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竹葉的組織方法視頻

竹葉的組織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4-25 03:52:28

Ⅰ 竹子怎麼種植呢

竹子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一、種植方法:

1、栽種點的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為最好,若土壤過於黏重或是純沙地,要進行改土。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以有機肥料為主,每畝地大約施用4立方米左右),進行耕翻,深度不低於40厘米。

2、我國北方栽種的竹類多為散生竹,一般採用移竹或移鞭的方法。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都要選擇1至2年生長很壯、無病蟲害、竹鞭鮮黃、竹芽飽滿的竹鞭。移竹時也一定要帶地下的竹鞭,否則難以成活。


二、注意事項:

移竹栽種時,有「假死現象」,在管理不當的情況下,竹葉可部分或全部脫落。但只要枝幹始終保持鮮綠色,注意保濕,均能重新發芽展葉。

Ⅱ 國畫,畫竹子的技巧

竹子一般是學中國畫的起手式,通過畫竹子,了解,用筆用墨的基本方法,也領會了,竹子那種中空外實的謙謙君子之風。畫竹子用筆一般是先輕後重再輕,也有少數是先重後輕,看竹子葉片的角度,按照芥子園畫譜上面總結的,

畫竹的方法,有個字吧,介字法,一組竹子基本上都是用這樣的方法,來構成組織的葉片。畫竹子,還要注意,葉子的方向,不可以同時朝一個方向,也不可以四面八方出葉子,這就需要觀察生活,到自然界裡面去觀察,竹子葉子的形態。

畫竹子同時還要注意用墨的深淺,濃淡,不能全用一個顏色,中國畫中的淡墨,表示遠,濃墨表示近,通過不同的顏色表現竹子的遠近,另外,一組葉子還要有大有小的搭配,有露有藏,這才符合自然界竹子生長的特性。

(2)竹葉的組織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筆法:

筆法是由行筆而形成的。行筆包括起筆、運筆、收筆三個部分,起筆和收筆逆入藏鋒、自然含蓄,行筆要有力度。用筆要意在筆先,以意使筆才能因意成象,筆自動人之處在於有意趣。筆要有力度,

古人稱筆 「力透紙背」、「骨法用筆」、「力能扛鼎」,就是強調用筆的功力,力度與方式,所以用筆要全神貫注、凝神靜氣、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氣力由心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

由指而筆端紙上,於是使產生了具有節奏和韻律、奇趣橫生的用筆。 運筆有中鋒、側鋒、逆鋒、拖筆、散鋒等區別,以中鋒用筆最重要,它是筆法的骨。

筆鋒可分中、側、逆、拖、散數種。

中鋒用筆。握筆較直,使筆頭中間有力,筆鋒基本上在筆痕的中央,筆痕呈圓柱形。

側鋒用筆。筆鋒略向左右傾斜,使筆尖、筆腰同時一側著力,筆痕變化較多,有時出現一面光一面成鋸齒形的效果,能同時表現線與面。

逆鋒用筆。將筆頭倒逆而行。順筆作畫時,筆根在前,筆尖尾隨;逆鋒用筆則相反,筆尖在前,筆根尾隨,自上而下,自右而左逆毛而行,具有蒼勁、古拙的效果。

拖鋒用筆。拖鋒也叫拖筆、露鋒。筆頭側卧於畫面,順毛而行,筆痕舒展流暢,自然松動。

散鋒用筆。筆毛散開而筆痕豐富虛靈、輕松飄逸、面積較大,皴擦點簇常用散鋒。

五代荊浩在《筆法記》中提出:「凡筆有四勢,謂筋、骨、肉、氣。筆絕而不斷謂之筋,起伏成實謂之肉,生死剛正謂之骨,跡畫不改謂之氣。」

古人總結了用筆的幾種特點:

1.平,如「錐劃沙」,力量勻實,不結不滯,只有控制住筆,線才能平實有力。

2.圓,如「折釵股」,豐腴,光滑圓潤,圓轉有力,富於彈性,轉折自如,剛柔相濟,富於彈性而有力量。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積點成線,不漂不浮,象刻進牆皮,沉穩有力。線條是高度控制,行處皆留,意到筆隨。宋郭熙說:「一種使筆,不可反為筆使;一種用墨,不可反為墨用。筆與墨,人之淺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縱,又焉得成絕妙也哉?」

4.重,如「高山墜石」,下筆就有力量,筆的壓力要大,要壓得住紙,充滿力量,力透紙背,入木三分。

5.變,如「百川歸海」、「驚蛇入草」。

墨 法

中國畫又稱為水墨畫,墨在中國畫中就是黑色。中國畫古代有墨分五彩之說,即黑、白、濃、淡、干、濕六種效果。墨的方法是為了體現繪畫的豐富變化,「筆為骨,墨為肉」。所以墨法可以說是一種用水的方法。

根據水的多少,我們分為焦、濃、重、淡、清五個變化階梯。因為墨有新、舊、陳、變,又把墨質分為新、焦、宿、退、埃五種質。由於墨色的不同處理,產生了不同的墨的變化形象,可分為枯、干、潤、濕、漓五種感覺。

在筆墨中,筆法更強調內力,而墨講求「活」和「變」。 古人把用墨的種種變化歸納為如下的方法稱為墨法。

用墨之法,前人有很多經驗,總結起來,主要有七法:濃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積墨法、潑墨法。「古人墨法,妙於用水。」所以墨法,離不開水的運用。

濃墨法。運用濃墨,要濃而滋潤、活脫。用筆頭飽蘸濃墨後速畫。

淡墨法。有濕淡、干淡兩種,濕淡是筆上先蘸清水,然後蘸少量濃墨,略加調和後速畫。

焦墨法。焦墨用法關鍵在於筆根仍需有一定水分,在運筆擠壓中,使水分從焦墨中滲出,達到焦中蘊含滋潤的效果。

宿墨法。分濃宿、淡宿兩種。由於宿墨脫膠而含渣,墨跡顯露。故用筆時要注意虛靈、松動,更不得拖塗。

破墨法。分濃破淡、淡破濃、干破濕、濕破干,還有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等多種變化。破墨法要注意在墨色將干未乾時進行,以利用水分的自然滲化。用筆的方向也要注意變化,直筆以橫筆滲破之,橫筆以直筆滲破之。

