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知道修剪樹木的方法有哪些呢
樹生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需要給它們修剪一下,這樣樹木才會長得更加好看,也會長得更加健壯一些。
還有一個叫摘心,意思就是打頂,就是說對於預留的單枝,還有一些側枝進行一些處理的工作,而且我們把頂部摘星還可以控制樹木的生長,這樣也可以避免途長,也有利於加粗生長,還有對於果實的發育也是較好的。
在新的時間我們最好選擇在上午進行的,如果是果汁需要摘星,一定要給他們最前端的一個花絮前留不幾片葉子,這樣才有利於果實生長,還可以防止果實長出來之後直接被暴曬,這樣會造成曬傷日灼。
不管是我們家小樹苗或者是大樹,又或者是果樹,都是要精心打理了,一定要呵護它們,它們才會成長為我們最期望看到的樣子。
在我們修剪之前不要急於動剪子,一定要先觀察一下苗木樹木嘛,然後找出需要修剪的枝條,再去根據不同的數目,不同的生長情況來進行調整的。
2. 園林樹木修剪方法
不同的樹木,灌木,花叢雖然有不同的修剪方法,但都是大同小異的,具體方法有下:
1、在樹木造型中應用最多主要是通過剪截樹干與枝葉,增加修剪後樹木的整體觀賞效果。
2、根據造型需要,將枝條進行綁縛牽引使其彎曲改向的措施。在樁景式造型中常用,多在樹木生長季節進行。
3、疏刪可去除病蟲枝、乾枯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等。疏刪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光合效能,增加養分積累,有利於生長及分化。
4、除去樹木主幹基部及傷口附近當年長出的嫩枝或根部長出的根櫱。避免這些枝條和根櫱,有礙樹形,分散樹體養分。
5、根據造型需要,將一株、幾株或數十株樹木長在一起的枝條交互編扎而形成預想形狀的措施。中國四川的花農常利用紫薇萌芽力強、枝條柔軟、樹皮薄易於編扎而且枝條相接觸處很易癒合長成連理枝(見嫁接)的特性。
(2)如何修剪樹苗的方法擴展閱讀:
1、採用修剪、盤扎等措施,使園林樹木育成預期優美形狀的技藝。經過造型的樹木,稱為造型樹。園林中恰當地應用樹木造型,可收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2、成功的樹木造型是自然美與人工美的良好結合。不同樹木種類的自然株形與觀賞特性各異,造型的方式也不同。造型時還應考慮各種樹木的生長發育規律。生長快速、再生力強的樹種,整形修剪可稍重;而生長緩慢、再生力弱的種類修剪宜輕。
參考資料:網路-樹木造型
3. 樹木怎麼修剪
一般來說對於樹木的修剪主要是為了滿足兩點要求,一個就是為了茁壯的生長,更好的實現它的生態價值,另一個就是做好造型,讓樹木更具美化和美觀的意義!對此在進行樹木修剪的時候主要注意以下4點:
1、修剪有損壞的樹枝
不論是因為暴風雨被折斷的樹枝還是因為被蟲蛀有損壞的樹枝,對於這種壞掉的枝幹都要修剪掉,這樣它們佔用的水分和營養才能輸送到其他健康的樹枝上去。
2、修剪樹枝茂密的區域
對於樹枝茂密的地方也是需要進行修剪的,因為樹枝與樹枝之間需要良好的空氣循環,枝幹過多,不僅影響到內部枝幹對陽光的吸收,還會影響空氣的流通,吸引昆蟲滋生細菌!
3、修剪礙事的枝條
無論是生長過低影響行走,還是生長過高影響採光,或是枝幹太亂纏繞電線等等對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擾的樹枝枝幹,都是需要對其進行修剪的!
4、為樹木做好造型
對於有的大樹,因為年份長,會生長出很多向外突出、角度刁鑽的樹枝和枝幹,對此只要稍加修剪可能效果就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為其修剪出一個更圓或者是更整潔的外形!
