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土方量計算公式,
現在一般都用設計軟體自動計算了,要說公式(公路工程)就是先算出每個斷面的面積,然後計算兩個相鄰樁號的平均面積,用平均面積*兩樁號的距離就可以得出土方量了.
B. 土石方計算方法
土石方就是土,石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工程上編制預,決算用的。
你說的車裝滿是1.4×5.4×2.1=15.876m3
不需要換算,因為土石方的單位是立方米
簡單的說前面有做山,施工中需要把它推平
如果是個土山,工程量就是**立方米土方
如果這個山含岩石的成分,工程量就是**立方米土石方
完全是石頭山,就是**立方米石方了,含石量越多施工單價越高,因為施工中可能需要爆破和動用重型挖掘機
C. 土方計算公式
挖基槽(地溝)
① 不放坡時:V挖=L×(B+2C)×H
② 有放坡時:V挖=L×(B+2C+KH)×H
挖基(地)坑
① 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為:
V挖=(a+2c)×(b+2c)×H
② 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為:
V挖=(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a+2c+KH)×(b+2c+KH)×H+1/3K2H3
③k為放坡系數。放坡寬度b與深度H和放坡角度a之間是正切函數關系,即tana=b/H,不同的土壤類別取不同的a值,所以不難看出,放坡系數就是根據tana來確定的 。
(3)土方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基槽橫斷面的形式:分放坡與不放坡進行計算。
挖土深度H:一般以設計室外地坪標高為准。
根據土的性質、開挖深度以及施工方法確定土壁是否放坡。放坡的寬度根據放坡系數計算,即KH。
為保證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寬度應在基礎寬度的基礎上增加工作面寬度2C。
在對土方量進行計算時,要考慮到地形特徵、精度要求以及施工成本等方面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達到最優的目的。
在較為平坦的平原區和地形起伏不大的場地,宜採用方格網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的數據量小,計算速度快,省卻了DTM法龐大的數據存儲量。
在狹長地帶,比如公路、渠道、溝道等,則適宜使用斷面法進行計算士方量。
在地形起伏較大、精度要求高的一些山區,則需要用到DTM的計算方法。但是也要考慮到圖件本身數據量和數據儲存等問題。
在精度要求不高、地形簡單的區域可選擇平均高程法。
D. 土方開挖計算公式
1、基坑開挖:V=(a+2c+kh)(b+2c+kh)×h+1/3k2h3。
式中:a、b———分別為基底的長和寬;
k———坡度系數。
c———加寬工作面寬度。
h———基坑深度。
2、基槽開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寬度。
C———工作面寬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長度。
k———坡度系數。
3、基坑開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體積。
A—基坑上口長度。
B———基坑上口寬度。
a———基坑底面長度。
b———基坑底面寬度。
H———基坑深度。
施工准備工作:
(1)勘查現場,清除地面及地上障礙物。
(2)保護測量基準樁,以保證土方開挖標高位置與尺寸准確無誤。
(3)備好開挖機械、人員、施工用電、用水、道路及其他設施。
清表:
凡工程范圍內的表層雜草、塊石、雜物、腐殖土、樹根等均應清除干凈,平整壓實,清理厚度不得小於0.3m,清除出來的廢渣不得隨地棄置,採用自卸汽車外運至棄料場。
土方開挖:
這里所指土方開挖主要為招標人指定范圍內的土方開挖,開挖的土方外運至招標人指定地
E. 工程土方量的計算方法
1、斷面法
當地形復雜起伏變化較大,或地狹長、挖填深度較大且不規則的地段,宜選擇橫斷面法進行土方量計算。
土石方量精度與間距L的長度有關,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這種方法計算量大,尤其是在范圍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況下更為明顯;若是為了減少計算量而加大斷面間隔,就會降低計算結果的精度;所以斷面法存在著計算精度和計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網法
對於大面積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較小、坡度變化平緩的場地適宜用格網法,將場地劃分成若干個正方形格網,然後計算每個四稜柱的體積,從而將所有四稜柱的體積匯總得到總的土方量。在傳統的方格網計算中,土方量的計算精度不高。引入一種新的高程內插的方法,即楊赤中濾波推估法。
楊赤中濾波與推估法就是在復合變數理論的基礎上,對已知離散點數據進行二項式加權游動平均,然後在濾波的基礎上,建立隨機特徵函數和估值協方差函數,對待估點的屬性值(如高程等)進行推估。
土方量計算的作用
土方量的計算是工程施工的一個重要步驟,工程設計階段必須對土石方量進行預算,它直接關繫到工程的費用概算及方案選優。
一些工程項目由土方量計算的精確性而產生的糾紛也是比較常見的,利用測量單位現場實測出的地形數據或原有的數字地形數據,快速准確的計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們日益關心的問題,比較常用的土方量計算方法有:方格網法、斷面法、DTM法、和平均高程法(散點法)、等高線法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土方量計算、網路-土方量
F. 土方計算
結果已發到你郵箱
G. 土方計算公式是什麼
V坑=(a+2c+kh)*(b+2c+kh)*h+1/3k*k*h*h*h
其中,a、b為邊長,c為工作面,k為放坡系數,h為挖深,不放坡時K按0計算就可以了。
V槽=(a+2c+kh)*h*L。
其中,a為基礎底寬,c為工作面,k為放坡系數,h為挖深,L為基槽長度,不放坡時K按0計算就可以了。
(7)土方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基槽橫斷面的形式:分放坡與不放坡進行計算。
挖土深度H:一般以設計室外地坪標高為准。
根據土的性質、開挖深度以及施工方法確定土壁是否放坡。放坡的寬度根據放坡系數計算,即KH。
為保證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寬度應在基礎寬度的基礎上增加工作面寬度2C。
在對土方量進行計算時,要考慮到地形特徵、精度要求以及施工成本等方面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達到最優的目的。在較為平坦的平原區和地形起伏不大的場地,宜採用方格網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的數據量小,計算速度快,省卻了DTM法龐大的數據存儲量。
H. 土石方工程的計算方法有什麼
土方量的計算方法有:
體積法:用求體積的公式進行土方估算。
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別計算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演算法特點
斷面法的特點是能藉助勘探剖面表現礦體不同部分的產狀、形態、構造以及不同質量和研究程度礦產儲量的分布狀況。按勘探剖面的空間方位和相互關系,斷面法又分為水平斷面法、垂直平行斷面法和不平行斷面法。
優點是能保持礦體斷面的真實形狀和地質構造特點,反映礦體在三維地質空間沿走向及傾向的變化規律;能在斷面上劃分礦石工業品級、類型和儲量類別塊段;不需另作圖件,計算過程也不算復雜;計算結果具有足夠的准確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斷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