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局部阻力因數的經驗公式是怎麼得到的
hf=-Δp/ρ.局部阻力表示為動能u^2的倍數,hf'=ξu^2/2
也可表示為管件的當量長度hf'=λlu^2/2d.λ可根據雷諾數Re求得,層流λ=64/Re,另外還有一些公式雷諾數在3000~1×10^5,λ=0.3164/Re^0.25.對於雷諾數在3000~3×10^6,λ=0.0056+0.5/Re^0.32,還有其他的可以通過查表λ與Re ε/d可得,
⑵ 局部阻力的計算方法有
局部阻力都有一般線性關系!用硫酸銅來解析
⑶ 管道阻力怎麼計算
分為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是由管道附件(彎頭,三通,閥等)形成的,它和局阻系數,動壓成正比。局阻系數可以根據附件種類,開度大小通過查手冊得出,動壓和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沿程阻力是比摩阻乘以管道長度,比摩阻由管道的管徑,內壁粗糙度,流體流速確定。
具體數值計算請查閱工程手冊。
⑷ 計算局部阻力系數的經驗公式
公式:動壓= 局部阻力系數*ρ*V*V*1/2,局部阻力系數是流體流經設備及管道附件所產生的局部阻力與相應動壓的比值,其值為無量綱數。
液體在直管中流動時的壓力損失是由液體流動時的摩擦引起的,稱之為沿程壓力損失,它主要取決於管路的長度、內徑、液體的流速和粘度等。液體的流態不同,沿程壓力損失也不同。
液體在圓管中層流流動在液壓傳動中最為常見,因此,在設計液壓系統時,常希望管道中的液流保持層流流動的狀態。
(4)局部阻力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當分流比一定時,阻力系數1、2均隨管徑比的增大而減小。管徑比越大,阻力系數1、2的降幅越小,當管徑比大於0.8後,對二者的影響不再顯著。分流比越小,管徑比的影響越小。當管徑比為0.38時,斜支管水流速比較高,三通內水流速分布很不均勻。
管徑比越大,直支管、斜支管、主管的管徑越趨於一致,流速分布越趨於均勻,主管上部的低速迴流區也有所縮小。
⑸ 局部阻力損失計算公式是什麼
局部阻力損失的計算-局部阻力系數與當量長度
通常採用以下近似方法。
(1)近似地認為局部阻力損失服從平方定律:
⑹ 化工原理 局部阻力損失的計算
局部阻力損失當然與流體的性質有關!
不過在實際應用中,因為阻力系數都是試驗結果,流體的黏度其實是包含在阻力系數之中了。因此,並非不同流體都採用相同的阻力系數。
⑺ 測定局部阻力損失有哪兩種方法
局部阻力損失通常有兩種表示方法,即當量長度法和阻力系數法。
流體流過某管件或閥門時,因局部阻力造成的損失,相當於流體流過與其具有相當管徑長度的直管阻力損失,這個直管長度稱為當量長度,用符號le表示。這樣,就可以用直管阻力的公式來計算局部阻力損失,而且在管路計算時.可將管路中的直管長度與管件、閥門的當量長度合並在一起計算。
在管路中流動的阻力分為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
礦井通風局部阻力
在風流流動過程中,由於邊壁條件的變化,使均勻流動在局部地區受到阻礙物的影響而破壞,從而引起風流的流速大小和方向,或分布的變化或產生渦流等,造成風流的能量損失。
流體的局部阻力
流體的邊界在局部地區發生急劇變化時,迫使主流脫離邊壁而形成漩渦,流體質點間產生劇烈的碰撞,所形成的阻力稱為局部阻力。
⑻ 局部阻力系數是什麼
局部阻力系數與流體方向和速度變化有關的系數,具體功能是用於計算流體受局部阻力作用時的能量損失。
局部阻力損失計算公式:動壓=局部阻力系數*ρ*V*V*1/2。局部阻力系數是流體流經設備及管道附件所產生的局部阻力與相應動壓的比值,其值為無量綱數。局部阻力有阻力系數法和當量長度法兩種計算方法。當量長度法的基本原理是指將管段的局部損失轉變為沿程損失來計算。
簡介介紹
局部阻力系數隨雷諾數的變化如下,局部阻力系數瘦雷諾數的制約影響非常的大,通常的來說,在標准大氣壓下,局部阻力系數隨著雷諾數的變化而下降。局部阻力系數在流動力學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主要受制於雷諾數的變化。
妨礙物體運動的作用力,稱「阻力」。在一段平直的鐵路上行駛的火車,受到機車的牽引力,同時受到空氣和鐵軌對它的阻力。牽引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牽引力使火車速度增大,而阻力使火車的速度減小。
⑼ 風管阻力如何讓計算
1.
