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圓的周長教學方法有哪些

圓的周長教學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01 00:03:42

如何有效的進行《圓的周長和面積》的教學

一.本單元的基礎知識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常見的幾種簡單的幾何圖形如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以及圓和球形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
P2~22.本單元教材內容包括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扇形和扇形統計圖,對稱圖形。
三.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1.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知道是軸對稱圖形,會用工具畫圓。
2.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3.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與面積。
四.本單元重難點和關鍵
1.教學重點:求圓的周長與面積。
2.教學難點:對圓周率「π」的真正理解;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以及畫具有定半徑或直徑的圓。
3.教學關鍵:能真正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一些主要的計算公式。
五.本單元的教學課時
13課時
課題圓的認識第1課時(總第1課時)
學材分析
教學重點:
通過動手操作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
畫圓
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一定生活經驗,教師應把重點放在畫圓上。
學習目標
1.在想像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中認識、掌握圓的特徵。
2.在開放式畫圓的情景中,會用圓規等工具畫圓。
3.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不斷探求事物的本質特徵和事特的合理性。
導學策略
導練法、遷移法、例證法
教學准備
圓的模型、圓規、三角板、投影儀、投影片
導學流程設計:導入--探究新知--鞏固練習--總結
教 師預設
學 生活動
教學過程:
一. 圓的認識
1.生活中哪些地方可看到圓形?與學過的圖形比有什麼不同?(你覺得這些圖形美嗎?)
二.展開
1.討論:書中的三幅主題圖,哪種方式較公平?(並說說為什麼第三種最公平?)
2.畫圓的條件
你(自己)能想辦法畫一圓?指名說說。畫圓有哪些方法?畫一個圓必備條件是什麼?
3、半徑、直徑的認識
操作:
把圓對折、打開、任意換方向再對折;
描出摺痕;
找一找摺痕與摺痕之間、摺痕與圓之間有什麼關系?(你能說說這些摺痕有什麼特點?)
(學生先獨立做,當學生有交流慾望時,教師建議大家互相交流)
2.匯報:
(1)展示:圖形、摺痕(師在黑板上貼一個大圓)
(2)發現:(有些說出名稱,隨即讓學生指一指)交點,也就是圓的中心點稱圓心;摺痕這條線段稱圓的直徑;
圓心到圓上的線段稱半徑;
對折後兩側能完全重合。
(3)整理:圓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圓的直徑通常用字母d表示,怎樣才是直徑呢?(一組判斷)(給出圓上、圓內、圓外等名稱)
得出「從圓心到圓上一點的線段」;
從圓心到這一點的線段是半徑,到這一點呢?......「任意一點」;(要學生明白是圓上的一點)
(4)圓有幾條半徑?它們的長度怎樣?所有的半徑都相等。你怎麼知道的?有幾條直徑你知道嗎?長度呢?
3.練習:口答題(表格)
4.小結:我們認識了圓各部分的名稱,了解了它的特徵,(練習:哪些是圓?)根據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都相等,畫出圓。怎麼畫?
5.畫圓
(1)提供材料:繞線圖釘、兩支筆、圓規等;
(2)畫圓,並說說你是怎樣畫出來的?(小組交流,想出更多的畫圓方法);
(3)展示:(要求簡練的語言、並演示)
描:用圓形物體,描下它的輪廓,這就是圓。
繞線圖釘:與課開始時相同。
兩支筆:確定長度,轉紙一周。
圓規:一頭定點、另一頭(有鉛芯或墨水的一頭)旋轉一周:
定r、定O、繞一周。
固定的尖點就是圓心,兩腳間的距離就是半徑?(每一種方法都能與圓的圓心、半徑等建立聯系)
(4)老師也介紹一種用帶孔的尺,固定一個孔,另一頭繞一周用圓規畫半徑為2厘米、直徑為6厘米的圓各一個。
畫的對嗎?一大一小,這由什麼決定的?(半徑、直徑)
兩樣半徑2厘米,畫在這里,有什麼不同?這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圓心)
(指出圓心的作用是確定位置、半徑與直徑的作用是確定圓的大小)
三、練習:
1、指出下列圓中哪條是半徑哪條是直徑?
2、任意畫一個圓,並在這個圓中畫一條半徑和直徑
四、總結
五、作業
學生匯報
同桌討論
學生操作
六年級
學生練習畫圓
教學反思
要讓學生明白只有在同圓或等圓內,所有的半徑才相等;所有的直徑才相等;半徑才是直徑的一半,直徑才是半徑的2倍

Ⅱ 請評價教學設計(圓的周長)

