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年鑒工業增加值最簡單的計算方法

年鑒工業增加值最簡單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3-06 23:22:40

如何用年鑒中的數據計算工業增加值呢謝謝呀 急

年鑒中不一定就有工業增加值所有的數據啊!
你如果會算工業增加值 就到年鑒中去找相關數據,一般來講不管什麼協會都不可能把所有會員的財務資料都發布出來的.

②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簡單的)

工業增加值=凈利潤+所得稅+利息+工資及福利+折舊和無形資產攤消+增值稅,就是指本統計期間的產品創造的社會價值。

③ 求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qlscjf
企業工業增加值計算方法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計算工業增加值通常採用兩種方法。一是「生產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間投入的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公式為:工業增加值=現價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二是「分配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製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對工業生產活動最終成果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工業增加值=工資+福利費+折舊費+勞動、待業保險費+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營業盈餘。或:工業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那麼,如何用「生產法」和「分配法」計算企業的工業增加值?本文將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作一些探討。一、按「生產法」計算:此種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絕大多數工業企業採用的方法,從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產法」計算工業增加值涉及到三個要素:一是現價工業總產值,二是工業中間投入,三是本期應交增值稅。1、現價工業總產值如何計算:(1)概念:現價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工業最終產品或提供工業性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2)計算原則:計算工業總產值要遵循三條基本原則。

怎麼用統計年鑒上的數據計算工業增加值,就是要用哪些數據

歲末年初,各種統計數字紛紛見諸報端,而GDP無疑是人們最為關注的一個指標。GDP是英文grossdomesticproct的縮寫,意為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一國(或地區)一年以內在其境內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
GDP,作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核心指標,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如經濟要達到8%的增長目標,指的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亦即GDP要比去年增長8%。

GDP是經濟學家為了反映經濟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而提出來的經濟指標。也就是說,經濟生活水平的變化是以所取得物質產品與服務的多少來衡量的。同樣,要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生活水平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自然就是要計算這個國家(或地區)所取得的產品與服務的數量。為了能夠把所有的產品與服務的數量用一個數字來表達,經濟學家想到了各種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這一數字。因為所有的商品或服務都有價格,可以用價格來疊加。比如說,一杯飲料是5元錢,理一次發是10元錢。不過,同一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會變化。比如,一台21英寸彩電的市價,兩年前也許是3000元,現在可能只要1500元,如果單從貨幣數量來看是減少了一半,但從實物的效果來看,仍然還是一台21英寸彩電。所以在利用商品的價格來計算其數量的變化時,還必須考慮到價格變化的因素即物價變化水平進行調整。因此,如果要比較一個人今年的經濟生活水平相對去年的變化情況,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計算出去年全年收入多少(假定為2萬元),然後,計算今年全年收入是多少(比如是2.4萬元),再計算出今年物價水平比去年變化了多少(假定上漲了5%)。這樣剩下的就是簡單的算術問題了,今年的2.4萬元,扣除物價因素的話,相當於去年的2.29萬元(2.4÷1.05)。再以這一數字除以去年的2萬元,就可以知道此人實際的生活水平,今年比去年是提高了14.5%。

將同樣的計算方法運用到計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生活水平上,即把一個國家(或地區)中所有國民的收入相加,便可以得到這個國家(或地區)的總收入,這就是國民生產總值,即GNP。GNP指的是一國國民所取得的收入,而不管這種收入是產生在境內還是境外。比如中國境內的可口可樂工廠的收入,並不包括在我們的GNP之中,而是屬於美國的;而青島海爾在國外開廠的收入則可以算在我們的GNP中。與GNP不同的是,GDP只計算在中國境內產生的產值,而不管它屬於哪國人。所以,中國境內的可口可樂工廠的收入就包括在中國的GDP中,而在海外的青島海爾的收入,就不算在中國的GDP中。過去,人們在談論一國或一個地區經濟時,主要用的是GNP數據,現在則越來越多地使用GDP數字。其中一個原因是,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要准確地計算哪些產值是屬於哪個國家,變得越來越困難。

