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人員編制計算方法

人員編制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8 11:29:37

1. 如何編制部門崗位設置及人員編制方案

定崗、定編和崗位定員的原則:

1、任務目標原則:以戰略為導向,強調崗位與組織的有機銜接;以企業的戰略為導向,以現狀為基礎,強調崗位對未來的適應。在進行崗位定員編制時,應明確該組織的發展方向和任務目標,以事為中心,因事設崗,因崗配人。

命令統一原則:在進行崗位定員編制時,以有利於組織實現統一領導和指揮為原則,建立起嚴格的責任制,避免職能重疊和無人負責現象,保證全部活動的正常進行。

權責對等原則:在進行崗位設計時,責任明確,權責恰當,利益合理。

精幹高效原則:隊伍精幹是提高效能的前提。進行崗位編制時,遵循精幹高效原則,做到人人有職責,事事有程序,滿負荷運作。

2、崗位分類

(1)基層作業人員:按生產工藝過程直接操縱機器和工具,使產品對象表面及結構發生重量、質量、形狀大小、物理、化學性質等變化的全部生產人員。

(2)專業專職人員:從事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崗位工作的人員,如:質量控制檢驗、材料核算員、工時定額、翻譯、計算機系統維護、安全環境管理等。
(3)技術人員:專職從事產品設計、工藝分析等工作的人員。

(4)管理人員:各級職能機構中從事行政、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中高層管理人員。
(5)生產人員:為保證生產操作人員不間斷地、順利地完成產品生產任務提供直接服務的人員,包括動力生產、設備維修、物控管理員、倉儲運輸等人員。

(6)後勤保障人員:指為上述人員進行正常生產、工作提供各種服務的人員,廚師、保潔員等。

3、定崗定編

(1)定崗定編的工作流程

根據本部門職能和業務工作流程,分析現有崗位設計,提出本部門的主要職能崗位設置。
第一、對本部門的職能進行劃分,將職能分為幾個大的主要部分;

第二、根據各個主要職能塊,明確各個職能塊內崗位存在的必要性並設定崗位;
第三、根據職能塊的工作量確定崗位編制,填寫《崗位設置花名冊》。

第四、描述從業人員任職資格,保證崗位之間分工清晰、職能明確,確保部門職能遺漏。
第五、根據崗位設置,對崗不對人的原則,在部門領導與崗位任職者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形成崗位說明書。

第六、崗位設置說明書經總經辦簽字批准後,崗位任職人員簽名確認。
(2)定崗定編的確定

行政人資部(或總經理助理)根據組織機構設置、職責分工界定和核定的崗位工資水平制定各序列
(包括專職業務、專業專職技術、中高層管理、行政後勤、生產輔助)崗位、檔級總體設置方案,經總經理審批或總經理批准。
(3)崗位定員

崗位定員編制方法

效率定員法:凡是能夠計算工作量、實行勞動定額的人員,均應按效率定員的方法進行勞動能力平衡,一般用於直接生產人員和輔助生產人員。

設備崗位定員法:操作設備的崗位,根據其生產過程、班制負荷程度、崗位區域條件和能否實行交叉作業等,在明確崗位責任制確定定員的方法。

組織機構、職責范圍和業務分工定員法:適用於管理人員和研發技術人員的定員。
崗位定員的管理

任何部門需增加崗位,必須向總經辦總助提交相應報告,並提交《崗位設置花名冊》和《崗位說明書》(管理、專職技術、輔助業務、後勤人員)員)或《勞動能力平衡表》。經總經辦助理審核交由總經理核定批准通過後,方可進行定員變動,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超定員配置。

