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深度圖的分析方法

深度圖的分析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1 07:41:29

『壹』 請問火幣網的這個深度圖怎麼

簡單看成一條河流的深度。

每個交易所都是一條河,河的深度決定了能開多大的船

比如你現在拿一艘萬噸巨輪開進一條小河瞬間就會擱淺,而在交易所裡面表現的形式就是價格波動巨大。

本來一個幣比如賣1塊,你一下子買了一個億,幣的價格很可能漲到了3塊或者5塊,除了影響你自己本身的交易之外,還會影響其他所有買賣雙方的交易。

深度越深交易越穩定和交易成本越低,這是所有交易所都必須關注的核心競爭力,大交易所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交易深度足夠深,保證了交易的穩定。

知道這些圖就很好看了,橫軸是價格,縱軸是總量。有時候看深度也可以預測K線走勢的,所以深度圖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

周一的時候,小編接到了來自「火幣客服」的電話,在電話中,客服表示正在准備官方的炒幣群,裡面有「老師」專門指導,邀請我加入。

作為在幣圈混跡許久的「老韭菜」,一聽就知道是騙子在行騙,但好奇心驅使決定進群去了解一下內幕。

隨後,「火幣客服」就加了我微信,我便被拉進了炒幣群,剛進群就發現群裡面特別熱鬧,與其他的幣圈群差距很大。

聊天的內容主要包括幾個方面,首先是互相誇獎,職業互吹,開始曬單,然後力捧中間的一位「幣圈大佬」,我所在的群裡面捧的是這位「楊總」。

聊天記錄中,可以發現所謂的曬單與恭維的話,目的可能是讓群裡面的真實用戶產生信任,為下一步做准備。

隨後,大家開始集體誇楊總,「幣圈大佬」的形象就被樹立起來,讓小韭菜們產生仰慕的想法,讓他們加深對楊總的信任度。

並且讓大家開始跟著「楊總」炒幣,並且開始布局下一不的套路。根據以往的經驗,他們會建立內盤,讓大家將幣轉入他們的內盤,繼而開始操作盤面,開啟下一輪的收割。

接下來,對」楊總「的身份進行第二層的包裝,一般會以機構投資者或者炒幣大戶的形象出現,建立起能帶你發財的形象。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最重要的一步,那便是曬單,曬單往往能激發人內心對財富的渴望。「楊總」給出的點位與方向無疑是能帶大家致富,通過曬單,群裡面的氣氛再度活躍起來。

此時很多渴望暴富,剛進場的小韭菜已經開始蠢蠢欲動,離最後的成功的就差一步,這最後一步往往會以開直播群的方式進行。

根據心理測試,語音的感染力是遠高於文字的,通過語音的方式,會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隨後,小編又收到了助理的電話,然後開始開始邀請我參與十五號的直播。關於直播的內容,我也聽上過當的幣友反應過,就是通過內盤,控制漲跌,製造出所謂的」賺錢效應「。

當你把幣轉入他們的內盤,往往是只能進不能出的,剛開始會在所謂的」老師「的帶領下賺一些錢,但是想提現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問題,被限制提幣。

客服開始勸你自己玩,幣還會繼續大漲,然而再過幾天,幣價便會跳水,最後的結果就是被無情地收割。

『貳』 火幣網的深度圖是什麼意思怎麼看

深度越深代表一個網站越容易以當前的價格進行成交。 紅線圈住的部分的交易量就代表的是該幣在這個平台的深度。

深度圖影響到交易者是否能夠在當前價格順利地進行買或賣的實時交易。左右兩塊色塊的面積大小能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多空力量的博弈趨勢。橫軸的中間是當前價格,縱軸代表的是各價格區間的掛單數量。

火幣APP在使用上簡單便捷易上手,就小編本人而言比較喜歡火幣的APP頁面,比較直觀,適合新手老手進行交易,若您是剛入行的新手,對於大的交易所火幣是首選,在PC端,會有對區塊鏈的解讀。這點頁面布局比較具有人性化。

在火幣APP幫助中心裡會有可以在線與客服溝通的聊天窗口,大多交易所這項功能都有,但是火幣的排版比較明顯,這點的用戶體驗性很好。

支持交易的交易種類繁多:

現貨,場外,法幣,期貨,支持杠桿合約交易。方便各類玩家的需求。但是對於合約杠桿入手需謹慎,要仔細閱讀相關的交易費率,以及合理去進行建倉。在最近的合約以及杠桿交易中,數據顯示用戶頻繁被爆倉。

『叄』 深度剖面、構造圖及等厚圖的繪制及解釋

上述解釋均是在時間剖面上進行的,由時間剖面只能得到各層界面反射波的t0時間。為了獲得各層的埋藏深度、傾角大小等,還必須進行時深轉換製作深度剖面。時深轉換是否正確關鍵在於速度資料是否准確。因此,在此首先要討論速度問題。構造解釋的最終成果是構造圖,故構造圖的繪制也是下面要討論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速度及在構造解釋中的用途

速度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一個參數。地震勘探中使用的速度概念相當多,這里僅就與反射波地震資料解釋有關的速度做一個小結。

1.真速度

它是波穿過無限小距離ds與其所用的時間dt之比,即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它是真正反映岩性的一個速度,是空間坐標的函數。由於地下地質情況的復雜,要精確測定它的大小是十分困難的;必須作不同形式的簡化,所有其他速度概念都是由它簡化引出來的。

2.層速度

按照地層岩石物性將地下介質分成若干厚度不等的地震層,將每一地震層看作為一種均勻介質,求該層各真速度的平均就是層速度。它與地層岩性密切相關,是進行岩性解釋時必須使用的一個參數,也是多層介質模型下引出的速度概念的基礎。

層速度可由地震測井求得: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ΔH為層厚,Δt為地震測井中穿過該層的時間。

3.平均速度

在水平層狀介質中,取垂直於層理的射線段長度與該長度內波傳播時間之比: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它是取從地面到某一層底的全部介質中垂向傳播速度的平均。

平均速度主要用來作時深轉換,進行空校。平均速度可以由地震測井求取,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得。

4.均方根速度

在水平層狀介質中,取各層層速度對垂直傳播時間的均方根值即為均方根速度: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式中tk為波在第k層中垂直傳播時間,vk為第k層層速度。實際上它就是用雙曲線時距關系代替水平層狀介質非雙曲線時距關系時所對應的速度。

均方根速度一般由速度譜資料求取。

5.等效速度

當界面傾斜時,雙曲線時距關系所使用的速度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式中φ為界面傾角;v在雙層介質情況下為上層介質速度,在水平層狀介質情況下為均方根速度。

