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腦卒中如何正確選擇檢查方法

腦卒中如何正確選擇檢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3-01 09:59:38

如何腦卒中患者進行評定,及評定方法

腦卒中的特殊臨床病症處理 (一)肩部問題 腦卒中患者在發病1~3個月,有70%左右發生肩痛及其相關功能障礙,限制了患側上肢功能活動和功能的改善,常見的有肩手綜合症、肩關節半脫位和肩部軟組織損傷(如肩袖損傷、滑囊炎、腱鞘炎)等。 1.肩-手綜合症(shoulder-hand syndrome,SHS)肩-手綜合症表現為肩痛、手水腫和疼痛(被動屈曲手指時尤劇)、皮溫升高、消腫後肌肉萎縮、甚至攣縮。病因不清,可能與交感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在壓迫下腕關節被牽拉並掌屈、過度牽拉、輸液滲出、手意外小傷害等有關。常於卒中後1~3個月發生,多突然起病,節段性疼痛、水腫、血運障礙、關節活動范圍受限、活動後症狀和體征加重。 (1)臨床分期 第Ι期,手部水腫,很快使運動范圍明顯受損。水腫重要在手的背面,特別是指節、指間關節,常中止於腕關節及其近端,皮膚呈橘紅或紫色,特別在下垂狀態時,表面微熱及潮濕感。指甲逐漸發生變化,表現蒼白、不透明。同時伴肩、腕關節疼痛,關節活動范圍受限,特別是前臂被動外旋、腕關節背伸更為顯著。如做超過腕關節活動范圍的被動屈曲時,疼痛加重,甚至做上肢負重的治療時也可引起。指間關節活動明顯受限,手指外展受限嚴重,近端的指尖關節發硬,僅能微曲,不能完全伸展,若被動屈曲該關節,有疼痛;而遠端指間關節可伸展,屈曲幾乎不能,任何被動屈曲企圖,都會產生疼痛。此期持續3~6個月,20%是兩側性的,這一期如出現症狀立即開始治療,常可控制其發展,並治癒;如不及時治療,很快轉入第Π期。被動活動易引起劇烈疼痛為此期一大特點。 第Π期,手的症狀更明顯,疼痛加重,出現自發痛是此期特點,手的水腫可減輕,但血管的通透性發生變化,如皮膚濕度增高、發紅、可見於絕大多數人。手皮膚、肌肉明顯萎縮,手掌成爪形,手指攣縮,發生Dupuytron攣縮樣手掌肌膜肥厚,X線可見骨質疏鬆樣變化,肉眼可看見在腕骨間區域的背側中央、掌骨和腕骨結合部出現堅硬隆起,指關節活動受限漸進明顯。此期約3~6個月,預後不良,為了把障礙減少到最小程度,仍必須積極治療。 第Ш期,又稱後遺症期,水腫完全消失,疼痛也完全消失,但未經治療的手,活動能力永久喪失,形成固定的有特徵的畸形手:腕屈曲偏向尺側,背屈受限制,掌骨背側隆起、固定、無水腫,前臂外旋受限,拇指和食指間部分萎縮、無彈性,遠端及近端的指間關節固定於輕度屈曲位,屈曲范圍很小,手掌成扁平,拇指和小指顯著萎縮,壓痛及血管運動性變化也消失。此期是不可逆的終末階段,病側手完全失用,永久喪失運動,成為終身殘疾。 (2)治療 原因防治:避免上肢受外傷(即使是小損傷)、疼痛、過度牽張、長時間垂懸,已有水腫者應避輸液。第Ι期治療效果較好,主要目標盡快減輕水腫、疼痛和僵硬,卧位時患肢抬高,坐位時把患上肢放在前面的小桌上,並用夾板固定,避免腕部彎曲。