所設崗位工作量未達飽滿狀態,提出崗位調整意見,人力資源部核定後方可進行崗位調整。

2. 如何制定部門人員編制

編制定員的方法

定員工作要求做到先進合理,要符合高效率、滿負荷、充分利用工時的原則。如果是一個新建企業,在一開始就要做好這項工作。在現代社會中,哪怕辭退一名多餘的員工也不是一件得人心的事情,還會影響員工的情緒,這樣會使企業陷入兩難境地。所以選擇科學的定員方法是很重要的。
定員計算的基本原理是按生產工作量確定人數,勞動定額作為計算工作量的標准,在定員計算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只要有勞動定額的崗位都應該考慮使用勞動定額資料來定編。下面介紹的幾種方法都是以勞動定額為基礎的。
一、按時間定額定員
由於不同工種不同加工對象之間不能直接比較,而時間定額是最通用的勞動消耗標准,一旦不同工種和對象的勞動量換算成時間量就能比較了。用時間定額可以計算企業所有的基本生產工人的定員數。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生產任務是指計劃期內以時間定額表示的生產任務總量,工人的定額任務指一位工人在計劃期內應該完成的以時間定額表示的工作量。應用時要考慮工人的超額因素,如果定額非常准確,工人一天的定額任務為480分鍾,但通常工人實際完成的定額任務都超過480分鍾,在定員時要考慮這一現象。
這個方法適用於許多場合,當用來計算全廠的基本生產工人定額人數時,只要取全廠的生產任務總量;計算車間的基本生產工人定額人數時,生產任務取車間總量;同樣地,如果計算某一工種的定員人數,生產任務取該工種的總計值就可以了。其餘情況可以類推。
二、按產量定額定員
這種方法的計算公式與時間定額法基本相同,只是公式中的生產任務和工人的定額任務用產量定額表示。此方法有較大的局限性,只適用於勞動對象單一的場合。如生產量大並且穩定的零件製造廠,可以按零件的加工任務量計算定員,總加後得到全廠的基本生產工人定員人數。
三、按看管定額定員
根據機器數量、開動的班次和工人看管定額計算定員人數。
公式中的機器台數指參與生產的設備台數,工人看管定額是一個輪班內的數值。這種方法比較簡單,適合於實施多機床看管的企業。對於實行一人一機的勞動組織方式的企業,採用這種方法不一定合理。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生產任務必須飽滿,機器沒有停工時間,否則得出的定額人數會偏大。
四、按崗位定員
根據工作崗位的數量、崗位的工作量、操作人員的勞動效率、勞動班次和出勤率等因素計算定員人數。按崗定員的方法與生產量無直接關系,與生產類型有關,它適合大型聯動裝置的企業。如發電廠、煉油廠、煉鋼廠等。也適合於無法計算勞動定額的工種和人員。例如,輔助工、機修工、後勤服務人員等。用這種方法定員很難找到計算公式,工作抽樣是比較適合的一種方法。通過對操作人員實際的工作情況抽樣,分析工作量是否飽滿,如果工作量不足,可減少人員或者增加看管崗位。
五、按比例定員
就是按企業職工總人數或某一類人員的總人數的某個比例計算出其他人員的定員人數。企業中的衛生保健人員、炊事人員、某些輔助工人可以採用此法定員,使用的比例數是個經驗數據,可以用工作抽樣方法分析比例數的准確性。
六、按業務分工定員
即根據組織機構、職務崗位的工作種類和工作量來確定人數。這種方法定性成分很大,又主要適用於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定員。這些人員的工作內容廣泛,工作量不容易計算,工作效率又與每人的能力、工作態度和勞動熱情有關,具體操作時有一定的難度。工作抽樣也適用於處理這個問題。
企業的編制定員是企業人員數量及其構成的基本標准,是個相對穩定的勞動人事資料,企業不可能經常進行定編工作,有個較長的穩定期。但是,企業的生產量在不同季節不同月份往往變動很大,為了保證任務和人力相匹配,在每個計劃期(年計劃和月計劃)都需要做人員需求計劃,以指導勞動力的餘缺調整和補充。這里指的主要是基本生產工人。如果生產任務減少,基本生產工人就應該等比例減少,減下來的人員可以臨時安排一些其他工作,甚至可以參與產品推銷,這比窩工要好得多。

