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提車時需要注意什麼
提車的時候:1.觀察公里數不要超過20公里,一般都是10公里以內 2.觀察水箱表面,如果有小坑或蚊蟲殘骸,說明該車高速行駛過 3.觀察剎車片,說不定有劃痕,那也許是試駕車 4.檢查燈具,音響,雷達等電子設備,零部件中,電子設備是最愛壞的 5.現金購車攜帶自己的有效證件,貸款需要照片,保人照片,戶口本,未婚證 6.4S店交車的時候會讓你對車載設備的狀況進行檢驗然後簽字,確保完全沒問題。 7.觀察車身及內部,有瑕疵及劃痕的要對方提出合理解釋,然後換車。 8.查看後備箱工具及備用輪胎,確保備用輪胎沒有下地並紋理清晰,工具齊全。 9.先砍價,然後再要東西,最後再找個熟人,這個才是砍價的王道 10.完畢 1)確認新車 *)出廠日期(必須是一個月內生產的) *)車架號 *)發動機號 *)產品合格證(號碼與車架號,發動機號一致) *)產品說明書 *)車型、功率、排量、坐椅數量、發動機型號等均要求說明書與實物一致 *)總里程數<50km *)輪胎磨損:看輪胎沒有小突起柱狀膠條,不能以此來判斷輪胎是否新舊,不過有經驗的師傅還是可以看出來。 *)剎車盤磨損:如前剎車盤已磨出明顯溝槽印,不能要 *)保修單(保修單上必須有4S的印章,證明是4S正式發的貨,日後就可在其它維修站享受保修了) 2)查動力、傳動和制動部分 *)檢查各種油品:看地上有沒有機油點、底盤有沒有油污。要看上、下、左、中、右,上就是發動機上蓋,下就是油底殼,左右就是兩邊傳動軸皮套處,中是飛輪盤旁護蓋下部,這些部位可從狹逢處看到,標準是不能有濕潤的沾灰現象,地面無油跡。拉起機油尺(黃色的拉手),檢查機油是否清亮,是否油位合適。拉起變速箱油尺檢查變速箱油是否清亮,是否油位合適。 *)水箱冷卻液液面滿,水管無泄漏 *)看電瓶液面是否合適、電瓶接頭有否腐蝕、小窗是否綠色、蓄電池連線是否緊固,其它各處線頭聯接是否有晃動等。 *)看發電機、壓縮機的皮帶松緊度*)第一次點火後不要轟油門,看會不會自動熄火 *)啟動發動機,轉速表應打到1000轉以上,再平順滑落至750轉左右 *)怠速時發動機聲音應均勻,平穩,連續 *) D擋怠速時有無明顯的抖動(聽不見聲音只是抖動),怠速時方向盤是否抖得厲害 *)慢加油發動機聲音無異響,急加油發動機反應准確、迅速、干凈 *)猛踩猛放油門時聲音要和順,中間不能有雜音 *)遠聽發動機聲音:打著兩輛車,站在中間位置,感覺聲音大而雜的淘汰掉 *)試剎車:務必細心體會剎車踏板踩下去的深淺變化! *)手心接近排氣管,不要碰到,感覺應該是排氣管排氣連續,掌心潮濕但沒有機油味 *)試車以後,打開發動機罩蓋,看看裡面是不是煙霧騰騰 3)查外觀和門窗 *)順光、逆光檢查車漆,看有無劃痕、小坑、異色、斑點 *)引擎蓋、車門、保險杠、後備箱表面平整、光亮,縫隙要小,車面要平 *)門縫、前後車燈縫隙是不是均勻、對稱 *)前大燈與前蓋縫隙是否過大 *)發動機艙左右前端、大燈部位金屬板和尾箱後端左右金屬板有無扳金的痕跡(褶皺) *)分別打開左右兩個前門門鎖,看按鈕是否過緊、不能轉動 *)看車門踏板和門框、水槽的外觀 *)玻璃是不是原配的(看玻璃下腳的標記) *)各塊玻璃是不是平整、透亮 *)前風擋必須特別平整,從各個角度看外部景物都無形變 *)用手輕敲後風擋和車門玻璃,不應炸裂 *)車門開啟是否靈活,開門鎖時不應太吃力,門軸轉動時不應有雜音 *)關門是否能一步到位,4個門都要試 *)檢查4個門的內外拉手(共8個),都應該順滑、乾脆且無雜音 *)車門密封膠條嚴不嚴,洗車時漏不漏水 *)行李箱蓋密封嚴不嚴 *)按住四個輪子上方的車身向下壓幾下,看四個角的反彈能力。