手指或末梢向心加壓纏繞是簡單、安全、有戲劇性效果,其治療方法:用1~2mm的長線,從遠端到近端,先拇指,後其他四指,最後手掌手背,直到腕關節上。冷療有止痛、解痙、消腫效果,用9.4~11.1℃的冷水浸泡患手30分鍾,1次/日。主動、被動運動應首先進行肩胛骨活動,在上肢上舉的情況下進行三維的肩關節活動。不應練習患上肢伸展的持重活動。 患側上肢的被動運動:可防止肩痛、維持各關節的活動度,但應非常輕柔,以不產生疼痛為度。 交感神經阻滯:星狀交感神經節阻滯對早期SHS非常有效,可使其減輕或消失,對第Π期效果差。 類固醇制劑:口服/肩關節或腱鞘注射類固醇制劑對肩痛較好,減輕局部炎症。 高位胸交感神經切斷術:對部分患者有效。 物理因子治療:有一定療效。 總之,肩-手綜合症的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特別是發病3個月內是治療的最佳時期。 2.肩關節半脫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在偏癱患者中很常見,肱骨頭從關節盂下滑,肩峰與關節盂之間出現明顯的凹陷。 (1)病因:最主要因岡上肌、三角肌後部為主的肩關節周圍肌肉功能下降。此外,肩關節囊及韌帶鬆弛、破壞、長期牽拉所致的延長;肩胛骨周圍肌肉癱瘓、痙攣及脊柱直立肌的影響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轉。 (2)臨床表現和診斷:多於病後頭幾周開始活動後,早期無任何不適,部分患者當患肢垂放時間長時,可有不適或疼痛,當上肢被支撐或抬舉時,症狀減輕或消失。日久可出現劇烈肩痛,可合並肩關節活動受限。查體可見患側肩部三角肌塌陷、關節囊鬆弛、肱骨頭向下前移位,方肩,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轉,關節盂向下傾斜。隨著肌張力增高,肩胛骨後縮,內緣隆起,多靠近脊柱,尤其下角內收,低於對側。關節盂處空虛,肩峰與關節盂之間明顯凹陷,可容納1/2~1橫指,即可診斷。 (3)預防:一旦出現肩關節半脫位恢復較慢,應早期預防。坐位時患肢可放在輪椅的扶手或支撐台上,或採取其他良好的肢位;站立時可用肩托(Bobath肩托),防止重力作用對肩部的不利影響。 (4)治療:目的在於糾正肩胛骨位置,進而糾正關節盂位置,手法糾正肩胛骨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伸;刺激肩胛骨周圍起穩定作用的肌肉活動或增加其肌張力,治療者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肢然後用手掌沿患肢到手掌方向快速反復地加壓,並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後縮;用冰快速按摩有關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動,對三角肌及岡上肌功能性電刺激,肌電生物反饋治療也有效。針灸、電針可能對肌張力提高有一定作用。在不損傷肩關節及周圍組織的情況下,維持全關節無痛性被動活動,應避免牽拉患肢,而引起肩痛和半脫位。

