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年級作文技巧和方法
語文寫作在考試中也占很大一個比例的分數。想要提高四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要通過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來提高。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小學四年級語文寫作方法,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語文寫作方法
1、作文一定要注意卷面的整潔
一筆一劃地把字寫好。要養成好習慣,只要拿筆,就要寫出端正的字來。在寫字的時候,最好在格子上方留下點空隙,使每行之間,顯得清晰。
2、必須學會5分鍾內列提綱
要面對卷面的格子,想好哪個段寫什麼,寫到卷面的什麼位置。列提綱的時候,開頭和結尾必須想詳細,最好事先寫出來。
3、開頭結尾,不要很長
開頭幾句話就接近中心思想,三四行結束開頭,不要弄大頭作文。結尾是抒情或者歸納主題,語言優美,三四行結束,不要弄大尾巴結尾。注意,不要出現大肚子作文。
4、寫記敘文,要想好敘事的層次
按時間或者按地點,或者按故事發生的節奏,一個層次一段。注意,假如某一段需要詳細些,文字比較多,注意分段,死拉硬拽也要分段,不要一段超過七八行。如果寫議論文,開頭論點提出後,接下來的每段都是論證過程,一個論據就是一段。結尾可變相重復論點,稍微抒情。
5、時刻注意「的、地、得」的用法
這是語言的硬功夫,不能懈怠和馬虎。平時形成好習慣,考試時不要出錯。
6、注意句子的完整性
一般來說,一句話有主語謂語賓語等,這句話基本就結束了,這時就要用句號了。假如句子之間是同一類,可適當用分號。不能一逗到底。結尾或者合適的地方,可用感嘆號、省略號等。標點符號要規矩,也要豐富。
7、語言的精彩有奧妙
?一是語言的華麗和詞彙的豐富。二是比喻修辭的運用,比喻和排比,是最通用的方法。記住,不要乾巴巴地講述,注意引用點古詩詞、修辭等等。
8、小學作文考試,就按記敘文准備
開頭結尾要准備好幾套方法,什麼類型用什麼開頭,你用什麼方法比較拿手,考試前一兩天,尤其是頭天晚上,默記一下。准備結尾,要背好一兩個結尾的語言類型,可以有排比、比喻或者反問。實在不行,就用做夢式結尾法。
小學四年級學生寫好作文的方法
一、按事情發展次序寫事
1、圍繞一個意思去寫,要把步驟交待明確。
2、可以運用「先、然後、接下來、最後」等關聯詞語。
3、還可以抓細節、抓動作使文章更活潑。
二、按方位的變更寫景
1、我們看到的景物不是靜止不動的一個畫面,沒有一個單純的景物,我們要注意方位的變更要交待明確。
2、寫各處的景物要抓住特色。
3、注意詳略得當。
三、動靜結合寫植物
1、文中不但要有靜態描寫,還要有動態的陪襯,這樣形象才活潑。
2、運用適當的形容詞,如:ABB、ABAB、AABB式。
3、運用適當的數量詞,如:一根根、一朵朵、一條條等。
四、抓住特色寫動物
1、描寫動物要抓住它的特色。使人一眼就能看到其非他物。
2、描寫動物的外形要按次序。
3、可以運用比方、擬人的寫作手段。
五、警示語
人性化的警示語,對人們有提醒的作用,有易於讓人們接受。
六、讀後感
可概括為概——聯——議——結。概就是概括你讀的文章的重要內容、中心思想或特受感動的句子,這部分是「讀後感」的次要內容;聯就是接洽自己或社會舉例談感受,舉1-2個事例即可,正反事例都行,這部分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議就是議論,將你所感的內容與原文相接洽,這部分是「讀後感」的精華所在,1-2句話即可;結就是總結,談自己的感受,對「讀後感」的總結。
七、看圖作文
如何寫好看圖作文,重要有兩點(以記事作文為例)
1、精確理解把握圖意
1)明確圖中說的是一件什麼事?
