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曲線要素計算公式
圓曲線各要素計算公式:
T=Rtan(A÷2)
L=π÷180(RA)
E0=R÷Cos(A÷2) -R
Q=2T-L
註:
T 切線長;R 圓曲線半徑;L曲線長度;E0 外矢距;Q 切曲差;A 曲線轉向角。
曲線要素,道路工程術語;是曲線的幾個技術指標:如半徑、緩和曲線、轉角、圓曲線長、平曲線長、切線長、外距、切曲差、曲線的主點(變坡點)樁號。
曲線要素廣泛應用於道路橋梁設計、施工測量中。曲線要素又分為平曲線要素、豎曲線要素。
平曲線線形設計一般原則
(一)平面線線形應直捷、連續、順適,並與地形、地物相適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二)行駛力學上的要求是基本的,視覺和心理上的要求對高速路應盡量滿足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以及設計速度≥60km/h的公路,應注重立體線形設計,盡量做到線形連續、指標均衡、視覺良好、景觀協調、安全舒適。
設計速度<40km/h的公路,首先應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正確地運用平面線形要素最小值。
(三)保持平面線形的均衡與連貫(技術指標的均衡與連續性)
涵義
平曲線
平曲線【horizontal curve】指的是在平面線形中路線轉向處曲線的總稱,包括圓曲線和緩和曲線。連接兩直線間的線,使車輛能夠從一根直線過渡到另一根直線。
豎曲線
豎曲線【vertical curve】在線路縱斷面上,以變坡點為交點,連接兩相鄰坡段的曲線稱為豎曲線。
Ⅱ 橋梁豎曲線標高的計算方法
橋梁豎曲線標高的計算方法:
1)用緯地等路線軟體很輕易的就可以知道任何一點的高程;
2)可以用卡西歐4500或4800編一個小程序,一樣的可以算豎曲線內的高程;
3)用筆或計算器算,按道勘書上的公式一步一步的算;
變坡點相鄰兩直坡線縱坡分別為i1和i2,他們的代數差稱為坡差,用w表示,即w=i2-i1;
曲線長L=Rw(R為豎曲線半徑);
切線長T=L/2;
外距E=T^2/(2R)。
Ⅲ 請教高手,公路曲線箱梁長度怎麼計算急急急
首先概念上不是叫曲線梁,而是橋梁在曲線上。一般情況,為了方便施工,彎橋一般採用彎橋直作設計,修一座直線橋,然後通過橋梁護欄調整線形,這樣最簡單、最方便施工、造價也比較低;如果橋的轉向距離比較大,那彎橋就沒辦法直作,這是設計會採用幾種方式,一種是彎橋折作,把圓弧變成一節一節的小折線,每個折線都按直橋作,當然還要細分兩種方式,墩台徑向布置法,簡單說就像墩台在圓弧上,墩台垂直圓心,這樣保證了預制梁端的角度統一,橋梁按跨分成N個單元,相當於重復施工,便於模板周轉,但每一跨內每一片梁端夾角相同,但長度不等,也就是你遇到的這種情況。如果實在理解不了,那可以再通俗點,你在一張紙上,以一個點為圓心,畫上間距相同的同心圓,比如半徑5、10、15、20、25厘米,然後以圓心為頂點畫30°的圓心角射線,跟別與這些圓相交,你需要預制的梁就是圓心角射線夾角內的不同弧長,當然實際施工時是直線,也就是玄長。這種設計方法就是墩台都在固定夾角的圓心角的射線上,每跨梁間是重復施工,比較好控制;還有一種曲線橋的設計方法,就是彎橋彎作,也可以理解為現澆梁,用對應的曲線模板做支撐,然後整體現澆,當然造價最高,也很麻煩。
Ⅳ 鐵路曲線橋梁墩台坐標怎麼計算
、橋梁施工圖上只有台前,台尾的里程,然後墩台的具體坐標沒有,是不是從台尾的已知里程通過梁的長度反推具體墩的位置呢?可是樁的具體位置圖紙上沒有,也沒辦法根據敦的尺寸去推呀。
2、曲線橋是如何布置三角控制網呢?是不是將每跨都布置一個三角,然後將每跨近似的視為一個直線,作為基線使用呢?
