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如何更好掌握練習書法的方法謝謝!
樓主你好,我寫字(從工作時)開始至今二十多年,我認為可以初步回答你的問題
一、從何處入手好:
建議從隸書。比如:禮器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至於學習了三年的歐楷,可以暫時放下,也可以與隸書同時臨。
你想一下,字體的形成順序是:篆(大小篆秦代以前)--隸(漢代)--草(章草:漢代,今草:魏晉王羲之代表)----楷行(魏碑,唐楷:唐朝)
由此可知,並非一般俗人所說,先楷 、後行、再草的。
二,十年前學書法
多主張,先學楷,即唐楷。即歐、顏、柳、趙(元人)
此想法,主要出自:楷 等於走。行 就是跑。草書就是奔。不會走,就想學跑啊???可笑之推理
從書體的產生,可以證明,此論的錯誤。
近幾年,從事書法教育或研究者,總結經驗。多主張從隸書入書。
三、五體書法中
草書最難(難認、難寫),其次是楷書(好認、難字書)。
隸書(比較好認、容易寫。篆書:好寫,不可認啊)筆畫相對簡單,故較易入門。六個月左右即可寫的像樣(象臨的字帖)。甚至可集字成作品。
楷書,樓主你想一下,你己經學了三年,能集字成作品嗎?據我個人學書的感覺,學習楷書要想創作成作品,沒有七年,八年的,是不可能的。而隸書,你如果用七八年,都可以出帖了啊。
四、能否同時練習幾種書體
考慮到樓主己學習書法三年。故上面有句話說,樓主可以同時練楷和隸。
首先。建議你先把楷書放一放(三年所得將在以後顯現,絕不是白學)
其次,大部分時間學習隸書(你喜歡的,經典的),偶而兼顧歐楷。
對樓主提出的問題,
我的回答,不知能否滿意。
Ⅱ 如何簡單高效地學習書法藝術
很多人學書法,進步慢,那是因為不得法,只有科學的方法才能讓書法變得簡單高效。下面介紹一種簡單高效的學習方法。
工具/原料
筆 墨 紙 硯
投影書法臨摹桌
活頁子母字帖
方法/步驟
1
准備好工具
:筆, 墨 ,紙, 硯, 投影書法臨摹桌,活頁子母字帖
2
把活頁字帖點子取出放到投影書法臨摹桌的保護版下面。之後蓋上毛氈,然後再放上毛賊邊紙,把投影桌的開關打開調節好亮度就可以開始寫字了
END
方法/步驟2
認真讀貼,分析字的結構和用筆特點
對字帖進行認真的摹寫兩遍,對字的結構用筆形成初步記憶。
對著字貼認真臨寫兩遍。對字的結構用筆形成進一步記憶
把臨完的字放到投影上來的範字上對比看哪寫不到位的,以便下一步改正
最後,不對著字貼背臨一次,這樣一個字就學完了,
這種學習方法優點在於能夠做到臨摹結合,精臨範字的目的,能夠快速的入貼,出貼,最後走上創作的道路
END
注意事項
摹寫時要認真分析字的結構用筆,不可盲目摹寫
每次臨完過後都要放到投影上來的範字上進行對比找出寫得不好不對的地方,以便下次改正
在臨寫之前要認真讀帖,找出它的特徵,因為每本帖都不一樣
Ⅲ 自學書法到了瓶頸期,怎麼樣才能提升呢
學習書法到一定程度、一定階段,正如你說的兩年左右的時間,感覺進步不大,感到很迷茫,也就是到了瓶頸期吧,這個問題其實每個學習書法的人基本上都遇到過。

Ⅳ 怎樣讀帖讀帖到底讀什麼
帖
拼 音 tiè tiě tiē
部 首 巾 筆 畫 8
釋義
[ tiè ]
學習寫字時摹仿的樣本:碑~。字~。畫~。
[ tiě ]
1.便條:字~兒。
2.邀請客人的紙片:~子。請~。
3.寫著生辰八字的紙片:庚~。換~。
4.量詞,用於配合起來的若干味湯葯:一~中葯。
[ tiē ]
1.妥適:妥~。安~。
2.順從,馴服:服~。俯首~耳。
3.姓。
Ⅳ 怎麼臨摹字帖
1、臨帖是每一位學書法者不可缺少的功課。首先要弄明白臨帖是在臨什麼,臨帖就是學規矩,把練習的紙張放在字帖旁邊,根據字帖里字的外形和筆勢慢慢地對照在練習紙上進行書寫。
2、臨帖前,要學會看帖,看內容,看作者的書寫年代,甚至於作者在書寫時的心境。需要學習者做到「形在心中,意在筆先」,看的同時記住筆畫和結構的主要特徵。下筆臨寫時,才能心中有數,做到心手合一,達到理想的臨寫效果。
3、學習者要學會邊臨帖邊體會。每寫一遍應該與字帖對照,找出筆畫、結構好的方面和差距,下一遍臨寫時注意縮小差距,分析、改進寫得不像的字體與臨得不準的部位,力求字如法帖。經過多年的練習,有利於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就能一筆到位,不再塗描。
4、由於楷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字體,所以一般建議從楷書入手。楷書於隸書與行書之間,於上承接隸書,於下則便於我們掌握與楷書相近但技法更為復雜的行書。所以一通百通掌握好楷書就基本上能掌握毛筆書寫技巧,對學習其他書體(隸書,行書等)也大有幫助。
Ⅵ 書法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讀帖能力