應當在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加強一些。可以預設一些學案,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學習,通過小組學習展示對抗質疑生成。將知識內化。

Ⅲ 求「圓的周長」預習筆記。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認識圓的周長。

(2)揭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展開新課

(一)測量圓的周長

1.把圓放在直尺邊上滾動一周,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則師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圓的周長。

2.用繩子在圓上繞一周,再測出繩子的長短,得到這個圓的周長。

3.教師甩動繩系小球,形成一個圓。

4.小結。初一年級數學聽課筆記記錄-2[/page]

(二)探討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1.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

(1)啟發思考

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

(2)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

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得出結論: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

2.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有什麼關系。

3.認識圓周率。

(1)揭示圓周率的概念。

(2)指導閱讀第63頁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讓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歷史。

4.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三、初步運用,鞏固新知

1.完成第65頁第1的第( 1 )題。

2.完成第64頁下面的「做一做」。

5.看書質疑。

四、照應啟思,總結新課1、讓學生動手操作去驗證,去理解、探究出好的方法。

2、老師很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知識,更能啟發學生的思維。

3、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把德育教育和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值得我學習。

4、把所學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並運用於生活之中,使學生更加對學習有興趣。

由精品學習網為您提供的初一年級數學聽課筆記記錄,願您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Ⅳ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教學反思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教學反思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教學反思1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計算。

成功之處

1.充分理解周長的概念,加強對意義的理解。學生以前學過周長的概念,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長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在此基礎上,理解「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在教學中通過復習以前學過的圖形的周長,然後引出主題圖,通過實際場景豐富學生已有經驗,逐漸內化為學生對周長的意義的理解,明確周長就是一條線,但是這條線是由曲線構成的圖形。

2.加強動手操作,探索發現規律。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如繞繩法、滾動法和折疊法得出直徑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總是3倍多一些,從而使學生明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倍,由此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不足之處

由於學生在課前預習了這部分內容,導致有一個組沒有通過動手操作,得出的結果都是3.14倍,看來學生對於操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注重了結果的得出,而忽略了規律的呈現。

再教設計

在教學完圓的周長時,要讓學生注意區別圓周長的一半和半圓周長,要注意呈現圓的周長與直徑、半徑的關系即當圓的直徑或半徑擴大2倍、3倍,圓的周長擴大幾倍的練習拓展,並藉此聯系正方體的棱長之和、表面積和體積中,當棱長擴大2倍、3倍,正方體的棱長之和、表面積和體積擴大幾倍的練習拓展,以此來增加彼此之間的聯系。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教學反思2

對於周長,孩子們並不陌生。為此,我在導入新課時直接布置任務:你會量圓的周長嗎?用你手邊的工具,想辦法量出圓的周長。孩子們躍躍欲試:有的用自帶的軟尺饒著圓周量;有的用繩子饒著圓周量了,展開再用米尺量繩子的長;有的拿圓在直尺上滾動一周;還有的量出圓周的一半來乘2……看到孩子們有這么多的量圓的經驗,我感到很欣慰。隨即提問:要想量得准確些,操作中應該注意什麼?有的說用繩子量的時候要記好起點和終點的位置、滾動時也要記好記號……在第二環節自主嘗試中,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剛才的經驗和方法,測量指定大小的圓的周長,並猜想圓的周長和什麼有關,小組長做好記錄。第三環節,交流匯報:小組代表發言,其他組的代表做好補充和評價。得到的結論是: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關,有的小組用表格的形式反映了操作的結果。第四環節,啟發點撥:圓的直徑越大,這個圓的周長越長,圓的直徑越小,這個圓的周長也越短。那麼他們的關系有怎樣的規律呢?比較得出結論: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我們的這個結論和專家的結論一樣,同學們打開書看看書上的說法。

一節課就在孩子們的探究和經歷中進行著,雖然坎坎坷坷,但畢竟經歷了、感受了、體驗了。我想孩子們對於圓周率的認識就不僅僅是停留在結論之上了。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教學反思3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基礎上,在學習了圓的初步認識,知道圓心、半徑、直徑及圓的特性的基礎上,進而學習圓的周長的。

本課的重點是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難點是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推導過程,主要是圓周率的理解及其推導。

本節課學生主要採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促進他們的學習方法的養成,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其主要為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分工,學會分享。

本節課我盡量採取情境教學,為學生創設一個樂學、易學、好學的課堂氛圍;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鼓勵他們積極的參與其中,自主學習,作為課堂上真正的學習主人;盡量授之於學習方法,讓他們在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不斷的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變的會寫、會做、會思考;正確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習表現,調動學生於一個較高的學習狀態中;採用小結、應用等基本教學環節,使學生掌握圓的周長的相關知識,以達到預期的課堂目標;進行中國古代數學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及學習熱情。

