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電腦主板診斷卡的使用
DE-bug卡只能作為輔助判斷用。電腦維修關鍵看你自己的經驗累積。DEBUG卡很多時候都能通過其他的方法來代替的。DE-BUG卡也不是都是准確的,不要太迷信!
2. 電腦診斷卡怎麼使用
一般來說診斷卡的數字與說明書所說是對不上號的。那些個數字也沒什麼實際意義!我的經驗,只要數字在走,CPU、內存肯定在工作。內存壞的時候,數字會停在一個值上不走的,31之類的,每個卡不一樣。CPU壞或主板壞,開機就不走數字。
3. 電腦主板診斷卡使用說明書
暈~~太多啦~發不了
自己看吧
http://www.beifish.com/bbs/viewthread.php?tid=84
4. 電腦診斷卡操作說明
http://applebug.qlsh.net/debug.htm
一、概述
診斷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板中BIOS內部自檢程序的檢測結果,通過代碼一一顯示出來,結合本書的代碼含義速查表就能很快地知道電腦故障所在。尤其在PC機不能引導操作系統、黑屏、喇叭不叫時,使用本卡更能體現其便利,使您事半功倍。
BIOS在每次開機時,對系統的電路、存儲器、鍵盤、視頻部分、硬碟、軟碟機等各個組件進行嚴格測試,並分析硬碟系統配置,對已配置的基本I/O設置進行初始化,一切正常後,再引導操作系統。其顯著特點是以是否出現游標為分界線,先對關鍵性部件進行測試。關鍵性部件發生故障強制機器轉入停機,顯示器無游標,則屏幕無任何反應。然後,對非關鍵性部件進行測試,對有故障機器也繼續運行,同時顯示器無顯示時,將本卡插入擴充槽內。根據卡上顯示的代碼,參照你的機器是屬於哪一種BIOS,再通過本書查出該代碼所表示的故障原因和部位,就可清楚地知道故障所在。
^^^
5. 主板診斷卡怎樣使用
1、"C1"內存讀寫測試,如果內存沒有插上,或者頻率太高,會被BIOS認為沒有內存條,那麼POST就會停留在"C1"處。 2、"0D"表示顯卡沒有插好或者沒有顯卡,此時,蜂鳴器也會發出嘟嘟聲。 3、"2B"測試磁碟驅動器,軟碟機或硬碟控制器出現問題,都會顯示"2B"。 4、"FF"表示對所有配件的一切檢測都通過了。但如果一開機就顯示"FF",這並不表示系統正常,而是主板的BIOS出現了故障。導致的原因可能有:CPU沒插好,CPU核心電壓沒調好、CPU頻率過高、主板有問題等。 代碼 Award BIOS Ami BIOS Phoenix BIOS或Tandy 3000 BIOS 00 . 已顯示系統的配置;即將控制INI19引導裝入。 . 01 處理器測試1,處理器狀態核實,如果測試失敗,循環是無限的。 處理器寄存器的測試即將開始,不可屏蔽中斷即將停用。 CPU寄存器測試正在進行或者失敗。 02 確定診斷的類型(正常或者製造)。如果鍵盤緩沖器含有數據就會失效。 停用不可屏蔽中斷;通過延遲開始。 CMOS寫入/讀出正在進行或者失靈。 03 清除8042鍵盤控制器,發出TESTKBRD命令(AAH) 通電延遲已完成。 ROM BIOS檢查部件正在進行或失靈。 04 使8042鍵盤控制器復位,核實TESTKBRD。 鍵盤控制器軟復位/通電測試。 可編程間隔計時器的測試正在進行或失靈。 05 如果不斷重復製造測試1至5,可獲得8042控制狀態。 已確定軟復位/通電;即將啟動ROM。 DMA初如准備正在進行或者失靈。 06 使電路片作初始准備,停用視頻、奇偶性、DMA電路片,以及清除DMA電路片,所有頁面寄存器和CMOS停機位元組。 已啟動ROM計算ROM BIOS檢查總和,以及檢查鍵盤緩沖器是否清除。 DMA初始頁面寄存器讀/寫測試正在進行或失靈。 07 處理器測試2,核實CPU寄存器的工作。 ROM BIOS檢查總和正常,鍵盤緩沖器已清除,向鍵盤發出BAT(基本保證測試)命令。 . 08 使CMOS計時器作初始准備,正常的更新計時器的循環。 已向鍵盤發出BAT命令,即將寫入BAT命令。 RAM更新檢驗正在進行或失靈。 09 EPROM檢查總和且必須等於零才通過。 核實鍵盤的基本保證測試,接著核實鍵盤命令位元組。 第一個64K RAM測試正在進行。 