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寫詩的技巧及方法

寫詩的技巧及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03 08:03:50

如何寫詩或寫詩的方法

我們知道,詩歌是一種非功利性的、表現人類心靈世界的、富有創造性的文學樣式,它是一切文學樣式的發端,一切純文學中都有詩的特質。詩較其它文學要嚴謹、純粹、精微得多。所以,讓學生了解和豐富文學藝術,培養他們純正的文學趣味,學習、鑒賞詩歌確實是登堂入室的最佳起點。因此,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詩歌鑒賞是一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精神活動,它的途徑和方法較多,這也是詩歌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著重以明確詩歌欣賞思路為前提,指導詩歌鑒賞方法為基點,來啟發學生悟性和靈性,使他們漸入詩的佳境,漸入藝術的殿堂,從而達到提高對文學藝術作品鑒賞的水平和能力。換句話說,詩歌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分析詩人怎樣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運用精煉的語言描寫形象,創造意境,表達主題。(可以說,詩歌鑒賞是詩歌寫作的必要准備階段,是決定詩歌創作水平高低的關鍵所在。) 在教學中,誦讀是詩歌學習、鑒賞的切入點。反復朗讀,熟讀成誦是詩歌鑒賞的開始。因為詩歌本身具有形之於聲的特性,較其他文學樣式更宜於朗讀和背誦。詩歌素有「三分詩七分讀」之說。朗讀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靜止的詩活動起來,變成聽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畫面,能將我們很快地帶入詩的意境,去領略那搖盪心靈的思想美、圖畫美和音樂美。因此,在課堂上,激發學生誦讀的熱情,指導朗讀的技巧,通過誦讀體會詩歌音樂美的特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誦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主要指導學生抓住詩人感情變化這條線索,注意語氣的輕重,語速的緩急,以抑揚頓挫之聲調讀出聲情並茂之效果。讓學生在誦讀中,仔細品味詩歌的語句層次、內容和韻味,直至進入詩歌所創造的那個色彩鮮明、線條清晰又顯飄逸迷茫的意境當中,理解詩人的那種「哀而不傷」的離情別緒。(可以說,詩歌誦讀在韻律方面對詩歌寫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詳情請見 http://..com/question/41107112.html?si=3

㈡ 寫詩有哪些技巧

一定要掌握好詩詞的格式,韻律,規律和變化。 二,對要表達的內容要事先有構思,寫什麼?怎樣寫?用什麼體裁,都要心中有數。 三,認真學習,吸收和掌握,古人詩詞寫作的技巧,方法。 四,要充分理解,掌握,明晰,詞彙的意義。 五,擴大詞彙量,並熟練掌握文字詞彙的用法。 六,要多看,多學,多問,不斷積累,豐富和擴大知識面。 七,深入生活,細心觀察,細心體會事物所表達的,內在的情和意。 八,寫好後要反復推敲,修改,細心品味所寫內容的韻味。 九,既要言簡意賅,又要對仗,工整,含意深刻,琅琅上口,使人看後回味無窮。 十,必須要去除心中的所有雜念,做到心要寧靜,平和,自然流暢。

㈢ 寫詩技巧現代詩怎麼

我想去的話,現代現代詩跟古代的詩是有分別的,現代的詩很多都不講究,押韻,隨心所欲來的

㈣ 寫詩要有什麼技巧啊

我們知道,詩歌是一種非功利性的、表現人類心靈世界的、富有創造性的文學樣式,它是一切文學樣式的發端,一切純文學中都有詩的特質。詩較其它文學要嚴謹、純粹、精微得多。所以,讓學生了解和豐富文學藝術,培養他們純正的文學趣味,學習、鑒賞詩歌確實是登堂入室的最佳起點。因此,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詩歌鑒賞是一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精神活動,它的途徑和方法較多,這也是詩歌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著重以明確詩歌欣賞思路為前提,指導詩歌鑒賞方法為基點,來啟發學生悟性和靈性,使他們漸入詩的佳境,漸入藝術的殿堂,從而達到提高對文學藝術作品鑒賞的水平和能力。換句話說,詩歌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分析詩人怎樣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運用精煉的語言描寫形象,創造意境,表達主題。(可以說,詩歌鑒賞是詩歌寫作的必要准備階段,是決定詩歌創作水平高低的關鍵所在。)