3. 請教一下,哪位朋友知道酒店崗位人員編制如何核定最好是有具體的計算公式。

目前,國內各家企業中,包括三資、外資、獨資企業,以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居多。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單純依賴傳統的考勤方法(如點名制、簽到制、打卡制)來進行管理,顯然無法滿足當今市場日益競爭的需要,尤其在工作效率、響應速度、辦公環境、統計分析能力這些「管理指標」更是無法達到績效標准。推行嚴格的考勤制度是企業正常運轉的基礎,是勢在必行的。
一、考勤管理模式及其解決方案
綜合各企業考勤制度來進行分析,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企業考勤制度有著千差萬別。考勤管理模式有有四種:
(1)、固定模式:以星期為單位來指定的固定上下班時間和休息時間;適用於行政、管理、後勤人員,只有一個班次。
(2)、排班模式:以月為單位按日期指定其所上班次和休息時間,適用於大型企業的固定倒班的生產人員。
(3)、倒班模式:不以時間為單位,依據員工的考勤時間和企業設定的考勤班次來自動判斷出員工所上班次(詳見自動倒模式)。
(4)、彈性模式:在沒有設定考勤班次的情況下,依照員工考勤數據自動匯算工作時間。

二、考勤操作流程

流程說明:
首先將企業的考勤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加班制度、請假制度)導入SH V8.0中,並對考勤機進行初始化。
通過採集員工的刷卡數據和人事部門管理人員輸入的相關數據,自動生成各種考勤報表,包括個人或部門的日報、匯總表、月報。一方面供管理人員進行分析處理,一方面該數據將作為薪資結算的基礎數據。
本考勤模塊分為考勤設置和考勤管理兩大部分。
考勤設置模塊對用戶單位與考勤相關的各種規定、制度、時間等進行設置。該模塊是進行正確考勤的基礎。主要包括:
n 設置考勤制度
n 設置請假類別
n 設置節假日
n 設置考勤時間表
n 部門班組時間表
n 考勤方法設置
n 人員排班管理
n 查詢排班表
三、模塊流程圖示(點擊「考勤設置」圖示即進入)

企業在實施計算機考勤管理之前,一定要仔細研究本流程列出本企業的相應制度與方法,這樣才能保證數據分析的正確性。否則,如果一開始就實施錯誤,則必然導致南轅北轍、事與願違。
第二節 考勤制度設置
單擊「考勤制度」圖標即進入此模塊。此項完成一些考勤及加班制度的設定。用戶需注意:這些設置將直接影響每個員工考勤計算的結果,故建議設定後不要經常修改。

該窗口設置中每項的含義如下:
一、考勤制度欄
開始記遲到時間:表示推遲上班超過此時間後開始計遲到,或提前下班超過此時間後開始計早退。
開始計曠工時間:表示推遲上班超過此時間後不再計為遲到,而計為曠工。
有效刷卡時間:每個考勤時間點刷卡的有效時間范圍。
遲到早退計算模式:在此可選擇每天遲到早退超過兩次以上時,是計一次還是以實際次數來計算。
節假日有效模式:若選擇全部人員有效,則規定的節假日的休假和薪資計算模式適用於所有人員;若選擇只對非排班人員有效,則規定的節假日的休假和薪資計算模式只適用於非排班人員,排班人員繼續執行企業的排班管理規定。
自動倒班模式:在此方式下,無需對員工逐個逐日進行排班。系統可依據員工刷卡數據自動識別班次,並生成日報表。 (只對刷兩次卡及刷兩次卡以上的班次才有效)
l 如果設置為分部門班組倒班,則以部門班組的班次為參照,根據員工考勤資料來判斷其所上班次,這種模式適用於存在不同部門有多個班組、每個班組有不同班次、不同部門班組其班次考勤時間間隔較小的情況。此時應設定部門班組考勤時間表和人員檔案中的班組名稱,並且設置人員檔案中的班次處為空。(具體見考勤時間表設置)
l 如果設置為分班組倒組,則以班組的班次為參照,根據員工考勤資料來判斷其所上班次,這種模式適用於存在企業有多個班組,但各個班組的班次大部分都相同的情況時。此時應設定班組考勤時間表。(具體見考勤時間表設置)
l 如果設置為直接從考勤時間表倒班,則以全廠的考勤班次為參照,根據員工考勤刷卡資料來判斷其所上班次,與那個班次的考勤時間點相近系統就認為是這個班次,這種模式適用於存在企業有班次較少、不同班次考勤時間間隔較大的情況。此時直接設定考勤時間表,並且設置人員檔案中的班次處為空(具體見考勤時間表設置)
二、加班制度欄
單擊「加班制度」標簽即進入,如圖示:

加班處理四種方式如下圖:

加班計算方式:設置加班時間的計算是否須經加班單確認
n 如果設置為需要加班單的確認,則計算加班時員工的正常工作時間外加班需要加班單確認,即加班時要刷卡外還要輸入加班單才有效.當加班單設置時間大於實際加班時,以實際加班為准,反之,則以加班單時間為准.
n 如果設置時不需要加班單確認,則員工加班考勤時間直接計入加班時間。
n 固定加班後的加班經確認,表示員工的固定加班(由考勤時間表指定)不須確認,固定加班後再加班則須確認。
n 正常上班內加班經確認:指直落加班、提前加班、延時加班須加班單確認。
延時加班起點時間:指正常的下班時間後推遲下班開始計算加班的起點時間,例如:設置為30分鍾,正常下班為18:00,則從18:30分鍾以後刷卡才計加班.
提前加班起點時間: 指提前加班有效時的起點時間,此設置只有當考勤時間表中的直落班選中時才起作用,例如:當設置為3時,正常上班時間為8:00,則在7:30之前刷卡算加班.
平時加班比例、休息日比例、節假日加班比例:指在執行加班匯總時,這三種加班時間應該乘上的倍數。如設定休息日加班比例為2,若某員工在休息日加班了2個小時,則在加班匯班時應算作4小時。
l 休息日加班:指應休息時間(如輪休、星期天)而來上班者視為休息日加班;
l 節假日加班:指應放假(如五一節、春節)而上班者視為節假日加班;
l 平時加班:指非休息日或節假日內的加班視為平時加班;
l 特殊加班:提依照企業規定在特定時間內上班視特殊加班(如深夜班)。
加班取整時間:指員工在規定加班時間內刷卡時間不在計算時的取整方式。當員工實際加班考勤時間與規定的加班時間有出入時,會造成匯總加班時間內有誤差,此處設定取整時間,則在計算總加班時間時,以此值作為取整標准。例如:設置為30分鍾則表示按30分鍾取整。
加班取整方式: 當員工一天存在多次加班行為時,系統在計算其總加班時間時需要進行累加。如同前一條所述的原因,需要用戶選擇是先求和後取整,還是先取整後求和。
舉例說,某員工一天加班了兩次,中午加班時間為1小時20分,晚上加班時間為2小時20分,若設定加班取整時間為30分鍾,則:
n 先求和再取整模式:加班時間為3小時30分;
n 先取整再求和模式:加班時間為3小時
三、出勤天數欄
用於設置各種出勤天數計算方法,例如 :設置出勤天數為工作時間除以日工作時間,如某人工作4.5H,而此人日工作時間為9H,則會計算出勤天數為0.5天。
單擊「出勤天數」標簽,如下圖:

四、高級設置欄
針對個別特殊情況如加班計算遲到、夜班統計、彈性班次等進行設定。
單擊「高級設置」標簽,如下圖:

有效時間設置:用於自動倒班時區別該員工所上班次。
固定加班計算設置:模式一計算遲到,不計早退曠工;模式二不計遲到早退曠工;模式三計算遲到早退曠工;模式四加班進行上班時間取整。
特殊加班設置:主要可用於統計特殊加班次數及時間,其結果放在考勤日報表的特定次數和特定加班中。
特殊加班開始時間:設置為零點,特別用來解決深夜班問題。
「特殊加班與正常加班分開計算」其項功能主要用於分開統計特殊加班時間和正常加班時間。休息及節日加班的特殊處理。

