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組蛋白翻譯後修飾研究常用方法

組蛋白翻譯後修飾研究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4-11-14 00:49:33

① ​Nature子刊:手把手教你入手蛋白乙醯化修飾研究

蛋白翻譯後修飾作為生命科學領域長盛不衰的研究熱點,對理解生命活動的復雜性至關重要。其中,蛋白乙醯化修飾不僅在細胞核內參與調控基因轉錄,還廣泛出現在非組蛋白上,覆蓋代謝、免疫、細胞周期、DNA損傷修復、凋亡、自噬等生命過程,展現出其多維的生物學功能。

對於初涉蛋白乙醯化修飾研究的科研新手,如何快速入門?以一篇2019年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自噬領域研究論文為例,可以提供一個簡明的研究思路。

首先,確定目標蛋白是否存在乙醯化修飾。研究者通過使用去乙醯化酶抑制劑,如TSA和NAM,觀察內源及外源p62在細胞中的乙醯化水平,發現只有TSA處理能顯著提高,提示p62的去乙醯化過程由HDACs而非Sirtuins介導。

接著,探究乙醯化水平的調控機制。作者採用飢餓及蛋白酶體抑制劑等刺激處理,發現飢餓條件能夠顯著提高p62的乙醯化水平,說明蛋白的乙醯化受到特定條件的調控。

確定乙醯化轉移酶。在哺乳動物細胞中,p300、CBP、PCAF、GCN5和TIP60等乙醯化轉移酶在蛋白乙醯化修飾中扮演關鍵角色。通過細胞內篩選,發現TIP60的高表達能顯著提高p62的乙醯化水平。

隨後,研究去乙醯化酶。鑒於p62的去乙醯化過程被HDACs調控,作者通過細胞內篩選,發現HDAC6的高表達能顯著降低p62的乙醯化水平,表明HDAC6是p62的去乙醯化酶。體外實驗證實HDAC6可以直接去乙醯化p62。

確定乙醯化位點。通過質譜鑒定或體外乙醯化反應結合質譜鑒定,確定乙醯化位點。賴氨酸(K)是乙醯化的主要位置,通過構建突變體驗證乙醯化或去乙醯化狀態。

解析乙醯化對目標蛋白的影響。構建模擬乙醯化/去乙醯化突變體,研究乙醯化如何影響目標蛋白的功能,比如結合泛素的能力、形成二聚體的穩定性等。

探討乙醯化修飾的生物學功能。在細胞水平或動物模型中研究目標蛋白乙醯化的生物學效應,例如在自噬過程中p62與泛素化蛋白降解的關聯性及其對細胞活力的影響。

綜上所述,蛋白乙醯化修飾的研究框架包括確定存在性、調控機制、酶的識別、影響解析及生物學功能探究,為深入理解蛋白乙醯化在生命過程中的作用提供了路徑。

閱讀全文

與組蛋白翻譯後修飾研究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函數比較大小的計算方法 瀏覽:206
鞋膠方法圖片 瀏覽:985
指導作業用什麼教學方法好 瀏覽:305
跑得快快速記牌的方法 瀏覽:129
豌豆怎麼種植方法 瀏覽:702
翼搏變速箱抖動解決方法 瀏覽:598
黃疸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574
幼兒弱視訓練方法 瀏覽:602
債務糾紛最好解決方法如何 瀏覽:521
如何降低仔豬腹瀉研究方法 瀏覽:27
男人生活定目標最佳方法 瀏覽:63
清蒸筍雞的最佳方法 瀏覽:577
檢查是否鈣流失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500
牙白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494
二保焊不銹鋼用什麼焊接方法 瀏覽:218
什麼方法開果啤蓋簡單而又不疼 瀏覽:408
孩子抽搐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62
簡單的簡介和方法 瀏覽:686
小米4接聽手勢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5
如何掌握字體設計的創意方法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