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會計中如何分配工資費用的
借:管理費用 12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1200
如果是商業、服務業等,借:管理費用,如果是工業企業車間工人的工資就是借:製造費用,貸:應付職工薪酬
② 求個人理財技巧,工資如何分配比較合理
一個月僅有xxxx元的收入,該如何選擇理財方式?
做理財咨詢以來,這是最多人提問的一類問題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自製力欠佳,知識儲備還不夠,或者是大家想要在理財方面更進階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開頭,有一個十分靠譜的《理財訓練營》課程推薦給大家::限時特惠!《理財訓練營》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高效學理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薪人士腳踏實地且高效的理財方式。
一、讓存款變得更多
那麼,理財的正確方式應該第一步開始存款,先攢下自己的第一筆錢,再利用這筆錢去投資。
現在我來給你介紹一種方法,叫做52周存錢法,它能夠保障你一年最低會存下13780元。
52周存錢法科學的定義就是存錢的人必須在一年52周內,每周存款10元,之後每周遞存10元,在第52周的時候,則是存下520元。
這樣一年算下來,到底會有多少錢呢?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額雖然只有10元,一年下來竟然能存下13780元,資金的積累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自然,大家都覺得第一周存下10元的確輕輕鬆鬆,你能夠從100元開始,你也可以直接索性從1000元啟動。
存多少錢,完全憑大家的個人情況,結余多可以多存,結余少可以少存。
在存錢過程中,金額目標要適當,不要中途斷檔,也不要中途拿這筆錢拿出來使用。
大約你感覺這樣子省錢太艱苦,那每個月你可以從這部分存款中拿一個你想要的金額,讓自己一個相對奢侈的願望能得到滿足,做到輕松愜意和愉快地理財。
倘諾你害怕自己的存錢計劃無法堅持,或者是對存完錢後應該投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而感到迷茫,那麼推薦你來加入理財訓練營:僅限50個名額!點擊參加《理財訓練營》提升自己業余賺錢的能力
二、錢少也能理財的方法
我們都了解,基金定投或是投資銀行存款,一般說來最好是使用閑錢,避免緊急用錢的時候,這筆錢拿不出來,那就很尷尬。
可如果你的經濟非常拮據,手裡沒有閑錢,該要怎麼理財呢?
下面,學姐偷偷告訴大家一個投資方法——十二投資法。
「十二投資法」詮釋一下,就是每個月拿出一筆錢來投資一個固定期限的投資產品,以獲取最高利率,並堅持每月投資。
這樣子堅持下去,你每個月都能強制存一筆錢,而且都能正確理財,一年後,每個月除了能收到利息外,還會有一筆本金到賬。
這時,如果你有任何大額的資金需求,都可以用已到賬或者將要到賬的本金來解決問題了。
若是不急著花錢,本息連同預算的投資金額可用於再一次投資。
這種方式可以用來投資基金定投和銀行理財產品。
三、應該怎麼理財?
雖然業內有很多不同的理財產品,但基本的理論和選擇技巧卻是相同的,對於經濟實力薄弱的小夥伴來說,那麼可以試試下面的辦法。
第一步我們當然要以正常生活開銷為主,意思就是理財前還是要保證自己生活上的流動資金充足。正常來說最好留下3個月的生活花銷。
而且這筆錢可以放在任何貨幣基金中,例如現在比較實用的支付寶或者微信零錢通等等。
在保證基礎開支的情況下,結余的資金就可以用來投資了。
在理財上每個階層所投入的成本都不盡相同,但工薪階層在理財方式上的選擇趨於一致。在理財方式選擇上,人們有很多不同的選項,一般會集中在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和黃金。
人們心中會對每種理財方式的風險有大體的預估,這決定了他們在每種方式上的具體配置,風險排序如下:
股票>股票基金>黃金>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股票基金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都很高,與固收類的理財產品是沒有辦法去比較的,但是基金定投的方式比股票的風險更低一些。
用於博取收益的高風險理財產品可以選擇股票和股權投資,避險資產可以選擇黃金來配置。
理論知識講完了,理財重點要靠實操,不然資料收藏再多也沒用,福利來襲!《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③ 工資費用分配的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
工資費用分配的概述
工資費用分配(salary
costs
allocation)是指將工資費用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計入產品成本。主要有工資分配的原則、工資分配的對象以及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三個問題。
工資費用分配的功能
工資費用分配模塊的功能就是將當期已經發放的工資費用分配到一定的成本、費用科目進行會計核算,以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會計核算原則。
工資費用分配的原則
(1)分清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與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工資費用一般都應計入產品成本,但醫務、福利人員的工資則應由福利費開支,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應由管理費開支,專設銷售機構人員的工資應由銷售費負擔。
