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圖書編校差錯計算方法

圖書編校差錯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20 21:11:56

㈠ 圖書出版錯誤率是多少以及統計方式

圖書差錯率合格是低於萬分之一,檢查10萬字,不足10萬字的檢查全本書。
具體的差錯計算有規定,可以查詢《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和《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計算方法

㈡ 「同性戀是心理障礙」教材案二審,結果如何

據悉,這件事的起源於暨南大學公選課教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13版中,其將同性戀歸為是心理障礙,將“同性戀”描述為“性愛方面的一種紊亂或性愛對象的倒錯”。而這種定義引起了在廣州就讀的大一學生西西的質疑,西西認為,該段對“同性戀”的描述污名化了同性戀,因此提出了“召回錯誤教材和更正錯誤內容”的建議,前期,西西試圖與編者和出版社溝通,但卻沒有效果,於是,西西選擇了將出版這本教材的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以及負責銷售的江蘇圓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及江蘇圓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一並告上了法院。

從質疑到提出上訴,西西著實費了不少精力,雖然結果並沒有按照所預期的發展,但是在這段經歷中,西西也獲得了成長,據了解,這段經歷甚至影響了西西的職業規劃,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了公益組織工作。

㈢ 買了一本高考復習資料,是天星出版的,僅僅做了6頁就發現5處錯誤,請問國家對圖書錯誤率有什麼規定國

《圖書質量管理規定》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1、第五條差錯率不超過1/10000的圖書,其編校質量屬合格。

差錯率超過1/10000的圖書,其編校質量屬不合格。

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的判定以國家正式頒布的法律法規、國家標准和相關行業制定的行業標准為依據。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的計算按照本規定附件《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計算方法》執行。

2、第十六條對出版編校質量不合格圖書的出版單位,由省級以上新聞出版行政部門予以警告,可以根據情節並處3萬元以下罰款。

3、第十七條經檢查屬編校質量不合格的圖書,差錯率在1/10000以上5/10000以下的,出版單位必須自檢查結果公布之日起30天內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後可以繼續發行;差錯率在5/10000以上的,出版單位必須自檢查結果公布之日起30天內全部收回。

出版單位違反本規定繼續發行編校質量不合格圖書的,由省級以上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的規定處理。

附:《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規定: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㈣ 一本小說有12萬字,要求該小說全部不可以超過12個字錯誤率是多少

萬分之一。這也正是《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計算方法》的要求。差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一的圖書,其編校質量屬合格。
圖書編校差錯率,是指一本圖書的編校差錯數佔全書總字數的比率,用萬分比表示。實際鑒定時,可以依據抽查結果對全書進行認定。如檢查的總字數為
10
萬,檢查後發現兩個差錯,則其差錯率為
0.2
/
10000

