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小學生如何和老師溝通學習方法

小學生如何和老師溝通學習方法

發布時間:2022-03-15 02:01:41

『壹』 小學家長怎樣跟老師溝通

第一,端正對老師的總體看
家長應該認識到,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社會壓教育,教育主管部門壓學校,學校壓老師,老師壓學生,形成了惡性循環鏈。教育教學對老師壓力也非常大,老師的生存真是不容易。特別是老師不能大面積進修以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所以,他們的工作非常辛苦。雖說老師這個隊伍和社會其他行業來比算好的。但大家要明白,老師也是平常人,即使在寺院里,也可能有一些不合格的僧侶。所有對老師應該多些寬容和理解。

特別要指出的就是,家長就算對老師有些消極的看法,請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你怎麼評論老師沒人限制你,但是,對老師的消極言論,會對您的孩子造成很壞的影響。兒童的心志是不成熟的,他們極容易被暗示,就是五六年級的孩子也極容易被家長暗示。如果你總對老師消極評論,你的孩子聽到了,他的大腦就接受了你的信息,他的心靈就會扭曲。他因此就會輕蔑老師,甚至和老師對抗。這樣情況下,指望孩子能學習好是有困難的了。

從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的角度考慮,我們家長就應該端正對老師的總體看法,用積極的態度來評價老師。

第二,積極引導孩子崇拜所有老師

什麼要崇拜老師呢?因為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有一句古語:「親其師而信其道」。意思是說,如果孩子喜歡老師,他就喜歡老師講的課。自古以來,凡有大作為的人,都是「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從現代心理學的看,也就是學生對老師的認同感,這是很有道理的。

舉個例子,你孩子上一年級了,做為家長可以帶有誇張性給孩子講,他的老師們如何滿腹經綸,教學水平如何高超,讓孩子對老師產生敬仰之心,崇拜之心。就算老師講課水平很一般,孩子也會學得很好。

現在,家長和老師的矛盾隨處可見。當然,家長也會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標准,但是,如果你在孩子面前挑某個老師的毛病,孩子因為年齡小,思維判斷能力極差,也就認為這個老師不好。當孩子上課的時候,就不想學習了,就想哪個老師不好,怎麼缺德,就不能學好這個老師所教的科目。那樣對孩子的前途和心理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為了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我們不應該對老師有挑剔之心,不要是己非人,應該用陽光的、積極的心態引導孩子崇拜老師。

第三,家長與孩子發自內心尊重老師

尊重老師實質就是尊重自己。想想,這世界上還有比什麼事比給予你知識更重要的呢?中國自古以來一直提倡尊師重道。老師承擔著傳承文化知識的一種職責。尊重老師應該成為我們做人的准則。

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情感上去理解老師、體貼老師。不能簡單地認為老師是為了某種功利來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記住「那塊黑板擦去的是功利,寫上的是真理」,老師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還在備課,批改作業,人們卻早已酣然入夢了。這種辛勤地勞動,又是為了誰呢?如果老師真是你們想的那樣,他們又何必如此辛苦地工作呢?

其次,要讓孩子尊重老師的勞動。課堂上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這也是尊重。學習中以進取的心態,嚴謹的風格,參與活動,完成學習任務也是對老師的尊重,有創新意識,對老師的教學提出建議,同樣也是尊重老師的一方面。

如果家長發自內心尊重老師,引導孩子對老師向積極的方向去認識,在孩子面前經常對老師有一番羨慕贊嘆之詞,孩子受到感染,也會從內心尊重老師。如果我們能教會孩子從內心尊重老師,那麼孩子在課堂上會更專心致志地聽老師講課,就能在課堂上很好地吸收老師教授的知識。於是,老師感知你的尊重,也更用心地教育好你的孩子。