本節課靈活性較強,希望看到學生的不同閃光點,看到他們的創新火花,看到他們快樂學習的笑臉。

本著這樣的教學設計與意圖來完成小學高年級《圓的周長》這節課的教學工作,課後,感覺——一個字「差」,三個字「真的差」。

一差:不能很好的適應新的教學環境。第一次帶著話筒上課,我與它的配合太不默契了。低頭聲大,抬頭聲小,占據了我的一些大腦空間;我的教學設計與多媒體聯系密切,因為鍵盤滑鼠放置在一個角落,每次使用得提前佔用一些時間,教學環節不流暢;學生與聽課教師的層面不能一眼看到,使我不能及時觀察到教師的表情,不能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二差:不能很好的與學生進行配合。陌生的學生,盡管短暫的了解,但是還是知之甚少。就拿這個來說吧:看大屏幕,自讀小故事。學生卻大聲齊讀開來,一個可以由學生自己感悟的知識,自讀就可以了,聽到學生的聲音,我又不好意思打斷他們,只能任由他們讀下去。

三差:不能很好的設計最細化的問題。問題較為粗略,學生答題有理解上的困難。回答很是不積極。這是我這節課的失敗的關鍵所在。

四差:學生的活動交流自主合作學習沒有很好的體現。盡管我用了大部分時間,讓學生去合作交流,最終得到本課的重點知識,但經過學生的活動,為了節省時間,我代替他們把活動的結果利用計算機這一媒體展示出來,我想,這是錯的。不過,孩子們真的,沒有發現,我的設計只能落空。最後不得不自已代替學生得出新學的知識。

五差:自己多年的山村教學,已經把自己的語言,神態包裹的嚴嚴實實。沒有更多的流暢的教學語言,沒有激勵的話語。自己的言行,會犯下些許的小錯誤。

不想再多說什麼,只想默默的思考。為什麼自己的精心設計卻沒有在學生身上閃現?還是因為自己的設計根本不夠精心?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教學反思4

圓的周長這節課的重點、難點部分是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課前我布置讓學生每人准備三個大小不同的硬紙片和一條細繩及直尺。

我利用提問:「知道哪些關於圓的知識呢?」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機會,首先通過觸摸圓周長,使學生建立充分的'親身體驗,接著通過對圓周長概念的個性化描述,引導學生嘗試具體表象向抽象提煉之間的轉軌。盡管學生在這里的表達顯得膚淺,但正是這些富有個性的思想,恰恰顯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有效的觸摸體驗,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圓周長概念的建構過程充分而有效。探索圓周長計算這一環節:一方面,通過小組合作式的測量活動,使學生自主創造出「測繩」和「滾動」兩種測量圓周長的方法,豐富了學生的課堂活動,另一方面,通過對兩種測量方法的反思及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測繩」和「滾動」這兩種方法的局限性,引導學生探索「計算公式」的心情,為繼續研究圓周長的計算作好了鋪墊。讓學生猜想圓的周長可能與圓的什麼有關?是直徑的多少倍?進一步激起了學生主動探究的x,然後讓學生利用准備的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學性。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幫助,學生把自己測量的數據填在課前研究的設計的表格中,計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這時候讓學生組與組交流成果,發現了規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是本課的難點。在此基礎上,通過電腦展示,驗證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從而引出圓周率,學生有了這一發現,建立了新的認知結構,從而使學生體驗到了新知的價值。當然,本節課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些收獲,還有關於教學不足的思考,比如學生活動,小組交流和獨立思考,全部參與和個體培養等等的關系處理,這也是我在今後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課堂上,生動有趣的探索內容,可以給予學生愉悅的人文體驗;開放寬松的課堂環境,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處的鼓舞激勵,可以給予學生強烈的人文尊嚴;各抒己見的思想交鋒,可以培養學生民主的人文作風;標准嚴密的知識表達,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人文精神;課堂生活的親生經歷,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還想知道哪些關於圓的知識呢?」「究竟什麼是圓的周長呢?誰能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請你大膽猜想,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呢?」「究竟圓周長與直徑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要求圓周長,只要知道什麼就可以了?請舉例證明你的想法。」都是探索過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實體現。

整節課下來,學生學習效果較好,我想,這得益於事先讓學生准備的教具比較充分,得益於學生的動手操作,也得益於提出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思考。這節課後,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學生為主體實質就是激發和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思考。只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他們也能像科學家那樣發現規律、總結經驗、得出結論。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教學反思5

