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表述不清楚啊。
你說的「嘟嚕音」估計是葫蘆絲的「花舌」技巧,「唱歌的顫抖音」估計是「氣震音」技巧。
所以,原題目應該改正為「 葫蘆絲的花舌和氣震音如何表現?葫蘆絲的每個音孔對應哪一個音呢?」
下面就一一回答這三個問題:
一、葫蘆絲的花舌如果表現?
花舌,是葫蘆絲吹奏中較難掌握的技巧之一,適合表現歡快熱烈,詼諧幽默的情緒,通過氣流沖擊舌尖,發出連續的「嘟嚕嘟嚕」(或 特魯特魯……)聲。
花舌的發音方法是:在用葫蘆絲吹奏一個音的過程中,輕抬舌尖,微抵上顎,吹氣連續震動舌尖,發出「特魯特魯……的聲音。剛開始,效果不明顯,可以只發出一個」特「音,堅持下去,發出兩個"特特」,三個、四個、……直至特魯特魯特魯特魯…………
二、葫蘆絲氣震音如何練習?
氣震音,是葫蘆絲吹奏技巧中常用的一種,它的發音方法比較簡單。設想一下,人們一陣疾跑,停歇下來後,大口大口喘氣的情景。用葫蘆絲吹奏一個音符的時候,就用這種「大口大口喘氣」的方式,連續吹奏,發出「強—弱—強—弱……」的音效。
有人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氣震音的發音方法,如同「狗喘氣」,聽起來不雅,但方法倒也算是貼切。
三、葫蘆絲的音孔對應那一個音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了解葫蘆絲的指法的概念。葫蘆絲的指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兩種:一是筒音作低音5(緩吹為低音3),另一種是筒音作1。
當葫蘆絲的筒音作低音5(緩吹為低音3)的時候,關閉葫蘆絲的所有音孔,吹奏發出的音就是低音5,由下而上,打開第一音孔,吹奏發出的音是低音6,打開第二音孔,吹奏發出的音是低音7,以此類推。
當葫蘆絲的筒音作1的時候,關閉所有音孔吹奏發出的音是1,打開第一音孔吹奏發出的音是2,打開第二音孔,吹奏發出的音是3,以此類推。
(具體的指法表,可以網路搜索「葫蘆絲的指法表」,上面有非常直觀的音孔與每個音的一一對應關系圖,一目瞭然。)
『貳』 笛子氣震音 怎麼我吹出的是像有休止符那樣的跳著的音
想表達起來有點困難...
嗯..總之誇張一點說法就是吹氣震音時小腹要明顯感覺一起一伏但口中的氣不能斷掉(這點非常重要,不然音就是跳著的了)
重點還是多練習吧,這比花舌容易多了~
『叄』 吹笛子如何進行氣震音的練習呢
笛子的氣震音,主要源動力是腹部的快速張弛變化來達到的,由弱到強到弱,反復練習,注意氣息保持不斷大致一般來說,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氣、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氣的功夫最難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動作干凈、利落、速度平均、靈活、有彈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顆粒感、節奏平均、能持久;
功夫就必須注意風門大、小及口勁的適當表現。意之不管什麼技巧,只要練得勤,定能熟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點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樣的技巧是時候,一定要為音樂負責,否則畫蛇添足,破壞了曲子原有的美感,這是應有的認識。
(3)如何用氣震音最簡單方法擴展閱讀
笛子的音類技巧:
1、顫音(tr):例如6的顫音相當於演奏67676767一般,先6後7.