『貳』 怎麼和老師溝通孩子學習情況

1、跟老師說話要言簡意賅,不要長篇大論.
有時候開完家長會,不少家長都想好不容易見到老師了,想跟老師聊聊孩子。可有的家長總是纏著老師滔滔不絕說個沒完,還說不到重點。說實在話,每個班幾十個孩子,老師不可能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所有問題,家長跟老師交流,一方面是引起老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另外一個方面要把問題聚焦在學習上,這樣才會有效果
2.不見得每個老師都去找.
我覺得孩子哪門功課存在問題,才去找該科老師交流一下,跟老師商量如何幫助孩子提高。而那些孩子已經學得很好的科目,就沒有必要再去給老師添麻煩了。
3.去找老師前,先想好要說的話
每次跟老師交流之前,自己都先在心裡備備課,想好了自己要說的話。老師每天管那麼多孩子,時間非常有限,所以,總是在跟老師打電話前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順一遍,甚至在一個紙條上寫好要問的問題,既不浪費時間又不會漏掉關鍵東西。
4.跟老師溝通切忌指導老師的教學。
有的家長很有想法,跟老師聊天的時候,總是給老師的教學提許多具體的建議,要求老師怎麼上課,這無疑是在干涉老師的教學活動。教學有教學大綱,而且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多年形成的方法。家長對老師在教學上提建議,有時候老師為了照顧家長的面子,都友好地表示接受,可實際上大多數老師是抵觸的,覺得家長的手伸得太長。自然大多數老師是好的,不會因此而對孩子有不好的印象,但也不排除有的老師素質較差,會把對家長的壞印象轉嫁到孩子身上,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

『叄』 如何與小學生溝通 與小學生溝通的方法

轉載以下資料,僅供參考:
與小學生溝通的方法:說話習慣

1、開口說話要清晰明白,文明得體。具體做到:

口齒清晰。要說普通話,句子流暢、不口吃,說話簡潔,不拖泥帶水,表現出良好的精神狀態。

音量適當。說話時根據場合和交流需要採用適當的音量,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要底氣足聲音亮,把聲音傳到教室各個角落,不小聲嘀咕,也不大聲喊叫;組內交流時,聲音適中,既能讓本組成員聽到,又不影響其他組,還要注意用商量的語氣。

圍繞主題。說話不離開中心話題,語意完整、連貫,不前後矛盾。

說話得體。與人交流時要落落大方,表情自然,儀態端莊,目視對方,表現尊重和理解。和師長講話要禮貌恭敬,和同齡人講話要自然平和,和年齡比自己小的人講話要親切活潑。說話時注意不要手勢太多,不要口含食物。

2、要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養成樂於參與討論、有針對性地表達觀點的習慣。具體做到:

說話之前先概括重點,有條有理。如:「我要說的主要有三點」,然後再具體表述。

闡明個人觀點要態度誠懇,有理有據。發表和別人不一樣的看法,表述要准確,邏輯要清楚,要以理
服人。修正他人發言時,最好先肯定對方發言中好的、對的方面,再誠懇地指出不足,說出自己的意見。不要講傷害對方的話。可以這樣說:「**同學,我有另一
種想法」「老師,我來補充」
等。被修正意見的同學應虛心聽取對方的意見,不管對方說得對不對,都要抱著「聞過則喜」的態度耐心地讓對方把話說完,如果意見正確,要表示感謝,可以說:
「謝謝指正,我虛心接受。」如果意見不正確,也要等對方把話說完後再發表不同意見,可以說:「謝謝你,不過我還是堅持我的意見。因為……」。

3、別人講話時,自己不要急於插話。即使對別人的話不感興趣,也不要打斷對方的話,要耐心地聽人家把話說完,再自然地轉移到其他話題。適當地嘗試主動和自己不太熟悉的人交流,但要注意不把私密信息隨便透漏給陌生人。

4、教師要幫助學生打好母語口語根基,循序漸進地掌握外語口語表達的方法、技巧,了解和養成外語正確的口語表達習慣。具體有:

示範引路。小學生閱歷淺,語言表達正處於成長期,對他們來說,模仿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內在動機,是學習原動力。老師要從自身出發,嚴格規范交際用語,讓學生從入學開始,從說好每一句話開始,接受較為規范的口語交際訓練。

及時正音。發音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口語的發展。在教學中,要針對共性錯誤讀音及個別
同學的不正確發音及時糾正,給機會改正,杜絕一錯再錯。本地口語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規范口頭語言的發展,更阻礙書面語言的表情達意。在教學和交談中,應時時
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及時糾正方言口語,提高說話的規范性。創設「無方言」的班級語言環境,讓學生在普通話的大環境中學習規范語言。逐步樹立「動口即是練
說時」的觀念,使學生自覺地、隨時隨地培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語言實踐。在口語交際課和其他課堂上,教師要經常地、有意識地給學生創造面對全班同學說話的
機會,開展多樣化的口語活動,達到多說多練。如:一分鍾演講、即興表演、講故事比賽、復述課文、新聞「聯播」、趣聞「中轉」、主題宣傳……並引導學生在課
外也能有意識地參與語言交際實踐。