積墨法。用濃淡不同的墨,層層積染,稱積墨。積墨法的特點是必須等前一遍墨色干後,再畫第二遍,才能使畫面墨色層次分明、渾厚華滋。

潑墨法。有二種潑法,一種是墨水直接潑灑在紙上,根據自然滲暈的墨跡,用筆再加適當點畫。另一種是用筆潑墨法。這種潑法,便於控制。

沖墨法。是用墨畫後,乘濕速以清水沖淋,使墨自然滲發。

漬墨法。常用松煙墨、漬墨入畫,往往墨色濃黑而四邊淡開,得自然之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畫技法

Ⅲ 竹子全身各部位名稱

竹子分為竹葉,竹子花,地下莖。

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竹子的地上莖木質而中空(我們稱為竹桿),它是從竹的地下莖(根狀莖)成簇狀生出來的。

竹子花是像稻穗一樣的花朵,不同種類的竹子的花顏色是不同的,不過主色都為黃,綠色,白色,有的配有紅色,粉色等。但由於是風媒花,都不會太鮮艷的。

竹的地下莖(俗稱竹鞭)是橫著生長的,中間稍空,也有節並且多而密,在節上長著許多須根和芽。

(3)竹葉的組織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竹子生活用途

1.在庭院中,是不可缺少的點綴假山水榭的植物。桂林灕江旁廣植鳳尾竹。安吉大竹海、蜀南竹海與贛南竹海是中國有名的竹海景觀。由於竹子生長快,最近為環保考量,有大量傢具與紙改用竹子製造。竹子也可製作工藝品、樂器等。

2.由於竹子生長快,最近為環保考量,有大量傢具與紙改用竹子製造。竹子也可製作工藝品、樂器等。將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經物理和化學作用製成的竹纖維,被用作紡織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

3.竹炭經過粉碎和活化製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凈化作用,被用在汽車和家居,以及污水處理等。

4.竹也常用於建造棚架(搭棚)、做為建材及掃帚、桌、椅等日用品。竹也可以編制籮筐、背簍、菜籃、席子等一般農村多見。竹子現在已廣泛應用到家紡、襪子、內衣等貼身紡織領域。

Ⅳ 淡竹葉細胞圖

http://www.bioon.com/figure/200406/38523.html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D6%F1%D2%B6%CD%BC&z=0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6%F1%D2%B6&z=0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6%F1%D2%B6&z=
http://image.cn.yahoo.com/search?p=%D6%F1%D2%B6&source=new3721_hp&cosite=3721ss&location=3721ss
葯用植物學實驗指導

實驗一 顯微鏡使用與植物細胞觀察

一、 實驗目的:

1、學會正確使用與保養光學顯微鏡。

2、學會臨時裝片法。

3、學會繪制植物細胞圖的基本技術,能繪出植物細胞圖,並註明各部分名稱。

4、了解顯微鏡的類型、構造及簡要的工作原理。

5、通過實驗理解植物細胞的概念、結構及作用。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 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水合氯醛、稀甘油、稀碘液。

2. 實驗材料:洋蔥

三、實驗內容:

(一)顯微鏡的類型:略

(二)光學顯微鏡的結構:

光學顯微鏡是由光學部分和機械部分兩大部分構成。

1、光學部分:主要包括物鏡、目鏡、反光鏡和聚光鏡四個部件。

2、機械部分:主要由精巧的金屬零件組成,作用是支持光學部分,使其充分發揮效能。主要有鏡座、鏡臂、鏡筒、載物台、物鏡轉換器和調焦裝置等六部分。

(三)顯微鏡的使用

每台顯微鏡一般都配有低倍、高倍、油鏡三個物鏡頭,在觀察物體時,要先在低倍鏡下觀察,因低倍鏡的視野范圍大,容易找到觀察物,然後轉換高倍鏡觀察,若需要再放大時,再到油鏡下觀察。

低倍鏡的使用 取鏡-對光-放置載玻片-調焦

高倍鏡的使用 由低倍—高倍—低倍

(四)顯微鏡的使用、保護的注意事項

1、顯微鏡應放在乾燥的地方,避免強烈的日光照射。

2、拿取顯微鏡時,應右手握鏡臂,左手托住底座,使鏡身直立,切勿左右搖晃,以免碰傷或目鏡滑出。

3、保持顯微鏡的清潔,用擦鏡紙擦拭鏡頭,不可用手或毛布擦物鏡和目鏡;用綢布或紗布擦機械部分。

4、觀察時應由低倍到高倍再到低倍,決不可先用高倍物鏡,以免損壞玻片而影響觀察。

(五)植物細胞的結構

1、製作洋蔥內表皮的臨時裝片,記錄製作過程。觀察細胞的基本結構。

(1) 撕取內表皮少許,平展於載玻片的水滴上,加一滴水,加蓋玻片製成臨時裝片。低倍鏡下觀察細胞結構。細胞壁較透明,細胞質顏色均勻,細胞核扁球形,仔細觀察可見其內1—3個發亮的核仁。再在高倍鏡下仔細觀察

(2) 從一側滴加稀碘液,細胞質被染成淺黃色,細胞核被染成深黃色。

四、作業與思考:

1. 光學顯微鏡主要由哪幾部分構成?

2. 敘述典型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的組成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3. 質體有哪幾種類型?它們的結構和功能之間有何關系?