人們常說:「字是人的第二張臉面」。這是因為字寫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學識、性格、氣質、風度等。《新課標》提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於小學生身心特徵來說,寫字不僅可以鞏固識字,字寫得正確端正,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有助於更好地完成各科作業,也為將來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可在我的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們做寫字的習慣真是讓人擔心。有的書寫方法不當:有橫握著筆,有拳握著筆,有的一直握到筆尖處,有的又遠離筆尖。有的落筆太重,每字的一筆一畫都是那麼用力,彷彿是在刻字。有的落筆很輕,彷彿蜻蜓點水。有的坐姿不正:斜著坐的(擺出喝茶老人的姿勢),彎弓坐的(像上了年紀似的),有的手托下巴,(好像頭會掉下來似的。)那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呢?通過實踐,我摸索出下面幾個教學方法:
一、要培養學生正確坐姿及握筆的好習慣
要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的寫字姿勢是基礎。小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危害不小,輕者影響寫字質量,養成不良習慣;重者影響生長發育、不利於身心健康。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以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書寫,不僅有利於書寫的規范,也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首先把正確坐姿及握筆的要點編成順口溜如:「右手握筆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胸離桌子約一拳,手離筆尖約一寸。讓學生熟記成誦,並印發給家長,讓家長配合學校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其次於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採取反復抓,抓反復,尤其應引導學生親自體驗,自悟問題的緣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過去抓學生的坐姿,握筆,只要求做到「三個一」,至於為什麼要「三個一」,學生就不得而知了,常常難以堅持,現在,我把工作做到細微處。先讓他們執筆寫字時靠近筆尖,學生立刻就會發現這樣執筆是看不見筆尖的,為了看到筆尖,身體就得往前傾,頭向左偏,時間久了,學生感到很不舒服。告訴學生這樣不僅人易疲勞,而且容易造成近視和脊柱彎曲。再讓學生手指離筆尖稍遠些,他們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與桌沿一拳的距離了。這樣,使學生在體驗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另外,在家長的積極配合下讓家長不斷的提醒孩子,在寫作業、練字時都保持正確的寫作姿勢和握筆姿勢。這樣老師、家長、齊抓共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培養學生寫好規範字的好習慣
要掌握千變萬化的書寫線條,離不開扎實的基本功。「學好規矩,循序漸進」。寫字技巧的學習離不開這條基本原則。如果把一個字看成是一部組合巧妙的「機器」的話,那麼,八個基本筆畫則是組成「機器」的「零件」。「零件」是否精確,直接關繫到「機器」是否能正常運轉。為此,寫字課中,對規范、漂亮的基本筆畫、筆畫的變化及漢字部首進行教學是重中之重。在課堂上,我把八種基本筆畫、部首寫法結合範字教給學生,讓學生反復練習,直到筆筆到位,各個象樣。學生有了這樣的基礎,就能學以致用,逐步寫成規范的正楷字。
三、培養學生認真讀貼的好習慣
讀帖是指臨摹者在寫前對字帖靜觀默察,細想體味,對範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筆先。在眾多正楷字帖中,一些著名硬筆書法家龐中華等的字帖都是很好的範本。而實際教學中,學生常常不讀貼,或對字帖稍作瀏覽,就匆匆下筆,以至顧此失彼,徒勞無功。要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就必須培養學生的讀貼能力和習慣。我們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臨筆畫,臨間架結構,臨行氣,臨章法等。如臨筆畫,引導學生觀察筆畫的位置,起筆和收筆的方圓,藏露,筆畫的長短、精細、俯仰、斜正、曲直等。讓學生養成「整體把握,細致觀察」的讀帖習慣。
四、培養學生「勤學苦練」的習慣
