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佛教入門:怎麼拜觀音菩薩
心中常默念(不出聲):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的名號。
詳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
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
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最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念,一小時左右吧,身心放鬆平靜下來,慢慢把心收回,專心默念(不出聲):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如果累了,思緒散亂了,就放鬆放鬆,調整調整,松靜自然了,再念下去。
念佛心要恭敬虔誠,從一句至十句,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最能去妄,妄念無處著腳,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久當自得耳。大勢至菩薩謂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孕婦臨產時,如遇不順,若能念: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此時可念出聲),必能順利生產
若有難,臨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菩薩必能聞聲救難,必能脫險。
Ⅱ 如何拜觀音菩薩
可以說出自己的心願,求菩薩保佑實現。
另外,我們信佛,學佛,欲求好運,福氣,還有一個非常需要講究的地方,
就是要能在生活中,實踐佛菩薩對我們的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能改正過失,並行善積德,做佛菩薩的好學生,佛菩薩知道了,會非常高興,你因此也會有很好的福報的!
朋友如果你對佛法有興趣的話,我再為你詳細解說一下。
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上,有一大惡,一大善,很能決定我們將來的福氣,運氣
此一大惡,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即是殺生,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生靈最為愛惜的,就是自己的性命,我們殺生奪命,生靈的痛苦很深,怨恨也很深,佛法告訴我們,殺生是大惡行,是有惡報的,我們求福求運,此一條不可不戒之。
另外,有一種極大之善行,也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就是孝順父母,孔子說過,孝順父母最難的是「色難」,就是難以對父母和顏悅色,(朋友你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對父母以柔心對待,講話輕聲細語,語氣不要凶。
最後,朋友你可以請一些佛學書籍來看下,我們信佛,學佛,不僅僅是去名山古寺燒個香,磕個頭就了事了,我們的福氣,運氣,一方面可以靠菩薩保佑,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學習佛法,實踐佛法(比如誦經,吃素,放生),去行善積德修來的。
佛學書籍寺廟里有請,新華書店也有售的。很多經書都很難懂,初學可以看一些佛法普及,佛法入門的書。
(佛法中談到的人生的歸宿,我們現在是人,那有沒有來世呢,來世會變成什麼?有沒有永恆的生命?另外,來世能幸福嗎?還是痛苦?有沒有既讓自己幸福,又讓所有的眾生能感到幸福的辦法呢?這一點,佛法有詳細的談論)
Ⅲ 怎樣拜觀音菩薩的正確方法
香 果 燈 水 花 阿彌陀佛
Ⅳ 觀音誕如何拜觀音急急急急急急!!!
禮拜,原為古代禮節,對人施禮、祝拜以示敬。佛門里關於禮拜的形式和方法也是有很多種的,諸如問訊、叩首、頂禮、叩拜、小拜、大拜、頭面接足禮、五體投地禮、皈命禮等形式,又有如拜佛、拜經、拜塔、拜山、禮祖、拜師等內容。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頂禮,一般而言都是頂禮佛陀聖像等,寓意是用我的最高處(頂)去禮謝佛陀的最低處(足),表達了一種無以復加的最高禮節,也是表示佛陀走過的生命之路是我生生世世最為尊敬和需要遵循的。所以,在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望中,「禮敬諸佛」排在第一。
【發心及心態】禮拜首先要重視發心,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發心禮拜;第二禮拜以恭敬心、信心為基礎,一份恭敬一份功德,十分恭敬十分功德,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特別開示;
【動作示範】
第一.站立姿勢.輕輕合起雙掌,呈含苞待放的荷花一樣,手肘自然彎曲,置於胸前約呈四十五度。合雙掌時,雙眼下垂目光注視合掌的指尖,能夠凝聚心神,排除妄念.站於蒲團之前,兩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離約二寸左右,足尖距離約八寸;
6、隨後再輕輕將手放下,到胸前回復合十姿勢,然後放下雙掌。
Ⅳ 拜菩薩的上香正確姿勢
恭恭敬敬即可,所謂的姿勢,只是形式,能夠讓大家加強恭敬心和虔誠心而已。
上香隨時隨地都可以的,上什麼材質、上幾枝香也沒有限定(通常上三枝香,但不是硬性規定)。你這樣問,就是不知道上香的意義。我簡單的給你解釋一下吧:
上香類似於我們在准備瀏覽網頁之前的「撥號上網」,香即信香,是一種信號,是用來跟諸佛菩薩、神仙鬼怪及先祖傳遞消息、感應交用的。在我國古代,資訊不發達,就用烽火來傳遞消息(那可是好大的一枝香啊!😄),信香取的就是這個意思,但在佛教中真正的含義,稱為「戒定真香」(代表學佛「戒定慧「三個層次,也有稱為「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當佛弟子看到這個煙、聞到這個香味,就應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佛弟子真正的修行!