可用手大力按動車身一角,松開後,看其彈動次數,在1-2次之間為好 *)把車停住按一下車前角,如果減震會響可能是彈簧上邊的膠墊壞了 *)檢查4個輪胎和備胎的胎壓、胎紋,螺栓和螺帽的扭力,氣帽嘴在否,輪轂飾蓋安裝到位 *)備胎與4個輪胎規格應該一致 *)後備箱下面的縫隙是否均勻,不均勻會使其受力不均,卡口易裂 *)檢驗遙控器的各項功能 *)四個電動窗的升降,反復多次試: a)升降是否順暢,玻璃到底後位置正不正,是否沖底b)左前窗玻璃能不能一次升到頂,玻璃與膠條是否較勁 *)試中控門鎖、兒童鎖是否起作用,門鎖對位準確否 *)調節方向盤上下角度 *)晃動助力轉向方向盤,上下不應有間隙,左右自由行程不應過大 *)打開空調,試A/C開關,冷熱都要試,時間長些 *)按汽車喇叭,聽鳴笛聲 *)試雨刷:要看它會不會噴水,噴水角度對不對,測不同檔的速度是否明顯、順滑,是否刮干凈,噪音如何*)雨刷能不能回到底 *)眼鏡盒打開後能否關到位 *)天窗開關控制有無問題,試驗各項功能 *)升起、放下後窗電動遮陽簾*)瀏覽說明書,對著說明書詳細檢查各項功能、各種按鈕、開關是否都有效 *)查看點煙器工作是否正常 *)查看車內各種燈:前後閱讀燈、開門燈、前門檻燈、行李箱燈(車內燈可能虛接,有時不亮) *)查看儀表盤指示燈、開門報警、燃油告警燈、安全帶燈、手剎燈和其它告警指示燈是否正常*)調節儀表盤夜光燈、指示燈亮度以及大燈俯仰角度 *)查看真皮座椅有無開裂(小口子) *)試驗安全帶功能,快速拉動安全帶,應該會卡死拉不動 *)試內後視鏡、遮陽擋板及開關 *)測試後窗電加熱除霜功能,後雨刮 *)熄火後試聽CD音響和收音機功能:換碟、AM/FM、選台、音量、各個按鈕 *)點火後音響有無高頻交流聲(熄火時沒有的) *)看檔位顯示是否正確,測里程復位功能 *)查看儀表盤上時鍾是否正確,學習怎樣調節之 *)車內開啟加油口、後備箱和發動機艙蓋 *)在平地上測試手剎功能,自動檔的掛N檔推車 *)檢查車內飾板、拉手、手套箱和帶鎖的雜物箱 *)檢查內飾件是否過於粗糙,各組件安裝是否緊固、有無松動,有LD最好,LD通常心細 *)看車內地毯下面有沒有水。如果有,就是車的封閉性不好或者有其它問題 5)車外部燈光 *)大燈(遠光、近光),左右前照燈燈光強度、角度是否一致 *)方向燈、故障警告燈:6個都看(前、後、左、右、兩側後視鏡) *)前、後霧燈 *)剎車燈,包括高位剎車燈 *)倒車燈 6)試駕並接車 *)加93#汽油約50升 *)調好駕駛員座椅和三個後視鏡 *)試剎車:仔細體會剎車踏板踩下去的深淺變化和制動力大小的關系 *)油門:提速、降速都可由油門平順控制;油門踏板跟腳,反應靈敏;腿腳自然舒適 *)在平直的路上松開方向盤,車應該直行;拐彎以後松開方向盤,車應該自己跑回直線,需要做一些微調,大角度專項回正以後,轉向燈應能自動回位。 *)打盡方向,聽聽有無異響,不要超過5秒。 *)遇顛簸時車的前後減震會發出類似硬塑料摩擦的聲音(此聲不應有但卻普遍存在,盡量找出聲音的來源 *)檢查隨車配件是否齊全,特別是產品說明書、千斤頂、工具包 *)試駕一段路程再上快速主路,關鍵是要先熟悉一下車性 *)頭500公里以內車速應控制在80km/h以下,發動機轉速不要超過3000rpm
B. 剛提車,過兩天自己第一次上高速,需要注意什麼
很多新司機都覺得高速車少更安全,其實如果你不懂高速公路的安全行車細節很容易發生危險,接下來我就跟大家說說開車上高速必須注意的安全細節。
上長途高速駕駛之前建議在環城高速上有一定的駕駛經驗,比如北京的五環路,不堵車的情況下能開到 100,而且上面車多,能練習好超車跟車經驗,這樣不會到了跨省市高速上看到旁邊的車 120 甚至 150 開過去的時候自己心慌。
一個司機想要安全駕駛,有兩點很重要,一個是預判,另一個是讓。
一個優秀的司機不但要做到不撞別人,而且要能做到預判情況避免被別人撞,所以這一句話我覺得是不對的:「有個二十多年駕齡的老司機對我說,遵守交通法規,走好自己的道,後面的車撞你也是沒辦法的事,共勉!」
●高速駕車一定要做好預判
預判就是:你視線里能看見最前面的車剎車燈亮了,你雖然和它還隔著三四輛車,但也開始減速,而不是等到你前面的車減速的時候才減速。
預判就是:你前面的大巴停了,你不是加著油從一邊竄過去,而是慢慢從一側開過去,快過大巴的時候按喇叭提醒行人。
預判就是:左邊的或者你前面的車本來和你一樣正常行駛,突然他開始減速了,那證明他想變道出去了,這時候你選擇靠左側行駛把車道讓給它。
預判是需要足夠的駕駛經驗才能積累下來的,能對各種特殊情況提前預判,才是一個好司機。