6.疊加速度

按雙曲線進行校正、疊加效果最好的速度。它本身無地質含義,在一般水平層狀介質情況下它為均方根速度;復雜介質情況下無法解釋,它只有疊加效果上的意義。

7.射線平均速度

水平層狀介質中,波沿某一射線傳播的總路徑與總時間之比。射線不同,射線平均速度也不同,因此很難計算它。實用意義不大。

由上所述可以知道,地震構造解釋中主要應用平均速度;地震岩性解釋中主要應用層速度和真速度。至於疊加速度,除了在處理中必須使用之外,在解釋中也是求取平均速度或層速度的重要參數。如果沒有測井資料,解釋中唯一可以使用的速度資料就是疊加速度。此時假設地下介質為層狀介質,則可以直接或經過傾角校正後得到均方根速度;然後利用迪克斯方式: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求得各層層速度。式中

。最後用: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求得第n層底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或者直接用: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由均方根速度求得平均速度。

(二)深度剖面的繪制

雖然目前很少直接利用深度剖面製作深度構造圖,但深度剖面的繪制原理和方法是了解空間校正的基礎,而空間校正是目前獲得深度構造圖的主要方法。此外,在某些地區,深度剖面是常規構造圖的補充,可以研究剖面細節,彌補構造圖不太直觀的不足,幫助解釋。繪制深度剖面是把在時間域中顯示的地質構造變成空間域(深度域)中的幾何形態,由時間剖面上獲取界面的t0時間,利用平均速度即可進行時深轉換。根據對覆蓋介質所作的不同簡化,繪制深度剖面的方法一般也有兩種。

1.均勻介質直射線法

該方法假定反射界面以上的覆蓋介質為均勻介質,此時地震波的射線為直線。則反射界面的法線深度為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式中

為平均速度,t0為由時間剖面讀取的反射界面自激自由時間。具體製作方法可由圖6-2-39說明,即從水平疊加剖面上讀取各接收點(如S1、S2、S3、……)的反射界面t0時間,利用式(6-2-9)計演算法線深度,在深度剖面上分別以 S1、S2、S3、……點為圓心,以相應的法線深度為半徑做圓弧,圓弧的公切線就是反射界面段。實際工作中為了方便可製作h-t0量板,由t0數據直接查出h值作圖。

圖6-2-39 直射線法繪制深度剖面示意圖

2.連續介質曲射線法

該方法假定反射界面以上的覆蓋介質為連續介質,此時地震波的射線為曲線。當速度隨深度線性變化時,即

v(z)=v0(1+βz) (6-2-10)

時,則反射界面在深度剖面上的位置是以(0,z0)為圓心,R0為半徑的圓弧。z0和R0分別為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具體製作方法可由圖6-2-40說明,即從水平疊加剖面上讀取各接收點處(如S1、S2、S3、…)的反射界面時間t01、t02、t03、…利用式(6-2-11)計算z01、R01、z02、R02、z03、R03、…在深度剖面上分別從自激自收點S1、S2、S3、…點向下做垂線,並截取z01、z02、z03、…長度,以截取的端點為圓心,以R01、R02、R03、…為半徑作圓弧,圓弧的包絡線就是反射界面段。

圖6-2-40 曲射線法繪制深度剖面示意圖

實際工作中為了方便,往往製作z0-t0和R0-t0量板,由這些數據直接查出z0、R0作圖。

注意,上述兩種方法製作的深度剖面為視深度剖面。

(三)平面構造圖的繪制方法和步驟

所謂構造圖,就是用等深線(或等時線)及其他地質符號表示地下某一層面起伏形態的一種平面圖件。它反映了某一地質時代的地質構造特徵,是地震勘探最終成果圖件,是鑽探提供井位的主要依據。因此,繪制構造圖是地震勘探中十分重要的工作。

目前製作等深度構造圖有兩種方法,其一是利用水平疊加時間剖面,經過時深轉換得到深度剖面圖,再由深度剖面取各層深度值製作等深度構造圖。其二是由水平疊加時間剖面取各層t0時間製作等t0構造圖,再經空間校正後得到深度值,由此值製作等深度構造圖。前一種方法因時深轉換中偏移不徹底,得不到真深度,做出的等深度構造圖不反映真實界面情況故很少使用。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有繪制構造圖的問題,而且繪制構造圖的步驟和方法都是相同的。其思想也適用於等厚度圖、古構造圖等一系列圖件的繪制。

1.作圖層位的選擇

一張構造圖只能反映一個層面的起伏狀態,故作圖前應事先選擇好作圖的層位。構造圖作圖層位的選擇條件一般與標准層條件一致,故多選擇標准層作圖;但也不是將一個工區的所有標准層都選擇出來作圖。具體選多少層,選哪些層作圖視地質任務和工區地質情況而定。如一般盡量選與油氣有關的標准層作圖,若工區存在不整合面(特別是角度不整合面),則應在不整合面的上、下至少選一個層位作圖。總之,作圖層位既要考慮能控制工區內構造圖形態,又要與具體的、有意義的地質現象聯系。

2.比例尺和等值線距的選擇

比例尺和等值線距的大小反映了構造圖的精度。它們的選擇取決於地質任務的要求,地質情況的復雜程度,測網精度(它也由前二條因素決定)和資料質量等因素。原則上要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構造的詳細程度,但不能過於精細,以免影響圖面清晰並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一般來說,比例尺按不同勘探階段有一定要求,如普查階段比例尺一般為1:20萬,詳查階段為1:10萬或1:5萬,而細測階段為1:5萬或1:2.5萬。線距按資料好壞和傾角大小而定,資料較好、地層較平緩時線距可適當選大一些,資料較差、傾角較大時線距應選小一些。

3.繪制測線平面圖並展開數據

根據測量成果將工區全部測線的平面位置按作圖比例尺畫出,詳細註明測線號、測線起止樁號、交點樁號、已鑽井位及主要地名、地物和經緯度坐標,作為繪制構造圖的底圖。由時間剖面繪等t0構造圖或由深度剖面繪等深度構造圖時,從時間剖面(或深度剖面)上選定的層位處按一定間隔(一般為平面圖上1cm測線長,可據比例尺換算出實際長度,如1:5萬則間隔500m)讀取各點及測線交點處的t0值(或深度值)標在相應測線對應的位置處。在斷點、尖滅點、超覆點及構造高、低點附近要加密獲取數據,並將這些特徵點用相應的地質符號標明,斷點附近還應註明斷距及上盤、下盤、斷面傾角方向等。