所以你無論給誰上香,都不需要講究時間的,也不講究上幾支香(不過佛弟子會以三枝香為基本標准),把握兩點即可:一是恭恭敬敬,誠心誠意,「心誠則靈」就是這個意思;二是口稱你拜祭的佛菩薩神靈的名號(心裡想著也行),拜觀音菩薩就口稱「南無(發音「拿摩」)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拜佛祖就口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拜玉皇大帝就口稱「南無玉皇大帝」等等就可以了。
另外,順便普及一下為何要在初一十五上香的原因,是因為上香既可以供養佛菩薩,也可以同時供養六道眾生,其中鬼道眾生有一類是專門以香為食物的,但是它們那邊的時空流速比我們慢,鬼道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個月,所以我們在初一、十五上香,就是供養它們吃午飯和晚飯,那麼這兩天上香的功德就特別大,這就形成了初一十五上香的習俗。實際上只有心中有佛,隨時隨地都可以上香的。
Ⅵ 在家拜菩薩像,要怎麼拜具體的方法,比如口中誦什麼,要磕幾次頭,跪拜幾下之類的,越詳細越好。
在家禮佛儀式:http://www.zhfgwh.com/lifo/lfzs/11497.html
1、 兩手十指並攏合掌當胸,距胸一拳遠,站離拜墊約三寸,兩足成八字,左右足跟距約二寸,足尖距約八寸。
2、 身前躬,同時右掌向下按於拜墊中心;兩膝分開跪於拜墊上。
(沒有跪拜用的蒲團,可以直接跪在地板上)
3、 左掌按於拜墊左前方。
4、 右掌移至拜墊右前方,兩掌距六寸許。兩肘對兩膝。
5、 兩足尖往後滑,使足背挨拜墊,臀部盡量下坐,不要抬起。
6、 頭叩於兩掌中間的拜墊上。
7、 兩掌向外翻轉,令手心向上。(意在以兩手承佛足,故曰頭面接足禮)
8、 兩手屈指如輕握拳,立即邊翻轉邊伸直手指,令手心按於原處。
9、 頭抬起。
10、右掌移至拜墊中心。
11、足尖前移,令足心著墊,臀部抬起,兩膝離墊,起身。
12、同時左掌離墊,移至胸前如合掌狀。
13、右掌撐起合於左掌當胸。此為一拜。至少三拜,多則以三數遞加。
14、拜畢尚有一禮,名曰問訊,當拜畢兩手當胸時,鞠躬,將右掌置於左掌之內,疊成拳式後,將雙手食指豎起相合,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間齊,再邊徐徐下移至腹前,邊右手置於左手之上,(手心向上),兩大拇指相注,手便散開而退。此為拜佛禮畢,頭再略一低而已。
如果樓主有持咒習慣的話,可以在漱洗、整裝、肅容後,先念21遍凈法界真言、7遍凈三業真言、3遍壇前普禮真言
(前二者隨意或站在佛台前合十念誦,壇前普禮真言一邊拜一邊念)
Ⅶ 怎樣參拜觀音
無論善男信女,還是文人遊客,進入佛教寺廟,通常應注意以下禮儀。
1 、入寺:入寺門後,不宜中央直行,進退俱當順著個人的左臂迄邊行走。入殿門里,帽及手杖自提攜或寄放他室為佳。切勿放在佛案上。
2、大殿中央拜墊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禮拜,宜向兩旁的墊凳分男左女右去禮拜;凡有人禮拜,不可在他的前頭走過。
3、閱經:寺中若有公開閱覽的經典,宜端坐閱讀。須先凈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著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其不可放在經上。
4、見僧人:見面稱法師,或稱大和尚。向他頂札時,假若他們一拜,不必再繼續強拜。凡人禮佛、坐禪、誦經、飲食、睡眠、經行、入廁的時候,俱不可向他禮拜。
5、法器:寺中鍾鼓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亂動。
6、聽經:隨眾禮拜入座,如後到,法師已經升座,須向佛頂禮畢,向後倒退一步,再向法師頂禮。入座以後,不向熟人打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說話。如不能聽完,可向法師行一合十,肅靜退出,不得招呼他人退出。女同修,去寺院在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到寺院去不能夠穿太緊身暴露的衣服,不能夠穿裙子.上衣的領口不能夠低.穿褲子的話一定要穿超過膝蓋以下的褲子.就算平時拜佛的話,穿著暴露也不是很好.我認識的一些老居士,,穿的褲子低於膝蓋以下的,根本都不敢進佛堂,覺得對佛菩薩不恭敬.
印光大師曾經說過,一個念佛的人,要穿衣褲睡覺,如同在佛菩薩面前一樣.
到寺院去不可以濃妝艷抹.至於是否化淡妝我不是很清楚.
