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製作雞蛋孵化器要簡單一點。
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用一大一小二個紙箱二個箱之間填5--10CM厚的棉花作保溫層,上方懸吊40--60瓦燈泡保溫。
要順利孵化,主要解決箱內的恆溫及雞蛋的受熱均勻。
主要恆溫.既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大約是42度(雞的體溫)左右.其次是別悶死了它,空間不能太小.
注意受熱要均勻,千萬別雞蛋這面熱那面涼.
2. 如何自製小雞孵化箱不用太大,要簡單些。謝謝!
1、首先准備一個紙箱和需要孵化的雞蛋,如圖所示。
3. 自製孵化器怎麼做
1、首先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箱一端剪開一個小洞。洞口大小可容納燈泡和燈座。找個台燈燈座嵌進去,並安上一個25瓦燈泡。在洞口四周及泡沫塑料箱燈座內外兩側貼好電工膠帶。
這一步可以起到防火的重要作用。你也可以用小盒子製作孵化器,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箱有保溫作用,效果更好。
以上步驟便是自製孵化器的完整步驟。
4. 人工孵化器怎樣製作
製作人工孵化器:
1、准備好所需材料:箱體,精度0.1溫控器,12V電源,發熱線,2mm珍珠棉片,鋁膜膠帶,雙面膠,快速接頭2對(可用可不用),DC母頭,一根0.5電線。
5. 怎麼自製鵪鶉孵化器
1)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用一大一小二個紙箱,二個箱之間填5--10CM厚的棉花作保溫層,上方懸吊40--60瓦燈泡。溫度要求恆溫,既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大約是42度(雞的體溫)左右.其次是空間不能太小. 注意受熱要均勻,千萬別雞蛋這面熱那面涼。
2)用電熱毯,上面加水袋。把蛋放上面用溫度表監測溫度就可以孵化了。
3)自己製作很麻煩的,費工費時,有可能費勁製作好的,使用起來還不好用。你還不如買一台使用呢,價格也不是很貴。我家用的就是買的,質量很好的。有賣微小型的,你可以在網上搜搜,很便宜的!
4)再介紹兩種:一、煤油燈孵化機
1.構造 :用木料做一個長200厘米、寬100厘米的保溫箱,箱壁厚7厘米,箱壁中空處裝填石粉或泡沫塑料碎粒,箱內做成3層木格,使蛋盤保持40度的傾斜,箱頂可用棉被代替。箱的正面要有2個門,供通風和出雛用,在箱的兩頭離地15厘米處各有2根直徑3厘米的鐵管,管口各放一盞煤油燈,這4根鐵管在箱內斜向上交叉從對面穿出,穿出後向上設一段煙筒。孵化機內的溫度就靠這4根鐵管散發的熱量來維持。
2.操作: 通過調節煤油燈火力的大小,可調節箱內溫度的高低。在的孵化設備底部要設置水盤,以調節箱內的濕度。入孵前要預先調試好溫度,然後入孵。每天要檢查調整溫度4~6次,手工翻蛋6~8次。孵化室內的溫度20℃左右。在孵化後期注意濕度與通風。煤油燈一次可孵肉鴿、鵪鶉、鷓鴣等珍禽蛋3000個,只需煤油5千克左右。只要掌握好火候,同樣可取得高孵化率,較電孵機節省資金,但要勤觀察、勤調整,並防止火災。
二、電燈泡孵化箱
1.製作:電燈泡平面孵化箱需要15瓦和25瓦電燈泡各1隻,大小紙箱各1個(大套小後周圍空4~6厘米),木屑(或谷殼)數千克,紗布、麻袋、薄被各1塊,干濕球溫度計1支,直徑6厘米左右小口盅或小碗1隻,直徑5~2厘米左右管筒(竹或膠質)兩小段等材料。由於沒有控溫設備,故溫度調節較困難(註:如加1支水銀導電表控溫或用熱敏電阻控溫儀均可),可憑經驗通過加蓋麻袋或薄被(視室外氣溫高低而定),或增大或減少燈泡瓦數來調整溫度。深夜電壓略高,要注意避免孵化箱內超溫。
6. 自製孵蛋器詳細製作方法
全自動孵化器最簡單省事,雞蛋放進去就不用管了,可是總感覺那樣會沒有樂趣,沒有參與感,最後還是決定自己親手製作一個水床孵化器!
