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撲滅森林火災的三種方法
1、強化撲火組織。
(1)派有消防經驗的同志擔任前線指揮員。
(2)臨時組織的消防人員必須指定區、組領導。
(3)明確消防紀律和安全事項。
(4)檢查滅火器材是否符合要求,滅火服是否松動、阻燃。
(5)加強消防偵察,組織消防通信、救援和後勤保障。
(6)要把火從火的尾部,沿著火的兩翼撲滅。
(7)不要迎風直接射擊,不要打山火,不要在懸崖、陡坡、破碎的地形上射擊,不要在大風、火熱的天氣下直接射擊,不要在易燃物密集的地方滅火。
(8)正確使用滅火器。
2、退入安全區。消防隊(組)滅火時應注意觀察火場的變化。遇有飛火、旋風時,組織消防人員進入植被少、火焰低的燃燒區域。按規定點火自救。要統一指揮,選擇一個相對平坦的地方,同時按照規范容易避險。
當危險發生時,應躺在植被較少的地方,雙腳向火堆沖去,把浮土移走,直到看到濕土為止,把臉埋在坑裡,用衣服裹住頭,雙手放在身前。按規范突破。當風勢驟變,火勢逆轉時,指揮員應果斷發出突圍命令。團隊成員應該自己做一個決定性的決定。
應該選擇小草少草的地方,把頭裹在衣服里,屏住呼吸,與風碰撞。一個人應該能在7.5秒內突破。不要與火競爭,要與火競爭。
3、撲救森林火災,必須堅持「打早、打小、打了」的基本原則。1988年1月16日國務院頒布的《森林防火條例》規定,森林防火工作應當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
森林防火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領導制度。林區各單位在當地人民政府領導下,實行部門和單位領導負責制。預防和撲滅森林火災,保護森林資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1)如何滅山火最有效的方法擴展閱讀:
發生森林火災的原因:
1、可燃物(包括樹木、草和灌木)是森林火災發生的物質基礎。
2、火災天氣是火災發生的重要條件。
3、火源是森林火災的主導因素。
沒有上述三種情況之一,就不會發生森林火災。大量事實表明,森林火災是可以預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以人為控制,火災天氣也可以預測預防。
B. 如何有效防止森林火災
1.推廣普及森林防火知識,讓每個人從思想源頭上認識到森林火災的危害。個人在森林附近旅遊或從事...
2.嚴格控制火源。火災的發生首要是火源,火源控制住了,森林火災的發生率會降低一半左右。要教導...
3.加強火災監控力度。撲滅森林火災的最佳時段是火災剛起、火勢不大的時候。如果工作人員在第一時...
4.加大特定節日的防火宣傳。如清明節,人們在祭奠親人時一般都要焚香燒紙,這就造成了較大的安全...
5.森林面積巨大,要在森林附近每個村莊建立防火組織,落實防火責任制度,加大森林防火巡查力度...
