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幫助孩子改善學習方法
鏈接:
Ⅱ 如何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方法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案
1、首先讓孩子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制定學習計劃或是目標,鼓勵學習一步一步去實現。
2、 在閱讀時常記下不懂之處、經常閱讀與自己學習看似無直接關系的書籍。
3、 重視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
4、聽課時注意做好筆記,做筆記時,常把材料歸納成條文和圖表。
5、 注重利用參考書和習題集,注意歸納並寫出學習中的要點。
6、 聯系各科內容進行學習,然後抓住要點進行解題。
7、 閱讀中認為重要或需要記住的部分,就劃上線或者做好記號。認為重要的內容,就格外注意聽講和理解,經常向老師或者其他同學請教不懂的地方。
7、善於吸取別人好的學習方法,重視學習的效果,不浪費時間
Ⅲ 如何幫助小學生改善學習方法的心理健康教案
,很簡單,那就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Ⅳ 9、如何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方法 詳細�0�3
9、如何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方法? 主題:勤於動腦 活動目標: 教師:通過課文講解及心理[咨詢台],向學生講清楚勤於動腦的意義,提高學生勤於動腦的意識,還要教給學生開動腦筋的方法。 學生:認識勤於動腦的意義,形成勤於動腦的習慣,並學會怎樣開發自己的大腦。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古代有一個叫文彥博的小子,他最愛踢球。有一天,他和幾個小朋友興高采烈地踢皮球,忽然,球飛進一棵大樹的洞里。一個小朋友伸手去掏洞里的球,但夠不著;又用棍子捅,球掉得更深了。正當大家不知怎麼辦才好時,只見小彥博端著一盆水回來了,他把水倒進樹洞里,其他小朋友也都回家端水,不一會兒,皮球就浮出灌滿水的樹洞。文彥博拴起皮球,小朋友們都開心地笑了,他們又有皮球玩了。教師:文彥博動腦筋想出灌水取球的辦法,他真聰明。同學們,你們也想有個聰明的大腦嗎?今天,我們講勤於動腦,使人聰明的道理。 二、講授新課 1、教師講解課文,並領著學生齊讀課文。 2、請一位同學復述一遍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3、教師講農夫扛毛竹進城的故事。 4、教師小結。 教師:我們從以上兩個故事中,看到了勤於動腦和不愛動腦的人做事效果大不一樣。在危急關頭,司馬光肯於動腦,想出救人的辦法;農無不肯動腦,思想呆板,結果將一根成材毛竹毀壞了。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向司馬光學習,在學習和處事時,要勤勤懇懇於動腦。 三、課堂活動 1、想想議議。教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A、司馬光為什麼那麼聰明? B、農夫為什麼沒把整根毛竹扛進城? C、你想出讓整根毛竹進城的辦法了嗎?教師採用對比方法,讓學生認識肯於動腦才能辦成大事,不愛動腦的人將一事無成。(教師提出的第三個問題是鼓勵學生動腦思考) 教師:我們請每組選派代表發言。 2、想想說說 教師:我在黑板上掛出四個問題,大家看過後想一分鍾,然後自由發言。這四個問題是: A、一口氣你能說出多少種樹的名稱:B、看到紅色後,你會想到什麼?C、你能說出幾種含有三角形的物品嗎?D、全班男生排成一排,從右邊數剛剛是第十名,從左邊數他也是第十名,那麼全班男生共有多少名?讓學生在本項活動中,體驗因動腦取得成功的喜悅心情,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想想做做 教師:我在黑板上掛出四張問題牌,請同學們默讀、思考兩分鍾。然後請同學上講台來切蘋果和做填數字游戲,其他同學在桌上擺黃豆。通過想想做做活動,讓學生動腦又動手思考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心靈手巧」的含義。 4、想想畫畫 師:(讓學生把書翻到指定頁)請大家在空白處畫一張彩色蘋果樹的畫。學生在構思蘋果樹的構成時,不僅知道蘋果好吃,還要了解蘋果樹的枝、葉、樹干、開花和結果,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同時還訓練學生的繪畫能力及對色彩的真實搭配能力。 5、給畫加標題 教師:書上有幅畫,請同學們仔細看一分鍾,然後分別給畫加上標題。此項活動訓練學生的觀察、思考和概括能力。 四、實踐指導 1、教給學生開動腦筋的辦法。教師將三段話投影到教室前屏幕上,請一位同學念一遍,然後全班同學齊讀一遍,最後通牒教師講一遍。教師:勤於動腦,才能使我們變得越來越聰明,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應這樣開發自己的大腦:A、學好各門功課,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這是開發我們大腦的基礎。