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領用計價的方法有不同方法,各有各的優缺點,現實中權衡並選擇一種計價方法:
(一)先進先出法
1、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並根據這種假定的成本流轉順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的方法。
2、優缺點: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單價以調整當期利潤。
缺點:是計價工作比較繁瑣,特別對於存貨進出業務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而且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
(二)加權平均法
1、加權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指以本月收入全部存貨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收入全部存貨成本加月初存貨成本的和,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從而確定存貨的發出成本和庫存成本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2、優缺點:優點:採用加權平均法,考慮了不同批次進貨的數量及單價,計算結果比較均衡;存貨加權平均單價於期末一次計算,平時只記發出存貨數量,不記發出存貨單價和金額,可以減少日常核算工作量。
缺點:這種方法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和金額,不利於加強對存貨的日常管理。
(三)移動加權平均法。
1、移動平均法亦稱移動加權平均法,指本次收貨的成本加原有庫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貨數量加原有存貨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價,並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移動平均法與加權平均法的計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權平均法一個月計算一次單位成本,而移動平均法每收進一次存貨,就計算一次單位成本。
2、優缺點優點:採用移動平均法,能夠隨時反映發出存貨和庫存存貨的成本,有利於存貨的日常管理,而且計算的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
缺點:由於每收進一次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價,因而計算工作量較大,對收發貨頻繁的企業不適用。
(四)個別計價法。
1、個別計價法又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或分批實際法,是通過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每批(次)存貨發出成本=該批(次)存貨發出數量×該批(次)存貨
收入時的實際單位成本
2、優缺點:優點: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准確、合理。
缺點:但在具體操作中,必須對存貨的收、發、存逐批認定,因而工作量大,難度也大。
2. 木材方量的計算方法及公式
在GB4814-84《原木材積表》標准中規定的原木材積計算公式是:
檢尺徑自4-12cm的小徑原木材積公式:
V=0.7854L(D+0.45L)0.2)2÷10000 ---- (5-17)
檢尺徑自14cm以上的原木材積公式:
V=0.7854L{D+0.5L+0.005L2++0.000125L(14-L)2(D-10)÷10000 --- (5-18)
檢尺長超出原木材積表所列范圍又不符合原條標準的特殊用途圓材,其材積按以下公式計算:
V=0.8L(D+0.5L)2÷10000 --- (5-19)
以上三式中:V---原木材積(m3);
L---原木檢尺長(m);
D---原木檢尺徑(cm)。
另外,檢尺徑4-6cm的原木材積數字保留四位小數,檢尺徑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積數字,保留三位小數。
(2)材料的應用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木材的體積計算:
絕干密度 = 絕乾材重量/絕乾材體積。
任一含水率狀態下的木材,測出其重量和體積,就可計算出它的木材密度。由於木材重量易於測定,且比較准確,因此關健在於精確測定木材試樣的體積。目前,木材密度的測定用以下四種方法。