(2)應該分清直接計入成本的工資費用與間接計入相應的產品成本。而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應先按不同的車間進行歸集,計入製造費用,然後與其他製造費用匯總以後分配計入產品成本。
工資費用的分配對象
工資費用的分配對象可作如下分類,生產工人的工資應分配給所生產的產品或勞務;
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應由各車間的製造費用承擔;企業管理人員的工資應由管理費負擔,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工資費用應根據成本開支渠道的規定列支。
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
由於工資形式不同,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也各不相同。現以計時工資形式與計件工資形式分別介紹直接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
在計時工資形式下,如果基本生產車間只生產一種產品,則可以將該項工資直接計入該產品成本明細賬的「」直接工資「」成本項目;如果生產兩種以上的產品,則可以將該車間生產工人的工資按工時比例進行分配後計入各有關品種的成本明細賬該成本項目。其計算公式如下:
在計件工資形式下,可直接根據各種產量記錄所記合格品數乘以計件單價求得。並將其直接計入各有關產品成本明細賬的「」直接工資「」成本項目。至於計件工人應得的津貼、補貼和非工作時間的工資,一般應按各種產品計件工資費用比例進行分配。
④ 工資支付和工資費用分配的處理方法有(+)
摘要 工資費用分配方法指工資費用分攤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工資費用計入產品成本的分配方法,要按照工資支付方式來分。在採用計時工資形式的情況下,如果這個車間只生產一種產品,則可完全由該種產品負擔。如果生產幾種產品,要按各種產品的工時比例來進行分配。原則上要採用實際工時,如果實際工時收集不到,也可採用定額工時。
⑤ 工資費用的分配對象
工資費用的分配對象可作如下分類,生產工人的工資應分配給所生產的產品或勞務;
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應由各車間的製造費用承擔;企業管理人員的工資應由管理費負擔,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工資費用應根據成本開支渠道的規定列支。
⑥ 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有哪些
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有工時比例法、工資比例法、機器工時比例法、年度計劃分配率法,下面具體介紹:
1、工時比例法
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種產品所耗生產工人工時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一種方法。對於這種分配方法,查賬人員應檢查企業是否有真實正確的工時記錄。
計算公式: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生產工人實際工時數*製造費用分配率
2、工資比例法
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一種方法。
採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種產品生產機械化的程度應該大致相同,否則機械化程度低的產品所用工資費用多,負擔的製造費用也要多,而機械化程度高的產品則負擔的製造費用較少,從而影響費用分配的合理性。
計算公式: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生產工人實際工資額*製造費用分配率
3、機器工時比例法
這一方法適用於生產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產品,因為這類產品的機器設備使用、維修費用大小與機器運轉的時間有密切聯系。採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具備各種產品所耗機器工時的完整的原始記錄。
查賬人員審查採用機器工時比例分配法分配製造費用的賬務時,應首先對被查企業機械化程度及機器工時記錄等情況進行核實,查明該企業是否適用這種分配方法,然後,再復核數字計算的正確性。該方法的計算程序、原理與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4、年度計劃分配率法
採用這種方法,不論各月實際發生的製造費用多少,每月各種產品成本中的製造費用都是按年度計劃確定的計劃分配率分配。年度內如果發現全年製造費用的實際數和產品的實際產量與計劃數發生較大的差額,應及時調整計劃分配率。
這種方法適用於季節性的生產企業,因為在季節性生產企業中,每月發生製造費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產量懸殊卻很大,如果按實際費用分配,各月單位產品成本中的製造費用將隨之忽高忽低,不便於進行成本分析。
製造費用分配表:
製造費用的分配標准:
(1)直接人工工時,各受益對象所耗的生產工人工時數,可以是實際工時,也可以是定額工時;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對象所發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數;
