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增值稅計算公式是什麼
2021增值稅稅率計算公式:
增值稅計算
1、銷售額=含稅銷售收入/(1+17%)
2、含稅銷售收入=銷售額*(1+17%) =銷售額+銷售額*17% =銷售額+銷項稅(或進項稅)
3、銷項稅額(或進項稅額)=含稅銷售收入/(1+17%)*17%=銷售額*17%
直接計演算法
直接計演算法,是指直接求出商品或勞務的增值額,然後再乘以規定稅率,計算出應納的增值稅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增值稅=增值額×稅率
在直接計演算法中又分為「加法」和「減法」
①加法,是指將構成增值額的各要素如工資、租金、利息、利潤及其它增值項目的金額加起來,求出增值額,然後再乘以增值稅稅率,計算出應納的增值稅稅額。公式:應納增值稅=(工資+利息+租金+利潤+其它增值項目)×稅率
②減法,又稱扣額法。是指從銷售額全值中扣除非增值稅項目的金額,如外購的原材料、燃料、動力等扣除項目的金額,求出增值額,然後乘以增值稅稅率,計算出應納增值稅稅額。公式:應納增值稅=(銷售額-非增值項目金額)×稅率
間接計演算法
間接計演算法,又稱稅款扣稅法。是指以銷售額全值乘以增值稅稅率求出產品的整體稅額,然後從中扣除外購非增值項目已經繳納的稅額,以這個稅差作為應納的增值稅稅額,計算公式為:應納增值稅=銷售額×稅率-非增值項目的已納稅款。
關於增值稅稅率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3%:
1.糧食、食用植物油;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稱應稅勞務),稅率為17%。
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2. 增值稅的計算方法,例題
應納稅額
1、一般納稅人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銷項稅額: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購買甲產品支付貨款1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甲產品含稅銷售額為23400元。
進項稅額=1700元;
銷項稅額=23400/(1+17%)×17%=3400元;
應納稅額=3400-1700=1700;
2、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2)6增值稅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對外購固定資產所含稅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稅可以分為:
1、生產型增值稅
生產型增值稅指在徵收增值稅時,只能扣除屬於非固定資產項目的那部分生產資料的稅款,不允許扣除固定資產價值中所含有的稅款。該類型增值稅的征稅對象大體上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因此稱為生產型增值稅。
2、收入型增值稅
收入型增值稅指在徵收增值稅時,只允許扣除固定資產折舊部分所含的稅款,未提折舊部分不得計入扣除項目金額。該類型增值稅的征稅對象大體上相當於國民收入,因此稱為收入型增值稅。
3、消費型增值稅
消費型增值稅指在徵收增值稅時,允許將固定資產價值中所含的稅款全部一次性扣除。這樣,就整個社會而言,生產資料都排除在征稅范圍之外。該類型增值稅的征稅對象僅相當於社會消費資料的價值,因此稱為消費型增值稅。中國從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所有地區實施消費型增值稅。
3. 6個點的增值稅怎麼算稅
假如銷售為10000元,那麼不含稅價為:10000/1.06=9433.96;繳稅:9433.96*0.06=566.04
6個點是增值稅6%稅率,是營改增新稅制改革的「現代服務業」的徵收稅率。
納稅基本公式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增值稅計算公式:不含稅銷售額×(1+稅率)=含稅銷售額
不含稅銷售額×稅率=應納銷項稅額
現代服務業的增值稅納稅對象有:研究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簽證咨詢服務、廣播影視服務。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簡並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2017年7月1日起,簡並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並明確了適用11%稅率的貨物范圍和抵扣進項稅額規定。從2018年5月1日起,作出了如下規定:
一、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
二、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10%。
三、納稅人購進用於生產銷售或委託加工16%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2%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四、原適用17%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7%的出口貨物,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6%。原適用11%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1%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0%。
(3)6增值稅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了下列7個項目免徵增值稅:
1.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2.避孕葯品和用具;
3.古舊圖書;
4.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5.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
6.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7.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
除前款規定外,增值稅的免稅、減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地區、部門均不得規定免稅、減稅項目。
4. 增值稅的計算方法
1、一般納稅人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購買甲產品支付貨款1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甲產品含稅銷售額為23400元。
進項稅額=1700元
銷項稅額=23400/(1+17%)×17%=3400元
應納稅額=3400-1700=1700
2、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4)6增值稅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起征點
個人提供應稅服務的銷售額未達到增值稅起征點的,免徵增值稅;達到起征點的,全額計算繳納增值稅。增值稅起征點不適用於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個體工商戶。
1、按期納稅的,為月應稅銷售額5000-20000元(含本數)。
2、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銷售額300-500元(含本數)。
二、稅制改革
中國自1979年開始試行增值稅,於1984年、1993年和2012年進行了三次重要改革。現行的增值稅制度是以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令第13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為基礎的。
第一次改革,屬於增值稅的過渡性階段。此時的增值稅是在產品稅的基礎上進行的,征稅范圍較窄,稅率檔次較多,計算方式復雜,殘留產品稅的痕跡,屬變性增值稅。
第二次改革,屬增值稅的規范階段。參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結合了大陸的實際情況,擴大了征稅范圍,減並了稅率,又規范了計算方法,開始進入國際通行的規范化行列。
第三次改革,把部分現代服務業由徵收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擴大了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5. 百分之六的增值稅等於多少稅
繳納銷售總額的百分之六是屬於增值稅。
增值稅稅率:
一般納稅人適用的稅率有:17%、13%、11%、6%、0%等。