4.斷點的平面組合

這一工作是做好構造圖的關鍵。因為斷層平面分布圖是構造圖的骨架,其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構造圖的質量和可靠程度。同一張圖採用不同的斷點組合方案可使構造圖上的地質構造形態截然不同。斷點平面組合的方法已在斷層的解釋中進行了討論。

5.等值線的勾繪

斷點組合後就可進行勾繪等值線了。勾繪等值線一般從易到難,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先勾出大概輪廓,然後再逐一考慮構造細節。在斷塊區應分塊勾繪,並首先搞清每個斷塊的特點及與周圍斷塊之間的關系。勾繪時應遵循下述原則:

(1)平面勾繪出的等值線所反映的構造形態應與各剖面上反映的構造形態一致。

(2)勾繪的等值線應符合構造規律。例如,單斜上不允許出現多線或少線(圖6-2-41)的現象;二個正向構造的鞍部或兩個負向構造的脊部不能有單線穿過,必須有數值相等的二條等值線並列地出現在軸線兩側(圖6-2-42);無斷層時正、負向構造應相間出現,其間過渡帶等值線走向不能突變,只能漸變;相鄰構造的軸向應基本一致或是漸變的;斷層上升盤等值線數值加上落差應等於斷層下降盤等值線數值,即斷層下降盤一側比上升盤一側等值線大,同一條等值線在下降盤一側向地層上傾方向錯動(圖6-2-43)等。另外勾繪斷層線兩側的等值線,應考慮斷開前構造形態上的聯系,如圖6-2-44(a)的勾法是錯誤的。

(3)每根等值線都應有來龍去脈。在沒有斷層時等值線應自成迴路或延伸到工區外,在有斷層時可與斷層相接。

(4)勾等值線時既要從數據出發(不能不顧數據任意圓滑),又不能只強調數據、受個別數據約束而忽略地質規律死板生硬地畫線。

(5)相鄰兩等值線間的t0(或深度)值絕大多數應在兩根等值線之間,可允許少量異常值。

(6)無測線控制的地方應按構造線的總體趨勢延伸。

圖6-2-41 單斜等值線(錯)

圖6-2-42 鞍部、脊部不應過單線

圖6-2-43 斷層兩側等值線與落差關系(右盤為下降盤)

圖6-2-44 斷層兩側的等值線勾繪示意圖

(四)等t0構造圖的空間校正

對等t0構造圖進行空間校正作出等深度構造圖是目前構造解釋中最常用的方法。空間校正的內容有二:其一是進行空間偏移歸位,恢復地下反射層的真實空間位置;其二是將歸位後的時間值轉換為真深度值,做真深度構造圖。

為什麼不能用時深轉換後的深度剖面做等深度圖呢?因為在進行時深轉換時的偏移歸位僅在剖面上進行,歸位不徹底,不能得到真深度。為了更清楚了解空間校正的原理,需了解幾種深度概念及相互關系。

1.三種深度概念及相互關系

如圖6-2-45所示,Q為地面,R為傾斜平反射界面。x軸為測線,它與界面傾向線夾角為α,ψ為界面真傾角,φ為測線方向界面視傾角,射線平面(垂直於R面)與R面交線為Ax′。過O點作OM垂直於Ax′(自然也垂直於R面)交Ax′於M點,h=OM為法線深度;作ON垂直於Ax(但不一定垂直於Q面)交Ax′於N點,hx=ON為視深度;作OP垂直於Q面(自然也垂直於Ax)交R面於P點,hz=OP為真深度,也稱鉛直深度。法線深度h、視深度hx和測線共處於一個射線平面內,時間剖面和深度剖面均是射線平面內的反映。因此,深度剖面中只能見到h和hx。雖然在時深轉換中也進行了偏移歸位,但那隻是在剖面內(在射線平面內)進行的偏移歸位,是二維偏移歸位,不完全徹底。因為真深度hz並不在射線平面之內,怎麼進行二維移偏歸位也得不到它,所以必須進行空間校正。它實質是一種三維偏移歸位。

圖6-2-45 三種深度之間的關系

由圖可知: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因此,當界面水平(ψ=0°)時,h=hx=hz,三者重合,射線平面即鉛垂面。當測線垂直界面走向(α=0°)時,ψ=φ,射線平面也是鉛垂面,hz=hx,這一點正是空間校正的基本依據。當測線平行於界面走向(α=90°)時,φ=0°,傾斜界面在剖面上成為平界面了,h=hx。一般情況下,三種深度同時存在。

2.空間校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由上述討論可以知道,一般測線不一定與界面走向正交,故進行偏移歸位只能得到視深度,只有確定了界面傾向,在此方向上進行偏移歸位才可得到真深度。由等t0構造圖可以方便地確定界面傾向,但此時無法進行像時深轉換那樣的畫弧求包絡,故改變方法為直接計算反射點的水平位置偏移和真深度值。據對覆蓋介質的假設不同而方法不同,一般取二種假設。

(1)均勻介質假設。如圖6-2-46所示設界面上覆介質為均勻介質。若圖中剖面方向為界面傾向,則反射點真實位置應為A′,它在地面投影為O′1;反射點在等t0構造圖上是向下傾方向偏移,偏移點A在地面投影為O1。因此,反射點水平位置偏移為

O1O′1=h1sinψ (6-2-15)

A′點的真深度值O′1A′1

H1=h1cosψ (6-2-16)

而h1可由式(6-2-9)求得。

欲計算O1O′1和H1必須首先知道界面真傾角ψ。真傾角ψ的求取:在等t0圖上,等值線的法線方向n,就是地層的真傾向,如圖6-2-47所示。可利用法線方向的相鄰兩條等值線,來求取真傾角,如圖6-2-46所示,圖上O1、O2點分別為等t0圖上相鄰等值線與法線的兩個交點,設兩相鄰等值線的水平距離Δx=O1O2,等值線的間隔為某一常數值(Δt0=t02-t01),則由圖6-2-46可知:

圖6-2-46 均勻介質空校原理

圖6-2-47 等t0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式中Δt0=t01-t02。而: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圖6-2-48

(2)連續介質假設。如圖6-2-48所示,設界面上覆介質為線性連續介質。若圖中剖面方向為界面傾向,反射點真實位置A′的水平位置偏移應為O1O′1,而真實深度為O1A′。由圖可知:

O1O′1=R01sinψ (6-2-19)

H1=O′1A′=z01+R01cosψ (6-2-20)

z01和R01可由式(6-2-11)計算。

同樣,欲計算O1O′1和H1必須知道ψ,則按上述均勻介質中求真傾角ψ方法,在傾向上另取一點O2,設O1O2=Δx,則由圖可知,在△C2GE中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式中Δz0=z01-z02,ΔR0=R01-R02。經整理可得:

[(Δx)2+(Δz02]cos2ψ+2(Δz0)(ΔR0)cosψ+[(ΔR02-(Δx)2]=0

解關於cosψ的一元二次方程,因ψ<90°,故略去負根有:

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和資料解釋

由此可計算出真傾角ψ代入式(6-2-19)和式(6-2-20)求O1O′1和H1。因為計算比較復雜,一般使用計算機計算或事先製作出量板(或數據表)直接查表求得。

3.空間校正的步驟

(1)在等t0構造圖上的各等值線上取足夠多的點Oi,對每個Oi點向t0值減小的方向量取相鄰等值線間的法向距離Δx。

(2)根據Oi點所在的等時線的t0值和量得的Δx值(等時線間的t0時差Δt0是固定值),由量板(或數據表)中查獲該點對應的空校水平距離OiO′i和真深度Hi

(3)從Oi點出發沿等值線值減小的法線方向上量出線段L,L=OiO′i,在線段端點O′i(即反射點歸位後位置在地面的投影)附近標上Hi數值,並畫一箭頭表示偏移方向,就完成了一點空校。依次對各點均進行這一工作即完成空校工作。

(4)用透明紙將測線位置、所有的Ο′i點及Hi數值均透下來。

(5)據新的資料點位置及真深度值按勾繪等值線的原則畫出等值線,即得到等深度構造圖。

注意,在進行空校時對斷層線也要進行校正,通常是將斷層線與各等t0線交點按上述方法空校後再連成新的斷層。

(五)等厚圖的繪制及解釋

1.等厚圖的繪制

表示兩個地震層位之間的沉積厚度的平面圖稱為等厚度圖。一般繪制等厚圖只繪視厚度圖,視厚度是指兩個地震標准層之間的鉛垂深度。利用地震構造圖很容易繪制等厚度圖,具體繪制方法是把畫在透明紙上的兩個標准層的真深度構造圖,按測線位置或經緯網精確地重合在一起,在這兩張圖的一系列等值線的交點上,計算它們的深度差值,然後把這些差值寫在另一張平面圖的相應位置上,繪出視厚度等值線,便得到等厚度圖。

2.等厚圖的解釋

在等厚圖上,如果發現在某個方向表現有厚度明顯增大的趨勢,則可推斷在沉積期間這個地區是向該方向傾斜的,或者沉積物來源就是這個方向。如果發生扭曲的地層厚度一致,則說明扭曲發生於沉積之後。如果隨著離開背斜頂部地層厚度增大,則沉積可能是與構造發育同時發生的。在沉積期間同時有構造活動一般對油氣聚集更為有利,因為對於在微小起伏的構造側翼,如果有砂岩儲集體,對尋找油氣更具遠景。

在斷裂發育的地區,地層受到斷裂破壞作用,上升盤常常受到剝蝕,因此厚度變化很大。在斷層附近,厚度變化迅速,厚度等值線較密集。根據從淺到深各層等厚圖,分析不同時期地層的變化,可以看出地殼的升降和沉積中心的變化,從而了解沉積盆地的地質發展史。

(六)地震構造圖的地質解釋

繪好構造圖之後,應對構造圖上的圈閉類型、斷層要素以及斷裂帶的劃分作進一步解釋,而且要對各局部構造進行含油氣遠景評價,並提供鑽探井位。

1.斷裂系統的分析

根據構造圖,要對斷裂作系統的分析,包括對各級斷層進行分類、編號、統計斷層要素等,還要描述斷層出現的構造部位、走向和斷距的變化,斷面傾角及可靠程度。根據斷開層位和斷層的切割關系,結合其他有關的地質資料,分析斷層產生的地質時代、最大活動時期及斷層對油氣生成、運移和保存的影響。

2.局部構造分析

通過製作各層構造圖,可發現許多局部構造。為了便於統計和發現規律,可把同一層位的斷層線和局部構造的圈閉線,透在一張平面圖上,得到構造圈閉類型圖。在此圖基礎上,可對局部構造要素進行統計和劃分斷裂構造帶,描述局部構造圈閉類型、所在層位、構造高點埋藏深度、閉合幅度及閉合面積及可靠程度。一些走向一致,彼此相鄰的局部構造,往往呈條帶狀延伸,稱之為構造帶。構造帶的形成一般受主要斷裂控制,也稱斷裂構造帶。通過斷裂構造帶的劃分,可以進一步了解區域構造特徵以及局部構造與斷裂之間的關系。

3.含油氣遠景評價

對各局部構造進行含油氣遠景評價是結合地質及其他物探資料,運用石油地質學的觀點,對工區的油氣生成和保存條件進行分析。

4.成果報告編寫

解釋地震資料之後,要編寫成果報告。它一般包括地震信息的採集、處理、解釋三大部分,具體內容大致有:①地震勘探的地質任務與工區的地震地質條件;②地震信息採集的方法及其原始記錄的評價;③地震信息處理的流程及其剖面質量的評價;④地震地質層位的確定及時間剖面的對比;⑤速度參數的研究及選取;⑥區域構造發展與局部構造的研究;⑦地震地層及沉積相的研究;⑧儲層預測;⑨油氣的遠景評價;⑩結論與建議(包括提供鑽探井位)。

『肆』 ps如何畫深度圖

章魚這張好像是MAYAZ通道景深層,渲染出來的,這個層是為了調整物體近實遠虛在PS裡面或者後期軟體裡面輔助調整用的,PS做黑白圖也可以不過沒有渲染的均勻如果只是為了修圖,那還是用曲線亮度對比度調整吧如果是想要一張黑白圖有好多種方法,用鋼筆鉤,用閥值,用去色調整亮度對比度,再有就是手繪選取黑白不同的顏色來畫

『伍』 對極端環境下的圖片進行深度圖像處理,實現圖像優化顯示功能

摘要 親,您好!圖像處理與深度學習

『陸』 圖像深度的國內外估計圖像深度的方法

國內外圖像深度估計的方法主要分為單y深度估計的方法和雙目深度估計的方法,單目是基於一個鏡頭,而雙目是基於兩個鏡頭,基於它們有許多深度估計的方法,下面分別給予介紹。 單目是基於一幅圖像來估計它的深度信息,相對於雙目深度估計的方法,-有一定的難度,許多學者提出了大量的基於單目來深度估計的方法,有基於圖像內容理解,基於聚焦,基於散焦,基於明暗變化等,下面簡要介紹其中的兩種方法。
(1)基於圖像內容理解的深度估計方法 圖像內容理解的深度估計方法主要是通過對圖像中的各個景物分塊進行分類,然後對每個類別的景物分別用各自適用的方法估計它們的深度信息。
(2)描於聚焦的深度估計方法 聚焦深度測量(depth from focus, DIT)就足使攝像機相對於被測點處於聚熱位貨,然)根據透鏡成像公式可求得被測點相對於攝像機的距離。 國內外比較成熟且應用廣泛的雙目深度估計的方法是越於雙E1視差的深度估計方法,它是用兩個攝像頭成像,因為兩個攝像頭之叫存在一定的距離,所以同一景物通過兩個鏡頭所成的像有一?定的差別,既視差,因為視差信息的存在,可以由於來估計出景物的大體深度信息。

