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練硬筆字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書法當中,無論是硬筆還是毛筆,用筆都是第一位的。寫一,就是簡單的一橫,沒有結構只有用筆。寫二,就是在用筆的基礎上加入了長短、距離的變化,就會涉及到結構。寫三,就有三個筆畫之間的相互關系,就會產生規律。你不會寫一,自然寫不了二、三。同時書法用筆,最基礎的有「起收轉折」,起筆、行筆、收筆、圓轉和方折。硬筆書法的筆法,就是「點」體會筆鋒的藏露、「橫」體會用腕、「豎」體會用指、「撇捺」體會「使轉」。
Ⅱ 硬筆楷書入門:怎麼寫好捺
硬筆書法中,捺一般分為三種:斜捺,平捺和反捺。
其中反捺是一長點,注意其方向即可。
斜捺,一般取45度角向右下行筆,到位置頓筆往右方向邊走邊提筆出鋒,注意出鋒的長度不宜過長即可。
平捺是最復雜的一個,需要寫出一波三折的效果來。
基本行筆為:四分之一圓後向右偏下行筆,到位置後往右偏上方向邊走邊提筆出鋒,一樣,出鋒不宜過長。
Ⅲ 硬筆書法的點和捺怎麼寫粗細怎麼控制
硬筆書法的點和捺、粗細分輕重緩急。
頓點應該是筆尖迅速的入紙,
而且最開始要輕,
之後逐漸變重,
這樣寫出的頓點就是由細到粗的了。
捺寫法跟頓點相似,
只不過在拐彎的地方先略微停一下,
然後筆尖迅速向右側劃(不要劃得太長)
並且在此過程中筆尖離開紙。
Ⅳ 硬筆書法的用筆方法有哪些
硬筆書法用筆相對毛筆書法而言較為簡單,已經沒有中、側鋒用筆的概念,主要是把握起筆收筆、輕重、快慢、行筆方向、筆勢等因素。
一、起筆收筆
每一個筆畫都有起有止,初學者必須了解每一個筆畫的起收方法,硬筆書法的起收筆種類少、方法簡單,只要學習者稍加留意、歸類,就能掌握自由體對起收筆是毫不在意的,即使有些暗合,也是無意識的。而真正的書法家寫的字貌似平淡自然,實質上是一種從有法到無法的回歸。仔細去分析好的作品,各方面把握都是非常到位的。
二、輕重
在行筆過程中,對輕重力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輕重體現的是一種力量的節奏,給人以不同的韻律感受。可以由輕到重、由重到輕,也可輕重不變等,輕重的過渡要協調、和諧。在外形上表現出線條粗細及濃淡的變化,動作上表現為手在三維空間的運動。輕重的變化控制需要一個熟練的過程,才能做到隨心所欲
Ⅳ 如何寫好硬筆楷書的捺
在所有的基本筆畫中,捺畫最具表現力,一字之中往往它是主筆,寫的好的話會讓整個字神采煥發、韻味無窮。當然了,捺畫也是基本筆畫中相對比較難寫的筆畫,難點在於要寫出一波三折之勢。所謂一波三折,是指寫捺畫不能平鋪直敘,要像波浪那樣有曲折的變化。故尤其應注重用筆的輕重緩急。書寫時起筆較輕而細,然後向右下方緩緩行筆,逐漸加重,再轉筆向右方出鋒。運筆的節奏:輕——重——輕。所以初學者要反復練慣用心體會,感受運筆的細微變化,熟練之後就會自然有一種使轉如意的樂趣,鋒勢也會更有神韻。
捺畫有斜捺和平捺之分,落筆角度不同而已,寫法基本一樣。書寫要領:一波三折,出鋒自然。
斜捺:先輕後重,右下舒展,形似滑梯。
平捺:蠶頭燕尾,舒展大方,形似波浪。
Ⅵ 怎樣把筆畫捺寫好(有電腦打出來的感覺)