讓就是不管你看別的車順不順眼,不管他剛剛是瞎變道了還是猛剎車了,該讓你就讓,避免一起事故比兩人在路上扭打好得多。
●高速公路駕駛經驗
1、上高速之前檢查好輪胎水溫,有條件連剎車片也要檢查。每次啟動行駛或者倒車之前,一定要檢查一下車周圍的障礙物和輪胎下有沒有玻璃渣磚頭岔。
2、高速上駕駛,變道超車之前一定要打轉向燈,確定後車比較遠的時候再變過去,而且變道的關鍵是你的車速要大於平均車速,而不是減速變道。在進入超車道之後,要超過車之前記得用大燈閃你要超得車兩下,提醒他有人要超車。
3、在高速上駕駛,最安全的速度是100到120的時速,高於140會被罰款而且剎車距離過長,低於80你在高速上就是蝸牛,一旦後車沒注意就會被追尾,追尾確實是後車全責,但我相信你不想這樣被追尾。
4、在道路上一定要遠離大車,尤其是拉鋼筋的車,就像這種車由於鋼筋長度超出車尾下垂,一到夜間,在道路沒有路燈的路上這種車是純粹的殺手,因為下垂的鋼筋把貨車的反光條擋住了,沒有路燈的道路根本看不見這種車,經常可以看到這種車出事故,而且往往都是後車追尾,因為高速小車一般都是 100 以上,而這種車車速一般才 80 不到,小車由於看不到反光板經常是離大車還有 20 米的時候才發現有車,這時候剎車都來不及了,經常出現鋼筋從前戳穿到車尾的慘劇。
與這種車保持距離要麼在後面10來米的地方跟著,前方路空的情況直接甩的遠遠的,絕對不要和這種車平行駕駛,否則遇到拐彎的時候你就成為這樣的了不管你的車是10萬還是1000萬,絕對活不下來。和這種車要麼就讓,要麼就超,絕不要平行駕駛。
5、高速上駕駛並不是看著前路平坦就可以放心的和副駕駛的MM互動了,高速路上不只有車,還有這些這種破輪胎一般是半掛大貨爆胎後掉在路上的,在高速行駛的情況下一旦壓上車輛很有可能直接失控,後面的事情就很嚴重了。所以不建議車速超過 120,車速越快打方向偏離越大,出事也就越嚴重。
6、你說你是近視散光還要夜間駕駛看不清路上障礙物怎麼辦,沒事,我也是散光加輕度近視,以前還做過激光手術,我在夜間駕駛就兩點,前方沒車的情況下開遠光燈速度慢點,前方有車的情況下跟著前車的尾燈跑,保持100米左右左右的距離跟著,只要前面車沒事,你跟著跑的肯定沒事。
7、高速駕駛的時候盡量走中間車道,一方面是不佔用超車道,另一方面是一旦你的車爆胎,兩邊都有足夠的空間讓你來大方向減少損傷,如果你靠著超車道一直開車,一旦左前輪爆胎估計 1 秒內就能裝上中間隔離帶。而如果是中間車道,至少還能給你抓穩方向盤減速的時間。
8、高速上沒有特情不要跟在大車後面走,因為一般大車的速度是在80左右,如果這個大車跟在另外一個大車後面,速度一般就到了70了,拉滿貨的大車甚至會到60的速度。如果你跟在後面速度也會被壓下來,這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左邊超車道的車們都是用110到120的速度嗖嗖的飛過去,當你的速度被壓制到70以後你想要變道超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你前面的大車把你壓住了,你左邊的小車按著喇叭嗖嗖的過去。所以原則上不要跟在大車後面,要跟也只跟超車道的大車,超車道的大車超車之後會變道到慢車道,這時候你直接加油就可以走了。
C. 新車提車需要注意什麼
1、提車前帶齊票據。如發票、出廠證、保險單、保修單,以及說明書。
2、提車時,按票證查對實物。如查對車色、排氣量、出廠年份、車架號、發動機號是否與實際相符。
3、環繞汽車一周,仔細查看油漆顏色、全車顏色是否一致。車身表面有無劃痕、掉漆、開裂、起泡或銹蝕。用手摸一摸有無修補痕跡,不要被臟物或灰塵遮住殘傷痕跡,以此檢查是不是二手車。
4、檢查輪胎規格,備胎與其他4個輪胎規格是否相同並注意出廠周數(注意:寶來有三種輪胎:固特異、大陸、韓太,軒逸有吉瑪斯、固特異)
5、查看前照燈(大、小燈)罩是否損壞,車門、車窗是否完整,後視是否良好,前、後擋風玻璃有無損傷。
6、用手壓汽車前、後、左、右四個角,鬆手後按壓部位跳動不超過2次,表示減震器性能良好。