0A 使視頻介面作初始准備。 發出鍵盤命令位元組代碼,即將寫入命令位元組數據。 第一個64K RAM晶元或數據線失靈,移位。 0B 測試8254通道0。 寫入鍵盤控制器命令位元組,即將發出引腳23和24的封鎖/解鎖命令。 第一個64K RAM奇/偶邏輯失靈。 0C 測試8254通道1。 鍵盤控制器引腳23、24已封鎖/解鎖;已發出NOP命令。 第一個64K RAN的地址線故障。 0D 1、檢查CPU速度是否與系統時鍾相匹配。2、檢查控制晶元已編程值是否符合初設置。3、視頻通道測試,如果失敗,則鳴喇叭。 已處理NOP命令;接著測試CMOS停開寄存器。 第一個64K RAM的奇偶性失靈 0E 測試CMOS停機位元組。 CMOS停開寄存器讀/寫測試;將計算CMOS檢查總和。 初始化輸入/輸出埠地址。 如果診斷卡的代碼跑00或FF停止,說明CPU還沒有開始工作,一般是CPU或主板的問題 ;代碼從00 FF跑到C1或D3(BIOS不同跑的代碼不一定相同)說明CPU是好的,問題出在內存部分沒有工作,一般是內存的金手指或插槽臟了,或者主板給內存提供的工作條件不足,也就是說可能是主板壞了;代碼從00 FF跑到26,一般來說如果顯卡和主板沒有問題的話,顯示器就應該點亮了;如果代碼從00 FF跑到41,主機不亮,有很大的可能是BIOS壞了,要重新刷寫或更換BIOS。診斷卡從00 FF代碼經過CI C3 05 07 13 26 (0B)41 43等等代碼後再次跑回00或FF,說明主板的啟動過程完畢,開始按照CMOS的設置進行引導
6. 電腦主板故障診斷卡怎麼使用
一般插在電腦主板的PCI插槽上,注意,插時要斷電,插上後開機,稍微高檔的診斷卡上可以顯示兩位數字,再在診斷卡配的說明書上根據顯示的數字確認故障點。有的診斷卡是根據聲音的長短來判斷的,也有說明書。
從PCI插槽上取下診斷卡時,要斷電取。
診斷卡一般只用於粗略判斷,功能有限
7. 電腦用的診斷卡的功能如何使用
測試電腦硬體損壞的卡。插上卡後,通電運行,通過診斷卡上顯示的數字代碼,及可找到具體的損壞處。
具體來說只有樓上的回答了。
8. 主板檢測卡如何使用
8A . 顯示頭一個屏幕信息。 進行擴展BIOS數據區初始化。
8B . 顯示了信息:即將屏蔽主要和視頻BIOS。 .
8C . 成功地屏蔽主要和視頻BIOS,將開始CMOS後的安排任選項的編程。 進行軟碟機控制器初始化。
8D . 已經安排任選項編程,接著檢查滑了鼠和進行初始准備。 .
8E . 檢測了滑鼠以及完成初始准備;即將把硬、軟磁碟復位。 .
8F . 軟磁碟已檢查,該磁碟將作初始准備,隨後配備軟磁碟。 .
90 . 軟磁碟配置結束;將測試硬磁碟的存在。 硬碟控制器進行初始化。
91 . 硬磁碟存在測試結束;隨後配置硬磁碟。 局部匯流排硬碟控制器初始化。
92 . 硬磁碟配置完成;即將檢查BIOS ROM的數據區。 跳轉到用戶路徑2。
93 . BIOS ROM的數據區已檢查一半;繼續進行。 .
94 . BIOS ROM的數據區檢查完畢,即調定基本和擴展存儲器的大小。 關閉A-20地址線。
95 . 因應滑鼠和硬磁碟47型支持而調節好存儲器的大小;即將檢驗顯示存儲器。 .
96 . 檢驗顯示存儲器後復原;即將進行C800:0任選ROM控制之前的初始准備。 「ES段」注冊表清除。
97 . C800:0任選ROM控制之前的任何初始准備結束,接著進行任選ROM的檢查及控制。 .
98 . 任選ROM的控制完成;即將進行任選ROM回復控制之後所需的任何處理。 查找ROM選擇。
99 . 任選ROM測試之後所需的任何初始准備結束;即將建立計時器的數據區或列印機基本地址。 .
9A . 調定計時器和列印機基本地址後的返回操作;即調定RS-232基本地址。 屏蔽ROM選擇。
9B . 在RS-232基本地址之後返回;即將進行協處理器測試之初始准備。 .
9C . 協處理器測試之前所需初始准備結束;接著使協處理器作初始准備。 建立電源節能管理。
9D . 協處理器作好初始准備,即將進行協處理器測試之後的任何初始准備。 .
9E . 完成協處理器之後的初始准備,將檢查擴展鍵盤,鍵盤識別符,以及數字鎖定。 開放硬體中斷。
9F . 已檢查擴展鍵盤,調定識別標志,數字鎖接通或斷開,將發出鍵盤識別命令。 .