在教學中,誦讀是詩歌學習、鑒賞的切入點。反復朗讀,熟讀成誦是詩歌鑒賞的開始。因為詩歌本身具有形之於聲的特性,較其他文學樣式更宜於朗讀和背誦。詩歌素有「三分詩七分讀」之說。朗讀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靜止的詩活動起來,變成聽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畫面,能將我們很快地帶入詩的意境,去領略那搖盪心靈的思想美、圖畫美和音樂美。因此,在課堂上,激發學生誦讀的熱情,指導朗讀的技巧,通過誦讀體會詩歌音樂美的特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誦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主要指導學生抓住詩人感情變化這條線索,注意語氣的輕重,語速的緩急,以抑揚頓挫之聲調讀出聲情並茂之效果。讓學生在誦讀中,仔細品味詩歌的語句層次、內容和韻味,直至進入詩歌所創造的那個色彩鮮明、線條清晰又顯飄逸迷茫的意境當中,理解詩人的那種「哀而不傷」的離情別緒。(可以說,詩歌誦讀在韻律方面對詩歌寫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詩歌鑒賞的第二個環節是,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的翅膀,再現作者在詩中創造的生動鮮明的意象,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詩歌這一文學樣式的重要特點就是形象鮮明,情感濃烈,情景交融。閱讀時只有展開想像,藉助聯想,才會身臨其境,與作品產生共鳴。只有當欣賞者通過藝術形象感悟到的思想性與詩人在作品中表現出的思想性一致時,我們的審美感知才能進而達到審美享受。這一環節是詩歌鑒賞的難點所在。那麼這一環節體現在教學上,就是需要教者引導學生准確地把握詩人的感情脈絡,與詩人發生感情交流。教師要把原詩的意境和再現意境,以飽滿的感情,用准確而又生動的語言講給學生,使之受到感染、熏陶,以喚起學生思維活動,在他們心中呈現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圖畫來。例如在學習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時,就要從詩人選擇的一系列富有表現力的鮮明物象中,如「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及「淤灘上的駁船」,指導學生回溯祖國數百年來貧困落後的歷史事實和種種沉重的負擔,進而理解詩人對經過重大創傷的祖國的深沉憂慮和至誠體貼。在我看來,作為語文教師,不一定要有詩人的氣質和靈感,但教詩歌必須有豐富的情感,善於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和想像,指導他們捕捉意境中閃光的東西,引領他們進入詩的意境氛圍之中。這對於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促發詩歌寫作熱情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學習講究致用。學習、鑒賞詩歌只停留在欣賞的層面還不夠,還要自行創作,就是要讓學生把自己心中的詩寫出來,過渡到詩歌創作的層面上來。

上面的兩個環節既是詩歌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詩歌寫作的前提准備。此時,教師鼓勵寫詩是一個關鍵,教師的鼓勵能激發起學生創作的慾望。因為,高中二年級的學生正處於思想活躍,感情豐富,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與成熟階段,再加上日漸豐富的生活經歷,有著廣泛的寫作題材。所以,在學生學習詩歌熱情高漲的時候,我便及時把創作詩歌的要求提了出來。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學寫出了一些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意象鮮明的詩歌。我便把其中的精品讀給全體學生聽,並列印出來粘貼在班級的牆壁上。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鉛字印刷出來,有一種難以言表的心情。這更加激起了他們寫作的熱情。這時,學校的語文學習報便成了學生詩歌創作的搖籃。它不僅僅是發表學生作品的園地,同時還是學生詩歌創作的交流所,在學生詩歌創作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主導作用。

在詩歌創作的同時,01級4班一些對文學興趣濃厚的學生還自發組織了文學社團--天海文學社。這一舉動非常難得,它既符合語文教學大綱關於「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語文動手和實踐能力」的要求,還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應有的文學素養,真可謂一舉雙得。學生成立文學社的這一舉動,引起學校教科研主任的極大興趣。按照領導要求,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對他們的做法給以肯定,並按照語文大綱精神,向他們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鼓勵他們創作出一些積極向上的作品以豐富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並以詩的形式對天海文學社的成立表示祝賀:長天放飛樂自由,學海泛舟苦亦求。舞文弄墨數吾輩,不學無術非爾流。此社確立啟來者,彼成先帥走前頭。獨立一團在今日,叫好聲中看淚眸對他們成立文學社作為語文教師的我。(註:每句第二個字連起來是一句話:天海文學社成立好。)

