓側的絕緣,宜在低壓側裝設避雷器或擊穿保險器。如低壓側中性點不接地,應在低壓側中性點裝設擊穿保險器。
第8.0.6條 為防止雷電波沿低壓配電線路侵入建築物,接戶線上的絕緣子鐵腳宜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公共場所(如劇院和教室等)的接戶線以及由木桿或木橫擔引下的接戶線,絕緣子鐵腳應接地。
年平均雷暴日數不超過30的地區和低壓線被建築物屏蔽的地區以及接戶線與低壓干線接地點的距離不超過50m的地方,絕緣子鐵腳均可不接地。
如低壓配電線路的鋼筋混凝土桿的自然接地電阻不大於30Ω,可不另設接地裝置。
第8.0.7條 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的零線,應在電源點接地。低壓配電線路,在干線和分干線終端處,應重復接地。
低壓配電線路在引入車間或大型建築物處,如距接地點超過50m,應將零線重復接地。
第8.0.8條 總容量為100kVA以上的變壓器。其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每個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總容量為100kVA及以下的變壓器,其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每個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30Ω,且重復接地不應少於3處。
第8.0.9條 柱上油開關或隔離開關的防雷裝置,其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
第8.0.10條 通過耕地的線路,接地體應埋設在耕作深度以下,且不宜小於0.6m。
第8.0.11條 接地體宜採用垂直敷設的角鋼、圓鋼、鋼管或水平敷設的圓鋼、扁鋼等。
接地體和接地線的規格,不應小於表8.0.11所列數值。
表8.0.11接地體和接地線的最小規格
名 稱 地 上 地 下
圓鋼直徑(mm) 6 8
扁 鋼 截面(mm2)
厚(mm) 48 48
4 4
角 鋼 厚 (mm) — 4
鋼 管 壁 厚 (mm) — 3.5
鍍鋅鋼絞線或銅線截面(mm2) 25 —

第十章 對地距離及交叉跨越
第10.0.1條 導線對地面、建築物、樹木、鐵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種架空線路的距離,應根據最高氣溫情況或覆冰情況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風速情況或覆冰情況,求得的最大風偏計算。
計算上述距離,不應考慮由於電流、太陽輻射以及覆冰不均勻等引起的弧垂增大,但應計及導線架線後塑性伸長的影響和設計施工的誤差。
第10.0.2條 導線與地面或水面的距離,不應小於表10.0.2數值。
第10.0.3條 導線與山坡、峭壁、岩石之間的凈空距離,在最大計算風偏情況下,不應小於表10.0.3所列數值。
第10.0.4條 高壓配電線路不應跨越屋頂為燃燒材料做成的建築物。對耐火屋頂的建築物,應盡量不跨越,如需跨越應與有關單位協商或取得當地政府的同意。導線與建築物的垂直距離在最大計算弧垂情況下,不應小於3m。
低壓配電線路跨越建築物,導線與建築物的垂直距離在最大計算弧垂情況下,不應小於2.5m。
線路邊線與永久建築物之間的距離在最大風偏情況下,不應小於下列數值:
表10.0.2導線與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離 m
線 路 經 過 地 區 線 路 電 壓
高 壓 低 壓
居民區 6.5 6
非居民區 5.5 5
不能通航也不能浮運的河、湖(至冬季冰面) 5 5
不能通航也不能浮運的河、湖(至50年一遇洪水位) 3 3
交通困難地區 4.5 4
註:1.居民區——工業企業地區、港口、碼頭、火車站、市鎮、鄉等人口密集地區。
2.非居民區——上述居民區以外的地區,均屬非居民區。雖然時常有人,有車輛或農業機械到達,但未建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區,亦屬非居民區。
3.交通困難地區——主要指車輛、農業機械不能到達的地區。
表10.0.3導線與山坡、峭壁、岩石之間的最小距離 m
線 路 經 過 地 區 線 路 電 壓
高 壓 低 壓
步行可以到達的山坡 4.5 3.0
步行不能到達的山坡、峭壁和岩石 1.5 1.0
高壓 1.5m
低壓 1m
在無風情況下,導線與不在規劃范圍內城市建築物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上列數值的一半。
註:1.導線與城市多層建築物或規劃建築線間的距離,指水平距離。
2.導線與不在規劃范圍內的城市建築物間的距離,指凈空距離。
第10.0.5條 高壓配電線路通過林區應砍伐出通道。通道凈寬度為線路兩側向外各延伸5m。
在下列情況下,如不妨礙架線施工,可不砍伐通道:
一、樹木自然生長高度不超過2m。
二、導線與樹木(考慮自然生長高度)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小於3m。
配電線路通過公園、綠化區和防護林帶,導線與樹木的凈空距離在最大風偏情況下不應小於3m。
配電線路通過果林、經濟作物以及城市灌木林,不應砍伐通道,但導線至樹梢的距離不應小於1.5m。
配電線路的導線與街道行道樹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表10.0.5所列數值。
表10.0.5導線與街道行道樹之間的最小距離 m
最大弧垂情況的垂直距離 最大風偏情況的水平距離
高 壓 低 壓 高 壓 低 壓
1.5 1.0 2.0 1.0
校驗導線與樹木之間的垂直距離,應考慮樹木在修剪周期內生長的高度。
第10.0.6條 配電線路與特殊管道交叉,應避開管道的檢查井或檢查孔,同時,交叉處管道上所有部件應接地。
第10.0.7條 配電線路與甲類火災危險性的生產廠房、甲類物品庫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場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氣)體貯罐的防火間距,不應小於桿塔高度的1.5倍。
第10.0.8條 配電線路與弱電線路交叉,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交叉角應符合表10.0.8的要求。
表10.0.8配電線路與弱電線路的交叉角
弱電線路等級 交 叉 角
一 級 ≥45°
二 級 ≥30°
三 級 不限制
二、配電線路一般架設在弱電線路上方。配電線路的電桿,應盡量接近交叉點,但不宜小於7m(城區的線路,不受7m的限制)。
第10.0.9條 配電線路與鐵路、道路、通航河流、管道、索道、人行天橋及各種架空線路交叉或接近,應符合表10.0.9的要求。
表10.0.9配電線路與鐵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種
架空線路交叉或接近的基本要求
項 目 鐵 路 公 路 電車道 通航河流 弱電線路
標准軌距 窄軌 電氣化
線路 一、二
級公路 三、四
級公路 有軌及
無 軌 主要 次要 一、二級 三 級
導線最小截面 — 鋁 絞 線 及 鋁 合 金 線 為
導線在跨越檔
內 的 接 頭 不應接頭 — — 不應接頭 — 不應接頭 不應接頭 — 不應接頭 —
導線支持方式 雙固定 — 雙固定 單固定 雙固定 雙固定 單固定 雙固定 單固定