B、多動腦筋,勤於思考,遇到難題,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學會用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C、動腦又動手,因為勞動可以開發大腦的智慧,在勞動中,我們要觀察、思考和動手,從中獲取知識、擴大眼界,人也變得越來越聰明了。 2、勞動場 教師:(讓學生把書翻到指定頁)請同學們讀一讀表格中的勞動內容,並將你做過的在空格中打對,沒做過的打*,要如實填寫,填好後按評比條件給自己評個等級,然後與同桌交換意見。 五、教師總結 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大腦的功能,讓他們知道不愛動腦筋,大腦也會生銹的。要使自己聰明,就要開發大腦,一要學好各門基礎知識;二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三要勤動手,懂得勞動使人更聰明的道理。
Ⅳ 如何幫助小學學生改善學習方法 教師心理健康c證考試
6~12歲小學生心理不成熟,面對學習主要是玩樂比較多對此一般採取自由發展學習,面對錯誤的學生主動糾正,好的就鼓勵,有懲有罰,才能教育好學生
Ⅵ 如何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方法 下面是25個問題
首先,要堅信「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只要能夠覺察到自己在學習狀況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就一定能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此時,任何埋怨、自責、煩惱、放棄的情緒和態度都無濟於事的,只有正視現實、發現問題、腳踏實地,從眼前每一件小事認真做起,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其次,要明確學習成績提高並不只靠「用功」。實際上,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需要多種心理活動參加的復雜的心理過程,同時又是一個內部和外部因素相互影響的互動過程,在諸多相關因素中不論哪個方面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要想改善自己的學習狀況,必須從心理狀態上對自己進行一次全方位的分析,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找到改進的目標和方向。從內部因素看,除了正常的智力水平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是順利完成學業的重要條件之外,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還有以下一些:
(1)學習策略與方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未來社會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如何學習的人。」而學會學習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愛因斯坦說:「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這說明,學生在學習策略與方法方面的水平常常直接決定了學習成績的好壞。尤其是一些很想提高學習水平但成績總不理想的學生,特別應從這個方面找找原因。
(2)性格特徵
有調查表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與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在智力上,而是在性格特徵上。學習成功的學生一般會表現出意志堅強、情感穩定、學習認真、興趣濃厚、有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集體觀念強、能聽老師和家長的教導、與同學合群,能經受困難和挫折的考驗。而差生一般表現為懶散、貪玩、馬虎、不能自製、不負責任、不夠專注、不愛提問、見異思遷、與同學不合群、逆反心理很強、經不起批評和挫折。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毅力和信心。
(3)心理健康狀況
心理健康狀況是心理功能水平的反映,尤其是情緒的穩定性、良好的適應性和自我調節的有效性,對學習的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當學生患有各種心理障礙或疾病時,會對學習效果帶來重大的消極影響。比如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無法控制的不良情緒與行為,如對考試、對學校、對某些老師、對某些學科的厭煩、恐懼、緊張、過度焦慮情緒,在閱讀、書寫、計算方面存在的特殊技能障礙,因否定性評價過多而導致的缺乏自信、極度自卑,因失敗體驗過多而導致的放棄努力和逃避傾向等。
要學會自我分析學習狀況。水有水源、樹有根,學習成績不理想必然是學習攻花締叫郫既惦習定盧活動中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學習行為。這些不合理的行為表現在那些方面,需要從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有關的學習心理品質等方面進行冷靜、客觀的自我分析,以便了解自己的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這是改變現狀的前提。比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自我分析和反思:
在發現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要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措施,改變現狀。要做到周有計劃、日有安排、目標合理、隨時調整。這里的關鍵是保持冷靜的頭腦,明確努力的方向,使自己的學習過程成為一種自覺的活動,盡可能減少學習中的盲目性和被動性。這里要特別提醒那些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切記不要急於求成。因為現有的差距不是短時間造成的,彌補這些差距也不可能在短時間里完成。但只要方向正確,每天都有所收獲,就能一步步地接近目標。
在自我改進學習狀況的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就是不良習慣的改變。根據上面所反映的問題,應特別注意培養以下習慣:
1、做事之前先定計劃的習慣
2、按照計劃安排時間的習慣
3、課前預習的習慣
4、及時整理筆記的習慣
5、及時復習的習慣
6、獨立思考的習慣
7、使用工具書和查閱資料的習慣
8、及時檢查作業、試卷,自己發現錯誤的習慣這些習慣如能順利養成並認真貫徹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相信一定能幫助你擺脫學習中的被動局面,提高學習效率
Ⅶ 如何改進學習方法
一、端正學習態度是學好理論的基本要素。端正學習態度最主要的是把握好三點:一是抓住出發點,從客觀需要出發,而不是從書本出發;二是要把握精神實質,讀書要從中找出立場觀點,而不是去記個別結論;三是要找出事物內在的聯系,把握共性用於指導實際工作。
二、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讀書是學習,應用是更重要的學習,只有在調查研究中才能真正實現學習的目的。學習中需要研究的內容很多,我認為主要有四點:
是研究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以了解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歷史淵源;
是研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經驗,從正反兩個方面的比較中去理解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來之不易;
是研究當前的形勢和任務,明確方向把握大局,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以適應改革和發展需要;
是結合自身的黨性鍛練,學理論要精,要管用,從改造世界觀、抵制腐朽思想侵蝕的實際出發,針對思想上的薄弱點加以強化,提高自身政治素質。
Ⅷ 怎樣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對爭分奪秒、全力備戰中考的各位考生來說,熬夜是家常便飯。而很多時候,熬夜卻並沒有出成果,反而導致了第二天的哈欠連天,學習沒有效率,形成惡性循環。
那麼,有哪些學習法可以讓你不熬夜,讓疲勞的大腦得到休息呢?本文請轉給身邊正在熬夜的孩子!
01
熬夜精神可嘉,但方法不可取
1. 學習抓不住重點,把寶貴的時間都花在一些意義不大的地方
比如做作業,就機械地照抄課堂上做的筆記,我覺得那一刻她很輕松,腦子基本放空,只剩下眼部動作,找到對應點;手部動作,抄寫下來。至於需要總結牢記的一二三四點,以後再說。還有嘴上反復讀概念,把書反復地看卻沒有深入思考,都屬此類。
2. 和難題較勁,給自己下命令必須要做出來
有時候她會花大量時間跟一道題較勁,看似給出了尋根究底的態度,卻失去了尋求幫助、巧妙化解等走捷徑的智慧。最終落得個時間浪費掉、方法沒找到、自信被打擊、睡眠也失去的下場。
3. 偏科嚴重,任性學習喜歡科目,弱科避而遠之
一個偏文科的孩子,她坐在書桌旁第一個拿出來的永遠是語文作業,對於一直學不好的物理和數學,留到最後再拉出來互相折磨。
4. 不斷變換學習方法,無法持續深入學習
短短幾天里,嘗試了早起讀英語、制定計劃逐個落實、「八管理」學習法等,但都是淺嘗輒止,試過幾次覺得太難深入,就放棄了。
但凡壓縮睡眠時間苦學,卻最終在考試中折戟而歸、無功而返的孩子,觀察下來無外乎落入以上幾個學習陷阱中。
一位老師觀察了班裡作息不規律、喜歡熬夜的孩子的日常後,也發現了這樣一條連鎖反應鏈:
不按時睡覺——不按時起床——沒有時間整理內務而被扣分、沒有時間吃早飯——買零食,有損身體健康,污染教室環境——影響成績的提高。
「確實是這樣的,」一位學生說,「有時熬夜學習時,我第二天在課堂上就更難掌握學習內容。最終,我不得不在晚上重新自學。」一個惡性循環就是這樣開始的。
熬夜還有一個壞處是,學生抵抗力下降,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的學習,是不值得提倡的。
02
學習要講究方法,這些建議可以試試
學習時間並不限於白天,晚上繼續學習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對於考生來說,如果不能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學習效率將會大打折扣,能不熬夜,咱們還是盡量不去熬夜!