C. 如何正確應對山火
市民一旦遭遇山火,切記保持鎮定,並採取正確防護措施,合理安排逃生路線,以求安全迅速逃生。
1、如不幸遭遇山火時,萬不可隨意選擇方向盲目亂逃,防止被濃煙烈火所困。首要記住的是切不可與火賽跑,一旦順風而逃,極易被山火追上並圍堵住最佳的逃生方法是用沾濕的毛巾捂住口鼻,並沿著逆風方向,向下或橫走,選擇少植物的路線逃生。
2、若山火迫在眉睫又無路可逃,市民應以衣物包掩外露皮膚逃進已焚燒過的地方,在下風側巨石後面躲藏,雙手抱頭捲曲躺在地上,可減輕身體受傷的機會。切勿往山頂方向逃生,隨著煙氣上升,山火向山頂方向蔓延擴展會較快得很快而且熱力較高。
3、在逃生時,將身上的衣服浸濕可以為自己多添一層保護。一旦身上著火,則應盡量先把衣服脫掉,將火拍滅或踩滅;如果來不及脫衣服,也可以卧倒在地上,通過翻滾把身上的火苗壓滅。
4、市民切勿在非指定的燒烤地點或露營地點生火煮食,要吸煙的市民應避免吸煙,煙蒂和火柴必須完全熄滅才可拋棄於垃圾箱內或帶走。
5、由於山火在白天較難看見,市民在林區應隨時留意飛灰和火煙味。如發現山火,應遠離火場,如發現前路山下遠處有山火,也不應冒險嘗試繼續前行,以免被山火所困。切勿隨意試圖撲滅山火。應盡快遠離火場,並撥打「12119」進行報警。
D. 如何更好撲滅森林火災,用技術方法。
撲救林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人工撲打
是撲滅地面火常用的方法,也是經濟而有效的方法。其滅火機理在於:用撲火工具壓火,減少氧氣的供應;用撲火工具掃除已著火的可燃物和火灰、火炭、火星,使未著火的可然物脫離火源,破壞預熱作用。其作法是:把撲火隊員編成3-4人一組,用鮮樹枝或手持滅火工具不停地輪流打火線,直到控制蔓延為止。操作方法是:輕舉重壓,邊打邊掃。然後趁機猛撲,一鼓作氣,迅速控制林火蔓延。不少地方生產的二號工具和喬山森林消防隊生產的多功能滅火耙、鐵掃帚等是人工滅火的有效常用工具。
2、用水滅火
水是最廉價的滅火劑,能夠撲滅地下火、地表火、樹冠火。特別是楞場火,未清理的採伐跡地和植物茂密、腐殖質層厚的原始林區,非用水滅火不可。
3、用土滅火
用泥沙覆蓋燃燒物質,使其減少氧氣供應量,甚至隔絕氧氣,破壞燃燒條件,這是比較古老的滅火方法。現在輪船、古剎仍備有沙箱、沙包,作為撲火之用。在森林消防中,撲滅伐樁、倒木火,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用此法比較省事和有效。方法是用鋤、鍬等工具就近挖松泥土,掀土投向火焰,直到火滅或燃燒物質完全覆蓋。
4、用氣滅火
在實踐中,人們逐步認識到,當風速大於15m/s,風即能起到滅火作用。人們根據這一原理發明了風力滅火機。一台風力滅火機配備機手2人,一人背機,一人背油,輪流操作。根據地形、火情、天氣、風向等諸多因素,可選用以下幾種滅火方法。
(1)單機滅火技術風機手手持風力滅火機側身於火線外側。身體與火的距離,要視火的強度以及防護裝備的狀況而定。
(2)雙機滅火技術雙機滅火就是2部風力滅火機緊密配合,用合力達到滅火的目的。雙機滅火如果運用得好,滅掉1.5m左右的火是沒有問題的。
(3)三機滅火技術
三機滅火就是3部風力滅火機為一組,形成有機整體,合力滅火。利用這種風機組合滅火,不但可以滅掉中、弱度的地表火,對於2.5m左右的地表火也很奏效。
5、化學滅火用化學滅火劑滅火比用水滅火的效果高10倍,能撲滅強烈的火焰,且不易復燃。
6、航空化學滅火即使用飛機灑布化學滅火劑。
7、機降滅火使用直升飛機運送訓練有素的森林警察或專業撲火隊員迅速趕到火場,把林火撲滅在初發階段,是當前國內外最先進的撲火手段。
8、以火滅火這是撲滅森林火災較為有效的一種方法。但必須由有豐富經驗的人來掌握,否則容易造成更大的火災和人身傷亡。
9、開設防火線阻止火災蔓延開設防火線阻止火災蔓延的方法有三種:一是人工開防火線;二是爆破生土帶;三是施用滅火劑打隔離帶。
10、人工催化降水來滅火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的天氣物理,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加降水滅火的目的。
1