7、檢查汽車有無(冷卻液、潤滑液、制動液、電解液及製冷液)泄漏現象。
8、打開車門,檢查車內座椅是否完整,座椅前、後是否可以調整。椅套是否整潔,沙發是不是真皮沙發,地面是否清潔、密封良好。車門把手開、關門是否靈活、安全、可靠,門窗密封條是否損壞。手動(或電動、液壓)車窗玻璃操縱機構工作是否正常。察看後視鏡中景物圖像是否清晰。
9、坐進駕駛室,接通電源開頭,檢查刮水器、噴水清潔器工作是否正常。接通燈系開頭,檢查前照燈(大、小燈)、制動燈、防霧燈等工作是否正常。按一按喇叭按鈕開關,檢查喇叭是否響。檢查里程錶有無計錄數字,其數值,新車一般不超過60公里為好。
10、啟動發動機,先觀察各種儀表及報警裝置工作是否正常,當水溫和機油壓力正常時,聽發動機運轉是否正常,是否有異響;丟油門(放鬆加速踏板)怠速是否穩定。下車觀察排氣管排煙是否正常。(以排氣連續且手心無味、無色為好)
11、進行路試,檢查汽車的加速、怠速、負荷、制動等性能,操縱的穩定性、行駛的平順性和通過性。
12、檢查前輪減震器運輸保護套筒(黃色的)是否已解除。
步驟一:車輛靜止時的外部檢查
1、觀看漆面,以45度角仔細看發動機罩和車頂平面,因為較汽車側立面來說,汽車上平面著漆效果最能體現噴漆工藝的水平,也是最容易暴露暇疵的部位,無論哪一遍漆層處理得不好。都容易產生皺紋、鼓泡。噴漆工作環境衛生較差時,還容易在漆層留下斑點, 自然會大大地影響美觀——誰都不希望買一輛長著「青春痘」的汽車不是?總之,車表面顏色應該協調、均勻、飽滿、平整和光滑,無針孔、麻點、皺皮、鼓泡、流痕和劃痕等現象,異色邊界應分色清晰。
2、檢查車門、機蓋、後備廂門縫隙是否均勻、門縫膠條密封是否良好。關車門時,只需稍稍用力,車門便應自動銷止,且銷止可靠,開啟時應靈便,門軸不松曠,無噪音。車窗啟閉應輕便靈活、閉合嚴密,車窗玻璃透亮無波紋,前風擋玻璃不眩目。
3、車體防擦條及裝飾線應平直,過渡圓滑,介面處縫隙一致。
4、後視鏡應成像清晰,調節靈活。
5、輪胎氣壓符合要求時,在車前觀看車身、保險杠、男子板左右對稱部位離地高度應一致。
6、檢查輪胎(包括備胎)的型號和花紋是否一致,有無裂痕起泡現象。
7、從側面推、拉輪胎上側,感覺不松曠。
8、檢查前照燈,對稱安裝的燈的類型、規格、充色及照射高度應一致,變換遠近燈光,亮度及照射位置應正確,不偏離、散光,各種燈的安裝及光度應符合廠家出廠說明要求。
步驟二:檢查發動機
1、打開發動機罩,查看發動機及附件有無油污、灰塵,尤其是缸蓋與缸體接合處、機油濾清器介面處、空調壓縮機、轉向助力泵、傳動軸等結合縫隙處有無滲漏。抽出機油尺,看尺上的機油是否清潔透亮,機油量應處於兩刻度之間。
2、檢查冷卻液、制動液液面是否處於最大(max)和最小(min)刻度之間。
3、冷車起動發動機,應起動順利,每次時間不超過5秒,點火一兩次即可發動。起動後發動機轉速應平穩,不發抖、無異響。
4、改變發動機轉速時過度應圓滑,儀表盤相應的指針反應靈敏。加速時。發動機應無突爆聲和斷火、回火和放炮現象。穩定於某一轉速時,發動機應無異常響聲,儀表盤相應指針應平穩,無明顯波動。
5、在發動機以低、中、高速運轉一段時間後,使發動機穩定於怠速(一般800—900r/min)運轉一定時間,看發動機是否平穩,是否出現抖動和雜音。 6、同時觀察車後排氣管出口排出的廢氣,應無煙(環境氣溫低時的蒸氣除外)、無味(將手放在排氣口附近片刻,然後觀看手上有無油跡。聞一聞是否有氣味)。
7、發動機停車一段時間後,試熱車起動,在正常工作溫度下(攝氏60—80度)發動機應在5秒內一次起動成功。
步驟三:行駛檢查
1、汽車行駛前,將制動踏板踩到最大力,保持一分鍾,踏板不能有緩慢下移現象。同時可以用這個時間看看前方視野是否廣闊,感覺一下座椅是否舒適。注意,座椅過軟長時間駕車時容易感覺疲勞。
2、踩離合器時。應接台平穩,分離徹底。不打滑、不發抖。
3、變速器換擋應輕便靈活,擋位準確,不脫擋、不亂擋、無異響。
4、以低、中、高速行駛時均應平穩,車內無噪音。
5、汽車加速應快捷有力,以初速度20Km/h加速到40km/h所需的時間越短證明車的動力性越優秀。
