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準點、導線點如何復核
一、導線點的復核:測出導線中各折線邊的邊長和轉折角,然後計算出各控制點坐標,這種測量工作稱為導線測量。用導線測量的方法確定的平面控制點稱為導線點。
二、水準點的復核:永久性水準點一般用混凝土製成標石,深埋在地里凍土線以下,頂部嵌有半球形的金屬標志,標志頂點表示該水準點的高程及位置。也可將金屬標志埋設在堅固穩定的永久性建築物的牆腳上,稱之為牆上水準點。
臨時性水準點可利用地面突起的堅硬岩石做上記號,也可將木樁打入地面,在樁頂釘一個半球狀的小鐵釘來表示。由水準點組成的高程式控制制網稱水準網。標定水準點位置的標石和其他標記,統稱為水準標記。
(1)水準導線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導線點的建立要求:
1、軸線控制網的布設要根據設計總平面圖、基礎施工平面圖、首層平面圖、施工段劃分及現場條件等合理布設。
2、保證在建築物施工的全過程中,相鄰導線點能互相通視。
3、點位的地勢須選在視野較開闊的地方。
4、導線點選在不受施工影響,安全穩固的地方,埋設永久混凝土預制樁,並用砼澆灌加固,鋼筋頭鋸「十」字標識。
5、所有的導線點在埋設時注意略低於地面,然後用鐵蓋或其它板蓋加以保護,並統一編號標注其上。
⑵ 閉合水準路線的改正數應該怎麼算具體點
首先閉合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必須在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然後先計算出你閉合水準路線的總長度,就是所有的後視距離和前視距離之和,然後每站的改正數就等於(誤差/水準路線總長度*此站的前後視距離之和*-1),之所以最好乘以-1,因為最後計算的改正數是相反符號後分配到每個測站之內。
先解釋「高差改正數」:
在同一條水準路線上,使用相同的儀器相同的測量方法,可以認為各測站誤差的機會是均等的。
因此,高差閉合差可按測站數n1(或按距離L1)反號成正比例分配到各測段的高差中的數,就叫高差改正數,即:νi=-fh/∑n*n i或 νi=-fh/∑n*Li。
(2)水準導線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先算出附合水準線路的閉合差。要是用水準路線長度作為權來算的話,改正數=(兩點之間的水準線路長度)÷(整條附合線路長度)*(-閉合差);要是用測站數作為權來計算的話,改正數=(兩點之間的測站數)÷(整條附合線路的測站數)*(-閉合差)。
改正數v1〜v6相加應該要等於閉合差w。
若沒有距離,可以用測站來計算,方法一樣。就是每個測段里擺了幾個測站,總共幾個測站,閉合差除總測站再乘每個測段里的測站數,就是高差改正數。
⑶ 水準閉合導線測量步驟圖解
水準閉合導線測量的時候,首先需要把萬用表接入到電路當中。
然後校準調0之後,判斷一下萬用表對於導線兩端並聯之後的閉合參數值測量。
⑷ 導線水準測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後視點高程+後視讀數-前視讀數=實測高程
⑸ 導線點與水準點有什麼區別
1、性質
導線點:是在地面上選系列的點,連成折線,依次測量各折線邊的長度和轉折角,這條線是導線,這些點是導線點。
水準點:是用水準測定高程的點;為了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測繪部門已在全國各地測定了許多水準點。
2、作用
導線點:在施工過程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利用導線點的坐標值,測量每相鄰兩點間距離和每一導線點上相鄰邊間的夾角,從一起始點坐標和方位角出發,用測得的距離和角度依次推算各導線點的水平位置。
水準點:水準點標志採用的材質為不銹鋼,標牌上可以刻字,突出單位名稱,或編號,或起警示作用。
3、建立要求
導線點:軸線控制網的布設要根據設計總平面圖、基礎施工平面圖、首層平面圖、施工段劃分及現場條件等合理布設。;保證在建築物施工的全過程中,相鄰導線點能互相通視。
水準點:一般用混凝土製成標石,深埋在地里凍土線以下,頂部嵌有半球形的金屬標志,標志頂點表示該水準點的高程及位置;也可將金屬標志埋設在堅固穩定的永久性建築物的牆腳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線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準點
⑹ 水準儀測量水平高度的計算公式
想了解一下,老師讓你做的是測水平高差嗎?還是超平,要看要求是什麼,如果是測高差的話,還要看是測導線嗎?還是直接給一個標高,然後計算他的填,挖方,看是什麼要求,才能回答你,最後還要看你是什麼樣的水準儀,普通的,還是電子的?
⑺ 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計算方法,內業計算方法,都需要計算什麼,和限差要求。急急!
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是什麼等級?內業計算最好用清華山維軟體,去軟體園內找一個山維軟體,裡面有使用方法。限差,你要看相關的技術規范。把問題補充好,我好盡一步回答!