漢字是由點,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組成的,只有把每一個筆畫都寫好,寫出的字才會規范,漂亮。課堂上,我不惜時間,花大力氣,認真教好學生書寫基本筆畫。書寫前,要引導學生看清筆畫的形狀,感受漢字筆畫的形態之美,並在書寫時表現出來:點如高峰墜石,提像一把匕首,橫如扁擔,撇似大刀,捺像蠶頭燕尾﹍﹍書寫時,要學會頓筆、運筆、回筆。起筆用力向側鋒壓筆,行筆用力均勻,速度要慢,收筆時先頓筆再逆鋒回筆。要使筆畫各具形態,還要講究輕重緩急。一般來說,筆畫起筆收筆較重,行筆慢又輕,尾尖的筆畫如撇,捺等出筆時速度較快(捺要頓筆快速出小腳丫),其他筆畫的書寫較為平緩。只有掌握書寫要領,寫好基本筆畫,書寫才會如行雲流水,瀟灑自然。「點」要寫得有生氣,居中則正,大小相當,點的位置適當,「點」有時長,有時短,都要符合下筆由輕到重,收筆稍頓的原則。我在教「心」字時遇到了麻煩,學生三個點寫得疏密分散,互不照應,我讓學生認真觀察三個點的傾斜角度,找准他們恰當的位置,把字寫得穩妥端莊,而又俯仰多姿;「橫」畫要寫得平穩,右邊比左邊稍高,書寫「橫」掌握「重輕重」的原則;「豎」畫要寫得直,不可偏斜。收筆時根據情況有輕有重,如中,斤,十應是懸針豎,陽,卻,他,行的豎是收筆稍重,頓筆收尾的垂露豎;「撇」要寫得剛勁有力,下筆由重到輕,達到撇撇如刀的目的;「捺」要寫得穩健有力,注意均衡。起筆較輕,漸漸加重,再輕輕提起收筆要尖,要寫出捺角,小腿不駐地就開始伸腳丫,小腳丫的尖駐地。例如很多同學寫不好捺,沒有折的感覺,要麼太平變成斜線,要麼太圓變成弧線,我有針對性的分析,講解捺的運筆方法,並用範字作例子,一起探討不同捺的落筆角度,不斷練習,隨時糾正,最終使捺寫得舒展大方;「提」要寫得短而尖,鉤要寫小,不易大。例如我在教學豎鉤,彎鉤,斜鉤,卧鉤時,介紹了他們的寫法之後,讓學生說說鉤有什麼特點?學生分別從鉤的收筆長短,筆形粗細,運筆快慢,出鋒方向等幾個方面做出回答,「鉤要鉤的短,鉤的尖,鉤的快,鉤的准。」「橫折」要寫得遒勁,注意斜度。寫橫要用力一致,到折的地方稍一頓筆,直下,或微向左斜。如為讓學生理解逆鋒起筆,回鋒收筆,折處頓筆等知識,我先畫了個大大的空心的筆畫,然後在筆畫中劃出行筆線路,親自動手寫一寫,讓學生明白線路圖的內涵,掌握其中的運筆要領。教學時我逐個檢查學生,逐個過關,個別學生多加輔導,甚至要手把手的教他感悟。
Ⅶ 練好鋼筆字的方法技巧
對於零基礎的童鞋我始終相信,除了堅持臨摹以外地任何練字都是扯淡。堅持臨摹,一個字都不能缺。找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拿一本喜歡的字帖。坐下來先一個一個研究字的間架結構和帖者的行筆走勢。字帖怎麼寫,你跟著怎麼寫。練字的時候,一個字寫煩了或者寫太多就再寫下一個字,不然有時候寫多了你會覺得字不像字…最後日常生活寫字運用你臨摹的字的寫法,不要練字的時候寫的很認真,平常寫字就丟了它。!!注意,是跟著臨摹,不是描寫。描寫沒有用,因為你記不住這個字應該怎麼寫才好看,只有一遍遍地研究字帖,學著字帖的樣子寫,你才會開始領悟到字應該怎麼寫才最好看。
摹帖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只有老老實實地臨帖才能從根本上進行改變。當然,也不否認有因摹帖而進步的個例。但我個人依然認為,這種方法效率實在太低。原因在於很多人摹帖不過是依葫蘆畫瓢,沒有進行讀帖就開始下筆(讀帖其實是最最關鍵的一步)。況且即使有些許進步,在那之後,也得進行臨帖鞏固字體。而臨帖效率高的訣竅就在於讀帖,因為此時你沒法依葫蘆畫瓢了,你只有去仔細觀察字的結構及每一筆筆畫之間的微妙關系,才能在田字格上寫出一個相似的字。寫出一個以後,再與原帖進行對比,之後進行單字練習不斷改正。這樣才是治本的最有效方法。
關於讀帖
臨帖前必須讀帖。先仔細觀察,這個字在字帖上是怎樣的。邊看邊思考:它的一撇一捺寫於田字格那個地方?