通過建立防火線來滅火。這是大多數機構採用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可以最快滅火,並能防止出現火情蔓延和更多的破壞。
有時候最簡單快捷的滅火方法是在火情周圍的區域進行一個可控的燃燒。一場可控的燃燒能夠幫助你將周圍可能引起大火的乾燥植物清理干凈,防止火情蔓延。
記住:小火苗是會四處亂飛的。即使你已經建好了防火線,風可能會帶起一些陰燃的小火苗,造成火情蔓延,加劇火災後果。
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將引起火災的可燃物全部清理掉,這個方法被認為是一種間接的滅火方法。
2
用水來滅火。自然方法永遠是最好的方法,也很有可能一直都是。水可以打濕可燃物,還可以隔斷火焰與氧氣的接觸。
當滅火作業組抵達森林火災的現場時,他們會在最近的水源里設置水泵,用水管將水引到火災現場進行滅火,或者也有時通過自帶的水箱進行滅火。
如果現場只有你和你的家人,沒有專業的滅火隊伍,那你需要用能找到的水盡量控制火情,避免火勢蔓延。一旦發現火勢有延伸的趨勢無法控制,就立刻給消防部門打電話緊急求救。
防火線也可以用水來建立,在火情四周圍澆上足夠多的水可以防止火勢進一步蔓延。
3
利用滅火泡沫。如果你是消防部門的一員,或者你可以找到滅火器,可以用這個替代水進行滅火,不過滅火器經常會出現短缺的情況。
無論你使用的是艾里爾壓縮式還是地板式的裝置,滅火泡沫都可以在還沒有燃燒的可燃物上建立一層隔熱層,防止燃燒,幫助你盡快完成滅火。
滅火泡沫的氣泡結構使得排水變得更為緩慢而可控,能夠更好並更持久的滲透進可燃物源。
4
利用天然屏障滅火。河流、湖泊、道路、沼澤以及岩石區都可以成為天然的燃燒終點,滅火時可以專注在其他邊界上。
所有的滅火行動都以上面的某個地點作為基準點。火苗抵達這一部分的概率低於平均水平,可以給消防員提供一個在一定時間內是安全的地點。
F. 撲滅山火有什麼程序有什麼注意事項
撲滅山火需要由專業人員完成,且因為情況的不同,採取的方法也不同,所以撲滅山火的程序是不固定的。
注意事項:
撲救山林火災必須以小組為單位,並設置觀察哨,嚴禁單獨行動。因為山火受風向的影響較大,危險性較高,而且風向還受局部地形的影響,例如山脊、山谷、山背等部位,必須與後方觀察人員保持實時聯系,及時規避火線主峰或規避火區包圍;
撲救山林火災切忌隨意行動,到場後必須與現場指揮部取得聯系,接受其力量調配和指揮,科學優化撲救力量的使用;
撲救山火盡量在上風向,禁忌迎風滅火;
撲救山火巧用地形,順勢滅火,避免在山谷這些迴旋風較為嚴重的地形中滅火;
滅火隊伍中盡量安排熟悉地形的當地人隨行,不但路線選擇正確高效,逃生的時候同樣如此。
關於山火中的逃生:
逃生時避免順風逃生,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地表火的蔓延速度為8Km/h,樹冠火蔓延速度達25Km/h,速度極快。
向山上逃生也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火勢上山最快,速度與坡度成正比;火勢在平地速度居中;火勢下山速度最慢;主要是熱對流和熱傳導的作用。
山火撲救,注意事項很多,危險性極大,非專業人員盡量避免深入火場,可以在外圍進行後勤輔助燈工作。
G. 撲滅森林火災的有效方法
一)控制火勢階段。即初期滅火階段,也是撲火最緊迫的階段。其任務主要是封鎖火頭,控制火勢,把火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燃燒。
(二)穩定火勢階段。在封鎖火頭,控制火勢後,必須採取更有效的措施撲打火翼(火地兩側部),防止火向兩側擴展蔓延,是撲火最關鍵階段。
(三)清理余火階段。火被撲滅後,必須在火燒跡地上進行巡邏,發現余火要立即熄滅。
(四)看守火場階段。主要任務是留守人員看守火場。一般荒山和幼林地起火監守12小時,中齡林、成齡林地起火監守24小時以上,方可考慮撤離,防止余火復燃。
森林火災撲救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
撲救林火有人工撲打、用土滅火、用水滅火、用氣滅火、以火滅火、開設防火線阻止火災蔓延、人工降雨、風力滅火機、化學滅火、爆炸滅火和航空滅火等基本方法。
森林撲火機具主要有哪兩類?
