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如何戰勝恐懼
人想要戰勝恐懼的話,一定要自己在恐懼當中受折磨,只有在受盡折磨之後,才不會去懼怕這些恐懼。而且在受盡折磨當中,也能夠讓自己的心性更加的強悍,讓自己的內心對恐懼的事情不再感到恐懼。
2. 如何克服恐懼的四個方法
最勇敢的人也有恐懼的時候。令你恐懼的是什麼?是蜘蛛,是恐高?還是失敗,改變,或者其他難以言說的事物?令人懼怕的事情並不可怕,只要你願意去認知它,面對它,進而掌控它,你就可以戰勝它。
方法 1 的 4:
分析你的恐懼對象
以Overcome Fear Step 1為標題的圖片
1
從認知它開始。在這個重視勇敢,崇尚強壯的社會里,人們總是傾向於無視,甚至否認自己內心的恐懼。但是如果沒有直面恐懼的機會,又何來勇敢可言呢?承認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就邁出了控制大局的第一步。
說出你的恐懼對象的名字。有時候,我們清晰地知道自己害怕的是什麼,可是有時候我們感到惴惴不安,但卻無法解釋那個縈繞在腦海里的惡魔到底是什麼。讓恐懼的對付浮出水面,給它一個名字。
將它寫下來。寫出你的恐懼對象就是承認你有需要克服的問題。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這樣可以追蹤記錄你與恐懼抗爭的進展。下一次如果再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引以為戒。只要你敢於承認,勇於面對,下定決心要與其抗爭,恐懼最終會無處遁形。
以Overcome Fear Step 2為標題的圖片
2
定義恐懼的輪廓。把恐懼當成是有始有終有形的對象,這樣你會意識到自己是有能力容納它的。如果你能夠清楚地看到恐懼的形狀,你就可能更好地認識它,更有效地處理它對你造成的影響。回答下列問題,來更好地了解你的恐懼。
你恐懼的歷史有多久了?它是不是起始於一次消極的經歷?它是不是跟童年的成長環境有關?恐懼影響你的生活有多久了?
什麼會激發你的恐懼?是很具體的事情,比如看到蛇?或者路過職業顧問的辦公室讓你回想起高中時代學校的走廊?弄清楚到底是什麼激發了你的恐懼,這樣你就知道恐懼到底延伸到了什麼地步。
你的恐懼是如何影響你的生活的?它是不是讓你卧床不起,不願意去上課因為你覺得自己無法考及格?它是不是讓你不敢回老家看父母因為你害怕乘飛機?弄清楚恐懼到底如何掌控了你的思想和行為。
你恐懼的本源是真的很危險的對象嗎?恐懼也可以是一種健康的情感,因為它可以促使我們遠離危險的事物,從而保護我們的安全。判斷你的恐懼是合理的,還是你的誤解,還是你的恐懼壓抑著你。比如,當你在主題公園遊玩時,不敢穿上輪滑鞋滑旱冰,而你的朋友們都滑得很開心,這時候,你的恐懼都在壓制著你的行為。如果你又年輕又身強力壯,你沒有理由去懼怕滑旱冰這件事。
3
想像你想要的結果。當你理解了自己的恐懼,那麼你再考慮一下你想要改變的是什麼。你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戰勝自己的恐懼。但是這個目標比較抽象,最好是分成具體的小目標,來一步步實現最終的大目標。比如:
如果你恐懼的是承諾,那麼你的第一個具體的目標就是跟一個人交往一個月。
如果你的恐懼是高度,那麼你可以參加一個戶外俱樂部,進行一次登山旅行。
廣告
方法 2 的 4:
掌控你的恐懼
1
嘗試逐步脫敏。時常我們畏懼某個東西,只是因為我們隊這個東西知之甚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對未知的恐懼』。人們會條件反射地對異常的事物產生排斥心理。如果你畏懼某件事,因為你覺得它很神秘,那麼你不妨慢慢地開始去接觸了解這件事物。一旦你對它增進了了解,恐懼感會逐漸消散。
如果你害怕蜘蛛,你先有意識地盯著畫出來的蜘蛛,然後再看真蜘蛛的圖片,然後嘗試清理死蜘蛛。這樣一步一步你的恐懼感會逐漸降低。
如果你恐懼的是比較抽象的事物,比如改變,那麼你開始有意識地稍微改變自己的日常行程。換一條路線去上學或者上班,改乘公交而不是地鐵。你會發現自己是可以承受改變的。自信心會慢慢建立起來,你逐漸能夠應對生活中更大的變動。
2
嘗試直面恐懼。直面恐懼是戰勝恐懼最直接的途徑。尤其當你恐懼的對象是某個人或者某種情形的情況下。直面你恐懼的對象,你會發現其實大部分的恐懼是你自己的頭腦里編造幻想出來的。事實上,你恐懼的對象並不存在。
想像最糟糕的情形。比如你目前正在考慮申請簽證,而你十分擔心自己無法拿到簽證,那麼你想像一下,即使拿不到簽證又能怎麼樣呢?你可以換個時間再次申請!