A0 . 發出鍵盤識別命令;即將使鍵盤識別標志復原。 設置時間和日期。
A1 . 鍵盤識別標志復原;接著進行高速緩沖存儲器的測試。 .
A2 . 高速緩沖存儲器測試結束;即將顯示任何軟錯誤。 檢查鍵盤鎖。
A3 . 軟錯誤顯示完畢;即將調定鍵盤打擊的速率。 .
A4 . 調好鍵盤的打擊速率,即將制訂存儲器的等待狀態。 鍵盤重復輸入速率的初始化。
A5 . 存儲器等候狀態制定完畢;接著將清除屏幕。 .
A6 . 屏幕已清除;即將啟動奇偶性和不可屏蔽中斷。 .
A7 . 已啟用不可屏蔽中斷和奇偶性;即將進行控制任選的ROM在E000:0之所需的任何初始准備。 .
A8 . 控制ROM在E000:0之前的初始准備結束,接著將控制E000:0之後所需的任何初始准備。 清除「F2」鍵提示。
A9 . 從控制E000:0 ROM返回,即將進行控制E000:0任選ROM之後所需的任何初始准備。 .
AA . 在E000:0控制任選ROM之後的初始准備結束;即將顯示系統的配置。 掃描「F2」鍵打擊。
AC . . 進入設置.
AE . . 清除通電自檢標志。
B0 . . 檢查非關鍵性錯誤。
B2 . . 通電自檢完成准備進入操作系統引導。
B4 . . 蜂鳴器響一聲。
B6 . . 檢測密碼設置(可選)。
B8 . . 清除全部描述表。
BC . . 清除校驗檢查值。
BE 程序預設值進入控制晶元,符合可調制二進制預設值表。 . 清除屏幕(可選)。
BF 測試CMOS建立值。 . 檢測病毒,提示做資料備份。
C0 初始化高速緩存。 . 用中斷19試引導。
C1 內存自檢。 . 查找引導扇區中的「55」「AA」標記。
C3 第一個256K內存測試。 . .
C5 從ROM內復制BIOS進行快速自檢。 . .
C6 高速緩存自檢。 . .
CA 檢測Micronies超速緩沖存儲器(如果存在),並使之作初始准備。 . .
CC 關斷不可屏蔽中斷處理器。 . .
EE 處理器意料不到的例外情況。 . .
FF 給予INI19引導裝入程序的控制,主板OK。(見故障代碼含義速查表>>注意事項) (見故障代碼含義速查表>>注意事項) (見故障代碼含義速查表>>注意事項
9. 如何使用診斷卡 電腦故障診斷卡使用方法
工具:
電腦主板,電腦主機,萬用表
步驟:
1、當拿過一個主板後,我們首先會插上一個診斷卡,開機查看主板的工作狀態,如果主板通電,診斷卡電源指示燈亮說明主板電源電路沒問題,再觸發一下復位膠針如果診斷卡復位指示燈閃爍,說明復位電路沒問題,以上兩點如反之, 則說明主板有短路現象。
2、一款正准備對主板進行檢測的PCI介面的主板診斷卡2.主板通電後診斷卡代碼不走動顯示為00或FF這說明主板CPU沒有工作,接下來我們要切斷電源摘除CPU風扇換一個好的CPU,用手按住CPU(手指與CPU之間最好用隔熱的東西隔開以免燙傷)稍加力氣按住開通電源,如果診斷開還是沒反應且主板依舊沒工作,則排出CPU底座開焊,接下來我們要確定的是CPU電路有沒有故障。
3、首先我們應當知道這塊主板的CPU供電電路的走勢,一般情況下CPU供電電路都布局合理都在CPU周圍不會在別的位置,因此我們還要知道CPU是紅5V供電然後用黑表筆接電源紅5V介面,紅表筆接CPU輔助電源四角介面(萬用表調制蜂鳴當即可)此時萬用表就會發出短叫聲說明此處電路沒問題。
4、然後再把黑表筆放在CPU輔助介面針腳上,紅表筆放在CPU旁邊的U晶元上滑動如果有短叫聲立刻停住,此時晶元上的腳針是CPU5V供電針(這個U晶元為電源管理晶元)接下來在側CPU旁邊的兩對場效應管(效應管不可能兩次短接用萬用表測,如發現三個引腳都互相通電側說明效應管被擊穿或損壞更換即可)接下來再測CPU插座里的幾個電容電阻如通電說明CPU供電電路沒問題,CPU電路經常損壞的有(兩對效應管,電源管理晶元,電容)。
5、主板總體檢測,插上診斷卡,先加CPU,再加 內存 ,再加獨立顯卡,顯示代碼從OO或FF開始,一次01,C1,24,25,26等開機啟動。
10. 電腦檢測卡怎麼使用
電腦硬體檢測卡,是測試電腦硬體有無異常的檢測工具,插到PCI上使用,顯示由16進制的代碼組成,具體顯示代碼和問題代碼要看主板的BIOS晶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