㈤ 圖書校對流程

校對的基本功能有二:校異同;校是非。這是校對的性質決定的。「校對」是個集合概念,包含著「校」 (校是非)和「對」(校異同)的雙重含義,應當全面地認識和實現校對的功能。 「校異同」的要旨在「異同」,是指將校樣跟原稿逐字逐句比照,通過查找兩者異同的方法,發現並改正錄排錯漏。其功能是:保證原稿不錯、不漏地轉換成印刷文本。 「校是非」的要旨在「是非」,是指通過對原稿內在矛盾的是非判斷,發現並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錯漏。其功能是:彌補編輯工作的疏漏,使書稿趨於完善。 校對的兩個基本功能,同樣重要,不可偏廢。不校異同,則不能保證作者的勞動成果准確而完整地轉換;而不校是非,則不能發現和彌補作者創作和編輯加工的疏漏。偏廢校異同或者偏廢校是非,後果是一樣的,都會造成謬誤流傳,損害作者,貽誤讀者。校對工作的基本制度有如下4項: 1、三校一讀及樣書檢查。「三校」即三個校次。「一讀」即終校改版後的通讀檢查。由於校對客體差錯的復雜性和出錯原因的多樣性,「校書如掃落葉」,校對活動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投入必要的校對工作量 (即校次)。「三校一讀」是《圖書質量保障體系》規定的必須堅持的最低限度的校次;重要書稿和校對難度大的書稿,如經典著作、文件、辭書、古籍、學術著作、教科書及教輔讀物等,還應相應增加校次。作者校對、編輯校對不能頂替校次,交給他們校對的校樣是「副樣」,「正樣」仍由校對人員校對,三個校次都必須由經過專業訓練的校對人員來完成。計算機校對如果使用得當,可以頂替一個校次。三校改版後打出的校樣,不能算作付印清樣,還必須進行一次通讀檢查,通讀檢查後改版打出的校樣,才能算作付印清樣。 為了保證校對的質量,凡遇到如下情況之一的校樣,校對者有權提出增加 1~2個校次:(1)初校樣的差錯率超過15/10000的;(2)編輯發排的書稿沒有齊、清、定,而在校樣上修改的頁碼超過1/3的;(3)終校樣的差錯超過3/10000的。增加校次的決定權屬於專業校對機構。 樣書檢查,指圖書成批裝訂前先裝訂幾本樣書分由責任編輯、責任校對檢查,經檢查確 認無誤後,方能成批裝訂出廠。 2 校對主體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現代校對的特徵之一,是校對主體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所謂主體多元化,是指作者、編者和專職校對員共同參與校對,還有社外人員參與校對活動,從而形成校對主體群。作者校對屬於自校,編輯校對屬於半自校。他們共同的優勢是:對書稿內容的把握,對相關知識的熟悉。共同的劣勢是:因習慣線性閱讀難以感知個體字元的差異 , 因思維定式而往往對差錯「熟視無睹」。社外校對人員,技術、經驗、心態和責任心一般不如社內專職校對員。因此,校對主體多元化必須與專業化相結合,並且以社內專職校對員為校對主體群的核心。所謂以社內專職校對員為核心,有三層意思:其一,出版社必須建立專業校對機構,對全社校對工作進行統一組織和全程監控;其二,出版社必須配備足夠的專職校對員(編校人員配備的科學比例為3:1,不應少於5:1),並由專職校對員擔任責任校對;其三,必須由中級以上職稱的校對員或工作認真、經驗豐富的其他校對員來做三校,把好終校關。 3 集體交叉校對與責任校對相結合。現代校對的特徵之二,是集體交叉校對與責任校對相結合。集體交叉校對,是指由不同職級、不同專長的校對者分別負責不同校次的校對, 一般不得採取一人包校的做法。集體交叉校對,可以避免一人包校的知識局限,和反復校讀導致對差錯「熟視無睹」,有利於最大限度地消滅差錯。同時,集體交叉校對還是一種相互檢查、相互監督的有效方式。但是,集體交叉校對也存在不足,主要是校對者對差錯的認定不會完全一致,大部頭書稿分章集體交叉校對,還會造成版面格式處理的不統一。因此,在集體交叉校對的基礎上,還必須實行責任校對制。責任校對是本書校對工作的總責任人和總協調員,參與本書校對全過程,承擔終校或通讀檢查 ( 通讀檢查也可以由責任編輯承擔 ) 以及文字技術整理,協助責任編輯解決校對質疑 , 並最後核對付印清樣。責任校對應在書名頁上署名,以示對本書的校對質量負責。 4 校對質疑與編輯排疑相結合。校對質疑編輯排疑,是現代校是非的基本形式。校對員的校是非,不同於編輯的文字加工,兩者有質的區別。校是非的任務是改錯,即通常說的清除硬傷,不做篇章布局調整、思想內容提升和文字潤色的工作。對於明顯的錯字、別字、多字、漏字、錯簡字、錯繁字、互倒、異體字、舊字形、非規范的異形詞 , 專名錯誤,不符合國家規范標準的標點符號用法、數字用法、量和單位名稱及符號書寫,不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版面格式,校對員應當予以改正,但改後須經責任編輯過目認定。發現了語法錯誤、邏輯錯誤以及事實性、知識性、政治性錯誤,校對員無權修改,只能用灰色鉛筆標注表示質疑,並且提出修改建議,填寫「校對質疑表」,連同校樣由責任校對送給責任編輯排疑。責任編輯應當認真地對待校對質疑,虛心採納正確的修改建議。對於認定的修改建議,用色筆圈畫表示照此修改;對於不擬採納的修改建議,則打×表示刪去(不要用色筆塗抹,保留校對質疑筆跡,以備需要時查檢)。要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校對員質疑,校對員質疑經責任編輯認定後,應當給與質疑者適當的獎勵,其質疑表應當存入個人業務檔案,作為考察校對員業務水平、晉升專業職稱的依據。
人機結合校對。黑馬校對軟體查檢常見錯別字及成語、專名中的錯別字辨識率高,速度快,是校對的得力工具。但是,計算機校對的本質決定了它只能處理可以形式化的問題,而文字的形式符號是一個十分有限的形式系統,自然語言更不可能徹底形式化,所以校對軟體查錯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工校對。正確的做法是人校與機校結合。人機結合校對需要找到優勢互補的最佳結合模式。鑒於計算機校對誤報率高,錯漏多的一校樣宜由人工校對,二校再用機校,機校後不改版,由人接著三校。三校的任務是:先對機校報錯及改錯建議逐一判斷,然後通讀檢查一遍,發現並改正機器漏校。三校後再改版。這種「二三連校」模式,有利於人機優勢互補、縮短校對周期。也可以在編輯加工之前,先實行機校,將機校的報錯與改錯建議作為加工時的參考;三校之後再用機校,清掃殘留差錯;然後,由人工通讀檢查。這種「清源凈後」的人機結合模式,也可收到人機優勢互補之效果。 4.2 過紅與核紅。二校樣應一式三份,一份 (通稱正樣)由校對人員校對,另兩份(通稱副樣)分送作者和責任編輯校對。「過紅」即將作者和編輯在「副樣」上所作修改的字元,謄錄到校對員校過的正樣上。