定性評價。小學語文和英語學科的口語評價工作具體由學校組織實施並逐年創新。由主抓教學的領
導和學科教師,擬定各年級口語評價的內容和形式,評價時間自行確定,測試年級根據本校情況靈活抽取。要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口語的表現以及反映出的情
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明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及時修改或調整訓練策略,使學生的口語表達達到理想的效果。採用星級評價(一星、二星、三
星、四星、五星)、等級評價(優秀、良好、達標、待達標)等。

與小學生溝通的方法:多種溝通方式

1、不能光說不做,要以「身體語言」感染學生。

孩子一般衛生意識薄弱,喜歡在教室、走廊隨地丟垃圾。尤其上書法、美術類課程,每次課後教室必定滿地廢紙外加墨汁斑斑,老師每次都苦口婆心地進行教育,但這樣的孩子卻依然如故……而當這些老師默默地撿起地上紙屑丟在垃圾箱里,細心地把臟地板洗刷干凈,有條不紊地擺放清潔用具時,不愛衛生的孩子竟變了,不但改掉壞習慣,還經常主動扛起打掃、清潔的活兒。

由此可見:榜樣的魅力是神奇的。老師的一招「身教」勝過百句訓話。

2、不能陳腔濫調,要因學生的性格特點運用恰當的話語或行動。

小學生是很單純的,他們會把喜怒哀樂全擺在臉上。沒弄清孩子的個性特點而貿然和他們溝通,會適得其反。

老師要想孩子的心向著自己,順利與他們溝通,則要想方設法讓自己成為「變色龍」——話語或行為應與學生的性格相投。

自卑型學生:老師不妨變得陽光開朗點;

沉默不語型:老師不妨說:「原來我的普通話沒過關,害得你聽不懂」……相信這樣輕松幽默的話語能打消孩子的不安與自卑,讓他樂於與您傾訴;

驕傲自滿型:老師不妨耍點小手段來搓搓他的銳氣,讓他懂得謙虛的重要;

洋洋得意型:老師不妨在他的薄弱處做文章,讓其正視自己的弱點,從而讓他更好地理解「謙虛使人進步的道理」;

暴躁、沖動型:老師不妨來個「四兩撥千斤」,以靜制動,這絕對比「以暴易暴」來得事半功倍。

3、不要總著眼於成績,多從學生的生活細節入手。

可能由於傳統對老師的職責定位在「傳道、授業、解惑」上,因此許多老師對學生的關心與教育都突出在學習上,殊不知那些諸如「讀書是為了自己的前途」、「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等「金科玉律」在孩子的心中早已經是乏味可陳的爛調子。

其實,老師可以在孩子的生活細節上多關心他們,讓他們覺得老師是真正關心他們的成長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分數的,這樣學生才會從心底接受老師的關愛。在此基礎上再教導他們好好學習,定能水到渠成。

因此:溝通多注意生活細微處,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肆』 學生和老師如何溝通技巧

一、怎樣和老師溝通最有效

1.對老師要有一種尊敬的心態和態度,用語要得體,態度不能浮躁,對長輩要有最起碼的尊重,這是最重要的,也是學生與老師交流的前提。

當學生們在與老師交流時,要想使交談的效果達到較佳,比較好把老師當作自己的朋友,老師就是能成為學生們在校期間最知心的朋友,老師在學校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學生的一舉一動和學習狀況都在老師了解的范圍之內,所以如果學生把老師當作朋友來對待,主動拉近與老師之間的距離,那就是百利而無一害了。

2.在與老師溝通時,同學們也要注意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比較好先與老師進行客觀的評價與分析,再向老師提問,讓老師知道自己對自己的定位是否准確,再做下一步的談話計劃和具體內容,以便更好地溝通。

二、與老師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1.與老師溝通時要注意,雖然說是要與老師拉近距離,但還是要對教師有一定程度的尊重,這兩者不會相互矛盾,要在尊重老師的基礎上盡量消除與老師的距離感。