撲火機具主要有用於撲滅明火和余火、開防火線的機具。包括風力滅火機、二號撲火機具、手投式滅火彈,小型水泵、水槍、砍刀、鏟子、鋤頭、耙子和割灌機、油鋸、鋸子、斧子、鋤頭、炸葯等。
撲滅森林火災有哪兩種形式?
撲滅森林火災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滅火方法(也稱積極滅火法或進攻型滅火方法);另一種是間接滅火方法(也稱建立防火線隔離法或以守為攻型滅火方法)。
直接滅火方法是使用滅火機具直接與火交鋒,使火停止燃燒。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弱度、中度地表火(人能靠近滅火),不適合猛烈燃燒的大火或樹冠火。直接滅火法採用的機具很多,可以使用機械撲火工具,也可以用化學滅火葯劑、水、土。
間接滅火法主要使建立防火隔離帶,如開防火線、挖防火溝、以火攻火等。它主要適用於猛烈燃燒的地表火、樹冠火和難滅的地下火。
撲滅森林火災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撲滅森林火災的原理,就是破壞它的燃燒條件,不讓燃燒「三要素」——可燃物、氧氣和熱源(火源)結合在一起。只有消除「三要素」中的任何一個,燃燒就會停止。
撲滅森林火災有哪三個途徑?
一是散熱降溫,使燃燒可燃物的溫度降到燃點以下而熄滅。主要採取冷水噴灑燃燒物質,吸收熱量,降低溫度,冷卻降溫到燃點以下而熄滅;用濕土覆蓋燃燒物質,也可達到冷卻降溫的效果。
二是隔離熱源(火源),使燃燒的可燃物與未燃燒可燃物隔離,破壞火的傳導作用,達到滅火目的。為了切斷熱源(火源),通常採用開防火線、防火溝,砌防火牆,設防火林帶,噴灑化學滅火劑等方法,達到隔離熱源(火源)的目的。
三是斷絕或減少森林燃燒所需要的氧氣,使其窒息熄滅。主要採用撲火工具直接撲打滅火、用沙土覆蓋滅火、用化學劑稀釋燃燒所需要氧氣滅火,就會使可燃物與空氣形成短暫隔絕狀態而窒息。這種方法僅適用於初發火災,當火災蔓延擴展後,需要隔絕的空間過大,投工多,效果差。
H. 撲滅森林火災有哪三個途徑森林火災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什麼
一是散熱降溫,使燃燒可燃物的溫度降到燃點以下而熄滅,主要採取冷水噴灑可燃物物質,吸收熱量,降低溫度,冷卻降溫到燃點以下而熄滅;用濕土覆蓋燃燒物質,也可達到冷卻降溫的效果。
二是隔離熱源(火源),使燃燒的可燃物與未燃燒可燃物隔離,破壞火的傳導作用,達到滅火目的。為了切斷熱源(火源),通常採用開防火線、防火溝,砌防火牆,設防火林帶,噴灑化學滅火劑等方法,達到隔離熱源(火源)的目的。
三是斷絕或減少森林燃燒所需要的氧氣,使其窒息熄滅。主要採用撲火工具直接撲打滅火、用沙土覆蓋滅火、用化學劑稀釋燃燒所需要氧氣滅火,就會使可燃物與空氣形成短暫隔絕狀態而窒息。這種方法僅適用於初發火災,當火災蔓延擴展後,需要隔絕的空間過大,投工多,效果差。
1、人人樹立「森林防火」意識。無論是進入林區從事墾荒、採集、采礦等生產性活動,還是進入林區祭祀、旅遊度假、狩獵野炊等生活性活動,都要時刻不忘森林防火。特別是在森林防火期內,在林區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況需要用火的,必須按照《森林防火條例》的有關規定,經過審批後方可進行。