4. 如何修剪植物 造型
1 摘心 :
是抑制樹木高生長,促使側枝平展,可摘除枝梢嫩頭。
2 摘芽 :
樹木干基和干身上都會生長出許多不定芽,應及時摘除,以免徒耗養分。但對於個別缺枝部位的壯芽應注意保留,以培養成有用枝。
3 摘葉 :
通過摘除老葉可使樹木再次發出新葉,就多了一個觀賞佳期。
4 修枝 :
如何修枝可根據對樹木盆景形態的愛好而定,通常可以修成自然形態,將枝片修整成雲朵狀,如大自然中樹木的縮影。
也可以修剪成中間略高,大小不等,外輪廓如瓜子形的枝片,視覺上比較秀美。
修剪時,凡是簇生枝、交叉枝、內向枝、重疊枝、平行枝、徒長枝一概都要剪去。
還有被稱之為「頂心」枝的枝條也應考慮剪去。
修剪時應留下2-3芽,將其餘剪去。
5 綁扎:
對於已成型的樹木盆景,主要是在補枝時採用,或是經過幾年養殖後需要重新綁扎。
綁扎的具體方法是將鐵絲(鋁絲或漆包線更好)的一端固定(一般應選擇在樹杈部位),然後緊貼枝條呈45度角進行纏繞至枝梢,然後再將枝條彎曲成兩個略有大小的弧形(先大後小),枝梢再略向前伸展,即所謂的「兩彎半」以形成一條優美的曲線。
約經過三個月左右,對於大多數樹木的枝條就可固定,此時就應拆綁,否則「陷絲」太深會影響樹木生長,嚴重者會導致「失枝」。
6 修剪和綁扎時間:
不同樹種有其不同的生長特性,修剪的方法和季節也就有所選擇。
5. 如何修剪樹木
剪掉多葉的地方,把乾枯葉搖下來。把剪掉的葉做肥料,剪掉的葉子還能促進新葉子的生長。一舉兩得
6. 苗木整形修剪的方法有哪些
整形修剪通常是按一個名詞來理解。其實在生產上既有密切的關系,又有不同的含義。所謂整形一般是對幼樹而言,通過整形使之形成一定的樹體結構和形態,滿足園林綠化對樹種的觀賞要求。而修剪一般是對大樹(或大苗)的枝條所採取的措施。修剪就是要去掉植物的地上部(修枝)或地下部(修根)的一部分。整形是通過修剪來完成的,而修剪又是在整形的基礎上進行的。整形修剪對於果樹和許多花卉以及觀賞樹木的苗木生產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一、整形修剪的意義
1.通過整形修剪培養出理想的主幹,豐滿的側枝,使樹體圓滿、勻稱、緊湊、牢固,為培養優美的樹形奠定基礎。
2.整形修剪能改善苗木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提高苗木質量。
3.整形修剪是人工矮化植物的措施之一。有些觀賞植物通過反復修剪,並配合其它綜合措施,使之矮化,以滿足人們的觀賞要求。
二、整形修剪的時期與方法
(一)修剪的時期:
修剪時期一般可分為休眠期(冬季)修剪及生長期(夏季或春季)修剪兩個時期。冬季修剪自土壤封凍樹木休眠後至次年春季樹液開始流動前進行,一般12月至2月。抗寒力差的樹種最好在早春修剪,以避免傷口受風寒危害。傷流特別嚴重的樹種,如葡萄、復葉槭、核桃、法桐、四照花等樹種修剪不能過晚。否則,大量傷流流失,會嚴重傷害樹木。夏季修剪是自萌芽後至新梢生長停止前進行(一般4~10月),具體日期視當地氣候條件及樹種特性而異。
(二)修剪方法:
樹木的修剪方法很多,在園林苗圃中,則多採用剝芽、摘心、短截、疏枝等措施來達到育苗效果。
1.抹芽:
樹木在發芽時,常常是許多芽同時萌發,這樣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營養不能集中供應所留下的芽子,這就需要抹去一些芽,以促使枝條的發育,形成理想的樹形。
2.摘心:
樹木在生長過程中,由於枝條生長不平衡而影響樹體形狀,可對強枝摘心,控制生長,以調整樹冠各主枝的長勢,使之達到樹冠勻稱、豐滿的要求。對抗寒性差的樹種,也可用摘心方法,促其停止生長,使枝條充實,安全越冬。
3.短截:
將枝條的一部分剪去即為短截。短截有輕短截和重短截之分。短截後可刺激枝條的生長,使剪口下的芽萌發。若剪口下的芽小而瘦弱,剪後可發育為結果枝。若剪口下的芽飽滿,則剪後枝條多發育旺盛,生長勢強。在育苗中,常採用重短截,培育主幹枝。
4.疏枝:
從基部剪去過多過密的枝條稱為疏枝。疏枝可以減少養分消耗,有利於通風透光。對喬木樹種,能促進主幹生長,對花灌木樹種,能促進提早開花。
5.縮剪:
將較弱的主枝或側枝,回縮到一定的位置,壓低或抬高其角度,使之復壯,增強通風透光,其反應和短截相同。
6.傷枝:
凡用各種破傷枝條以削弱或緩和枝條長勢的辦法均屬傷枝。如刻傷、環剝、擰枝、扭梢等。這些措施,有利於局部枝條的營養物質積累,促進芽分化,多用於果樹。
7. 樹木怎麼剪枝
在發芽前期,把多餘的樹枝剪掉,那些前年不長葉的枝幹
8. 幾類樹木的修剪方法是什麼
一、行道樹的修剪
行道樹行道樹和其他樹木一樣,具有防護和美化功能,同時它在城市社區綠化中有其獨特的作用。行道樹是城市社區綠化的骨架,將城市社區中分散的各類綠地聯系起來,構成美麗壯觀的綠色整體;行道樹還有組織交通的作用,既反映出城市社區面貌和地方色彩,又關繫到人們的身心健康。因而保證行道樹健美的生長是園林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行道樹是指在道路兩旁整齊列植的樹木,每條道路上樹種相同。城市社區中,幹道栽植的行道樹,主要的作用是美化市容,改善城區的小氣候,夏季增濕降溫,滯塵和遮蔭。行道樹要求樹干通直,枝條伸展,樹冠開闊,枝葉濃密。
一般城市社區主幹道的樹干高度為2.8~4.0m,城郊公路以3~4m或更高為宜。行道樹定干時,同一條幹道上分枝點高度應一致,使整齊劃一,不可高低錯落,影響美觀與管理。根據電力部門制定的標准,採用各種修剪技術,使樹冠枝葉與各類線路保持安全距離(如圖3-6所示)。
圖3-6行道樹修剪與上方線路的關系圖A—樹冠上部修剪;B—樹冠一側修剪;C—樹冠下側方修剪;D—樹冠中間部分修剪
(一)杯狀形行道樹修剪
採用杯狀形修剪,是培養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形。例如,槐樹、懸鈴木等。骨架構成後,樹冠擴大很快,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發側生枝,內膛枝適當保留,以增加遮蔭效果。
(二)開心形行道樹修剪
多用於無中央主軸的樹種,樹冠自然開展。定植時,將主幹留3m或者截干,春季發芽後,選留3~5個位於不同方向、分布均勻的側枝進行短剪,促枝條生長成主枝,其餘全部抹去。第二年萌發後選留側枝,共留6~10個,使其向四方斜生,並行短截,促發次級側枝,使冠形豐滿、勻稱。
(三)自然式冠形的行道樹修剪
在不妨礙交通和其他公用設施的情況下,樹木有任意生長的條件時,行道樹多採用自然式冠形,例如,塔形、卵圓形、扁圓形等。
1.有中央領導枝行道樹
這類樹包括楊樹、銀杏、水杉、側柏、金錢松、雪松等,分枝點的高度按樹種特性及樹木規格而定,栽培中要保護頂芽向上生長。郊區多用高大樹木,分枝點在4~6m以上。主幹頂端如受損傷,應選擇一直立向上生長的枝條或在壯芽處短剪,並把其下部的側芽抹去,抽出直立枝條代替,避免形成多頭現象。這類樹木修剪應以疏枝為主,盡量少短截。
2.無中央領導枝行道樹
選用主幹性不強的樹種,例如,早柳、榆樹等,分枝點高度一般為2~3m。留5~6個主枝,各層主枝間距短,使自然長成卵圓形或扁圓形的樹冠。每年修剪主要對象是密生枝、枯死枝、病蟲枝和傷殘枝等。
二、庭蔭樹修剪
庭蔭樹應具有龐大的樹冠、挺秀的樹形、光滑的樹干。這類樹木整形時,首要的是培養一段高矮適中,挺拔粗壯的樹干。庭蔭樹的主幹高度無特定的規定,主要應與周圍環境的要求相適應,同時還要決定於樹種的生態習性和生物學特性。一般作為遮蔭樹,樹乾的高度相應要高些,要為遊人提供在樹下自由活動的空間,一般應在1.8~2.0m之間;栽植在山坡或花壇中央的觀賞樹主幹大多不超過1m。
