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古韻研究方法

古韻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7 18:43:39

① 清代學者概括先秦古韻部的方法主要是哪兩種

清代學者對於先秦古韻的研究有卓越成就,他們主要靠兩種材料:第一是先秦的韻文,特別是《詩經》里的韻腳;第二是漢字的諧聲偏旁。

② 何為古韻和新韻

古韻

漢語音韻學術語,以《詩經》為主的中國先秦兩漢韻文的韻。傳統音韻學關於古韻的研究,主要成就在於古韻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詩經》韻字和《說文解字》的諧聲偏旁,兼及先秦兩漢韻文、重文、異文、通假、讀若、音訓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聯《詩經》韻字,歸納韻部。然後根據諧聲關系,擴大韻部范圍,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韻系統,並將漢字分別歸入各韻部。宋代吳棫著《韻補 》,開始探求古韻面貌。明代陳第著《毛詩古音考》等書,考訂古音,徹底廓清唐宋人以今音改讀古韻的「葉韻」說的謬誤,提出了古今音異的觀點。清代顧炎武著《音學五書》,破除傳統韻書的束縛,根據古韻實際歸納韻部,離析唐韻以求古音分合,並將今韻入聲配陽聲改為入聲配陰聲,分古韻為10部,其中陽、耕、蒸、歌四部已成定論。以後古音學家都是在顧氏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更加精密的研究。其中江永著有《古韻標准》,分古韻為13部,其貢獻在於真元分部、侵談分部,幽宵分部,侯部從魚部分離出來歸入宵部。段玉裁著有《六書音韻表 》,分古韻為6類17部 ,其貢獻在於支脂之三分、真文分部、侯部獨立,並提出同諧聲的字應在同一部古韻的理論。古韻分部至段氏大體已定。清戴震著有《聲韻考》及《聲類表》,分古韻為9類25部 ,每一類都陰聲 、陽聲 、入聲三分 ,開陰陽入相配的先河 。孔廣森著有《 詩聲類》,分古韻為18部,把冬部獨立;又提出「陰陽對轉」的理論。王念孫分古韻為21部,江有誥也分古韻為21部。章炳麟分古韻為23部,晚年又主張冬侵合為一部,為22部。黃侃分古韻為28部。現代學者王力,主張脂微分部。古韻分部的工作,至此臻於完善。

補充:

guyun古韻archaic Chinese rhymes

指以《詩經》為主的先秦兩漢韻文的韻。這些韻,從早就有人發現有些不大順口,到宋代,出了一種葉音說:凡字用到韻文里,可以按不同的上下文隨便改變平時的念法,好叫它順嘴。比方虞字,在《騶虞》一章,上文韻腳是葭□,就念y□; 在二章, 上文是蓬、□,就念W□ng。
明代陳第開始提出古音不同於今音的見解,反對葉音。明末清初顧炎武寫了《音學五書》,開始認真研究先秦的音。因為唐以下科舉要求作詩,人們都記熟了詩韻有哪些韻,每個韻里有哪些字;這些早期研究者也把注意力集中到先秦韻文里的韻該分多少類,每類收哪些字這兩個問題上去。
為便於敘述,現在先把分類分得最多的現代人羅常培、周祖謨合作的分類法稍加變動、注釋,列到底下:
①之部。包括《廣韻》的之,□(用平聲代表平上去)韻和尤韻的一部分字,如期、萊、□……。這些字里的諧聲偏旁,是其、來、尤……。
②幽部。包括尤、幽韻字,如□、□。諧聲的偏旁是□、求……。
③宵部。包括蕭、宵、餚、豪韻字、如苕、消、郊、桃……。偏旁是召、肖、交、兆……。
④侯部。包括侯韻字和一部分虞韻字, 如□、駒……。偏旁是□、句……。
⑤魚部。 包括魚、 虞、模韻的字,如琚、虞、蒲……。偏旁是居、吳、浦……。
⑥歌部。包括歌、戈、麻韻字和一部分支韻字,如何、□、蛇、□……。偏旁是可、□、它、□……。
⑦支部。包括支、佳韻字,如枝、提……。偏旁是支、是……。
⑧脂部。包括脂、齊、皆韻字,如脂、萋、喈……。偏旁是旨、妻、皆……。
⑨微部。包括脂、微、灰韻字,如遺、□、嵬……。偏旁是貴、□ 、鬼……。
⑩祭部。包括祭、泰、□、廢韻字,如泄、艾、敗、□……。偏旁是世、□、貝、□……。
□東部。包括東的一部分韻字和鍾、江韻字,如空、□、邦……。偏旁是工、□、豐。
□冬部。包括冬、東的一部分韻字,如宗、□……。偏旁是宗、中……。
□蒸部。包括蒸、登韻字,如蒸、憎……。偏旁□、曾。
□陽部。包括陽、 唐、庚的一部分韻字,如裳、筐、觥……。偏旁是尚、匡、光……。
□耕部。 包括庚、耕、清、青韻字,如蘋、耕、清、庭……。偏旁是平、井、青、壬……。
□真部。 包括真、臻、先的一部分韻字,如薪、蓁、顛……。偏旁是新、秦、真……。
□諄部。 包括諄、文、欣、魂、痕韻字,如□、聞、欣、□……。偏旁是□、門、斤、□……。
□元部。包括元、寒、桓、刪、山、仙、先一部分韻字,如垣、翰、□、□、□、□……。偏旁是亘、□、□、□、間、□……。
□談部。 包括談、咸、銜、嚴、凡韻字, 如□、□、□、□……。偏旁是炎、□、□……。
□侵部。 包括侵、覃、鹽、添韻字,如歆、覃、僭、簟……。偏旁是音、覃、□……。
□職部, 包括職、德韻字,如□、□……。偏旁是亟、或……。
□屋部。包括屋(一部分)、□、覺韻字,如□、綠、□……。偏旁是□、錄、蜀……。
□沃部。包括屋(一部分),沃韻字,如□、毒……。偏旁是復、毒……(也有人稱覺部)。
□□部。包括□、鐸、沃、覺韻里若干散字,如謔、□、□、濯……。偏旁是虐、□、暴、翟……。
□鐸部。包括□、鐸韻字和陌、麥、昔韻一部分字,如□、作、客、□、 □……。偏旁是□、乍、各、□、□……。
□錫部。包括錫韻字和陌、麥、昔韻一部分字,如□、□、璧、……。偏旁是析、□、辟……。
□質部。包括質、 櫛、屑韻字,如室、□、結……。偏旁是至、□、吉……。
□□部。 包括□、物、迄、沒韻字, 如述、蔚、仡、忽……。偏旁是術、尉、乞、勿……(此外還有至、未、□、隊韻的若干散字)。
□月部。包括月、曷、末、黠、□、薛韻字,如揭、褐、活、拔、□、說……。編旁是曷、□、□、□省……。
□盍部。 包括盍、 洽、狎、□,乏韻字,如甲、□、法……。偏旁是甲、□……。
□ 緝部,包括緝、合、□、□韻字,如泣、合……。偏旁是立、合……。
⑩以上通稱陰聲,收母音或□音;□~□ 是陽聲,收鼻音;□~□是入聲,收塞音。
顧炎武 《音學五書》里的 《音論》是理論性總結,他在那裡強調過「什之七」、「什之三」。這反映出來他可能以為現代音跟《詩經》音不同的不過3/10,只要根據7/10的音來改這少數,就功行圓滿了。他在「琴瑟友之」的「友」字下說:「古音『以』」。可見他沒擬音, 只是從現存甲音改成乙音。他的分類(不按原次序)是: ①之職支錫脂微質□祭月。②幽沃侯屋宵□。③魚鐸。④歌。⑤東冬。⑥蒸。⑦陽。⑧耕。⑨真諄元。⑩侵緝談盍。他的入聲是放在陰聲底下(⑩是例外)。
段玉裁在顧炎武的基礎上再分類,得17部:①之職。②宵□。③幽沃屋。④侯。⑤魚鐸。⑥蒸。⑦侵緝。⑧談盍。⑨東冬。 ⑩陽。□耕。□真質。□諄。□元。□脂微□祭月。□支錫。□歌。可見, 除了屋沃不分,質放在陽聲底下,東冬不分,脂微□祭月不分這4點以外,別的地方都得出和現代人一樣的結果了。只是入聲還放在陰聲下是沿用顧炎武的辦法。除了分部以外,段玉裁還把《詩經》和「群經」用來押韻的字列了譜,便於查看,更突出的是他把諧聲字分類也跟古韻聯系起來了,說:「一聲可諧萬字,萬字而必同部。同聲必同部。」除了不該用全稱肯定以外,大致是正確的。這是因為諧聲字大量產生的時代,大致和《詩經》產生年代相合,他除了列韻譜以外,還列了《古十七部諧聲表》。比方他的第6部就列了:□聲、夢聲、蠅聲、朋聲、弓聲…… 他還把本不在一部偶然借來押韻的字叫「合韻」,列在每部韻譜後頭。段玉裁的《六書音均表》出來以後,引起極大的反響。錢大昕說他「鑿破混沌」。後來的人再取得進展,差不多都只是補他的不足。
段書寫成以後,請他老師戴震作序。戴震回了一封長信。信里說祭、泰、□、廢、月、曷、末、黠、□、薛這些韻里的字,如《□□》的掇、捋,《草蟲》的蕨、□、說等偏旁是□、□、厥、兌的字可以單成一組。用上文段氏的17部來說,就是祭、月應該從15部單分出來獨立。分出以後算幾類呢?從後來戴震的著作看,他立過靄、遏兩部,只有去入。這是戴震的一個特點,他自己的創新是用影紐字代表一個韻部。比方他的東、侯、屋3類就叫翁、謳、屋。這是比較科學化的。因為他除了分部以外,還管擬音。他的缺點是拘泥等韻:凡是等韻一攝里的字,如尤、侯,他拒絕分開。所以他不聽從段把尤、幽從侯分開的主張。凡是這樣的學者都用「審音」作借口,堅持某些論點,有時候妨礙他們接受別人的正確主張。
王念孫曾當面糾正段玉裁的失誤。在他寫給江有誥的信里說:「段君以事入都,始獲把晤,商訂古音。告以侯部自有入聲;月曷以下非脂之入,當別為一部;質亦非真之入;又質月二部皆有去而無平上;緝盍二部則無平上而並無去。段君從者二(謂侯部有入聲、及分□月為二部),不從者三。」請復察上文段玉裁的17部。若是依了王念孫的意見,他的屋沃不分、質附真下、脂微□祭月不分,緝盍附侵談下就可以說全改過來了。只要再分東冬、脂微、把入聲全獨立,就是現代人的格局了(只有祭月合成一類)。
孔廣森(1752~1786),也是戴震的學生。他在《詩聲類》里說:「唐韻一東三鍾四江……合為一部。其偏旁見《詩》者有從東……同……豐……充……公……工……冢……囪……從……龍……容……用……封……凶……邕……共……送……雙……□……。」又說:「凡從冬、中、農、弓、宮、蟲、宗、眾、戎、夢、□等聲者不得闌入。」除弓、夢是蒸部字以外,剩下的就是冬部了。
孔廣森還有一個突出的貢獻,就是把各部分成陰、陽兩大類(他主張古無入聲)。本來戴震已經有「兩兩相配,以入聲為相配之樞紐」的話,孔廣森把它徹底實現出來,為後代研究部與部的關系作了個准備。不過他只圖對得整齊,把分部倒弄得粗疏了,竟把真諄又合成一部(見陰陽對轉)。他還寫了《詩聲分例》,把《詩經》里各種押韻的格式羅列出來,能使讀者打破從近體詩里養成的成見。
繼承並且發展了孔廣森成就的是章炳麟。他在分部、擬音兩方面都有貢獻。 在分部方面, 他把□部從脂微底下分出來,算只有去入韻的隊部,說:「脂隊二部同居而旁轉,舊不別出。」在擬音方面,他有《二十三部音準》專講擬音。章炳麟的話比較清楚,比方說「東當從支韻之江(江南呼『 江 』穹口而大……江西尤□)」。能讓人懂他說的是用 [□]母音。他是個佛教徒,通些梵文,擬音常用梵文作模式。所以他的分部和擬音都比較清楚。現在把他的《韻目表》註上音標列到底下:自註:「上列陽聲、下列陰聲、為『對轉』。其數部同居者同一對轉。」
對轉就是韻前半個大體相同,後頭加不加鼻音收尾的問題。他還有旁轉。就是韻的介音收尾音不動(有些也有收尾音變化),主母音變化的問題。他的改進是把部與部的關系整理得比較有條理,所以他說:「孔氏所表……以審旁轉則□。」他的旁轉安排得合理得多。
章炳麟的擬音引起人們認為怪的是把青、 東、 冬、蒸不算收-□,可改到收-n、-m類里去。這是受梵文影響。梵文母音本有 14個。有一派學者只用10個,外加a□、a□,一共12個。□本是個表示母音鼻化的附加號,在摩擦音前用,在 k、t、p前頭它就變成□[□]、n、m。有一派和尚把在擦音前的□也念□,這就是章炳麟的模式。他說:「印度音摩那皆在體文,而□獨在聲勢」,就是他學的那派梵文。
章炳麟的學生黃侃立28部。除了「幽沃」不分,「脂微」不分,「祭月」不分外,所有入聲全獨立。他在每部里找出等韻家叫一、四等的韻,叫古本韻,剩下的叫今變韻。一、四等韻雖然從古到今的確變化少,但是沒說今變韻因為什麼條件才變。比方「元」部有寒、桓兩個古本韻,在長沙話里就用兩種母音念。光說「寒桓」是古本韻,各地人看了,意思不明白。所以他的擬音學說反不如章炳麟的可以譯成音標。
現代人錢玄同(1887~1939)把「幽沃」分立,王力把「脂微」分開,所以一共有30部。要是把「祭月」依戴震意見分開,那就是本文開頭舉的31部了。
分類是中國學者研究古韻的最大貢獻,不過有一點要指出:部大字多,押韻容易守規矩。部小字少,押韻難,免不了從別部借用。有些分類犬牙交錯,象侵談分立,屋沃……幾部入聲獨立不獨立,意見分歧就從這里產生。這里免不了有些個人愛好起作用。

