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蔬菜根瘤病防治
主要是根結線蟲危害的。種前土壤撒施噻唑膦2000g一畝,目前只有這個成分能有效殺死和防治根結線蟲。
⑵ 蔬菜根瘤病如何防治方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8
⑶ 蔬菜根腫病怎麼防治
白菜根腫病又稱根瘤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在我國南方的多數地區和北方的一些酸性土壤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發生。
症狀及其識別:根腫病主要危害植株根部,發病初期在主根和一、二級側根上出現局部腫大現象,地上部分生長遲緩,外葉常在中午萎蔫,早晚恢復。發病後期根部腫瘤長大,最大直徑可達10厘米以上,一個或多個不等,地上部分發生葉片變黃、葉緣乾枯及干燒心症狀。大白菜植株感病後,結球能力減弱,葉球小並且鬆散。
防治方法:①控制種子來源。從無根腫病發生的地區引進種苗,並嚴格執行檢疫制度,避免種子帶菌。②改良土壤。在常發生根腫病的地區種植時,於播種或定植前7~10天向田間撒熟石灰,每畝用量70~100千克。或在發病初期,用15%石灰乳灌根,每株0.3~0.5千克乳液。③加強栽培管理。與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4~5年,採用高壟或高畦栽培。增施鹼性肥料,精耕細作,及時拔除田間病株並帶到非水源處銷毀。④葯劑防治。可用75%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每畝1.5~3千克,加適量細土,於播種或定植前溝施;或用75%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於定植前穴澆,每畝250~500克葯液。也可用50%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5~3千克,加適量細土,於播種或定植前溝施;或定植時每株用苯菌靈葯液400毫升(有效成分克)澆灌,隔1個月後再澆1次。
⑷ 白菜長了根瘤病,怎樣防治。下一年種植對土壤怎樣殺菌。用什麼殺菌葯好
一、病症特點
出苗正常,但十幾天後白菜苗白天萎蔫,慢慢就不長了,嚴重的開始死亡。根部表現是主根腫大為球形的瘤子,瘤子成串,大的直徑1.5厘米,白色,表皮粗糙。
二、室內鏡檢
將病樣在室內鏡檢,顯微鏡下切片觀察,根部細胞內有一個一頭大一頭小近橢圓形的病體,是病菌的孢子囊,它由一粒一粒圓形小病菌集成。
三、確診
生產中有兩種病害可引起白菜根瘤,一種是根結線蟲病,一種是根腫病。鏡檢中未發現根結線蟲,檢驗出的病原菌是芸苔根腫菌,屬黏菌,這種病菌可引起白菜根腫病,因此確診這塊地發生了根腫病。
四、病害規律
白菜根腫病在河北省不為常發性病害,但近年有上升趨勢。這種病屬於頑固性土傳病害,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10~15年,病菌侵染白菜、油菜、菜薹等十字花科蔬菜。而遠距離傳播由病菌黏附種子上進行。田間靠雨水、灌溉水、害蟲和農事操作傳播。土壤偏酸性田易於發病,因此白菜根腫病在南方發生較重。
五、防治白菜根瘤病最好是下茬與非十字花科輪作。如果連茬,可以採取一下措施防治:1、選用抗病品種。2、高壟、高畦栽培。3、灌根。可選葯劑為托布津或五氯硝基苯。4、在種植前配製毒土,溝施或穴施。毒土的配置方法是:每畝地70%的五氯硝基苯2-3千克拌細土50千克
⑸ 請問醫生蔬菜根瘤病怎麼預防
蔬菜的根腫病,是一種常見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根部,造成主根或側根出現大小不等、形似手指狀、短棒狀或球狀的瘤,嚴重時須根上的瘤多達數十個,串生在一起。感病後可造成大幅減產甚至絕收。
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根腫菌喜歡酸性土壤,一般來說,十字花科作物連作田塊、酸性土壤田塊、低窪潮濕和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最重,施用過多氮肥的田塊發病較重。