庭蔭樹樹冠的大小以及與樹高的比例,根據樹種的生長發育習性及綠化要求而定。庭蔭樹和孤植樹等盡可能使樹冠大些,以最大可能發揮其遮蔭等防護作用,而且對一些樹皮較薄的種類還有防止日燒傷害干皮的作用。一般認為,以遮蔭為目的庭蔭樹的樹冠,占樹高的比例以2∶3以上為最佳,以不小於1∶2為宜;如果樹冠過小,則會影響樹木的生長及健康狀況。
用觀花喬木作庭蔭樹的種類,並不是很多,絕大多數採用自然樹形。在休眠季節,將過密枝、傷殘枝、病枯枝及擾亂樹形的枝條疏除,培養成健康的、挺拔的樹木姿態;也有的根據配置的要求,進行特殊的造型和修剪,以呈現出更佳的觀賞效果。
三、觀賞花灌木修剪
(一)觀花類以觀花為主要目的樹木修剪,必須考慮其開花習性、開花部位及花芽的性質。
1.早春開花的種類
絕大多數種類的花芽是在頭一年的夏秋進行分化,所以花芽著生在兩年生枝上,個別的在多年生枝上也能形成花芽。修剪時期以休眠季為主,結合夏季修剪,修剪方法以截、疏為主,綜合應用其他修剪方法。
2.夏秋開花的種類
這類樹木的花,開在當年發出的新梢上,即通常所說的「先葉後花」的花木,就是指的這一類,例如,八仙花、紫薇、木槿、珍珠梅等。這類樹木一般不在秋季修剪,以免枝條受刺激後發出新梢,遭受凍害。通常是在早春,樹液開始流動前進行。修剪方法因種類不同,主要是短截和疏剪相結合。有的還可使樹木二次開花(珍珠梅、紫薇等)。
(二)觀果類
金銀木、枸骨、鋪地蜈蚣等可屬於觀果灌木類。實際上這一類既觀花,又觀果,所以其修剪時間及方法與早春開花的種類相同,所不同的是,花後一般不做短截,主要是疏除過密枝,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果實著色又好,提高觀賞效果。
(三)觀枝類
這類樹木有棣棠、紅端木等。為了使其觀賞時間長,往往在早春芽萌動前進行修剪,在冬季不進行修剪,以在漫長的冬季充分發揮觀賞作用。這類樹木的嫩枝最鮮艷,老乾的顏色往往較為暗淡。因此,年年都需要重剪,促發更多的新枝,同時還需要逐步去掉老乾,不斷地進行更新。
(四)觀形類
這類樹木有垂枝桃、垂枝榆、合歡、龍爪槐等,主要是觀其瀟灑飄逸的樹形。修剪時因種類不同,例如,垂枝桃、垂直榆、龍爪槐。短截時,不留下芽,而留上芽,例如,合歡樹成形後只進行常規疏剪,通常不再進行短截修剪。
(五)觀葉類
這類樹木主要以觀賞其鮮艷的葉色為主。例如,金葉連翹、金葉女貞、紅葉小檗、紫葉矮櫻、紫葉李、紅葉碧桃等。這類樹木應根據不同的生長特點進行區別對待。通常可以進行短截促發新枝,並進行適當的疏枝通風透光,以達到觀賞效果。
四、綠籬、色帶的整形修剪
綠籬、色帶在園林綠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其可形成各種造型並能相互結合,從而提高了觀賞效果,此外,綠籬還具有遮蓋不良視點、隔離、防護、防塵、防噪等作用。色帶是利用綠籬苗木按照設計要求種植成綠籬或色帶。綠籬進行修剪,既為了整齊美觀,增添園景,也為了使籬體生長茂盛,長久不衰。高度不同的綠籬,採用不同的整形方式,一般有規則式和自然式兩種。
綠籬、色帶在修剪時,應使其輪廓清晰,線條整齊,頂面平整,高度一致,側面上下垂直,設計有特殊要求的,按設計要求修剪;修剪有弧形的色帶時要使弧面自然順滑。
(一)自然式修剪
綠牆、高籬和花籬採用較多。適當控制高度,並疏剪病蟲枝、乾枯枝,任枝條生長,使其枝葉相接緊密成片提高阻隔效果。用於防範的枸骨、枸桔等刺籬和玫瑰、薔薇等花籬,也以自然式修剪為主。開花後略加修剪使之繼續開花,冬季修去枯枝、病蟲枝。對薔薇等萌發力強的樹種,盛花後行重剪,新枝粗壯,籬體高大美觀。
(二)形式修剪