1、可以通過梁長推算墩柱里程
2、如果橋不是太長布一個三角網就得了。
Ⅳ 曲線雙線橋梁計算。
雙線鐵路在在曲上是有偏距的,主要是為了平衡離心力,計算一般用程序計算,如果手算則需要知道線間距,橋墩尺寸(墊石、托盤),還有就是所受荷載,主要是有兩組力,一是離心力這個可以在書上找到,二是支座最大反力。最後把他們建立平衡方程,G*S1=F*S2,求出偏距後就過以通邊調整線位或墊石位置來平平衡離心力。下面為計算結果橋梁全長: L= 974.88m 梁頂面寬(不含線間距) 4.96m
Ⅵ 橋梁的結構長度和橋梁長度具體怎麼計算
這個問題你上專業論壇或許會更好點,這里的回答不一定專業,根據我的理解橋梁長度因該是橋梁總長也就是兩端搭板頂端橋梁縱向中線的距離,結構長度因該是梁的長度和,不包括搭板長度,但是是否包括伸縮縫長度就不太清楚。 你可以參考下
Ⅶ 橋梁的長度具體是怎麼計算的,誰知道
一般指橋梁全長,有橋台的橋梁為兩岸橋台翼牆(側翼或八字牆)尾端間的距離;無橋台的橋梁為橋面系行車道長度。
Ⅷ 橋梁曲線計算
留個郵箱,我發套程序給你。供你參考使用。
Ⅸ 曲線橋上t梁長度如何計算
曲線梁橋板長計算規則
2009-11-06 12:35:08| 分類: 工程相關|舉報|字型大小 訂閱
裝配式曲線橋的布孔要點
[摘要] 上部採用裝配式構件的橋梁在公路橋梁中占據很大的比例,而橋梁處在平曲線上時,也有相當部分的橋梁採用這種型式。將曲線半徑、橋梁寬度、橋梁斜度、平行布孔、徑向布孔等相關參數比較,提出了曲線橋上部構件的處理辦法,指出了其各自適用的范圍。
[關鍵詞] 裝配式曲線橋梁,上部構件,平行布孔,徑向布孔。
我國高速公路通過十幾年的發展,進入了一個迅猛發展的時期,橋梁工程往往控制整個工程的難度和進度,在這些橋梁工程中,中小跨徑橋梁占相當大的比例,而中小跨徑的橋樑上部一般採用裝配式構件。裝配式構件的橋梁其結構型式簡單,受力特點明顯,因此仍會在未來的橋梁建設中占明顯的數量之優。公路橋梁的平面一般服從路線,這樣不可避免使得橋梁處在平曲線上。探討裝配式曲線橋的布孔方式,預制板梁在長度、角度方面是否能統一,則會對設計和施工帶來方便。
公路的平面是由若乾的平曲線、直線組成的。由於高速公路的平曲線半徑較大,採用「以折代曲」的布置方式是完全能夠實現在曲線橋上採用裝配式構件的。問題是:如何使得這種以折代曲的方式能更好地模擬成曲線、並能更好地減少板梁長度和角度的變化。
裝配式板梁按結構型式分有簡支結構和先簡後連續結構;按平面布置的形式可分為平行法、徑向法。
簡支結構的橋梁目前的跨徑在8~25m,跨徑再大,克服構件的自重的配筋將占據主要方面,已經不經濟。最常見的是8~20m的簡支構件。
先簡支後連續結構的橋梁目前的跨徑在16~50m。最常見的是20~40m。
先簡支後連續結構在梁體的預制階段和簡支結構是相同的,只是在安裝就位後有一個體系轉換的過程。
一、徑向布置
徑向布置也稱做等角度布置,即各墩台線與其半徑線(徑向線)的法線的夾角相同。由徑向布置形成的橋梁,平面上看似一個扇形的橋梁。這種橋梁的主要特點有:
1)曲線半徑越小,同一跨內的最大板長與最小板長的差值越大,但板長差值的百分比與橋梁跨徑無關。
2)橋梁斜度越大,同一跨內最大板長與最小板長的差值越大,但板長差值的百分比與橋梁跨徑無關。
3)橋梁寬度越大,同一跨內最大板長與最小板長的差值越大,但板長差值的百分比與橋梁跨徑無關。
4)同一曲線半徑的橋梁各跨板端角度相同,各墩台蓋梁的長度相同。
徑向布置的橋梁,在同一曲線上時其各墩台蓋梁的長度是相同的。對於直線上的橋梁,其墩台蓋梁的長度可用L=K/Cosφ表示,其中,L為墩台蓋梁的斜長度,K為橋梁寬度,φ為橋梁斜度。
採用徑向布置的橋梁,其墩台蓋梁的長度不能用上述公式計算,但它的長度與其相應斜度的直線橋差別不大;隨著曲線半徑的增大,預制板梁的板端實際角度與斜度的差值越來越小,並且這個差值與斜度無關。
5)板梁及墩台種類的多少和橋梁的跨數無關。