6、行駛中路遇凹凸不平或碾過石子時,輪胎產生跳動後應有自動回位的效能。
7、以20km/h—30km/h的速度直行時。手暫時離開方向盤,看看汽車是否存在跑偏、側滑等現象。
8、行駛中轉向機構應操縱靈活,做「O」形行駛,看轉彎半徑(半徑越小,汽車機動性能就越好),當車輪轉到極限位置時,不應與其他部位有干涉現象。做「S」形行駛,看看轉彎的靈活性。
9、速度為30k m/h時摘檔,滑行距離應在160米以上,可參照路邊的電線桿,兩桿之間距離通常約為50米。
10、制動應靈敏、迅速、有力,不跑偏、不側滑。制動距離符合出廠規定。 11、對照說明書,根據季節試用車上的暖氣或空調及其他設施,看是否符合廠家規定。
12、檢查燈光及各種信號標志是否齊全、有效、准確、可靠。
13、最後驗證行車油耗,看看經濟性指標是否符合規定。
步驟四:停駛後的檢查
1、打開發動機罩,再次檢查有無漏油、漏水、漏電、漏氣現象。
2、觀察汽車底部的前後避震器、剎車泵、變速器、傳動軸等處有無漏油現象。
3、在有一定坡度的地面上,檢查駐車裝置是否有效、可靠。
4、小心、快速地點觸剎車盤、轂,看看是否燙手。
5、試用中控銷或門銷、防盜器等設施是否有效、可靠。
通過以上步驟。可以大體考察出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性能,大家可以將這些與其使用的方便性、維護的簡便性和汽車配件供給便利性等其他方面綜合考慮,盡量選擇售後服務保障體系比較完善的廠家。從安全方面著想,也要盡量選擇有安全氣囊、ABS防抱死裝置的汽車。
D. 提車注意事項以及驗車的步驟
觀察車身漆面,檢查車輛銘牌,擋風玻璃,檢查發動機艙內,查看車門縫隙。檢查輪胎生產日期,查看內飾,檢查車輛基本功能。
1、首先肉眼觀察車身漆面,檢查車漆是否有劃痕和磨損,在充足陽光下觀察車漆是否有色差,打開車門推拉幾個角度讓光線從不同的角度照射來檢查鈑金是否平整。
注意事項:
1、如果由4s店負責上牌,辦理保險,那麼就還需要從銷售手上拿取保險單正本、保險發票、交強險發票、車船稅發票、購置稅發票、完稅證明以及交強險標。
2、如果車窗玻璃距離新車生產日期太遠,一年或以上,那麼很有可能是車窗玻璃被更換過。
E. 提車時要注意些什麼
第一步:看車底盤和電瓶 :趴下身看地下都沒有機油點,底盤有沒有油污。新車電瓶沒啥可多看的,只看接頭有否腐蝕以及小窗是否綠色就行了。注意電瓶接頭一般是松的,開走前一定要擰緊.
第二步:拉出機油尺看機油顏色 :有些車跑了許多公里,但是里程錶不接,還是十幾公里,愣冒充是0公里!看的時候要著車三分鍾後熄火,拉出油尺用紙巾擦拭,油黑的淘汰。
第三步:遠聽發動機聲音 :這個只能憑感覺了。操作方法是,打著兩輛車,你站在中間位置,離開兩車距離相等,你感覺到聲音大的淘汰(是明顯大於別的車),可以轉個身再聽,以免你兩耳聽力不同出錯覺。
第四步:細聽發動機聲音 :挑車這么精貴的東西還是小心點好,你越認真經銷商越不敢馬虎你,我就見過弄個聽診器去挑車的主!他聽診器頭上包塊毛巾,按在發動機各個面聽了十幾分鍾!這里要詳細說明一下,這樣你才能聽見發動機內部的聲音是否有雜音,比如環子聲、敲缸聲、氣門的嘀嘀聲等等。好發動機只有一種『呼嚕呼嚕』聲,不會有其他的雜音。不過這種方法要靠平時有意識進行的經驗積累,一句兩句說不清楚,總之就是多聽些車好了。羅嗦一句:有人能幫忙時,要他踩油門升發動機轉速你再聽聲音。然後要他用塊什麼破布堵住排氣口,假如發動機聲音明顯變沉並幾秒鍾就熄火,就是好車!否則就是什麼地方漏氣。
第五步:檢查做工,要看各個線頭聯接情況,是否有晃動等等,這個各位都會自己看,不多說了。
第六步:看全車外觀。 看車門的縫隙是不是均等。另外,看外觀時還要注意玻璃是不是原配的,玻璃下腳有標記,以免你精心挑選的結果是輛有過事故的車(這事不是沒發生過)。(羅嗦幾句:挑二手車第一步要檢查的是發動機艙左右前端、大燈部位金屬板有無扳金的痕跡,假如要是有褶皺等,一般就是事故車了。對於後尾箱左右後端金屬板也是如此方法檢查。) 補充一點,小的剮擦偶認為基本上能處理的天衣無縫,不非常仔細觀察看不出來,但事故中如傷及輪胎,只要不換,就沒法修補.