『柒』 基本圖像分析

grayscale image---->灰度圖像的意思

了解了圖像原理之後,我們就介紹分別有哪些圖像的種類,而這些圖像又以檔案的形式儲存在硬碟裡面,或者傳輸於網路之上.
關於檔案格式的最主要考量就是壓縮的方法,我們介紹壓縮的分類與應用上的考量.
數點陣圖像的像素 (1/2)
這是一份所謂 320 x 200 的圖,它的「寬度」(Width) 有 320 像素 (pixels),「高度」 (Height) 有 200 條線 (lines).
先解釋像素 (pixel).一張像這個小丑圖的數點陣圖像,其實是由一堆小粒小粒的色綵排出來的.
每一小粒色彩代表一個單一的顏色,這些不同的顏色湊在一起,被我們看到,就在腦袋裡產生了意義,因而認出來這是一個化了妝的小丑.
每一小粒色彩,用一個,兩個,或三個數來紀錄,稱為一個「像素」.
數點陣圖像的像素 (2/2)
所謂 320 x 200 的圖,就是寬有 320 個像素,高有 200條線 的圖,想像那些像素排成一個矩形,總共有 64,000 個像素.
230 x 200 的像素矩形太大了,所以我們故意把它縮小成一張 40 x 25 的圖.
如果覺得它太小了看不見,可以放大八倍 (寬和高各放大 8 倍) 來看看.
256 色圖
縮小的小丑圖是一張『256 色』圖,寬有 40 個像素,高有 25 個像素.每個像素用一個介於 1 和 256 之間的數表示.
256 色圖
『256 色』圖的像素代表的不是色彩,而是色彩的編號.以這張小丑圖為例,它一共只用到 81 種不同的顏色.
灰階圖 (1/2)
現在展示一張灰階的小丑圖.它的寬度是 320,高度是 200,也就是仍然有 64,000 個像素,但是此時是個『灰階』圖,每個像素就直接紀錄那個位置的灰色亮度.
我們可以觀察,這張『灰階』圖的像素數值與『256 色』圖的像素數值相同,電腦只是將像素的數值解釋成『亮度』,就造成了這張圖.
灰階圖 (2/2)
『灰階』圖不需要另外儲存色盤,每個像素直接紀錄那個位置的灰色亮度.因為電腦知道,譬如說 64 號亮度的 RGB 亮度就是 (64, 64, 64).為了能夠列出像素的數值,我們還是只看那張縮小的黑白版小丑圖 .
高彩圖
所謂『高彩』圖就是同一張圖裡面可以顯示不超過 65,536 種不同的顏色.很顯然地,像小丑圖這種總共只有 64,000 個像素的圖,不太可能用到這麼多不同的顏色.『高彩』圖的每個像素要用兩個數表示,每個數都介於 0 和 255 之間.
…..
全彩圖
所謂的『全彩』圖就是同一張圖裡面可以顯示所有可能的色彩,也就是 255 x 255 x 255 共約一千六百萬色.很顯然地,像小丑圖這種總共只有 64,000 個像素的圖,根本不可能用到這麼多不同的顏色 (每個像素只代表一個顏色).