勤學苦練是古今書家的共同之處。如何讓學生做到這一點,我的做法是講故事,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愛聽故事是小孩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許多書法家或書法愛好者練字的軼事趣聞。我在寫字課中有重點地介紹他們勤學苦練書法的事跡。如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為了洗筆方便,索性就到庭院的池塘邊去寫,在池塘邊洗筆。天長日久,那水塘里的水就變成黑的了,成了後人傳為美談的「墨池」。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看到晉古碑,在碑前觀了三天才離去。這樣既教育學生學習他們勤學苦練的精神,又激發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與自己的惰性做斗爭。我堅持識字、寫字有機結合,即教學生字時有機地進行寫字指導。當然,僅靠一周一節寫字課,學生是不可能把字寫好的。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練字的計劃。確定每天練字的時間,每天下午第一節課前15分鍾練字,回家練15分鍾,並要求家長督促,真正落實「天天練」。因為有了老師的指導,家長的督促,學生進步更明顯了,興趣更濃了。
五、培養學生「提筆即是練字時」的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咱們天天為了實際需要而寫字,其實天天在練字」。我們常常見到的情形是:學生練字時是一種書寫,做作業時又是另一種書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作業多,難以顧及書面質量;另一方面是學生沒有實現知識的遷移,沒有形成自覺寫字的習慣。為此,我在寫字課上,對學生反復強調,一定要將練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業之中,養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要有「提筆即是練字時」這種意識,就應該做到不管是什麼場合,不管什麼時間,只要提起筆來寫字,就要嚴格遵守正確的寫字姿勢。特別要抓緊日常各門作業這一練寫字的最好機會,和各科老師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學生的寫字姿勢,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也是磨練學生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對此,教師一定要從嚴、從實、從點滴抓起,要抓住小學階段的最佳時期,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Ⅶ 請問有什麼高效的練字法么
1.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准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硬筆書法筆畫的變化並不明顯,也不易為中學生所掌握,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中學生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4.練字的注意事項 下面我再談談練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書寫工具的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無論是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線條粗細均勻的好筆。墨色太淺,難以辯認;墨色太黑,又給人以壓抑感。在考試時往往會因此影響閱卷老師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筆跡的墨色以藍黑色為最好。 第二個問題: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由於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學生使用的是圓珠筆,我就以圓珠筆為例談談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用圓珠筆寫字要採用坐姿,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由於圓珠筆寫的字小,所以筆尖的活動要在視覺效果最好的區域。一般右手執筆,筆的位置要略偏右側。眼睛距紙面約30厘米,胸部距桌邊約10厘米。兩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住筆桿的左右兩側,中指第一關節左側抵住筆桿的下方,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貼靠中指自然彎曲成半握拳狀,起直轄市控製作用。拇指與筆桿接觸點到筆尖的距離約4厘米。筆桿斜靠在虎口上,與紙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鋼筆寫字還應注意筆尖在外,筆舌在里,讓筆尖的中縫接觸紙面,以保證出水均勻,線條流暢。 第三個問題:練字要心平氣靜,善始善終,不能心浮氣躁,敷衍了事。寫字的時候要做到一筆不苟,每一筆都要寫得實實在在。有人練字的時候,喜歡在結束前亂畫一氣,這種亂畫是練字的大忌,不但有損筆尖的壽命,而且讓練了半天,剛剛取得的進步化為烏有。 第四個問題:不要輕易變換字體。練字要有恆心,有毅力,要練好扎實在基本功。