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花邊鴨養殖技術及飼料配方
鴨的養殖技術
一 品種選擇。應選用抗逆性強,既適於圈養,又可在低山丘陵區放養,食性廣,食量大、肌胃發達、消化能力強的品種。
二 放養時間。根據果園內飼料資源情況,果園養鴨分為以放養為主時期和以圈養為主時期。最適放養時期為園內動植物繁衍生長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後至穀雨前)至10月底。此時園內牧草生長豐茂,果樹副產品殘留多,鴨子可採食各種青草、野菜和落地花、葉、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種蟲卵、蛹、爬行昆蟲和近地表飛蟲等動物性食料。成年鴨全年都可以放養。
三 園地選擇。鴨子行動笨,不能上樹啄食,為果園低欄放牧提供了保證。凡是土壤和水源條件較好,主幹較高或老齡的蘋果、梨、杏、山楂、柿樹、核桃等園地均可放養。放養的鴨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鴨糞可為果樹提供優質肥源。這是改造雜草叢生,管理粗放、蟲害嚴重、適齡不結果或低產低效果園為優質高效園地的一項有效措施。
四 棚舍建造。果園放養是以圈養為基礎的新技術,同樣需有棚舍,以備晚上補飼、飲水、產蛋時使用。可因地制宜,在不遠離放養園的情況下採用依山靠崖、舊建築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料大棚鴨舍。應以6-7隻/平方米計算棚舍建築面積,棚前要圍圈出一定的活動場地,並在場地內放置料槽和飲水器槽。
五 放養方法
1、放養密度:根據放養鴨的大小,強弱決定放養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則。一般0.067公頃果園放養成鴨20-30隻。
2、劃定輪放區:根據放養鴨的數量及園地面積劃定輪放區,用高50厘米的尼龍網圍欄成幾個區輪放。為便於 管理一般每區0.335公頃放養400隻左右為宜。果園面積小,養鴨數量少時,可以不分區,但應根據園內雜草及昆蟲等的生長繁殖情況實行間斷放牧。在輪放區內要為鴨子備足飲用水。
3、按時補飼:為補充放養時期飼料的不足,對放養鴨要適時補飼。雛鴨放養從4周齡開始,前期為育雛期,可圈養和籠養。雛鴨在早晚各補飼1次,以補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飽晚喂足的原則確定補飼量,並逐減喂飼次數和數量,促使鴨自由採食。隨著雛鴨的生長,可根據放養鴨啄食雜草、野菜、昆蟲決定放養鴨的補飼。以放養為主時期,晚上回舍棚後進行補飼,並備足飲用水,滿足飲用。春天幼齡雛鴨放養前,要先進行適應外界溫度變化的鍛煉,逐漸進入放養園。
4、加強監管,嚴防鼠害:放養鴨要嚴防山貓、黃鼠狼之類野獸的侵害。侵害鴨的獸類都懼怕網具,因此採用尼龍網圍圈放養區是有效的安全防禦措施,不管放養多少只,也不管面積大小,都要用網圍圈,並要固定專人管理。特別是放養幼齡鴨,防鼠害更為重要。
5、防疫滅病:放養鴨的防疫同樣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方針。要按照常規防禦程序,定期進行疫苗接種,做好防疫滅病工作。
6、防止中毒:放養園的果樹在必須噴施農葯時,嚴禁噴劇毒農葯。應使用低毒高效農葯或低濃度低毒的殺菌劑農葯。在噴葯期間,實行限區圍欄放牧,以避免因亂放而中毒。也可將鴨圈養3-5天,然後再放入放養區。在限區放牧時,可適當增加補飼量。
❷ 如何養鴨
養鴨子要給鴨子准備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要有水有棚,選好鴨苗,每天定時給鴨子餵食。
1、鴨苗選擇