2、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確保不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引發森林火災。比如進入林區自覺向森林防火檢查站交出隨身攜帶的火種,比如自覺移風易俗,把上墳燒紙祭祖改為向先人敬獻鮮花水果或種樹,培養文明的風俗習慣等。如果因自己原因引發森林火災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普通群眾參加森林火災撲救的,應該掌握有基本的撲火技能和安全避火知識,一旦被林火圍困或襲擊,要果斷決策,迅速選擇突圍和避火路線,採取正確的避火方法,避免發生傷亡事故。撲救森林火災時特別要注意,不得動員殘疾人員、孕婦、老人和兒童參加。
I. 森林火災如何滅火
1、強化撲火組織。
(1)派有消防經驗的同志擔任前線指揮員。
(2)臨時組織的消防人員必須指定區、組領導。
(3)明確消防紀律和安全事項。
(4)檢查滅火器材是否符合要求,滅火服是否松動、阻燃。
(5)加強消防偵察,組織消防通信、救援和後勤保障。
(6)要把火從火的尾部,沿著火的兩翼撲滅。
(7)不要迎風直接射擊,不要打山火,不要在懸崖、陡坡、破碎的地形上射擊,不要在大風、火熱的天氣下直接射擊,不要在易燃物密集的地方滅火。
(8)正確使用滅火器。
2、退入安全區。消防隊(組)滅火時應注意觀察火場的變化。遇有飛火、旋風時,組織消防人員進入植被少、火焰低的燃燒區域。按規定點火自救。要統一指揮,選擇一個相對平坦的地方,同時按照規范容易避險。
當危險發生時,應躺在植被較少的地方,雙腳向火堆沖去,把浮土移走,直到看到濕土為止,把臉埋在坑裡,用衣服裹住頭,雙手放在身前。按規范突破。當風勢驟變,火勢逆轉時,指揮員應果斷發出突圍命令。團隊成員應該自己做一個決定性的決定。
應該選擇小草少草的地方,把頭裹在衣服里,屏住呼吸,與風碰撞。一個人應該能在7.5秒內突破。不要與火競爭,要與火競爭。
3、撲救森林火災,必須堅持「打早、打小、打了」的基本原則。1988年1月16日國務院頒布的《森林防火條例》規定,森林防火工作應當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
森林防火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領導制度。林區各單位在當地人民政府領導下,實行部門和單位領導負責制。預防和撲滅森林火災,保護森林資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9)如何滅山火最有效的方法擴展閱讀:
發生森林火災的原因:
1、可燃物(包括樹木、草和灌木)是森林火災發生的物質基礎。
2、火災天氣是火災發生的重要條件。
3、火源是森林火災的主導因素。
沒有上述三種情況之一,就不會發生森林火災。大量事實表明,森林火災是可以預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以人為控制,火災天氣也可以預測預防。
J. 怎樣才能快速滅大火比如森林大火
在撲滅森林火災時,只要控制住發生火災的任何一因素,都能使火熄滅。1.降低可燃物的溫度,低於燃點以下。2.阻隔可燃物,破壞連續燃燒的條件。3.使可燃物與空(氧)氣隔絕。
採取的基本方法有:一是散熱降溫,使燃燒可燃物的溫度降到燃點以下而熄滅,主要採取冷水噴灑可燃物物質,吸收熱量,降低溫度,冷卻降溫到燃點以下而熄滅;用濕土覆蓋燃燒物質,也可達到冷卻降溫的效果。
二是隔離熱源(火源),使燃燒的可燃物與未燃燒可燃物隔離,破壞火的傳導作用,達到滅火目的。為了切斷熱源(火源),通常採用開防火線、防火溝,砌防火牆,設防火林帶,噴灑化學滅火劑等方法,達到隔離熱源(火源)的目的。三是斷絕或減少森林燃燒所需要的氧氣,使其窒息熄滅。主要採用撲火工具直接撲打滅火、用沙土覆蓋滅火、用化學劑稀釋燃燒所需要氧氣滅火,就會使可燃物與空氣形成短暫隔絕狀態而窒息。這種方法僅適用於初發火災,當火災蔓延擴展後,需要隔絕的空間過大,投工多,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