直接量測法 試樣加工成尺寸為20×20×20mm的標準的立方體,相鄰面要互相垂直。在試樣各相對面的中心線位置劃圈,用螺旋測微尺分別測出其徑向、弦向和順紋方向的尺寸,准確至0.01mm,用千分之一的天平稱重,准確至0.001g。
氣干密度試樣以氣乾材製作,測量氣干尺寸後立即稱氣乾重,然後放入烘箱,用烘乾法測出試樣的絕乾重量。試樣烘乾後,可立即測出全乾狀態下體積。按有關公式計算氣干密度和絕(全)干密度。木材氣干密度、絕(全)干密度和木材的干縮性測定可採用同一試樣。
水銀測容器法。此法適用於不規則試樣體積的測定。但管孔較大的木材,水銀易進入管孔而影響測定精度。
排水法 利用水的密度為1,試樣入水後排出水的重量,與試樣體積數值相等的原理而設計的。
測定時,將燒杯盛水至適當深度放置於天平托盤上,把金屬針浸入水下1~2厘米後,在天平的另一端放置砝碼使之平衡。
然後將金屬針尖插固於已稱重的試樣上並浸入水中,再加砝碼使之重新平衡。托盤上前、後兩次砝碼重量(g)之差,即為試樣的體積(crn3)。操作時應注意試樣不得與燒杯壁接觸,並使金屬針在兩次平衡時的浸水深度相同。
木材的物理性質
密度
密度是某一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通常以g/cm³ 或kg/m³來表示。木材系多孔性物質,其外形體積由細胞壁物質及孔隙(細胞腔、胞間隙、紋孔等)構成,因而密度有木材密度和木材細胞物質密度之分。
前者為木材單位體積(包括孔隙)的質量;後者為細胞壁物質(不包括孔隙)單位體積的質量。
木材密度:是木材性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根據它估計木材的實際重量,推斷木材的工藝性質和木材的干縮、膨脹、硬度、強度等木材物理力學性質。木材密度,以基本密度和氣干密度兩種為最常用。
1、基本密度
基本密度因絕乾材重量和生材(或浸漬材)體積較為穩定,測定的結果准確,故適合作木材性質比較之用。在木材乾燥、防腐工業中,亦具有實用性。
2、氣干密度
氣干密度,是氣乾材重量與氣乾材體積之比,通常以含水率在8%~20%時的木材密度為氣干密度。木材氣干密度為中國進行木材性質比較和生產使用的基本依據。
木材密度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主要影響因子為:木材含水率的大小、細胞壁的厚薄、年輪的寬窄、纖維比率的高低、抽提物含量的多少、樹幹部位和樹齡立地條件和營林措施等。
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根據木材氣干密度(含水率15%時),將木材分為五級:
很小:≤0.350;小:0.351-0.550;中:0.551-0.750;大:0.751-0.950;很大:>0.950。
含水率
指木材中水重占烘乾木材重的百分數。木材中的水分可分兩部分,一部分存在於木材細胞胞壁內,稱為吸附水;另一部分存在於細胞腔和細胞間隙之間,稱為自由水(游離水)。
當吸附水達到飽和而尚無自由水時,稱為纖維飽和點。木材的纖維飽和點因樹種而有差異,約在23~33%之間。
木材的應用
木材在結構工程中的應用
木材是傳統的建築材料,在古建築和現代建築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結構上,木材主要用於構架和屋頂,如梁、柱、櫞、望板、斗拱等。我國許多建築物均為木結構,它們在建築技術和藝術上均有很高的水平,並具獨特的風格。
另外,木材在建築工程中還常用作混凝土模板及木樁等。
木材在裝飾工程中的應用
在國內外,木材歷來被廣泛用於建築室內裝修與裝飾,它給人以自然美的享受,還能使室內空間產生溫暖與親切感。在古建築中,木材更是用作細木裝修的重要材料,這是一種工藝要求極高的藝術裝飾。
條木地板是室內使用最普遍的木質地面,它是由龍骨、地板等部分構成。地板有單層和雙層兩種,雙層者下層為毛板,面層為硬木條板,硬木條板多選用水曲柳、柞木、楓木、柚木、榆木等硬質樹材,單層條木板常選用松、杉等軟質樹材。
條板寬度一般不大於120mm,板厚為20~30mm,材質要求採用不易腐朽和變形開裂的優質板材。
拼花木地板是較高級的室內地面裝修,分雙層和單層兩種,兩者面層均為拼花硬木板層,雙層者下層為毛板層。面層拼花板材多選用水曲柳、柞木、核桃木、櫟木、榆木、槐木、柳桉等質地優良、不易腐朽開裂的硬木樹材。
雙層拼花木地板固定方法,是將面層小板條用暗釘釘在毛板上,單層拼花木地板則可採用適宜的黏結材料,將硬木面板條直接黏貼於混凝土基層上。
拼花小木條的尺寸一般為長250~300mm,寬40~60mm,板厚20~25mm,木條一般均帶有企口。
護壁板又稱木台度,在鋪設拼花地板的房間內,往往採用木台度,以使室內空間的材料格調一致,給人一種和諧整體景觀的感受。護壁板可採用木板、企口條板、膠合板等裝飾而成,設計施工時可採取嵌條、拼縫、嵌裝等手法進行構圖,以達到裝飾牆壁的目的。
木裝飾線條簡稱木線條。木線條種類繁多,主要有樓梯扶手、壓邊線、牆腰線、天花角線、彎線、掛鏡線等。
各類木線條立體造型各異,每類木線條又有多種斷面形狀,例如有平行線條、半圓線條、麻花線條、鳩尾形線條、半圓飾、齒型飾、浮飾、孤飾、S型飾、貼附飾、鉗齒飾、十字花飾、梅花飾、葉型飾以及雕飾等多樣。