女眾和出家眾接觸的話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要遞東西給出家眾,如果出家眾身邊有男眾,就請轉交給男眾,讓男眾遞給出家眾.
如果出家眾身邊沒有男眾,就把東西放到桌子上,讓出家眾自己拿.總之女眾不能夠和出家眾有身體上的接觸.要知道出家眾的衣服袖口特意做得很長,為的就是伸手碰不到女眾.和女眾沒有任何接觸.
我們作為女眾,如果到寺院去,有居士對我們說,我們這樣或那樣的做法不是很好,我們就不要再犯了,畢竟別人這樣說肯定是有道理,我對此深有體會.
女眾到寺院去一定要多注意,稍微不小心就要負很重的因果了.要記住:寧攪千江水,勿動道人心!
到寺院穿著暴露的果報,我聽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如果故意穿著暴露的話,某世得人身的時候,可能會到青樓賣身.不知道的情況下,穿著暴露,某世得人身的時候,可能會做歌女,賣藝不賣身.另一種說法比較嚴重,也沒有確認過,就不提.
到寺院濃妝艷抹,我聽到的果報是某一世得人身的時候會容貌醜陋.我覺得女眾到寺院去,能夠不化妝就最好不化妝的好.
如果有同修覺得自己去寺院的時候,曾在不知道的不小心造罪了,到佛菩薩面前真正的懺悔,以後不再犯就好了.以前無意間所造的罪業經過你的懺悔會消逝的,不要有心理壓力.要知道,誠心誠意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Ⅷ 觀音菩薩生日如何拜
十八晚上去廟里給菩薩暖身,拜菩薩。一口氣拜一百零八拜。去廟里帶油點燈。有的還守夜,看菩薩現身。觀音菩薩的像會發光。十九可以放生,可以誦普門品,可以念觀音菩薩聖號,還可以打齋結緣。
Ⅸ 怎樣跪拜觀音菩薩/怎樣跪拜觀音菩薩
我們從這里到極樂世界,資糧是什麼?一句佛號,信願行。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決定不是假的;願,我願生極樂世界,願意親近阿彌陀佛;行是一心專念名號,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六個字、四個字都可以。平常我們念四個字;拜佛的時候,我是念六個字。一拜正好念兩句。我念得很慢:「南無阿彌陀佛」,比這個還慢,因為配合動作:
這一拜下去,到兩個手翻掌,「佛」字,阿彌陀佛;起來的時候,把這個掌翻過來,是念「南」,「無」起來。我是兩句佛號一拜。
平常念,那個念佛要慢。為什麼?你能夠反聞聞自性,就是我的佛號念出來不出聲,默念,清清楚楚,自己聽自己念佛的聲音,不要聽外面東西,這樣容易攝心。
我是一次拜一個小時,一個小時拜下來,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我用的是這個方法。
平常念佛默念,在心裡頭。也是專心聽心裡頭的:「阿彌陀佛」,聽得清楚。要不是專心去聽,外面的干擾就進來了。就是專心。
海賢老和尚說,「世間無難事,只怕心不專」,特別用在念佛上,心要專。心專,聽不到外面。專,注意力統統注意在佛號上。
印光大師還教我們計數,從一到十,從一到十,不要十一、十二,就是從一到十。要記不得,分作兩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用這個方法。再記不住,那就用三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用這個方法。這是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很好用!能把妄想念掉,能把雜念念掉,讓清凈心、平等心慢慢恢復。不要著急,不要害怕,穩穩當當念下去,就好。
Ⅹ 拜觀音怎麼拜才是正確
如果按照真誠真心 效果好的方法 那就是五體投地那種了
磕頭拜懺 ! 磕頭為主 ! 其他為輔!( 或放生)
就是給佛磕頭 家裡在佛堂就行 沒有佛堂的對著佛的照片也行或經書
亦或意想對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佛磕頭拜懺。磕頭時燒香與否自願的!!
磕大頭(五體投地)拜懺,了業最快了!比你念什麼都快很多了!!一般最少要磕10萬個!
磕頭懺悔:每念一聲佛號磕頭一次(念阿彌陀佛就行)或念誦八十八佛懺悔文
每天數量看自己體力,一般108個!一般1到2個月就會有明顯效果了!!
再有迴向文一定要對!!
看你的體力了 磕頭有小頭、中頭、大頭 效果不同的
小:跪著不起來 直接磕頭 上半身動
中:跪下磕頭 站起來 再跪下磕頭
大:就是五體投地那種了
注意功德迴向
迴向文:願以此功德迴向給(出生在年月日的名字 說農歷生日)的歷代宗親,六親眷屬,歷劫怨家債主,錯殺,誤殺,故殺的一切生靈,人,非人等,願你們早日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三遍。
大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迴向給十方法界一切眾生,迴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迴向三寶眾龍天,守護伽藍諸聖眾,三途八難具離苦,四恩三有盡沾恩.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