適用17%稅率:
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
適用13%稅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1、糧食、食用植物油;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
3、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部分貨物適用增值稅低稅率和簡易辦法徵收增值稅政策的通知》
1、農產品。
2、音像製品。
3、電子出版物
4、二甲醚。
適用11%稅率:
1、提供交通運輸業服務。
2、適用6%稅率
3、提供現代服務業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除外)。
4、適用0%稅率
5、出口貨物等特殊業務。
徵收率: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徵收率,徵收率為3%。
6. 增值稅稅率6%怎麼算
含稅價格/(1+%6),例如:
增值稅=8000/(1+6%)*6%=452.83元。
百分之六的票為價稅合計.要先算成不含稅的.然後再乘稅率。
(6)6增值稅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稅率調整:
從2018年5月1日起,國務院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
根據自2019年4月1日起執行的《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
2019年4月1日起,中國下調進口貨物增值稅率,這將使進口企業全年進口環節增值稅稅負減少約2250億元人民幣,消費者稅負減少13.5億元人民幣,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7. 誰能舉例說明一下,增值稅是怎麼計算的
舉例說明如下:
B企業從A企業購進一批貨物,貨物價值為100元(不含稅),則B企業應該支付給A企業117元(含稅)(貨物價值100元及增值稅100X17%=17),此時A實得100元,另17元交給了稅務局。
然後B企業經過加工後以200元(不含稅)賣給C企業,此時C企業應付給B企業234元(含稅)(貨物價值200加上增值稅200X17%=34)。
此時套用公式為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200X17%=34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34-17(A企業已交)=17(B企業在將貨物賣給C後應交給稅務局的稅額)
新增兩檔按照試點行業營業稅實際稅負測算,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等交通運輸業轉換的增值稅稅率水平基本在11%~15%之間,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鑒證咨詢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基本在6%~10%之間。
為使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不增加,改革試點選擇了11%和6%兩檔低稅率,分別適用於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
(7)6增值稅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增值稅納稅申報時間與主管國稅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是相聯系的。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一個季度。
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納稅人,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納稅人,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次月1至15日申報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以一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僅適用於小規模納稅人。
增值稅固定業戶向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增值稅非固定業戶向銷售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8. 增值稅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增值稅的計算方法有直接計演算法和間接計演算法兩種。世界各國普遍採用間接法(扣稅法),我國的增值稅計算也統一採用扣稅法。
1.直接計演算法
直接法是指按照產品銷售額扣除法定扣除項目(外購的原材料、固定資產、燃料動力、包裝物等)後的余額作為增值稅,再乘以相應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的方法。
在直接計演算法下,計算增值稅的方法又可分為以下兩種。
1)加法
加法是將構成增值額的各要素相加來計算增值額。其計算公式為
增值額=本月發生的工資+利潤+租金+其他屬於增值稅項目的數額
應納稅額=增值額×增值稅率
這種方法在理論上可行,而在實際業務中卻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要准確計算和詳細核實這些增值項目,一是工作量大,二是非常復雜,因此在國際上沒有一個國家採用。
2)減法
減法(扣除法)是以產品銷售額扣除法定扣除額後的余額作為增值額,扣除項目一般包括外購的原材料、固定資產、燃料動力、包裝物等金額。其計算公式為
增值額=本期銷售額-規定扣除的非增值額
應納稅額=增值額×增值稅率
這種方法在實際業務中也同樣存在著增值項目難以劃分等問題,所以該方法一般也不被採用。
2.間接計演算法
間接法也叫扣稅法,是不直接計算增值額,而是採用抵扣稅款的方式計算應納稅額的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增值稅率-本期購進中已納稅額
實行扣稅法計算應納稅額時,理論上可行,實務中便於操作,是以購貨發票所列已納稅款為依據進行進項稅款扣除的。目前,世界各國普遍採用扣稅法,我國增值稅也統一採用扣稅法。
9. 增值稅怎麼算
一、一般納稅人: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
二、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自2017年7月1日起,簡並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
當前,一般納稅人適用的稅率有:16%、10%、6%、0%等。
適用16%稅率
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
適用10%稅率
提供交通運輸業服務。
農產品(含糧食)、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食用植物油、冷氣、熱水、煤氣、居民用煤炭製品、食用鹽、農機、飼料、農葯、農膜、化肥、沼氣、二甲醚、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適用6%稅率
提供現代服務業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除外)。
適用0%稅率
出口貨物等特殊業務。
2017年4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7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取消13%這一檔稅率。中國第一大稅種增值稅稅率簡化合並將踏出第一步。
徵收率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徵收率,徵收率為3%。
中國自1979年開始試行增值稅,於1984年、1993年和2012年進行了三次重要改革。現行的增值稅制度是以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令第13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為基礎的。
第一次改革,屬於增值稅的過渡性階段。此時的增值稅是在產品稅的基礎上進行的,征稅范圍較窄,稅率檔次較多,計算方式復雜,殘留產品稅的痕跡,屬變性增值稅。
第二次改革,屬增值稅的規范階段。參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結合了大陸的實際情況,擴大了征稅范圍,減並了稅率,又規范了計算方法,開始進入國際通行的規范化行列。
第三次改革,把部分現代服務業由徵收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擴大了增值稅的征稅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