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建築面積是怎麼算出來的
建築面積是由套內建築面積和公攤面積共同組成的,而且套內建築面積是由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和套內陽台建築面積組成的。建築面積也是開發商的銷售面積,通常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部位。
根據《房屋測量規范》中的3.1.6中對面積測算有具體的規定,「各類面積測算必須獨立測算兩次,其較差應在規定的限差以內,取中數作為最後結果。量距應使用經檢定合格的捲尺或其他能達到相應精度的儀器和工具。面積以平方米為單位,取至0.01㎡。
所以,建築面積是專業的測繪機構根據以上規定的房屋部位和測算的要求,而計算出來的。
資料來源:《房屋測量規范》
2. 房屋面積計算公式
近年來,關於商品房面積的糾紛愈來愈多,歸根到底是一些不法開發商"玩弄面積貓兒膩"所致.因為,我們在買房時,一般是由房產商提供現成的房屋面積數據.那麼如何做到"心中有數".為此,我們特邀了有關專家介紹自測商品房面積的方法.工具:普通皮尺、計算器.
注意:測算是指測量和計算兩個不同步驟.
測量:主要是量取住宅的實際尺寸
步驟一:獲取詳細的標准層或自家所在樓層平面圖.
根據詳細的住宅平面圖測量和計算才能方便而准確.平面圖中應包括住宅的主要數據有:各房間的軸線尺寸(即承重牆或柱的中心線之間的尺寸)和外牆的總尺寸,即兩道尺寸線,還有各房間的使用面積.大部分住戶都在標准層,測量和計算主要根據標准層圖紙和面積.
如果住宅所在樓層較為特殊,如底層、頂層,則要用所在樓層的圖紙.為了測算一戶面積,可以不對全樓的面積進行測算.
步驟二:測量和計算自家內部使用面積和建築面積.
使用面積的測算.對房間內部測量所得到的尺寸,是房間軸線尺寸減去牆體厚度和抹面厚度的尺寸,不能作為面積中的尺寸.也就是說,根據這個尺寸算出的面積並非是使用面積.使用面積是按軸線尺寸除去結構厚度尺寸的房間內部尺寸計算的.一般來說,承重牆體是磚牆時,結構厚24cm,寒冷地區外牆結構厚度為37cm,混凝土牆結構厚度20cm或16cm,非承重牆12cm、10cm、8cm不等.一般來說,軸線位於牆體的中間,中間兩側各為半個牆厚.白灰抹面厚度一般為 3cm(具體圖紙中應標注).
測量位置應在距地面1~1.2米高處.對於軸線尺寸360cm的房間,測量結果應是360-20-2.5×2=335cm.據此可推算出房間內部軸線尺寸360cm,計算尺寸340cm.尺寸誤差如果在幾厘米之內,說明抹灰厚度不準確、不均勻,一般不影響軸線尺寸和房間內部尺寸.如果誤差接近或超過20cm則可能有問題.測量出房間兩個方向的內部尺寸,相乘即得房間使用面積.門窗洞口的面積不計入使用面積.
各房間(包括:門廳、過道、廳、卧室、廚房、衛生間、儲藏室、壁櫃、陽台等非固定結構圍成的空間)使用面積之和為住宅總使用面積.
住宅內建築面積的測算:將自家住宅與別家、公共部分的相接處沿軸線分開,自家軸線之間的總面積為住宅內的總建築面積.其計算方法,一種是將總使用面積再加上各段牆體的結構面積;一種是直接計算自家軸線所圍成的幾何圖形面積.但住宅內的總建築面積在圖紙中一般不標注,沒有實質意義,僅供下一步計算整套住宅建築面積使用.