五、實驗報告:繪出洋蔥內表皮細胞結構圖,標明細胞壁、液泡、細胞質和細胞核。

實驗二 植物細胞後含物

一、 實驗目的:

1、識別細胞主要後含物的種類及鑒別方法

2、學習徒手切片和組織粉末裝片法。

3、通過實驗驗理解後含物的概念、種類及在鑒定葯材中的意義。

4、繪出不同類型澱粉粒、結晶的形態圖。

二、 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斯氏液、稀碘液、蘇丹Ⅲ試液、水合氯醛、稀甘油。

2、實驗材料:馬鈴薯塊莖、小茴香粉末、杏仁、桔梗或黨參粉末、無花果葉、半夏粉末、大黃粉末、黃柏粉末。

三、實驗內容:

(一)貯藏物:與澱粉鑒別

1、澱粉粒觀察:刮取馬鈴薯塊莖組織少許,加斯氏液製作臨時裝片,鏡下觀察觀察澱粉粒類型。加稀碘液,觀察澱粉粒顏色變化。

2、糊粉粒觀察
觀察小茴香粉末,制臨時裝片。觀察胚乳細胞的糊粉粒。加稀碘液,觀察糊粉粒顏色變化。

3、油滴觀察

杏仁徒手切片,制臨時裝片。觀察糊粉粒。加蘇丹Ⅲ試液,觀察油滴顏色變化。

4、菊糖觀察:桔梗或黨參粉末

(二) 晶體

1、取大黃粉末制臨時裝片,觀察簇晶形態。

2、取半夏粉末制臨時裝片,觀察針晶形態。

3、取黃柏粉末制臨時裝片,觀察方晶形態。

4、撕取無花果葉表皮,制臨時裝片,觀察表皮細胞中的鍾乳體。

四、作業與思考:

植物細胞後含物(貯藏物)主要有哪些種類?產生和儲藏的部位如何?如何鑒別?

五、實驗報告:繪出不同類型澱粉粒、結晶的形態圖。

實驗三 初生保護組織

一、實驗目的:

1、學會識別保護組織的形態特徵,及其在植物體的分布部位。

2、識別氣孔、毛茸的各種類型。

3、繪出所觀察的各種氣孔、毛茸類型圖。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

2、實驗材料:地黃葉、薄荷葉、金銀花、艾葉、胡頹子葉、蜀葵葉等

三、實驗內容:

(一) 氣孔

1、平軸式氣孔:茜草葉、紅薯葉、決明葉。

2、直軸式氣孔:石竹葉、薄荷葉、肥皂草。

3、不等式氣孔:大青葉、曼陀羅葉

4、不定式氣孔:烏頭葉

(二) 毛茸

1、金銀花腺毛:有兩種:①頭部呈橄欖球狀,頂部略平坦,由10~30個細胞組成,柄2~6個細胞,②頭部倒三角形,較小,由6~10個細胞組成,腺柄2~4個細胞。腺頭細胞含黃棕色分泌物。

2.、薄荷:腺毛、腺磷

3、非腺毛

艾葉——丁字毛;胡頹子葉——鱗毛;

蜀葵葉——星狀毛;蕁麻葉——螫毛

四、作業與思考:

1、雙子葉植物有哪幾種氣孔類型?單子葉植物(禾本科)氣孔有何特點?

2、初生保護組織——表皮中有哪幾種組織或細胞?

3、毛茸有哪些類型?有何作用?

五、實驗報告:繪出所觀察的各種氣孔、毛茸類型圖。

實驗四 機械組織

一、實驗目的:

1、學會識別機械組織的形態和結構特徵。

2、識別機械組織的類型。

3、繪出各種纖維、石細胞圖。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水合氯醛、稀甘油、稀碘液、鹽酸、間苯三酚試液。

2、實驗材料:薄荷莖、芹菜葉柄、梨、黃芩粉末、蒼術粉末。

三、實驗內容:

1、厚角組織:取薄荷莖或芹菜小葉柄,制徒手橫切片,觀察表皮下稜角處的厚角組織細胞。

2、厚壁組織:分別取以下材料,制臨時裝片,間苯三酚試液、鹽酸染色。

取梨肉少許,觀察石細胞。

取黃芩粉末、蒼術粉末少,觀察纖維和石細胞。

四、作業與思考:

厚角組織和厚壁組織在形態和結構上有何異同?

五、實驗報告:繪出觀察的各種纖維及石細胞圖。

實驗五 輸導組織

一、實驗目的:

1、學會識別輸導組織的形態和結構特徵。

2、識別輸導組織的類型。

3、能繪出各種導管圖。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水合氯醛、稀甘油、稀碘液、鹽酸、間苯三酚試液、蒸餾水。

2、實驗材料:南瓜莖、鳳仙花莖、曼陀羅莖(葉柄)、大黃粉末、甘草粉末。

三、實驗內容:

1、導管類型

環紋導管:鳳仙花莖縱切片

螺紋導管:曼陀羅莖(葉柄)縱切片

梯紋導管:常山粉末製片

網紋導管:大黃粉末製片

孔紋導管:甘草粉末製片

2、篩管與篩胞

取南瓜莖橫切、縱切永久製片,觀察篩管細胞形態。

四、作業與思考:導管和篩管在形態和結構上有何異同?

五、實驗報告:繪出所觀察的各種導管圖。

實驗六 分泌組織

一、實驗目的:

1、掌握分泌組織的類型及形態和結構特徵。

2、繪出所觀察的各種分泌組織圖。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水合氯醛、稀甘油。

2、實驗材料:鮮姜、半夏粉末、橘子皮、小茴香果實、蒲公英

三、實驗內容:

1、分泌細胞
(1)取鮮姜,做徒手切片,觀察薄壁細胞之間夾雜著的類圓形油細胞,即為分泌細胞,即油細胞。

(2)粘液細胞:取半夏粉末,制臨時裝片,加墨汁染色。鏡下觀察呈無色透明的塊狀粘液細胞,常含草酸鈣結晶。

2、分泌腔:取橘子皮做徒手橫切片,觀察近表皮的分泌腔。

3、分泌道:取小茴香果實橫切永久製片,鏡下觀察油管的數目、位置及形狀。

4、蒲公英:乳汁管由許多細胞連接而成,細胞分枝或不分枝,連接處的壁溶化貫通,成為多核巨大的管道系統,為連接乳管。

四、作業與思考:

1、如何辨別分泌組織的類型?

2、什麼叫溶生式和裂生式?