防治根腫病應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最好實行水旱輪作或與非十字花科作物輪作3~5年,並結合深耕,可以有效地減輕病害的發生。此外可以增施石灰,降低土壤酸度,以降低發病率。
葯劑防治技術如下:
一是做好種子消毒。播種前用55℃溫水浸種15分鍾,再用10%氰霜唑懸浮劑2000~3000倍液浸種10分鍾,洗凈後播種。
二是苗床消毒。可用50%敵磺鈉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或10%氰霜唑懸浮劑1000~1500倍液對苗床噴淋,淋土深度15厘米左右。
三是種苗殺菌。種苗移栽前用適當濃度(15%)的石灰水或10%氰霜唑懸浮劑1500~2000倍液浸根或作定根水澆施,防止病菌侵入根系。
四是移栽前對大田消毒滅菌。使用的葯劑有氟啶胺和譜菌特。氟啶胺噴霧混土進行土壤處理,是防治根腫病的高效葯,但濃度大時對幼苗根系生長有抑製作用,不宜作灌根等集中式施葯處理。60%譜菌特一般用750倍液噴施,用作大田土壤消毒處理,效果可達70%~80%。
五是發病後噴葯防治。大田十字花科蔬菜呈現根腫病症狀後,可用10%氰霜唑懸浮劑1500~2000倍液灌根,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處理,或用20%喹菌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對發病株基部定點噴葯防治。
⑹ 蔬菜的根瘤病該如何治療
一、症狀描述發生問題的芹菜,正如農戶所描述的那樣,除個別矮化植株有葉斑現象,大部分植株除了矮化之外,其餘和正常芹菜並無太大區別。
在植保界,為植物診斷病蟲害時,有句專業術語,叫「葉部症狀看不透,應當想到看根部」,也就是說,當從植株表面看不透症狀時,應當拔掉一棵「病株」,檢查一下根系狀況。
特別是蔬菜種植區,大部分病害都是由根系引起的,果不其然,拔掉的芹菜根系,除根系明顯不發達之外,主根和側根上,還布滿了大小不一的根瘤。
2、作物生長期線蟲防治辦法。根結線蟲不喜歡過乾燥或濕度過於過大的生存環境,也就是說,線蟲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和農作物根部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在農作物生長期發現有線蟲危害,除了及時施葯防治,貌似缺少其它辦法,而沖施阿維菌素乳油,則是最直接的防治辦法,前提是,在上市前15天內禁止使用。
3、針對重茬田塊,重點處理。蔬菜防治線蟲的難點就在於沒有休棚期,比較簡平快的方法就是用葯物處理土壤,在整理土壤之前,除了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外,每畝撒施5億活孢子/克淡紫擬青黴顆粒劑3000-4000克,或10%噻唑膦2000克,或10%阿維噻唑膦2000克,可撒施地面後旋地,或溝施或穴施,採用後兩種方式,可適當減量。
⑺ 榨菜的根瘤病怎樣預防
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 2、高壟、高畦栽培。 3、灌根。可選葯劑為托布津或五氯硝基苯。 4、在種植前配製毒土,溝施或穴施。毒土的配置方法是:每畝地70%的五氯硝基苯2-3千克拌細土50千克。
⑻ 如何根治蔬菜根瘤病
蔬菜出現根瘤後植株通常會有生長衰弱,矮小,萎蔫,伴隨著黃葉等現象,類似缺水缺肥或枯萎病、根腐病等病害的症狀。實際上,蔬菜根瘤就是一種顯著的病症,而這種病就是蔬菜根線蟲病。
據了解,蔬菜根線蟲病是由根線蟲侵染為害造成的。蔬菜根線蟲危害的是根部,主要集中在側根和須根,受其為害的側根和須根會生長出許多的瘤狀物根結,有的呈串珠狀,有的似雞爪狀,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根瘤、根結。因為根線蟲在侵害根部時,它會用鋒利的口針穿刺根部並分泌唾液,破壞根部的表皮細胞,刺激根部不正常生長,進而就形成了蔬菜根瘤。這些瘤狀物根結會使根系無法吸水吸肥,阻礙營養的輸送,蔬菜就會出現生長衰弱等症狀。那蔬菜根瘤病防治要點有什麼?
