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正確揉腹方法
1、順逆揉效果相反
結腸是腸道的後半段,沿腹部右邊緣經腹正中向左側邊緣再向下與主排泄的直腸大腸相連接,與排便狀況密切相關。常說的揉腹補法,是逆結腸分布方向也就是逆時針方向推按,可以起到延緩腸內容物隨腸蠕動向下方移動速度的作用,這對大便次數多或不成形乃至稀溏或五更瀉等患者有效,便秘者則不能用此法。瀉法則與之相反。
2、揉中脘
中脘是胃的要穴,位於肚臍與胸骨中間的地方,即肚臍上4寸處。揉按和拍打都有效,宜在飯後2小時以後,胃內食物基本排空時,或睡前和起床後進行按摩。
3、揉肚臍
宜雙手搓熱後用一隻手的手心置於肚臍正中,左右順逆時針方向揉按。
4、推按腹部
斜向推按整個腹部,可刺激整個腸道,可提高腸道活力,刺激腸絨毛的蠕動,對於刺激腸道的排毒排氣功能有良好效果。現代學者還有腸絨毛造血論,故晨起後飲溫開水清理腸道、揉按都會促進腸絨毛造血功能。
5、推按右肋下
用右手中指、食指及無名指從胸骨處沿左肋骨向下推按,這邊肋骨裡面有脾、胰臟器,可起到間接按摩的作用。
6、推按右肋下
也是從胸骨處開始,用左手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沿右肋走向推按,這邊肋骨里有肝、膽臟器,可起到間接按摩作用。曾有人用這種按摩方法消除了數年的肝大和乙肝病毒兩對半,而未使用過任何治肝或保肝葯物。這種按摩方法對難治的脂肪肝也有比較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揉腹健身要持之以恆,長期堅持,才能有效保持腹內臟器功能,有利於正常排便和排毒,對預防各種腸道及其他腹內臟器疾病有輔助療效。揉腹時宜多呼氣,放鬆腹部並癟下肚子,但不要綳勁兒,會增強揉腹效果。
⑵ 叩齒的正確做法
步驟一:靜坐
端坐、頭正、頸直、目視前方,合胸拔背,兩手四指握大拇指,置於兩側大腿上,舌輕抵住上齶,輕輕閉上眼睛,內視返聽,意守下丹田,全身放鬆,自然呼吸,能使情緒安定,排除雜念。
步驟二:叩齒
待情緒安定,精神集中後,上下牙齒輕輕叩打36次或81次,速度宜緩慢均勻,不可用力相擊。
步驟三:攪舌
用舌頭在口腔內的上齶、下齶,上齒牙齦的內、外緣及下齒齦的內外緣,共6個部位作左右攪動運轉各9次或18次。產生的唾液時不要咽下去,接著漱津。
步驟四:漱津
閉著口,將產生的唾液鼓漱津9次或18次 ,接著咽津。
步驟五:咽津
將漱津後滿口的唾液分成三小口,然後逐口咽下,咽下時稍用力,使之汩汩有聲,同時用意念誘導唾液沿任脈方向慢慢下落到丹田。
步驟六:收功
意守丹田3~5分鍾,搓熱手掌,用手掌輕輕按摩臉部,有前額經鼻兩側往下擦,直至下頜,經面頰、耳前繞太陽穴部回到前額,反復9次;食指指腹輕輕梳頭,從前額到後枕,反復9次。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雙耳輪從上向下抹9次。叩齒的好處有很多,經常叩齒有助於修身養性。
一、叩齒的注意事項
1、叩齒的作用雖然多,但是18歲以下青少年,由於其牙齒可能發育尚未完全,不宜做叩齒動作。
2、叩齒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據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3、已患牙病者叩齒力度不宜過大,防止牙齒進一步損傷。攪舌、鼓漱時舌尖要緊壓牙根部,速度不宜太快,用力要適當均勻,緩慢而周到。如口腔有潰瘍或口舌糜爛,影響此法進行時,可暫停數日,待口腔炎症痊癒後再施此法。
4、咽津前,如果口中唾液分泌過多影響其他動作進行,可將唾液部分咽下,不可吐掉。
二、中醫叩齒的好處
1、補腎: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叩齒健腎的機理有二:一是「齒者,腎之標」(《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由腎中精氣所充養,腎中精氣充沛,則牙齒堅固而不易脫落;腎中精氣不足,則牙齒易於松動,甚至早期脫落。
牙齒健否是腎健否的標志之一,叩齒能健齒、充腎精,故可健腎。二是腎「在液為唾」,唾為口津是唾液中較稠厚的部分,叩齒催生唾液,是謂「金津」,又稱「玉液」,「津」通於「精」,為腎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養腎中精氣的作用,故可健腎。