鼓勵是詩歌創作熱情的起點,那麼,根據教學計劃,適當布置一些詩歌寫作方面的作業,則是詩歌創作熱情的延伸。在教完宋詞部分之後,為加強對詞這一特殊詩歌體裁所學的重點知識的理解,便讓學生用學過的詞牌,選取生活中的材料,按照詞格,進行填詞方面的練習。學生積極響應,紛紛填詞,又創作出一些較好的作品。經過選取,輯錄成篇,利用語文學習報出版了一期班級詩詞專刊。這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積極性又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㈤ 關於寫詩的技巧與注意事項

1、選題新穎

選取別人很少涉及的題材,可能成為寫作的一大優勢。有時候,同樣的舊題材,能夠發掘出新的東西,也可以得到這樣的結果。

2、詞語精煉

詩句不要拖拉,不要堆積華麗的詞彙。要做到每個意象都發揮用處,每個字都不可刪改與替換。

3、注意細節

詩歌不同於小說和散文,無法對事物作出全面的描述,因此,詩人要善於觀察和把握,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點,以點蓋面。

4、深化主題

寫作中不要完全束縛於題材的限定,加強事物的橫向聯想,提高詩歌的深度。峰迴路轉,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效果。要注意不可離題太遠,導致整首詩不知所雲。

5、保持速度

詩句的推進速度要嚴格控制在作者的筆下,不可過快,導致內部結構的過於紛亂;也不可過慢,對閱讀造成障礙。具體情況,應照詩歌的選題、意象密度、情緒等因素而定。

6、提煉標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個好的題目,首先就可以吸引讀者的目光。同樣的題材,好的標題所具有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從詩句中提煉切題的句子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也可以另外擬題,但要注意與內容的對應。

7、斷句與分行

一首詩,不僅要在內容上追求完美,外在的形式也同樣重要。好的斷句與分行,可以加強閱讀效果,提高詩句的感染度,使閱讀更加流暢。

8、介入的角度

在詩歌當中,為了強化題材的感染力,作者往往會以各種角度介入詩句的進行。注意不同題材的介入角度,或切身,或旁觀,或第二、第三人稱,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9、注意修改

詩歌的寫作不同與其他題材作品的寫作,它更注重瞬間的靈感與爆發,很少會在進行中不斷推敲和構思。因此,完成後的修改就顯得非常重要。反復閱讀與修改,有時候,最終的版本會與初稿完全不同。

10、編排組詩

把題材相近、寫法相似的詩編成組詩,是提高震撼力的好辦法。組詩的先後順序、總標題的選定視個人而定。

供參考。祝創作進步!!