2、虛顫音:顫音的一種,手指顫動時並末完全蓋住音孔(按半孔)的虛顫手法。
3、波音(w):短顫音的一種,也稱漣音,意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顫指跳躍一次。
4、疊音(又):例如6的疊音相當於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當於復倚音,是裝飾音的一種,也稱喚音。
5、贈音:出現於音尾的一種裝飾音,會標示出所「贈」之音高,也稱送音。
6、打音(丁):將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稱導音。
7、吐音(TK):用吐尖輕吐的一種技巧,有單吐(T)、雙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種斷奏的技巧。
『肆』 怎麼練氣震音
清晨早起
空腹練習發聲
從中音平調吊到高2或高3
再慢慢下來到低4
發聲用 O 較好
回家
食生雞蛋1~2枚
可以混牛奶喝(去腥氣,自己斟酌——空腹喝奶對胃不好)
可以補氣
『伍』 笛子氣震音怎麼吹怎麼練習
你好,笛子的氣震音,主要源動力是腹部的快速張弛變化來達到的。為便於你理解,我打個比方,我們在交談的時候,如果比較愉快,那麼就會笑,在笑的時候,那種連續不斷的笑的那種氣流,就是我們要的氣震音的氣流。平時在吹笛時,有意識地輕重音交替,日子久了就會了。一般來說,練的時候是這樣的,輕音長,重音短。然後逐漸逐漸,把輕音縮短,直到與重音長度一樣,氣震音就練成了。切忌靠口型的變化來達到氣震效果,那樣會很別扭。
很高興為你回答。
『陸』 竹笛或者長笛氣震音技巧
氣震音。。。好難表達啊。主要是吹出氣流的強弱變化吧,規律性的。即在同一次單音吹奏中不停地進行1秒每次的強,弱,強,弱。。。變化。練長音時可加入,還有練循環換氣時,顫音時加入 誤區。。。氣息要穩定變化 運用。各種曲子各種結尾處
『柒』 竹笛的氣震音怎麼吹
說實話,和聲樂裡面講呼吸支撐講顫音是個樣,是非常非常抽象,可以叫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首先需要有比較好的呼吸,腹式呼吸要比較嫻熟,腹部有氣息支撐。
嘗試去自己用腹部氣息的支撐控制其氣流的震動,達到顫動氣流。
我記得美聲以及國外古典(歌劇)聲樂裡面其運用相當廣,古典的尾部顫動甚至做到非常短急促,當時第一次聽深感震撼,這樣的氣息控制達到這樣的程度讓人震驚。
扯遠了,因為是一個道理,所以多說了幾句,笛子里的氣震音就是這個的小小運用,氣息控製得好非常簡單。
多練多感受,沒別的,不是說的清的。
『捌』 吹笛子練習氣息,一般練吹什麼內容
息訓練方法分兩大類:
一、平滑長調練習的概念類似於弦樂器右手的長弓練習。訓練方法和要求如下:
1、「呼吸並重」呼吸方式為腹部自然呼吸,口鼻呼吸。
2、長音練習,用C調曲笛筒音作5;從低音5到高音6再到低音5;每個音要求6到8拍;速度每拍=60;做到平穩、結實、響亮、純凈(風門無雜聲);每天2 - 3遍。
3、解決長音訓練中音域變化與氣流速度、口部力量大小、節氣門大小的關系。二、氣震長音練習的概念是,弦樂器左手的揉捏與弦樂器左手的「吟」根弦相似。在笛子演奏台上,空氣沖擊是重要的歌唱手段之一。它在音樂和旋律的裝飾中起著關鍵作用。培訓方法和要求如下:
1、吹奏出水紋般的氣震音波;初學者要求吹奏五次音波,幅度越大越好。中低音區要求做到自然、鬆弛;有如發出人聲 「哈、哈、哈……」之感。
2、在以上訓練的基礎上,可分為三種不同速度和節奏的聲音練習:a.每拍速度=60;將一個節拍分成四個聲波;以控制和節奏進行訓練;從低音5到高音6到低音5;每拍吹奏兩個半節拍(即音波為9次)
b.每拍速度=72;將一個節拍分成四個聲波;以控制和節奏進行訓練;從低音5到高音6到低音5;每拍吹奏三個半節拍(即音波為13次)
c.每個節拍的速度=96;將一個節拍分成四個聲波;以控制和節奏進行訓練;從低音5到高音6到低音5;每個節拍吹奏四個半節拍(即音波為17次)
以上通過對三種不同聲波的頻率和速度的節奏訓練,可以實現從慢到快的正確使用氣震音。
3.呼吸要求;口呼鼻吸、氣沉丹田(腹式)。
4、氣震音是均勻的、自然的,它們通過控制和節奏來訓練,以達到氣震音聲波的自由大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