做好迎接失敗的准備。沒有什麼能夠保證我們事事順利,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永不放棄的心。對抗恐懼這件事也是一樣,要有一個誓不罷休的心態。
3
不要讓動力消退。對抗恐懼需要一定的動力。當你遇到挫折,你可能會想放棄。這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初衷,下定決心就要堅持下去。當你覺得灰心喪氣時,要記住這幾點:
不要將恐懼和命運混為一談。如果你害怕失敗,你可能會暗暗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命運,我命中註定不該開創自己的事業,我命中註定不該留在這個城市,我命中註定無法到達某個城市。然後,真相是,你的明天還有待你來開創。你該走什麼路,是可以由你自己來開拓的。不要把自己的恐懼歸結於命運的不可違抗。
不要讓其他人的言語左右你的思想。有些人不相信你的能力,他們就會助長你的恐懼。別人怎麼想,只是他們的偏見。你要相信那些相信你,支持你的人,來戰勝恐懼,開發自己的最大潛力。
廣告
方法 3 的 4:
改變你的恐懼的看法
1
將恐懼的對象轉換為讓你魅惑的對象。讓我們恐懼的事物常常也能激發我們愉悅感甚至激情。人們之所以享受極限運動,恐怖電影,在大海里游泳,也是這個道理。試著用積極樂觀的眼光看待你的恐懼,承認它能夠顫動心弦的魄力。當你把恐懼看成是力量的源泉,你也就能夠擁抱恐懼,把恐懼當作生活理所應當的一部分。
盡可能地多去了解你恐懼的本源。它為何能夠有如此威力震懾到你?你能夠學到一些什麼?
帶著全新的觀念來直面你的恐懼。感覺是否有所不同?
有些人因恐懼而變得更加強壯。 Susan Cain,著名暢銷書《安靜:喧囂世界裡內向者的力量》的作者蘇珊凱恩,曾經畏懼做公眾演講,然而現在的她卻以全世界各地做演講而生。
2
把恐懼看作是機遇。恐懼是可以被用來識別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它是指引我們方向的路標。一旦恐懼帶來的起初的那一波不適感消散,我們應該借機深入研究,看看能從恐懼的對象上面學到些什麼。
當你恐懼一些不熟悉的事物時,就把它當成你應該去認識這件事物的機會。
如果即將到來的截止日期或者某個事件讓你感到恐懼,那麼就不妨制定計劃,做好萬全的准備來迎接這件事,這個日子。不管是交論文,還是做演講,還是婚禮。
如果你怕水,那麼幻想一下如果你不怕水,事情會怎麼樣。如果你不怕水,你就可以盡情地像魚兒一樣游來游去;就可以在風和日麗的一天,和愛人乘著一葉扁舟在平靜的湖中央幽會。讓這些美好的幻想成為你戰勝恐懼的動力。
廣告
方法 4 的 4:
給恐懼留一席之地
1
容忍自己有恐懼感。完全將恐懼感從生活中消除是不現實的。恐懼,跟喜悅和悲傷一樣,是一種正常合理的情緒。恐懼可以塑造人的個性,督促人們如何變得勇敢。
如果你恐懼的事物有很多,也不要太過勉強自己。恐懼是對那些不在我們掌控之中的事物的一種自然的反應。你有恐懼感,只因為你是一個沒有超自然能力的凡人。
不要過度逼迫自己。如果你極度畏懼毒蛇,那麼你沒必要非強迫自己去直面毒蛇,只要不去跟毒蛇接觸就可以了。我們應該去克服的恐懼是那些對現實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的,而不是那些跟生活沒多大關系的。
2
為自己的勝利而慶賀。只要自己在戰勝恐懼這件事情上取得些許進步,那都是值得慶賀的事情。當你嘗到勝利的甜頭,你一定更有勇氣和信心戰勝更多的恐懼感。
3. 如何最有效的克服恐懼心理
恐懼,可以讓你焦慮逃避,從而錯失良機;恐懼,也可以令你躊躇退讓,最終躲避危險。所以,有人說,恐懼並不是絕對不好的,為什麼要去克服這一與生俱來的本能?但是,如果可以,有誰願意活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陰影之下?其實,克服恐懼心理,並不是要我們丟掉人類的本能,二是要我們去做情緒的主人,不做恐懼的奴隸。