2、健脾: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東坦《脾胃論·脾胃盛衰論》)。
叩齒能健脾胃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叩齒能健齒。齒健,則食物易被嚼細,胃負減輕,從而養胃;二是脾「在液為涎」與胃相表裡,涎為口津是唾液中較輕清稀的部分,具有幫助食物消化的功能。
叩齒催生唾液,咽之有助於胃「腐熟水分(飲食物)」和脾的「運化、升清」(把水谷化為精微物質並將之「灌溉四旁」、布散全身),減輕脾胃的負擔,達到健脾胃的目的。
3、強骨益腦:腎主骨,「齒為骨之餘」。齒與骨同出一源,為腎精所養。叩齒能健腎,充盈腎精,利及骨骼,持恆進行,能致骨堅,故可健骨。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腎生骨髓」,而腦為髓海,腎中精氣充盈,則髓海得養,腦發育健全,就能充分發揮其「精明之府」的功能;反之,腎中精氣虧虛,則髓海不足而失養。叩齒能健腎,使腎中精氣得充,故可健腦。
4、聰耳明目:《靈柩·脈度》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腎中精氣充盈,髓海得養則耳聰;腎中精氣虛衰,髓海失養則耳鳴甚或耳聾。
「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素問·上古天真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靈柩·大惑論》),精氣充盈則目能辨五色。叩齒能充盈腎精,故可聰耳明目。
5、美顏榮發:叩齒可活動面肌,加強面部血液循環,改善面膚的營養,進而美顏。發的生長賴於精血,精血充盈,則發長而光澤;精血虛衰,則發白而脫落。腎藏精,「其華在發」,叩齒可使腎精充盈而榮發。
⑶ 正確的刷牙方法圖解
1、 使用一個好牙刷。選擇柔軟的尼龍牙刷。這肯定能有效地從你口中清除掉牙菌斑和雜物,不刺激牙齦。好的牙刷手感也很好,並且能夠輕松的刷到牙齒的每個地方,尤其是牙齒後面。 如果你是一個不喜歡刷牙的人,電動牙刷是一個很棒的選擇。電動牙刷可能會讓你花更多的時間在你的牙齒上。
2、 定期更換牙刷。時間長了,牙刷毛會磨損,失去起靈活性和有效性;每3-4個月或是牙刷變形就應該換新牙刷;研究發現成千上萬的微生物寄居在牙刷毛和牙刷桿 上,並且很容易導致感染;刷完牙後務必要沖洗干凈,並降牙刷豎立,這樣可以在下次刷牙前晾乾,否則更容易滋生細菌。
3、 使用含氟牙膏。它不僅可以幫助去除牙菌斑,也有助於增強牙齒的琺琅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吞咽含氟牙膏,因為攝入過多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後果,尤其是兒童。
4、 使用牙線。使用牙線清潔牙齒跟樣刷牙一樣重要,因為牙線能消除嵌在牙齒中的固體、細菌和牙刷夠不著的食物顆粒。記住要輕輕地用牙線。以免刺激敏感的牙齦。如果你發現牙線不好用的話,尋找牙簽代替。這些都是小木製或塑料棒,你可以在牙齒之間插入,達到相同的結果。
⑷ 正確的揉腹方法是怎樣的
揉腹的正確手法:
1、第1步:雙手自然重疊,從左胸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再從右胸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然後從心窩至小腹緩緩下推10~30次。
2、第2步:雙手掌指重疊,摳揉探索腹部深層,著重針對有酸、困、痛等不適的部位,大約5~10分鍾。
3、第3步:用左手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女性相反),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摩腹50圈,再逆時針方向按摩50圈。最後重復第一步,手法結束,即可起床活動,並喝點溫開水,促進臟腑代謝。
注意:按揉時,要呼吸自然,力度適中,動作和緩,精力集中。
⑸ 叩齒豐臉的方法視頻片段
1 先將下頜骨向前方稍推移,上下門牙的咬合面能靠接,使上下牙列相互扣擊,力度自定以舒適為度,擊動上下門牙20~100次。
2 再使下頜骨後縮,上下臼齒的咬合面能靠接,使臼齒部互相擊動20~100次。
⑹ 如何正確的叩齒