1.准備工作
配件:加熱毯(加熱坐墊) 平口塑料袋(水床) 溫控器(最好要精確到0.1度的) 溫度計 泡沫箱 棉墊或棉被
2.種蛋的選擇與消毒
種蛋要挑選個頭大小差不多的,蛋表面光滑沒有粗糙感,且蛋殼太薄的不能要,過長過圓的不能要,雙黃蛋不能要(吃了吧),挑選好種蛋後,做消毒處理,用高錳酸鉀兌水,浸泡兩分鍾,清洗擦乾即可!然後大頭朝上靜置五六個小時,因為氣室在雞蛋的大頭處,靜置的作用可以使氣室歸位。
3.開始組裝孵化箱
泡沫箱最底層鋪放加熱坐墊(注意加熱坐墊不要對折,安全隱患);坐墊上層放置水帶(瓶口塑料袋)最好用那種加厚的,如果不放心就用兩層,防止漏水;把溫控器的溫度探頭用膠帶貼在水帶表面(注意膠帶不要遮擋探頭);加熱坐墊鏈接溫控器即可。對了,水帶里最好直接裝入40度左右溫水,不然升溫太慢
4.放入種蛋
我這里准備了12個雞蛋,3個鵝蛋,不過聽說鵝蛋孵化溫度要略高於雞蛋,不管了,先一起孵化一次試試看吧
5.蓋好棉被或棉墊,設置孵化溫度
我是每天翻蛋3次,早中晚各一次,為了方便翻蛋,最好給蛋做個編號或者記號!
孵化第五天照蛋,會發現這些蛋有明顯變化,小生命已經在孕育了,整體下來這個孵化器成本也就60元左右,網上也可以買到現成的水床孵化器,但是自己動動手更有參與感不是嗎,而且這個溫控器比那種現成的孵化器配備的溫控器要好的多,以後養魚的時候也能用得到,哈哈!
7. 孵小雞不用電的孵化箱,自己怎麼製作
孵小雞不用電的孵化箱,自己怎麼製作的回答如下:
8. 鴨蛋怎麼孵化鴨子
人工把鴨蛋孵化成鴨子的方法:
首先製作簡易孵化器。
用家裡的電熱寶作為熱源即可,用4件純棉的保暖衣重疊在一起鑄成厚底,易於保溫,再用幾件保暖衣在四周圍城鳥巢的形狀,易於存放熱寶和保溫。把熱寶放在鳥巢的中間用兩件厚羽絨服重疊成6層覆蓋在熱寶之上,起到隔熱的作用,再把羽絨服圍城鳥巢的形狀用於盛放鴨蛋和防止熱量散失過快。最後上面再用羽絨服的兩邊衣角分別蓋住鴨蛋保溫,孵化器做成。
開始孵化鴨蛋。
第一步:清洗鴨蛋。鴨蛋表面有一層乾性粘膜,注意保護,但是糞便中的細菌會影響出雛率。短暫放在溫水中,輕輕洗掉即可。
第二步:鴨蛋擦乾,放入簡易孵化器中,孵化期約為27天~28天。溫度過低26.6度或過高40.6度,或忽高忽低,都直接影響胚胎的發育,甚至正常死亡。如在胚胎在孵化初期階段,本身產熱少,需要相對較高的溫度,初期孵化溫度在38.2—38.5度,即每隔6小時燒1次熱寶,溫度超過42度2—3個小時,鴨蛋會死掉。鴨蛋的溫度維持在常溫下用手撫摸有溫熱的感覺,像小孩輕微發燒的感覺。為防止胚胎與殼膜的粘連,每隔2小時翻蛋1次,晝夜翻蛋次數不少於4次。定時轉動蛋的位置,還可增加胚胎運動,也增加了卵黃囊、尿囊血管與蛋黃、蛋白的接觸面,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最新研究表明,通過翻蛋震動,會增強初生雛的「抗應激能力」,使其對後天的「應激」因素具有適應性。