五、實驗報告:繪出所觀察的各種分泌組織圖。

實驗七 根的初生構造

一、實驗目的:

1、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根的初生構造。

2、區別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根初生構造。

3、繪出根的初生構造圖。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水合氯醛、稀甘油、稀碘液、鹽酸、間苯三酚試液。

2、實驗材料:鳶尾根、蠶豆幼根、細辛根。

三、實驗內容:

(一)雙子葉植物根初生構造:

取蠶豆幼根或細辛根做徒手切片,從外向內依次觀察:表皮、皮層、維管柱(中柱鞘、木質部、韌皮部等結構)。特點是內皮層一層細胞,為凱式帶加厚;木質部為3~4原形。維管束為輻射型維管束。

(三) 單子葉植物根初生構造:

取鳶尾根做徒手切片,間苯三酚試液、鹽酸染色,鏡下觀察根被、外、中皮層、內皮層及馬蹄形加厚、輻射型維管束、髓等結構。

四、作業與思考:

比較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根的初生構造,指出其異同點。

五、實驗報告:繪出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根的初生構造圖。

實驗八 根的次生構造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雙子葉植物根的次生構造。

2、了解根的異形構造。

3、繪出根的次生構造、根的異形構造圖。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水合氯醛、稀甘油、稀碘液、鹽酸、間苯三酚試液。

2、實驗材料:甘草根橫切片或遠志根橫切片、懷牛膝根、懷牛膝根橫切片、何首烏根橫切片。

三、實驗內容:

(一)雙子葉植物根次生構造:觀察甘草或遠志根橫切片,從外到內可分為周皮、皮層、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射線幾部分。為無限外韌型維管束。

(二)根的異型構造

1、同心圓型:取懷牛膝根橫切片,觀察懷牛膝根構造。取鮮材制徒手切片,間苯三酚試液、鹽酸染色,鏡下觀察。從外到內可分為周皮、皮層、異型維管束、中央正常維管束。

2、非同心圓型:取何首烏根橫切片,觀察何首烏塊根構造。從外到內可分為周皮、皮層、異型維管束、中央正常維管束。

四、作業與思考:

根的初生構造和次生構造有何區別?

五、實驗報告:繪出雙子葉植物根次生構造、異型構造圖。

實驗九 莖的初生構造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雙子葉植物莖、單子葉植物莖的初生構造特徵。

2、了解單子葉植物根莖的一般構造。

3、繪出雙子葉植物莖、單子葉植物莖的初生構造圖。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水合氯醛、稀甘油、稀碘液、鹽酸、間苯三酚試液。

2、實驗材料:馬兜鈴莖、石斛莖、知母根莖。

三、實驗內容:

(一)雙子葉植物莖初生構造:馬兜鈴莖:

1、表皮:一層細胞,有毛茸等附屬物。

2、皮層:皮層薄壁細胞多層細胞,無明顯的內皮層,較根為窄。

3、維管柱:包括維管束、髓、髓射線等。

(二)單子葉植物莖:石斛莖

表皮:一層細胞

基本組織:

散生維管束:有限外韌型維管束

(三)根莖的組織構造:觀察知母根莖橫切片,由根被、儲藏組織、內皮層及凱氏帶、有限外韌型維管束等結構。

四、作業與思考:

1、雙子葉植物莖與根的初生構造有何異同?

2、比較雙子葉植物莖和單子葉植物莖的構造的異同點?

五、實驗報告:繪出雙子葉植物莖與單子葉植物莖的初生構造圖。

實驗十 莖的次生構造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雙子葉植物木質莖、草質莖次生構造。

2、比較雙子葉植物木質莖與草質莖次生構造異同點。

3、了解雙子葉植物根莖的一般構造。

4、繪出雙子葉植物木質莖與草質莖次生構造圖。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水合氯醛、稀甘油、稀碘液、鹽酸、間苯三酚試液。

2、實驗材料:椴木莖或桑枝、薄荷莖。

三、實驗內容:雙子葉植物莖

(一)木質莖次生構造:觀察椴木莖或桑枝莖橫切片。

1、周皮:多層細胞,包括木栓層、木栓形成層、栓內層。

2、皮層:多層薄壁細胞,皮層有無要看次生生長的程度。

3、維管柱:包括維管束、射線等。

(二)草質莖次生構造:觀察薄荷莖橫切片,

1、表皮:一層細胞,有毛茸等附屬物。

2、皮層:為多層薄壁細胞,四角處為厚角組織,有明顯內皮層

3、維管柱:包括維管束、射線等。

四、作業與思考:

1、雙子葉植物草質莖與木質莖的次生構造有何異同?

2、比較雙子葉植物莖和單子葉植物莖的構造的異同點?

五、實驗報告:繪出雙子葉植物木質莖與草質莖次生構造圖。

實驗十一 葉的內部構造

一、實驗目的:

1、熟悉葉的的內部構造。

2、熟悉葉類材料徒手切片法。

3、掌握雙子葉植物葉、單子葉植物葉的的內部構造。

4、比較雙子葉植物葉和單子葉植物葉構造異同點。

5、繪出雙子葉植物葉和單子葉植物葉構造圖。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儀器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水合氯醛、稀甘油、稀碘液、蘇丹III試液。

2、實驗材料:薄荷葉、淡竹葉

三、實驗內容:

(一)雙子葉植物葉: 薄荷葉橫切片,觀察上表皮、柵欄組織、海綿組織、下表皮、葉脈維管束等結構。

(二)單子葉植物葉:取淡竹葉,制徒手切片,觀察上表皮及運動細胞、柵欄組織、海綿組織、下表皮、葉脈維管束等結構。

四、作業與思考:

等面葉與異面葉結構有何異同?