2)根據圖畫找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
2、參加合理的想像
2. 小學四年級閱讀方法和技巧
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caXTSbiPNTe37DygiUDK4A提取碼:ay3j
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3. 四年級閱讀技巧和方法
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1、初讀短文,了解大意
切忌不看短文就盲目去答題,在做語文閱讀題前,你得先要快速地把短文默讀一遍,對短文的主要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在讀的過程中要注意短文的題目、開頭段、結尾段及各個段落的首句。
2、仔細審題,回答問題
當你把短文默讀完後,這時就要根據短文後的題目要求開始回答問題了,一定要仔細審題,看懂要求,再去回答,不能大概地看了一眼就去做題,這樣是最容易做錯的。根據要求常識性的題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去做答,牽涉到中心思想,句子含義等題目,就要帶著問題仔細地去閱讀短文,才能正確作答。
3、不同學段的答題方法
不同學段的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的難易程度是不一樣。小學語文考試中,第一學段(一二年級)的閱讀理解題比較簡單,回答幾句話時記住數句號、問號、嘆號、省略號,有幾個就有幾句話;數自然段按每段開頭空兩格數,最好在短文上用序號標出;給漢字注音,是考察你的識字能力,你即是認識可不會寫拼音是不行的,這就得平時把拼音學好,記住完整的拼音不但要有音節還得加上聲調;寫近義詞、反義詞等題目,一定得看好是讓自己寫的,還是在文中找的;填空題必須去文中找;仿照例子寫句子就要先讀原句,再仿寫。
4. 小學應用題 解答技巧是什麼
常用
解題方法
掌握解題步驟是解答
的第一步,要想掌握解答應用題的技能技巧,還需要掌握解答應用題的基本方法。一般可以分為綜合法、分析法、圖解法、演示法、消元法、假定法、逆推法、列舉法等。在這里介紹這些方法,主要是幫助同學掌握在遇到應用題時,如何去思考,怎樣打開自己的智慧之門。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實際解題中,往往是兩種或三種方法同時用到,而且有許多問題,可以用這種方法分析,也可以用那種方法分析。問題在於掌握了各種方法後,可以隨著題目中的
靈活運用,切不可死記硬背,機械地套用解題方法。 1.綜合法
從已知條件出發,根據
先選擇兩個已知數量,提出可以解答的問題,然後把所求出的數量作為新的已知條件, 與其它的已知條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答的問題,這樣逐步推導,直到求出所要求的結果為止。這就是綜合法。在運用綜合法的過程中,把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分解成可以依次解答的幾個簡單應用題。
網
例1.一個養雞場一月份運出
13600隻,二月份運出的
是一月份的2倍,三月份運出的比前兩個月的總數少800隻,三月份運出多少只?
綜合法的思路是:
算式:(13600+13600×2)-800
= (13600+27200)-800
=40800-800
=40000(只)
答:三月份運出40000隻。
另解:13600×(2+1)-800
=13600×3-800
=40800-800
=40000(只)
例2.工廠有一堆煤,原計劃每天燒3噸,可以燒96天。由於改進燒煤方法,每天可節煤0.6噸,這樣可以比原計劃多燒幾天?
解答這道題,綜合法的思路是:
算式:3×96÷(3-0.6)-96
=288÷2.4-96
=120-96
=24(天)
答:可比原計劃多燒24天
用心解救行了,不要考慮太多
小學的題都不難..
5. 做應用題技巧
先理解題意,這就看你語文的功底了,增加了和增加到就不是一個概念。再有就是注意審題了,找出等量關系,列式,計算。
6. 四年級應用題不好怎麼辦
你又不會的就來找我吧,別忘了我是你的兔兔O(∩_∩)O哈! 追問: (*^__^*) 嘻嘻……兔兔.....