如果正樣改動少而副樣改動多,也可將正樣謄錄到副樣上。謄錄時,要注意副樣上的修改是否合理,若有疑義則應提請責任編輯解決。如果副樣上增刪較大,導致版面變動,則要精心調整版面,有的還要增加校次。過紅由責任校對或責任編輯負責。 核紅即核對上校次糾錯的字元是否改正,有無錯改。核紅的技術要領是:第一步,核對上校次改動的字元,至少反復核對兩次;第二步,如果發現應改而未改的字元,除了重新改正外,還要搜檢上下左右相鄰字元有無錯改,以避免鄰行、鄰位錯改;第三步,比對紅樣 ( 上校次校改樣 ) 與校樣 ( 改後列印樣 ) 四周字元有無脹縮,如有脹縮,就要對相關行及其上下行逐字細查,找出脹縮原因,改正可能存在的錯誤。二校、三校和通讀檢查,均應先核紅後校對。 4.3 文字技術整理簡稱「整理」,是現代校對的必要程序。其作用有三: (1)彌補版式設計的疏漏;(2)改正排版造成的技術性錯誤;(3)防範多人交叉校對產生的文字處理和版面格式的不統一。 4.4 文字技術整理是一項細致的技術性工作。整理的內容有如下 10項:(1)核對封面和書名頁,使書名、著譯者或主編者姓名、出版單位名稱、出版日期等完全一致;(2)根據正文標題核對目錄上的標題和書眉上的篇名、章名,檢查文字是否一致,頁碼是否相同;(3)檢查正文各級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占行和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同級標題字體、字型大小、占行和位置是否一致,書眉雙頁、單頁上的標題是否符合規范;(4)檢查插圖的形象與文字說明是否相符;(5)檢查圖表、公式與正文是否銜接,圖表、公式的編序形式是否正確,序碼(應連續)有無缺失或重復;(6)檢查表格和公式的格式是否規范,表格轉頁、跨頁和公式轉行是否符合規范,公式的變形是否正確;(7)檢查正文注碼與注文注碼是否相符,參見、互見頁碼是否准確;(8)檢查前言(序)、後記(跋)、內容提要等指示性文字,與正文內容是否相符;(9)如系全集、文集、套書,要檢查是否成龍配套,版式、體例是否一致;(10)解決相互關聯的其他問題。整理工作必須十分認真,一絲不苟。每個校次校後均應做整理工作,終校後應由責任校對進行全面整理。
校對基本方法有4種: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這四種方法是古籍校讎的基本方法,完全適用於現代圖書校對工作,因而也是現代校對的基本方法。 3.1 對校法。對校法的特點是:「照本改字,不訛不漏。」 對校的客體有兩個——原稿和校樣 , 採用比照原稿核對校樣的方法,通過查找異同而發現差錯。現代校對的折校、點校、讀校、核紅等技術,都屬於對校法。發現了校樣上與原稿相異之處,原則上依據原稿改正校樣。 3.2 本校法。本校法的特點是:「定本子之是非。」現代校對的「本子」即原稿。 本校的客體只有一個——改正錄排錯漏後的校樣,採用通讀檢查的方法,通過文中內在矛盾發現問題,然後進行是非判斷而發現原稿的差錯。發現了原稿的差錯,用鉛筆在校樣上標注,提出改正差錯的建議,同時填寫《校對質疑表》,向編輯質疑。校是非不同於文字加工,只管改錯、補漏、刪重,而不做文字潤色。 3.3 他校法。他校法的特點是:「以他書校本書。」「他書」指其他的書。「改必有據」是校對改錯的重要原則。在通讀檢查中發現了問題,又難以判斷是非時,就得去查檢相關的權威工具書或權威著作,找到判斷是非、改正錯誤的可靠依據。 3.4 理校法。理校法的特點是:推理判斷。在發現疑問又找不到可靠根據時,即應進行推理判斷,包括分析字詞含義、進行邏輯推理等。 上述四種基本校對方法,在實踐中應當綜合運用,以求得到相輔相成 之效果,最大限度地消滅差錯。
原稿和校樣上存在著各種差錯,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10種類型: 6.1 文字差錯。包括錯別字、多字、漏字、錯簡、錯繁、互倒、異體字、舊字形等,出現頻率最高的是錯別字。錯別字是錯字和別字的合稱。像字但不是字叫做錯字;是字但用在此處不當的字叫做別字。通常說的錯別字,主要是指別字。 文字差錯還有一種類型,即外文字母使用錯誤和漢語拼音錯誤。常見的錯誤有:各文種字母混用;大小寫、正斜體不符合規范;漢語拼音違反《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及聲調標注錯誤。 6.2 詞語差錯。常見的詞語差錯有: (1)錯用詞語;(2)褒貶不分;(3)異形詞選用不符合規范;(4)生造詞;(5)錯用成語。 6.3 語法錯誤。包括詞法錯誤和句法錯誤。 常見的詞法錯誤有: (1)名詞、動詞、形容詞使用不當;(2)數量表達混亂;(3)指代不明;(4)副詞、介詞、連詞使用不當。 常見的句法錯誤有: (1)搭配不當;(2)成分多餘或殘缺;(3)語序不當;(4)句式雜糅;(5)歧義;(6)不合事理。 6.4 數字使用差錯。《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GB/T 15835—1995)是判斷數字 使 用正誤的國家標准,但對不同類型的圖書有不同的要求: (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不適用於文學作品和重排古籍;(2)使用阿拉伯數字,要求「得體」和「局部統一」;(3)科技圖書必須嚴格遵循《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的標准。 6.5 標點符號使用差錯。 《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1995)是判斷標點符號使用正誤的國家標准。標點符號有兩大類:點號(7個)和標點(9個)。常見的標點符號使用差錯,主要是點號錯用:(1)該句斷的不用句號;(2)句子內部該停頓的地方沒用逗號,不該停頓的地方誤用逗號;(3)非並列詞語之間誤用頓號,沒有停頓的並列詞語之間誤用頓號,不同層次的停頓使用頓號造成結構層次混淆;(4)濫用分號,如並列詞語之間誤用分號,非並列關系的單重復句內分句間誤用分號,不在第一層的並列分句之間誤用分號,應該用句號斷開的兩個獨立的句子誤用分號;(5)有疑問詞但並非疑問句誤用問號;(6)有驚嘆詞但並非驚嘆句誤用嘆號;(7)整句引文誤將句號置於引號外,非整句引文誤將句號置於引號內。(8)表示約數的兩個數字誤用阿拉伯數字或兩個漢字數字之間誤用頓號。 6.6 量和單位使用差錯。除古籍和文學讀物外,所有出版物特別是教科書和科技圖書,在使用量和單位的名稱、符號、書寫規則時,都應符合國家技術監督局 1993年發布的國家標准《量和單位》(GB3100~3102-93)的規定。常見的量和單位使用錯誤有:(1)量名稱不規范;(2)量符號不規范;(3)單位名稱書寫錯誤;(4)單位中文符號的書寫和使用不準確;(5)單位國際符號書寫和使用錯誤;(6)SI詞頭符號的書寫和使用不正確;(7)組合單位中文符號和國際符號混合構成的錯誤;(8)使用非法定單位或已廢棄的單位名稱;(9)圖表中在特定單位表示量的數值時未採用標准化表示方式;(10)數理公式和數學符號的書寫或使用不正確。 6.7 版面格式錯誤。常見的版面格式錯誤有: (1)規格體例不統一;(2)相關項目不一致;(3)文圖、文表不銜接,不配套;(4)各種附件與正文排版格式不規范。 6.8 事實性錯誤。常見的錯誤有:事實有誤;年代有誤;數據有誤。 6.9 知識性錯誤。要注意防範一般知識性錯誤,更要特別注意防範偽科學和反科學。 6.10 政治性錯誤。要注意防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傾向錯誤以及導向性、政策性錯誤。