本節課,我緊密聯系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准確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不斷設置合理的認知沖突,促使學生進行有效的猜想、驗證,初步體現了「創設情境——大膽猜想——合作探索——反思歸納」的探索性教學模式,從而充分地體現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力求讓學生經歷學數學的過程,培養「做數學」的能力。教學後留給我很深的思考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給了本節課創新的舞台,雖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精彩的思維,但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分工合作的過程顯然對他們更適合。有些問題雖然可以獨立思考加以解決,但在時間和精力上是不允許的。把不同的思維加以整合,並不斷的加以補充、完善,這對每個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訓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課堂上的許多發言就是如此,有時候一個人說的並不完整,但經過補充,修改後就大不一樣了,系統而完整,並且富有創造性,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啊。

其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對於學生的素質培養和成長也是必要的,有利的。在學習中,他們必須學會合理分工、與人交流,傾聽發言等等,這些正是老師希望他們學習和掌握的,可以看到:許多平時並不合群的學生在交流中也很活躍,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目標,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他們知道,這時候他們不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小組中的一員,他們會積極的為了整個小組的榮譽而團結在一起,而在獲得肯定和表揚後那種由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那樣的珍貴,學生會因此激發起更大的學習興趣,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學習中去。這樣的教學效果正是我們每個教師所追求的。

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學生人人是可造之材,只要引導正確,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價值,這節課上很多方法是那些中差生提供的,他們雖然在計算、表達、理解上有一定的問題,但他們生活經驗並不缺少,聯系生活中的事例,想出巧妙的方法他們一樣出色,教師在此時趁熱打鐵的教育將是的契機了。

當然,本節課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些收獲,還有關於教學不足的思考,比如課堂紀律和學生活動,小組交流和獨立思考,全部參與和個體培養等等的關系處理,都給我提出了課題,為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揚長避短,日趨進步提供了很有價值的研究素材。

;

Ⅳ 圓的周長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西師版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圓的周長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圓的周長》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圓」的第二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直線圖形,上節課我們又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些知識為本課的教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教材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比較、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經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教學目標:

⒈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和記住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⒉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測量方法和圓周率的探索、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情感目標: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事跡,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對圓周率的認識。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採取直觀演示法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滲透轉化思想。利用動手實驗法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並推導出圓周長計算公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接著運用自學輔導法,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培養「說」的能力。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啟發誘導法」層層設疑,給學生造成思維沖突,從而「逼著」學生去思考、測量、計算,最終發現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關系。同時在教學中,注意獨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組交流。學習形式的交互運用,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標。

三、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教學過程分為5大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利用「課件」演示唐老鴨和米老鼠在公園里跑步的情景。瞬間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接著說明:他們剛剛跑完一圈,就爭吵起來了,都說自己跑的路線長。那麼,到底是誰跑的路程長呢?我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如果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正方形的什麼?怎樣求?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復習正方形的周長知識。接著提問:如果要求米老鼠所走路程,實際就是求圓的什麼呢?從而引入課題:圓的周長(板書)

可是,圓的周長現在我們還沒有學,無法算出米老鼠跑的路程,我利用這個問題設下了認知障礙,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引導探索新知

⒈直觀感知,認識圓周長。

我讓每個學生拿出准備好的圓,先摸一摸圓,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周的長度。然後通過電腦屏幕上的動畫演示讓學生再次感知了「圓的周長」後,我設計了2個問題:圍成圓的這條線是一條什麼線?學生回答「曲線」(板書)我又問:這條曲線的長就是圓的什麼?學生回答「圓的周長」(板書),最後問學生: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是「圓的周長」嗎?揭示圓的周長概念(並完善板書)。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外部語言,更增強了學生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並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揭示了「圓周長」的概念後,我以一個實物圓,問學生可以怎樣測量圓的周長,引導學生說出用繩子繞圓一周可以測量出圓的周長,並演示「繩測法」讓學生觀察。接著又問:「你還有其他方法測量嗎?」引出「滾測法」,並觀看課件演示,教師指導操作要點,充分認識了圓的周長。

⒉揭示矛盾,產生探索新知慾望。

我利用課件出示「摩天輪」圖片,以及(演示)小球的運動軌跡甩出一個圓,顯然,用剛才的「繩測法」、「滾測法」都無法測量,產生矛盾,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去探討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的慾望,為後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⒊操作實驗。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分成3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層次:觀察猜想。

(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系呢?有怎樣的關系?引導學生初步得出: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