2.在與老師交流時,還應注意在進行正式交談前要把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顧慮都先與老師談一談,以免在接下來的交談中偏離了話題,直到談話結束時還沒有解決自己的主要問題,這是學生們要盡量避免的。

3.在與老師交談的時候也要記住,不要害羞,如果遇到自己一個人或在父母的幫助下也很難解決的問題,就及時向老師求助。

『伍』 怎樣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

直截了當的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

『陸』 小孩學習成績不好 家長該怎樣跟老師溝通

家長是教師教育活動的合作者。身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很多時候都要和家長交流,共同探討如何使孩子成長得更好。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與家長溝通,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抓住第一次與家長見面的機會,力爭給家長留下良好的印象。 應該說,與大部分家長的第一次見面,就是第一次家長會。家長的心情大都是一樣的,都想藉此盡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師,以便確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因此,接班後的第一次家長會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家長會上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家長信服自己。為此,就該精心准備,把自己對本班學生的教育和教學設想、計劃以及准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告訴家長,並簡潔明了地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我們班的班訓是「誠實、守信、自覺、認真」;目標是「各盡所能,全面發展」;每人每星期堅持寫一篇周記;每人帶一本課外書(可交換閱讀)堅持每天抽時間閱讀……等等。並且,講話做到條理清晰,邏輯性強,具有號召力和鼓動性,讓家長對自己所說的話深信不疑,給家長一份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孩子的老師是一位好老師,只有家長足夠的信任了自己,他們才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配合了。二是讓家長敢於接近自己。於是,說話的時候就應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語調和表情,讓家長感覺親切、隨和而又熱情,並給家長留下聯系電話,希望多與家長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這樣,就會讓家長覺得自己是個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為以後與家長的溝通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次,營造寬松的氣氛,以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談。 以誠相待,用誠心架起溝通的橋梁。只有誠心誠意,才能打動家長的心,使他們愉快地與自己合作。有些家長,與老師交談會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我就注意營造輕松的氣氛,從不以教育者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家長交談,不用「必須」、「應該」等詞語要求家長怎樣做,孩子的錯更不會責怪家長,而是尊重家長,積極接納每一位家長,把家長當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傾聽家長的話,引導家長提出寶貴建議,答應家長只要自己能辦到的事一定會盡力而為,如果不能辦到的我也坦然相告爭取家長的諒解。在與家長提出共同促進孩子發展的措施時,採用商量的口吻,徵求家長的意見,常用的句式是「您看這一行不行」、「您覺得這樣好不好」等。這樣,讓家長感覺到得到老師的尊重,更從感情上也拉近了距離,與家長的談話自然就輕松多了,家長也就會經常願意主動和我聯系和溝通了。 三、充分了解學生,與家長談及孩子的缺點時注意方式方法。 老師與家長的談話都是為了孩子,作為老師,我覺得首先必須充分了解孩子的情況,如:孩子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特長和愛好、優點和缺點等等。因此,我和家長談及孩子的發展情況時是比較具體的,從不籠統、模糊和泛泛而談,沒把握和不準確的不說,讓家長感到我對孩子的關心和重視,感覺到我工作的細致、認真和負責。而且,我與家長交流時,對孩子的評價也是客觀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優點與進步,也真誠地提出其不足之處及改進辦法。在談到孩子的缺點時,我也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區別對待,與很熟悉的家長我就說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長自尊心強的,會把談孩子的缺點視為對自己的批評而感到有壓力的,我就說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長的可接受性,同時也表達對家長心情的理解,以心換心,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解決孩子問題的目的了。 四、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和修養都不同,因此,我就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與不同類型的家長進行溝通。如:一是對於素質比較高的家長,我就坦率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如實地向家長反映,並主動地請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認真傾聽他的意見和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對於那些比較溺愛孩子的家長,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長處,給予真摯的贊賞和肯定,然後再用婉轉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誠懇而耐心地說服家長採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如,初一時我班有個男孩子,家住隔壁鎮,由於路程遠所以住宿,但他比較嬌氣,總是想家而哭,甚至因此不想在本校讀書了,而家長比較疼愛他,就也想幫他轉學。面對這種情況,我在跟家長溝通時,首先對孩子想家的念頭及家長的擔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長分析鍛煉孩子離家生活自理能力的好處,先說服了家長;而在跟該學生交流時,我先肯定他的優點,循序漸進的引導他認識自己目前的弱點,再與他一起分析這種弱點帶來的危害性,然後跟他商榷解決問題的辦法,建議他用堅強的意志克服困難。在我耐心的引導下,孩子和家長都接受並採納了我的建議,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終於適應了學校住宿生活,並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家長很開心對老師表示感謝。三是對於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我就多報喜,少報憂,滿足家長欣賞孩子優點的榮譽感,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從而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教育孩子的活動中來,開始主動關心孩子,主動與子女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四是對於後進生或是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管不了的家長。如:我班有幾個學生,家長第一次見我就說:「老師,我這孩子小學就總是被老師投訴的對象,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你幫我看嚴點吧。」這種情況,我就盡量挖掘其孩子的閃光點和特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適時地每次說一點,語氣委婉,並提出改正孩子缺點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家長就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工作了。五是對於有些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的家長,特別是有些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為及規律的觀點和要求,或是不理解學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沉住氣,先讓家長說完,發完脾氣和牢騷,並對家長的這種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以理服人並體現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如:我班曾有個家長,因為自己孩子的宿舍第一個學期安排在六樓,第二個學期安排在五樓,就打電話給我說:「你們學校怎麼搞的,交同樣的錢,別的孩子就在二樓三樓,我的孩子就住這么高,我每次來上去多累啊,我要向校長投訴,你們校長的電話是多少?……」其實,這是很小的事情,但家長不理解就很大意見。我先聽她說完,並對她既要工作又這么遠來看孩子還要上這么多層樓確實很累表示理解,然後再耐心解釋學校為什麼這樣安排,還有,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鍛煉身體的機會……等等。這樣,家長終於理解而不再投訴了。 總之,只要我們老師把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覺得你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成為一個優秀學生,並以平常人的心態,用朋友的方式與家長交談,就一定能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柒』 教師與小學生談話,溝通技巧是什麼