⑻ 導線測量的步驟是什麼
1、導線施測前的准備工作
(1)業務准備:
1)學習技術設計書,了解工程的性質、來源、目的、技術要求、質量要求、工期要求等。
2)學習所涉及的各工程類別的相關規范,了解基本技術要求。
3)學習各工種操作、配合基本要求。
4)依據設計書要求,在已有的地形圖上大概設計出導線點位。
5)檢查已知點平面成果的投影帶號是否正確,各批已知點成果坐標系統是否統一,水準點等已知點高程系統與設計要求是否一致。
(2)儀器設備檢查及生產資料准備:
1)了解經緯儀、全站儀等型號,測距、測角精度,檢查儀器加常數、乘常數等參數設置是否正確。
2)在平坦的地面上鋼尺量距4~5m,用全站儀測量平距,檢查棱鏡常數是否設置正確,若有問題應及時向生產負責人匯報,以獲得正確棱鏡常數,重新設置。
3)實測前檢驗儀器在經過長途搬運後各項指標是否正常。
4)檢查棱鏡、覘板、基座、腳架是否正常,數量是否滿足生產要求。
5)檢查記錄手簿是否帶夠,若為電子手簿,應熟悉記錄手簿軟體,檢查軟體運行情況,與台式機數據傳輸情況等。
6)檢查輔助測量的物品是否齊備,如記錄板、鉛筆、鋼捲尺、做標記的紅布、木樁、油漆、毛筆等。
7)全站儀及對講機等需充電設備應及時充電。
2、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主要有踏勘選點並建立標志、測量導線邊長、測量轉折角和連接測量。
(1)踏勘選點並建立標志:首先調查搜集測區已有地形圖和高一級的控制點的成果資料,然後將控制點展繪在地形圖上,並在地形圖上擬定出導線的布設方案,最後到野外去踏勘,實地核對、修改、落實點位並建立標志。若測區沒有地形圖資料,則需到現場詳細踏勘。根據已知控制點的分布、測區地形條件及測圖和施工需要等具體情況,合理選定導線點的位置。實地選點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使相鄰點間通視良好,地勢平坦,方便測角和量距。
2)將點位選在土質堅實處,便於安置儀器和保存標志。
3)點所在處應視野開闊,便於進行碎部測量。
4)導線點的密度應夠,分布較均勻,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5)視線中間應無隆起,視線距地面最低不少於2m。
6)導線各邊長應大致相等,相鄰邊長的長度盡量不要相差太大,導線邊長應符合有關技術要求。
選定導線點後,應馬上建立標志。若是臨時性標志,通常在各個點位處打上大木樁,在樁周圍澆灌混凝土,並在樁頂釘一小釘;若導線點需長時間保存,就應埋設混凝土樁或石樁,樁頂刻「十」字,作為永久性標志。
為了便於尋找,導線點還應統一編號,並做好點之記。即繪一草圖,註明導線點與附近固定而明顯的地物點的尺寸及相互位置關系。
(2)測量導線邊長:可用光電測距儀(或全站儀)測定導線邊長,測量時要同時觀測豎直角,供傾斜改正用。若用鋼尺量距,鋼尺使用前須進行檢定,並按鋼尺量距的精密方法進行量距。
(3)測量導線轉折角:導線轉折角分左角和右角,在導線前進方向右側的轉折角為右角,在導線前進方向左側的轉折角為左角。可用測回法測量導線轉折角。
一般在閉合導線中均測內角,若導線前進方向為順時針則為右角,若導線前進方向為逆時針則為左角;在附合導線中常測左角,也可測右角,但要統一;在支導線中既要測左角也要測右角,以便進行檢核。各等級導線測角時應符合其相應的技術要求。
(4)連接測量:當導線與高級控制點連接時,須進行連接測量,即進行連接邊和連接角測量,作為傳遞坐標方位角和坐標的依據。若附近沒有高級控制點,則應用羅盤儀施測導線起始邊的磁方位角,並假定起始點的坐標作為起算數據。
(8)水準導線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選擇相鄰點相互通視的一系列控制點構成導線,直接測定導線的各邊邊長及相鄰導線邊的夾角,已知一個點的坐標和一條邊的方位角就可以推算出所有其他控制點的坐標.
測法
三角(三邊)測量:在地面選一系列控制點,相互連接成若干個三角形,構成各種網(鎖)狀圖形。通過觀測三角形的內角或(邊長),再根據已知控制點的坐標、起始邊的邊長和坐標方位角,經解算三角形和坐標方位角推算可得到三角形各邊的邊長和坐標方位角,進而有直角坐標正算公式計算待定點的平面坐標。
導線測量: 將控制點用直線連接起來形成折線,成為導線,這些控制點為導線點,點間的折線便稱為導線邊,相鄰邊的夾角稱為轉折角。於坐標方位角已知的導線邊線連接的轉折角稱為連接角。通過觀測導線邊的邊長和轉折角、根據起算數據經計算獲得導線點的平面坐標,稱為導線測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線測量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線測量
⑼ 水準測量中的轉點怎樣算出來的
轉點,也是過程稱呼而已啊計算方式,就是測出高程相同,樓主別想復雜了根據 BM(已知點)+後讀數-前讀數=高程。
如果多次轉站,公式還是一樣,只是現在的第一站的前視點變成第二站的後視點。
「加後視減前視」,是不是第一次架儀器測量渠道底點A讀數為0240,尺子移動到轉點讀數為0130,尺子不動進行第二次架設儀器,讀轉點讀數0145,尺子立在渠道底點B讀數為0280,如果是這樣0240和0145是後視,0130和0280是前視,B點高程=A點高程+0.240-0.130+0.145-0.280。
(9)水準導線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1、必要性。工程水準測量中基本都需要用到轉點,否則會因儀器觀測視線過長而引起大的誤差。
2、實用性。通過轉點,可以讓水準測量形成各種完整的測量方法,如附合導線測量,閉合導線測量等。同時轉點也是評定水準測量的精確度的重要手段。
3、隨機性。轉點不像水準點觀測點等需要長期或短期固定在一個穩定的地方,它並不需要固定,只是隨機挑選地質較好方便擺放尺墊或者儀器的點就可以觀測,讀取數據後即可以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