人的情緒是社會的產物。引起恐懼的對象不同,具體情況也不同,消除恐懼的方法也必然因人而異。想找到一種通用的方法是徒勞的。但是,以下的方法即便不能幫你克服恐懼心理,但是絕對有效。這個方法就是自我訓練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把能引起你緊張、恐懼的各種場面,按由輕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體、細節越好),分別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懼的場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懼的放在最後面,卡片按順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進行鬆弛訓練。方法為坐在一個舒服的座位上,有規律地深呼吸,讓全身放鬆,進入鬆弛狀態後,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張,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鮮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覺得有點不安、緊張和害怕,就停下來莫再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鬆弛下來。完全鬆弛後,重新想像剛才失敗的情景。若不安和緊張再次發生,就再停止後放鬆,如此反復,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會再使你不安和緊張為止。
第四步:按同樣方法繼續下一個更使你恐懼的場面(下一張卡片)。注意,每進入下一張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張卡片時不再感到不安和緊張為標准,否則,不得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五步:當你想像最令你恐懼的場面也不感到臉紅時,便可再按由輕至重的順序進行現場鍛煉,若在現場出現不安和緊張,亦同樣讓自己做深呼吸放鬆來對抗,直至不再恐懼、緊張為止。
這個訓練方法有兩個要點,一是要正視你所恐懼的對象,二是要針對你所恐懼的對象展開訓練。但是,這個訓練的效果並不是立竿見影的,有的人甚至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慢慢地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如果你未能在克服恐懼之前便遇上了自己的恐懼對象怎麼辦?感到害怕時,你可以運用潛意識的一條基本法則,立刻去想讓你愉快的事情,將注意力集中到美好的期待上,沉浸在美妙的想像中。這種信念會給你信心,讓你振奮。潛意識會幫助你前行,它不會讓你失望,你會得到平和與自信。
4. 晚上害怕的克服方法 晚上怎麼克服害怕
如果對周圍的環境熟悉的話,睡前仔細檢查一下門窗,然後可以放幾個防身的東西就放到床旁邊,這樣可以降低自己的害怕。
5. 如何戰勝恐懼
克服恐懼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恐懼往往因為自己過於清閑,大腦中想像出來的。如果生活很充實,就不會胡思亂想,恐懼也就會逐漸消失;2、進行針對性心理訓練,比如把引起緊張、恐懼的各種場面在腦海中重溫,或者用筆和紙具體描述,然後尋找各種應對方式,久而久之習慣後,恐懼心理也會淡化。面對這些事情時可以保持冷靜,控制速度,讓自己慢下來;3、多用肯定言辭,避免說出否定自己的言語,比如我很笨、我很胖等詞語,選用積極美好的語言表達自己,就會逐漸克服恐懼心理;4、對於環境恐懼,可以進行脫敏訓練或者暴露訓練,使其認知到引起恐懼的地方,對症進行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效果比較好。
有來醫生網
6. 如何克服恐懼