加班時間特別處理:用於設置休息日加班與節假日加班計算模式。當企業存在這兩種情況時,可同時選擇。
彈性班次:解決企業的彈性班次問題。
在企業生產實踐中,有些人上一成不變的固定班次,有些人則在排班中安排,有些人可以在自動倒班中選擇,還有一些人的上班沒規律可循。彈性班次就是解決這類問題的。
n 全部打卡為上下班:在這種方式下,沒有加班概念。第一次打卡即為上班時間,第二次打卡為下班時間,依次類推。
n 前四次打卡為上下班:本設定適用於上、下午班無固定時間標準的情況。可以解決彈性上班中的加班問題。
第三節 設置請假類別
本模塊為考勤的需要建立和維護請假類別庫。從考勤設置模塊中選擇「請假類別設置」圖標進入本模塊,如圖標:

說明:
設置內容包括類別代碼、請假類別、有薪否等信息。如果該假別為有薪假,則在「有薪否」框選中,這里所設置的類別將在請假匯總中分類匯總。
設置好後,若今後員工有請假行為(在「請假單」中錄入),系統將根據處理設定來自動判斷其請假期間是否有薪。
第四節 設置企業日歷
每個企業在國家制訂的《勞動法》前提下,依照企業的生產實際情況來按排生產、休息、節假日放假等工作,以協調企業的利益與員工的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事先安排好員工的休息日(包括輪休與節假日),並制訂相關的加班、薪資計算方式,能增強管理的前瞻性、有序性。
SH.HRMSV8.0能幫助企業根據具體情況制訂自己的廠歷,包括特殊日期的規定(節假日、工作日、休息日、加班日),有薪人員的計算方式。
單擊「設置企業日歷」圖示即可進入。其操作流程如下:

一、設置企業日歷表:
單擊「設置企業日歷表」圖標進入。
本模塊用於建立節假日庫,包括節假日期和節假日名稱等信息,以處理各類節假日考勤記錄情況(如下圖)。

在此介面中可以對特殊日期進行添加、修改、刪除、查詢等操作。
n 如指定某日為節假日,則該日的上班應視為節假日加班;
n 如指定某日為工作日,則該日作為正常上班時間對待;
n 如指定某日為加班日,則該日的上班應視為加班;
二、有薪人員設置
單擊「有薪人員設置」圖示即可進入。該模塊用於設置某個節假日內有薪人員的名單。只有設置為有薪的人員在該節假日才有薪。操作介面如圖:

操作說明:
雙擊左邊的部門樹形圖,在屏幕中部彈出該部門的員工,選擇好有薪人員名單及節假日,再單擊「以上人員該節日有薪」,則有薪人員名單出現在該按鈕上方,單擊「確定」,則以上設定被保存。
1、若全廠員工均為有薪假時,只須進入後在「全選」前打「√」,點擊「以上人員該節日有薪」,確定即可。
2、若只是個別部門所有員工有薪,在上圖左邊樹形圖中點擊該部門前的「+」,在「全選」前打「√」,點擊「以上人員該節日有薪」,確定即可。
3、若某部門只有個別員工無薪,可在中間的員工列表中雙擊該員工,則該員工在本表中被刪除,再在「全選」前打「√」,點擊「以上人員該節日有薪」,確定即可。
4、若只是少數人有薪時,在上圖右邊「編號」欄中輸入編號,按回車,在「全選」前打「√」,點擊「以上人員該節日有薪」,確定即可。
5、若誤設某員工為有薪假,在按「確定」按鈕之前,可在有薪人員列表中選擇該員工,再按「刪除」按鈕予以刪除。
6、在「編號」欄內輸入員工編號,按回車後,該員工列於列表欄的最後,以方便用戶進行選擇。
三、有薪人員查看
單擊「有薪人員查看」圖示,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節假時(也可不選擇),單擊「查詢」即可進入此模塊。操作介面如圖:

在此模塊中可進行有薪人員的添加、修改、刪除等操作。
第五節 考勤時間表設置
「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規范、嚴格、准確的考勤時間表是企業考勤管理中的基礎,也是人事管理工作必須熟練掌握的模塊,是GTC V6.0系統中的重中之重。只有靈活運用本考勤時間表,才能將考勤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只有準確的考勤資料,才能准確地衡量每位員工的工作量,才能達到「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
本模塊負責建立和維護考勤時間表,包括班次、編號、刷卡次數、上班1、下班1、上班2、下班2、上班3、下班3、加班情況、直落班、中間可不刷、日工作時間和中間休息時間等。此表是其它考勤時間表的基礎,所以要將企業內各種可能的考勤時間依次設置好(彈性班次除外)。
從考勤設置模塊中選擇「考勤時間表」圖標進入本模塊,如下圖標:

操作說明:
本模塊可通過各種條件的組合來實現用戶各種特殊班次的設置。
班次:必須用兩位數字表示,它的含義是「班次」的代號,在這一欄中可輸入「排」字,表示為排班。這個「班次」與人事檔案中的「班次」是對應的。
刷卡次數:它表示實際上班的班次代碼,一般情況下,在這一欄目中可填0、1、2、4、6「0」即無需刷卡,「1」即上班刷一次卡,應在上班1處填寫上班時間,「2」代表只刷上午上班時間和下午下班時間,應在上班1和下班2的位置分別填寫上班時間和下班時間。「4」代表上、下、上、下共4次刷卡,時間填寫在考勤時間表中相應位置。
加班情況:它主要用來控制員工的加班時間,有「無、不固定加班、固定加班」三種模式。
「無」即不計算加班時間,如只拿固定工資,加班刷卡但不計算加班費,此種模式適用。
「不固定加班」即以員工加班刷卡計算加班時間,可靈活處理工廠不確定加班。
「固定加班「即表示在該時間內固定加班有效,固定加班時間(即加班起點時間)在上班3處填寫時間,如某班次如下表:
兩次加班刷卡為17:25、21:35,則加班時間為3:30分鍾(注因固定上班時間 ,算加班時間從18:00開始)。上、下班時間都固定的須在上班3、下班3分別填寫上下班時間,其可以控制員工的加班時間,且員工的最長加班時間不會超過此加班時間。
直落班:即中午上連班除了算加班外,工廠另補加部分加班時間給員工,可以在所設班次的「直落班」框前打「√」,並且在中間休息時間處填寫另補加的加班時間。
中間可不刷:主要用於正常上班刷4次卡的,中午有時不能按時刷卡。如一些報關、業務人員在廠內時一天刷四次卡,一旦須出差時只能刷兩次,此模式適用。具體操作:在「中間可不刷」框前打「√」即可。
日工作時間:是該班次所規定的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也就是員工按所設置的時間表正常刷卡時,系統所統計的工作時間。
第六節 部門班組時間表設定
當企業包含多個部門、各部門有不同班組、班組內含多個班次,且各班次考勤時間之間的間隔差別較小時,應通過「部門班組時間表設定」來進行班次管理。
單擊「部門班組表設定」圖標進入此模塊。本模塊完成對部門下的考勤班組中的班次名稱及對應的時間表代號的設定。如下圖:

此功能的設置有兩個作用:
1、 用於自動倒班。若該部門該班組的人員不指定班次(即人事檔案中的班次欄為空),且考勤設置——考勤制度——自動倒班模式的設置是分部門班組倒班,則會根據員工的刷卡時間結合以上所設的幾種班次進行自動識別。
2、 用於排班管理(此功能後述),指定該部門該班組人員排班時,則可在排班管理中按以上所設置的幾種班次對該人員每天上班情況進行排班。
操作說明:
班組名稱為企業內對班組的約定稱呼,如一班組、二班組等;
考勤班名為企業對班次的約定稱呼,如早班、中班、晚班等;
班次編號為考勤時間表中所設定的班次;
如果設置僅分為班組倒班,則在此設置部門為0即可,相應班組班次將對企業對所有部門有效。
在同一部門同一班組下可以有多個考勤班名,但應對於不同的考勤時間表。若在考勤班名稱下拉表中沒有所需的欄位,則可以手工輸入之。
第七節 人員考勤方法設置
企業對員工的上班編排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指定班次(可以是部門班組班次或班組班次),另一種是無需指定班次,由系統執行倒班模式(即依據考勤時間判斷)。本模塊執行第一種情況。在人事檔案中也可以設定其考勤班次,但在此處設置更為直觀。
單擊「考勤方法」圖標即可進入本模塊。如下圖:

在此可以設置每個員工的所在班組的名稱、班次、休息日等信息。
操作說明:
① 對於一些班次比較固定的人員(如行政管理或後勤人員),可直接指定班次和休息日。
② 設置為「排」班:將調用排班表對員工進行考勤,此種方式考勤很精確,但是用戶工作量較大,須每月對排班人員排定班次,如有臨時調動則須更改排班表。
③ 不指定:即讓班次為空。此時,可使用前述的自動倒班功能。此功能為本軟體的最大特點,靈活運用該功能將極大的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量。
④ 設置為「K」,此功能通過員工刷卡識別上班情況,如員工在1號機上刷卡,即表示上「1」班次,在2號機上刷卡則表示上「2「班次,此功能適用於2人班次較少,但員工換班比較頻繁的情況。
⑤ 對於分部門班組情況,可直接設置其班組名(必須是該部門內的班組,否則設置無效),無須指定其具體班次,系統可根據員工的考勤時間自動識別。
以上幾種功能分別適用於不同工廠的不同員工情況,靈活運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八節 人員排班管理
在企業的生產實踐中,為了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常需要將員工一個月的上班情況作好規劃並逐一羅列好,並記錄在表格上曉諭員工(此即為排班)。
在手工操作模式下,如牽涉的人員太多,則導致工作量大、容易出錯;且如果有個別的人事變動將「牽一發而動全身」,有時會出現到開工之日而班次未有定論的尷尬局面,令管理者深為頭疼。
SH.HRMSV8.0人力管理信息系統想你之所想,急你之所急,在人員排班管理上設計頗具匠心,可以實現較為復雜的倒班的考勤管理,並將操作盡量簡單化,使管理者游刃有餘。
單擊「排班管理」圖標即可進入該模塊。圖示如下:

人員排班操作說明:
1. 將人事資料庫中員工的「班次」欄設為「排」。「部門編號」欄和「班組名稱」欄按該人員的情況填寫。
2. 在「系統設置」的「部門班組時間表設定」中設好各部門班組的考勤班名和班次編號。
3. 從「考勤管理」中選「人員排班管理」,若有人員調動或增加新人員,則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是」,系統將會把人員變動的情況自動更新到排班表。
4. 進入「人員排班管理」後先選擇部門和班組,然後對人員的倒班規律進行設置,其方法是在部門班組考勤表中雙擊所需的考勤班名,則對應班名自動進入到倒班規律中。
5. 「左移」、:「右移」、「同列復制」等幾個按鈕可以方便地實現人員倒班規律的更換。
以上的操作一次設置好,以後不需每次操作。
6. 選擇日期,此日期為排班表有效日期,單擊「生成排班表」,系統將生成從該日期開始後的人員上班情況,若有特殊情況可以在排班表中直接修改。
7. 最後「保存並返回」若要列印可由「查詢排班表」進行。
第九節 查詢排班表
單擊「查詢排班表」圖標查進入本系統。
如下圖:
Z
操作說明:
1、本模塊的功能是查看及維護通過排班管理所生成的排班表,一些班次的臨時變動也可在此完成。排班人員的班次為「排」時每天的應上班班次即在此表中查找。
2、可在此查詢或列印員工的排班表。

