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各種稅率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1、增值稅稅率:小規模3% 一般納稅人17% 計算方法:銷售收入(不含稅)X稅率
2、營業稅稅率:無資質5% 有資質3% 計算方法:銷售收入(不含稅)X稅率
3、附加稅:(1)城建稅:7% 計算方法:增值稅(營業稅)稅額X7% (2)教育費附加:3% 計算方法:增值稅(營業稅)稅額X3%(3)地方教育費附加:2% 計算方法:增值稅(營業稅)稅額X2%
4、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後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5、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要看企業是核定徵收還是查賬徵收。
(1)查賬徵收:稅率20% 25% 計算方法:應納稅額=利潤X適用稅率
(2)核定徵收:稅率20% 25% 核定稅率是專管員根據企業具體情況而核定的稅率:7%、10% 計算方法:應納稅額=應稅銷售額X核定所得率X適用稅率列:銷售額為10萬,核定稅率為7%,適用稅率25%,那麼企業所得稅就是:10萬X7%X25%=1750元
6、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可在網上查到,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1)稅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比例稅率
即對同一征稅對象,不分數額大小,規定相同的征稅比例。中國的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所得稅等採用的是比例稅率。
比例稅率在適用中又可分為三種具體形式:單一比例稅率、差別比例稅率、幅度比例稅率。
單一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的所有納稅人都適用同一比例稅率。
差別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的不同納稅人適用不同的比例征稅。具體又分為下面三種形式:
產品差別比例稅率:即對不同產品分別適用不同的比例稅率,同一產品採用同一比例稅率。如消費稅、關稅等;
行業差別比例稅率:即按不同行業分別適用不同的比例稅率,同一行業採用同一比例稅率。如營業稅等;
地區差別比例稅率:即區分不同的地區分別適用不同的比例稅率,同一地區採用同一比例稅率。如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幅度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稅法只規定最低稅率和最高稅率,各地區在該幅度內確定具體的使用稅率。
二、定額稅率
定額稅率是稅率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是按照課稅對象規定徵收比例,而是按照征稅對象的計量單位規定固定稅額,所以又稱為固定稅額,一般適用於從量計征的稅種。其優點是:從量計征,不是從價計征,有利於鼓勵納稅人提高產品質量和改進包裝,計算簡便。
但是,由於稅額的規定同價格的變化情況脫離,在價格提高時,不能使國家財政收入隨國民收入的增長而同步增長,在價格下降時,則會限制納稅人的生產經營積極性。在具體運用上又分為以下幾種:
(1)地區差別稅額:即為了照顧不同地區的自然資源、生產水平和盈利水平的差別,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同情況分別制定的不同稅額;
(2)幅度稅額:即中央只規定一個稅額幅度,由各地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中央規定的幅度內,確定一個執行數額;
(3)分類分級稅額:把課稅對象劃分為若干個類別和等級,對各類各級由低到高規定相應的稅額,等級高的稅額高,等級低的稅額低,具有累進稅的性質。
❷ 最新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一:稅法規定
2019年起採用每月預扣預繳、次年統算多退少補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說還是每月算一次繳一次,不同的地方是演算法從根據單月數據算修改成按累計數據計算:
本月應扣繳稅額 = (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 * 預扣稅率 - 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 - 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 = 累計收入 - 累計免稅收入 - 累計減除費用 - 累計專項扣除 -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 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5000*月份數
預扣稅率表
❸ 稅點怎麼計算
這其實是含稅不含稅的問題。至於幾個點這個不重要,幾個點就代表百分之幾。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關於稅的公式整理: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按銷售收入17%繳納,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小規模納稅人3%繳納,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2、城建稅按不同地區的納稅人實行不同檔次的稅率繳納;
3、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的3%繳納;
4、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的2%繳納;
5、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後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6、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一,XX元/平方米);
7、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8、車船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9、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後的利潤)繳納: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含)以內的適用18%,在3萬元至10萬元(含)的適用27%,在10萬元以上的適用33%。
資料拓展:
增值稅的稅率:
一般納稅人的稅率有17%和13%,小規模納稅人的徵收率有4%和6%.