克服恐懼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恐懼往往因為自己過於清閑,大腦中想像出來的。如果生活很充實,就不會胡思亂想,恐懼也就會逐漸消失;2、進行針對性心理訓練,比如把引起緊張、恐懼的各種場面在腦海中重溫,或者用筆和紙具體描述,然後尋找各種應對方式,久而久之習慣後,恐懼心理也會淡化。面對這些事情時可以保持冷靜,控制速度,讓自己慢下來;3、多用肯定言辭,避免說出否定自己的言語,比如我很笨、我很胖等詞語,選用積極美好的語言表達自己,就會逐漸克服恐懼心理;4、對於環境恐懼,可以進行脫敏訓練或者暴露訓練,使其認知到引起恐懼的地方,對症進行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效果比較好。
7. 如何戰勝內心的害怕恐懼和膽怯
膽怯,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而青少年表現得更為明顯和普遍。有的學生因膽怯而自卑,並走向自我封閉,影響了自己的正常學習與生活。但膽怯並不町怕,心理學家已研究出許多戰勝膽怯的方法,只要你去使用,就一定能擺脫它的困擾,做一個不膽怯的你。
一、記下害怕經過,尋找膽怯根源
膽怯,即膽小、畏縮、害怕、擔心。我們究竟害怕和擔心什麼,為什麼會擔心和害怕?搞清了這個問題,就有利於我們戰勝膽怯了。你可以通過日記的形式把自己對某件事膽怯的想法,經過如實記下,過些日子,再來讀讀,你就會發現,這些令自己擔心害怕的事情,實際上根本不值得擔心害怕,且毫無必要。比如,你害怕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話,擔心講錯被別人笑話,於是你就膽怯,閉口不言。其實,講錯又有什麼關系人的進步就在於不斷地犯錯誤,只有通過犯錯誤,你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否則,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裡,又怎能進步!我們為什麼要閉口不言而喪失這個使自己知錯改進,得以進步的機會呢更何況,你即使講錯了,只要你自己不在乎,別人是不會記在心上的,正如你自己也不會過分注意,計較別人的講話一樣。有什麼可害怕呢!
二、假設自己不膽怯,尋找機會表現自己
膽怯的人,實際上是自以為膽怯,是自己虛擬的心理感受,用虛擬的心理感受或幻覺產生的情境來嚇唬自己,無異於作繭自縛。很多人在登台演出前,都有非常緊張的膽怯心理,可一上舞台,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表演時,他們又並不感到膽怯,表演揮灑自如,讓自己都感到吃驚。他們通過切身體驗後說,克服膽怯,重要的是邁出第一步,邁出了第一步,你會發現全新的自我,令自己驚喜不已,從中找到感覺,找到自信與自尊。因此,為克服和 戰勝膽怯,你可先假設自己不膽怯,什麼都不怕,課堂上搶先發言,抓住機會登台表演,在公共場所大聲發言,參加辯論等等,並努力按不膽怯的樣式去做,慢慢地,你真的就不膽怯了。
三、有備而戰,鼓勵自己
不少膽怯的人,是擔心自己才疏學淺,與人接觸交往時,不會說話或說錯。為此,你就要對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有所准備,不打無准備之戰。比如,你不得不去見一位素不相識的客人,那你最好先了解一下這個人的身份、職業、興趣、愛好和業績成就等,這樣你就能找到一些感興趣的共同話題。你還可從報刊、廣播、電視節目中,或在學校的所見所聞中找到適合的話題,記錄下來,還可在會見之前,列好一個話題單子,講話就不愁無話可說了。 感到自己確實不錯,不比別人差,還可以對自己說上幾遍:「我真的很不錯!」「我一定能成功!」也可找與自己關系要好的同學或親友交談,他們也會給你鼓勵。這樣以多種方式鼓勵自己,既可增強自信心,也可轉移注意力,放鬆過分緊張的心情,戰勝膽怯心理。
四、把膽怯的心情表白出來,營造輕松、愉快的氣氛
一位保險公司的推銷員,業績常在同事中領先。有一天,他與汽車業某大亨會面,當時,他一見大亨,人就陷入膽怯、恐懼、緊張之中,以至全身不自在。他只好把自己的感受如實向對方說出來:「一旦見了您,我就害怕得無法暢所欲言……」這句話一說出,原先把他罩得緊緊的膽怯、恐懼感頓時煙消雲散,接著他就恢復了自信,得以暢所欲言。