新韻,也稱今韻,新聲韻。
什麼是新韻(我國格律詩權威機構中華詩詞學會稱為「新聲韻」),就是用普通話,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的發音,來寫格律詩!
這里只分兩個問題:
1.根據漢語拼音方案,一聲、二聲是平聲,也是平韻;三聲、四聲是仄聲,也是仄韻。
2.根據專家們的肯定,古人的入聲,現代漢語的發音已經沒有了,一些讀平聲,一些讀仄聲,所以統統並到我們在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查到的發音裡面。古人讀入聲的聲調,現代漢語的發音已經沒有了,所以統統並到我們在現代漢語書籍查到的發音裡面;古人押入聲韻,現代漢語的發音已經沒有了,所以統統押仄聲韻。格律詩規則方面(格律),我們應該去查古人的平仄譜。它的發音,我們就查現代漢語的發音。記住,一聲、二聲是平聲,也是平韻;三聲、四聲是仄聲,也是仄韻;古人讀入聲押韻(押韻的字),並到仄韻裡面;古人讀入聲的聲調(讀平聲或仄聲),統統並到我們在現代漢語字典、詞典查到的發音「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裡面。
查唐詩、宋詞、元曲的平仄譜,就可以發現,裡面除了押韻以外,都是平仄。我們就去查現代漢語字典、詞典,一聲、二聲是平聲;三聲、四聲是仄聲。這樣我們就完全符合格律詩的要求了。

舉例說明:
山頭老生習作雙調憶江南 跟往事乾杯(今韻)——
來把酒,跟往事乾杯。(干,平聲)
求索三十常看月,功名萬里被塵灰。
昨日不須追。
將進酒,跟往事乾杯。
霜露隨風秋已到,長天極目鷺齊飛。
地里果成堆。
宋詞《憶江南》,雙調憶江南,是根據格律可以重復寫兩遍。憶江南,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憶江南》格律:-+/,+//――(韻)。+/+――//,+-+//――(韻)。+//――(韻)。
這是一首符合格律的宋詞。寫作感受:首先是宋詞《憶江南》的格律,也是詞譜,應該嚴格遵守它的格律;第二是韻,它押平韻,有三個韻,雙調所以有六個韻;第三是平仄,從現代漢語字典、詞典中對照把符合現代漢語發音的平仄的字和詞填入,完成詩歌內容。

當然,我們為了區別平水韻,1.一首格律詩裡面,要求平水韻和新韻不能混用;2.最好在詩歌的題目後面用括弧加註(新韻)或(今韻)或(新聲韻)。

③ 上古韻部的研究史

清以前的上古韻部研究(反對「葉音說」)
1。反對「葉音說」
對於上古韻部的研究,是從讀《詩經》感到不押韻時開始的。《詩經》產生於先秦,隨時間推移,語音發生變化。南北朝以後的語音已經與《詩經》時代的語音有明顯差別。唐宋以後語音變化更大,但南北朝乃至唐宋時代,人們還沒有確立古今音不同的觀念,用當時語音讀《詩經》,遇到押韻不和諧之處,就臨時改讀成自己認為合適的讀音,把這種做法稱為「葉音」、「葉韻」(「葉」也作「協」)、「取韻」。葉音說盛行於宋,吳棫《毛詩補音》是代表作,已亡佚。從朱熹《詩集傳》注音中可以看到吳氏葉音的大致情形。至明末陳第才徹底批判葉音說,提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古今語音不同說:「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在這一學說的指導下,古音學的研究真正走上正確的道路。陳第是古音學的開路者。
2。上古韻部研究的開始
上古韻部研究最早的學者是北宋的吳才老。他創立「古韻通轉」之說,但還未能離析古韻。最早離析古韻的人是南宋朝鄭庠,他分古韻為6部,但不夠科學。
清代上古韻部研究
清代是上古韻部研究的鼎盛時期,先後出現的古韻學家有二三十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顧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孫、孔廣森和江有誥等。
顧炎武是古音學的奠基者,分古韻10部。(《音學五書》)
江永繼承了顧氏的古音學,分古韻13部。(《古韻標准》)
段玉裁全面繼承顧氏,江氏古韻研究成果,分古韻17部。段氏也把入聲配陰聲,相配的入聲和陰聲為一個韻部。如果把入聲獨立出來單立為一個韻部,則是26部,比王力29部僅僅少3部。段氏同時提出「同諧聲必同部」的理論,等於運用這個理論對《詩經》韻字之外的所有漢字做古韻分部工作。(《六書音韻表》)
戴震採用陰陽入三分法,並且使主母音相同的陰聲韻,陽聲韻和入聲韻相配稱為一類。定古韻9類25部。(《聲韻考》、《聲類表》)
孔廣森分古韻18部,比段氏增加1個冬部,同時提出陰陽對轉理論。(《詩聲類》)
王念孫分古韻21部,晚年贊同孔氏冬部,總數為22部。(《毛詩群經楚辭古韻譜》)
江有誥最初分古韻20部,後來贊同孔氏冬部,總數為21部。(《江氏音學十書》)
總結
上古韻部經過顧、江、段、戴、孔、王、江七家的研究,基本上已成定局。王國維曾對以上七家的貢獻評論道:「古韻之學,自崑山顧氏、而婺源江氏、而休寧戴氏、而金壇段氏、而曲阜孔氏、而高郵王氏、而歙縣江氏,作者不過七人,然古音廿二部之目遂令後世無可增損。故訓故名物文字之學有待於將來者甚多,至古韻之學,謂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也。原斯學所以能完密至此者,以其材料不過群經諸子及漢魏有韻之文,其方法則皆因乎古人用韻之自然,而不容以後說私意參乎其間。其道至簡,而其事有涯;以至簡入有涯,故不數傳而遂臻其極也。」王氏的話雖未免說得過於絕對,但基本上反映了經過顧、江等七人的相繼努力而將上古韻部建立起來的這一事實。自此七人以後至今,上古韻的分部很少有什麼大的變動,所謂增加韻部主要是將入聲韻從陰聲韻部中分離出來獨立成部,以與陰聲韻和陽聲韻相配。
清以後的上古韻部研究
上古韻部經過清人的辛勤研究,雖然大局已定,但是清代以後對上古韻部的探討工作仍然沒停止,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章太炎分古韻23部。
黃侃分古韻11類28部。此二十八部是在章氏二十三部的基礎上吸收戴氏的一些部而成的,他說二十八部的確立「皆本昔人,未曾以臆見加入。」黃氏分部的最大特點是接受了戴氏的觀點(陰陽入三分法,之前諸家大多為陰陽二分法)(《音略》)
王力在黃氏28部基礎上,做改易增補工作,確定周代《詩經》韻29部,戰國《楚辭》韻30部。王力29部與30部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冬部獨立與否上,冬部與侵部合並就是29部,冬部獨立就是30部。(《漢語史稿》、《漢語音韻》、《音韻學初步》、《漢語語音史》)
王力先秦古韻三十部具有很大普遍性,不僅適用於《詩經》,也適用於同時代其他詩歌韻文。《楚辭》的時代比《詩經》晚至少二三百年,在地域上也相差很遠,但它們的用韻基本上是一致的。先秦文獻不僅詩歌押韻,連散文也押韻.《周易》大部分押韻,《老子》差不多全部押韻,其他各書也常有押韻之處。
羅常培、周祖謨分古韻31部。
【總結】
清代以後的研究只是作了一些局部性和總結性的工作,但是這些工作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對清人研究成果的肯定和發展,它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清人研究結論的嚴密性,系統性和科學性。對於今人的分部,羅常培、周祖謨與王力分部都比較合理。羅,周二人的分部與王力的差別實際很小,主要只是在祭、月二部的分歧上,而這兩部的分合對上古韻部的系統並無多大影響。目前多數教材、辭書、專著都採用的是王力的分部。