㈥ 關於寫詩的方法

一、捕捉和創造詩的形象
(一)詩用形象思維寫作
寫詩要用形象思維。所謂用形象思維,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時,要對生活進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體驗生活、觀察生活、 分析生活。
進行形象思維,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礎上,善於進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維的活動,在於使一切難以捕捉的東西,一切飄忽的東西固定起來,鮮明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紙上樣地清楚。」因此他說:「寫詩的人常常為表達一個觀念而尋找形象。」能捕捉到新穎的形象,也就有了寫詩的素材。那麼怎樣才能捕捉到形象呢?這就要靠靈感。馬雅可夫斯基舉過一個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約在1913年,他從薩拉托夫回到莫斯科。為了對一個在火車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對她完全沒有邪念,詩人就說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著褲子的雲」。說了這句話之後,他立即考慮到這話可以入詩——但他又擔心這句話口頭上傳出去白白地濫用掉了。那怎麼辦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時,詩人用許多問題問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話已從少女的另一隻耳朵飛了出動之後,他才放心。兩年之後,他用了「穿褲子的雲」作為一首長詩的標題。
(二)詩是「想像的表現」雪萊:「一般來說,詩歌可以解作『想像的表現』。」布萊士列特:「詩歌是想像和激情的語言。」艾青說:「沒有想像就沒有詩」,「詩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運用想像。」 詩人的想像和科學家的想像不同。詩是一門學問,在文學的韻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極端自由,並且和想像有關系。想像因為不受物質規律的束縛,可以隨意把自然分開的東西聯合,把聯合的東西分開。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離異。詩使它觸及的一切變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話《創造》中寫道:一個愛寫詩的青年人,因為寫不出好詩來而苦惱,於是去找巫婆。巫婆給他戴上眼鏡,安上聽筒,他就聽到了馬鈴薯在唱自己家庭的歷史,野李樹在講故事,而人群中,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在不停地旋轉。這里說的其實是,要做一個詩人光憑常人的聽覺還不夠,還得有詩人變形的眼鏡和聽筒。所以,我們寫詩,既要對生活特徵觀察得很精確,而同時又不缺乏把這些特徵加以變化的勇氣。 由於變形,詩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徵的意義。例如臧克家的《老馬》: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它有淚只往心裡咽,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眼裡飄來一道鞭影,
它把頭沉重的垂下!它抬起頭來望望前面。
這里寫的並不僅僅是一匹可憐的老馬,而主要是寫三十年代北方農民忍辱負重、堅韌不拔的精神素質。「老馬」是個有象徵意義的形象。
(三)詩歌形象的創造 創造形象就是「尋找思想的客觀對應物。具體方法 很多,例如:虛與實轉化;人與物轉化;物與物轉化;內與外轉化;大與小轉化;遠與近轉 化;少與多轉化;部分與整體轉化;歷史與現實轉化;現實與未來轉化等。
需要強調的是:詩中的詩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為表現情感、情緒、情趣服務的。詩的情感性重於形象性,離開抒情需要去胡亂堆砌形象,只能損害詩歌。
二、巧妙地進行詩的構思
(一)詩的靈感
構思是詩歌創作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階段。構思是什麼引起的?簡單的回答是:創作的沖動——靈感的爆發。
艾青說:「所謂靈感,無非是詩人對事物發生新的激動,突然感到的興奮,瞬即消逝 的心靈的閃耀。所謂靈感是詩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對於一首詩來說,靈感是因;對於客觀世界而言,靈感是果。由客觀世界獲得靈感,由靈感開始創作。這是詩人寫詩的過程。 在「靈感」爆發之後,創作就進入具體的構思。
(二)詩的構思
詩歌構思十分重要。關於詩的構思的內容,黑格爾在《美學》中指出:「首先關於適合於詩的構思的內容, 我們可以馬上把純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對的程度上排除。詩所特有的 對象或題材不是太陽、森林、山川風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狀如血液、脈絡、筋肉之類,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詩縱然也訴諸感性觀照,也進行生動鮮明的描繪,但是就連在這方面,詩也還是一種精神活動,它只為提供內心觀照而工作。 什麼是詩的構思方式呢?詩的構思方式是內心體驗。黑格爾說:「詩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現全部豐滿的精神內在意蘊,我們就應該要求詩人對他所表現的題材也有最深刻最豐富的內 心體驗。」詩人必須從內心和外表兩方面去認識人類生活,把廣袤的世界及其紛紜萬象吸收 到他的自我里去,對他們起同情共鳴,深入體驗,使它們深刻化和明朗化。所以,詩人寫詩雖然並不是每首詩都在寫自己。但是,每首詩都由自 己去寫——就是通過自己的心去寫。遵循這個構思方法,在寫作抒情詩時,由於抒情的真正源泉就是創作主體(詩人自己) 的內心生活,詩人應該只表現單純的心情和感想之類,而無須就外表形狀去描述具體外在情境」
詩歌構思的過程包括以下的內容:
(1)提煉詩情。就是從一般感受中尋覓顯示一般感受的獨特感受,從共同感受中尋覓表現共同感受的具體感受。
(2)選取角度。抒發詩情應選擇合適的角度。一般地講,有兩個大角度,一是直抒胸 臆,詩人直接站出來抒情,用這個角度寫詩,應忌空泛,要創造出鮮明的個性化的詩人形象,否則容易直露。另一個角度是象徵寄託,借物寄情,借人表意,借景寫感。
(3)布局謀篇。詩的開頭、結尾怎麼寫,各部分之間如何組成有機的整體,需要認真考慮。這就要思索在這首詩中,我用什麼把詩情串連起來一般抒情詩,總是以情緒(感情)的變化的層次來貫穿的。
(4)錘煉語言。語言是詩的表現的最重要因素。在構思過程中極為重要,這是一個漫長而反復的過程
寫詩應該重視詩歌構思的技巧。郭小川主張:「沒有新的構思,沒有新的創造,就不要 動筆」。因此,構思必須做到:新、奇、巧。總結前人的經驗,有一些技法是可以借鑒的。
如:象徵構思,輻射構思,「道具」構思,借代構思,命題構思,矛盾構思,虛擬構思,反 意構思,側面構思,對比構思,對話構思,等等。