7. 四年級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綜述: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
總領下文:
例如: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
答:這句話是總起句,在文中起到開篇點題,引出下文的作用,抒發了作者對荷蘭的贊美之情。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總結全文。
例如:多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了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抒發了作者對人家的熱愛之情。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例1:「筆直的公路上,一隊隊燈柱,像等待檢的儀仗隊。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燈柱的整齊地立在公路上的特點。
例2:「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雨後春筍生機勃勃的特點。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例如:「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調了灕江的水的靜、清、綠的特點。
8. 怎麼學好語文方法技巧四年級
1、語文學習中語言積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三四年級積累的關鍵仍然是詞語,而且是大量的詞語積累,詞語作為語言的組合元素,要像繁復的零件一樣存儲於孩子的腦海中,它是孩子將來語言表達的根基材料。
2、大量詞語的積累首先來源於課文,孩子們學習了課文,對課文的內容非常熟悉,在此基礎上積累詞語,屬於理解性積累,記起來容易而且記牢。
3、其次,詞彙的積累來源於孩子豐富的課外閱讀,這一塊的積累體現孩子的個性差異。因此,孩子需要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
4、四年級的語文學習重點和難點進入了對文本的理解。對於這一點很多家長有深切的體會。這是一個艱難的瓶頸期,孩子現有的認知水平很難對一篇文章進行准確、深入的理解。抓中心、中心句詞、關鍵詞句、體會句子的含義等深層理解文本的能力都將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在老師的指導下形成能力。
9. 應用題該用的技巧
初中數學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和技巧應用題聯系實際,生動地反映了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能否從具體問題中歸納出數量關系,反映了一個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列方程解應用題,一般應有審題、設未知元、列解方程、檢驗、作結論等幾個步驟.下面從幾個不同的側面選講一部分競賽題,從中體現解應用題的技能和技巧. 一.合理選擇未知元 例1 (1983年青島市初中數學競賽題)某人騎自行車從A地先以每小時12千米的速度下坡後,以每小時9千米的速度走平路到B地,共用55分鍾.回來時,他以每小時8千米的速度通過平路後,以每小時4千米的速度上坡,從B地到A地共用1.5小時,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2 (1972年美國中學數學競賽題)若一商人進貨價便誼8%,而售價保持不變,那麼他的利潤(按進貨價而定)可由目前的x%增加到(x+10)%,x等於多少? 解 本題若用直接元x列方程十分不易,可引入輔助元進貨價M,則0.92M是打折扣的價格,x是利潤,以百分比表示,那麼寫出售貨價(固定不變)的等式,可得:
M(1+0.01x)=0.92M[1+0.01(x+10)]. 約去M,得1+0.01x=0.92[1+01.1(x+10)]. 解之,得 x=15. 例3 在三點和四點之間,時鍾上的分針和時針在什麼時候重合? 例4(1985年江蘇東台初中數學競賽題)從兩個重為m千克和n千克,且含銅百分數不同的合金上,切下重量相等的兩塊,把所切下的每一塊和另一種剩餘的合金加在一起熔煉後,兩者的含銅百分數相等,問切下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解 採用直接元並輔以間接元,設切下的重量為x千克,並設m千克的銅合金中含銅百分數為q1,n千克的銅合金中含銅百分數為q2,則切下的兩塊中分別含銅xq1千克和xq2千克,混合熔煉後所得的兩塊合金中分別含銅[xq1+(n-x)q2]千克和[xq2+(m-x)q1]千克,依題意,有:
二.多元方程和多元方程組 例5 (1986年揚州市初一數學競賽題)A、B、C三人各有豆若干粒,要求互相贈送,先由A給B、C,所給的豆數等於B、C原來各有的豆數,依同法再由B給A、C現有豆數,後由C給A、B現有豆數,互送後每人恰好各有64粒,問原來三人各有豆多少粒? 解 設A、B、C三人原來各有x、y、z粒豆,可列出下表:
解得:x=104,y=56,z=32. 答:原來A有豆104粒,B有56粒,C有32粒. 例6(1985年寧波市初中數學競賽題)某工廠有九個車間,每個車間原有一樣多的成品,每個車間每天能生產一樣多的成品,而每個檢驗員檢驗的速度也一樣快,A組8個檢驗員在兩天之間將兩個車間的所有成品(所有成品指原有的和後來生產的成品)檢驗完畢後,再去檢驗另兩個車間的所有成品,又用了三天檢驗完畢,在此五天內,B組的檢驗員也檢驗完畢餘下的五個車間的所有成品,問B組有幾個檢驗員? 解 設每個車間原有成品x個,每天每個車間能生產y個成品;則一個車間生產兩天的所有成品為(x+2y)個,一個車間生產5天的所有成品為(x+5y)個,由於A組的8個檢驗員每天的檢驗速度相等,可得 答:B組有12個檢驗員. 三.關於不等式及不定方程的整數解 例7(1985年武漢市初一數學競賽題)把若干顆花生分給若干只猴子,如果每隻猴子分3顆,就剩下8顆;如果每隻猴子分5顆,那麼最後一隻猴子得不到5顆,求猴子的只數和花生的顆數. 解:設有x只猴子和y顆花生,則:
y-3x=8, ①
5x-y<5, ②
由①得:y=8+3x, ③
③代入②得5x-(8+3x)<5,
∴ x<6.5 因為y與x都是正整數,所以x可能為6,5,4,3,2,1,相應地求出y的值為26,23,20,17,14,11. 經檢驗知,只有x=5,y=23和x=6,y=26這兩組解符合題意. 答:有五隻猴子,23顆花生,或者有六隻猴子,26顆花生. 例8(1986年上海初中數學競賽題)在一次射箭比賽中,已知小王與小張三次中靶環數的積都是36,且總環數相等,還已知小王的最高環數比小張的最高環數多(中箭的環數是不超過10的自然數),則小王的三次射箭的環數從小到大排列是多少?