翻蛋應從入孵第1天開始直至末期,翻蛋的角度最好能達到180℃,因鴨蛋體積大,含水量比雞低,蛋白粘稠,因此要求翻蛋角度要大,便於胚胎轉動。照蛋時會看見在淡黃色蛋液中出現小圓點,說明胚胎在發育中,小圓點繼續變成由紅色血管構成的血環,圓圈中間由毛細血管相互連接,看上去像是一隻紅色的小蜘蛛。第7天後照蛋時會看到蛋里小蜘蛛隨著翻蛋緩慢移動。小蜘蛛由手指蓋大小逐漸漲到1元硬幣那麼大。小紅蜘蛛漲得很快,一天一個樣,由硬幣大小,逐漸擴散至半個鴨蛋的范圍,蜘蛛中間的圓點形成心臟,並開始明顯而有節律的搏動。
第二步:中期孵化溫度應略有調整,孵化中期胚胎物質代謝物質日益增強,產生一定體熱,則需要比孵化初期稍低的溫度;即加厚2層羽絨服隔熱層,使溫度維持在37.5度,用手撫摸為稍溫感即可。胚胎在發育過程中逐漸產生越來越大的熱量和必須不斷進行氣體交換,吸入新鮮空氣,排出二氧化碳。氣體交換量隨著胚齡的增長而增多,每天至少需要涼蛋和通風5分鍾兩次。如果產生的熱量和呼吸廢物不能適時排出,或這期間溫度過高,鴨胚會中毒死亡。死亡後的鴨胚紅色小蜘蛛會變成黑色圓點,血管絲融化,蛋液變渾濁,應及時剔除死胚蛋。每隔4小時翻蛋1次。照蛋時,鴨胚里形成實體組織,呈現暗色不透明區域,血管更粗壯,分布區域更大,直至布滿整個蛋體。暗色區域逐漸擴大至大半個蛋,組織器官已經形成,並開始明顯胎動,每隔幾秒鍾就會動1次。
第三步:孵化後期,胚胎物質代謝達高潮,產生大量體熱,則需要較低的溫度。維持在37度。即再加厚2層羽絨服隔熱層,表面覆蓋物簡單遮蓋即可。保持通風。鴨蛋的脂肪含量高,蛋大。隨著孵化胚齡的增加,胚胎增大,脂肪代謝加強,胚胎產熱量越來越多,需要散發的熱量也隨之增多。多餘的熱量如不及時散發掉,會引起蛋溫升高而影響胚胎發育,甚至「燒死」胚蛋。因此,當孵化至14天後,開始涼蛋,直至出雛。胚胎在發育過程中必須不斷進行氣體交換,氣體交換量隨著胚齡的增長而增多,出殼時,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約為1胚齡的100倍。孵化箱內的二氧化碳含量達到0.5%以上時,即對胚胎產生不良影響,達到2%以上就會使孵化率急劇下降,如果達5%時,孵化率可降至0。應注意控制通風量,夏季應注意加大通風量。每天涼蛋2次,每次10—20分鍾。這時的溫度稍微高點就鴨胚會中毒死亡。即將出雛,照蛋時,蛋體呈黑紅色,氣室傾斜,邊界彎曲,周圍有粗大的血管。孵化末期可在蛋殼上噴灑少量水,讓蛋殼變脆,便於啄殼出雛。
9. 雞蛋孵化器怎麼製作
一個帶保溫層的櫃子,上下有加熱管,有溫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