採用徑向布置的橋梁,其板梁和墩台的尺寸在各跨之間是完全一致的,和橋梁的跨數多少沒有關系。
對於裝配式的橋梁來說,如何降低預制板梁長度的不一致,板端角度的不一致對方便設計和施工是重要的,同時,也應考慮到下部墩台蓋梁長度以及由此產生的柱間距是否相同,以減少設計和施工的煩瑣。
採用徑向布置的橋梁,僅在板梁的長度上是有差別的,但各跨的板端角度、下部蓋梁的長度都是相同的。即使板梁的長度有差別,但也僅僅是橫橋向的差別,對縱向各跨來說是一致的,因此應用的范圍是較廣的。
二、平行布置
平行布置也稱做不等角度布置,即各墩台線與其半徑線(徑向線)的法線的夾角不相同,但各墩台線均平行。由平行布置形成的橋梁,兩端支撐邊的延長線不會交於曲率中心,平面上看是一個類似扇形的橋梁。這種橋梁的主要特點有:
1)預制板的長度與斜度無關,與橋梁寬度無關。
當橋梁的曲線半徑確定後,預制板梁的長度即確定,而且這個數值不會隨橋梁的斜度變化,不會隨橋梁寬度變化。其每塊板梁的夾角與相應斜度的差值亦為一定值。
2)預制板梁的長度,和曲線半徑的大小無關。
無論曲線半徑多大,預制板梁的長度基本上都是一定值,其影響值僅是由於弧弦差帶來的。
3)曲線半徑越小,墩台蓋梁的長度差值越大。
曲線半徑越小,相鄰跨墩台蓋梁長度的差值越大。
4)橋梁斜度越大,墩台蓋梁的長度差值越大。
在同一曲線半徑、同一跨徑、同一橋梁寬度下,橋梁斜度越大,相鄰墩台蓋梁長度的差值越大。
5)橋梁寬度越大,墩台蓋梁的長度差值越大。
在同一曲線半徑、同一跨徑、同一橋梁斜度下,橋梁寬度越寬,相鄰墩台蓋梁長度的差值越大,但基本呈線形增長。
6)橋梁跨數越多,上部板梁的角度及下部墩台蓋梁的種類越來越多。
隨著橋梁跨數的增多,各跨的上部板梁的角度、各墩台蓋梁長度、角度的差別越來越大。
採用平行布置的橋梁,每跨內橫橋向各板梁的板端角度、長度都是相同的,各墩台的長度和角度上是有差別的,各跨板梁的長度是相同的但角度是有差別的,隨著跨數的增多,這種差別越來越大,上部板梁角度及下部墩台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三、各種方式建議的適用范圍
對於採用徑向布置的橋梁來說,當最大板長及最小板長相差在2%以內時,由板的計算跨徑不同引起構件內力變化是可以忽略的,其板長是可以通過構造處理的措施(增加板的預制長度或調整封錨的厚度等)來實現的。
對於板長差相差在2%以上時,由於其計算跨徑對板的內力產生的影響較大,應按不同板長進行計算、配筋。在這種情況下,採用裝配式的簡支空心板就顯得很不方便,失去了裝配式橋梁的優點,建議採用整體澆築的構件。
對於採用平行布置的橋梁來說,橋梁跨數不宜超過4跨,否則,無論對上部板梁還是下部的墩台都是煩瑣的。
以上討論的是簡支結構的橋梁,對於先簡支後連續的橋梁來說,由於墩頂現澆段的存在(一般均大於0.5m),因此使得板梁採用徑向布置的可能性大於平行布置。這是因為:採用徑向布置的板梁雖然板梁的長度不等,但在預制板梁時完全可以採用相同尺寸進行預制,其板梁間的差值可以由墩頂現澆段的長度進行調整,並且下部墩台的種類完全一致,降低了設計和施工的難度。需要注意的是,應按上述簡支梁的思路進行分析,確定墩頂現澆段的最大、最小長度,以滿足墩頂現澆段的施工。一般可將墩頂現澆段的控制長度為0.3~1.0m,太小了施工無法進行,太大了橋墩蓋梁的寬度需增大的太多。
建議對先簡支後連續的橋梁,按徑向法進行布置,通過墩頂現澆段長度的控制確定上部板梁的種類,最大限度地減少預制板梁的種類,方便設計和施工。
需要注意的是,曲線梁和直線梁在受力上是不同的,曲線梁的彎矩和剪力不僅由荷載的豎向力效應引起,而且也由荷載的扭矩效應引起,但扭矩效應所佔比例很小。因此當採用閉口截面的空心板、實心板截面時,可按直線梁的截面取,其抗彎、抗扭強度一般都能滿足要求;但採用肋板式截面(T梁),則其肋板厚(主要是在支點附近的肋板厚)必須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