3. 房子面積怎麼算
長乘以寬就可以了。也就是6.5X3=19.5平米,與高沒有關系。
像你這個房間高度不是普通的高度,一般住宅高度在2.9M左右,商業用途有3.7M的,那麼你這個高度是4M,那麼房間的空間過於開闊,所以不能當作普通的19.5平米的房間安裝空調,你在購買空調時一定要與銷售人員說明情況。
(3)按2014房屋面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故包含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矩形又可分為長方形和正方形,故包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共有的性質。矩形的性質大致總結如下:
(1)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鄰角互補,對角線互相平分;
(2)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4)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
(5)具有不穩定性(易變形)。
矩形的判定
矩形的常見判定方法如下: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3)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4)定理:經過證明,在同一平面內,任意兩角是直角,任意一組對邊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5)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矩形。
相關公式
面積:S=ab(注:a為長,b為寬)
周長:C=2(a+b)(注:a為長,b為寬)
4. 房屋建築面積的定義,計算方法。
房屋建築面積的定義是國家規范規定的。每層的建築面積等於該層平面圖上外牆的外皮輪廓線包圍的面積。按照GB/T50353-2005《建築工程建築面積技術規范》規定具體辦法計算。
不是『計算規則』,而是技術規范哈。
5. 房屋面積怎麼計算
房屋建築面積測算的規定
《房產測量規范》(GB/T 17986-2000)(摘要)
一、計算全部建築面積的范圍
1、永久性結構的單層房屋,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多層房屋按各層建築面積的總和計算。
2、房屋內的夾層、插層、技術層及其梯間、電梯間等其高度在2.20m以上部位計算建築面積。
3、穿過房屋的通道,房屋內的門廳、大廳,均按一層計算面積。門廳、大廳內的迴廊部分,層高在2.20m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4、樓梯間、電梯(觀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等均按房屋自然層計算面積。
5、房屋天面上,屬永久性建築,層高在2.20m以上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及斜面結構屋頂高度在2.20m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6、挑樓、全封閉的陽台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7、屬永久性結構有上蓋的室外樓梯,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8、與房屋相連的有柱走廊,兩房屋間有上蓋和柱的走廊,均按其柱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9、房屋間永久性的封閉的架空通廊,按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10、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相應出入口,層高在2.20m以上的,按其外牆(不包括採光井、防潮層及保護牆)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11、有柱或有圍護結構的門廊、門斗,按其柱或圍護結構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12、玻璃幕牆等作為外牆的,按其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13、屬永久性建築有柱的車棚、貨棚等按柱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14、依坡地建築的房屋,利用吊腳做架空層,有圍護結構的,按其高度在2.20m以上部位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15、有伸縮縫的房屋,若其與室內相通的,伸縮縫計算建築面積。
二、計算一半建築面積的范圍
1、與房屋相連有上蓋無柱的走廊、檐廊,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算。
2、獨立柱、單排柱的門廊、車棚、貨棚等屬永久性建築的,按其上蓋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算。
3、未封閉的陽台、挑廊,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算。
4、無頂蓋的室外樓梯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算。
5、有頂蓋不封閉的永久性的架空通廊,按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算。
三、不計算建築面積的范圍
1、層高小於2.20m以下的夾層、插層、技術層和層高小於2.20m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2、突出房屋牆面的構件、配件、裝飾柱、裝飾性的玻璃幕牆、垛、勒腳、台階、無柱雨篷等。
3、房屋之間無上蓋的架空通廊。
4、房屋的天面、挑台、天面上的花園、泳池。
5、建築物內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築物的空間安置箱、罐的平台。
6、騎樓、過街樓的底層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7、利用引橋、高架路、高架橋、路面作為頂蓋建造的房屋。
8、活動房屋、臨時房屋、簡易房屋。
9、獨立煙囪、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干、支線。
10、與房屋室內不相通的房屋間伸縮縫。
成套房屋的建築面積和共有共用面積分攤
一、成套房屋建築面積測算
(一)成套房屋的建築面積
成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由套內房屋的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台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
(二)套內房屋使用面積
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
1、套內使用面積為套內卧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貯藏室、壁櫃等空間面積的總和。
2、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3、不包括在結構面積辦的套內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
4、內牆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三)套內牆體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是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牆體或其他承重支撐體所佔的面積,其中各套之間的分隔和套與公共建築空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等共有牆,均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牆體面積。套內自有牆體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計算套內牆體面積。
(四)套內陽台建築面積
套內陽台建築面積按的規定計算。
套內陽台建築面積均按陽台外圍與房屋外牆之間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其中封閉的陽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計算建築面積,未封閉的陽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二、共有共用面積的處理和分攤公式
(一)共有共用面積的內容
共有共用面積包括共有的房屋建築面積和共用的房屋用地面積。
(二)共有共用面積的處理原則
1、產權各方有合法權屬分割文件或協議的,按文件或協議規定執行。
2、無產權分割文件或協議的,可按相關房屋的建築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
(三)共有共用面積按比例分攤的計算公式
按相關建築面積進行共有或共用面積分攤,按下式計算:
δSi=K*Si
∑δSi
K=-- ---------
∑Si
式中:K--為面積的分攤系數;
Si--為各單元參加分攤的建築面積,m2;
δSi--為各單元參加分攤所得的建築面積,m2;
∑δSi--為需要分攤的分攤面積總和,m2;
∑Si--為參加分攤的各單元建築面積總和,m2。
三、共有建築面積的分攤
(一)共有建築面積的內容