我國是從1985年開始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在具體的核算過程中,基本上是按國際通行的核算原則,即對各種類型資料來源進行加工計算得出的。主要資料來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統計資料,包括國家統計局系統的統計資料,如農業、工業、建築業、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固定資產投資、勞動報酬、價格、住戶收支統計資料,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如交通運輸、貨物和服務進出口、國際收支統計資料;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資料,包括財政決算資料、工商管理資料等;第三部分是會計決算資料,包括銀行、保險、航空運輸、鐵路運輸、郵電通信系統的會計決算資料等。近年來,統計資料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是採用抽樣調查方法和為避免中間層次干擾的超級匯總法來獲得的。

我國不同時期發布的同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往往是不一樣的,GDP的計算需要經過以下三個過程:初步估計過程、初步核實過程和最終核實過程。在初步估計過程中,某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是在次年的年初,依據統計快報進行初步估計得出的。統計快報比較及時,但范圍不全,准確性不很強。初步估計數一般於次年2月底發表。其次是在次年第二季度,利用統計年報數據對國內生產總值數據重新進行核實。年報比快報統計范圍全,准確度也高,採用這類資料計算得到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是初步核實數。但工作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核算除了大量統計資料外,還要利用諸如財政決算資料、會計決算資料等大量其他資料,這些資料一般來得比較晚,大約在第二年10月左右才能得到,所以在第二年年底的時候,根據這些資料再做一次核實,叫最終核實。最終核實數在隔一年的《中國統計年鑒》上發布。三次數據發布後,如果發現新的更准確的資料來源,或者基本概念、計算方法發生變化,為了保持歷史數據的准確性和可比性,還需要對歷史數據進行調整。因此才會出現GDP數字的不斷變化。

然而,就像任何一個指標都有其缺陷和局限性一樣,GDP統計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和偏差,主要表現在:使GDP增長的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正面因素,即社會的進步,科技發展,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使GDP增長;二是為消除負面影響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也可以促進GDP的增加。例如不清潔生產造成對環境的污染,水土流失,而治理環境污染的生產活動又形成新的GDP。GDP沒有將正面的建設性和負面的破壞性活動區別開來,忽略了自然資源方面出現的稀缺,而這已經危及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需維持的生產力水平。GDP也沒有明確考慮主要由污染而導致的環境質量下降,以及隨之而來的對人類健康和財富的影響,甚至把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利用作為生產的增加來加以核算。為克服這種種弊端,才有學者提倡以「綠色GDP」作為更為全面的經濟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水平。

出於以上原因,在把GDP指標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的全面尺度時,必須予以正確理解,辯證看待和使用。特別對於各級政府來說,不能把GDP增長速度作為衡量經濟運行好壞的唯一標准,而應堅持速度與結構、質量、數量相統一,發展與資源環境要協調,把工作質量放在提高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基礎上,不能片面追求經濟的高速度。

⑤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

工業增加值有兩種計算方法:

一是生產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間投入的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

公式: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二是收入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對工業生產活動最終成果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

公式: 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值+營業盈餘

(5)年鑒工業增加值最簡單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增加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項基礎指標。

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期時期內所生產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同時也反映了生產單位或部門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因此,建立增加值統計,將為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提供可靠依據,是建立資金流量的基礎。

從工業增加值的概念出發,計算工業增加值應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1 本期生產的原則

工業增加值的核算必須是工業企業報告期內的工業生產成果。只有進入了工業企業報告期內的工業生產過程,通過工業生產活動所創造的產品和勞務才能進行工業增加的核算,非報告期內生產的工業產品,即使在報告期內出售,也不能作為本期的工業生產成果;反之,只要是報告期內生產的產品,不論是否出售,均應計入報告期生產成果。

2 最終成果的原則

工業企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從產品形態上看,體現於本期生產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產自用的產品和勞務上,不包括用於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從價值形態上看,產品生產的過程也是價值轉移的過程,生產過程中所耗用的產品(中間投入)價值隨同生產過程轉移到新產品的價值之中。

為了避免產品價值的重復計算,必須在工業總產值的基礎上扣除中間投入的轉移價值。因此,要保持工業總產值與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價格、指標口徑范圍的一致性,避免工業增加值計算結果出現偏差。