解 設小王和小張三次中靶的環數分別是x、y、z和a、b、c,不妨設x≤y≤z,a≤b≤c,由題意,有:
因為環數為不超過10的自然數,首先有z≠10,否則與①式矛盾. 若設z=9,則由①知:xy=4, ∴x=2,y=2,或x=1,y=4, ∴x+y+z=13或x+y+z=14. 又由②及c<z知,c|36,∴c=6,這時,ab=6. ∴a=2,b=3,或a=1,b=6 ∴a+b+c=11或a+b+c=13 又由③知:x+y+z=a+b+c=13 ∴取x=2,y=2,z=9. 答:小王的環數分別為2環,2環,9環. 例9(1980年蘇聯全俄第6屆中學生物理數學競賽題)一隊旅客乘坐汽車,要求每輛汽車的乘客人數相等,起初,每輛汽車乘了22人,結果剩下一人未上車;如果有一輛汽車空車開走,那麼所有旅客正好能平均分乘到其它各車上,已知每輛汽車最多隻能容納32人,求起初有多少輛汽車?有多少名旅客? 解 設起初有汽車k輛,開走一輛空車後,平均每輛車所乘的旅客為n名,顯然,k≥2,n≤32,由題意,知:22k+1=n(k-1),
∴k-1=1,或k-1=23, 即k=2,或k=24. 當k=2時,n=45不合題意, 當k=24時,n=23合題意, 這時旅客人數為n(k-1)=529. 答:起初有24輛汽車,有529名旅客 四.應用題中的推理問題 競賽中常見的應用題不一定是以求解的面目出現,而是一種邏輯推理型.解答這類題目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還要善於用准確簡練的語言來表述自己正確的邏輯思維. 例10(1986年加拿大數學競賽題)有一種體育競賽共含M個項目,有運動員A、B、C參加,在每個項目中,第一、二、三名分別得p1、p2、p3分,其中p1、p2、p3為正整數且p1>p2>p3,最後A得22分,B與C均得9分,B在百米賽中取得第一,求M的值,並問在跳高中誰取得第二名? 分析 考慮三個得的總分,有方程: M(p1+p2+p3)=22+9+9=40, ① 又 p1+p2+p3≥1+2+3=6, ② ∴6M≤M(p1+p2+p3)=40,從而M≤6. 由題設知至少有百米和跳高兩個項目,從而M≥2, 又M|40,所以M可取2、4、5. 考慮M=2,則只有跳高和百米,而B百米第一,但總分僅9分,故必有:9≥p1+p3,∴≤8,這樣A不可能得22分. 若M=4,由B可知:9≥p1+3p3,又p3≥1,所以p1≤6,若p1≤5,那麼四項最多得20分,A就不可能得22分,故p1=6. ∵4(p1+p2+p3)=40,∴p2+p3=4. 故有:p2=3,p3=1,A最多得三個第一,一個第二,一共得分3×6+3=21<22,矛盾. 若M=5,這時由5(p1+p2+p3)=40,得: p1+p2+p3=8.若p3≥2,則: p1+p2+p3≥4+3+2=9,矛盾,故p3=1. 又p1必須大於或等於5,否則,A五次最高只能得20分,與題設矛盾,所以p1≥5. 若p1≥6,則p2+p3≤2,這也與題設矛盾,∴p1=5,p2+p3=3,即p2=2,p3=1. A=22=4×5+2. 故A得了四個第一,一個第二; B=9=5+4×1, 故B得了一個第一,四個第三; C=9=4×2+1, 故C得了四個第二,一個第三. 練習題1.選擇題(1)打開A、B、C每一個閥門,水就以各自不變的速度注入水槽.當所有三個閥門都打開時,注滿水槽需1小時;只打開A、C兩個閥門,需要1.5小時;如果只打開B、C兩個閥門,需要2小時,若只打開A、B兩個閥門時,注滿水槽所需的小時數是( ).(A)1.1 (B)1.15 (C)1.2 (D)1.25 (E)1.75(2)兩個孩子在圓形跑道上從同一點A出發,按相反方向運動,他們的速度是每秒5英尺和每秒9英尺,如果他們同時出發並當他們在A點第一次再相遇的時候結束,那麼他們從出發到結束之間相遇的次數是( ).(A)13 (B)25 (C)44 (D)無窮多 (E)這些都不是(3)某超級市場有128箱蘋果,每箱至少120隻,至多144隻,裝蘋果只數相同的箱子稱為一組,問其中最大一組的箱子的個數n,最小是( )(A)4 (B)5 (C)6 (D)24 (E)25(4)兩個相同的瓶子裝滿酒精溶液,在一個瓶子中酒精與水的容積之比是p:1,而在另一個瓶子中是q:1,若把兩瓶溶液混合在一起,混合液中的酒精與水的容積之比是( ).