第七步:這時候才是你進駕駛倉的時候 ,經銷商都說,一看見上來就迫不及待進駕駛艙挑車的就知道是新手!最怕那種圍著機器轉了半天不進駕駛艙的。這里也沒什麼說的,對著說明書檢查各種按鈕、開關是否都有效。燈光、音響、空調、座椅、安全帶、電動窗等等的調整,要不厭其煩的一個一個測試。別聽經銷商的,他們總告訴你「放心吧,都是新車!什麼問題沒有!」 大家一定要仔細檢查,控制檯面板是一個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這里要強調的是離合和剎車的挑選,由於現在許多經銷商不允許試車,幾乎無法挑選,只能憑感覺了:
1、冷車時:踩住離合掛各個檔位,務必要求各檔都很順暢。
2、冷車時:踩住離合掛各檔,然後松開離合要求能摘檔。有的檔位鬆了離合摘的很費勁,這就是車與車之間要對比的。
3、熱車時(許多經銷商不允許挑車時發動機熱車掛檔,不管他,堅持這么做!重復1的程序。
4,熱車時不掛檔,狠踩剎車,務必細心體會剎車踏板能踩下去的深淺變化!要求次次深淺相同,但是不能踩到觸底,否則就是要調整了。
對於轉向機,確實沒辦法了,經銷商不讓試車也不讓原地打方向,我的車後來發現方向打死有皮帶聲,一保時維修調整過,不過據說奇瑞方向打死沒聲的極少,也就不在乎了。
好了,假如你真的照著這些步驟做了,基本上能保證你的車沒什麼大問題。挑車時要注意的就是眼到、耳到、手到!多看多聽多摸就好。可別是心到喲,一上來就激動的不得了,總算有自己的車了的感覺,那可就壞了!
F. 新車如何正確拉高速拉多長時間
正確拉高速:
1、低速高轉速的行駛,當發動機保持在3000轉以上再換擋。讓每個檔位保持一段時間,使得活塞和齒輪都處於各個崗位的工作狀態,從而達到拉高速的目的。
2、自動擋車可以切換「手動模式」,或者使用低速擋來調節。
3、發動機轉速保持3000-5000轉之間。
4、首保前拒絕「拉高速」,否則嚴重磨損發動機。
新車「拉高速」只是為了減少發動機的積碳,並不是為了各大零件磨合。
(6)高速提車的正確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新車拉高速磨合原因:
1、新車拉高速磨合,並非指將新車開到高速公路上進行高速行駛,而是指拉高發動機轉速,使得發動機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轉速區間進行運轉,使得嚙合面的接觸更加吻合,內部零件表面變得更加光滑的一個過程。這樣做的目的除了提高發動機內部零件的光滑度,減小摩擦力以達到節油目的之外,還能起到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的作用。
2、早期國內的工業基礎較為薄弱,造車工藝比較落後,部分汽車零件的加工精度相對粗糙,甚至於同一部件都存在很大工差。這就需要在提車以後通過拉高速磨合來提高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3、而隨著國內汽車工業的體系成熟、自動化生產線的建立以及製造工藝的改進和完善,現在大部分的汽車零件加工精度都很高,加上許多汽車在出廠之前已經進行了冷磨合。這其中,冷磨合主要是指汽車發動機在專用的機床上用電機帶動的磨合。
因此現在的汽車已經不需要進行拉高速磨合的過程,只要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正常駕駛即可。
G. 請問提車要注意那些方面
第一章:總論及准備工作
要認真仔細按照交接所列內容逐項進行驗收,確定沒有問題才能簽字。一旦用戶簽字後發現瑕疵,有些質量糾紛很難分清責任。
提車前帶齊發票、合格證、保修單、用戶手冊。查對排汽量、出廠年月、車架號、發動機號,要與說明書上的一致,若不一致,車管所不給辦理上牌手續。挑車時帶上改錐、抹布、紙巾、CD盤和手電筒
第二章:車身外部的檢查