第二層次:驗證猜想。

我讓學生同桌合作,先測量,再填表:

圓的周長(cm)

圓的直徑(cm)

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cm)

通過測量,指名學生匯報,並板書一組由學生測量、計算出的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比值」,並逐一把這些比值寫在黑板上。3.18、3.17、3.15、3.14、3.19,(板書)讓學生觀察數據,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第三層次:演示課件

對於學生的發現,我並不急於表態,而是演示用「滾測法」測量圓的周長的動畫過程。進一步突出「3倍多一點。

得出:任何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突出了重點,突破了本節的難點。

通過以上這3個層次的教學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

⒋介紹圓周率

①首先介紹「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並介紹π的讀寫法。

②其次介紹「周髀算經」這本書和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③最後指導看書P63頁第一自然段,並讓學生說一說,你有什麼新的收獲?

⒌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根據圓周長與它的直徑關系,通過思考學生獨立地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為C=πd或C=2πr(板書)。這樣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6.實踐運用: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圓的周長和圓周率有了比較清晰地認識,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運用知識。如何運用我們本課所學的知識呢?我安排學生解決以下3個問題。

①第1個問題:你現在能求「摩天輪」的周長了嗎?

②第2個問題:你會求這個「圓」(演示)的周長了嗎?

③第3個問題:你能解決米老鼠和唐老鴨的爭議問題嗎?

學生利用周長公式很快就解決了課前所無法解決的3個問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並讓學生體驗成功解決問題所帶來的快樂。

(三)初步運用新知

在學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樂時,我又安排了3道習題:進一步鞏固新知,形成熟練技能。

1、判斷題。

(通過判斷,幫助學生鞏固新概念,加深對圓周率的理解)

2、看圖題。

3、求半圓的周長

由於本課是「圓的周長」的第一課時,所以這3道題的安排以基礎練習為主,適當補充了提高練習。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圓的周長的知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本節知識,使學生對圓的周長有了更明確的認識,進一步深化重點。

(五)課後作業

布置了一道課後習題:過了一個星期,米老鼠和唐老鴨又在公園里見面了,這一次米老鼠沿著紅色的大圈跑,唐老鴨沿著藍色的兩個小圈跑,這一次到底是誰跑的路線長呢?要求同學們課後去思考完成。

圍繞米老鼠和唐老鴨再次跑步問題,進行課後討論,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首尾照應,並使整堂課在溫馨的故事中開始,在故事中結束。

圓的周長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圓的周長》。

2、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並初步認識了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也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以及今後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的基礎,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團結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周長的含義,並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教學圓的周長可通過化曲為直的方法進行教學。並且知道圓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可通過直觀演示.實際操作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但圓是曲線圖形,是一種新出現的平面幾何圖形,這在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教學上又深了一層。特別是圓周率這個概念也較為抽象,探索圓周率的含義以及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是教學難點,學生不易理解。

4、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結構特點的分析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知道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含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圓周長的測量和計算公式的探討,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思想方法。

5、教學重難點:

為了使學生比較順利的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探索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6、教具學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模型圓,幾個直徑不同的圓形,線、直尺等。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發和學法:

(一)教學中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知識水平,多藉助實物演示,並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獨立探討知識形成過程。

(二)本節課主要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在實際觀察.操作中發現問題自主探究,積極參與猜想.討論.驗證,在合作與交流中分析,推理從而解決問題,獲取新知。

(三)本節課圍繞教學重難點運用了多媒體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願意合作交流,探究知識的意識。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程序:創設情境,引出問題;自主探索,建立模型;解釋運用,深化知識;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這一環節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激發興趣。2、認識圓的周長。3、討論圓周長的測量方法。

1、激發興趣。「形象思維比抽象思維更廣泛」,根據本節知識認識新概念抽象的特點,在引入新課時我利用多媒體顯示小熊和小狗賽跑激趣引入,揭示課題。通過創設一個問題情景,讓學生不僅復習到正方形周長的含義,同時,進行知識遷移,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本節課教學內容。

2、認識圓的周長。讓學生拿出圓形物體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圓周長指的是那部分?通過圖畫讓學生初步感知了「圓的周長」。心理學實驗證明,「理解的知識才能牢固掌握,理解的標志是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讓學生觀察圍成圓的線是一條什麼線,這條曲線的長就是圓的什麼。通過這個問題揭示圓周長概念。

3、討論圓周長的測量方法。在揭示了圓周長概念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測量圓形物品,並匯報結果,再說說自己測量的方法。線繞法、滾動法量出圓的周長,教師指導操作要點。這就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思想,化難為易,便於學生的理解。