正確的叩齒方法主要有三,即輕叩、重叩、輕重交替叩。一般牙齒好者重叩,牙齒不好者宜輕叩或輕重交替叩。
叩齒時要求心靜神凝,自然閉口,先叩臼齒36次,次叩門牙36次,再錯牙叩犬齒各36次,最後用舌憩牙周三五圈即告結束。每天只需花兩分鍾的時間,即可收到強身健體的功效。當然,古人提及晨起叩齒36次的方法,應用中在何時做均可,次數也不用限制在36次,適當多些更好。
在大小便時叩齒,還對排泄功能有所裨益,因此時叩齒會使注意力轉移,降低了腸道和肛門括約肌的緊張度,使其功能更自然和通暢。另外還有一種緊齒法,即在小便時閉目屏息,上下牙緊緊咬合,這也叫「閉天門」,能使牙齒緊固,還有助於尿液的順利排出。
⑺ 叩齒的正確做法視頻
叩齒是我國古代保健牙齒的有效方法,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的食物也日趨精細,結果使得咀嚼器官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牙周組織不能得到適當的生理刺激。而叩齒正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增加恰當的生理性刺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而增強牙周組織的抵抗能力。叩齒的方法,是在每日早起和晚間,空口咬合數十次,要叩擊得鏗鏘有聲才能奏效,且應長期堅持。
⑻ 正確的揉腹方法
腸胃不好似乎已經成為職場人士的「通病」,由於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和飲食,許多人的腸胃都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但並不是許多人都重視這些問題,其實很多腸胃問題不需要葯物治療,如果在日常堅持揉腹,有很多腸胃問題就能得到緩解。只不過,揉腹的手法需要正確才有效果。
腸胃不好的表現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腸胃已經出現問題了,其實身體早已經表現出來。比如腸胃不好的人,會出現黑眼圈和眼袋,中醫認為眼睛下的部位是胃經的起始,如果腸胃出現異常,這里容易出現沉澱濁物,正是黑眼圈和眼袋。腸胃不好的人在平時還會出現胃脹胃痛、食慾不好、漸漸地出現形體消瘦的表現。
其實腸胃不好的問題,如果懂得正確的揉腹,也是一味非常有效的養生葯方,能夠解決一些腸胃問題,那麼具體有哪些腸胃問題可以通過揉腹來解決的呢?
揉腹能有哪些效果?
堅持揉腹,可以解決許多腸胃問題,比如因為胃酸分泌過多引起的胃部不適,因為腸胃消化不良引起的便秘,以及各種腸胃疾病,這些腸胃問題可以堅持正確的揉腹,從而得到緩解和解決。因為在揉腹的時候,能夠促進食物的吸收和消化,並且還能增加腸胃內壁的肌肉張力,從而改善腸胃的蠕動能力,緩解腸胃問題。
那麼,在進行揉腹時,應該怎麼做?
在揉腹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動作,譬如想要通過揉腹緩解胃潰瘍,則應選擇在飯後揉腹,從而防止胃酸大量分泌。這一方法可以在早餐、午餐、晚餐結束的半小時後進行揉腹,每次揉腹時間控制在五分鍾即可,稍微用點力,但是也不能太用力,要自己的身體能夠接受為宜。
如果每天堅持早上、中午、晚上揉腹五分鍾左右,還可以有效改善腸胃疾病,如胃痛等,揉腹時可以選擇仰卧在床上的姿勢,或者坐在一張椅子上,放鬆身體,把握好力度,用手掌對著肚臍,按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方式進行揉腹,方式可以打圈圈,從小圈到大圈,動作要緩慢,力度不能太大,堅持五分鍾,直到腹部不適得到緩解為止。
雖然說揉腹是一個「神奇」的養生方式,但這個方式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進行的,有些人群則不適宜進行揉腹。
不適宜揉腹的人群
對於喝了大量酒之後的人,是不適合揉腹的,尤其是由於酗酒出現胃潰瘍的人群,揉腹不僅不能緩解不適,還可能導致血管破裂,甚至危及生命。
若是闌尾炎患者,腹部時不時會出現疼痛感,也不適合通過揉腹來緩解疼痛,以免加重炎症,同理,腹部出現皮膚感染、有腸炎、腹部有腫瘤的患者,皆不適合通過揉腹來緩解不適,這些患者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