④ 方言和古音古韻的關系有什麼

一、研究上古音的材料和方法
1.研究上古韻部的材料和方法
研究上古韻的材料是《詩經》入韻字,上古其他韻文入韻字和諧聲系統,主要方法是系聯法。
A系聯《詩經》入韻字。把詩經各章里互相押韻的韻腳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押韻單位。如果兩個押韻單位中有相同的字,那麼就把這兩個押韻單位合在一起,如此可把整個詩經的入韻字串聯成若干個押韻單位,從而得出若干個韻部。
B系聯上古其他韻文中的入韻字。
C系聯諧聲系統。諧聲字的諧聲偏旁是表音的,一般來說,如果諧聲偏旁相同,上古韻部就相同。
2.研究上古聲母的的材料和方法
主要是諧聲字,並參照古籍異文,古籍注音和聲訓。
A諧聲字。造字時代,諧聲字的聲符相同,其聲母也相同,由此可以推知上古聲母的大致情況。如:悲B,緋F;篷P,逢F等,有相同的聲符,可以知道它們的聲母是相同的。
B古籍異文,指同一語音,同一概念的字在古籍中的寫法不同,如:
彭蒙、田駢、慎到聞其風而說之。
陳駢貴齊。
田駢就是陳駢,可見上古時代,田與陳同音。
C古籍注音。如〖說文〗中雲:沖----讀若動,表明兩字同音,聲母當然也相同。
D聲訓
古人用同音字的近音字來注音的一種方法。
冬,終也,物終成也。
邦,封也,封有功於是也。

二、上古韻部研究
自宋代就有人進行研究,如鄭庠分為六部,但不夠科學。清代顧炎武正式把古韻分為十部,奠定了古韻分部的基礎。後來,江永分為十三部,段玉裁十七部,章炳麟分為二十二部,王力分為三十部。

三、上古聲母的研究
上古聲母的研究起步較晚,它是從清代錢大昕開始的。 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古無輕唇音。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中說:「凡輕唇之音,古讀皆為重唇。----古讀『負』,如『背』----古讀『附』如『部』。」如:
異文:
伏羲----庖羲
扶服----匍匐
封域----邦域
汾水之陽,又作盆水之陽。
諧聲字:
非 輩; 方 旁; 奉 棒。
方言:
蚊。負父之命,注作:「負音佩。」方言中多說「負債」為 「背債」。
現代閩方言里就無唇齒音{F},廈門話里把「房」讀為[ ]。
2.古無舌上音
《十駕齋養新錄》有「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認為中古的舌上音「知徹澄」是從上古的端透定中分化出來的。「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以今音讀之,與照穿床無別也,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如:直讀為特,竹讀為篤,陳讀為田。又如:
廈門話里,陳讀為[TIN]
3.娘日歸泥說
由章炳麟提出。認為中古的娘日兩紐歸入泥母。
諧聲字:而(日紐)---耐(泥紐)
涅(日紐)---泥(泥紐)
章炳麟,黃侃,曾運乾,錢玄同,周祖謨等人都對上古聲母的研究作出了貢獻。提出了古聲母三十二個的說法。

四、上古聲調
上古聲調至今還無定論。顧炎武、江永等認為古四聲一貫,實際上認為古無聲調。黃侃認為上古有平、入兩調。段玉裁認為上古有平上入三聲,孔廣森認為有平上去三聲,王念孫認為有平上去入四聲。
平分陰陽,入派三聲。
A清陰濁陽。
清:幫方松精書-------陰平。
濁:平崇船如狂------陽平。
B濁上歸去。
並奉象善旱-----去聲。
C去聲不變。
D入派三聲。
全濁:渤族集舌-----陽平。
次濁:密襪納-----去聲。
全清,次清----平上去。

五、反切以前的標音法
1.譬況
描寫某字發音的情貌和方法。用的術語有「急氣」「緩氣」「長言」「短言」。
2.讀若
用近音字來標音。如:
莠讀若酉(淮南子)
3.直音。用同音字來注音。
酈食其:服虔註:音歷異基。
直音雖好,但有時找不到同音的字,於是產生了反切。清人陳澧說:「古人音書,但曰讀若某,讀與某同,然或無同音之字,則其法窮,雖有同音之字而隱僻難識,則其法又窮,孫叔然始為反語,認二字為一字,而其用不窮,此古人所不及也。」
4.反切

