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點聯測的計算方法

點聯測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7 19:08:13

㈠ 用全站儀測量工地各測量點的水平位移的最好方法是什麼請各位大俠指點

可以在距基坑較遠,且穩定的地方設置基準點,與施工控制網聯測,精確測定其坐標。然後利用基準點觀測基坑周圍的測量點。算出測量點坐標,與原來坐標對比算出水平位移(基準點的數量根據實際設定,夠用就行),其實就是導線法觀測。
也可以用前方交會的方法,在定向的時候應選擇較遠且穩固的點作為定向點定向。測站點與定向點的距離一般應該不小於交匯邊的長度。採用1秒儀器,用測回法觀測。測量點位移值的計算通常不採用計算測量點的坐標,用比較不同觀測周期的坐標求位移值的方法,而採用觀測值的變化值直接計算位移值。

㈡ 關於建築測量的方法:

房屋建築測量主要方法有兩種:外控法和內控法。

㈢ 測量常用計算公式

1、方位角的計算公式2、還有好多,一下子也寫不完,如外業計算公式,內業數據處理公式。3、附參考: 平曲線轉角點偏角計算公式 平曲線直緩、緩直點的坐標計算公式 平曲線上任意點的坐標計算公式 豎曲線上點的高程計算公式 超高計算公式 地基承載力計算公式 標准差計算公式希望對你有用,要的話給你發過去。這有好多的。。。。。。不方面寫。。。。。。

㈣ 在控制測量中的水準聯測問題。

1.不是,是WGS84坐標系下的三維無約束平差。
2.可以這樣理解吧!就是將聯測的GPS點約束到已知坐標系下,求其相應的坐標!
3.GPS所測的為大地高,及控制點到橢球面的距離,我們通常所說的正常高為到大地似水準面的距離。正高為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大地高與正常高之間存在一段距離,及我們常說的高程異常!由於似水面並不是規則的,所有各處的高程異常不一樣,常用的方法就是測出大地高,然後再測正常高,通常的幾何水準測量,通過幾個聯測點求出各自的高程異常,然後進行內插,從而近似求出此地區的近似的高程異常,內插方法很多!
4.沒搞懂啥意思!邊聯式測量吧!
以上只是個人淺顯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也請大神們指點,共同提高!

㈤ 測量轉點如何計算

1、後視讀數-前視讀數=高差。高程=後視水準點高程+高差(有正負之分的)
2、高程測量你要把握好「高差」這個關鍵,只要你能准確的計算出高差,那麼一切就迎刃而解。首先你轉了一個點,然後用這個點進行其他測量。那麼你應該先計算出轉點的高程,把它作為一已知水準點在計算。
3、步驟如下:後視高程+後視讀數-前視讀數=前視高程(你要測的那點高程)。

㈥ 在測量中,規范里常提到「與已知點聯測」,怎麼與已知點聯測,方法是什麼和普通的測量有什麼區別呢

聯測按照規范規定的聯測等級要求,假如按照一級導線要求進行聯測,那麼就要按照一級導線的精度要求進行聯測,意思就是從一個已知邊復核到另一個已知邊,具體的自己看下書吧。普通測量只是從這些已知點進行常規的測量

㈦ 測量坐標計算公式

直角坐標與極坐標的換算(見圖8—1):(直角坐標用兩點間的坐標增量表示;極坐標用兩點間的方位角a和邊長S表示) ①坐標正算:(極坐標劃為直角坐標P→R);即:已知一個點的坐標及該點至未知點的距離和方位角,計算未知點坐標方位角的方法。已知A(XA、YA)、SAB、αAB,求B(XB、YB)。 解:ΔXAB=SAB·COSαAB 則有: XB=XA ΔXAB; ΔYAB=SAB·SinαAB

YB=YA ΔYAB 總結說明:上式中αAB必須是方位角,這樣計算的ΔXAB、ΔYAB才有正、負之分。 ②坐標反算:(直角坐標劃為極坐標R→P);即:已知兩個點的坐標,求兩點間的距離(稱反算邊長)和方位角(稱反算方位角)的方法。已知A(XA、YA)、B(XB、YB),求αAB、SAB 解:∵tgαAB=ΔYAB/ΔXAB; ∴αAB=tg-1ΔYAB/ΔXAB;則有:

SAB=ΔYAB/SinαAB=ΔXAB/CosαAB;sab=√ΔX2AB ΔY2AB
總結說明:上式中ΔYAB、ΔXAB按絕對值帶入計算,αAB的計算結果為象限角,依據ΔYAB、ΔXAB的正負號即所在象限換算為方位角,(換算按表7—1)。在利用計算器中的坐標反算(R→P)計算時ΔYAB、ΔXAB可帶正負號,計算結果為:SAB均為直接顯示的數值;αAB在Ⅰ、Ⅱ直接顯示的數值為方位角,在Ⅲ、Ⅳ為顯示數值加360後為方位角。

X
+ΔYAB

B(XB、YB)

+ΔXAB αAB

SAB
A(XA、YA) O

Y (圖8—1)