晚上學習的時候,試試這10個方法,可以讓你的學習效率翻倍哦~
1. 明確當天晚上學習的目標
學習之前,一定要用筆在紙上列個清單出來,這樣更便於安排時間,不至於手忙腳亂。如果目標沒完成就睡覺會充滿負罪感,這種負罪感也不失為逼迫我們快速學習的一種有效方法。
2. 學習之前不要上網、看電視、玩游戲等
在學習之前上網到處逛逛或看會電影,經常不知不覺中就花很長的時間。不妨自己給自己定下來一個規則,先完成當晚的計劃和目標,然後再上網、看電影或玩游戲。
如果你遇到特殊的情況,不得不上網,給自己找個定時的軟體或者使用手機上的鬧鍾功能,定下時間,時間到了之後,堅決斷線,開始學習。這樣做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睡覺的時間又提前了不少。
3. 減少學習時的干擾
在使用電腦學習時,不要開微信之類的聊天工具,最大限度減少網路干擾。手機最好也關掉或改為靜音,放在不被打擾的地方。清理桌面,把能幹擾你的東西都收起來。
4. 比較煩的時候,試著馬上開始學習
有時候自己情緒受到干擾,經常覺得做題沒有思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其實你會發現,當強迫自己開始學習之後,很快就會進入狀態。
當然,如果你遇到狀態特別不好比較極端的時候,心情一直靜不下來,那你還是睡覺吧,這種時候就是學習估計也學不進去。
5. 晚飯不宜過飽,少葷腥多素食
很多同學午餐在學校食堂吃,不合口味,晚上就在家大吃一頓。時間長了不僅會發現自己的體重增加很多,而且晚上學習的時候會更容易犯困,效率很差,對腸胃也不好。
不如試著晚上吃得簡單一些,盡量吃些青菜,也可減少腸胃負擔。
6. 少喝飲料多喝水,不宜喝咖啡、茶或吃糖
一般晚上學習時,最先想到的就是喝咖啡或喝茶提神。但咖啡因對提升學習效率不見得有效,即使有用,也僅能維持短時間效果。
如果你真的要喝,一定要喝熱的,濃度不要太高的飲品。糖也是一樣,會減慢你大腦的思維速度,影響你的判斷。最好多喝水。
7. 選擇好一點的台燈
合適的燈光會讓你的眼睛舒服,反之容易使眼肌疲勞、視力下降。同時充足的光線,也不容易犯困。
8. 利用好最開始的15分鍾
這個時間很重要,如果一開始你就心猿意馬,看東看西自然是不行的。只要專心致志學習15分鍾之後,你就開始步入正軌了,之後的學習都會是一帆風順,你也會信心大增地繼續學習了。
9. 實在很困的時候,活動一下
可以站起來,到處走走。或者去喝水,看看外面,用涼水洗臉,深呼吸20下,用手搓搓臉和耳朵,沖個澡,聽一些節奏很強的音樂也會有幫助。
10. 學習40分鍾左右要休息一會
學習時間太長會造成疲勞狀態,學到40分鍾左右可以偷一會懶,休息幾分鍾,但最好不要上網、聊天或打開微信,一定記得控制時間,用鬧鍾定時。
記得要做個聰明的人,與其壓榨睡眠的時間去學習,不如高效率地去學習,這樣學習效果好,而且還能省出休息的時間,這不是很好嗎?