用於進行放養的鴨苗它的體質是必須要過關的,同時這時的鴨苗也有一定的大小了,這樣才能進行放養,不然損失會很大。一般情況下至少需要選擇半個月左右的鴨苗用於放養,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日齡,那麼就需要在養殖場中進行一段時間的養殖才能放養。
2、放養密度
放養的密度需要根據所選擇的放養的區域面積以及鴨苗的大小和生長情況來決定放養的密度,放養的密度可以適當的稀,但絕不能過密,這樣放養區域的食物不能滿足鴨群的需求,會發生搶食的情況,同時放養的密度過大會污染放養區域的環境,通常情況下一畝放養的區域一般可放養成鴨二十五到三十五隻左右,十五日齡的鴨苗一般可放養幾百隻。
3、放養區域
放養的區域主要是根據放養鴨子的數量以及距離養殖場遠近、區域的環境等來進行規劃和選擇,一般情況是選擇距離養殖場近的園地或稻田等用來進行放養,這樣它們在園間和人田間就會有充足的食物,只需要少量的飼喂一些精料用來催肥即可。同時在放養區域要設立圍欄,用來防止鴨子逃跑。
4、放養方法
一般是在每天上午十點到十一點左右的時候將鴨群放入選好的放養區域,在放養區域要准備好充足的飲用水,同時在每天下午兩點到三點左右去放養區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飼料,用來補充它們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其次就是等晚上會養殖場之後在進行一次補料即可。在放養的過程中要加強對田間和園間的管理,防止天敵對它們的傷害,最好是每天都有專人進行看管。
5、注意事項
在放養鴨子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這里例舉幾點,首先就是在放養的時候不要選擇很遠的地方放養,這樣不方便進行管理,其次就是放養的時候趕鴨不要趕太急,因為鴨子的膽子很小,很容易受驚,從而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損害。
然後就是在地面比較燙的時候不要進行放養,這樣會損害鴨子的腳掌,從而引發細菌感染,最後就是在一些噴了農葯的區域不要讓鴨子進去覓食,不然會被毒死。
飼養鴨子注意飼養的密度。
❸ 怎樣養鴨
品種選擇:應選用抗逆性強,既適於圈養,又可在低山丘陵區放養,食性廣,食量大、肌胃發達、消化能力強的品種,羽毛豐滿,個頭大小適中,眼睛黑亮、鴨掌透紅抗病能力較強,適宜養殖。
鴨子行動笨,不能上樹啄食,土壤和水源條件較好,主幹較高或老齡的蘋果、梨、杏、山楂、柿樹、核桃等園地均可放養。放養的鴨子可起到控草作用,鴨糞可為果樹提供優質肥源。
為補充放養時期飼料的不足,對放養鴨要適時補飼。雛鴨放養從4周齡開始,前期為育雛期,可圈養和籠養。雛鴨在早晚各補飼1次,以補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飽晚喂足的原則確定補飼量,並逐減喂飼次數和數量,促使鴨自由採食。
雛鴨選擇
育雛的季節須仔細考慮,特別是稻鴨共棲模式,應選擇最佳的育雛季節,以取得最好的生產效果和經濟效益。稻鴨共棲的鴨苗主要是春雛和夏雛,秋雛和冬雛不作選擇。
春季氣候逐漸回暖,陽光充足,對雛鴨生長有利,成活率和強健率高,到中鴨階段,由於氣溫適宜,舍外活動時間長,體質好,生長增重快。
稻鴨共棲的鴨苗應選擇春雛,育雛結束正好與水稻栽插相銜接。不過春雛須注意做好保溫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濕,氣候多變,疾病容易入侵,處於炎熱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蔭等工作。
❹ 養鴨一般多長時間出欄
飼糧營養完善,採食均勻,出欄時間縮短到60天左右。種母鴨一般是每二年至三年更換一次,因為第一年產蛋量最高,次年下降10~15%,第三年再下降15~25%,三年以上鴨所產的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顯著降低,雛鴨發育不好,死亡率也高。