(3)機器工時,各受益對象所消耗的機器工時數,可以是實際工時,也可以是定額工時;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數量,各受益對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數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對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標准產量,將各產品實際產量換算成標准產量,以各產品的標准產量數作為分配標准。
⑦ 部門人員工資如何分配到成本中
項目(工程)核算對象共同發生直接生產人員的人工費,可用「工天法」或「工時法」進行分配。計算公式如下:
日(工時) 當期直接生產人員工資總額
工資率 各項目(工程)實用工天(工時)之和
某項目(工程) 該項目(工程)實 日(工時)
= ×
應負擔工資費用 用總工天(工時) 工資率
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與浮動(總掛總提)辦法的企業,其工資及計提的職工福利費的核算辦法按下列規定執行。
(1)列入成本費用的工資包括:
①當年經有關部門核定的工資總額基數中,按規定計入成本費用的各類人員的工資、獎金、工資性津貼和補貼;
②經批准在工資總額基數之外單列的按國家政策規定必須安排的新增人員的工資、津貼和補貼、獎金,如復員退伍軍人、軍隊轉業幹部、大中專畢業生等;
機構合並、撤消或成建制職工劃入、調出,國務院重大經濟改革措施出台對工資總額有較大影響時,應報有關部門對工資總額基數進行相應增減。
③經批准提取的創造發明獎、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等直接計入成本費用,不列入工資總額范圍。
(2)企業當年新增效益工資應在管理費用中列支,未完成掛鉤指標按規定下浮的工資直接沖減管理費用。
(3)工效掛鉤計入成本費用的工資,未批准前以核定的工資基金數為依據。為了便於核算,工資的分配,仍以工資計算單(表)等有關資料當期工資實際支出額與按國家政策規定必須安排的新增人員的按工資實際支付額列入有關的項目(工程)成本和部門。
企業實行工效掛鉤按規定提取新增效益工資,應根據總公司在新增效益工資審批表上批準的數額列入管理費用。申報程序按有關規定執行。
經批准提取的創造發明獎、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按提取數列支。按規定列入成本費用的物價補貼,按實際支付數列支。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核定的企業本月 新增人員當月實+企業工資總額基數 工資總額基數 際增加的工資額=-----------------1
與實發工資差異率 企業本月實 實發物資 實發各種
- -
發工資總額 等節約獎 價格補貼
某單位本月列 本單位 本單位實 本單位實 企業工資總額
入成本的工資=(實發工-發的物資-發的各種)×基數與實發工
總額基數差額 資總額 等節約獎 價格補貼 資差異率
某單位本 本單位實發工 本月列入 本 月 本 月
月列入成 資總額(扣除 成本的工 提取的 實發的
本的工資=實發節約獎和±資總額基+物資等+各種價
總 額 價格補貼) 數差額 節約獎 格補貼
各生產單位應計入項目(工程)成本的工資額確定後,在項目(工程)成本「人工費」及間接費用之間的分配,也可按各類人員的工資實際支付額為基礎,採用上述辦法進行分配。
(4)掛鉤企業工資費用計入項目(工程)成本核算對象的分配方法與未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與掛鉤浮動企業的分配方法相同。
(5)掛鉤企業職工福利費,應按當年實發的工資總額和國家財務制度規定的提取比例計算。
第二十七條 物資材料核算及分配。物資材料的實際成本一般包括買價加運輸費、裝御費、保險費、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加工、整理、挑選費用及應交納的稅金。
對領出並已消耗的物資材料、燃料、動力和其他物料消耗等,對能直接歸屬於某個(工程)成本的應按領用時的受益對象列入該項目(工程)的「材料費」項目;生產處、所、隊室等生產單位領用的不能直接歸屬某個項目(工程)成本的物資材料列入間接費用;院部領用的物資材
料和經營管理部門領用的物資材料等分別列入期間費用管理費用和經營費用。
對幾個項目(工程)核算對象共同耗用的物資材料,可用下列方法分配:
某種物資 共同耗用某物資材料的費用總額=---------------
材料分配率 各核算對象的物資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之和
某核算對象應分 某核算對象物資材料 某種物資
= ×
攤物資材料費用 消耗定額(或定額成本) 材料分配率
已領未用的物資材料、燃料等,應在月末辦理退料手續;需留下月繼續使用的,也要辦理假退料手續。生產剩餘的各種邊角余料、下角料、廢料以及回收的包裝物等,也應在月末辦理退料手續,沖減有關項目成本或費用。各單位、各部門一律不準有賬外物資材料。
2.企業庫存物資可採用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採用實際成本進行物資材料日常核算的,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平均法」、「後進先出法」等方法確定領用物資的實際成本。
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物資材料日常核算的,月終必須將領用物資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物資材料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應當按照物資材料類別進行核算。成本差異必須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