顯然,這幾句「表白」產生了驅除膽怯和緊張的作用,使他獲得了心靜的效果。心理學上的「內觀法」,就是在冷靜觀察自己的內心後,將「觀察結果」如實用言語表達出來,這樣人的膽怯、憂慮、恐懼和緊張就消失殆盡,同時連煩惱也沒有,它所產生的效果令人感到神奇無比。因此,當你會見一位陌生人或一位大人物,心理產生膽怯、恐懼、緊張時,千 萬不要讓這種感覺窩在心裡,你必須將當時的感受、念頭清清楚楚地說出來。你可以說:「我呀,緊張死了。我心裡撲通撲通跳個不停,雙眼好像看不到東西,舌頭僵硬得不聽使喚,喉嚨也干。」如此脫口而出,你的膽怯、緊張就沒有了,情緒也會趨於平穩。
五、表現出熱情、友好的姿態,作好最壞的打算膽怯者,給人的印象是冷淡、畏縮、害怕,說話吞吞吐吐,這就等於在告訴他人:我膽怯,我害怕。對此心理學家建議,只要你將身體姿態稍作調整,作出熱情、友好、善意讓人易於接近的姿態,如微笑、開朗、上身略微前傾,握手、拍肩等友善的身體接觸,注視對方,聽別人講話時不時點頭等,你就會獲得友好、善意的回報,你會發現人與人交往並不是很難的,從而緩解並逐步消除膽怯心理。
作好最壞的打算也是戰勝膽怯的一種有效方法,比如,你害怕當眾講話,會臉紅,擔心講錯被人嘲笑,你就可以設想;臉要紅就讓他紅,會講錯就讓他錯,要丟丑就讓他丟,又不是沒臉紅過,哪個人沒丟過丑,他要嘲笑,就讓他笑,大不了讓他笑個痛快,又能把我怎麼樣!有了這種出現最壞結果都不怕的想法,還有什麼值得你膽怯!
當然,戰勝膽怯,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從最容易的做起,堅持不懈,並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你就一定成為一個不膽怯的你。
8. 戰勝恐懼症的方法,直面恐懼
「恐懼症」,又稱「恐怖症」或「恐懼焦慮」障礙,是以對某一特殊物體、活動或情境產生持續的和不合理的恐懼為特徵的神經症障礙,常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患者常不得不迴避某害怕的對象或情境。它是一類違背病人意志的恐怖情緒,病人對常人習以為常的某一普通物品、環境或活動產生一種緊張恐懼的心情,自己明知這種恐懼過分、不正常並且無必要,但不能自製,無法擺脫。
案例中小艷表現出來的症狀,叫「恐怖性神經症」,簡稱「恐懼症」。對付這種病,企圖用「這些害怕是沒有道理的」這一類話去克服害怕的情緒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是接受心理治療,例如系統性脫敏療法。
在對具有類似恐懼心理的患者治療過程中,要注意讓患者進行深部肌肉放鬆的練習。然後開始正式治療,讓患者安靜地躺在躺椅上進行肌肉放鬆,15~30秒後專心想像她所害怕程度最輕的情境,例如用手摸紙上或布上的花卉圖案。當出現害怕情緒時,馬上叫她停止想像。再放鬆15~30秒鍾,然後仍想像上述情境。這樣重復兩次後,再開始想像害怕程度稍重的情境,例如手持紙花或塑料花。放鬆、想像重復兩次。再回到想像第一種情境。這樣交替進行,直到連續兩次想像第一種情境不再引起害怕情緒時,放棄第一種情境的想像。再開始想像害怕程度最重的情境,例如站在鮮花面前。重復想像兩次,再與第二種情境交替想像,直到這些想像都不再引起害怕情緒為止。
通過這種系統脫敏療法,加上患者的積極配合,就會慢慢減輕那些情景引起的害怕情緒,如果再通過葯物療法以及親人的鼓勵和鞭策,患者的恐懼心理就有可能徹底得到治癒。
9. 怎麼克服恐懼害怕的心理
恐懼心理是在真實或想像的危險中,個人或群體深刻感受到的一種強烈而壓抑的情感狀態。其表現為:神經高度緊張,內心充滿害怕,注意力無法集中,腦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確判斷或控制自己的舉止,變得容易沖動。那麼,該如何克服恐懼心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