六、古音通假
所謂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漢語書面語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在古代的書面語言中,有本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就是通假。古音通假實際上就是寫別字,由於 先秦時代對文字的使用沒有規范,這種別字得到了社會的認承,就成了通假字。東漢訓詁學家鄭玄作了如下解釋:「其始書之也,侖卒無其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為之,趣於近之而已。」這種情況和寫別字類似,但又和寫別字不同,因為它產生以後,別人跟著仿效,相沿成習,就成了合法的了。今天的別字則是不合法的。
通假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同音通假:古音的聲母和韻母相同。
辯 辨(借字在前,本字在後)兩字古音同屬並母元部。辯字,本義在巧言,假為辨。
言偽而辯。(禮記王制)本義
兩 渚崖之間,不辯牛馬。(莊子)
直 特 兩字同屬定母職部。直的本義為不彎曲,假借為特。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詩經)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
2.近音通假;有如下幾種情況,聲母相同,韻母相近;韻母相同,聲母相近;聲母,韻母都相近。
聲母相同,韻母相近;
時,是。(時,禪母之部。是,禪母支部)時的本義是季,假借為「是」。
韻母相同,聲母相近;
被,披。(被,並母歌部。披,滂母歌部)。被的本義為被子,假借為「披」。如:操吳戈兮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聲母,韻母相近;
闕,掘。(闕,溪母月部。掘,群母物部)。闕的本義為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閣樓。假為掘,如:「若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不明古音通假,難免望文生訓,誤解古書的原意。如,八月剝棗。「剝」通「撲」,撲打的意義。「歸孔子豚」,「歸」通假借為「饋」,不是歸還。

⑤ 詩詞里的古韻是什麼意思

古韻就是水平韻和詞林正韻,水平韻是宋代編撰的,詞林正韻是清代編撰的。水平韻和詞林正韻對每一個字的平仄都做出了限定,如疊字,在古時詞里是仄音,在中華新韻里就是平聲,
翹字恰恰相反。古韻同時把起韻,就是第一個韻腳和葉韻就是跟進的韻腳以及協韻就是非終句的韻腳,都給予了限定,填詞時要從這個表裡找。新韻就是中華新韻;也就是現在的新華字典所標注的韻。
夢蘭若谷,即日。

⑥ 古韻與新韻的區別是什麼

  1. 古韻是普通話。

  2. 新韻不是普通話。

  3. 古韻指以《詩經》為主的先秦兩漢韻文的韻。

  4. 新韻詩詞是相對於舊體格律詩變革而來的一種詩體。

  5. 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詩經》韻字和《說文解字》的諧聲偏旁,兼及先秦兩漢韻文、重文、異文通假、讀若、音訓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聯《詩經》韻字,歸納韻部。然後根據諧聲關系,擴大韻部范圍,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韻系統,並將漢字分別歸入各韻部。

新韻詩是針對舊體格律詩進行改革,只保留舊體格律詩全詩句數、每句字數和起句平聲隔句押韻(按普通話音押韻)的特點,其餘舊體詩的互句平仄聲要相對、上下兩句要粘連、中間四句要互相對偶(對仗)、按舊韻書「平水韻」押韻的嚴格要求均捨去,這就是新韻詩詞。

⑦ 古韻是什麼意思

古韻指以《詩經》為主的先秦兩漢韻文的韻。這些韻,從早就有人發現有些不大順口,到宋代,有葉音說:凡字用到韻文里,可以按不同的上下文隨便改變平時的念法,好叫它順嘴。
漢語音韻學術語,以《詩經》為主的中國先秦兩漢韻文的韻。傳統音韻學關於古韻的研究,主要成就在於古韻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詩經》韻字和《說文解字》的諧聲偏旁,兼及先秦兩漢韻文、重文、異文通假、讀若、音訓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聯《詩經》韻字,歸納韻部。然後根據諧聲關系,擴大韻部范圍,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韻系統,並將漢字分別歸入各韻部。

⑧ 古韻與新韻的區別

新韻
新韻詩詞是相對於舊體格律詩變革而來的一種詩體。

新韻詩就是在這些舊體詩(如七絕、五律、七律)的基礎上變革而來的新詩體。

寫新韻「七絕」詩:全詩要求四句,每句七字,互句不必講平仄對韻,也不講對偶,但起句未字一般要用平聲韻,雙句未字要押首句的平聲韻,一韻到尾;

寫新韻五律詩時:全詩要求八句,每句五字,互句不必講平仄對韻,也不講究對偶,首句未字要平聲韻,雙句未字要押平聲韻,一韻到尾;

寫新韻七律時:全詩八句,每句七字,互句不必平仄對韻,中間四句也不用對偶,上下句也不用粘對,但首句一般應為平聲韻,雙句未字要押平聲韻,一韻到尾。

將上述舊體格律詩寫為新韻詩時,在押韻時一般通行的辦法是以普通話四聲的第一、二聲作為平聲韻的,而舊體格律詩的押韻則是以古時平水韻來定平聲韻的,所以新韻詩稱為「新韻」就在於此。

也就是說,新韻詩是針對舊體格律詩進行改革,只保留舊體格律詩全詩句數、每句字數和起句平聲隔句押韻(按普通話音押韻)的特點,其餘舊體詩的互句平仄聲要相對、上下兩句要粘連、中間四句要互相對偶(對仗)、按舊韻書「平水韻」押韻的嚴格要求均捨去,這就是新韻詩詞。
古韻
古韻指以《詩經》為主的先秦兩漢韻文的韻。這些韻,從早就有人發現有些不大順口,到宋代,有葉音說:凡字用到韻文里,可以按不同的上下文隨便改變平時的念法,好叫它順嘴。

漢語音韻學術語,以《詩經》為主的中國先秦兩漢韻文的韻。傳統音韻學關於古韻的研究,主要成就在於古韻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詩經》韻字和《說文解字》的諧聲偏旁,兼及先秦兩漢韻文、重文、異文通假、讀若、音訓等。

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聯《詩經》韻字,歸納韻部。然後根據諧聲關系,擴大韻部范圍,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韻系統,並將漢字分別歸入各韻部。

與其抱殘守古韻,不如新韻與時進。

2005年中華詩詞學會頒布了《中華新韻簡表》。新韻韻部的劃分以普通話為讀音的依據,以《新華字典》的注音為讀音的依據,將漢語拼音的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部:麻波皆開微豪尤,寒文唐庚支齊姑。

新韻又以「同身同韻」(韻母可分為韻頭、韻腹、韻尾三個部分。韻母中開頭的i、u、ü,稱為韻頭;韻頭後面的母音部分稱為韻腹,它是韻母發音的主要部分;韻腹後面的輔音部分,即n、ng,稱為韻尾。韻腹和韻尾合稱韻身)為韻部劃分的標准,即是將韻身相同的字,歸於同一韻部。