所以,到第四年母鴨應予淘汰。肉用種母鴨的利用年限應比蛋用鴨短,一般至三年予以淘汰。
一、應激對肉鴨生長的影響
應激是一種由環境因素引起的致使家禽機體平衡紊亂,而內部平衡取決於多種因素,如光照、溫度、營養、水等。目前,櫻桃谷等肉鴨品種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出肉率高等優點,給生產者帶來很大的收益。
在江蘇、安徽一帶,很多養殖戶利用大棚(或室內)平網養鴨,但在這種高密度旱養條件下,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在夏秋之季以溫度、光照、水等影響尤為突出。
尤其是環境溫度過高會導致肉鴨生理機能紊亂,採食量下降,輕者生長減慢,抵抗力下降,重者導致啄羽,甚至死亡,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在夏秋之季,怎樣能飼養出健康的肉鴨,減輕熱應激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應激條件下的飼養技術
1、改善營養
肉鴨採食量隨氣溫升高而下降,所以夏秋季節要調整日糧配方,以保證肉鴨的生長需要。
2、創造舒適的環境
夏秋季節,為了減輕應激,在設計房或搭建大棚時,應注意通風,供水方便;大棚養殖要防陽光照射;室內平網養殖,鴨舍四周開通風窗,保證空氣對流,氣溫過高時要加裝風扇;根據平網大小,合理放養肉鴨數量(4-6周齡在5隻/m2)。
❺ 肉鴨防疫是養鴨的關鍵,肉鴨防疫的有哪幾個關鍵措施
肉鴨繁殖周期短,生長快,及時防疫很重要!在入苗後的頭三個晚上,用葡萄糖和電解與非尼考混合。它可以引導身體產生干擾元素,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促進蛋黃吸收,快速改善消化功能,強化細菌感染性疾病和抗病毒疾病的功能!十天後,肉鴨應與清瘟消毒粉混合在食物中,以增強肉鴨的抗病能力。加林是一種特殊的抗病毒葯物,而非尼考或頭孢菌素可以治療和預防漿膜炎、壞死性腸炎等腸道細菌疾病。連續十七天使用阿米卡星等抗菌葯物防治大腸桿菌腸炎。28天,用頭孢丁胺、氨基磺酸、新黴素預防大腸桿菌腹瀉。到接種前一天,飲用含21-金維他或遠征電解的水,可有效緩解應激,提高疫苗效力,加速抗體產生。養鴨場消毒一定要依次使用三種消毒劑,才能有效高效的殺菌!
制定合理的消毒方案,在消毒劑的選擇上考慮「廣譜、無刺激、無毒」的原則,選擇多種消毒劑,交替使用。消毒前清理干凈,排除糞便等有機物,用水沖洗現場。鴨場入口處的消毒池應經常更換消毒劑。鴨場生產生活區消毒應做到360度無死角,噴霧消毒和熏蒸消毒交替使用。鴨場下水道應及時清理,並增加消毒頻率。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了解當地疾病的流行趨勢,咨詢相關專家。根據自己的生產、疾病狀況等。有效的疾病計劃。比如鴨肝炎發生時應該用什麼方案,採取什麼措施。合理的用葯方案。當疾病發生時,多做葯物敏感試驗,防止葯物濫用,多做實驗室檢查,防止誤診。
❻ 養鴨的方法
高產蛋鴨四季飼養管理技術:
蛋鴨的產蛋性能受到營養、溫度、濕度、光照等許多因素的制約,要使一年四季產蛋鴨獲得高產,就要結合季節的變化,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一、春季的飼養管理:
1 喂料要充足:春季氣溫由冷轉暖,日照增長,對產蛋有利,應創造穩產高產的環境。飼料要從數量和質量上滿足蛋鴨的需要,日糧中粗蛋白質16%~18%,代謝能11.29~11.70兆焦耳/公斤。
2 前期管理:春季前期,氣溫較低,應保持舍內乾燥、通風,搞好清潔衛生,定期更換墊料。自然光照不足的,每天人工補充光照4~5小時,刺激鴨性腺發育。
3 保證青料供給:青料白天可撒在水面自由採食,晚上盛入筐內放在鴨舍中央喂飼,青料與精料各佔50%,缺乏青料時可添加蛋用多維素代替,效果很好。