3 市場價格的原則

當前,我國計算工業增加值所使用的計算價格是生產者的價格,即按生產者價格估算出的產出額減去按購買者價格估算的中間消耗額。

生產者價格對工業品來說,就是出廠價格,其中包括產品銷售或使用時所支付的產品稅或應得到的補貼,但不包括發票單列的增值稅和單獨開發票的運輸費用和商業費用。

購買者價格是購買者在購買單位貨物或服務所支付的價值,其中包括指定時間和地點提取貨物所發生的運輸和商業費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稅。

生產者價格和購買者價格都是市場上買賣雙方認定的成交價格即市場價格。為了保持工業增加值計算口徑的一致性,工業總產值和工業中間投入一律按市場價格計算。工業總產值按生產者價格計算,工業中間投入按購買者價格計算。

工業企業建立增加值統計,可以反映工業企業的投入、產出和經濟效益情況,為改善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依據,並促進工業企業會計和統計核算的協調。

⑥ 怎麼計算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是衡量工業企業生產成果的重要指標,在國民經濟核算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統計方法制度改革的深入,國家統計局對工業增加值計算方法進行了進一步調整和規范。現將工業增加值計算方法簡要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普查年度工業增加值計算方法
根據全國經濟普查調查制度,工業增加值計算范圍包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其他行業附屬的工業產業活動單位、工業執行行政事業會計制度的法人單位以及工業個體經營戶。普查年度工業增加值按生產法和收入法兩種方法計算。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以生產法和收入法計算結果的加權平均數為准;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工業執行行政事業會計制度的法人單位、其他行業附屬的工業產業活動單位增加值以收入法的計算結果為准;工業個體經營戶增加值以生產法的計算結果為准。
在計算中,首先分別計算39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的增加值,然後合並生成3個行業門類增加值,最後合並生成工業增加值。
1.生產法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
工業總產出=工業總產值 + 工業企業本年應交增值稅
2.收入法
工業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法和收入法增加值數據的調整
從理論上講,按生產法和收入法計算的工業增加值結果應基本一致。但是,由於部分工業企業統計基礎和水平達不到增加值核算要求,往往使得採用兩種方法計算的工業增加值呈現出不同程度偏差。一般情況下,生產法工業增加值偏大,收入法工業增加值偏小,因此有必要將採用兩種方法計算的增加值進行加權平均,使工業增加值更加接近實際。鑒於經濟普查方案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指標較為詳細,便於增加值核算和調整,因此,國家統計局規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採用生產法和收入法計算結果的加權平均數。調整方法如下:
調整後的工業增加值=生產法工業增加值×0.75 + 收入法工業增加值×0.25
(二)一般年度工業增加值計算方法
在一般年份(非普查年份),將工業增加值分成規模以上工業和規模以下工業兩個部分分別計算,再加總全部工業增加值。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是生產法增加值經過調整計算的結果;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增加值以工業總產值乘以工業增加值率的計算結果為准。
在計算中,先分別計算39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的增加值,然後合並生成3個行業門類增加值,最後合並生成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生產法) × 增加值調整系數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生產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中間投入+規模以上工業本年應交增值稅
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 × 增加值率(%)
其中:
增加值調整系數=經濟普查調整後的增加值÷經濟普查調整前的生產法增加值
(三)月度工業增加值計算方法
月度工業增加值計算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主。為了更加准確地計算規模以上工業月度增加值,並使之與經濟普查和一般年份數據相銜接,國家統計局於2006年2月下發了《關於調整月度工業發展速度中增加值率計算方法的通知》(國統字〔2006〕49號),對月度工業增加值計算方法作了新的規定。
在計算中,先分別計算國民經濟行業中類的增加值,然後合並生成39個行業大類增加值,最後合並生成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上年度調整後的工業增加值率(%)
上年度調整後的工業增加值率(%)= 上年度工業增加值率(%)×增加值率調整系數
增加值率調整系數=經濟普查調整後的增加值率÷經濟普查調整前的生產法增加值率
其中:「增加值率調整系數」由國家統計局根據各省統計數據分別計算,並反饋各省使用。

⑦ 工業增加值怎麼計算。【要簡單一點,要不看不懂】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

1、生產法

生產法是指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應繳增值稅。

2、收入法

收入法是從工業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對工業生產活動最終成果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7)年鑒工業增加值最簡單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實際應用:

實際工作中,由於受到統計調查頻率、時效性和企業財務核算的制約,年度和月度工業增加值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年度工業增加值採用「收入法」計算,所含四個部分的資料通過「工業企業成本費用」年報表中基礎數據計算得到。