風管內空氣流動的阻力有兩種:
(1)是由於空氣本身的粘滯性及其與管壁間的摩擦而產生的沿程能量損失,稱為摩擦阻力或沿程阻力;
(2)另一種是空氣流經風管中的管件及設備時,由於流速的大小和方向變化以及產生渦流造成比較集中的能量損失,稱為局部阻力。
2.
計算方法:
(1)
摩擦阻力
根據流體力學原理,空氣在橫斷面形狀不變的管道內流動時的摩擦阻力按
下式計算:
ΔPm=λν2ρl/8Rs
對於圓形風管,摩擦阻力計算公式可改寫為:
ΔPm=λν2ρl/2D
Rs=λν2ρ/2D
以上各式中
λ————摩擦阻力系數;;
ν————風管內空氣的平均流速,m/s;
ρ————空氣的密度,Kg/m3;
l
————風管長度,m;
Rs————風管的水力半徑,m;
Rs=f/P
f————管道中充滿流體部分的橫斷面積,m2;
P————濕周,在通風、空調系統中既為風管的周長,m;
D————圓形風管直徑,m。
矩形風管的摩擦阻力計算
我們日常用的風阻線圖是根據圓形風管得出的,為利用該
圖進行矩形風管計算,需先把矩形風管斷面尺寸折算成相當的圓形風管直徑,即折算
成當量直徑。再由此求得矩形風管的單位長度摩擦阻力。當量直徑有流速當量直徑和
流量當量直徑兩種;
流速當量直徑:Dv=2ab/(a+b)
流量當量直徑:DL=1.3(ab)0.625/(a+b)0.25
在利用風阻線圖計算是,應注意其對應關系:採用流速當量直徑時,必須用矩形
中的空氣流速去查出阻力;採用流量當量直徑時,必須用矩形風管中的空氣流量去查出阻力。
(2)
局部阻力
當空氣流動斷面變化的管件(如各種變徑管、風管進出口、閥門)、流向變化的管件(彎頭)流量變化的管件(如三通、四通、風管的側面送、排風口)都會產生局部阻力。
1.
局部阻力按下式計算:
Z=ξν2ρ/2
ξ————局部阻力系數。
1.
局部阻力在通風、空調系統中佔有較大的比例,在設計時應加以注意,為了減小局部阻力,通常採用以下措施:
a.
彎頭
布置管道時,應盡量取直線,減少彎頭。圓形風管彎頭的曲率半徑一般應大於圓形
(1~2)倍管徑;矩形風管彎頭斷面的長寬比愈大,阻力愈小;矩形直角彎頭,應在其中設
導流片。
b.三通
三通內流速不同的兩股氣流匯合時的碰撞,以及氣流速度改變時形成的渦流是造成局部
阻力的原因。為了減小三通的局部阻力,應注意支管和干管的連接,減小其夾角;還應盡
量使支管和干管內的流速保持相等。.