練字要堅持經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須知:一日練功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在掌握了字體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堅持不懈的練下去,輕易不要變換字體。因為一旦變換字體,又得從頭練起。 第五個問題:要學用結合,練寫合一,有的同學練字的時候寫得很好,但寫作業的時候又瞎寫一氣,這們是永遠練不好字的。練過的字平時用到了,應該寫的象練時那樣好,練一個用一個,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用結合才能練好字。 第六個問題:各科教師要齊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師要寫規範字,其次還要鼓勵學生練字。對作業書寫潦草的學生要批評教育,讓其改正。督促學生練字不只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每個教師都有責任。
Ⅷ 初學者學習書法,怎樣選貼和讀貼
學習書法,有一個從模仿到創新的過程。臨帖,即臨摹碑帖,是一種模仿和學習前人或他人用筆技法、練習點畫寫法、掌握間架結構、熟悉風格特點等基本功的習字方法。這是條必經之路,為古今有志於書法藝術者所廣泛使用。在臨摹過程中,對字帖範本的理解和掌握越深,基礎就越牢,也就會為日後的創新和創作奠定深厚的基礎。

Ⅸ 如何快速提升寫字技巧
學習鋼筆字的方法 練字是思維活動和感覺器官的一種鍛煉,是眼、腦、手並用形成的一種特殊技巧,從不會到會,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從會到熟,必須經過反復的書寫訓練。在科學的練習方法指導下,在反復的書寫訓練中逐步提高,是學習寫字的成功之路。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激發動機,培弊意志 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動機是激起人去行動或抑制這個行動的願望和意圖,是一種推動人的行為活動的內在原因。動機與需要是緊密聯系的,動機的基礎是人類的各種需要。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練習寫字便是人的一種社會需要。中小學生練習寫字是提高書寫水平,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需要;成年人練習寫字是傳遞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從藝術角度講,練字則是人們對美的追求的需要。 人對練習寫字的需要不是自生的,而是靠實踐的體驗,靠教育者的引導,逐步形成的,並由此產生情感,形成濃厚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練字的動機。否則,無意練字,勉強對付,定是筆力浮滑,結構鬆散,進步不快;這樣又會反過來影響寫字的興趣。 意志,對練習寫字的人尤為重要。在人們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產生練字的慾望後,還要根據練字的要求,擬定計劃,選擇練習手段,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這種自覺確定目的、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心理活動,就是錘煉意志的過程。練就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俗話說「字無百日功」。 練字要經歷一個反復訓練,逐步提高和形成書寫技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感到枯燥無味,練習時間難以保證,效果不明顯。這時,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練字意志品質,就會出現棄筆停練、半途而廢的現象。因此,必須加強練字意志品質的鍛煉,用耐心、恆心、信心克服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做到忙中抽閑,持之以恆。要長計劃、短安排,求質不求量,天天寫、天天練。如果每天能堅持寫好兩、三個字,兩年後,就可把兩干多個最常用字練好了。總之,要做到進步不快不泄氣,成績顯著不驕傲,只要馬不停蹄,勤練不掇,終會達到理想的目的地。 二、循序漸進,規矩練字 循序漸進是人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一個普遍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人的認識能力發展順序進行學習,從而逐步地、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相基本技能。這一原則是由學科知識本身具有嚴密的邏輯系統決定的,也是人們的認識及其能力發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序」可循的客觀要求。 