Ⅱ 腦中風檢查方法有哪些

span腦中風檢查方法有哪些?中風是危害
老年人
健康的一大疾病,隨著
醫療科技
的不斷提升,中風的
治癒率
在不斷的提高。可
中風後遺症
卻讓醫學界望而卻步,不僅僅是治療的問題,不能及時的發現與診斷中風後遺症也是一大難題。中風後遺症是恢復速度及程度較慢,為了幫助大家認識中風後遺症,那麼腦中風檢查方法有哪些?請看下面的介紹。腦中風檢查方法有哪些?1、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
手腳
麻木或軟弱無力,手中拿的物品有時忽然落地;2、突然出現短暫的
雙目失明
或復視或視物模糊;3、突然失語或吐字不清或說話困難,但「心裡明白」(意識清楚),而且很快
恢復正常
,不留任何
痕跡
;4、近期內出現
記憶障礙
,尤其是近期記憶;5、原因不明的智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常無緣無故地「出差錯」;/span
span腦中風檢查方法有哪些?上述表現都是在無任何
誘因
情況下,不知不覺發生的,而且歷時短暫,僅幾秒甚至幾分鍾。確診
腦中風後遺症
後要抓緊時間治療了,推薦
神經組織
靶向修復
療法
。/span

Ⅲ 腦卒中有哪些檢查方法

核磁,CT都是常用的手段

Ⅳ 快速識別腦卒中的方法有哪些呢

腦卒中是一類十分危險的腦血管疾病,發現後應盡快去醫院診治,一刻都不可拖延,這樣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復質量,也可以改善預後。我們應該學會一些方法自己去判斷是否有腦卒中,以便於及時送診。如家人出現口語不清、無法控制面部、肢體等表現,我們就需要去考慮是否屬於腦卒中。有一些辦法可以去初步判斷腦卒中: 1、自己說一句話,然後讓家人將其重復一遍,看看是否能夠流利地表達出來; 2、檢查面部表情肌,讓家人試著去微笑看一下面部表情機有沒有問題; 3、第三個是肢體控制能力,讓家人動動手,把手舉起來,看看是否有舉起障礙。

以上就是筆者的回答,各位還有什麼意見與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Ⅳ 腦中風怎麼確診

大多數中風是有先兆症狀的。中風的先兆症狀包括:1、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的人突然出現頭痛、頭暈、嘔吐、眼前發黑伴有一側肢體的麻木無力,常遇是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2、反復發作的說話不清、視物模糊、一側面部或肢體麻木、沉重感、軟弱無力、活動不靈活或輕癱,是頸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典型表現,是發生腦梗死的先兆。3、突然視物旋轉、耳鳴、嘔吐、言語不清、取物不準、走路不穩、四肢無力甚至突然摔倒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預示該系統將發生嚴重的缺血性中風。中風的確診除了重視先兆症狀外,還要配合影像學檢查,如頭部的CT、核磁共振和血管造影等。

Ⅵ 如何快速識別腦卒中

腦卒中又稱為腦血管意外,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是指由於突然發生的、腦部血管急性損傷或病變,而引起的局部或者全腦的功能障礙。一般持續時間為超過24小時或者引起死亡的一系列的臨床的綜合症,腦卒中它不是指的一種疾病,而是指的一系臨床綜合類型的疾病,它包括了腦梗死,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而其中腦梗死又包括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等。

那麼當我們身邊有人,突發腦卒中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特別是看到家裡老人突然的暈倒在地上,意識喪失、或者出現意識障礙半身麻木,很多人看到這個現象我們一定要警惕是不是中風。那麼當身邊的人遇到這種突發狀況的話,就應該快速地撥打120,並且跟醫生說明病人的基本情況,還有要保持病人呼吸道的通暢。


Ⅶ 發生了腦卒中以後需要做哪些檢查

如果出現了腦卒中,首先應該去做頭ct,其次可以考慮做頭部核磁的檢查,另外也應該做一些相關的抽血化驗,包括血常規生化選項,血糖的檢測,血脂方面的檢測等等。建議腦卒中發生後應該及時的送醫進行檢查,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多進行有氧體育鍛煉,戒煙戒酒,不要吃過於油膩或過於甜的食物。

Ⅷ 腦卒中如何篩查

腦卒中篩查對疾病發現腦卒中,避免腦中風危害具有重要的意義。腦卒中篩查人群主要是包括高齡,家族史病人,肥胖、高血壓及低血壓、糖尿病、喜歡吃鹽食、鍛煉比較少、吸煙、作息時間不規律、頭暈、肢體麻木等特點的人群,在篩查的項目上,主要包括實驗室檢查和頭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復篩。腦卒中篩查是腦卒中防治的前提和基礎,由於腦卒中能讓人在短時間內出現偏癱、失語、甚至死亡等嚴重危害,所以及時篩查腦卒中十分重要。