————————————————————————————————————————
*詩歌的語言

詩實際是一種語言」、「作為詩的觀念的傳達手段,文字這個因素也和用在散文里的表現有所不同,它在詩里本身就是目的,應該顯得是精煉的。」「詩也不能停留在內心的詩的觀念上,而是要用語言把意造的形象表達出來。在這方面,詩又有兩種事要做:第一,詩必須使內在的(心裡的)形象適應語言的表達能力,使二者完全契合;第二,詩用語言,不能象日常意識那樣運用語言,必須對語言進行詩的處理,無論在詞的選擇和安排上,還是在語言的音調上,都要有區別於散文的表達方式。」
詩的根本語言是意象語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覺與情思。意象語言具有直覺性、表現性、超越性等特點,它更應該符合詩人主觀的感覺活動與感情活動的規律,而不是客觀的語法規律。這是詩性語言與實用語言的本質差別。所以,詩歌這種藝術無法以日常實用語言為媒介。
詩人只有對實用語言加以「破壞」、「改造」,如艾略特所說那樣「扭斷語法的脖子」,才能使之成為詩的語言。為此,作詩必須研究詩的語言修辭,也就是要掌握詩的語言的表現手法。詩的語言表現方法主要有:比喻,起興,借代,反襯,象徵,通感,矛盾修飾,虛實組合等。 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修飾方法,它們都有助於詩情詩意的表現。習作者唯有通過閱讀、研究和多寫才能掌握詩的語言修辭技巧。 寫詩,不僅要重視修辭,還要重視詞句錘煉。古今的著名詩人都注意詩句的推敲和錘煉。 詩句的推敲,決不是單純的形式技巧問題,它與詩意、詩味,和表現詩的主題密切相關。像「黑夜過去了就是光明」這樣一個意思,如果平白地直說出來,會令人覺得淡然無味,臧克 家反復尋思,最後才把它寫成:「黑夜的長翼底下,/伏著一個光亮的晨曦。」

參考來源:

㈦ 寫詩有什麼技巧

寫作古詩的方法技巧

一、注意古體詩的韻

古體詩既可以押平聲韻,又可以押仄聲韻。在仄聲韻當中,還要區別上聲韻、去聲韻、入聲韻;一般地說,不同聲調是不可以押韻的。 古體詩用韻,比律詩稍寬;一韻獨用固然可以,兩個以上的韻通用也行。但是,所謂通用也不是隨便亂來的;必須是鄰韻才能通用。

二、作柏梁體

作柏梁體詩必須句句押韻。

有一種七言古詩是每句押韻的,稱為柏梁體。據說漢武帝建築柏梁台,與羣臣聯句賦詩,句句用韻,所以這種詩稱為柏梁體。

其實鮑照以前的七言詩(如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句句用韻的,古代並且另有一種隔句用韻的七言詩。等到南北朝以後,七言詩變為隔句用韻了,句句用韻的七言詩才變了特殊的詩體。

三、作雜言詩

古體詩有雜言的一體。雜言,也就是長短句,從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隨意變化。不過,篇中多數句子還是七言,所以雜言算是七言古詩。

雜言詩由於句子的長短不受拘束,首先就給人一種奔放排奡的感覺。最擅長雜言詩的詩人是李白,他在詩中兼用散文的語法,更加令人感覺到,這是跟一般五七言古詩完全不同的一種詩體。