漢字結構以筆畫為最小單位,由筆畫組成獨體字,由筆畫和獨體字演變為部首,再由部首組成合體字,這是一個由簡到繁的邏輯系統。練習寫字就應該遵循這個系統的順序,一步一步地練習。但是,強調循序漸進,並非順序唯一。因為漢字筆畫、部首、結構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比如,字的筆畫與字的結構,按順序講,應先練筆畫,再練結構,因為筆畫是結構的基礎。 但是,在練習筆畫時,單練筆畫還不行,還必須結合字的結構一起練習,因為同一種筆畫在不同字的結構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只有將筆畫與具體字的結構結合起來練習,才能逐步寫出合格的筆畫。同時,在練習過程中還應根據練習內容確定練習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平分時間,不能盲目貪多貪快,要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難寫的字、難練的內容就要多下些工夫,以掌握書寫要領、寫好為原則,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規矩練字,就是指練字要合乎法度,只有從規矩入,才能從規矩出。除了上面說的循序漸進之外,練字時還要特別強調「認真」二字。練字,必先心定氣和,神入靜界,做到:靜下心來慢慢寫,看帖、看格寫字,意在筆先,寫一個對照一個,一個比一個寫得好。初學寫字的人,為了便於把握字的結構和字的大小,應該在畫有格子的紙上練習,充分利用格線來認識和把握方塊漢字的結構特點和結構類型。練字的途徑,應以摹帖、臨帖方法為主,在臨摹過程中逐步掌握漢字的書寫技巧。 三、臨摹結合,掌握規律 古今學書練字的經驗證明,臨摹字帖是唯一途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摹帖,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筆照著字帖上透出來的字一點一畫去描,要求描寫的字筆跡不要越出字帖上字的筆畫軌道。如果摹寫的是毛筆字帖,則描寫的筆畫應走字帖上字的筆畫的中線;如果摹寫的是鋼筆字帖,則描寫的筆畫應與字帖上字的筆畫完全重合。這樣,久而久之,就可以學到字帖上字的行筆軌道和字形結構。 臨帖,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筆畫寫得像,並注意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這樣,久而久之,就可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由於臨書比摹書難,因此要先摹後臨。由於臨和摹是兩種相輔相成的學書練字的手段,所以要臨摹結合,循序漸進。 在臨摹字帖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要先專一,後博學 剛開始練字的人,在選好一本字帖之後,就要專心致志練下去,不可朝三暮四,隨意更換字帖。這是因為每一本字帖都各有特點,自成體系,如果今天臨這本,明天臨那本,到頭來哪一本也寫不像。只有待一本字帖臨像了,寫熟了,才可再換其他字帖,博採眾長。 第二,要認真讀帖 讀帖是臨摹字帖的前提。讀帖好比讀書,為的是明其道理,而不僅僅是識字或抄書。只有讀得懂、看得細,才會印象深、寫得像、記得牢。對字帖上的字,其筆畫怎樣書寫,結構怎樣安排,章法怎樣布置。都要仔細琢磨,從中找出規律,才能寫得有興趣,寫得像。 第三,要注意練字的效果 在臨摹字帖過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摹的多,臨的快,而應該注重臨摹的實際效果,做到臨寫一遍就有一遍的進步,摹寫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收獲。對難寫的字要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反復臨摹,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收獲,才會不斷進步。 第四,要注意掌握規律 在臨摹過程中,不能停留在對每一個具體字的認識和練習上,而應注意歸納總結字與字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去認識和掌握一類字寫法的共同點,以收到舉一反三之效。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練字的進度。這種規律,既可以通過自己臨摹實踐去總結,又可學習別人已經總結出來的經驗。初學寫字的人應注重學習別人練字的經驗,以便少走彎路,節約時間。這實際上是要求練字的人,要讀一些練字技法方面的書或聽一聽課,先明其道理,做到在規律指導下練習,在練習中體驗規律,再用規律更好地指導練習,鞏固和提高書寫技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請採納,萬分感謝\(^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