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的平均數指標有幾種
1、算術平均數
算術平均數也成均值,是最常用的平均指標。它的基本公式形式是總體標志總量除以總體單位總量。在實際工作中,由於資料的不同,算術平均數有兩種計算形式:即簡單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
⑴簡單算術平均數適用於未分組的統計資料,如果已知各單位標志值和總體單位數,可採用簡單算術平均數方法計算。
⑵加權算術平均數適用於分組的統計資料,如果已知各組的變數值和變數值出現的次數,則可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數計算。
加權算術平均數的大小受兩個因素的影響:其一是受變數值大小的影響。其二是各組次數占總次數比重的影響。在計算平均數時,由於出現次數多的標志值對平均數的形成影響大些,出現次數少的標志值對平均數的形成影響小些,因此就把次數稱為權數。
在分組數列的條件下,當各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或各組次數所佔比重均相等時,權數就失去了權衡輕重的作用,這時用加權算術平均數計算的結果與用簡單算術平均數計算的結果相同。
2、調和平均數
調和平均數是總體各單位標志值倒數的算術平均數的倒數,又稱為倒數平均數,由簡單調和平均數和加權調和平均數。
3、幾何平均數
幾何平均數是n個變數值乘積的n次方根。在統計中,幾何平均數常用於計算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幾何平均數也有簡單平均和加權平均兩種形式。
(1)算術平均數計算方法有哪兩種擴展閱讀
平均數非常明顯的優點之一是,它能夠利用所有數據的特徵,而且比較好算。另外,在數學上,平均數是使誤差平方和達到最小的統計量,也就是說利用平均數代表數據,可以使二次損失最小。
因此,平均數在數學中是一個常用的統計量。但是平均數也有不足之處,正是因為它利用了所有數據的信息,平均數容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
例如,在一個單位里,如果經理和副經理工資特別高,就會使得這個單位所有成員工資的平均水平也表現得很高,但事實上,除去經理和副經理之外,剩餘所有人的平均工資並不是很高。這時,中位數和眾數可能是刻畫這個單位所有人員工資平均水平更合理的統計量。
中位數和眾數這兩個統計量的特點都是能夠避免極端數據,但缺點是沒有完全利用數據所反映出來的信息。由於各個統計量有各自的特徵,所以需要我們根據實際問題來選擇合適的統計量。
2. 平均指數的基本含義和計算形式是什麼
1.平均指標
(1)平均指標的含義:
平均指標是指同質總體中各單位某一數量標志值在一定時間和空間的條件下所達到的一般水平的綜合指標.平均指標就是將現象總體各單位某一數量標志差異抽象化,反映現象總體在一定時空條件下所達到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水平.
平均指標的數值表現是平均數,故平均指標又稱統計平均數.主要有以下特點:
① 平均指標是通過平均將總體各單位變數值之間的差異抽象化,能反映出總體的綜合特徵.通過平均,消除了偶然因素造成的差異,顯示出必然因素作用達到的一般水平.
② 平均指標能測定次數分布數列中各變數值分布的集中趨勢.
③ 平均指標也是質量指標的一種表現形式,其數值的大小不隨總體范圍的大小增減.
需要指出,平均指標只能就同質總體計算,如果總體單位是異質的,若計算其平均數,只能是虛構的平均數.
(2) 算術平均數
兩種計算方法:簡單算術平均數與加權算術平均數
① 簡單算術平均數的計算
對於未分組的原始數據計算平均數,是將總體各單位的變數值簡單加總後除以其個數.
3. 算術平均數的性質是什麼
加權平均數的一種特殊形式。
算術平均數,又稱均值,是統計學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平均指標,分為簡單算術平均數、加權算術平均數。它主要適用於數值型數據,不適用於品質數據。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算術平均數有不同的計算形式和計算公式。
特殊說明
加權算術平均數同時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個是各組數值的大小,另一個是各組分布頻數的多少。在數值不變的情況下,一組的頻數越多,該組的數值對平均數的作用就大,反之,越小。
頻數在加權算術平均數中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這也是加權算術平均數「加權」的含義。
4. 平均數公式是什麼
平均數公式是:
①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總數量=平均數×總份數
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
②平均數=基準數+每一個數與基準數差的和÷總份數
把n個數的總和除以n,所得的商叫做這n個數的算術平均數。
平均值演算法:
計算平均值,一般常用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簡單平均法,一種是加權平均法。例如,某企業生產A產品10台,單價100元;生產B產品5台,單價50元;生產C產品3台,單價30元,計算平均價格。簡單平均法:平均價格=∑各類產品單價/產品種類。
平均價格=(100+50+30)/3 =60(元)。加權平均法:平均價格=∑(產品單價×產品數量)/∑(產品數量)。
平均價格=(100×10+50×5+30×3)/(10+5+3)=74.44(元)可以看出,簡單平均與加權平均計算出來的平均值差距較大,而後者更貼近事實,屬於精確計算。
5. 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加權算術平均數是將各組標志值乘以相應的各組單位數或權數求出各組標志總量,然後將其加總求得總體標志總量,同時把各組單位數或對數相加求出總體單位總量,最後用總體標志量除以總體單位總量。加權算術平均數公式:x(bar)=∑x(i)f(i)/∑f(i),f(i)是下標,:∑是求和比如:股票A,1000股,價格10;股票B,2000股,價格15;
那麼,加權算術平均 = (10 x 1000 + 15 x 2000) / (1000 + 2000) = 13.33
6. 算術平均數法計算面降水量
摘要 進行區域降水量計算時一般用算術平均法。假設一個計算區內有3個雨量站,第一個站的降雨量為100mm,第二個站為200mm,第三個站為300mm,用算術平均法計算該區域的雨量為
7. 算術平均數的運算性質及特點
算術平均數分為簡單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兩種。算術平均數的數學性質有兩點:
1、各標志值與其算術平均數的離差之和等於零。
2、各標志值與其算術平均數的離差平方和為最小
8. 統計學 均數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回答如下圖
9. 簡單算術平均數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x1+x2+......+xn)/n
10. 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加權算術平均數是將各組標志值乘以相應的各組單位數或權數求出各組標志總量,然後將其加總求得總體標志總量,同時把各組單位數或對數相加求出總體單位總量,最後用總體標志量除以總體單位總量.加權算術平均數公式:x(bar)=∑x(i)f(i)/∑f(i),f(i)是下標,:∑是求和比如:股票A,1000股,價格10;股票B,2000股,價格15;
那麼,加權算術平均 = (10 x 1000 + 15 x 2000) / (1000 + 2000) =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