校對管理
7.1 校對人才培養。校對是出版行業里的特殊專業,需要具備特殊素質的特殊人才。現代校對人才必須具備如下基本素質: (1)熟悉語言文字的各種規范,掌握語言文字的出錯規律,對語言文字使用錯誤有較強的辨識力;(2)通曉圖書版面格式知識,能敏銳地發現版面格式錯誤;(3)熟練地掌握各種校對方法,並且善於綜合運用;(4)具備比較廣博的知識積累,不同學科圖書的校對人才還必須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5)能夠熟練地使用工具書;(6)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耐得寂寞,注意集中,自覺地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 應當提高專職校對員從業准入學歷,從事校對職業的學歷為大學本科。對校對人員應進行系統的崗位培訓,堅持持證上崗制度。按照終身教育的要求,對校對從業人員實行定期輪訓的制度。校對專業技術職務,應納入編輯系列,注重培養副編審、編審級的高級校對人才。 7.2 人本化管理。管理者要以人為本,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滿足校對人員的精神需求,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文化和業務素質,培養社會責任意識,激發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營造人與人之間溝通、和諧、合作的氛圍,使管理成為一種文化、一種凝合劑,一種驅動力。校對工作適合量化管理,不但工作任務可以量化,工作質量也可以量化。但是,在實施量化管理時,要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在校對功能向「校是非」為主轉移的當代,單純的量化獎懲的作用是有限的。校是非是一種心理過程,不僅是個人文化和技能功底的展現,還是個人職業道德和心理素質的展現。校對管理要培養人的職業志趣,激發人的成就感,為人的自我發展、為高級校對人才的成長創造條件。 7.3 量化管理。包括校對任務量化和校對質量量化兩個方面。 校對任務量化管理,通稱定額管理,即給校對人員規定校對工作量定額。校對工作量定額以字數為單位,日定額即每人一個工作日應當完成的校對字數,月定額即每人一個月實際工作日內應當完成的校對字數。當月月定額與實際完成校對字數之差,即當月的超額或缺額。超額部分按超額勞動另付報酬。缺額部分應在下月補齊。校對工作是腦體並用的勞動,過度的身心疲勞會影響校對質量,因此,非特殊情況不宜加班加點校對,平時也應對超額勞動進行必要的限制。按照平均先進的原則,一個工作日的校對定額以20 000字為宜,每月按20個工作日計算,月定額以400 000字為宜。這個定額是一般標准,不同類型的書稿,校對定額應當有所差別,這個差別可用系數方法求出,增減幅度以日定額最低15 000字、最高25 000字為宜。核紅、過紅與文字技術整理的工作量可折算校對字數。二校、三校前的核紅,過紅與文字技術整理,均按校樣總字數的20%折算工作量。機校及其整理工作,按校樣總字數的30%折算工作量。樣書檢查按圖書總字數的30%折算工作量。 質量量化管理 , 即將校對質量進行量化,對不同校次規定「滅錯率」或「留錯率」。滅錯率按百分比計算,即以差錯總數為分母,以發現並改正的差錯為分子,乘以100,得出百分比。留錯率即漏改的差錯占校對總字數的比率,按萬分比計算,以校對總字數為分母,以校後遺留差錯為分子,乘以10 000,得出萬分比。通常要求:一校滅錯率為75%;二校滅錯率為一校留錯的75%;三校原則上要消滅全部殘存差錯,最低標准為留錯率不超過1/10000,超過此限的為不合格。 在實施校對管理時,既要計算校對完成量 ( 定額 ) ,又要檢查校對質量指標。如果質量沒有達到規定的量化指標,就應扣減相應校對完成字數作為懲罰;如果校對質量高於規定的量化指標,則應增加相應校對完成字數作為獎勵。校對人員發現了原稿的錯誤,應視錯誤的性質給予物質獎勵。校對字數計算方法,依據《圖書質量管理規定》的附件《圖書編校質量差 錯率的計算方法》的相關規定。 7.4 校對檔案管理。校對的檔案是出版檔案的組成部分,一種圖書的校對工作完成之後,應將校對檔案及時整理歸檔。校對檔案的內容包括: (1)校對登記表;(2)校對質疑表;(3)樣書質量檢查記錄;(4)重印書質量檢查記錄;(5)送審圖書質量檢查記錄。 7.5 外校管理。外校即由社外人員承擔部分校對任務。在社內專職校對人員不足的情況下,適當使用社外校對力量,作為社內校對力量的補充,實踐證明是可行的。但是,外校活動在社外循環,如果放任自流,質量是毫無保證的。所以,必須加強外校管理,將社外校對活動置於統一的、有效的監控之下。外校管理的主要內容如下: (1)嚴格考核選用合適人才,建立素質較高、適合本社出書學科門類需要、相對穩定的社外校對隊伍;(2)對社外校對人員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和業務考核,不適合繼續做校對工作的要及時淘汰;(3)外校人員一般只能承擔一校、二校,只有少數退休的專業校對人員,或經過考核確能勝任者,方可委以三校;(4)由專業校對機構統一組織外校,統一實施外校全程監控;(5)外校管理也應以人為本,尊重外校人員,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6)實行計件付酬和質量量 化檢查相結合的管理制度,外校按千字為單位計酬,報酬應根據書稿類型及校對難易度而定,一般每千字校對報酬 1~5元。沒有達到質量指標者扣減相應計件報酬,校對質量高於規定指標,或排除了重大錯誤,應當提高報酬標准,或給予物質獎勵。