Ⅸ 腦中風該怎麼檢查

這是幾個比較常規的檢查:
1、血常規。

通過這項檢查,患者可以准確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對確診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通常情況下,腦中風發病初期,一般無特殊變化。白細胞不高,這一點與腦出血不同。當合並感染時,如呼吸系統或泌尿系統感染,則白細胞增高。

2、尿常規。

這項檢查對查清患者是否並發了其他疾病,尤其是腎臟疾病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一般情況下,腦中風對尿常規並無影響。當患者有腎小動脈硬化並存時,尿常規可有異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患者,尿中可有膿球、蛋白。

3、大便常規。

這項檢查是腦中風患者就診的時候需要重視採用的,對全面的去除病症危害具有很大的意義。患者大便一般無變化,腦中風患者檢查大便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寄生蟲和其他腸道疾病,檢查大便潛血以發現胃腸道的出血。

Ⅹ 腦卒中篩查查什麼

風險因素分得更細 以前腦卒中危險因素有8個,而新修訂的則細化為4+12。即4項主要危險因素和12項一般危險因素。如果有兩項主要危險因素,或1項主要危險和兩項以上一般危險因素,或者以前有過卒中/短暫腦缺血發作的患者,都應該進行腦卒中篩查。 4項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年齡超過50歲。12項一般危險因素:房顫、心臟病;呼吸睡眠暫停;腦卒中家族史;吸煙;大量飲酒;缺乏運動;膳食中油脂過多;肥胖;男性;牙齦經常出血、牙松動、脫落;缺血性眼病和突發性耳聾。 篩查要先評估再檢查 正確步驟應是,在門診做完危險因素評估,如有必要,再做血常規、血生化十項、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四項、血沉、糖化血紅蛋白,以及腦血管超聲、心電圖等檢查。查完後如需要,再做腦血管CT、核磁、腦血管造影等。 然而,很多人就想查一查,沒去腦卒中篩查門診評估,而是直接跑到醫院相關科室,述說自己的情況,要求醫生開檢查。結果常常是不僅浪費了自己的錢,還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 專家提醒,有意識來篩查沒錯,但檢查前要先看看自己有沒有3項以上的危險因素。而腦卒中篩查門診中的第一步,正是讓患者在醫生指導下自檢。 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最大特色之一,就是細化了結果,分為5級,並規范了每級的應對措施,以便規范治療。 一級:血管沒問題,也沒有風險因素或風險因素數量沒有達到上述標準的,屬於正常人群定期自查。 二級:血管沒問題,但風險因素達到上述標準的,屬於輕危人群控制原發病。 三級:血管有問題的,如動脈粥樣硬化相對穩定,屬於中危人群長期吃葯控制防止惡化。 四級:出現血管狹窄的,屬於高危人群長期吃葯控制。 五級:血管狹窄程度非常嚴重的,屬於極高危人群建議根據病情選擇手術,如頸動脈剝脫術和支架手術等。

閱讀全文

與腦卒中如何正確選擇檢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腦血管瘤有什麼治療方法 瀏覽:918
最簡單的刷鐵塔方法 瀏覽:254
吃麵包的方法和視頻 瀏覽:846
有沒有再簡單點的方法 瀏覽:905
腰椎軟骨病的治療方法 瀏覽:950
優卓雙氧水使用方法 瀏覽:280
什麼方法可以讓月經提前 瀏覽:648
制定物資消耗額的常用方法 瀏覽:817
汽車暖氣排氣管的安裝方法 瀏覽:288
五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187
鋼尺使用方法 瀏覽:277
收稻米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7
舊衣服做褲子簡單方法 瀏覽:306
深色衣領發黃怎麼變白的最快方法 瀏覽:509
科目三如何加減檔的操作方法 瀏覽:475
紫草服用方法怎麼做 瀏覽:840
排痘針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32
瘋釣鯽的使用方法 瀏覽:304
如何打敗僵屍的方法 瀏覽:749
小白攝像頭使用方法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