(5)汽車A和B行駛同樣的距離,汽車A以每小時u千米行駛距離的一半並以每小時υ千米行駛另一半,汽車B以每小時u千米行駛所行時間的一半並以每小時υ千米行駛另一半,汽車A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時x千米,汽車B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時y千米,那麼我們總有( )(A)x≤y (B)x≥y (C)x=y (D)x<y (E)x>y2.填空題(1)已知鬧鍾每小時慢4分鍾,且在3點半時對准,現在正確時間是12點,則過正確時間______分鍾,鬧鍾才指到12點上.(2)若b個人c天砌f塊磚,則c個人用相同的速度砌b塊磚需要的天數是____.(3)某人上下班可乘火車或汽車,若他早晨上班乘火車則下午回家乘汽車;又假若他下午回家乘火車則早晨上班乘汽車,在x天中這個人乘火車9次,早晨乘汽車8次,下午乘汽車15次,則x=_______.(4)一個年齡在13至19歲之間的孩子把他自己的年齡寫在他父親年齡的後面,從這個新的四位數中減去他們年齡差的絕對值得到4289,他們年齡的和為______.(5)一個城鎮的人口增加了1200人,然後這新的人口又減少了11%,現在鎮上的人數比增加1200人以前還少32人,則原有人口為_____人.3.(1982-1983年福建省初中數學競賽題)一個四位數是奇數,它的首位數字小於其餘各位數字,而第二位數字大於其餘各位數字,第三位數字等於首末兩位數字之和的二倍,求此四位數.4.(第2屆《祖沖之杯》)甲乙兩人合養了幾頭羊,而每頭羊的賣價又恰為n元,兩人分錢方法如下:先由甲拿10元,再由乙拿10元,如此輪流,拿到最後,剩下不足十元,輪到乙拿去,為了平均分配,甲應該分給乙多少錢?5.(1986年湖北省荊州地區初中數學競賽題)完成同一工作,A獨做所需時間為B與C共同工作所需時間的m倍,B獨做所需時間為A與C共同工作所需時間的n倍,C獨做所需時間為A與B共同工作所需時間的x倍,用m,n表示出x來.6.(1988年江蘇省初中數學競賽題)今有一個三位數,其各位數字不盡相同,如將此三位數的各位數字重新排列,必可得一個最大數和一個最小數(例如,427,經重新排列得最大數742,最小數247),如果所得最大數與最小數之差就是原來的那個三位數,試求這個三位數.7.(1978年四川省數學競賽題)某煤礦某一年產煤總量中,除每年以一定數量的煤作為民用、出口等非工業用途外,其餘留作工業用煤,按照該年度某一工業城市的工業用煤總量為標准計算,可供這樣的三個工業城市用六年,四個這樣的城市用五年(當然每年都要除去非工業用煤的那一個定量),問如果只供一個城市的工業用煤,可以用多少年?
練習題答案1.A.C.E.A.
7.設該煤礦該年度產煤總量為x,每年非工業用煤量為y,該工業城市該年工業用煤量為z,並設只供這樣一個城市工業用煤可用p年,由題意得方程組:
10. 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技巧
、指導精讀。就是說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談感受。對於課外閱讀,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課上所學得方法加以運用,養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2、指導速讀。在現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3、指導寫讀書筆記。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作文准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我想我們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賀卡、書簽等,這樣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4、朗讀和默讀朗讀,也叫誦讀,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朗讀把「目視」與「口讀」結合起來,聽讀並舉,聲情並茂,有利於理解、體驗和記憶,便於培養語感,一般詩詞文賦的閱讀多用此法。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文字元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默讀可以重復看,反復看,有助於理解。由於閱讀時默默無聲,更利於思考。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用此法;在查閱資料,閱讀報刊,以及在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中也廣泛使用默讀法。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常伴有標劃、批註、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於提高閱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