五、實驗報告:繪出單子葉植物葉、雙子葉植物葉橫切面簡圖。

實驗十二 花的形態

一、實驗目的:

1、能識別花的組成和類型。

2、能識別花序的類型。

3、能書寫、解釋花程式。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鮮標本:江南槐花、連翹花、桃花、菘藍花、蜀葵花、蒲公英花等。

2、臘葉標本:多種。

3、干標本:多種。

三、實驗內容:

(一)花:解剖以下各種花:江南槐花,連翹花,桃花,菘藍花,劍麻花,芍葯花,蜀葵花,蒲公英花。觀察描述記錄花的組成及各部分形態類型,花冠的類型,雄蕊類型,雌蕊類型,子房的位置,胎座的類型,並寫出花公式。

(二)花序:觀察標本,記錄2-3種花序類型。

1、無限花序:總狀花序-菘藍,復總狀花序-槐,穗狀花序-車前,柔荑花序-楊柳,肉穗花序-天南星,傘房花序-梨,傘形花序-人參、蔥,頭狀花序-菊花,隱頭花序-無花果。

2、有限花序:單歧聚傘花序-鳶尾(蠍尾狀)、紫草(螺旋狀),二歧聚傘花序-石竹,多歧聚傘花序-大戟,輪傘花序-益母草。

(三)花程式:♂↑K(5)C(5)A4+2G(2:4:1) 唇形科;♂* K5C5A∞G(5:5:1~2) 薔薇科

四、作業與思考:

1、解剖各種花,察描述記錄花的組成及各部分形態類型。

2、用文字描述花程式,然後再還原。

五、實驗報告:

1、按實物標本繪出花序簡圖。

2、寫出所觀察花的花程式。

實驗十三 離瓣花亞綱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離瓣花亞綱各科的主要特徵和個別屬的特徵。

2、熟悉植物形態描述。

3、識別常見葯用植物。

4、學習科屬檢索表的查閱。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鮮材:牡丹、芍葯、石竹、松藍、紅廖、草決明、合歡、槐、蜀葵、白屈菜、白芷、貓眼草、柑桔、月季、山楂

(2)臘葉標本:毛茛科、石竹科、十字花科、蓼科、豆科、罌粟科、薔薇科、芸香科、大戟科、錦葵科、五加科、傘形科

(3)儀器:顯微鏡、放大鏡、解剖器材、吸水紙、鑷子、蒸餾水、通草

三、實驗內容:

1、毛茛科:區分牡丹與芍葯。 芍葯:取帶葉的花枝觀察,看清植物體性狀,葉的分裂狀況。花的萼片、花瓣離生;雄蕊多數;心皮2—5離生外,重點注意雄蕊離心發育,心皮革質,有花盤。牡丹P.suffruticosaAndr:灌木。注意分清復葉類型後,看清頂生小葉常3裂,側生小葉不等2淺裂,下面被白粉。花盤是否包住心皮?心皮是否為5?骨突果密生褐黃色毛。根皮葯用

2、石竹科:檢索石竹屬所在的科。

3、十字花科:觀察松藍花枝和果實,繪制花的解剖圖,寫出花程式。菘藍(草大青)[satisindigoticaFort. 莖生葉稍帶粉霜,葉基部垂耳圓形或箭形。長角果頂端圓或平截,邊緣翅狀。根稱北板藍根、葉叫大青葉,葯用;獨行菜LepidiumapetalumWilld. 莖上部分枝多。基生葉狹匙形,羽狀淺裂至深裂,莖生葉條形,有疏齒。花小,花瓣退化呈絲狀。短角果近圓形。種子(北葶藶子)葯用。

4、蓼科:觀察並解剖紅廖花和果實,注意膜質托葉鞘,寫出花程式。蓼屬Polygonum 取葒草(或同屬的火炭母、何首烏·、水蓼、叢枝蓼等)的植株觀察,注意莖節是否膨大,托葉鞘的形狀和質地。取1朵花觀察,注意花被呈花瓣狀,組成花被的數目、雄蕊的數目,子房上位,雌蕊由幾心皮組成(可由柱頭數目判斷),內含1枚胚珠。

取瘦果觀察,注意花被宿存,不隨結果而增大,有幾棱?

5、桑 取枝條觀察,看清葉形,注意下面脈腋間是否有簇毛?然後分別從雌株和雄株的

花序上各取小花1朵觀察,注意舍花:花被片4,雄蕊4,對瓣生長;早花:花被片4,果時變肉質,子房上位,柱頭2,無花柱或花柱極短。

蒙桑與桑近似,但葉兩面無毛,齒端有尖刺,花柱明顯。

雞桑的葉下面疏生短柔毛,無簇毛。雄花具不育雄蕊,雌花柱頭2裂與花柱等長

6、薔薇科:觀察綉線菊亞科、薔薇亞科、李亞科和蘋果亞科葉、托葉、花托、心皮、子房、果實。

(1)麻葉綉線菊(或珍珠梅) 取枝條觀察,看清葉序和葉形,有無托葉?何種花序?取1朵花置放大鏡下,看清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數目,注意花筒的形狀,花被與雄蕊是否都長在花筒邊緣,離生雌蕊長在花筒底部?這是周位花還是下位花?觀察果實屑什麼類型?

(2)桃(或同屬的李、杏、山桃) 取枝條觀察,看清葉形、托葉後,取1朵花,看清萼片、花瓣、雄蕊的數目,把花縱剖開,注意花筒的形狀,花被及雄蕊是否著生在花筒的邊緣?雌蕊1枚,著生在花筒的底部。觀察果實,屬於什麼類型? 』

(3)金櫻子(或同屬的多花薔薇、山刺莓、月季) 取枝條觀察,是哪種類型的刺?復葉類型?托葉與葉軸是否合生?取1朵花看清萼片、花瓣、雄蕊的數目,著生位置,把花縱剖開,注意花筒的形狀,子房的位置,雌蕊的數目。觀察果實屬何種類型?

(4)貼梗海棠(或沙梨、豆梨、山楂、蘋果) 取枝條看清葉序、葉形、托葉後,取1朵花觀察,注意子房位置、花柱特徵;橫切子房,注意由幾個心皮合生成?什麼胎座?觀察果實橫切面,注意梨果特點。

根據觀察解剖的植物特徵,確定它們各屬哪個亞科

7、豆科:觀察槐、草決明、合歡花枝和果實,繪制花的解剖圖,繪花圖式,寫出花程式。

(1)合歡(或銀合歡) 木本。看清葉的特徵和花序後,取1朵小花觀察,注意為輻射對

稱,花萼花冠的連合狀況、雄蕊與心皮的數目。莢果。

(2)、決明 看清葉的排列方式及葉形後,取花觀察,分清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的數目,注意為兩側對稱的假蝶形花冠。莢果外形有何特徵?

