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聯軸器找正的計算公式是多少急、急、急!最好把字母標清楚點!
前腳量:用對輪端面到前腳的距離除以對輪直徑再乘以
軸向偏差值+徑向偏差值的一半
後腳量:用對輪到端面後腳的距離除以對輪直徑再乘以 軸向偏差值+徑向偏差值的一半
請注意:一定要正確判斷張口上下和電機的高低這是保證對中結果的關鍵!
『貳』 電機找正~~急!急!在線等
假如電機軸應向上墊起H微量(得兒塔H),這時,電機的前後支架就同時墊起H微量(得兒塔H)
設前支架為A 後支架為B,AE為前支架到聯軸器的距離,FH為聯軸器直徑,想像一下,圖我就不畫了,此時是一個標準的三角形。GH為上張口值。三角形FGH和三角形ECA 三角形EDB為相似。
所以AC/GH=AE/FH 所以把GH移過去有AC=AE*GH/FH
同理,後支架為BD=BE*GH/FH
因此,A墊起的高度為X1=H微量+AC
B墊起的高度為X2=H微量+BD
當X為正值時,加墊片(右)。負值時減墊片(左)
上張口時為中心低,下張口為中心高
我舉得是上張口的例子,因為好理解,下張口還這個一樣,三角形是倒著
『叄』 軸流風機的電機找正方法
軸流風機的電機找正方法:
1、把傳動軸兩端的半聯軸器分為4等份,並標記。
2、將兩個磁力表座分別固定在傳動軸兩端的半聯軸器相同等份位置(為防止墜落可用10#鐵絲緊固表座)。
3、將百分表固定在表座上,指針指向傳動軸的法蘭內表面的相同等份位置(指針要靈活),調整大指針到表的零讀數。
4、輕輕盤車一周,記錄4等份位置的表讀數。
5、根據讀數可以判斷出電機對傳動軸、傳動軸對減速箱的上下、左右張口。首先通過調整電機地腳墊片來減少其上下張口(當不能調整到技術要求時可經過調整減速箱地腳墊片來減少其上下張口),直到滿足要求。然後調整左右張口(通過左右移動電機來調整),要求各張口小於0.1mm。
6、緊固電機地腳螺栓,最後再打表復查對中數據,都符合技術要求,收工具完成對中。
『肆』 電機如何找正
1、有表的話,用表找同心度。沒有的話,可用鋸條找。
2、電機(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稱"馬達")是指依據電磁感應定律實現電能轉換或傳遞的一種電磁裝置。在電路中用字母M(舊標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驅動轉矩,作為用電器或各種機械的動力源。發電機在電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熱能、水能等推動發電機轉子來發電。
『伍』 電機矯正計算公式
強度校核計算步驟
(1)電機額定數據:功率P,轉速n,服務系數SF。
(2)軸伸和軸伸鍵參數為:軸徑d,鍵寬b,鍵高h,鍵長l。
(3)軸截面積F=πd2/4。
(4)扭矩M=P×SF/Ω,其中Ω=2πn/60。
(5)軸的抗扭截面系數W=πd3/16。
(6)軸伸強度條件:τ=M/W <= [τ]
『陸』 電機與泵的對中找正方法
電機與泵中間不是有連軸器嗎?連軸器對正以後用塞尺測量,連軸器中間的距離相等,再用咫尺顏聯軸器的外援測量相差多少就可以了
『柒』 電機和減速機聯軸器中心找正計算公式是
電機前腳量:用對輪端面到前腳的距離除以對輪直徑再乘以軸向偏差值+徑向偏差值的一半
電機後腳量:用對輪到端面後腳的距離除以對輪直徑再乘以軸向偏差值+徑向偏差值的一半
導體受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則確定。這一對電磁力形成了作用於電樞一個力矩,這個力矩在旋轉電機里為電磁轉矩,轉矩的方向是逆時針方向,企圖使電樞逆時針方向轉動。
如果此電磁轉矩能夠克服電樞上的阻轉矩(例如由摩擦引起的阻轉矩以及其它負載轉矩),電樞就能按逆時針方向旋轉起來。
減速機在原動機和工作機或執行機構之間起匹配轉速和傳遞轉矩的作用,是一種相對精密的機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轉速,增加轉矩。
減速機的種類繁多,型號各異,不同種類有不同的用途。減速器的種類繁多,按照傳動類型可分為齒輪減速器、蝸桿減速器和行星齒輪減速器。
按照傳動級數不同可分為單級和多級減速器;按照齒輪形狀可分為圓柱齒輪減速器、圓錐齒輪減速器和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按照傳動的布置形式又可分為展開式、分流式和同軸式減速器。
『捌』 電機找正方法是什麼
電機帶輪,機械主輪三點成一線即可,然後將底腳墊平。螺絲固定。
『玖』 卧式泵 聯軸器兩表找正的計算公式是
H1=L1*(s1-s3)/D + (a1-a3)/2-----------------(1—9)
H2=(L1+L2)*( s1-s3)/D + (a1-a3)/2----------(1—10)
式中H1 ,H2---------支點1和支點2的調整量,(正值時為加墊負值時減墊),mm;
s1,s3及a1,a3-------分別為0°和180°方位測得軸向和徑向百分表讀數,mm;
D---------------------------聯軸器的計算直徑(百分表觸點,即測點到聯軸器中心點的距離),mm;
L1--------------------------支點1到聯軸器測量平面間的距離,mm;
L2--------------------------支點1與支點2之間的距離,mm;
應用上式計算調整量時的幾點說明:
①式中s1,s3,a1,a3是用百分表測的讀數,應包含正負號一起代入計算公式。
②H的計算值是由兩項組成,前項L(s1-s3)/D中,L與D不可能出現負值,所以此項的正負決定於(s1-s3)。S1-s3>0時,前項為正值,此時聯軸器的軸向間隙呈形狀,稱為「上張口」;S1-s3<0時,前項為負值,聯軸器的間隙呈形狀,稱為「下張口」。當a1-a3>0時,後項為正值,此時被測的半聯軸器中心(主動軸中心)比基準的半聯軸器中心(從動軸中心)偏低,當a1-a3<0時,被測的半聯軸器中心偏高,
③機器安裝時,通常以主機轉軸(從動軸)做基準,調整電機轉軸(主動軸)。電機低座四個支點於兩側對稱布置,調整時,對稱的兩支點所加(或減)墊片厚度應相等。
④若安裝百分表的夾具(對輪卡)結構不同,測量軸向間隙的百分表觸點指向原動機(觸點與被測半聯軸器靠結合面一側的端面接觸)時,百分表的讀數值大小恰與聯軸器間實際軸向間隙方向相反,所以H值的公式前項s1-s3應改為s3-s1,即s3-s1>0時為「上張口」,s3-s1<0時為「下張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