營業稅的稅率:
1.對服務行業、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金融保險業適用5%;
2.對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郵電通信業和文化體育業等基礎產業和鼓勵發展的行業適用3%;
3.對娛樂業統一適用20%。
消費稅的稅率:
一.煙
1.卷煙:定額稅率 每標准箱(50000支) 150元
比例稅率 每標准條(200支)對外調撥價50元以上 45%
每標准條(200支)對外調撥價50元以下 30%
2.雪茄煙 25%
3.煙絲 30%
二.酒及酒精
1.糧食白酒: 定額稅率 每斤(500克) 0.5元
比例稅率 25%
2.薯類白酒: 定額稅率 每斤(500克) 0.5元
比例稅率 15%
3.黃酒: 噸 240元
4.啤酒: 噸 220元
5.其他酒: 10%
6.酒精: 5%
三.化裝品 含成套化妝品 30%
四.護膚護發品 8%
五.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 包括各種金.銀.珠寶首飾玉 石 10%
六.鞭炮.煙火 15%
七.汽油(無鉛) 升 0.2元
汽油(含鉛) 升 0.28元
八.柴油 升 0.1元
九.汽車輪胎 10%
十.摩托車 10%
十一.小汽車
1.小轎車:
汽缸容量(排氣量,下同)2200毫升以上(含2200毫升) 8%
汽缸容量1000-2200毫升(含1000毫升) 5%
汽缸容量1000毫升以下的 3%
2.越野車(四輪驅動):
汽缸容量2400毫升以上的(含2400毫升) 5%
汽缸容量2400毫升以下的 3%
3.小客車(麵包車): 22座以下
DWG3 汽缸容量在2000毫升以上(含2000毫升) 5%
汽缸容量在2000毫升以下的 3%
新增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錶、遊艇、木製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稅目。適用稅率分別為:
1.高爾夫球及球具稅率為10%;
2.高檔手錶稅率為20%;
3.遊艇稅率為10%;
4.木製一次性筷子稅率為5%;
5.實木地板稅率為5%。
車輛購置稅的稅率:
實行比例稅率,稅率為10%。
企業所得稅稅率:
採用25%的比例稅率。同時對小型微利企業有稅收優惠稅率為20%。
印花稅的稅率:
1.比例稅率。各類合同以及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帳簿中記載資金的帳簿,適用比例稅率。比例稅率為千分之0.05、千分之0.3、千分之0.5、千分之1。
2.定額稅率。權利、許可證照和營業帳簿中除記載資金的帳簿外的其他帳簿,適用比例稅率,均按件貼花,稅額為5元。
城建稅的稅率:
城市為7%,縣城、建制鎮為5%,城市、縣城、建制鎮以外的為1%。
房產稅的稅率:
1.按房產余值計算應納稅額的,稅率為1.2%;
2.按房產租金計算應納稅額的,稅率為12%。
還有一些稅率是按累進稅率徵收的(如個人所得稅的部分、土地增值稅等),也有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自定的幅度內徵收的(如車船稅等)。
車船稅:
一、 載客汽車(包括電車):
大型客車:480元至660元/每輛
中型客車:420元至660元/每輛
小型客車:360元至660元/每輛
微型客車:60元至480元/每輛
二、載貨汽車:16元至120元/自重每噸(包括半掛牽引車和掛車以及客貨兩用汽車);
三、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24元至120元/自重每噸;
四、摩托車:36元至180元/每輛
五、專項作業車和輪式專用機械車:16元至120元/自重每噸
❹ 關於稅金的計算方法
稅金是指企業發生的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稅金通常包括納稅人按規定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等,以及發生的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房產稅、印花稅等。按照《財政部 1、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宏觀調控需要確定,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2、建築安裝工程費中的稅金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在稅金的實際計算過程,通常是三種稅金一並計算,又由於在計算稅金時,往往已知條件是稅前造價,因此稅金的計算公式可以表達為:
應納稅額=(直接費+間接費+利潤)×稅率(%)
3、綜合稅率的計算因納稅地點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
應答時間:2021-01-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❺ 稅中稅計算公式
稅率3%,應交增值稅=含稅價÷(1+3%)×3%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附加都是以增值稅稅額計征,合計12%。應交附加稅=應交增值稅稅額×12%
❻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1.應繳納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2.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3.個稅起征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❼ 稅錢怎麼計算
稅額的計算為產品不含稅金額*稅率來進行計算。根據所述如果100元為含稅價,計算方法為100/(1+13%)*13%=11.5元,兩箱為23元。如果是不含稅價格,則計算方法為100*13%=13元,兩箱為26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四條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採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並定價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第十六條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免稅、減稅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不得免稅、減稅。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7)稅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增值稅稅率有以下五大點: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
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
參考資料來源:北大法寶-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❽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麼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如下:1、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2、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3、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4、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具體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並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一)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二)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
國務院可以規定其他減稅情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❾ 增值稅的計算方法
1、一般納稅人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購買甲產品支付貨款1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甲產品含稅銷售額為23400元。
進項稅額=1700元
銷項稅額=23400/(1+17%)×17%=3400元
應納稅額=3400-1700=1700
2、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9)稅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起征點
個人提供應稅服務的銷售額未達到增值稅起征點的,免徵增值稅;達到起征點的,全額計算繳納增值稅。增值稅起征點不適用於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個體工商戶。
1、按期納稅的,為月應稅銷售額5000-20000元(含本數)。
2、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銷售額300-500元(含本數)。
二、稅制改革
中國自1979年開始試行增值稅,於1984年、1993年和2012年進行了三次重要改革。現行的增值稅制度是以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令第13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為基礎的。
第一次改革,屬於增值稅的過渡性階段。此時的增值稅是在產品稅的基礎上進行的,征稅范圍較窄,稅率檔次較多,計算方式復雜,殘留產品稅的痕跡,屬變性增值稅。
第二次改革,屬增值稅的規范階段。參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結合了大陸的實際情況,擴大了征稅范圍,減並了稅率,又規范了計算方法,開始進入國際通行的規范化行列。
第三次改革,把部分現代服務業由徵收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擴大了增值稅的征稅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