㈥ 如何提高圖書編校質量

我國出版業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已進入穩定發展的階段,但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還遠不及發達國家,未來還任重道遠。根據新聞出版總署發布的《2010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2010年全國共出版圖書328387種,2000—2010年全國出版種類年均增幅14.57%。但是,我國出版業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如市場分割、選題重復、編校質量滑坡等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圖書編校質量的現狀
圖書作為思想文化信息的一種重要載體,對讀者具有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塑造靈魂的潛移默化作用。同時,圖書作為一種產品,在消費過程中具有超越時空、重復使用和世代相傳等特性。但是,圖書里的思想文化信息需要通過正確的文字元號來表達,即使出現一字一詞甚至一個符號的差錯,都可能影響圖書傳播和傳承思想文化功能的發揮。
近年來,原新聞出版總署嚴抓圖書質量管理,開展了出版物質量「管理年」、「規范年」等系列活動,圖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從通報的檢查情況看,仍有部分圖書存在嚴重差錯。2011年抽查圖書100種,編校不合格的為15%。2012年結合開展「出版物規范年」活動,重點對科技圖書和文化歷史類圖書質量進行了專項檢查。國家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將2013年確定為「出版物質量保障年」,繼續開展圖書質量專項檢查活動。
盡管業務主管部門對圖書質量如此重視,「無錯不成書」仍是出版業的一個頑症。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圖書出版工作的編輯和普通讀者,常常在為自己編輯的圖書出現差錯而自責歉疚的同時,也經常思考如何才能有效避免這一問題,讓讀者看上高質量的圖書。
二、圖書差錯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目前,在出版業日益繁榮的同時,圖書差錯率居高不下,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內部的原因。
(一)作者隊伍構成發生變化。改革開放之前,在人們的心目中著書立說是一項非常高深的創造性勞動,非專家學者所不能為。即使專家學者往往也是傾幾年、十幾年,甚至一生之所學,才能著成一本嘔心瀝血之作。然而,近年來隨著出書量的大幅增加,作者隊伍的構成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可喜的是,從知識分子和普通百姓中涌現出了一批作者,創作了大量貼近生活、具有實用性和可讀性的作品,滿足了社會的需求。但毋庸諱言,這個隊伍中也湧入了一些心態浮躁,以「創收」為目的、語言文字水平不高、社會責任感欠缺的作者。他們編選、剪貼拼湊成的一些「作品」,往往難以達到出版要求。
(二)編校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新中國成立以後成長起來的一批編輯和校對人員中不乏學有專長的專家。他們作風嚴謹,對工作精益求精,保證了出版物有較高的編校水平。近年來,隨著出版社的增加和出版品種的快速增長,編校人員隊伍迅速擴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一是一些新編輯沒有經過嚴格的崗位培訓,直接投入編輯一線工作。他們雖具有一定的語言文字功底,但對現行的法規和行業標准不太了解,有的與所從事編輯的圖書專業不對口,職業敏感度較低,對稿件中存在的差錯難以有效甄別和去除。二是有些編輯人員不注意平時的學習積累,特別是對相應圖書領域的專業知識更新不及時,了解不夠前沿,往往出現專業術語表述不夠規范等問題。三是有的編輯過於追求經濟指標,將主要精力放到有利於完成經濟指標的所謂「暢銷」書上,追求文字編輯加工精益求精的內在動力不足。四是有的編校人員對圖書內容把關的責任心不強,同類錯誤反復出現。
(三)質量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有些出版社為了生存,不尊重出版規律,一味地擴大出書品種,縮短出版周期,給圖書質量帶來隱患。一是為追求出書速度,減少編校環節和次數,存在以審代編、以校代編,壓縮「三審」「三校一讀」的現象,造成書稿處理粗放化,質量不可避免地下降。二是不顧本社編輯隊伍的實際,跨學科跨領域出書。三是出書品種大幅增加,編校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不知不覺中放鬆了對圖書質量的要求。四是有的出版社為降低成本,減少校對人員;有的出版社,根本就不設專職校對人員崗位,採取編輯自校或藉助社會力量校對的辦法。
三、提高編校質量的幾點建議
出版社要發揮好出版功能,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戰略,做好知識傳播和文明傳承,必須提高編校質量。
(一)加強選題計劃,培養作者隊伍。計劃中的選題是出版社經過充分的選題論證,在優選作者的基礎上,使編輯策劃與作者謀劃相結合,精心組織作者創作完成的,創作出版的時間都較充裕,在寫作過程中編輯也經常與作者溝通,從根本上保證了圖書的內在質量。而非計劃選題特別是那些以「創收」為目的的書稿,有的是作者的應時之作,寫作時間較短,稿件的內在質量往往先天不足。為此,策劃編輯要注意收集、研究與本社出書有關的信息,了解掌握有關的學術、學科發展狀況及讀者的需求和圖書市場的供求情況,聯系一批高素質的作者,從源頭上保證圖書的內容質量。
(二)堅持編前審稿,把好稿件內容關。不論是約稿還是投稿,也不論書稿有多麼好的市場前景,一定要堅持質量第一的標准,做好編前審稿工作,對不合格的稿件及時退改,待修改達到一定質量標准後,再進入編校環節,以保證圖書的內容質量,節約時間和成本。
(三)加強學習培訓。提高編校人員素質。編輯須具備一定的鑒別力,才能擔負起對書稿內容進行把關的社會責任。一是不管新編輯還是經驗豐富的老編輯,都必須自覺地加強學習,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充實刷新知識儲備,才能在編輯工作中減少和消滅差錯。二是要加強對新聘用編輯上崗培訓工作,使他們了解掌握黨和國家有關出版工作的方針政策、出版社的基本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等。三是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四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業務培訓工作,如舉辦有關出版法律法規、編校規范標準的講座,或對復、終審中發現的帶有普遍性、典型性的問題進行討論,或請經驗豐富的老編輯和有關專家講課,以及選派編校業務骨幹參加行業組織的各種學習培訓活動等。
(四)健全質量管理制度,加大落實力度。要針對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充實和完善現有的質量管理制度,建立長效機制,以保障圖書質量的不斷提高。一是嚴格執行「三審」制度。要在明確初審、復審、終審的崗位職責和質量要求,進行層層把關的同時,加大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對前一環節編審質量的考評力度,與年終考核及獎懲掛鉤,不斷強化編輯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二是嚴格執行責任校對和「三校一讀」制度。校對是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對編輯工作具有監督、檢查、補充和完善的功能。校對既要比照原稿「校異同」,消滅排版過程中的差錯。還要拋開原稿「校是非」,在消滅排版差錯的基礎上發現並協助編輯消滅原稿及版式設計中存在的差錯。應根據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圖書校對工作基本規程*中「三校一讀」滅錯率的具體指標,加大對校對工作的考核力度。通過嚴格執行「三審」和「三校一讀」制度,切實提高圖書編校質量,為廣大讀者奉獻精品圖書。