防治蔬菜根瘤病必須使用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物理防治可以採用高溫悶棚,水淹處理,石灰氮,超聲波,射線等常規手段措施。化學防治則可以施用利根砂乳油 800-1500倍兌水灌根,再根據根線蟲發生嚴重程度和作物生長期長短,間隔30天左右再使用一次即可
⑼ 蔬菜根瘤病如何防治方法
蔬菜根部出現異常肥大的肉質根或塊根,有的長滿顆粒狀的瘤狀根,地上部份有的葉片枯黃生長受抑制甚至死亡,而有的則生長正常,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一、根腫即根腫病又叫大根病,真菌病害,為害十字花科蔬菜(除大白菜以外),還為害甘蘭、芥菜、芥蘭等。受害植株主根上部受病菌刺激增粗變大,表面光滑或呈瘤狀,側根及須根的腫瘤小而多。腫瘤新起呈白色,後期呈褐色,表面粗糙,開裂以致腐爛。病菌主要通過土壤、肥料、種子及病殘體傳播。土壤溫度18℃~25℃,土壤濕度60%左右,土壤酸鹼度在pH5.4~6.5時容易發病,我省滇中地區4~9月為發病高峰期。
二、根結即根結線蟲病根結線蟲蟲體很小呈線狀,因其危害部位在根部結成一些小果很象根瘤。表現症狀在地上部為植株矮小、瘦弱、不結實或少結實,所以將其歸在病害類。線蟲主要在病殘體及土壤中越冬,環境適宜時幼蟲從根部侵人,刺激根部呈瘤狀即蟲癭。寄主廣泛,為害種類多,主要有茄科的番茄、辣椒、茄子、葫蘆科的黃瓜、冬瓜、傘形科的芹菜、胡蘿卜、菊科的萵苣等。 根結線蟲是好氣性生物,一般在地勢高燥乾旱條件下,結構疏鬆的砂壤土有利於發生。反之土壤濕潤,土質粘重的地塊發病少而輕。
三、根瘤即根瘤菌一般在豆科作物上,也是由於真菌侵染根部刺激細胞膨大呈米粒大小的根瘤。這種根瘤菌與豆科作物是一種共生關系、豆科作物供給根瘤菌糖類及其他營養元素,而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素供豆科作物利用,而不造成為害,是一種有益生物。根瘤菌與豆科作物有特殊的選擇性,一定的根瘤菌與一定的豆科作物共生如豌豆根瘤菌,大豆根瘤菌等。
四、防治措施
1、根腫病只為害十字花科蔬菜,所以應與非十字花科的茄科、葫蘆科、禾本科、百合科輪作。結合整地畝施石灰50~100千克,調節酸鹼度pH7.2以上。發現病株可用1%~2%的石灰水澆根,控制病菌蔓延。葯劑防治:在定植前用五氯硝基苯1.5~2千克/畝撒施或穴施,或用700~1000倍液每塘澆0.25~0.5千克葯液再定植。
2、根據線蟲:實行輪作至少1~2年。葯劑防治在播種或定植時每畝用米樂爾顆粒劑3千克與土壤混合撒施或穴施。生長期發生時可用50%的辛硫磷1500倍,或80%的敵敵畏1000倍灌根。注意適時灌溉,防止受旱。
3、豆科作物的根瘤菌是有益生物,可以增施磷肥或菌肥以促進根瘤菌的生長。
⑽ 如何防治白菜根瘤病
目前沒有防治大白菜根腫病的特效葯,要防止根腫病的關鍵措施是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換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