本人認為《中華新韻簡表》也還有值得靈活處理的地方,如o和e韻在《中華新韻簡表》里屬同一韻部,但o和e的實際讀音差別還是較為明顯的,最好將e歸入到ie、ue 的韻部之中。另外,un和en本是同韻,但實際運用中最好可分可合,便宜處之。

⑨ 古韻與新韻的區別

古韻與新韻定義探討

作者:程寶慶

古韻與新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對其進行定義:一是以韻書採用的基礎語音為依據進行定義;二是以韻書成書的年代為依據進行定義。
依據上述標准,我們應將以《切韻》音系作為基礎語音,且成書年代在1911年以前是韻書稱之為「古韻」;我們應將以現代漢語普通話(或稱國語)作為基礎語音,且成書年代在1911年以後的韻書稱之為「新韻」。
按照以上定義方法,《切韻》、《唐韻》、《廣韻》、《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平水韻)、《佩文詩韻》、《詞林正韻》都屬於古韻。
元代的《中原音韻》是以當時的「中原之音」為基礎語音編寫的韻書,明代《洪武正韻》則是以當時的北方官話為基礎語音編寫的韻書。雖然這兩部韻書都不是《切韻》音系的韻書,但根據其成書的年代,它們都屬於古韻。
黎錦熙先生編寫的《中華新韻》(1941年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詩韻新編1965年版》,中華詩詞學會編寫的《中華新韻》(2005),湖北詩詞學會編寫《詩詞通韻》(2016),以及程寶慶先生的《漢語新韻》(2017)都屬於新韻。