(3)槐(或刺槐、扁豆、香花崖豆藤) 看清復葉類型及排列方式後,觀察花,注意蝶形花

冠有何特點,雄蕊10枚成二體C(9)+1),雌蕊為邊緣胎座。莢果

8、罌粟科:觀察並解剖白屈菜花和果實,寫出花程式。白屈萊 取帶花植株觀察,看清莖、葉特徵後,鮮時折斷莖或葉片,有無黃色乳汁流出? 花蕾有萼片2,早落,花瓣4片,黃色;雄蕊多數;子房上位,橫切子房,由2心皮組成,什麼胎座?蒴果縱裂,注意區分與長角果有什麼區別?全草葯用

9、大戟科:觀察貓眼草特殊的杯狀聚傘花序,繪制花的解剖圖,寫出花程式。

10、錦葵科:觀察蜀葵,繪制花的解剖圖,寫出花程式。

11、五加科:觀察蠟葉標本。

12、傘形科:觀察白芷、柴胡花序,繪制花的解剖圖,繪花圖式,寫出花程式;注意葉鞘的結構、雙懸果。

茴香 看清葉片的分裂次數、葉基是否擴大成鞘?復傘形花序,注意花序無總苞和小總苞;小花黃色,5基數,子房下位,橫切可見2室。取雙懸果觀察,分果是背復壓扁還是兩側壓扁?取分果橫切面永久製片觀察,可見5條主棱發達,棱下各有維管束1,棱間各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果實(小茴香)葯用。

白芷 注意葉是復葉還是單葉?葉柄下部是否膨大成囊狀的葉鞘?復傘形花序,小傘具有條形小總苞片,花5基數,子房下位。雙懸果橢圓形,注意花柱基的形狀,取分果橫切面永久製片觀察,為背復壓扁,分清背棱、中棱、側棱、合生面、油管。根葯用

13、芸香科:芸香植株和果實、柑桔的結構。

14、觀察各種蠟葉標本。

四、作業與思考:

1、列表說明所觀察到毛茛科、石竹科、十字花科、蓼科、豆科、罌粟科、薔薇科、芸香科、大戟科、錦葵科、五加科、傘形科植物所在的分類地位和葯用部位。

2、簡述五加科和傘形科的異同點?

3、簡述毛茛科、石竹科、十字花科、蓼科、豆科、罌粟科、薔薇科、芸香科、大戟科、錦葵科、五加科、傘形科的特徵。

4、說明薔薇科各亞科的區別?

5、說明豆科各亞科的區別?

實驗十四 合瓣花亞綱

一、實驗目的:

1、掌握合瓣花亞綱、單子葉植物綱各科的主要特徵和個別屬的特徵。

2、熟悉植物形態描述。

3、識別常見葯用植物。

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1、鮮材:連翹、益母草、薄荷、玄參、杠柳、錦燈籠、金銀花、桔梗、菊花、紅花、蒼術、蒲公英、金針

2、臘葉標本:木犀科、玄參科、唇形科、蘿藦科、茄科、忍冬科、菊科、桔梗科、茜草科、天南星科、百合科

3、儀器:顯微鏡、放大鏡、解剖器材、吸水紙、鑷子、蒸餾水、通草

三、實驗內容:

1、木犀科:連翹植株和果實的結構。連翹 枝四棱,縱剖枝條觀察髓是實心或中空?看清葉的著生方式、葉形後,取花觀察,注意花為4基數,連合;雄蕊2;子房上位,柱頭2裂。蒴果木質,2瓣裂,說明由幾心皮構成?什麼胎座?

2、唇形科:解剖益母草的花,繪制花的解剖圖,繪花圖式,寫出花程式;觀察薄荷植株。益母草 草本。莖方形。葉對生;注意下部、中部、上部的葉的分裂變化。為什麼是輪傘花序?取1朵花觀察,注意花萼5裂片中前二齒較長;花冠二唇形,上唇全緣,下唇3裂;

什麼類型的雄蕊?仔細看清子房深4裂,花柱如何著生?4枚小堅果有何特徵?全草葯用

3、玄參科:觀察玄參花,繪制花的解剖圖,寫出花程式。

4、忍冬科 觀察金銀花,繪制花的解剖圖,寫出花程式。

5、蘿藦科:觀察杠柳植株和果實。

6、茄科:錦燈籠植株和果實的結構,注意花萼是否早落。曼陀羅(或白花曼陀羅) 看清葉的著生方式及葉形後,取花觀察,花萼長筒狀,5裂;花冠漏斗狀,注意與果實相對照看,是否花謝後自基部稍上處環狀斷裂而僅基部宿存部分擴大?雄蕊5;橫切子房,是2室還是因假隔膜而成假4室?觀察果實,屬何種類型?

7、桔梗科:解剖桔梗的花,繪制花的解剖圖,繪花圖式,寫出花程式;觀察桔梗植株。桔梗 取植株觀察,看清葉序、葉形及根的特徵後,鮮標本折斷莖葉,是否有乳汁流出?取花觀察,花5基數,注意花冠的形狀,子房半下位,橫切子房,什麼胎座、幾室?蒴果頂端5瓣裂。根葯用。

8、茜草科:觀察茜草花,繪制花的解剖圖,寫出花程式。

9、菊科:管狀花亞科:頭狀花序全為同型的管狀花,或有異型小花(中央為管狀花,邊緣為舌形花);植物體無乳汁.觀察菊花、紅花、蒼術等.,寫出花程式。舌狀花亞科:頭狀花序全為舌形花;植物體有乳汁. 觀察蒲公英、萵苣。

觀察本科植物花序 本科植物通常為草本,都有具總苞的頭狀花序。觀察實驗材料,認清頭狀花序由多朵小花集生在花序托(花序托是縮短的花序軸)上組成,花序托周圍有1一多列苞片構成的總苞。然後分別解剖管狀花亞科中全為管狀花的小花,緣花為舌狀花、盤花為管狀花的小花,分別注意其為兩性花還是單性花?或為中性花?再觀察解剖舌狀花亞科

的全為舌狀的兩性小花。

觀察解剖時由外向內,注意: .