4 末期管理:此時出現梅雨季節,稍有不慎,易出現掉蛋換毛。鴨舍要通風良好,勤換墊草,保持舍內乾燥,防止飼料發霉,定期消毒鴨舍和料槽、飲水器。晴天,讓鴨在舍外多活動,多接觸陽光。
二、夏季的飼養管理
1 防暑降溫:鴨舍周圍的草簾全部卸下,加強空氣流動,有條件的可安裝通風設備,降低舍內溫度,預防熱應激。堅持早放鴨、遲關鴨,傍晚不趕鴨入舍,夜間乘涼至晚上12時再趕鴨入舍。保證鴨群充足的飲水,最好是井水。
2 多喂水草等青飼料,提高精料中蛋白質含量:飼料要保持新鮮,防止變質。對春季大量產蛋、羽毛沒換的鴨,在飼料中可加入1%~2%經炒熟研碎的芝麻或菜籽等油脂類作物,提高夏季產蛋率。
3 適當疏散鴨群,降低飼養密度:鴨舍和運動場要勤掃,水盆、料具用1次清洗1次,保持衛生。
4 盡量減少應激反應:注意天氣變化,雷雨前應及時趕鴨入舍,開亮鴨舍電燈,減少應激反應。
三、秋季的飼養管理
9~10月份,是蛋鴨飼養的關鍵時期,既有保持80%以上產蛋率,也有急劇下降的危險。管理上注意:(1)補充人工光照,保持每天光照時間達16小時。(2)克服氣候變化的影響,特別在冷空氣到來前作好准備,盡量使舍內的小氣候變化幅度不要太大。(3)適當增加營養,補充動物性蛋白質飼料。(4)對鴨群進行1次挑選,把已停止產蛋的鴨分出,或提前淘汰,或強制換羽。
四、冬季的飼養管理
(1)提高飼料中代謝能水平,一般要求達到12.12~12.54兆焦耳/公斤,粗蛋白質為20%~22%。青飼料或蛋用多維素要保證正常供給。(2)防寒保溫。鴨舍周圍用防寒草簾圍嚴,防止賊風;冬季期間,墊料只加不換,並保持乾燥,以利於提高舍溫。(3)早上遲放鴨,傍晚早關鴨,平常少下水,上、下午氣溫高時讓鴨各下水1次,每次10分鍾。放鴨出舍前,在舍內躁鴨5~10分鍾。(4)進行人工補充光照,每日光照時間保持在16小時。(5)提高單位面積的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8~9羽為宜。另外,鴨群最好喂溫水。
❼ 養雞養鴨怎麼會讓它快快的成長
(1)養雞省料秘訣。
蛋黃和蛋白是白天形成的,蛋殼是下午和晚上形成的。蛋雞一天喂兩次,早上喂高蛋白、高能量、低鈣飼料,晚上喂低蛋白質、低能量、高鈣飼料,既能調整產蛋期,增加產蛋量,又能節約飼料。
(2)投食秘訣。
使用達龍硬骨頭可以讓腳蹬子快速的生長,促進骨骼成長,提高土雞骨架高度,加速腳蹬的生長。每瓶200ml兌水1000kg,促生長,促進採食,降低飼料成本、縮短家禽生長周期。
(3)保雞高產秘訣。
如雞群體重沒有正常增長。即使現在的產蛋量和飼料報酬都很高,但是潛在的是產蛋下降趨勢,在產蛋量下降之前,可以通過增加消耗來糾正體重問題。飼料的消耗明顯處於高水平時,意味著很多飼料的消耗和至少飼料的報酬低,飼料明顯處於低水平時,雞群體重正常增加,維持高產蛋量時,可以維持,賺大錢。
(4)夏季增蛋秘訣。
夏季雞採食量減少,產蛋下降或停產。為了恢復正常的產蛋,除了防暑降溫方法外,剪雞毛也是有效的方法,即剪雞胸、腳、左右翅膀的羽毛,留下脖子、背、尾巴的羽毛。剪毛長度以不損傷雞皮,粗毛管斷面不流液為原則。初夏少剪些,盛夏多剪些。
(5)雞蛋增色秘訣。
在日糧中添加0.3%紅辣椒粉、6%曬乾粉碎的苜蓿葉或5%的松針粉,均可使蛋黃顏色加深。
(6)貯存種蛋秘訣。
儲存蛋時,蛋的前端應向上,蛋黃應位於蛋的中心,以防止胚胎粘連,提高蛋的孵化率。
❽ 果園養鴨可以節約成本,果園養鴨有哪些方法
節約飼料是降低養鴨成本的常用方法,但作為養鴨戶,飼養肉鴨如何節約飼料成本?同時能保證鴨的健康生長發育?據了解,選擇優質鴨種、控制飼養環境溫度、合理投喂、及時出欄都是影響肉鴨飼料利用率的因素,應引起重視。
第七,及時屠宰肉鴨
一般40 ~ 48天屠宰比較合適,因為肉鴨此時增重和飼料報酬已經達到高峰,50天齡以後肉鴨增重和飼料報酬下降。所以及時宰殺也是節約飼料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