⑩ 漢語音韻學的研究內容

各民族在史前或有史的早期,即便沒有文字,就有史詩了。這些史詩多數有半專業的人演唱或是念。和史詩同時或稍後又產生了抒情的民間小詩。有些詩可能押韻,漢族的最早的詩就大部是押韻的。最早結成集的就是《詩經》。先民多半迷信。有的故事,包括一部分史實;都在算卦的卦辭里保存著。這種卦辭也大半押韻,保存在《易經》里。
在開始結集的時候,這些押韻絕大多數是好聽、順口的。年代久了,語音變了,就有些地方不順口了。比方《詩經》的第一首《關睢》第一章的 1、2、4句末字是「鳩 」、「洲」、「逑」,很順口,第三章的1、2、4句末字是「得」、「服」、「側」,就不那麼順口了。這時候就有人出來研究。研究的結果,認為現代讀音服念【-u夿】類音是錯了,應當念【b?#91;夿】。出錯兒由誰負責呢?由唐朝官方承認的《切韻》和它的修訂本《唐韻》負責,因為他們把「服」和讀「族」「屋的字收在一韻。用這個觀點寫成書的,就有顧炎武的《唐韻正》。雖然他也有所承受,不過他是第一個作得詳盡的。有單討論古四聲的,就象江有誥的《唐韻四聲正》。體例都是先列一個字,再說明「唐韻」注音怎麼「錯」了。
根據「正」的結果,有人把許多古書用來押韻的字標出來,有的加上自己認為對的音注。這么作的有顧炎武的《詩本音》等等。直到現在,還有人繼續作。「正」了以後,把幾千常用字分成多少類,或者叫「部」。作法常是列十幾個格子,每個格子里寫上本部包括《廣韻》的哪幾個韻。這樣,除零星的例外字以外,大多數字該歸入什麼部就一目瞭然了。這種工作就叫分部的工作。如段玉裁的《六書音均表》一。為表示根據充足,還有單把入韻字列成譜的。例如《六書音均表》四。
從整理單個韻腳字到分部在方法上是跨進了一步:自然科學的方法總是從個體審查到分類的。不過韻腳字分類和自然界的動植物分類有些不同的地方:實例太少,使分類的界限不清。清代人給「陽唐」部【-ɑ嬜、 -iɑ嬜】分類界限相當清楚,例外不多。因為這個部字數多,押韻就容易遵守比較嚴格的規矩,提起「閉口九韻」(即現代粵、客、閩南文讀里用【-m】收尾的部)來,因為字少,詩人們就往往漫出分部的界限──內容和形式有矛盾,內容總是沖破形式。把這九韻里哪些字分成兩部,清代人從來沒有統一的結論。段玉裁《答江晉三論韻》說:「九韻古人用者絕少,既難識別;其可分者,又犬牙錯出,莫辨賓主:可勿論其短長也。」就反映了這個情況。這是材料少帶來的先天缺陷。
分部定了以後,人們發現還有本屬甲部的字押進乙部去的情形。一派人認為這是字少韻難押,偶然出韻。就給這種例子起了個名字叫「合韻」。最詳細的還有給這樣的字列出譜來的。比方王念孫就有《合韻譜》。
有人不贊成或不完全贊成合韻這個提法,就說某些字從原來的甲部流進乙部去了。從部說,這叫「通」;從字說,就叫「轉」。講「通轉」是因為材料是漢字,和拼音文字里說句「a變成e」那麼清楚的話比起來,困難得多,所以始終沒有明確的定義。從戴震開始講「相配互轉」、「鄰近遞轉」到孔廣森(1752~1786)「陰陽對轉」,再到章炳麟、《成均圖》的對轉、旁轉、 ……六種「轉」算發展到頂點了。
以上提到的人和著作都把注意力集中到《 詩 》上,《易》、《楚辭》就擺在次要的位置。後代人學會「分部」、「合韻」或「通轉」兩種方法,有人把它們應用來講漢魏六朝詩賦的韻。羅常培、周祖謨就曾經列過這種譜。至於給唐詩、宋詞列譜的人就多了。 《說文解字》收了9000多字,80%是諧聲字,比方「工」字北京音念gong,韻是-ong。從「工」聲,也就是說用「工」作主諧字來表示全字讀音的有功、攻、紅、空、邛、汞、貢、……後頭全有-ong這樣的音。段玉裁《六書音均表》說:「一聲可諧萬字,萬字而必同部。」這么一來,研究諧聲字可以用不到700個字作代表,正好象用一個「工」代表「功」等7個以上的字一樣。雖然諧聲字大量產生的年代,開始比《詩》、《易》早些,結尾晚得多,但是它們的音分起類來跟《詩》韻大致相合,所以有人把主諧字(像上文的「工」)列成表來和韻譜印證。段玉裁《六書音均表》二就是。有人把主諧字派生出來的字整個兒分層次列在底下。這樣做的有好幾個人。比較通用的是嚴可均(1762~1843)的《說文聲類》。
「一聲可諧萬字,萬字而必同部」只是說大勢。「求」在《說文》是象形字,畫了一件皮襖。「裘」只是加了個偏旁。可是「求」 在「尤幽」部,「裘」在「之咍」部。換句話說,諧聲里也不真能「萬字而必同部」,也有「通轉」。所以嚴可均書後頭有個十六部《聲類出入表》。結果幾乎沒有一個部不跟另一個部有通轉關系。
甲骨金文釋讀的多了,就有人比照《說文聲類》來造表。現代人孫海波《古文聲系》就是。《說文》以後還陸續產生了大量諧聲字,也有人列譜,象沈兼士《廣韻聲系》。利用諧聲研究聲母的沒有專書。 一部書傳抄久了,不能保證一字不走樣。秦始皇燒書,《詩》因為好背,漢初就又流行了。離燒書時間不過十幾二十年。可是就有齊、魯、韓三家,字句不完全一樣。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寫石經,《公羊春秋》碑後有「顏氏言……」等字樣,記下異文。世傳《春秋經》三家文字就有差異。左氏《經》隱公元年:「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蔑。」「邾」金文作「鼄」,《公羊》作「邾婁」。看來這個地名在《公羊》家是念【*tro】一類音。清代錢大昕利用古書異文證明古代沒有某幾個聲母,比方《詩·邶·谷風》「匍匐救之」,《禮記·檀弓》引作「扶服」,結論說「古無奉紐」,擴大了說「古無輕唇」。這些異文里多數可以反映先秦兩漢文字通借的情況,間接反映古代一些語音情況。《左傳》昭公十五年「費無極」,《漢書·古今人表》作「費亡極」:這就是「魚陽對轉」的好例子,可以給講「通轉」的人提供旁證。清代人用得多。不過異文有起得比較晚的。不都可靠。讀若讀如等,漢代人給經書作注,經常用「×讀若×」;「×讀如×」。從字面看,「若」只能翻成現代話「像」。至於像到什麼程度,那沒法子肯定。有些「讀若」簡直暗示某個字是錯字,該改成另一個字。《周禮·大卜》:「三曰『咸陟』」,鄭玄(127~200)說:「陟……讀如王德翟人之『德』,言夢之皆『得』」。這就是等於把「陟」改成「德」。「德」是從「得」派生的詞。
另外,說「若」不過是「像」,有人拿他來講古韻分部,也不周全,還得加上不少講「通轉」的話。
除「讀若」以外,還有《公羊》何休(129~182)注的「長言」、「短言」、「內而深」、「外而淺」,高誘(東漢人,生卒不詳)注《淮南子》的「急氣言」、「緩氣言」等等,都因為材料太少,下定義各家意見不一,也沒什麼人利用。 反切出現,最早在漢末。歷來相傳是孫炎開始作的。章炳麟《國故論衡·音理論》說:「……是應劭時已有反語。」日本釋安然《悉曇藏》一引《韻詮·反音例》雲:「服虔始作反音,亦不誥定。」看起來反切是東漢末創始的。有了反切,漢族人才有了比較准確的注音方法。
如果有人為上千個字作了反切,人們就可以推測出來他的聲韻有多少類。推測用系聯的方法。這是清末陳澧創始的。這里又分 3種情況:①同用:冬都 宗 切、當都郎切同用「都」字,所以「冬」、「當」是一類。②互用:當都朗切、都當孤切兩個字互用,所以是一類。③遞用:冬都 宗 切、都當孤切原則是後一個字給前一個字作切,再後一個字又給第二個字作切,所以這一串字是一類。
除此以外,還有反證法。比如《廣韻》支韻媯居為切、規居隨切。既然切上字同類,那麼「為」、「隨」韻不同類。
靠這些方法,再加上別的一些補充手段,人們有研究專人專書用的反切上下字的。現代人黃淬伯《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考》可以算最早的這類著作。
有人把上萬個常用字分成若干組,每組里的字音相同,在前頭加一個○,在第一個字底下註上反切,若干組音節後半發音相同,放到一處就叫一個「韻」。每韻用第一個字作代表,比方所有某些組後半發-ong音的字抄到一起,用第一個字「東」作代表,就叫東韻。若干個韻總結集成一部書,就叫韻書。現存最有權威的韻書是隋代陸法言的《切韻》,本書殘缺,有幾種增修本,最通行的是宋代修的《廣韻》。拿《廣韻》作《切韻》的代表,用系聯法推求它的聲類韻類的第一個人是陳澧。他著有《切韻考》內、 外篇。從「照穿床審禪」里分出「庄初神山」,讓流行的「正齒」音分成兩組,從「喻」里分出「於」,讓三四等分開,都是他創始的。把「支、 脂、……」等韻分成三、四類,讓人們注意到「重紐」現象也是他的貢獻。