①花萼有無,特化成冠毛情況;

②舌狀花及管狀花的形態結構、心皮數目、子房類型;

聚葯雄蕊的特點;

④瘦果的特點(用向日葵果實輔助觀察);

⑤管狀花亞科與舌狀花亞科的鮮活植物折斷後,哪個亞科有乳汁?

10、百合科:金針植株,注意花萼、子房、胎座和果實。

黃精 注意根狀莖橫走,由於結節膨大,節間一端粗大,另一端漸細。看清葉的排列

及葉形後,取花觀察,注意花被片合生成管狀,6裂,用放大鏡看清裂片先端具乳突:雄蕊6;子房上位,橫切,是否看到3室?什麼胎座?漿果。

11.天南星科:觀察天南星的花序,繪制花的解剖圖,繪花圖式,寫出花程式。

四、作

Ⅳ 江南百景圖的竹葉怎麼獲得

江南百景圖是一款模擬經營類手游,在這個游戲中通過游戲玩家對整個城市的規劃進行建造,是非常有趣的經營類游戲。各種各樣的建築物和植物都有很強的審美,美工尤其出色,在這個城市當中有非常完整的建築。並且在一些特殊的時期會推出相對應的活動,在這些活動當中,通過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就能夠獲得獎勵。一般來說在進行探險其他城市的時候,或者是在進行活動的時候,就需要獲得一些物資來幫助自己,完全相對應的環節。想要獲得竹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式。

Ⅵ 竹子怎麼種 竹子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選擇適生品種

竹類適生或較適生氣候的年平均氣溫12至22℃,一月平均氣溫5至10℃,極端最低溫度-20℃;年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5%至82%。而華北地區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雖然七八月降雨較多,但年平均降水量也不過500至600毫米,並不是竹子生長的理想氣候條件。因此,應選擇抗寒性比較強的散生竹品種,如黃槽竹、金鑲玉竹、黃桿京竹、紫竹、早園竹等。上述品種不僅抗寒力強,而且在北方園林建設中有許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

科學栽種

根據竹類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

特點,栽種時應選擇背風向陽的地點,如假山、樓房、山丘的陽面。

栽種點的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為最好,若土壤過於黏重或是純沙地,要進行改土。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以有機肥料為主,每畝地大約施用4立方米左右),進行耕翻,深度不低於40厘米。

我國北方栽種的竹類多為散生竹,一般採用移竹或移鞭的方法。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都要選擇1至2年生長很壯、無病蟲害、竹鞭鮮黃、竹芽飽滿的竹鞭。移竹時也一定要帶地下的竹鞭,否則難以成活。

栽種季節以春末夏初為最好。若太早會因乾旱少雨,氣候乾燥,多風而影響成活;若栽種太晚竹子已進入速生期,傷根太多對成活也不利。若採用當地苗源,也可在多雨夏季移種,但必須帶坨。

栽種的深度應根據土壤的黏重程度而定,一般在20至25厘米,若太深竹筍破土困難,若過淺竹筍出土後細而弱。根據竹鞭長度(一般40至50厘米),挖成長條穴,埋入竹鞭,覆土後踏實,澆足水。
栽種後的管理

竹子喜濕潤,栽後要經常保持土壤的濕潤,特別是出筍期或幼竹生長期必須及時灌水。移植栽種時,對地上植株要及時噴水,在有條件的每天9時前,下午3時後對竹葉進行噴水,也可用30%至50%的遮陽網進行遮陽。若是平坦地栽植,需在西北、北、東北三面搭防風障。

移竹栽種時,有「假死現象」,在管理不當的情況下,竹葉可部分或全部脫落。但只要枝幹始終保持鮮綠色,注意保濕,均能重新發芽展葉。

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竹蚜蟲是危害竹子主要害蟲之一,全年發生高峰期在北方多在8至10月份。可用50%鋅硫磷、50%殺蜈松各1000倍液噴殺。另外還有白粉虱等蟲害的危害,均要及時防治。竹葉煤污病是竹葉病害之一,多由竹蟲所引起,在高溫多濕,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極易發病。防治方法除加強竹園管理,改善不良環境條件外,消滅竹蚜是防治煤污病的根本措施。