車身外部主要是對漆面的檢查。第一步是讓經銷商將車停放到室外光線充足的地方;第二步是遠觀,圍著車身走一圈,仔細查看油漆顏色、全車顏色是否一致(以45度角仔細看發動機罩和車頂平面,因為較汽車側立面來說,汽車上平面著漆效果最能體現噴漆工藝的水平,也是最容易暴露瑕疵的部位),把容易找出的瑕疵先找出來,而且要多看看車身底部和頂部這些不容易察覺的地方;第三步是細看,接近車身用較近的距離觀察車身漆面有無擦傷、開裂、起泡或銹蝕和劃痕以及補過漆的痕跡。用手摸一摸有無修補痕跡,不要被臟物或灰塵遮住殘傷痕跡,以此檢查是不是測試車。還要查看車門縫隙是否均勻一致(縫隙有的大有的小不說,有些車前車蓋都是兩邊不對稱的縫隙),車門開啟是否靈活,油漆面有無刮傷,角落邊緣有無銹跡等等。查看前後擋風玻璃有無損傷。另外,還要注意玻璃是不是原配的,玻璃下腳有標記,以免你精心挑選的結果是輛有過事故的車(這事不是沒發生過。檢查是否是事故車,第一步要檢查的是發動機艙左右前端、大燈部位金屬板有無扳金的痕跡,假如要是有褶皺等,一般就是事故車了。對於後尾箱左右後端金屬板也是如此方法檢查。小的剮擦,JS基本上能處理的天衣無縫,不非常仔細觀察看不出來,但事故中如傷及輪胎,只要JS不換,就沒法修補)。
第三章:底盤及滲漏檢查
打開前蓋,檢查電瓶、水箱是否泄漏,各部分走線是否合理,有無混亂。檢查剎車油和冷卻劑是否在廠商規定的MIN和MAX線之間,方向液壓油麵也應在MIN-MAX之間。檢查發動機皮帶是否有縱向裂紋。新車電瓶沒啥可多看的,只看接頭有否腐蝕以及小窗是否綠色就行了。要看各個線頭聯接情況,是否有晃動等等,注意電瓶接頭一般是松的,開走前一定要JS擰緊。檢查汽車有無(冷卻液、潤滑液、制動液、電解液及製冷液)泄漏現象,通常可能漏油的部位是發動機的油底殼、變速器和後橋,只要觀察一下這些部件的外殼是否有滲漏的油跡,或觀察地面車底相對應發動機、變速箱、減振器、水箱、四輪內側等是否有滴油、滴水的痕跡,即可判明。檢查散熱器是否有水滴在地面或者散熱器下部是否有明顯的水滴凝集,用手摸摸散熱器底部,若有較多的水份,則可能散熱器存在漏水問題。檢查發動機油底殼是否有機油滲漏;檢查後橋主減速器殼是否有潤滑油滲出;檢查轉向器(動力轉向)是否滲油;檢查燃油供給系統,特別是燃油濾清器、各燃油管路是否漏油等。有條件的話將車用舉升機抬高至一人高的高度,仔細檢查底盤部分是否有漏油和滲油現象,看看懸架部分有無裂紋現象,如果沒有條件將車抬高,可晃動車身,觀察以上情況,在這種條件下檢驗時最好將車發動,在運轉中檢查。(光線暗時,手電筒可派上用場)
第四章:發動機的檢查
檢查出廠日期,看看引擎各部分是否干凈,尤其是旮旯之處(開過的車這些地方容易藏污納垢且不易清理)。然後拉出機油尺,觀看機油的容量和清潔度。觀察里程錶上的公里數,在60(有的說200)公里以下都屬於0公里車,但消費者在選購車輛時要眼亮心明,不要相信儀表上的數據,通過觀察輪胎的磨損和底盤的清潔程度可以知道,你要的車是否做過樣車,還可以看看腳踏板的清潔程度來驗證。也可以請有專業知識的人通過觀察熱車機油的含金屬屑量(著車3分鍾後熄火,拉出油尺用紙巾擦拭,油黑的淘汰)和輪胎的磨損痕跡來判斷是否是「零公里」新車。啟動發動機,在冷啟動時注意轉速表指針的變化。正常情況下指針應打到1200轉左右,然後正常平順的滑落至800轉。觀察各種儀表及報警裝置工作是否正常,當水溫和機油壓力正常時,要通過對發動機的聲音和反映進行檢查,首先聽怠速的聲音,應該是平穩而且連續的,不應該有金屬敲擊聲和其它異響。發動機的挑選遠聽發動機聲音。這個只能憑感覺了。操作方法是,打著相鄰的兩輛車,你站在中間位置,離開兩車距離相等,你感覺到聲音大的淘汰(是明顯大於別的車),可以轉個身再聽,以免你兩耳聽力不同出現錯覺;細聽發動機聲音。可以打開前蓋,用個螺絲刀一端頂在發動機上,另一端頂在耳朵上聽聲音(挑車這么精貴的東西還是小心點好,你越認真經銷商越不敢馬虎你。曾有人帶著聽診器去挑車,聽診器頭上包塊毛巾,按在發動機各個面聽)。