從漢末到隋,作反切的人也有不完全一致的。這是時間地域的不同造成的。《廣韻》「卑」字「府移切」,在現代大多數方言里可能切出一個像「飛」字的音。宋代修《廣韻》,每卷後頭就加一行「新添類隔今更音和切」,第一個字就是「卑必移切」。所謂「類隔」是說兩類切上字歷史上來源相近,互相代用。「音和」是類隔的反面,也就是正常的反切。有人就利用這種「類隔」反切作線索,加上別的材料,證明在古音里這兩類不分。錢大昕《古無輕唇》、《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兩篇文章就是出名的開創工作。研究古韻的越分越細,研究古紐的越並越少。這是材料方法造成的,未必十足反映真相。
反切的方法是用切上字的聲母,切下字的韻母合成一個新音節。有時候切上切下字連著念恰好就是要切的新音節, 像「雍」用「於用」 作切,只是偶然碰巧了。有一種改良者,想把一切切上字都改用 -e、-i、-u、-ü收尾的,一切切下字都用零聲母字,讓反切變成連讀。這種人用心很好,效果可不好。明呂坤(1536~1618)的《交泰韻》就是這么作的。結果為符合上頭的兩個條件,像「空屋」切「酷」那樣的例不易多得,就不得不找好多怪字來作切上下字。比方用「翁」給「終」字注音就是。改良方法是歷史語音學方法論范圍里的東西。
時代一久,語音變了。比方元代人演戲的語言就和《切韻》的大不相同,也就有人出來作新反切,編成新韻書。周德清(元代人,生卒不詳)的《中原音韻》就是最有名的。那裡切上下字、韻數變動很大。
用同一種書的不同本子互相校勘,也是音韻學的輔助部門。用古今兩種以上韻書比較,是語音演變史的准備工作。陳澧就把這兩種工作全作過。有些韻書亡佚,研究家從別的書引用他的字句並企圖恢復原書面貌。最早的是清代紀容舒的 《唐韻考》。這本是輯佚工作的一部分。
韻書是給韻文押韻用的。這兩項研究經常互相交叉。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本是從北曲用韻歸納出來的,後來也被作曲的人遵循。清代樊騰鳳的《五方母音》是北方人的新韻書。 從武則天時代起,密教大量流行。密教摻雜著巫術,得大量念咒;咒音不準,引來惡果。人們就開始學悉曇。悉曇就是梵文的識字發音的入門讀本,包括字母、拼讀、連音規矩等等。漢族和尚學了它,得到分析語音的能力和術語。他們也利用這些知識分析漢語語音。最早的嘗試是分出漢語的開頭輔音。明呂維祺(1587~1641)《同文鐸》說:「大唐舍利創字母三十,後溫首座(守溫)益以『娘、床、邦、滂、微、奉』六母,是為三十六母。」叫「大唐舍利」可能為的是和日本著名尼僧舍利分開。但是歷代高僧傳里不見大唐舍利。敦煌出的「南梁漢比丘」《守溫字母》殘卷里可只有30個字母。可見早期和尚們是比照梵文來分析漢語的聲母的。一是創造了三十六字母,並按發音部位把它們分成「喉牙舌齒唇」,每一個部位又按發音聲帶顫動不顫動分出「清、次清、濁、清濁」四個大類。二是把韻母分為開合兩類和四個等,分開合這一點顯然是漢族創造的。梵文悉曇章橫行以ɑ、ā、i、ī等14個母音為次序排,和它們拼的字母寫成豎行,按k、kh、ɡ等33個輔音分組排,粗分類可以說按發音部位排。中國和尚是把悉曇章轉了一個順時針90°角,橫行是喉牙舌齒唇,豎行是一個(分平上去入)或一組韻。這樣,就列出早期的音節總表來了,那就是等韻圖。研究者從這種圖表出發,對《切韻》和當時的語音能夠有比較明確和細致的了解。宋代人開始允許「××同用」,和尚們因此也敢大膽歸並。安然《悉曇藏》二說:「又如真旦《韻詮》五十韻頭,今於天竺悉曇十六韻頭皆悉攝盡,更無遺余;以彼羅盧何反家古牙反攝此阿、 阿引……。和尚們歸並漢語韻成十六攝 (parigraha)是從武周開始的,為唐音分類提供了線索。凡在一攝里的韻彼此相像,後來有些書乾脆就合並。
語音變了,韻圖也逐漸隨著變。到了明清的時候,有些人就大刀闊斧地描寫方音,像《戚林八音》就是。到這個階段,等韻就完全擺脫了《切韻》的舊框框,人們研究它們,寧可說把它作為研究近古通語或方音的材料。現代人陶燠民《閩音研究》就藉助於《八音》。再底下的學者就受東西洋影響試擬新字母了。 從讀若到反切,是在記音技術上一大進步。可是舉個最好認的字來說明某個難字的音和它相等或相似這種方法也方便。《廣韻》「拯」字注說「無韻切,音蒸上聲」(故宮本王仁昫《切韻》字跡模糊,似亦即此語)就是個好例。因為這個韻里別的字全是怪字。這可以說明直音還有它的作用。唐代唐玄度作《九經字樣》說:「避以『反』言,但紐四聲,定其音旨。」他注音「『刊』,音『渴平』」,就是利用講四聲八病的文藝理論家「刊、侃、看、渴」是「正紐」(兩句里用兩個同紐的字就算文病),倒過來給「刊」字注音。其餘古注像東晉郭璞《山海經南山經》注說:「?音幾。」早就有了。
碰上一組字同音,里頭只有兩個常用,直音就遇上困難。用難字幫不了讀者的忙,用不十分常用的字常遇上「甲音乙」、「乙音甲」這類循環注音的例子。
研究家用直音,可以證明在某時某地兩個字音相等。比如「『嶼』,音『序』」。今天廈門人鼓浪嶼的「嶼」正念「序」 【su喰】。這兩個字在《廣韻》里本是同音字。
借詞 近兩個世紀,西歐北美的人跟漢族往來,從漢語借過去一些詞。漢族是喝茶的發明者,別的民族就一面學這種習慣,一面學這個話。北方人茶念chá,俄羅斯人就學會說чай,日本人說チャ。南方出口茶的地方是廈門。廈門人茶念【te1】,荷蘭人學說tee,英吉利人學說tea。從這里可以推測某一個時代漢語某些方言的個別字音。
國內少數民族也曾經大量地向漢族借過字,比方藏族學漢話「銅子」,就說do嬞tse。這方面的研究,搜集資料的有趙元任《廣西傜歌記音》,分量很大。研究成果還比較零星。這種研究總跟民族交通史交叉。這種資料也是「古已有之」了。梵文里稱中國為「支那」cīna,印度古史詩《摩訶波羅多》里已經有了,不過很零星。 現代方言絕大多數是從南北朝的音演變下來的。北齊顏之推在《家訓·音辭》里評論各地方音,認為最淳正的數金陵和洛下兩處。現代方言,除閩方言以外,都可以用《切韻》作起點講它的演變。即便是閩方言,特別是閩南話白話音,雖然缺舌上,輕唇兩組音,卻並沒出《切韻》的范圍,更沒出錢大昕學說(見古紐)的范圍。閩南「老」字有上、濁去兩種音。前者跟一切「官話」、粵等方言相合,後者正是「濁上變去」的好例,這是在唐代已經發生的現象。國內的學者從來沒懷疑過:現代漢語方言包括閩方言都跟《切韻》音系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歷史淵源關系。調查明白了現代方言,可以倒推出來《切韻》的面目的輪廓。當然這種擬構法有缺點:瞄準差一點兒,中靶差幾尺。擬構出來,免不了有些不著邊際的成分在里頭。這得靠別的材料來校正。只要不斷進行修正,最後還是能夠獲得比較正確的結論的。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就是利用這種方法的好例。
此外像利用漢語和同系語如藏語的詞音比較來推測古漢語語音等新興邊緣學科,都還在萌芽狀態,不詳述。

閱讀全文

與古韻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防凍液冰點檢測儀使用方法 瀏覽:88
成人異物卡喉的急救方法叫什麼 瀏覽:967
液質聯用使用方法 瀏覽:56
新房甲醛檢測好的方法 瀏覽:17
測畝儀的使用方法 瀏覽:611
體表面積最新計算方法 瀏覽:725
電腦屬性恢復方法 瀏覽:925
汽車第一空氣管安裝作業方法 瀏覽:612
馬3後氧感測器檢測方法 瀏覽:703
白雲枕頭教案教學方法 瀏覽:156
圖模型的研究方法是 瀏覽:199
如何防止除銹的方法 瀏覽:818
空間分析方法的主要內容 瀏覽:125
手工軟紙燈籠製作方法步驟及圖片 瀏覽:415
貼地板木形瓷磚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920
快速數噴淋的方法 瀏覽:936
凍瘡的快速消除方法腿部內側 瀏覽:752
蛙鳴筒的使用方法 瀏覽:127
演講方法有哪些 瀏覽:456
自娛自樂的正確方法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