建築室內採用木條線裝飾,可增添古樸、高雅、親切的美感。木線條主要用作建築物室內的牆腰裝飾、牆面洞口裝飾線、護壁板和勒腳的壓條飾線、門框裝飾線、頂棚裝飾角線、樓梯欄桿的扶手、牆壁掛畫條、鏡框線以及高線建築的門窗和傢具等的鑲邊、貼附組花材料。
特別是在我國的園林建築和宮殿式古建築的修建工程中,木線條是一種必不可缺的裝飾材料。
3. 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
然後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公式變換為: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
在這個式子中,材料成本差異是正數就加,是負數就減.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4. PVC.料的計算方式
首先是PVC材料的密度,有幾種說法;
1、 每立方厘米1.14克 2、每立方厘米1.38---1.5克。
姑且就算是每立方厘米1.4克。 求出每立方厘米:長×寬×高÷1000=立方厘米。
(長×寬×高÷1000,計算單位均為毫米)。
舉例:一零件PVC板厚2,長1210,寬303,求重量。
解:2×1210×303÷1000=733.26立方厘米×1.4克=1027克÷1000克(1公斤)=1.03 公斤。
(4)材料的應用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主要用途
由於化學穩定性高,所以可用於製作防腐管道、管件、輸油管、離心泵和鼓風機等。聚氯乙烯的硬板廣泛應用於化學工業上製作各種貯槽的襯里,建築物的瓦楞板,門窗結構,牆壁裝飾物等建築用材。
由於電氣絕緣性能優良,可在電氣、電子工業中,用於製造插頭、插座、開關和電纜。在日常生活中,聚氯乙烯用於製造涼鞋、雨衣、玩具和人造革等!
聚氯乙烯是由乙炔氣體和氯化氫合成氯乙烯, 再聚合而成。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較好的耐蝕性。可用於製作化工、紡織等工業的廢氣排污排毒塔、氣體液體輸送管。
還可代替其它耐蝕材料製造貯槽、離心泵、通風機和接頭等。當增塑劑加入量達30%~40%時,便製得軟質聚氯乙烯,其延伸率高,製品柔軟,並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和電絕緣性。
常製成薄膜,用於工業包裝、農業育秧和日用雨衣、檯布等,還可用於製作耐酸鹼軟管、電纜包皮、絕緣層等。
5. 會計的成本核算、材料攤銷有哪幾種方法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
(1)定義
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業需要並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採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
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
(1)定義
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分類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點,可概括如下:以「產品類」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成本計算單;「產品類」的成本計算方法同於「品種」;某「類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後,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體品種,以計算品種的成本;類中選定某產品為「標准產品」;定義其他產品與標准產品的換算系統;按照換算系統之比例將「類產品」的成本分解計算到具體品種產品的成本。
(4)適用范圍
分類法適合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
從7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研究作業成本法(ABC法),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採用。它是一種將製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於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材料的攤銷方法
(一)一次攤銷法
「一次攤銷法」是指在領用周轉材料時,將其全部價值一次計入成本、費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易腐、易糟的周轉材料,如安全網等。
(二)分期攤銷法
「分期攤銷法」是根據周轉材料的預計使用期限分期攤入成本、費用。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經常使用或使用次數較多的周轉材料,如腳手架、跳板、塔吊軌及枕木等。