這樣能聽見發動機內部的聲音是否有雜音,比如環子聲、敲缸聲、氣門的嘀嘀聲等等。好發動機只有一種「呼嚕呼嚕」聲,不會有其它的雜音。不過這種方法要靠平時有意識地進行經驗積累,一句兩句說不清楚,總之就是多聽些車好了。有人能幫忙時,要他踩油門升發動機轉速你再聽聲音。然後要用塊什麼破布(就是前面說的抹布,畢竟是新車,要干凈些的)堵住排氣口,假如發動機聲音明顯變沉並幾秒鍾就熄火,就是好車!否則就是什麼地方漏氣。下車觀察排氣管排煙是否正常,將手伸到排氣口感覺一下排氣是否連續,正常的應該使掌心有點潮濕但不應有機油味,然後聽一聽慢加油的發動機聲音是否連續和有無異響,最後聽急加速的聲音和發動機對油門的反映是否准確和迅速,還要注意慢收油和快收油時發動機的反映是否干凈,如有滯後或者高速哨音,應該是有問題。丟油門(放鬆加速踏板)怠速是否穩定。原地靜止時,發動機轉速達到3500轉是否會有不同的轟鳴聲。加油門使發動機轉數達到滿刻度的2/3,讓有經驗之人在外聽聲是否有雜音及共振,確認共振區的大小,當然該區是越小越好。
第五章:車內檢查
車門把手開、關門是否靈活、安全、可靠,門窗密封條是否損壞。車門打開後在某個限制位是否有輕微晃動現象。查看座位上有無污垢,座椅前、後是否可以調整,安全帶是否完好
引擎不熄火,人坐進車內,手放在方向盤上,左腳踏離合器踏板,應感覺輕松自如,並有一小段自由行程;右腳踩下制動踏板不放,其應保持一定高度,若其緩慢下移,則表示制動系統有泄漏現象;油門踏板不應有犯卡、沉重、不回位的現象,腿、腳放在油門踏板上時,應自然舒適,這樣才能保證長途駕駛不疲勞。關好車門,將雙手放在方向盤和排擋桿的位置,分別在怠速和大油門狀態下感覺引擎帶來的抖動是否正常,聽聽傳入車廂內的聲音是否太大,再試試空調系統在冷熱工作狀態下的情況(開啟空調,觀察機器運轉是否平穩,聲音是否正常)。用手晃動方向盤,上下不應有間隙,左右自由行程不應過大,表面手感要好。檢查所有儀表顯示是否正常。然後關掉引擎,將點火開關放在打開位置,仔細檢查收音機、音響(所帶的CD盤這時可以用上。曾有的朋友在挑車時發現車上的CD機有問題,JS說是機頭壞了,想給他換一個CD機,但這個朋友沒要這輛車)、電動車窗、喇叭等的工作是否正常,檢查前照燈(大、小燈)、制動燈、防霧燈等工作是否正常。特別注意:倒車燈是否會常亮。要加長時間測試轉向燈,看是否有時候打了一直亮著,卻不閃。檢查室內各照明燈是否正常。看看車內裝飾件有無開裂、暴線、脫落等現象發生。手動(或電動、液壓)車窗玻璃操縱機構工作是否正常。檢查自動車窗升降和穩定,門窗升降是否平順。要多次嘗試各車窗下降時是否會沖底。電動窗是漸進式的,需要你一直按鍵到你需要的位置才停住。察看後視鏡中景物圖像是否清晰。檢查前後刮水器、噴水清潔器工作是否正常,雨刮是否颳得干凈。
H. 提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一、檢查生產日期
一切車輛的生產日期都會標示在車銘牌上,銘牌通常坐落右前門下方方位,假如你發現生產日期長遠,一定要及時換車,這些車肯定是寄存好久的庫存車。通常來說,國產車的生產日期要控制在三個月以內,進口車要控制在半年以內。
二、檢查外觀
看新車時,一定要細心地檢查新車的各個旮旯,一個人檢查不過來把家裡人也叫來,看看新車有沒有劃痕、凹痕之類的瑕疵,也要留意一下底盤是不是有生銹狀況,假如有,這輛車肯定是庫存車。
三、檢查發動機艙
外觀還好說,發動機才是一輛車的要害,新車的發動機艙一定是適當潔凈沒有滲油的,你要用手摸摸,看看手上有沒有油污粘上。
四、檢查內飾
內飾是決定司機和乘客是不是舒服的環節,進入車間看看內飾有些沒有臟、分布塵埃的狀況,看看是不是二手翻新車,再檢查一下各個設備的運用狀況,摸一摸座椅和車門的密封膠條。
五、檢查輪胎斑紋
新車不能光看里程錶,一些4S店存在新車調里程錶的嫌疑,所以,要查驗新車輪胎的磨損狀況,看看磨損是不是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