中籬和矮籬常用於草地、花壇鑲邊,或組織人流的走向。這類綠籬低矮,為了美觀和豐富園景,多採用幾何圖案式的整形修剪(如圖3-7所示),例如,矩形、梯形、倒梯形、籬面波浪形等。綠籬種植後剪去高度的1/3~1/2,修剪平側枝,統一高度和側面,促使下部側芽萌生成枝條,形成緊枝密葉的矮牆,顯示立體美。
圖3-7整形式綠籬修剪
組字、圖案式綠籬,一般用長方形整形方式,要求邊緣稜角分明,界限清楚,籬帶寬窄一致,每年修剪次數應比一般鑲邊、防範的綠籬要多。枝條的替換、更新應時間短,不能出現空禿,以保持文字和圖案的清晰。把植物修剪成鳥獸、牌樓,亭閣等立體造型,為保持其形象逼真,不能任枝條隨意生長破壞造型,應每年多次修剪。
(三)綠籬的修剪時期
一般常綠針葉樹種的綠籬,於春末夏初進行修剪。4月中下旬,為迎接「五一」勞動節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修剪。5~8月應每隔10~15d進行一次修剪,特別是金葉女貞,修剪的留茬高度為比上一次修剪高1cm左右。為迎接「十一」國慶節在9月20~25日之間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但此次修剪應與上一次修剪至少要有15d的間隔期。
五、藤本植物的修剪
藤本類的整形修剪觀賞用的開花藤本類的修剪一般來說比較簡單,不像果園栽培葡萄那樣繁瑣。開花藤本類的修剪,一方面決定其生長發育習性(卷須、纏繞、吸盤),另一方面決定應用的方式。
(一)棚架式
在卷須類和纏繞類藤本植物應用最多的形式,有方形、長方形、圓形、多邊形、復合形等。整形前,首先要建立堅固的棚架,然後在棚架的旁邊種上採用的藤本植物。樹木成活後,在離地面處重短截,使其發出3~4個主蔓,伸長後,誘引於棚架的頂部,並使其側蔓均勻地分布在架面上,這樣很快形成蔭棚。形成蔭棚速度的快慢決定植物的種類、架面大小、栽植的密度。在寒冷地區栽植不耐寒的樹種,冬季需將病弱枝、衰老枝剪除,經盤卷扎縛後埋於土中。第2年再行出土上架。對於耐寒的樹種,則不需要行下架埋土防寒等工作,只要來年將影響觀賞的枝條剪除即可。
(二)涼廊式
常用於卷須類及纏類,亦有採用吸附類植物的,因為涼廊側方建有格架,為了使植物布滿架面,所以勿過早誘引廊頂,否則容易形成側面空虛。
(三)籬垣式
多用於卷須類及纏繞類植物,園林中應用最多的是各種薔薇,例如,花旗藤、十姐妹,白玉棠等,它們的枝條長而柔軟,留枝的長短可任意取捨,還可以自由地改變它們的生長方向。這些種類極耐修剪,長速度又快,定植2~3年以後就可以基本成形。修剪時,應將細弱枝、病蟲枝隨時疏除;保持並且通風透光,以便多開花。
(四)附壁式
多以吸附類植物為材料,例如,地錦、凌霄、常春藤、扶芳藤等。做的方法很簡單,只需將藤蔓引於牆面即可,自行依靠吸盤或吸附根逐漸布滿牆面。修剪時主要採用截以及回縮促發分枝,防止基部空虛,同時要進行常規疏剪。
9. 果樹苗如何進行合理的修剪
一是調整骨幹枝的角度,均衡樹勢 隨著枝條的逐漸增多,內膛光照逐年變劣,加之生長勢外移,枝條下垂,內膛小枝生長衰弱,結果減少。此期修剪應調整骨幹枝的角度,均衡內外生長勢力,對過多的大枝應分年疏除,促使內膛小枝生長健壯,開花結果。將大枝原頭逐年回縮,同時扶持後部更新枝向外斜上方生長,逐漸代替原頭,以便抬高主枝角度,恢復主枝生長勢。
二是疏縮相結合,培養內膛枝組 泰安果樹苗盛果期柿樹後部逐漸光禿,結果部位外移,修剪時應回縮,促使後部枝發生更新枝,但這些更新枝大多較為密集,應去弱留壯。柿樹在壯枝上結果多,結的果實也大。因此,對內膛枝組應有縮有放,注意培養,對過高、過長的老枝組要及時回縮,促使下部發生更新枝,對短而細的枝組應先放後縮,增加枝量,促其復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