03
做7件事,讓大腦「充電」
伸個懶腰、閉眼眯一會兒、深呼吸幾次……這些短暫的休息,能讓高速運轉的大腦得到充分休息。
1.抽10分鍾就夠了
如果學校沒有午休時間,那就抽出10分鍾午睡。這樣做就能使人保持至少2小時以上精神活躍。如何用10分鍾時間,打造一個完美的小憩?
選對時間。這10分鍾最好在飯後,而且在11:00—13:00之間。
睡前設鬧鍾。許多人因擔心睡過頭,結果很難入睡,而設好鬧鍾會使人消除這一擔憂。
聽著「白噪音」。為了完美的午睡,應該找一個黑暗、安靜的場所。如果必要的話,可以使用眼罩、耳塞,或者下載一些海浪聲、風聲等「白雜訊」來排除干擾。
2.認真伸一個懶腰
伸懶腰能增加對心、肺的擠壓,促進心臟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還有利於全身肌肉的收縮和呼吸加深。大腦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適。
伸懶腰時保持身體放鬆,將雙手五指交叉,掌心向上置於頭頂,腳尖交替伸直和上鉤,四肢伸展的同時,還可以向左右轉體,大約持續30秒鍾。
3.發呆5分鍾
專家研究顯示,發呆是最簡單的減壓方式。
研究者發現,心無雜念、腦子里什麼也不想的時候,大腦中的α腦電波得到加強。這種特殊的腦電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載,讓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從而改善情緒,減輕壓力,緩解焦慮不安,還能加強記憶力,緩解疼痛,並提高免疫力。
另有研究發現,每天適當發會兒呆能將焦慮和抑鬱風險降低25%。
4.做個頭部按摩
簡單的頭部按摩自己就能做,比如梳頭療法。選擇個人比較能接受的力度,用十指指肚或指尖,從雙眼眼眶上沿開始順著往後梳頭,梳至頸後風池穴,反復數次,也可以用牛角或實木梳子代替手指。
這個動作可以刺激頭皮的神經末梢和經穴,有效鬆弛頭部神經的緊張狀態,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尤其是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每天堅持梳頭3~5分鍾,對於解除疲勞和大腦皮層的緊張狀態大有好處。
5.吃點健康零食
在兩餐之間或餐前吃點健康零食,既可以讓你得到身心的放鬆,還有助於補充營養。
不妨在教室儲備些零食,在上午10點或下午3點左右給自己來個短暫的「茶歇」,酸奶、水果、堅果等都是比較健康的零食選擇。
6.出門曬曬太陽
曬太陽的好處不勝枚舉,但國人曬太陽的時間仍遠遠不夠。不妨在你感到疲倦時,把曬太陽這個功課補上。
上午10點和下午4點是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此時可以散散步。可以多曬曬背部、雙腿和頭頂,有助於鈣的吸收、合成,還能提高免疫力,每次曬15~20分鍾為宜。
7.和別人分享一件趣事
歡笑是最好的減壓良葯。學習一兩個小時後,和同學或家人分享一件趣事,或看看漫畫書、搞笑視頻等,都可以瞬間降低體內的壓力激素。也可以走動一下,與同學聊聊天,身體也能得到放鬆。
Ⅸ 如何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
如何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
一、 設計主題:改善學習方法
二、 活動目標:
1. 讓學生懂得良好的學習方法對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性。
2. 指導學生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 活動對象:中職生
四、課前的准備:
五、設計步驟:
1.課程導入
小明的自述:我是職校二年級的學生。讀初中時,非常貪玩,整天沉溺於電子游戲廳,耽誤了學習。我現在非常後悔,讀職校後迫切想挽回損失,很想學點真本事,以後能立足於社會。自我感覺學習非常刻苦,但一年下來,學習效果並不好。而我的同桌與我的情況差不多,也是因「過去不懂事,耽誤了學習」。所以讀職校後,我們相約要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他沒有我花的時間多,但在學習上卻是得心應手、游刃有餘,進步很快。他說學習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習慣好方法好可以事半功倍。學習習慣和方法真的這么重要嗎?