㈦ 圖書編校中,禁用詞怎麼計算差錯

一、社會生活類的禁用詞

1.
對有身體傷疾的人士不使用?殘廢人?、
?獨眼龍?、
?瞎子?、
?聾子?、
?傻子?、?獃子?、?弱智?等蔑稱,而應使用?殘疾人?、?盲人?、?聾
人?、?智力障礙者?等詞語。

2.
報道各種事實特別是產品、商品時不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
等具有強烈評價色彩的詞語。

㈧ 圖書校對工作基本規程的校樣差錯的類型

校對以錯改錯為基本職責,校對工作者對原稿和校樣上可能存在的差錯類型心中要有數,這樣才能更加自覺地以錯改錯。
原稿和校樣上存在著各種差錯,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10種類型:
6.1 文字差錯。包括錯別字、多字、漏字、錯簡、錯繁、互倒、異體字、舊字形等,出現頻率最高的是錯別字。錯別字是錯字和別字的合稱。像字但不是字叫做錯字;是字但用在此處不當的字叫做別字。通常說的錯別字,主要是指別字。
文字差錯還有一種類型,即外文字母使用錯誤和漢語拼音錯誤。常見的錯誤有:各文種字母混用;大小寫、正斜體不符合規范;漢語拼音違反《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及聲調標注錯誤。
6.2 詞語差錯。常見的詞語差錯有: (1)錯用詞語;(2)褒貶不分;(3)異形詞選用不符合規范;(4)生造詞;(5)錯用成語。
6.3 語法錯誤。包括詞法錯誤和句法錯誤。
常見的詞法錯誤有: (1)名詞、動詞、形容詞使用不當;(2)數量表達混亂;(3)指代不明;(4)副詞、介詞、連詞使用不當。
常見的句法錯誤有: (1)搭配不當;(2)成分多餘或殘缺;(3)語序不當;(4)句式雜糅;(5)歧義;(6)不合事理。
6.4 數字使用差錯。《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GB/T 15835─1995)是判斷數字 使 用正誤的國家標准,但對不同類型的圖書有不同的要求: (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不適用於文學作品和重排古籍;(2)使用阿拉伯數字,要求「得體」和「局部統一」;(3)科技圖書必須嚴格遵循《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的標准。
6.5 標點符號使用差錯。 《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1995)是判斷標點符號使用正誤的國家標准。標點符號有兩大類:點號(7個)和標點(9個)。常見的標點符號使用差錯,主要是點號錯用:(1)該句斷的不用句號;(2)句子內部該停頓的地方沒用逗號,不該停頓的地方誤用逗號;(3)非並列詞語之間誤用頓號,沒有停頓的並列詞語之間誤用頓號,不同層次的停頓使用頓號造成結構層次混淆;(4)濫用分號,如並列詞語之間誤用分號,非並列關系的單重復句內分句間誤用分號,不在第一層的並列分句之間誤用分號,應該用句號斷開的兩個獨立的句子誤用分號;(5)有疑問詞但並非疑問句誤用問號;(6)有驚嘆詞但並非驚嘆句誤用嘆號;(7)整句引文誤將句號置於引號外,非整句引文誤將句號置於引號內。(8)表示約數的兩個數字誤用阿拉伯數字或兩個漢字數字之間誤用頓號。
6.6 量和單位使用差錯。除古籍和文學讀物外,所有出版物特別是教科書和科技圖書,在使用量和單位的名稱、符號、書寫規則時,都應符合國家技術監督局 1993年發布的國家標准《量和單位》(GB3100~3102-93)的規定。常見的量和單位使用錯誤有:(1)量名稱不規范;(2)量符號不規范;(3)單位名稱書寫錯誤;(4)單位中文符號的書寫和使用不準確;(5)單位國際符號書寫和使用錯誤;(6)SI詞頭符號的書寫和使用不正確;(7)組合單位中文符號和國際符號混合構成的錯誤;(8)使用非法定單位或已廢棄的單位名稱;(9)圖表中在特定單位表示量的數值時未採用標准化表示方式;(10)數理公式和數學符號的書寫或使用不正確。
6.7 版面格式錯誤。常見的版面格式錯誤有: (1)規格體例不統一;(2)相關項目不一致;(3)文圖、文表不銜接,不配套;(4)各種附件與正文排版格式不規范。
6.8 事實性錯誤。常見的錯誤有:事實有誤;年代有誤;數據有誤。
6.9 知識性錯誤。要注意防範一般知識性錯誤,更要特別注意防範偽科學和反科學。
6.10 政治性錯誤。要注意防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傾向錯誤以及導向性、政策性錯誤。