要想做到和學生有效溝通,其實一句話就可以完全概括,那就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雖然和學生不是打仗,但是兵法中這句話完全適合老師和學生的有效溝通。

要想做到有效溝通,先要明白老師自己的劣勢和優勢,短處和長處。一個教師,絕不是完美無缺的。面對現在五花八門性格各異的學生,還用原先的一些老辦法舊辦法顯然已經不適合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不斷地學習進步,取長補短,吸收一切對教育有用的知識和技巧,武裝自己。只有如此,你才能做到和學生溝通時,應付自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從容面對。

總之做為一名教師,要和學生溝通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這一點做為教師應該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專業水平要過硬,做到了為人師表,率先垂範,業務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最後,教師能夠和學生經常溝通,以朋友的身體出現,多交流,多分享其中的樂趣,認學生感到很容易接近。

『捌』 如何與小學生溝通的技巧

人天生就對未知具備好奇心,而生命的意義在於體驗。也就是說抓住好奇和體驗兩個特點並合理使用就可以很好的和小學生溝通。

1.為什麼人總是喜歡出去旅遊,其實這個是人潛意識的本能,就是為了追求體驗和好奇。體驗就是人到了那裡,好奇就是認識了一個新的東西。

『玖』 學生怎麼和老師溝通技巧

你好,學生與老師溝通沒有技巧,只需要不恥下問,上課認真,能夠提出好的疑問,老師自然有興趣做解答。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如何和老師溝通學習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駁口金油使用方法 瀏覽:857
足背伸的鍛煉方法 瀏覽:794
牛舍風機安裝方法 瀏覽:392
道路綠地覆蓋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766
做木珠子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96
燈光控制手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3
目的基因檢測的步驟和方法是什麼 瀏覽:677
分數混合計算方法總結 瀏覽:373
英語教學方法有哪些直接法情景法 瀏覽:929
分析和綜合思維方法的運用 瀏覽:784
aca電蒸鍋使用方法 瀏覽:854
畫疊被子的簡便方法 瀏覽:363
舞蹈正確踢腿方法 瀏覽:822
企鵝支架訓練方法 瀏覽:572
常用的安全風險分析評估方法有哪幾種 瀏覽:3
配音秀中測試方法哪裡看 瀏覽:629
人生解決問題方法 瀏覽:101
毛線打結方法視頻 瀏覽:809
蘋果手機里緩存的騰訊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6
常用表示溶液的方法有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