其計算公式如下:
周轉材料每期攤銷銷額=周轉材料計劃成本×(1-殘值占計劃成本%)/預計使用期限
(三)分次攤銷法
「分次攤銷法」是根據周轉材料的預計使用次數將其價值分次攤入成本、費用。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使用次數較少或不經常使用的周轉材料,
其計算公式如下:
周轉材料平均每次攤銷額=周轉材料計劃成本×(1-殘值占計劃成本%)/預計使用次數
周轉材料本期攤銷額=本期使用次數×周轉材料平均每次攤銷額材料本期攤銷額=本期使用次數×周轉材料平均每次攤銷額
(四)定額攤銷法
「定額攤銷法」是根據實際完成的實物工程量和預算定額規定的周轉材料消耗定額,計算確認本期攤入成本、費用的金額。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模板的周轉材料。
其計算公式如下:
周轉材料本期攤銷額=本期實際完成的單位工程量×單位工程量周轉材料的消耗定額
6. 原材料發出的計價方法及詳細解釋和舉例
原材料發出的計價方法有(1)個別計價法。各種原材料分別計價,入出庫分別計入明細賬,這樣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合理、准確。(2)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人的存貨應先發出(銷售或耗用)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3)加權及移動加權平均法。加權平均法不利於加強對存貨的管理。因此從管理角度看這種方法並不是很嚴謹。而移動加權平均能使管理當局及時了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而且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以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現代公司均已實現了財務的信息化管理,因此移動加權平均法雖然計算繁瑣復雜,但應用計算機處理並不困難。
7. 修路用料計算方法
1000*4*0.1=400立方,按C25砼每立方水泥用量是380公斤左右,砂子800公斤、石子1200公斤左右。
水泥: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後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並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cement一詞由拉丁文caementum發展而來,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早期石灰與火山灰的混合物與現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膠結碎石製成的混凝土,硬化後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長期以來,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於土木建築、水利、國防等工程。
8. 常用裝修材料使用量的預算計算方法
1.乳膠漆塗料
塗料乳膠漆的包裝基本分為5升和15升兩種規格。以家庭中常用的5升為例,5升的理論塗刷面積為兩遍35㎡。
粗略計算方法:地面面積*2.5/35=使用桶數
精確計算方法:(長+寬)*2*房高=牆面面積長*寬=頂面面積(牆面面積+頂面面積-門窗面積)/35=使用桶數。
eg:以長5m、寬3m高2.9m的房間,室內的牆,頂塗刷面積計算如下:
牆面面積:(5m+3m)*2*2.9m=46.4㎡
頂面面積:(5m*3m)=15㎡
塗料量:(46.4+15)/35㎡=1.7桶
2.復合地板
粗略的計算方法:地面面積/(1.2m*0.19)*105%(其中5%為損耗量)=地板塊數 精確的計算方法:(房間長度/板長)*(房間寬度/板寬)=地板塊數
eg:長5m,寬4m的房間,選用900*90*0.18m規格地板:
房間5m/1.2m=5塊
房間寬4m/0.19m=22塊
長5塊*寬22塊=用板總量110塊
溫馨提示:復合木地板在鋪裝中會有3%-5%的損耗,如果以面積計算,千萬不要忽視這部份用量
3.實木地板
常見規格有900*90*18mm750*90*18mm,600*90*18mm 粗略的計算方法:房間面積/地板面積*1.08(其中8%為損耗量)=使用地板塊數 精確的計算方法:(房間長/地板長)*(房間寬/地板寬)=使用地板塊數
eg:長8CM,寬5M的房間,用900*90*0.18m規格地板,
房間長8m/板長0.9m=9塊。
房間寬5m/板寬0.09m=56塊。
長9塊*寬56塊=用板總量504塊
溫馨提示:實木地板鋪裝中通常要有5%-8%的損耗,在計算中要考慮進去答案來源:湖北家裝信用平台
4.地磚
常見地磚規格有0.6*0.6m0.5*0.5m,0.4*0.4m,0.3*0.3m