㈨ 全國古籍整理圖書獎的圖書質量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建立健全圖書質量管理機制,使圖書出版工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服務,努力實現圖書出版從擴 大規模數量為主向提高質量效益為主的轉變,促進圖書出版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依據中國《出版管理條例》和有關圖書質量的政策、法規、標准,特製 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經國家正式批準的圖書出版單位及其出版的圖書。
第二章 圖書質量的分級和標准
第三條 圖書質量管理的范圍,包括選題、內容、編輯加工、校對、裝幀設計、印刷裝訂……方面。為了便於管理,本規定將有連帶關系的選題和內 容,合並為內容項;將編輯加工和校對,合並為編校項。
第四條 圖書內容質量、裝幀設計質量分為兩級,即:合格、不合格;編校質量、印刷裝訂質量分為四級,即:優質、良好、合格、不合格。
第五條 圖書內容的質量分級標准
1、在思想、文化、科學、藝術……方面,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文化積累價值或使用價值的,為合格。
2、在思想、文化、科學、藝術……方面,沒有價值,有嚴重問題,或違反國家有關政策禁止出版的,為不合格。
第六條 圖書編校的質量分級標准
1、差錯率低於0.25/10000的,為優質。
2、差錯率超過0.25/0000,未超過0.5/10000的,為良好。
3、差錯率超過0.5/10000,未超過1/10000的,為合格。
4、差錯率超過1/10000的,為不合格。
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的計算方法,見本規定附件。
第七條 圖書裝幀設計的質量分級標准
l、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護封、封套、書脊)、扉頁、插圖……,能夠恰當反映圖書的內容,格調健康;全書版式設計統一, 字體、字型大小合理的,為合格。
2、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護封、封套、書脊)、扉頁、插圖……,不能反映圖書的內容,或格調不健康,或全書版式設計不統 一,字體、字型大小使用混亂的,為不合格。
第八條 圖書印刷裝訂的質量分級標准
根據新聞出版署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行業標准《書刊印刷標准CY/1-3-91,CY/T4-6-91,CY/T7.1-7.9-9],CY/T12-17-95》的規 定:
1、圖書印刷裝訂的質量全面達到優質品標準的,為優質。
2、圖書印刷裝訂的質量某一項或某兩項存在細小疵點,其他各項均達到優質品標準的,為良好。
3、圖書印刷裝訂的質量全面達到合格品標準的,為合格。
4、圖書印刷裝訂的質量有嚴重缺陷,達不到合格品標準的,為不合格。
第九條 成品圖書的質量標准分為四級,即:優質品、良好品、合格品、不合格品。
第十條 成品圖書的質量標准
1、圖書內容、裝幀設計的質量達到合格標准,且編校、印刷裝訂的質量達到優質標準的,為優質品。
2、圖書內容、裝幀設計的質量達到合格標准,編校、印刷裝訂的質量達到良好標准(含其中一個項目達到優質標准)的,為良好品。
3、圖書內容、裝幀設計的質量達到合格標准,編校、印刷裝訂的質量均達到合格標准(含其中一個項目達到良好或優質標准)的,為合格品。
4、圖書內容、編校、裝幀設計、印刷裝訂四項中有一項不合格的,為不合格品。
第三章 圖書質量的管理
第十一條 出版社須設立由社領導主持的圖書質量管理機構,指導和督促各部門、各環節、各崗位的職工實施質量保證措施,對成品圖書作出質量等 級評定,對不合格圖書作出處理。
第十二條 出版社須制定圖書質量管理制度,建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使保證圖書質量的工作落實到出書的全過程和全體職工,在制定圖書質 量管理制度時須體現保證圖書質量的基本制度--選題的專項、專題報批制度;三級審稿制度;
發稿達到「齊、清、定」要求;三校一讀校對責任制度;生產督印製度;樣書檢查和成品檢查制度。
第十三條 出版社於每年1月31日前上報上一年度的圖書質量檢查結果和有關情況。上報的程序是:在京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所屬出版社經主管 部門審批同意後,報新聞出版署;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屬出版社由各省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審批同意後,報新聞出版署;設在地方的中央各部門的 出版社(軍隊出版社除外)經主管部門審批同意,並徵得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審批同意後,統一由省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報新聞出版署;軍隊系 統出版社由解放軍總政宣傳部審批後,報新聞出版署。
第十四條 地方省級新聞出版局和出版社的主管單位須設立專門機構或有專人負責指導所屬或所轄出版社的圖書質量管理工作:審核選題計劃;審核 批准重要稿件的出版;組織圖書質量檢查小組(或聘請圖書質量審讀員)對圖書進行抽查;對不合格圖書提出處理意見;對所屬或所轄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在內容……方面發生的嚴重錯誤和其他重大問題,承擔領導責任。
第十五條 新聞出版署根據全國圖書質量的實際情況及讀者的反映,每年選取部分出版社的圖書,組織審讀員進行質量抽查。
第十六條 地方省級新聞出版局或新聞出版署對圖書質量進行檢查後,須將檢查結果和審讀記錄以書面形式通知出版社。出版社如有不同意見,可在 接到通知後的30日內提出申辯意見上報,請求復議。如有異議,報新聞出版署裁定。
第十七條 地方省級新聞出版局或新聞出版署對所檢查圖書質量的最終結果及處理決定,發出通報。
第四章 獎勵與處罰
第十八條 對一貫注重圖書質量工作的出版單位和個人,以及採取有力措施,在短期內提高了圖書質量的出版單位和個人,新聞出版署、地方新聞出 版局可以結合圖書質量檢查工作給予表揚和獎勵。
第十九條 對於年新版圖書品種有10%以上圖書質量不合格的出版社,新聞出版署、地方省級新聞出版局可以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或處罰。根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處罰包括:警告、罰款、停業整頓。對中央級出版社的處罰決定,由新聞出版署作出;對地方出版社的處罰決定, 由地方省級新聞出版局或新聞出版署作出,罰款上繳當地財政。
第二十條 經檢查為質量不合格的圖書,須採取技術處理或改正重印,方可繼續在市場上銷售。如發現已定為不合格的圖書在該圖書定為不合格品的 通報或處罰決定發布三個月後仍在市場上銷售,由地方省級新聞出版局或新聞出版署對出版社進行經濟處罰,除沒收該書所得外,還要根據情節輕重處 以罰款,上繳當地財政。