物資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可以按當月的成本差異率計算,也可以按上月的成本差異率計算,物資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一般在會計年度內不得改變,需要變更的,應在變更前報上級主管部門(總公司)批准。
物資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由相關物資管理部門集中核算,列轉各單位,由各單位分配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各單位自購物資材料料差,比照上述辦法由各單位自行分配計入有關核算對象。
3.企業應建立健全存貨收、發管理制度,確定合理庫存量,減少資金佔用,降低存貨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第二十八條 其他直接費用的核算及分配
除人工費、物資材料費以外的可以直接歸屬某個項目(工程)成本的費用列入該項目(工程)的「其他直接費用」項目。如招標投標費、勘測現場零雜費等。
對幾個項目(工程)核算對象共同耗用的其他直接費用,可用下列方法分配:
某種其他直接費實際發生額
費用分配率=-------------各受益項目(工程)的實際(或預算)工料費之和某項目(工程)應負 該項目(工程)實際= ×費用分配率
擔的其他直接費 (或預算)工料費之和
第二十九條 間接費用的核算及分配。企業所屬生產經營單位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支出及其不能直接歸屬某個項目(工程)的費用在「間接費用」科目核算。如生產經營單位人員工資、津貼和補貼、獎金、職工福利費、勞動保護費、辦公費、差旅費等。
1.間接費用由各生產處、所、隊室等生產單位匯集和分配,同時根據目標成本責任制的要求,按照費用的性質和責任歸屬,實行分級歸口核算和管理,將分解的成本費用指標落實到班組和個人。
2.計入成本費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應當根據《企業財務通則》規定,可選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計提方法及使用年限,分類按月計提。並按固定資產受益的生產單位、管理和經營部門,分別計入「間接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科目
的有關項目。計提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企業實際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包括大修理費用)採用待攤費用或預提費用分期計入「間接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科目的有關項目。
3.企業領用的低值易耗品,領用時一次或分次攤銷計入「間接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科目的有關項目。低值易耗品報廢時的殘值和應向過失人收回的賠償費,沖減當月攤銷額。
4.各生產處、所、隊室等生產單位內部提供間接費用的勞務或工時,不分攤間接費用。
5.間接費用的分配要貫徹受益原則,應由某一項目成本核算對象單獨負擔的某項間接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由各個成本核算對象共同負擔的,可採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和標准(如生產人員工資,生產人員工時、直接材料的數量或成本、產品產量、直接成本額等),在各個成本對象之間
進行分配。
第三十條 企業對於一次支付、在一年以內(按12個月計算,可以跨年)按受益期限分期攤銷的費用支出,計入待攤費用。待攤費用按費用項目,分月攤入項目成本或費用,不得多攤、少攤或不攤。待攤費用分攤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應計入遞延資產。已列入待攤費用范圍的支出,如
數額較小,對成本費用影響不大時,也可一次計入成本。
第三十一條 企業對於應由本月成本負擔而以後月份支付的費用,在提取時,計入預提費用。預提費用按費用項目,計入項目成本,不得多提、少提或不提。預提費用與實際發生額差異較大時,應及時調整提取額,預提費用多提數額,在年底沖減成本,不得保留余額。列入預提費用范
圍的支出,如數額較小,對成本費用影響不大時,也可一次計入成本。
第三十二條 企業的輔助生產單位為項目(工程)和經營管理服務的輔助生產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如文整工廠(印刷廠)、修配廠、汽車隊等單位發生的直接人工費、直接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生產管理費等。應在「輔助生產」科目中歸集。
輔助生產費用按照提供服務的情況(工時、產品數量等),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向受益對象分配,計入項目(工程)成本、間接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輔助生產」科目期末分配結轉後應無余額。
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一般選用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輔助生產部門之間互相提供的勞務或產品不再在輔助生產單位之間進行分配,而是直接向受益的項目(工程)成本、間接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之間進行分配。
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輔助生產費用首先根據輔助生產部門之間互相提供的勞務或產品數量或金額,在輔助生產單位之間進行分配,然後再在項目(工程)成本、間接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之間分配。