粗略的計算方法:房間面積/地磚面積*1.1=用磚數量
精確的計算方法:(房間長度/磚長)*(房間寬度/磚寬)=用磚數量
eg:長7m,寬5m的房間,採用0.3*0.3m規格的地磚,
房間長7m/磚長0.3m=24塊。
房間寬5m/磚寬0.3m=17塊
長24塊*寬17塊=用磚總量408塊
溫馨提示:地磚在鋪裝中會有3%左右的損耗量。
5.牆紙
常見的牆紙規格為每卷長10m,寬0.53m
粗略計算方法:地面面積*3=牆紙總面積牆紙的總面積/(0.53*10)=牆紙的卷數
精確的計算方法:牆紙每卷長度/房間實際高度=使用的分量數房間周長/牆紙寬度=使用單位的總量數,使用單位的總量數/使用分量數=使用牆紙的卷數。
溫馨提示:計算牆紙用量時,要減去踢腳板及頂線的高度。另外,門窗面積也要在使用量中減去。
這種計算方法適用於素色或細碎花的牆紙。牆紙的拼貼中要考慮對花,圖案越大,損耗越大。
因此要比實際用量多買10%左右.計算方法與瓷磚大致相同,只是切裁和搬運時的損耗比瓷磚大,有4.2%左右的損耗量。答案來源:湖北家裝信用平台
9. 原材料的計價方法有
原材料發出的計價方法有
(1)個別計價法。各種原材料分別計價,入出庫分別計入明細賬,這樣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合理、准確。
(2)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人的存貨應先發出(銷售或耗用)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
(3)加權及移動加權平均法。加權平均法不利於加強對存貨的管理。因此從管理角度看這種方法並不是很嚴謹。而移動加權平均能使管理當局及時了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而且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以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現代公司均已實現了財務的信息化管理,因此移動加權平均法雖然計算繁瑣復雜,但應用計算機處理並不困難。
10. 裝修五大材料用量計算公式 建材浪費情況不再發生
裝修需要用到不少裝修材料,每種材料又該要買多少呢?小編這有裝修五大材料的用量計算公式,來看一看對比一下裝修該購買多少裝修材料。裝修業主快來套用公式測算出你家裝修應該用多少裝修材料吧!
第一、地面磚用量
一百平米用量=100/[(塊料長+灰縫寬)×(塊料寬+灰縫寬)]×(1+損耗率)
下就舉一個實例來應用一下,客廳裝修選用50cm×50cm的地磚,拼縫的寬度為2mm,瓷磚的損耗率於約等於1%,那麼裝修100平米需要用到的瓷磚塊兒數為如下演算法:100/[(0.5+0.002)×(0.5+0.002)×(1+0.01)≈401。當然一般的客廳的面積都不到百平米,那麼再用401/100算出一平米的用量,大約為4塊,再測量出客廳的平米數即可。
地磚總價=地磚數×地磚單價
第二、包門用量
包門材料用量=門外框長×門外框寬
例:用復合木板材料包門,門外框長2.7M、寬為1.5M,則該材料用量如下:
包門材料用量=2.7×1.5=4.05平方米
第三、壁紙用量
壁紙用量=(高-屏蔽長)×(寬-屏蔽寬)×壁數-門面積-窗面積
屏蔽長就是指長、寬相結合的公共區域抑或重合部分。
小編用實例來向您解釋:需要鋪貼的牆面的寬度為5m,高度為2.5m,屏蔽長為24cm,經計算門窗的面積分別得到2.8平米及3.6平米,那麼這面牆需要鋪貼的壁紙用量則為[(2.5-0.24)×(5-0.24)]×4-2.8-3.6≈36.6平米。
以此方法計算出每面牆需要的壁紙用量,然後將計算出來的結果相加就是裝修需要用到的壁紙總量,然後再乘以壁紙的單價,便算出了壁紙裝修的總材料費用。
第四、地板用量
地板的用量得分成縱向和橫向兩個長度來計算用量:
縱向地板用量=房間長度/地磚長度
橫向地板用量=房間寬度/地磚寬度
然後再計算出縱向用量×橫向用量,就是地板裝修的材料總用量。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地板材料用量計算要用到進位法計算,不可四捨五入。縱向方面計算時則不到半塊算半塊,超過半塊算一塊。
地板總價=總用量×單價
地板損耗=地板面積-住房面積
地板損耗率=地板損耗/住房面積
注意:一般地板損耗率都不大於5%
第五、塗料用量估演算法
有一種比較簡單的塗料用量估算方法(用房間面積的平米數/4),需要粉刷的牆壁的高度要以分米為單位/4,計算得出兩個數據,然後再將這兩個數據相加就得到了所需要塗料的公斤數。例如,一所房間面積是20平方米,牆壁高度是16分米(除12分米的牆裙),那麼則為(20÷4)+(16÷4)=9,即9公斤塗料可以粉刷牆壁兩遍。
希望您能夠掌握了以上5種裝修材料用量的計算方法,就可以輕松計算出每種材料需要的用量,再也不用擔心買多買少的問題了。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7-1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