師甩動系著繩的小球,形成一個圓,讓學生觀察,並說說自己的發現。很明顯用剛才的線繞法、滾動法都無法測量,產生矛盾,從而使學生產生去探討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這就引起了認知的沖突,也激起了學生求知的慾望。

(二)自主探索,建立模型。

這部分分為四個環節:1、猜測。2、探討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3、介紹圓周率的知識及祖沖之對圓周率的貢獻。4、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1、猜測。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觀察這些圓,讓學生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呢?幫助學生掌握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主動探究和實踐精神得到培養。

2、探討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新課標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突破了「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這一傳統的教學方式,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我讓學生分組做實驗,拿出自己准備的學具圓,分別量出它們的周長、直徑,並把數據填入書中表格中。通過測量,匯報。學生觀察數據,通過對比發現:每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最後師生共同概括。從而得出,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關系,突破了本節的難點。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討,並通過觀察,發現問題,參與合作交流,歸納總結,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享受了成功的愉悅。提高了學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介紹圓周率的知識及祖沖之對圓周率的貢獻。

先介紹表示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用式子表示: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π)板書。再介紹π的讀寫法。最後結合畫像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闊學生的認識視野,增強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同時指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小數,小學階段取它的近似值為3.14。

4、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引導討論:求圓的周長必須知道哪些條件?推導圓周長公式C=πd、C=2πr,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三)解釋運用,深化知識。

這一程序我主要從基礎練習、綜合練習、開放練習及解決課始問題等不同層次的練習題。促進了學生從不同角度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提高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基礎練習。基礎練習及時檢查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綜合練習。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到靈活運用,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本領。通過圓周長公式的應用,使得學生內化了公式,掌握了新知,並充分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的思想。

3.開放練習。通過有一定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的親身體驗思維的樂趣,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

4,回到課始,算正方形和圓的周長,首尾呼應。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在小結中,不僅關注了本課的知識重點,更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效的激勵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隨想

本節課設計以我校雙主式五步教學法為導向,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學習是有價值的。按照「帶領學生走向知識」的理念,培養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讓學生經歷知識生成的過程,引出學生數學思考,促進學生主動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深刻起來。

圓的周長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中圓的周長第一課時。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是一節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研究幾何形體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以前學過的直線圖形知識和上節課掌握了圓的初步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力圖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經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為學習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基礎。而且在對圓周長有關知識的推導論證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實踐,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直觀認識圓的周長,知道圓的周長的含義;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2)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測量方法和圓周率的探索、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團結合作精神。

(3)情感目標:通過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偉大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民族自豪感。

4、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如果學生能理解「任何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問題,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歸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讓學生理解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及其實踐運用是本節課的重點,而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則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

1、為學生提供一個合作探究的平台。把學生分成每組4—6人的學習小組若干組,每組配備直尺、繩、數據統計表等學具,讓每個學習小組共同完成繩測法、滾動法測量周長,依所測數據找出直徑與周長的倍數關系,推導圓的周長公式三個操作活動,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2、引導學生在認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發現、解決問題。

3、充分發揮多媒體直觀、具動感、易交流的優勢,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舞台。

三、教學所需材料: 圓紙片、直尺、繩(系有小球的繩)、數據統計表、多媒體電腦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引發探究。

1、談話引入:同學們,老師想請你們觀看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片段,看看你們能發現什麼秘密?(課件顯示:運動員分別繞籃球場以及圓形大花壇跑步的情景)

2、揭示課題: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跑步的路線,讓他們思考並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1)要求運動員繞籃球場跑一圈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麼?

(2)什麼是長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3)要求運動員繞圓形大花壇跑一圈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麼?

(從而順勢引出課題: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聊天和創設融洽的教學情景,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輕松氛圍。從生活實際出發,把生活實際問題轉化為教學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二)人人參與,探索新知。

1、認識圓的周長

教師先拿出教具——圓,啟發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從感性上了解圓周長的含義。

接著,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周長各有什麼不同。

然後,讓學生根據電腦屏幕上的動態演示,敘述出圓周長的含義。

最後,讓學生拿出學具中的圓片比劃一下,自己去體驗、領會圓周長的含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後,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周的長度。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外部語言,更增強了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並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2、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活動一:測量圓的周長。

首先讓學生商討:怎麼測量圓的周長?都需要什麼工具?