圖像的『資料量』
所謂圖像的『資料量』就是一張數點陣圖像在記憶體內所佔有的空間.
資料量越大的圖像,通常在螢幕上看起來越大,色彩也越豐富,但是它佔用的記憶體就越多.
視覺上我們認為數點陣圖像有兩個維度:寬 (Width) 和高 (Height).
現在要接受一個新的概念:數點陣圖像其實有三個維度:除了寬度和高度之外,還有『深度』或者『厚度』.
而數點陣圖像的資料量,就是這三個維度的乘積,也就是體積.
數點陣圖像的深度
決定圖像資料量的第三個維度就是選用的色彩豐富程度,術語稱作深度 (Depth).
其實深度就是每個像素代表幾個數的意思.色彩最單調的就是『灰階』圖,它的深度是 1.
比『灰階』圖多一點點色彩的是『256 色』圖,它的深度理論上也是 1,因為每個像素只代表一個數:色盤上的編號.
但是因為含有色盤的關系,經驗上我們就說其深度是 1.01.這是一個我不打算講清楚細節的地方.
『高彩』圖的深度是 2,『全彩』圖的深度是 3.
圖像的資料量
一張數點陣圖像的資料量,就是上述寬,高,深所形成的立方體體積,而單位是 Byte (『字元』或『位元組』).電腦的術語中,稱 1024 Byte 為一個『千』Byte,記做 KB (kilo-byte);又稱 1024 個 KB,或者大約一百萬個 Byte 為 MB (mega-byte).
以一張 320 x 200 的『灰階』圖為例,其資料量就是 320 * 200 * 1 = 64,000 byte 也就是 62.5KB.
以一張 320 x 200 的『全彩』圖為例,其資料量就是 320 * 200 * 3 = 192000 byte 也就是 187.5KB.
檔案與壓縮
在這張圖像,軟體和檔案之間的關系示意圖上,我們看到電腦以『檔案』的形式儲存數點陣圖像於磁碟機內,或者傳輸數點陣圖像於網際網路上.
負責儲存或傳輸的是作業系統 (OS),例如 MS-Windows 98, ME, XP 之類的.
但是負責展現圖像的軟體,例如 MS-IE,檔案總管,ACDsee 或 PhotoImpact 之類的,卻要負責把檔案內容轉換成像素的數值,若是遇到『256 色』圖,還要處理色盤.
壓縮比
檔案通常不會一五一十地儲存像素 (和色盤) 所對應的數值,而是儲存經過壓縮的像素數值.
壓縮的過程其實是按照一種數學函數,把像素的數值按照函數規則映射到另一種數值.
我們使用電腦,應該已經知道每個檔案的性質之中,有所謂的『檔案大小』,也是用 Byte 作單位來計量.
壓縮之後的數點陣圖像通常會變得比較小,也就是說檔案大小應該會小於圖像的資料量.變小的比率就是『壓縮比』.
無失真(Lossless)壓縮與破壞性(Losssy)壓縮 (1/2)
無失真壓縮與破壞性壓縮 (2/2)
圖片格式的壓縮法 (1/2)
圖片格式的壓縮法 (2/2)
圖像的呈現
在這個可愛的動畫裡面,我們提示:是監視器『跑去拿』VRAM 裡面的指示,而不是電腦將指示從 VRAM 『送給』監視器.監視器每隔一小段時間就去電腦裡面拿 VRAM 裡面的指示,然後按照只是在螢幕上掃射各種不同的顏色.因為它掃得很快,我們的眼睛因為視覺暫留的關系,就覺得那個畫面是靜止的.
像素和光點
像素和光點之間的對應,正常的時候是 1 對 1,也就是一個像素就對應一粒光點.讓我們重溫縮小版的小丑圖,當像素與光點是正常地 1:1 的時候,實在是很小,看不見.如果有必要的話,軟體可以讓一個像素對應更多粒光點,例如 1:64.這就是『強迫放大』一張圖像的效果.雖然圖像的畫面是放大了,不過一點也沒有變得比較清楚.
所謂監視器的『解析度』就是每列有幾個光點,一共有幾列光點.例如 800 x 600 的解析度就是在監視器上,每列有 800 個光點,一共 600 列.
影像媒體
影像原理
影像格式
數點陣圖像導論
圖片JPEG影像類型討論
圖形壓縮,解壓縮探討JPEG 原理
圖片JPEG影像類型討論 (1/3)
目前影像壓縮的方法有很多種,基本上可以分為「無失真」及「有失真」兩類.例如我們常見的PCX ,GIF ,TIFF ,及TGA 等格式就是屬於無失真的影像壓縮格式.
它們利用傳統檔案的壓縮原理及技術來處理影像壓縮,所以壓縮前的原始影像與壓縮後還原的結果絲毫不差.
至於我們所熟知的 JPEG (Joint Photographic Coding Expert Group) 則是屬於有失真的影像壓縮格式.
圖片JPEG影像類型討論 (2/3)
JPEG 由國際標准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簡稱ISO) 和國際電話電報諮詢委員會( 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nsultative Committee ,簡稱CCITT) 所建立的一個數位影像壓縮標准,主要是用於靜態影像壓縮方面.
JPEC 採用可失真(Lossy) 編碼法的概念,利用數位餘弦轉換法(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簡稱DCT) 將影像資料中較不重要的部份去除,僅保留重要的資訊,以達到高壓縮率的目的.
雖然被JPEC 處理後的影像會有失真的現象,但由於JPEG 的失真比例可以利用參數來加以控制;一般而言,當壓縮率( 即壓縮過後的體積除以原有資料量的結果) 在5% ~15% 之間時,JPEC 依然能保證其適當的影像品質,這是一般無失真壓縮法所作不到的.
圖片JPEG影像類型討論 (3/3)
我們將以下圖的陽明山風景為例,利用不同的JPEC 壓縮參數(PHOTOIMPACT 5.0 漸進式 1024 X 768)來壓縮它,其壓縮的結果如圖二和圖三.圖二的影像品質與原圖十分接近,而壓縮率已達65% ;至於圖三,其壓縮率為25% ,壓縮效果良好,但此時影像品質已經有明顯的失真了.
JPEG100 原圖100%_ 671K
JPEG65 壓縮65%_ 341K
JPEG25 壓縮25% 261K
JPEG原理 (1/3)
JPEG所根據的原理是:人的眼睛對影像中亮度的變化最為敏感,遠遠超過對顏色變化的感覺,所以,JPEG儲存的,並不是一點一點的顏色,而是亮度及顏色的"變化率".藉著變化速率的曲線的還原,來重現大部分的影像,尤其是影像的"感覺".
對大部分JPEG型態的壓縮來說,第一步要先將RGB轉換成亮度與色度,最常見的是CCIR601格式,也就是所謂Y,Cb,,Cr格式,Y代表亮度,Cb代表藍色色度,Cr代表紅色色度( 也可用U代表Cb, V代表Cr,即所謂YUV格式),轉換公式如下:
Y = 0.299R + 0.587G + 0.114B
Cb = 0.1687R – 0.3313G + 0.5B
Cr = 0.5R – 0.4187G – 0.0813B
這是一個不會失真的轉換,Y,Cb,Cr還是可以完全轉換回R,G,B的.
JPEG原理 (2/3)
由於人眼對亮度遠比對色度敏感,所以在壓縮和重建影像時,可以用份量較多的Y,而減少Cb 及Cr的份量.
轉換後的數值,仍然是一個圖點一個圖點的格式.必須將相鄰近的點合並,透過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轉換,將點資料轉換成"變化速率"的曲線資料,再將這曲線數位化(這就就是造成JPEG失真所在的地方) .
數位化時所用的系數,決定了資料流失量的多寡,及影像品質的好壞,這些被數位化後的資料,還可以再用Huffman或其他編碼方式,予以壓縮,存成JPEG檔案.還原的步驟剛好逆其道而行.
首先,將JPEG資料解壓縮,變成變化速率數位曲線,然後使用逆向的DCT轉換,重建影像.原本一些低階的位元,可能無法重現,都用0加以補足.