共有建築面積的內容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棟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
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
(二)共有建築面積的計算方法
整幢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扣除整幢建築物各套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並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建築面積,即為整幢建築物的共有建築面積。
(三)共有建築面積的分攤方法
1、住宅樓共有建築面積的分攤方法
住宅樓以幢為單元,依照第二點的方法和計算公式,根據各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求得各套房屋分攤所得的共有建築分攤面積。
2、商住樓共有建築面積的分攤方法
首先根據住宅和商業等的不同使用功能按各自的建築面積將全幢的共有建築面積分攤成住宅和商業兩部分,即住宅部分分攤得到的全幢共有建築面積和商業部分分攤得到的全幢共有建築面積。然後住宅和商業部分將所得的分攤面積再各自進行分攤。
住宅部分:將分攤得到的幢共有建築面積,加上住宅部分本身的共有建築面積,依照第二點的方法和公式,按各套的建築面積分攤計算各套房屋的分攤面積。
商業部分:將分攤得到的幢共有建築面積,加上本身的共有建築面積,按各層套內的建築面積依比例分攤至各層,作為各層共有建築面積的一部分,加至各層的共有建築面積中,得到各層總的共有建築面積,然後再根據層內各套內建築面積按比例分攤至各套,求出各套房屋分攤得到的共有建築面積。
3、多功能綜合樓共有建築面積的分攤方法
多功能綜合樓共有建築面積按照各自的功能,參照商住樓的分攤方法進行分攤。
m
∑δSi
i =1
K=----- ------
n
∑Si
i =1
6. 房屋建築面積如何計算
1、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外牆(柱)勒腳以上各層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之和,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公攤面積指商品房銷售中應分攤計入銷售面積的商品房中公共建築空間的面積。
2、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
3、如果樓體竣工後對建築面積有異議可以與開發商協商重新測量,讓專業測繪機構對房屋建築面積進行合法認定,並要求測繪單位出具測繪成果,此測繪成果就可以作為該房屋建築面積的客觀的合法認定。
(6)按2014房屋面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建築面積計算作用
1、確定建設規劃的重要指標。
2、確定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基礎,是一項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
3、計算有關分項工程量的依據。
4、選擇概算指標和編制概算的主要依據。
5、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之間存在著一定比例關系。
參考資料:網路.建築面積
7. 如何計算住房使用面積 住房使用面積計算方法
如何計算住房使用面積?成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是由套內房屋使用面積,也就是住房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和套內陽台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的。那麼應該如何計算住房使用面積呢,現在就教你如何計算住房使用面積。
一、套內房屋使用面積(住房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
a.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卧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儲藏室、壁櫥等空間面積的總和。
b.套內內部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c.不包括含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內部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
d.內牆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二、套內牆體面積是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牆體或其他承重支撐體所佔的面積,其中各套之間的分隔牆和套與公共建築空間的分隔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等共有牆,均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牆體面積。套內自由牆體按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牆體面積。
三、套內陽台建築面積均按陽台外圍與房屋外牆之間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按國標《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建築物的陽台,不論是凹陽台、挑陽台、封閉陽台、不封閉陽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10-1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8. 房屋面積計算方法公式
房屋面積如何計算,這是一個麻煩的問題,因為在牽扯到房屋面積的時候,我們指代的可能是公攤面積,可能是使用面積以及購置面積,不同的名詞包含的含義都有一定的區別,而在計算價格的時候,數據取決於面積的單價以及計算方面的數據採集,今天為大家說明的就是關於房間面積合適的計算方法以及技巧和操作注意事項,大家可以參考下文進行了解,防止被不法的房地產開發商蒙騙。
房屋的使用面積=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套內牆體面積。
房屋使用面積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套內使用面積包括卧室、起居室、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假層、廁所、儲藏室、壁櫃等分戶門內面積總和;
(2)躍層住宅中的房內樓梯按自然層樓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3)不包含在結構面積內的煙囪、通氣道等面積。
一般在房產證上載明的是房屋的建築面積。
公攤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是指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圍護或承重牆體或其他承重支撐體所佔的面積。有共用牆體和非共用牆體兩種。其中各套之間的分隔牆和套與公共建築空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等共有牆,均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牆體面積。套內自有牆體(非公有牆)按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牆體面積。
獲取詳細的標准層或自家所在樓層平面圖
在測量開始,我們必須要拿到詳細的住宅平面圖,這樣測量與計算才會更加准確,這些圖紙通常都是由房地產開發商來提供的。在平面圖中的主要數據包括:
1)各房間的軸線尺寸:就是承重牆或柱的中心線之間的尺寸。
2)外牆的總尺寸:就是計兩道尺寸線。
3)各房間的使用面積
一般在開始測量時,為了保證測量的准確性,測量時要注意使測量位置距地面高1—1.2米。使用面積的測算,對房間內部測量所得到的尺寸,是房間軸線尺寸減去牆體厚度和抹面厚度的尺寸,不能作為面積中的尺寸。也就是說,根據這個尺寸算出的面積並非是使用面積。使用面積是按軸線尺寸除去結構厚度尺寸的房間內部尺寸計算的。一般來說,承重牆體是磚牆時,結構厚24cm,寒冷地區外牆結構厚度為37cm,混凝土牆結構厚度20cm或16cm,非承重牆12cm、10cm、8cm不等。一般來說,軸線位於牆體的中間,中間兩側各為半個牆厚。白灰抹面厚度一般為2~3cm(具體圖紙中應標注)。
測量位置在距地面1~1.2米高處,對於軸線尺寸360cm的房間,測量結果應是360-20-2.5×2=335cm。據此可推算出房間內部軸線尺寸360cm,計算尺寸340cm。尺寸誤差如果在幾厘米之內,說明抹灰厚度不準確、不均勻,一般不影響軸線尺寸和房間內部尺寸。
上文為大傢具體介紹的是關於房間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技巧和措施,由此入手可以得知,一般來說,在計算房間的面積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明確計算的是公攤面積,使用面積還是購置面積,除此之外,應該選擇合適的工具,結合房間本身結構方面的特殊性入手進行考量,而且在面對一些不法的房地產開發商給出的離譜的數據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參考上文的方法自己動手進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