四、入律的古風

這種仄韻與平韻的交替,四句一換韻。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別非常明顯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古體詩都和近體詩迥然不同的。上文說過,律詩產生以後,詩人們即使寫古體詩,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律詩的影響。

有些詩人在寫古體詩是還注意粘對(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另有一些詩人,不但不避律句,而且還喜歡用律句。這種情況,在七言古風中更為突出。

(7)寫詩的技巧及方法擴展閱讀:

古體詩的用韻:

1.全首詩可以用一個平聲韻或仄聲韻,有可隨意轉為其他的。

2.一首詩中每句都可以用韻,用於韻腳的字可以重復。

3.詩中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以用韻。

4.詩中可以用鄰韻和上去聲通押。

5.允許散文化的句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體詩

㈧ 寫詩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古體詩既可以押平聲韻,又可以押仄聲韻。在仄聲韻當中,還要區別上聲韻、去聲韻、入聲韻;一般地說,不同聲調是不可以押韻的。 古體詩用韻,比律詩稍寬;一韻獨用固然可以,兩個以上的韻通用也行。但是,所謂通用也不是隨便亂來的;必須是鄰韻才能通用。

㈨ 寫詩的基本技巧

給你個網址,裡面不但有近體詩平仄格式,還有詞的格式.
www.52shici.com

㈩ 作詩的技巧

作詩的技巧
(1)合筆束題法,
詩詞技巧之一。名稱源於劉鐵冷所著《作詩百法》。合筆束題,指詩歌結尾總結主題或中心思想,通過對前面幾聯的鋪墊,到結聯或結句時嘎然收筆。其詩歌的主題得到升華。
合筆或就題結,或開一步,或放一句,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使其言有盡而意無窮,便是佳構。劉禹錫作蜀先生廟詩,其合筆為論者所激賞,然蒼涼沉鬱,自有警人之筆,宜其一時傳誦也。

(2)對句作起法,
詩歌技巧之一,名稱來源劉鐵冷所著《作詩百法》。「對句作起」又可稱為「首聯對仗」,首聯的對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聯用了對仗,並不因此減少中兩聯的對仗。凡是首聯用對仗的律詩,實際上常常是用了總共三聯的對仗。
五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多,七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但是,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首聯用對仗還是可能的。入不入韻,首聯都可以用對仗,增強美感和氣韻。
五絕只有四句,四句只二十字,直寫則一瀉無余,故宜用曲筆,順寫則一覽已盡,故宜取逆勢。然非知煉句煉字不可,尤非從煉句煉字,煉為對句不可。杜甫之《八陣圖》,皇甫曾之送《王司直》,皆以對句作起也,宜玩其善煉而無痕跡。

(3)剖析體志法,
詩歌技巧之一,名稱源於劉鐵冷所著《作詩百法》。剖析體志是從詩的風格、志趣、情調、品味等共約二十個方面進行細致的剖析。在詩歌的表現上,詩句可折射人情世態,以及詩人面對社會的感觸,這對於理解詩的內涵和主題思想有重要的幫助。
近人動言詩竅,詩竅即體志之謂也。大段約分二十,曰高、曰逸、曰貞、曰忠、曰節、曰志、曰氣、曰情、曰思、曰德、曰誠、曰問、曰達、曰悲、曰苦、曰怨、曰意、曰力、曰靜、曰遠,此二十類中,古人均有先例。舉一反三,固是易,惟須注意剖析而已。

(4)抒寫情景法,
詩詞技巧之一,其名稱來源於劉鐵冷《作詩百法》。作詩講求情景兼到,然具體作詩又有區別。根據總結而分:情景兼到者、情到者、景到者、景中寓情者、情中寓景者、情景相觸而不分者、一句景一句情者。
詩之大綱,言情寫景尚已,然作詩不外情景二字。情景兼到者,斯為上乘,偏到者次之,惟漢唐以來,所傳之詩夥矣。尋章摘句,珠嫌繁賾,姑取人人所知者,作一模範,學者因彼悟此,不難按圖索驥,但未許草草讀過耳。