JPEG原理 (3/3)
由於Y,Cb,Cr的重要性不同,JPEG允許三者各自賦予不同的份量.例如:以一個2x2點矩陣(共4個圖點)來說,Y值最好有4個(共有4個圖點),但Cb,Cr各自只記錄一個(平均值),這樣一來,原本在RGB模式,需要4x3=12 bytes的資料,現在只需要4+1+1=6 bytes,無形中節省了50%的空間,但影響影像品質並沒有太多.
致於DCT,其實是有點類似傅立葉轉換,將原本屬於振幅強度的資料陣列,轉換成強度變化頻率的資料陣列.
JPEG使用線性數位化,也就是每一個DCT轉換值,都被一個不同的數位化系數去除,再四拾五入到一個整數,以儲存起來.在這個過程中,變化率陣列的每一個元素,將會視其頻率大小,除以一個不同的系數.
對人眼來說,比較緩慢的變化,會比快速變化更被注意.這個過程會把資料的長度大幅降低.所以變化率越大的元素,壓縮比越大.這也就是JPEG對於不規則影像( 如電視畫面,照片等)比較有利的地方.
影像媒體
影像原理
影像格式
數點陣圖像導論
圖片JPEG影像類型討論
圖形壓縮,解壓縮探討JPEG 原理
圖形壓縮,解壓縮探討JPEG 原理
JPEG是一種對彩色或灰階之類連續色調圖形作壓縮和解壓縮的標准.
這個標準是由ISO/IEC JTC1/SC29 WG10所訂定.JPEG可應用在許多如研討畫圖片,彩色電傳,影像資料庫,桌上出版系統,多媒體及醫療等的靜態影像的壓縮之上.
JPEG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將影像的一個區塊從空間域轉換為頻率域.一般而言影像高頻部份的量會比低頻部份要小得多.
而由於人們的眼睛對空間高頻的部份較不敏感,因此高頻部份就可以用較大量化處理的方式來產生較為粗略的影像來表示,由於較粗略的影像需要較少的位元,於是可以大幅度地減少要儲存或通訊的資訊量,而縮減後的資訊影像也的確可以為人們的視覺感官所接受.
影像壓縮原理
資料的壓縮方法可分為無損壓縮 (lossless compression) 與略損壓縮(lossy compression)兩類.
對於資料本身在壓縮後再還原必須保持原貌的需求上,必須使用無損壓縮,無損壓縮有不得失真的限制,因此壓縮效果有限.對於文數字,程式等資料型態適用.
影像資料的一個特性是空間冗餘(Spatial Rendancy).
一般來說,在同一張畫面上必有一些共通特性(Correlation),也許是色彩上的,也許是幾何上的,或是其它特徵值得到的.
所謂的空間冗餘去除,就是要識別出畫面中重要的元素,並移除重復且較無影響的元素的動作.
影像壓縮方法概說 (1/2)
首先介紹一種基本的壓縮方法: 稱為變動長度編碼法(Run Length Encoding,簡稱RLE).
其原理是把資料中重復多次的內容,記錄其內容細節與出現約次數.例如: ABCDEABCDEABCDEABODE,我們可記錄ABCDE出現4次,兩項資訊,是不是比直接記錄重復的ABCDE要精簡呢
變動長度編碼法的演演算法相當簡單,除了可以直接應用外也可以與其他壓縮方法搭配.
但變動長度編碼法不一定能達到壓縮的效果,有時候遇到重復性很低的資料,壓過的大小可能不減反增.
影像壓縮方法概說 (2/2)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ixels in an image and hence decide which data to eliminate mathematical transforms are used.
目前使用在影像壓縮的最普及數學轉換為離散餘弦轉換 (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
DCT是用來分析影像資料中較不重要的部分,然後用量化(Quantization)方法將其去除,僅保留重要資訊,來達到高壓縮的效果,
而其失真比例可以利用量化參數來加以控制.此方法用於JPEG格式之影像,當壓縮比在5% ~ 15%間時,依然能保證其適當的影像品質.此一壓縮方法的發展,讓影像媒體的儲存與應用更加地方便.
JPEG Compression with Different Quality
Original
QF=20
QF=50
QF=30
QF=80
QF=10
原圖與壓縮圖比較
原圖與壓縮圖比較 cont'd
原圖與壓縮圖比較 cont'd
原圖與壓縮圖比較 cont'd
原圖與壓縮圖比較 cont'd
原圖與壓縮圖比較 cont'd
Subjective View of Titanic
Baseline JPEG Encoding
Convert to
8x8 block
Subtract
128 in pixel
DCT
Transform
Quantize
Zigzag/
RLC
Entropy
Encode
DPCM
Encode
DC coefficient
AC Range: -1023 ~ 1023
DC Range: 0 ~ 2048
JPEG 編碼及解碼器
8X8
像素
區塊
FDCT
編碼資料流
JPEG
語法
產生器
無失真壓縮
霍夫曼編碼
失真壓縮
量化處理
斜向
掃描
量化表
霍夫曼
編碼表
FDCT:Forward Discrete Transform(正離散餘弦轉換)
8X8
像素
區塊
IDCT
編碼資料流
JPEG
語法
產生器
無失真壓縮
霍夫曼編碼
反量化
斜向
掃描
量化表
霍夫曼
編碼表
IDCT:Inverse Discrete Transform(逆離散餘弦轉換)
JPEG編碼方式
為了因應不同的通訊及儲存狀況下之應用,JPEG提供二四種不同的編碼方式:
1,循序模式 (Sequential mode)
2,漸進模式(Progressive mode)
3,層模式(Hierarchical mode)
4,無失真模式(Losslessmode)
1,循序模式(Sequential mode)
循序模式編碼的方式將影像以掃瞄方式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作編碼,這個循序模式的編碼架構簡單而有效率,對大部份的應用程式是相當合宜的,架構僅對資料作單一次處理的方式作影像編碼的工作,也就是所謂的循序編碼的模式了.這種方式對每個輸入資料提供8位元的解析度.
Sequential Coding Example
Sequential Coding Example
2,漸進模式(Progressive mode)
影像的建立無論是採取從模糊的低頻影像到清晰的高頻影像 (即頻譜選擇 方式),或是自最大有效位元到最小有效位元的建立方式(即連續近似法), 漸進模式的編碼都對影像作多重掃描來作處理.以頻譜選擇方式為例,影 像以DCT轉換到頻率域,而一些頻寬可立即從DCT系數得到,由於只執行一次DCT,因此在這樣的方式下只有一種的空間解析度.漸進模式對於在頻寬受到限制的頻道上作影像傳輸相當有用,使用者可以先看到粗略的影像,再決定是否需要最終的影像.
漸進模式解壓縮後影像呈現的方式,先出現模糊的低頻影像,而後再顯現清晰的高頻影像.這種的編碼方式滿足了許多應用程式漸進呈現顯示,算術編碼以及對解析度 (如12位元)的較高需求,算術編碼法提供了比Huffman編碼法有5-10%更好的壓縮.
另外此模式也對循序編碼和八位元的解析度提供了支援.
Progressive Coding Example
Progressive Coding Example
3,階層模式(Hierarchical mode)