4. 員工的缺編率計算方法是什麼

缺編率 = 缺編人數 / 總編制人數 * 100%

滿編率和缺編率,是反映公司編制狀態的一個指標。

滿編率和缺編率,是反映公司編制狀態的一個指標。

其計算公司是:

滿編率 = 在編人數 / 總編制人數 * 100%

缺編率 = 缺編人數 / 總編制人數 * 100%

5. 如何規劃企業的人員編制

人員編制方法:

1、正向定編:即先確定企業的定編人數,再分解為部門定編,然後落實各小組定編人員具體數量。

2、逆向定編:先進行小組人員定編,再進行部門人員匯總,最後得到企業人員定編總數。

3、綜合定編:一般先確定生產人員定編數量,再確定管理人員及非生產人員與生產人員的比例,最後確定非生產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定編數量。

對人員編制的管理辦法有:

1、控制人員編制總額;

2、實行人員編制單列;

3、制定定員標准;

4、嚴格人員編制使用范圍;

5、制定人員比例標准。

(5)人員編制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人員編制與人力資源預算相結合,其目的在於:

1、避免組織機構過度膨脹

將人員數量、人力成本控制的責任分解給每個部門,從源頭上控制員工數量過快增長。

3、強化部門負責人職責

部門負責人不但要對工作任務目標負責,也要對本部門精簡機構、提高人員效率負責。

3、避免部門間工作量不均造成的不公平

鼓勵人員冗餘部門通過縮減編制的方式使人員工作量飽和,實現各部門員工工作量動態調整逐步消除部門間忙閑不均的現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員編制

6. 機構人員編制是用什麼單位計算

機構的單位是「個」;編制的單位是「名」;人員的單位一般用「人」,也有用「個」的。如:有**個機構,編制**名,實有人員**人。

7. 每萬人口疾控人員編制數怎麼

根據部門的類別,人員編制確定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類:
1、操作類崗位編制:通常的方法是根據過去1年或一定周期的工作量(如產量)、以及對市場的預測,
2、非操作類崗位編制:如人力資源部、采購部等部門崗位編制,通常的方法是首先要盡量細的明確部門承擔工作職責,越細化越好,如有70項職責,然後對每一項職責內容進行時間的測量。

8. 地產月度人員編制執行率的計算公式

執行率=(累計支用數+應付未付數+節余數)/累計分配數。
執行率定義:執行率,政府為掌握計劃執行效率,於計劃執行前,將計劃核定經費按季或按月分配預定執行數,並於執行過程中,計算經費實際核銷數、已估驗尚未付款或已施作尚未付款、依合約扣留之保留數、計劃結余數加總合計值與按季或按月分配累計數值之比值百分比。當百分比愈高,顯示計劃執行率越佳,反之,則越差。

9. 購物中心客服人員編制怎麼計算

摘要 應道崗位數量*4/26,然後向上入。比如17個崗*4/26=2.61你就得安排3個頂休的。

閱讀全文

與人員編制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羥基鑒定醛酮最常用的方法是 瀏覽:740
教學方法是指進行教學的計劃嗎 瀏覽:126
朗逸剎車片安裝方法 瀏覽:336
正確的母乳保存方法 瀏覽:436
手機免流上網方法 瀏覽:112
還有另外解決方法嗎 瀏覽:916
金毛快速長大方法 瀏覽:663
治牙疼的快速方法有什麼 瀏覽:627
降低安裝成本的方法 瀏覽:80
剪掉頭發的最佳方法 瀏覽:356
下午二怎麼減少方法 瀏覽:176
金泰加食用方法 瀏覽:748
創傷性耳鳴治療方法 瀏覽:557
怎麼樣製作生日蛋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981
測量力的變化的方法 瀏覽:915
怎麼辨別壞蛋的方法 瀏覽:156
外牆門窗檯花邊安裝方法 瀏覽:212
硫酸亞錫分析方法 瀏覽:998
最簡單的電機裝置方法 瀏覽:423
古人的讀書方法並簡單介紹30字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