輔助生產單位按企業規定的內部價格結算時,可憑有關憑證直接計入有關項目(工程)成本和期間費用。
第三十三條 企業從事工程承包過程中發生的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建築安裝工程費、配套設施費、設備材料購置費、其他工程費等支出中的直接費用,直接歸集到工程承包的成本中,同時從事多項工程承包發生的費用,不能直接歸集到核算對象的,按照一定的分配標
准計入有關工程承包成本。發生的間接費用應先在「間接費用」科目中匯集,月份終了,再按一定分配標准分配計入有關的工程承包成本;應由工程承包項目負擔的輔助生產單位轉入的費用,計入有關的工程承包成本。
第三十四條 企業從事工程承包過程中,將部分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應將撥給分包單位的分包工程款直接沖減營業收入。
第三十五條 確定當期完工項目(工程)成本,對採用「分步法」進行成本核算的項目(工程),當該項目(工程)完成了階段性勘測設計工作或完成了工程承包預算中的分步分項工程的,在核算上應視同完工項目(工程)。完工項目(工程)成本用下式計算:
完工項目 期初未完工項 本期發生 期末未完工項
= + -
(工程)成本 目(工程)成本 生產費用 目(工程)成本
期末未完工項目(工程)成本可選用工作量比例法、約當產量法、定額成本法等方法之一確定。
第三十六條 及時結轉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完工項目(工程)成本。對全部完工的項目(工程)應按成本對象和規定的成本項目,編制「竣工項目(項目)成本計算單」;對完成階段性勘測設計項目或部分分項承包工程的,每期不需編制「竣工項目(工程)成本計算單」,但年終時,應
按主要成本對象編制「項目(工程)成本明細表」。
第三十七條 期末各分院、生產單位向院部按規定上報「竣工項目(工程)成本計算單」;年終加報「項目」(工程)成本明細表」。院財務部門進行匯總。
⑧ 工資及福利費分配方法
某工業企業的基本生產車間生產ABC三種產品,其工時定額為:A產品15分鍾,B產品18分鍾,C產品12分鍾;本月產量為:A產品14000件,B產品10000件,C產品13500件.本月該企業工資總額為:基本生產車間工人計時工資23000元,管理人員工資1500元;輔助車間(鍋爐)工人工資2800元,管理人員工資1200元;企業管理人員工資2600;生活福利部門人員工資820元.
1、(先算)工資費用分配率
=應分配的生產工人工資數額之和/各種產品 生產工時(定額)之和
=23000/0.75(換算成小時)
=30666.67
2、A產品分配金額=30666.67*(15/60)=7666.67
B產品分配金額&C產品金額同理得9200.00&6133.33
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A產品 7666.67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B產品 9200.00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C產品 6133.33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鍋爐車間) 2800+1200
製造費用 1500
管理費用 2600
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福利費 820
貸: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 31920
凡是在生產車間發生的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成本,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等都一並記入「製造費用」(就不要考慮「管理費用」了),這里記入「管理費用」的只有企業管理人員的工資。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都是記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鍋爐車間等)」
⑨ 成本會計里怎樣分配費用的適當方法各種費用分配的標准主要有哪幾類分配間接計入費用的計算公式是怎樣
製造費用一共有6種分配方法主要是
(1)直接人工工時,各受益對象所耗的生產工人工時數,可以是實際工時,也可以是定額工時;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對象所發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數;
(3)機器工時,各受益對象所消耗的機器工時數,可以是實際工時,也可以是定額工時;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數量,各受益對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數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對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標准產量,將各產品實際產量換算成標准產量,以各產品的標准產量數作為分配標准。
而企業也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核算製造費用,一般一經確定是不得隨意改動的。
正常情況下製造費用期末沒有餘額,但是企業發生的非計劃性的,或計劃性的停工造成的一些人工,及材料耗用等費用的發生會引起期末留有餘額!對於資產負債表沒有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