然後,指導他們合作測量,並鼓勵學生上台向全班同學演示自己的測量方法。

其次,用課件演示學生通常用的繩測法和滾動法。

最後,設疑激趣:繞動一條系有重物的繩子形成一個虛圓,引出矛盾。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由問題引入,激發認知沖突,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思維進入新課所要解決問題的發展區,為後繼教學埋下伏筆。

活動二: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認識圓周率。

1、回憶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關系,讓學生猜想圓的周長可能與什麼有關?

2、要求每組同學用准備好的三個大、中、小不同的圓片作為測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別測量各圓片的直徑和周長,並將數據填入下表。

周長(分米)直徑(分米)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3、完成後,教師點撥,學生歸納「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結論。

課件演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4、學生看書自學後,交流匯報圓周率的含義。

5、引導學生讀、寫「π」並進一步了解圓周率的歷史和趣聞。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匯報交流,不僅可以突破難點,又能掌握學習方法,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也為我國古代數學家傑出成就而驕傲,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三: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

1、引導討論:求圓的周長必須知道哪些條件?如果已知圓的直徑或半徑,該怎樣求周長?

2、推導出求圓周長公式

C=πdC=2πr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和自己的夥伴一起解答例1和做一做。

2、說出這兩題用哪個公式比較好?

設計意圖:解答時,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四)實踐應用,拓展創新。

依據本節知識特點,我設計了如下三個層次的練習:

1、第一層次:基礎題

(1)一個圓的直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2)一個圓的直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組練習使學生明白雖然數據相同,但計算出的答案不同,讓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2、第二層次:判斷題

(1)π=3.14。()(2)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

(3)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設計意圖:這組判斷題,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強化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3、第三層次:發展題

(1)求黑板上畫的圓的周長,你打算怎樣做?

(2)我想知道一棵樹的橫截面的直徑,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哪種方法最好?

設計意圖:這組題讓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思考,既要發展學生的求同思維,也要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五)總結評價,體驗成功

我是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小結的:

1、你學到了什麼?(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梳理)

2、你是怎麼學到的?(指出這些方法還可以用到今後的學習中)

3、以你的經驗,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圓的周長的實際問題?

五: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圓周率: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π

圓周長公式:C=πdC=2πr

板書目的:能反映出全課內容的重、難點,形成知識網路,更有助於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

Ⅵ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良好的 方法 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有哪些呢?來一起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啟發式教學法

在數學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法是一種較為常見且又十分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數學教師要想有效地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必須按下面的要求去做。首先,應該全面細致地掌握所教學生的數學水平及學生的思維特點。因為,數學教師的「教」是通過學生的「學」展現出來的,學生想要增長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形成與之相符的道德品質,其主要來源於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的有效發揮。

為此,數學教師就必須掌握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及數學思維特點。例如,學習分數的加減法,就必須掌握分數的通分及約分方法;學習圓的周長,就必須掌握圓周率以及直徑與半徑的關系。其次,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找尋數學新舊知識的聯結點,結合數學當堂課的教學內容尋找突破口,設計合理有效且富有啟發性的數學問題,對學生的回答具有預見性。最後,數學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使數學教學過程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究和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這樣就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講解式教學法

在數學教學中,最為常見又比較適用的教學方法就是講解式教學法。但是,這種數學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探究能力,只有這樣,講解式教學法的使用才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在運用講解式教學法的時候,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注意數學教學語言的准確性與邏輯性。我們數學教師都知道,數學教學語言必須嚴謹,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別,必須准確到位,精準度必須高。比如學習數的平方時,千萬區別2的平方與2×2的不同所在,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見到數的平方就誤認為是這個數與2相乘的錯誤想法。

其次,數學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體態語言進行數學教學,比如:大與小,高與低,前與後,上與下等等,教師就可以結合自己及學生的體態語言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做一些簡簡單單的講解動作,就可以給我們的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次,教師在運用講解法時,要注意所講解的數學內容必須是由具體到抽象,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另外,在講解時還要配合直觀的演示,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掌握數學知識概念。

對孩子良好的教學方法

1、家庭方面

首先,家庭學習分為預習和復習,隨著年級增高,預習越發重要,但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還是以復習為主。要充分復習學校學習的基礎知識。低年級的孩子如果在預習上下功夫,在學校學習時就會失去新鮮感,因此對於低年級的孩子還是希望他對老師講的課能全神貫注。如果在上課前就知道老師講的內容,恐怕就不會好好聽講了,就會慢慢喪失後期對學習興趣。而在復習方面,復習只在課堂吸收到的內容知識,能更好的鞏固知識結構,也不會對內容感到厭倦,喪失後期學習的新鮮感。