(5)作宮詞法,
詩歌技巧之一,名稱來源於劉鐵冷所著的《作詩百法》。宮詞,其詩歌內容多是宮庭生活,主題多以宮女的生活為主線。宮詞雜記宮中之事,多者幾有百首,然須語類諷諫,恰合詩人忠厚之遺,故其詞隱約者多,明白者少;含蓄者多,直率者少。近人所作,往往搜羅穢德,自謂摘伏發奸,其實以訛傳訛,從傷輕薄,甚無取也。詞亦七言四句,茲示作法於後。
宮詞,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特殊命題,專門描寫後妃、宮女的生活。寫宮詞的多是男人。雖然他們不會有機會進宮體驗生活,但是他們善於想像,想像那個三千粉黛真正男人只有一個的後宮生活。所有宮詞表現的都是同一主題:爭寵和失寵。由於得寵的人也害怕失寵,最終也難免失寵,所以失寵女人的凄涼和寂寞就成了一代代詩人嚼橄欖沒完沒了咀嚼的主題。

(6)作棹歌法,
詩詞技巧之一,名稱源於劉鐵冷《作詩百法》。棹歌如漁家唱晚之歌,大旨與竹枝詞相近。惟須婉約,須輕倩,下字似倚聲,琢句似風謠。斯有真趣,斯有摯情,蓋小兒女臨波狎水與咿啞之聲相酬答,較之採桑歌採茶歌,尤有一種豐韻,是在文人善為摹寫耳。
由於棹歌源出於民間,為船工行船時所唱的歌謠,因此《棹歌》在創作上很注意汲取、採納形象生動的民間口語,並運用了「雙關」、「諧音」等民歌創作手法,琅琅上口,易於記誦,雅俗共賞,是對劉禹錫革新民歌竹枝詞的繼承和發展,為當時的詩壇吹來了一縷清風。

(7)作柳枝詞法,
詩詞技巧之一,其名稱來源於劉鐵冷著《作詩百法》。古代有折柳贈別的風俗,所以寫柳也多與敘別相聯系。劉禹錫《柳枝詞》說:「長安陌上無窮樹,只有垂楊綰離別。」
柳枝詞,多與戶外游春、賞景、送別有關。楊柳是最常見的樹種,文人雅士飲酒賦詩常以楊柳起興寓情寓意於景中。楊柳如煙遐思無限,詩人多以楊柳入詩作柳枝詞,詩關乎情。
柳枝詞與竹枝詞異,然亦七言四句,蓋專言楊柳也。惟以清麗芊綿。可以歌唱,斯為合格,無庸字煉句鍛。反失天籟之真也,然俚詞俗韻,亦不宜隨意羼入,茲示作法於後。

(8)作迴文詩法,詩詞技巧之一,又被稱作迴文體,本詞彙名稱來源於劉鐵冷所著《作詩百法》。迴文詩是一種按一定法則將字詞排列成文,回環往復都能誦讀的詩。這種詩的形式變化無窮,非常活潑。
作迴文詩法,主要的技巧是押韻,按照倒讀押韻的規則,迴文詩的用韻為:二四六八句押尾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三五七句押首韻,即倒讀押韻。正讀與倒讀用的韻不必相同,倒讀語句需通暢。

參考資料:劉鐵冷所著的《作詩百法》

閱讀全文

與寫詩的技巧及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減肥最好的鍛煉方法 瀏覽:221
壁鍾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03
櫃機配電箱安裝方法 瀏覽:471
紅花仔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424
土壤中的三甲苯用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403
第一次看旗手訓練方法 瀏覽:631
花椒油食用方法 瀏覽:331
液壓機活塞環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952
如何發展新客戶方法報告書 瀏覽:45
如何治白發有效的方法 瀏覽:656
新手媽媽如何使用催奶方法 瀏覽:264
用什麼土方法能把稻穀曬干 瀏覽:251
如何運動自然流產最快方法 瀏覽:376
核心力量訓練方法彈力帶 瀏覽:685
真假鐵銅銀鑒別方法 瀏覽:581
控制應對方法有什麼 瀏覽:921
導入式教學方法專家型教師 瀏覽:11
腿疼膝蓋內側疼的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1005
口欲症的正確治療方法在線看 瀏覽:620
幼兒園雪花片教學方法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