Ⅶ 怎麼畫竹子

1、首先准備好筆和紙,先畫出一片竹葉的輪廓。

Ⅷ 粉筆畫竹子怎麼畫

畫竹先畫竿。
畫竿時注意中間部分的竹節較長, 上下兩端的竹節較短。
點節時筆墨較重,行筆如寫書法,不要完全地重復,注意濃淡干濕變化。
在主要的竹竿上加分枝時,不要只加一邊,以免畫面重心不平衡。小枝的形態如鵲爪。而畫風,雨竹時,會有相應的變化,請留心觀察。
畫竹的用筆如同寫書法的用筆。畫竹根及主幹時如「楷書」筆法,穩健而力透紙背;畫小枝杈時則用「草書」筆法,行筆流暢,一一氣呵成。初學畫竹,還是要求筆筆送到,不求速度,有了一定的基礎,再追求更高要求。
一幅畫面中如出現幾根或幾十根竹,要注意各根竹和竹節處,不要在一條水平線上。畫竹竿時應有筆墨變化,通過竹竿的粗細,用墨的濃淡干濕等來營造出虛實關系和空間感。
畫竹葉,前人總結了許多方法,最基本的組葉形式有「個」字,「介」字和「分」字。這些組葉形式多以字取名,如「女」字,「人」字,兩個人字為「重人」,還有三筆並排下垂,一筆橫提畫出的為「一川」等等。也有以象形命名的,如「魚尾」,「落雁」等。
不同的組葉形式,可以表現不同狀態的竹葉特點。例如,「一川」的形式適合表現風竹,「重人」形式則適合表現晴竹,「分」字形式比較適合表現雨竹等。畫一根竹子和竹葉時,可選擇一兩種相近的組葉形式,相互疊加,既有變化又較統一。選擇的形式太多,會使畫面混亂,不好收拾。
掌握了這些基本組葉形式後,在實際繪畫中還要靈活運用。組葉的相疊相破,會使畫中的葉子富有生命力。
畫竹的頂端或枝梢稱為「結頂」,可以說是亮相的地方。如何「亮相」?沒有一定之規,還是要把基本組葉形式畫好,以生動為原則。多到大自然中寫生,多觀察,多體會。
仔細觀察竹子,會發現許多生動有趣的地方。所謂「平尖」與「尖尖」是指在竹枝梢端,有生長成熟的葉子,表現整體外形較平,稱為「平尖」;而剛剛長出的小葉芽,尖尖的,直直的,則稱為「尖尖」。
竹葉的組合,要有主次,虛實,前後,多少等變化。主體部分葉子較多,通常用重墨畫出,機時次要部分,與主體呼應起輔助作用的葉子,通常畫時會在重墨中加些水分,把它們處理略虛一些,有加緊主體。這樣還可以使畫面富有變化並和諧統一。
畫竹講究構圖,講究聚散關系。一幅畫中竹葉的布局有聚有散,不可均勻對待。哪裡為聚,哪裡要散,哪裡留白,都應在作畫之前有所考慮,有所計劃,正所謂「胸有成竹」。
「二蠶抵首」的組葉畫法
「二蠶抵首」的組葉形式能較清晰地表現出葉子與枝的生長結構。其畫法是從葉柄、葉根部位起筆,需有藏鋒的動作,而後按筆、行筆、提筆、虛收筆。起筆的樣子很象蠶的頭部,而葉相對,很具張力。
「分」字的組葉畫法
運用「分」字組葉形式畫竹葉,較多是表現雨竹。畫時注意在疊加「分」字時,每組都有小的角度上的差異,不能完全重疊一處,黑作一團。注意葉片之間的小的留白,同樣講究聚散和疏密的關系。
「四魚」的組葉畫法
「四魚」的組葉形式適合表現晴竹,一組葉中有正面葉子、側面葉子,形態舒展,使畫面有較強的空間感,同時能准確地表現出竹子生機盎然的狀態。
在組織竹葉的聚散關系時,可以用「個」字來破。密的地方不可含混,疏的地方不要太空曠。
「高飛孤燕」的組葉畫法
「高飛孤燕」與「四魚」的組葉形式有相同之處,但還是有它的用筆特色。「高飛孤燕」的用筆力度較大,更適合表現茁壯生長時期的竹子,成熟而穩健。
學習畫竹葉時,練習組織竹葉的聚散關系很重要。練習相疊加的竹葉要有致有形地相疊,不能混亂。

Ⅸ 要怎麼種植竹子呢

竹子大家都不陌生了,就連我國的國寶大熊貓都非常的喜歡吃它,那麼生活中很多人想要在家裡種一些竹子,都不知道具體的操作方法,其實竹子的種植方法並不是很難,跟種植一些花花草草的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都知道竹子是在特定的氣候下才能生存的,比如說在我國的四川地區就分布有很多的竹子,那麼看來竹子喜歡生長在比較溫涼的地區,而且還要保持充足的水分,這些都是竹子生長中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缺一不可的。我們在種植竹子時,還需要種植在酸性土壤中。

竹子的種植是要分情況的,如果想要在家庭中種植一些竹子,那我們就要准備一些酸性的土壤,在種植完之後還要經常給竹子澆水,但是不能在根部積水,而且我們還要按時施肥。

Ⅹ 國畫中竹葉的畫法

國畫竹的畫法一要注意結構,二要注意用筆。所謂個字、介字、分字、破分字等是古人總結出的規律。要把葉子分組畫,不然必亂。每一組既要符合葉的生長規律,又要組織得美。一忌孤生,二忌並立,三忌如叉,四忌如井,五忌如手指及似蜻蜓。

畫竹葉時下筆要勁利,實按而虛出,一抹便過,少遲留。要隨葉的生勢隨時變換方向。忌似桃、似蘆、似柳。行筆到葉尖時,手腕自然上提,或以筆尖帶出回鋒。正鋒、偏鋒可以間施,高下欹斜,轉側俯仰,皆須在快慢疾遲的行筆中,在濃淡深淺的運墨間自然得之。

春天嫩篁,葉向上,夏則濃蔭而下俯。露潤、雨垂、風翻、雪壓,則各現其反正低昂,必須細心觀察,反復實踐,才能得心應手。

初學時要一枝一葉地練習。出葉要濃淡一色,一枝之中有濃淡葉相間,就容易雜亂。近枝葉可用濃墨,遠枝或稍後的新枝葉可用淡墨。但畫竹葉不易用渴墨。

在花鳥畫中,可以配以朱竹或白描竹,也可以用花青、石青、石綠畫竹。

下面這個圖片你可以參考下,還有一個學竹子畫法的視頻,您去看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5OTg3ODA=.html

與竹葉的組織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哄老婆的方法有哪些現實 瀏覽:508
一氧化氮有哪些檢驗方法 瀏覽:95
日本電池檢測方法 瀏覽:102
如何快速讓心跳加速的方法 瀏覽:117
餐巾紙盒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499
野釣小羅非鬧窩解決方法 瀏覽:285
木扶手與立柱連接方法 瀏覽:533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瀏覽:369
來電顯示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1
單元閥安裝方法 瀏覽:549
一個口腔里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652
魚石脂軟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525
蘋果手機的通知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9
七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計算方法 瀏覽:578
sbs包管子簡單方法 瀏覽:83
魚貝類品質評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838
水泵灌注樁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99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瀏覽:134
醋鵝子做醋方法步驟 瀏覽:54
召喚電腦靈魂的方法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