在管道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漸擴管和漸縮管中心角最好是在8~15o。
(2)三通的直管阻力與支管阻力要分別計算。
(3)盡量降低出風口的流速。
⑽ 風管阻力軟體中局部阻力系數怎麼確定
風管內空氣流動的阻力有兩種,一種是由於空氣本身的粘滯性及其與管壁間的摩擦而產生的沿程能量損失,稱為摩擦阻力或沿程阻力;另一種是空氣流經風管中的管件及設備時,由於流速的大小和方向變化以及產生渦流造成比較集中的能量損失,稱為局部阻力。
一、 摩擦阻力
根據流體力學原理,空氣在橫斷面形狀不變的管道內流動時的摩擦阻力按下式計算:
ΔPm=λν2ρl/8Rs
對於圓形風管,摩擦阻力計算公式可改寫為:
ΔPm=λν2ρl/2D
圓形風管單位長度的摩擦阻力(比摩阻)為:
Rs=λν2ρ/2D
以上各式中
λ――――摩擦阻力系數
ν――――風管內空氣的平均流速,m/s;
ρ――――空氣的密度,Kg/m3;
l ――――風管長度,m
Rs――――風管的水力半徑,m;
Rs=f/P f――――管道中充滿流體部分的橫斷面積,m2;
P――――濕周,在通風、空調系統中既為風管的周長,m;
D――――圓形風管直徑,m。
矩形風管的摩擦阻力計算
我們日常用的風阻線圖是根據圓形風管得出的,為利用該圖進行矩形風管計算,需先把矩形風管斷面尺寸折算成相當的圓形風管直徑,即折算成當量直徑。再由此求得矩形風管的單位長度摩擦阻力。當量直徑有流速當量直徑和流量當量直徑兩種;
流速當量直徑:Dv=2ab/(a+b)
流量當量直徑:DL=1.3(ab)0.625/(a+b)0.25
在利用風阻線圖計算是,應注意其對應關系:採用流速當量直徑時,必須用矩形 中的空氣流速去查出阻力;採用流量當量直徑時,必須用矩形風管中的空氣流量去查出阻力。
二、 局部阻力
當空氣流動斷面變化的管件(如各種變徑管、風管進出口、閥門)、流向變化的管件(彎頭)流量變化的管件(如三通、四通、風管的側面送、排風口)都會產生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按下式計算:
Z=ξν2ρ/2
ξ――――局部阻力系數。 局部阻力在通風、空調系統中佔有較大的比例,在設計時應加以注意,為了減小局部阻力,通常採用以下措施:
1. 彎頭 布置管道時,應盡量取直線,減少彎頭。圓形風管彎頭的曲率半徑一般應大於(1~2)倍管徑;矩形風管彎頭斷面的長寬比愈大,阻力愈小;矩形直角彎頭,應在其中設導流片。
2. 三通 三通內流速不同的兩股氣流匯合時的碰撞,以及氣流速度改變時形成的渦流是造成局部 阻力的原因。為了減小三通的局部阻力,應注意支管和干管的連接,減小其夾角;還應盡量使支管和干管內的流速保持相等。
在管道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漸擴管和漸縮管中心角最好是在8~15o。
2. 三通的直管阻力與支管阻力要分別計算。
3. 盡量降低出風口的流速。
以下為常見管段的比摩阻 規 格(mm*mm) 流速(m/s) 當量直徑(流速) (mm) 比摩阻 (Pa/m)
1600*400 15 640 3.4
1400*300 13 495 4.5
1200*300 12 480 4.8
1000*300 10 460 2.5
800*300 9 436 2
600*300 8 400 1.8
500*300 6 375 1.2
400*300 5 342 0.8
300*300 4 200 1.3
600*250 6 350 1.3
400*250 4 307 0.6
常見彎頭的局部阻力:
分流三通:9~24 Pa
矩形送出三通:6~16Pa
漸縮管:6~12Pa
乙字彎:50~198Pa
例:有一表面光滑的磚砌風管(粗糙度K=3mm),斷面尺寸為500*400mm,流量L=1m3/s(3600m3/h),求單位長度摩擦阻力。
解:矩形風管內空氣流速:v=1/(0.5*0.4)=5m/s
矩形風管的流速當量直徑:Dv=2ab/(a+b)=2*500*400/(500+400)=444mm
根據v=5m/s、Dv=444mm由附錄6(通風管單位長度摩擦阻力線算圖)查得Rmo=0.62Pa/m
粗糙度修正系數 Kr=(Kv)^0.25=(3*5)^0.25=1.96
則該風管單位長度摩擦阻力 Rm=1.96*0.62=1.22Pa/m
問:靜水壓和動水壓的定義具體是什麼?它們是如何量化計算的(特別是動水壓)?
答:靜水壓是指管道內水處於靜止狀態時的壓力,而動壓力是指某處水流在外泄時該處的壓力。動壓力=靜壓力-該處的總水頭損失。
問:技術措施里說對於比例式減壓閥,其閥後的動水壓宜按靜水壓的80%~90%計,那動水壓豈不是很大?
答:在伯努力方程里邊,某一位置,相對於某一基準的z稱為位置壓頭, u2/2g是動壓頭,p/2g是靜壓頭。全壓=動壓+靜壓。計算按公式算,動水壓增大是因為靜水壓的轉化,正常。水頭損失是通過這個位置的壓力損失/能量損失,也可以計算,他表示的是通過前後位置(斷面)的損失,應該等於兩個位置(斷面)的位置壓頭+動壓頭+靜壓頭之差值。當然,位置壓頭,動壓頭,靜壓頭一可以實測。 總壓=動壓頭+靜壓頭+位置壓頭。
——法布瑞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