月度統計對時效性要求較高,難以取得詳細的財務核算資料,無法直接計算,因此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速採用推算的計算方法,即根據工業增加值與工業總產值的比率得到工業增加值率,用月度工業總產值,乘以上年度工業增加值率,得到月度工業增加值。

⑧ 請問統計年鑒上,怎麼算工業增加值

09年開始已經沒有工業增加值的提法了,你可以看下09年的統計年鑒,已經沒有工業增加值的指標。計算工業增加值要填一系列比較詳細的指標,現在開始僅部分企業填報,而且名字已經改為「成本費用調查表」,指標有100多個,中小企業根本無法填報,在縣市一級已經無法進行計算了,可能國家一級用做其他目的,會做簡單測算。以前計算工業增加值有2種方法,收入法和生產法,非常復雜,無法根據統計年鑒上的幾個數值簡單得出。不過08年以前的應該有設置工業增加值這個指標,可以直接取得,不過具體也得看各地區的統計年鑒有否設置該指標。

⑨ 企業年平均工業增加值如何算

工業企業增加值計算方法主要有生產法和分配法,理論上二者的計算結果應該一樣,可實際操作過程中,結果稍有差異,一般來說差異不會很大。

方法和步驟如下:

一、生產法:

1.公式:工業企業增加值(現價)=工業總產值(現價)-工業中間投入+增值稅要搞好增加值的統計,關鍵在於搞准中間投入及增值稅兩個指標的統計。

2.工業中間投入計算原則:計算工業中間投入須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①必須是從企業外部購入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不包括生產過程中回收的廢料以及自製品的價值。

②必須是本期投入生產,並一次性消耗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不包括固定資產轉移價值。

③中間投入的計算口徑必須與總產值的計算口徑相一致。即計入工業中間投入的產品和服務價值必須已經計入了工業總產值中。

3.本年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數一進項稅額一減免稅款一出口抵內銷應納稅額+年初未抵扣數一年末未抵扣數。

二、分配法:

  1. 公式:工業企業增加值(現價)=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2. 關於「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的計算,該指 標的計算與會計產品成本核算保持一致。若會計產成本核算中計算該部分成本,則計算工業總產值時要包括這分價格;否則,不包括。

  3. 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在計算工業增加值時,該指標應為本。期折舊,而不是累計折舊。所以在計算該指標時要用「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的期末數減期初數取得。

  4. 「修理費」的計算:「修理費」是指本企業對外支付的修理費用,屬中間投入,不包括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互相修理。

  5. 計算工業總產值、中間投入所使用的價格:

    計算工業總產值使用「生產者價格」,即工業品出廠價格;計算中間投入使用「購買者價格」。

    「生產者價格」和「購買者價格」分別為當期的平均生產者、購買者價格。

⑩ 工業增加值如何簡易計算

計算方法:計算工業增加值通常採用兩種方法。

一是「生產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間投入的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公式為:工業增加值=現價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二是「分配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製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對工業生產活動最終成果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工業增加值=工資+福利費+折舊費+勞動、待業保險費+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營業盈餘。或:工業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你也可以看看這里
http://ke..com/view/1809.htm

閱讀全文

與年鑒工業增加值最簡單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磁治療儀器使用方法 瀏覽:251
科學研究方法通常有哪些 瀏覽:813
折紙最簡單的方法小星星的折法 瀏覽:644
游泳中暑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839
防靜電表測量方法 瀏覽:271
完善高中教學方法 瀏覽:830
鼠年茅台鑒別方法 瀏覽:385
手機殼包漿方法 瀏覽:430
羽毛球空手訓練方法 瀏覽:386
在雲南種菜有哪些方法 瀏覽:99
前列腺增生是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554
十種頸椎病治療方法 瀏覽:454
單人訓練模式開啟方法 瀏覽:122
種植百合土壤消毒方法 瀏覽:736
化糞池兩端連接方法 瀏覽:608
注冊不了滴滴有什麼方法嗎 瀏覽:864
簡單麻花的編織方法 瀏覽:165
倒立團身訓練方法 瀏覽:725
特崗中教育學教學方法選用依據 瀏覽:556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