階層模式的編碼方式乃是將影像以低空間解析度的影像先作編碼,再以此低解析度影像為基礎對較高解析度影像與低解析度影像問的差異作編碼以得到較高解析度的編碼影像.
相同一個影像可以以階層模式作好幾種不同解析度的編碼,階層模式可以同時滿足各種具有不同容量的設備上,使得即使低價的設備也可以將此一多解析度的影像作解碼後得到其所能達到的最佳品質.
相較之下.漸進模式只能採用單一解析度作影像的重建與顯現,階層模式的確為各種不同的設備提供了更佳的強性與解析度.
Hierarchical Coding Example
4,無失真模式 (Lossless Mode)
所謂的無失真表示了此模式可以將影像原原本本地將影像還原重建回來.
為了重建時能得到和原來完全一樣的影像,在無失真模式下並沒有使用DCT,也因此無失真模式的壓縮率比使用DCT作壓縮處理的失真方式要低得多.
這種模式一般只用在一些如重要的醫療影像等對影像有無失真需求的場合之中,而各個像素的數值從二位元到十六位元都可以.
另外這種的處理模式對循序編碼也提供支援,使用者可選擇Huffman編碼或算術編碼的方式作處理.
Lossless Coding
Predictor
Entropy Encoder
Huffman
Table
Source Image
Compressed Data
Lossless encoder
亮度與色度 (1/2)
雖然JPEG並未對色彩空間作規劃,但大部份的JPEG應用程式都不用RGB的表示方式.而以YCbCr來表示;另外,也由於人的視力系統對色度的敏銳度比較不高 .
因此以 YCbCr 色度的方式來表示可以再做一次作取樣(Subsampling) 來減低資訊量,這也是普遍使用YCbCr.另一個重要的理由.如下圖所示的.
4:4:4格式代表 YCbCr 原來完整的資訊.而色度表示法可以再次取樣以4:2:2或4:2:0格式來表達;4:2:2格式將原本的資訊旦減少為三分之二.
而4:2:0格式則可以將資訊三減少為一半.雖然色度的資訊量減少了.但對人的視覺神經而言卻僅僅感受到微小的差別而已.
亮度與色度 (2/2)
離散餘弦轉換
為了說明執行離散餘弦轉換 (DCT: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的影響,我們將以自一張圖取下的一個小區塊 (8X8像素)的亮度資料,並將之轉換成空間頻率域,而後再自每個像素值中減去128以期每個像素都可以符合在DCT演演算法中的8位元運算范圍.經過轉換後的二維 (2D)系數如下所示,這個2D頻率域的橫軸以fx表示而縱軸以fy來表示;左上角代表DC的系數值 -80,低頻部份包含了區塊的大部份能量.而對人眼較不敏感的高頻部份,則通常含有較低的能量.
0
0
0
-2
-4
0
8
0
-2
-2
0
0
0
6
0
12
0
0
-2
0
-4
6
8
-2
0
-2
4
10
-6
-2
0
8
-2
4
4
-4
-12
0
-4
10
2
0
0
0
12
8
-8
24
0
-2
-2
2
6
-6
4
-80
量化 (1/2)
以下所列為 JPEG所建議的量化(Quantization)矩陣,以期能對每秒 30個 720X576像素畫面的 CCIR-601 標准作影像的處理與顯示.
這個矩陣的目的是在對亮度(Luminance)是作量化處理,至於色度(Chrominance)系數則還有另一個矩陣做處理.
99
103
100
112
98
95
92
72
101
120
121
103
87
78
64
49
92
113
104
81
64
55
35
24
77
103
109
68
56
37
22
18
62
80
87
51
29
22
17
14
56
69
57
40
24
16
13
14
55
60
58
26
19
14
12
12
61
51
40
24
16
10
11
16
量化 (2/2)
在亮度系數的量化方面,每個 2D DCT 系數除以相對的量化矩陣的值,在四捨五入後得到如下的量化後 DCT 系數: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1
-1
2
0
0
0
0
0
0
0
-5
舉例來說,DC系數 -80除以其所相對應值16後得到量化值 -5.注意量化後區塊高頻部份出現許多零值,代表人類視覺系統對高頻部份並不敏感.由於四捨五入的部份並不能在解碼時重現,因此這個步驟將是個失真的過程.
斜向掃描 (Zigzag Scanning) (1/2)
區塊在量化之後,只有低頻的部份有非零值,為了能進一步地減少儲存空間與通訊容量的大小.
盡可能地將零值放在一起,使得處理時能以幾個零來表示而非個別的處理每個零.
因此運用如下圖的方式做斜向掃描 (zigzag scan),這種斜向掃描的掃描線乃是沿著空間頻率大小增加的方向作掃描的.
使得許多的零可以被串接在一起,達到原來的期望.
斜向掃描(2/2)
對量化後系數作斜向掃描的情形,斜向掃描僅針對AC系數部份作處理.
也就是跳過左上角DC系數的部份,至於DC系數的部分則另行以下圖的方式與其所相鄰的區塊作掃描.
字流長度與霍夫曼編碼法
掃描完成後,接下來的工作便運用字流長度 (Run length)與霍夫曼(Huffman)編碼法混用的方式,以期使得位元的數量能夠達到最佳化的目的.首先自斜向掃描處理取得序列的AC系數,如上例得到以下數列:0,2,1,-1,0,0,1,0,1,1,0,0,1,0,0,0,-1,0,0,-1,..,0,而後字流長度或稱為變動長度(Variable length)編碼對這個序列作編碼以更進一步地降低所需的位元數,編碼的數值所得到的是由零值的數目按著非零值的數所構成,而得到如下的編碼序列格式:
(字流中零值的數目,下個非零值的數)
因此,如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編碼成:(1,2) ,(0,1) , (0,-1) , (2,1) , (1,1) , (0,1),(0,1),(2,1),(3,-1),End of Block (EOB) 來表示;而後再以霍夫曼編碼減少為了要代表字流長度編碼的位元數.
霍夫曼編碼是依統計所推論出來讓最常用的碼以最少的位元數來表示,JPEG為亮度與色度的DC及AC的霍夫曼編碼提供了一個表格以為處理之需;另外在作階層模式或無失真模式編碼時,也可藉以算術編碼表的運用來取代霍夫曼編碼表.

『捌』 交易所深度圖怎麼看

閱讀全文

與深度圖的分析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藍屏時解決方法 瀏覽:497
昌吉排球訓練方法 瀏覽:149
怎麼用純天然的方法去黑頭 瀏覽:243
安裝平米造價指標計算方法 瀏覽:146
樓梯扶手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822
上門回收電腦的方法 瀏覽:462
起重機行程檢測方法 瀏覽:759
手動美容儀使用方法 瀏覽:700
銅絲米數計算方法 瀏覽:837
感應電筆怎麼用使用方法 瀏覽:853
雀梅如何地栽方法 瀏覽:137
釘釘圖片合成編輯方法 瀏覽:838
120除以5簡便方法 瀏覽:484
鋁縮管連接方法 瀏覽:98
剖視圖常用的剖切方法 瀏覽:803
研究數學方法有哪些 瀏覽:145
甲醛檢測研究方法 瀏覽:444
加班工資計算方法是稅前還是稅後 瀏覽:894
導線測量方法及計算方法 瀏覽:35
治療神經功能紊亂方法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