㈧ 全站儀測高差的工作原理及測量點高程計算公式

全站儀測高差時,利用的原理是三角高程的原理。
一、利用全站儀進行普通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
求算待定點的高程時,只要測定兩點間的高差,根據一個已知點高程,就可以推算出待定點的高程,這一測量過程稱為高程測量。高程測量的實質就是高差測量。高程測量的常用方法有水準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是一種間接測高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測速度較快。
設A,B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兩點。已知A點高程HA,只要知道A點對B點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點的高程HB。
假設A,B兩點相距不太遠,可以將水準面看成水準面,也不考慮大氣折光的影響。為了確定高差hAB,可在A點架設全站儀,在B點豎立跟蹤桿,觀測垂直角а,並直接量取儀器高i和棱鏡高t,若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為D,則hAB=V+i-t
故 HB=HA+Dtanа+i-t (1)
這就是三角高程測量的基本公式。
二、全站儀進行三角高程測量的新方法
其實質是將全站儀當做水準儀, 將全站儀象水準儀一樣任意置點,而不是將它置在已知高程點上,同時又在不量取儀器高和棱鏡高的情況下,利用三角高程測量原理測出待測點的高程,那麼施測的速度將更快。
由(1)式可知:
HA=HB-(Dtanа+i-t) (2)
上式除了Dtanа即V的值可以用儀器直接測出外,i,t都是未知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即儀器一旦置好,i值也將隨之不變,同時選取跟蹤桿作為反射棱鏡,假定t值也固定不變。從(2)可知:
HA+i-t=HB-Dtanа=W (3)
由(3)可知,基於上面的假設,HA+i-t在任一測站上也是固定不變的.而且可以計算出它的值W。
這一新方法的操作過程如下:
1、 儀器任一置點,但所選點位要求能和已知高程點 通視。
2、 用儀器照準已知高程點,測出V的值,並算出W的值。(此時與儀器高程測定有關的常數如測站點高程,儀器高,棱鏡高均為任一值。施測前不必設定。)
3、 將儀器測站點高程重新設定為W,儀器高和棱鏡高設為0即可。
4、 照準待測點測出其高程。

三、關於全站儀中站法高程測量的理論分析
結合(1),(3)
HB′=W+D′tanа′ (4)
HB′為待測點的高程
W為測站中設定的測站點高程
D′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水平距離
а′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觀測垂直角
從(4)可知,不同待測點的高程隨著測站點到其的水平距離或觀測垂直角的變化而改變。
將(3)代入(4)可知:
HB′=HA+i-t+D′tanа′ (5)
按三角高程測量原理可知
HB′=W+D′tanа′+i′-t′ (6)
將(3)代入(6)可知:
HB′=HA+i-t+D′tanа′+i′-t′ (7)
這里i′,t′為0,所以:
HB′=HA+i-t+D′tanа′ (8)
由(5),(8)可知,兩種方法測出的待測點高程在理論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我們採取這種方法進行三角高程測量是正確的。
綜上所述:將全站儀任一置點,同時不量取儀器高,棱鏡高。仍然可以測出待測點的高程。測出的結果從理論上分析比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精度更高,因為它減少了誤差來源。整個過程不必用鋼尺量取儀器高,棱鏡高,也就減少了這方面造成的誤差。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實際測量中,棱鏡高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只要記錄下相對於初值t增大或減小的數值,就可在測量的基礎上計算出待測點的實際高程。

㈨ 導線測量的計算公式

在用經緯儀測量導線時,都是按三角形網鎖定誤差的。
我們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在進行導線測量時,確定N個點,測量時將每個點用三角形的方法連起來,然後開始計算。
測量結果肯定與理論的有誤差,三角形內角和有大於180度也有小於180度的,這個時候我們要有清醒的頭腦。首先判斷誤差是否有點離譜,如果是,就得重新測量。如果是儀器誤差或者視線誤差等不可避免的誤差,就得坐下來進行誤差分析,然後進行平差。
簡單的平差是:將誤差量A除以180,得到每度誤差D。在進行誤差分配時,遵循一個大角分配少,小角分配大的原則。即將每個測量角除以180,後看佔180多少比例。
例如:角A=60,角B=80,角C=40,正誤差E=20秒。分配原則:A角佔30%,余數是70%,取70,B角佔44.44%,余數是55.56%,,取55.56,C角佔25.56%,余數是74.44%,取74.44.
角度分配:A=E/(70+55.56+74.44)×70=7秒,B=5.6秒,C=7.4秒。
所以平差後:A=60度+7秒,B=80度+5.6秒,C=40度+7.4秒。

閱讀全文

與點聯測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毛快速長大方法 瀏覽:663
治牙疼的快速方法有什麼 瀏覽:627
降低安裝成本的方法 瀏覽:80
剪掉頭發的最佳方法 瀏覽:355
下午二怎麼減少方法 瀏覽:176
金泰加食用方法 瀏覽:747
創傷性耳鳴治療方法 瀏覽:557
怎麼樣製作生日蛋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981
測量力的變化的方法 瀏覽:915
怎麼辨別壞蛋的方法 瀏覽:156
外牆門窗檯花邊安裝方法 瀏覽:212
硫酸亞錫分析方法 瀏覽:997
最簡單的電機裝置方法 瀏覽:423
古人的讀書方法並簡單介紹30字 瀏覽:277
男胖子脖子黑可以用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330
大圓肌的鍛煉方法圖片 瀏覽:500
面罩使用方法 瀏覽:705
卡通圖片編織方法 瀏覽:262
花樣系鞋帶方法視頻 瀏覽:892
初中數學常規方法和技巧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