(m) 線路電壓 項 目
至軌頂 接觸線

承力索 至路面 至承力索或接觸線 至5年一
遇洪水位 至被跨越線
至路面 至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船桅頂
高壓 7.5 6.0 平原地區配電線路入 地 7.0

2.0
低壓 7.5 6.0 平原地區配電線路入 地 6.0

1.0






(m) 線路電壓 項 目
電桿外緣至軌道中心 電桿中心至
路面邊緣 電桿中心至路面邊緣 與拉纖小路平行的線路,邊導線至斜坡上緣 在路徑受限制地區,兩線路邊導線間
電桿外緣至軌道中心
高 壓 交叉:5.0
平行:桿高加3.0 平行:桿高加3.0 0.5
最高電桿高度 2.0

1.0
低 壓
備 注 山區入地困難時,應協商,並簽訂協議 公路分級見附錄六,城市道路的分級,參照公路的規定 開闊地區的最小水平距離不得小於電桿高度 ①兩平行線路在開闊地區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電桿高度
②弱電線路分級見附錄五
項 目 電 力 線 路(kV) 特殊管道 索 道 人行天橋
<1 6~10 35~110 154~220 330
導線最小截面 35mm2,其他導線為16mm2 —
導線在跨越檔內的接頭 交叉不應接頭 交叉不應接頭 — — — 不 應 接 頭 —
導線支持方式 單固定 雙固定 — — — 雙 固 定 —
最小垂直距離(m) 線路電壓 項 目
至 導 線 電力線在上面 —
電力線在下 面 電力線在下面至電力線上的保護設施 —
高 壓 2 2 3 4 5

城鎮內宜入地
低 壓 1 2 3 4 5
城鎮內宜入地
最小水平距離(m) 線路電壓 項 目
在路徑受限制地區,兩線路邊導線間 在路徑受限制地區,至管、索道任何部分 導線邊線至人行天橋邊緣
高 壓 2.5 2.5 5.0 7.0 9.0 2.0 4.0
低 壓 1.5 2.0
備 注 兩平行線路在開闊地區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電桿高度 ①在開闊地區,與管、索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電桿高度;
②特殊管道指架設在地面上的輸送易燃、易爆物的管道

註:1.低壓配電線路與二、三級弱電線路,低壓配電線路與公路交叉時,導線支持方式不限制。
2.配電線路與弱電線路交叉時,交叉檔弱電線路的木質電桿應有防雷措施。
3.高壓電力接戶線與工業企業內自用的同電壓等級的架空線路交叉時,接戶線宜架設在上方。

『玖』 架空配電線路中導線的接頭要求有哪些

架空配電線路中導線的接頭要求有:
一、鋼芯鋁絞線,鋁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鉗壓或爆壓;
二、銅絞線在檔距內的接頭,宜採用繞接或鉗壓;
三、銅絞線與鋁絞線的接頭,宜採用銅鋁過渡線夾、銅鋁過渡線,或採用銅線搪錫插接;
四、鋁絞線、銅絞線的跳線連接,宜採用鉗壓、線夾連接或搭接。
五、導線接頭的電阻,不應大於等長導線的電阻。檔距內接頭的機械強度,不應小於導線計算拉斷力的90%。

『拾』 接地銅絞線用什麼方法焊接

放熱熔焊最好,方便經濟實惠,容易學會上手,一包焊葯,一副模具,一個模具夾,一把點火槍,走到哪焊到哪。一副模具至少能焊接70到80個點。放熱熔焊的好處:完全的分子連接,保證絞線的導電率,和其他的物理化學性質不變。一般的焊接方法達不到要求,錫焊的話,滿焊之後要刷防腐漆,只能保證個幾年,用螺栓固定的話更別談了,導電率各個方面必然下降。放熱熔焊可以保證你使用30到40年沒問題,綜合考慮建議使用放熱熔焊。我是防雷接地材料的設計師,有什麼問題或者需要可以找我

閱讀全文

與銅絞線在檔距內連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魚石脂軟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524
蘋果手機的通知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7
七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計算方法 瀏覽:577
sbs包管子簡單方法 瀏覽:83
魚貝類品質評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837
水泵灌注樁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98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瀏覽:133
醋鵝子做醋方法步驟 瀏覽:53
召喚電腦靈魂的方法 瀏覽:114
馬拉松訓練方法講解 瀏覽:422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瀏覽:416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4
抓羽毛球拍子正確方法 瀏覽:766
三星顯示器感應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8
吸入硝酸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618
如何撩帥哥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68
小型投資者最佳方法 瀏覽:500
國內羅西尼自動手錶如何調試方法 瀏覽:786
裝修支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