然後家長的贊美也是使孩子數學進步的秘訣。當孩子把考試卷或作業拿給家長看時,首先要全部看一遍,然後從答對的內容著手,邊稱贊邊讓孩子說明做法,孩子受到贊揚會很願意談論自己的思路。然後再聚焦在做錯的題上,讓孩子說明當時解答這道題目的步驟,了解當時為啥做錯,然後再用「下次要注意這點」「下次這種問題不能做錯了哦」這樣的語氣鼓勵孩子,以後孩子會更加註意減少這類錯誤的發生。

其次知道孩子的強弱項,針對性的解決有代表性的問題,對於一些經常錯的題目,要反復練習,家長可以讓他做參考書的例題,之後再找出和錯題想通的知識點,分析解題方法,然後用不同例題反復解答,直到能獨立而不做錯為止。

最後,要知道,小學這個階段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活潑好動不專心,很少靜下來思考問題,所以家長要培養他們的思考力。孩子在家做作業或者復、預習的時候,家長可以故意解錯題目,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是一種十分好用的方法,要多去問孩子的解題思路、計算步驟,而不是一味的注重答案的正確與否。

2、學校方面

老師講的每一堂課,要緊跟著老師的腳步走,多聽,多記老師所說的數學思想和 學習方法 。老師通常會用一道例題來講解知識點,然後再拓展講題,我們要清楚這拓展是如何進化而來的,這樣才不會「脫節」,明白老師這樣講題是為了讓我們學什麼,要我們知道哪些知識點,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

好的成績往往都離不開團隊,在學校要和其他同學談論研究問題,通過討論,大家提出各自的問題和自己的解題思路,大家一起吸收自己考慮不到的知識盲點,通過一起解答出來的題目,在同學的幫助下更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水平,和自身還有那些不足以及還能提升的地方,也可以得知不一樣的解題方法。

充分利用在校的資源,做一些練習題的時候可以多去問一下老師,相比於家長,老師更加清楚如何去教導學生,倘若我們拿著問題去找老師,老師能及時幫助我們解答,而不是要留下問題回家問家長或等待老師的解答,當下的問題當下解決,更能加深對問題的印象和對答案由來的深刻記憶。

3、自身方面

要對自己有要求。在做作業時,限時對某一類問題的解答和對某些難題的容錯率。必須有意識地檢查速度和准確性,強迫自己解題的速度越來越快和正確率的保證,並且在每次做完這些問題時都能更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如檢查其內容、運用數學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規律、技巧等.除了老師布置要考慮認真完成。

知識點的歸納與比較。在你學習完每一章之後,你應該對這一章的內容做一個框架圖,或者在你的腦海中仔細閱讀,以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對於相似和混淆的知識點需要進行分類和比較,有時可以用聯想法加以區分。因此我建議可以整理一本屬於自己的錯題集。

相應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我在此只是簡單的為大家整理了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

Ⅶ 圓的周長一課如何滲透思政

圓的周長一課滲透思政: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外,必須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學,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

圓的周長=圓周率×2×半徑c=2πr。

1、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做圓。這個定點叫做圓的圓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2、連接圓心和圓周上任意一點之間的連線叫做半徑,通常用字母「r」表示。

3、通過圓心並且兩個端點都在圓周上的線段叫做直徑,通常用字母「d」表示。

圓周率

後來的數學家們就想辦法算出這個π的具體值,數學家劉徽用的是「割圓術」的方法,也就是用圓的內接正多邊形和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逼近圓周長,求得圓接近192邊形,求得圓周率大約是3.14。

割圓術的大致方法在中學的數學教材上就有。然而必須看到,它很大程度上只是計算圓周率的方法,而圓周長是C = π * d似乎已經是事實了,這一方法僅僅是定出π的值來。

閱讀全文

與圓的周長教學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客車怎麼逃生最好方法 瀏覽:710
鼻用角栓日本使用方法 瀏覽:559
防水燈帶的安裝方法 瀏覽:842
07599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899
木瓜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982
瘦手臂的正確方法 瀏覽:704
治療老年焦慮的方法 瀏覽:314
賦活霜使用方法 瀏覽:139
集中思想學習方法和技巧 瀏覽:86
甲狀腺炎分類治療方法 瀏覽:41
肉肉快速生長方法 瀏覽:578
卧推架使用方法 瀏覽:610
修復手機屏幕碎片的方法 瀏覽:872
移動子母卡的使用方法 瀏覽:440
韓國馬油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410
常見載體及連接方法 瀏覽:909
小學生學習方式有什麼好的方法 瀏覽:298
雞痛風治療方法 瀏覽:440
電吹管快速認識樂譜的方法 瀏覽:329
食道癌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