例如:上圖這個「止」字,首先,先要觀察它的筆畫。第一筆豎是在田字格的豎中線上,第二筆短橫在橫中線上,不過寫橫時要記住橫是要微微上斜的。第三筆短豎與中豎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是右邊短橫的長度,第四筆長橫要抗肩。到這基本上就完成讀帖了。建議零基礎的朋友可以暫時先練田英章或其他人的鋼筆字帖(這期間也必須是臨帖),練好結構後再開始臨古帖。畢竟,對於一個沒有基礎的練字者來說,一上手就臨古帖是非常難的。
沒有基礎,就從基礎慢慢做起現在我們先認識一下漢字的筆畫
基礎的筆畫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筆畫,第二部分是延伸筆畫,主要是用於偏旁。
基礎筆畫有點,橫,豎,撇,捺,橫折,豎折,提,
豎提,橫鉤,豎鉤,彎鉤,豎彎鉤,斜鉤,卧心鉤,橫折鉤。
第二部分筆畫有橫折彎鉤(九),豎折折鉤(馬,鳥,與),橫折折折鉤(湯,楊),橫撇彎鉤(了、子),豎彎(四、酉、西),豎折撇(專),
橫折彎(鉛、設),橫折提(言字旁專用→說、話、讀),橫撇(多,夕),橫折折撇(仍,乃),撇點(女),撇折(台,雲)。
但是這些並不是漢字所有的筆畫,因為點又有很多種,豎也有很多種,必須熟練認識他們,知道他們用在哪,才能把字寫好。
側點,是最常見的點,起筆輕,收筆重,常見的字有立,斗,永;
豎點,就是垂露豎mini,禿寶蓋(冗rong、冠、)火字可以寫成豎點;
左點,四點底的第一點(灬huo)和豎心旁第一筆(憐),往左的點還有一個撇點,算是撇的mini版;
仰點(提點),這個點最常見用作心字中間的一筆,書寫如圖;
捺點(反捺),這個點比較特殊,第一用於呼應點,第二就是由捺變為捺點。(大字本來是長捺(主筆,在遇到走之兒(主筆)變為達後,捺變為捺點;
呼應點,常見的有兩種,第一種又叫羊角點(仰點+撇點),例字有羊、半、當、肖;第二種是(撇點+捺點),例字有小,黃、六。
長橫,短橫有一個書寫規律,運筆的方式其他答主講的都比我好,初級入門常犯的錯誤是橫仰上去收筆下不來,運筆規律經常表現出來,如果初期寫不好,就把橫寫平,熟練後再表現筆鋒。
三橫有一個規律
第一橫不長不短,中間橫短,末橫最長;三橫距離相等。川字也是這個規律。金字因為上面有撇捺,所以有所變動。
左尖橫 左尖橫是利於快速豎寫的短橫,如圖所示,左邊是尖的,運筆快自然就用這種效果,最常見的是言字;
斜橫 一個最常見的橫卻總是被忽略,這個橫最喜歡的筆畫是豎彎鉤,(毛、七、托、也)觀察這些字,橫總是斜的。
懸針豎 ,垂露豎都是長豎,個人經驗是獨體字沒有撇捺,豎經常寫作懸針豎(豐、午、年、羊);當有撇捺等干擾的話,豎寫作垂露豎(個、木);不同的書法家寫豎都有自己的特點,懸針豎,垂露豎可能不遵循這些規律。在初級練習,我們只需把豎寫直就很好啦。
短豎,就是垂露豎mini,這個筆畫在上下結構的字中常見,小子頭(肖,當),黨字頭(黨、常)。在上下結構中,切記短豎一定要寫在豎中線上。
斜豎 通常與兩個結構有關,孔子見兩小兒辯日,子曰:學而時習之
日(ri)字又高又瘦;曰(yue)字又胖又矮
從這兩個字牽引出兩個結構
豎框結構 & 扁框結構
在豎框結構中:豎要直,整個結構呈豎長方形,例字:日、目、百、自
在扁框結構中:豎要斜,整個結構呈倒梯形,例字:曰、口、田、白
長斜撇,短斜撇 是斜度一樣,長短不同的撇,區別在於長斜撇通常用作主筆,如人、食、分;短斜撇只是普通的筆畫(生、午、單雙人旁)。
平撇 更像是橫,和提的運筆方法相反。在斤,反這類字中,平撇接豎撇書寫快速又美觀;在結構中,在重、千、垂、禾這類字中,橫上面的撇通常寫作平撇。
豎撇 上部分是豎,末端緩慢過度。豎撇寫直則字顯得有精神氣,寫成斜撇字就會鬆鬆垮垮。豎撇在左的字有月、用等;一般情況下,豎撇在中,要注意豎撇要寫在豎中線上。
長捺和長斜撇通常在一起,作為主筆,如會、食、分等,也有長捺單獨作為主筆的,如良、
文等。
平捺 走之兒中,走字底,之字的捺是最難寫的,平捺和長捺的運筆相同,在捺的角度上有很大的不同。
反捺 又叫捺點(書寫從點)。大與達、反與返、關與送、良與食,最大的區別即是捺遇到作為主筆的其他捺,捺變為反捺(捺點)。
折 有一個往右下頓筆的過程,在書寫中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沒有頓筆,右邊有三個錯誤示範。
最後要練好字,速成是肯定不行的,這東西越是急躁,字越是練不好,首先一定要把基本功打好,心平氣和的來,字是慢慢積累的 ,堅持個幾個月就會有很大的改變,練字也練人,享受過程是最棒的!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