我的理論知識學得很快,但在技能學習上卻是一敗塗地,老師講了半天,讓我自己動手時,卻無從下手,即使自己操作了也常會出現很多錯誤,老師批評我不認真聽講,不認真觀察。
思考:小明是不是在學習方法上出現了問題?
2.學習方法自測
下面是25個問題,你實際上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就怎麼回答。很符合自己情況的記5分,比較符合的記4分,很難回答的記3分,較不符合自己情況的記2分,很不符合自己情況的記1分。
⑴ 在閱讀時常記下不懂之處⑵ 經常閱讀與自己學習看似無直接關系的書籍
⑶ 在觀察和思考時,重視自己的想法⑷ 重視做好預習和復習
⑸ 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討論⑹ 做筆記時,常把材料歸納成條文和圖表
⑺ 聽人講解問題時,眼睛注視著講解者⑻ 注重利用參考書和習題集
⑼ 注意歸納並寫出學習中的要點⑽ 經常查閱字典、手冊等工具書
⑾ 面臨考試時,能克服緊張情緒⑿ 閱讀中如有不懂的地方,非弄懂不可
⒀ 聯系各科內容進行學習⒁ 動筆解題前,先有個設想,然後抓住要點進行解題
⒂ 閱讀中認為重要或需要記住的部分,就劃上線或者做好記號
⒃ 認為重要的內容,就格外注意聽講和理解⒄ 經常向老師或者其他同學請教不懂的地方⒅ 喜歡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⒆ 善於吸取別人好的學習方法
⒇ 對需要記住的公式、原理等反復進行記憶21 常觀察實物或參考有關的資料進行學習22 聽課時注意做好筆記23 重視學習的效果,不浪費時間
24 如果實在不能獨立解出問題,就看了答案再做,或問別人25 有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評分和解釋方法:
① 依實際情況記分後統計出自己所得的總分
② 總分在100分以上表明學習方法好,86~100分算較好,65~85分為一般,51~65分為較差,50分及50分以下屬很差。
教師:你的學習方法有問題嗎?有問題不要緊,關鍵是能夠做到重視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不要把學習方法看得太神秘,要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好習慣好方法是可以養成的。那麼,我們同學中間有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呢?
3.頭腦風暴
小組討論並派代表發言: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4.指點迷津
你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⑴ 學習計劃與時間管理
① 學習目標:即陳述近期目標或遠期目標,學習目標要恰當、明確、具體。恰當,是指合乎學生自身能力;明確,是指不要含糊其持,籠而統之;具體,是指將目標細化。
② 學習內容:包括學習科目和學習手段。
③ 時間安排:是學生對自己學習活動的一種管理,又稱為時間管理,尤其是課余時間安排更為重要。時間安排要做到全面、合理、高效。
⑵ 預習與復習
① 預習: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回憶、鞏固有關的原理知識、概念;找到新教材的重點和自己不懂的問題,並用各種符號標在書上;嘗試做預習筆記。
② 復習:復習須及時、須思考、須多樣,嘗試回憶復習法;倒回復習法;協同記憶復習法。
⑶ 聽課與記筆記
① 做好聽課前的准備工作。
② 多思多問
③ 有張有馳
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5.名人名言
① 沒有正確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學者也會像瞎子一樣盲目摸索——笛卡爾
②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能閱讀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赫伯特·格喬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