第二十一條 連續兩年造成圖書不合格的責任者,其年終考核應定為不稱職;不稱職的人員,不能按正常晉升年限晉升其專業技術職務和工資;連續 三年檢查為不合格品圖書的責任者,不能繼續從事該崗位的工作。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由新聞出版署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 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生效。1992年發布的《圖書質量管理規定(試行)》停止執行。
附: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的計算方法
一、圖書差錯率,是指以審讀一本圖書的總字數,去除審讀
該書之後發現的總差錯數,計算出來的「萬分比」。如審讀一本圖書的總字數為10萬,審讀後發現兩個差錯,則該書的差錯率為2/100000,即為 0.2/10000。
二、圖書總字數的計算方法,一律以該書的版面字數為准,即:總字數:每面行數X每行字數X總面數。
1、除環襯……空白面不計字數外,凡連續編排頁碼的正文、目錄、輔文……,不論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滿版計算字數,分欄排版的圖書,各欄之間 的空白也計算版面字數。
2、書眉(或中縫)、單排的頁碼、邊碼也按正文行數,一並計算字數。
3、目錄、索引、附錄……字型大小有變化時,分別按版面計算字數。
4、用小號字排版的腳注文字超過5行不足10行,按該面正文字數加15%計算;超過半面,則該面按注文的滿面計算字數。用小號字排版的夾注文 字,隨正文版面計算字數。
5、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護封、封套、書脊)、扉頁,除空白面不計以外,每面按正文版面字數的50%計算;版權頁、勒口 (有文字的)按正文的一個版面計算字數。
6、凡旁邊串排正文的插圖、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數計算;插圖佔一面的,按正文版面字數的50%計算;表格佔一面的,按正文版面計算字數。
7、凡有文字說明的畫冊、攝影集、樂譜,一律按正文的版面字數全額計算;無文字說明的,按正文版面的30%計算字數。
8、外文版圖書、少數民族文字版圖書的版面字數,以同樣的中文版面字數加30%計算。
三、圖書差錯的計算方法
1、文字差錯的計算標准
⑴凡正文、目錄、出版說明、前言(或序)、後記(或跋)、注釋、索引、圖表、附錄、參考文獻中的一般性錯字、多字、漏字、倒字,每處計1個差 錯。前後顛倒字,以用一個校對符號可以改正的,每處計1個差錯;書眉(或中縫)中的差錯,無論有幾個,1條計1個差錯;行文中的數字錯,每碼計1個 差錯;頁碼(包括邊碼)錯,每處計1個差錯。
一面內文字連續錯、多、漏,5個字以下計2個差錯,5個字(不含)以上計5個差錯。
⑶封面(包括書脊)、封底、勒口、扉頁、版權頁上的文字錯,每處計2個差錯。
⑷知識性、邏輯性、語法性差錯,每處計2個差錯。
⑸一般性的科學技術性、政治性差錯,每處計3個差錯。
⑹外文、少數民族拼音文字、國際音標、漢語拼音以一個單詞或片語為單位,無論一個單詞或片語中幾個字母有錯,均計1個差錯。
⑺外文縮寫詞應大寫(如DNA)卻小寫(如dna)的,不同文種的單詞、縮寫語混用(如把英文縮寫N錯為俄文縮寫H)的,每處計1個差錯。
⑻外文中的人名、地名、國家和單位名稱……專用名詞,詞首應該大寫卻錯為小寫的,每處計0.5個差錯;同一差錯在全書超過3處(含3處),計 1.5個差錯。
⑼自造簡化字、同音代替字,按錯字計算;混用簡化字、繁體字,每處計0.5個差錯,全書最多計3個差錯。
⑽量和單位的中文名稱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每處計0.5個差錯;同一差錯多次出現,每面只計0.5個差錯。
⑾阿拉伯數字與漢語數字用法不規范,每處計0.25個差錯,全書最多計3個差錯。
2、標點符號和其他符號差錯的計算標准
⑴標點符號的一般錯用、漏用、多用,每處計0.5個差錯。但成組的標點符號,如引號、括弧、書名號……錯用、漏用、多用一邊的,按每組計 0.5個差錯。
⑵小數點誤為中圓點,或中圓點誤為小數點的,每處計0.25個差錯;名線、著重點的錯位、多、漏,每處計0.25個差錯。
⑶破折號誤為一字線、半字線,每處計0.25個差錯;標點符號誤在行首、行末的,每處計0.25個差錯;可用逗號也可用頓號,可用分號也可用句 號的,不計錯。
⑷外文復合詞、外文單詞按音節轉行,漏排連接號的,每處計0.1個差錯;同樣差錯在每面超過3個(含3處),只計0.3個差錯。
⑸法定計量單位和符號,數理化……科技計量和符號、樂譜……符號的一般性差錯,視情節輕重,計0.5-1個差錯;同樣差錯,重復出現,每面只 計0.5-1個差錯。
⑹圖序、表序、公式序……序列性差錯,每處計0.5個差錯,全書超過3處(含3處),計1.5個差錯。
3、格式差錯的計算標准
⑴影響文意,不合版式要求的另頁、另面、另段、另行、接排、空行,每處計0.25個差錯。
⑵連續在一起的字體、字型大小錯,每處計0.25個差錯;字體和字型大小同時錯,每處也計0.25個差錯。
⑶在同一面上幾個同級標題的位置、轉行格式不統一的,計0.25個差錯;肩題與正文之間未空格的,每處計0.25個差錯。
⑷阿拉伯數字轉行的,每處計0.1個差錯。
⑸圖、表的位置錯,圖、表的內容與說明文字不符,每處計2個差錯。
⑹書眉單雙頁位置互錯,每處計0.5個差錯。
⑺腳注注碼與正文注碼配套,但不順號;或有注碼無注文,有注文無注碼的,每處計0.25個差錯。
四、圖書的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護封、封套、書脊)、扉頁、版權頁、前言(或序)、後記(或跋)、目錄,都為必須審讀、檢 查的內容。

閱讀全文

與圖書編校差錯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餐巾紙盒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499
野釣小羅非鬧窩解決方法 瀏覽:285
木扶手與立柱連接方法 瀏覽:533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瀏覽:369
來電顯示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1
單元閥安裝方法 瀏覽:549
一個口腔里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652
魚石脂軟膏的使用方法 瀏覽:525
蘋果手機的通知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9
七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計算方法 瀏覽:578
sbs包管子簡單方法 瀏覽:83
魚貝類品質評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837
水泵灌注樁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799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瀏覽:134
醋鵝子做醋方法步驟 瀏覽:53
召喚電腦靈魂的方法 瀏覽:114
馬拉松訓練方法講解 瀏覽:422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瀏覽:416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