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蘆葦的種群密度計算方法

蘆葦的種群密度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3-06-17 17:17:44

Ⅰ 蘆葦的栽植方法和養護

蘆葦的栽植方法和養護:

一、蘆葦適合什麼樣環境

蘆葦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地,繁殖能力非常強,在各種水源豐富的空曠地帶能迅速生長,在短期內就可以形成連片的蘆葦。蘆葦生長的環境不同,其長勢也不盡相同。蘆葦多生長在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8.5之間,質地粘重的沼澤、鹽鹼或中性土壤上。蘆葦的生長也離不開充裕的光照時間。

怎麼種植蘆葦 蘆葦怎麼種植

1、水田處理,選擇面積1 畝以上的水塘,保持水深度0.5-1m,翻塘泥,使水塘底部15-25cm 的塘泥翻起,均勻鋪灑在水塘底,使水塘的塘泥松軟,適合泥鰍的生存及蘆葦的生長,在水塘中按15-20kg/ 畝均勻撒入加入生石灰,20-30 天後,向水塘中放入泥鰍苗,每畝放養1200-1500 尾,可以放養1200尾,並向水塘中均勻撒入12-15kg 餌料;餌料為干魚粉、豆餅、菜籽餅、糯米按重量比1 :3 :3 :8 的混合物。

2、3-5 月移栽蘆葦幼苗,移栽前,將水塘中水放出,保持水塘中水面深度為7-10cm,蘆葦幼苗的高度為20-30cm,種植時幼苗的行間距為10-15cm,列間距為20-30cm,將幼苗根部埋入塘泥下2-3cm,保持蘆葦葉露出水面,種植蘆葦後向水中均勻撒入豆餅5-8kg、菜餅15-22kg,作為泥鰍的補充餌料供泥鰍食用,而且泥鰍食用後的殘渣可以作為蘆葦生長的肥料使用;

3、每年6-7 月份,由於溫度較高,向水塘中注水,注水量保持水塘中的水深度達到15-30cm,防止由於水溫較高造成蘆葦燒苗死亡,距水源較近的情況下可以定時換水,防止水溫較高;在9 月以後,由於溫度逐漸降低,可以將水塘水位下降至10-15cm 深。

在蘆葦種植時,每2-5 株為一組進行種植,提高採收率,也可以增大種植的密度,同時由於泥鰍在水下的活動,避免了。

蘆葦幼苗移栽前先剪去較大的葉片,有利於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蘆葦幼苗移栽前先使用0.2-1% 的生根素浸泡5min,促進蘆葦生根成活。

泥鰍苗選擇長度為3-5cm 長的幼苗,這種大小的泥鰍具有很好的環境適應能力,而且生長速度快。

閱讀全文

與蘆葦的種群密度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治白發有效的方法 瀏覽:652
新手媽媽如何使用催奶方法 瀏覽:260
用什麼土方法能把稻穀曬干 瀏覽:248
如何運動自然流產最快方法 瀏覽:372
核心力量訓練方法彈力帶 瀏覽:681
真假鐵銅銀鑒別方法 瀏覽:579
控制應對方法有什麼 瀏覽:919
導入式教學方法專家型教師 瀏覽:9
腿疼膝蓋內側疼的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1003
口欲症的正確治療方法在線看 瀏覽:618
幼兒園雪花片教學方法 瀏覽:816
鍍鋅板上鋅量檢測方法 瀏覽:123
小沫沫的生存方法視頻 瀏覽:613
新課標新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瀏覽:588
海缸潛水泵連接方法 瀏覽:877
動物避敵方法有哪些 瀏覽:289
最簡單的做老鼠葯方法 瀏覽:578
建模方法大體上可分為機理分析和 瀏覽:339
機器人的檢測方法 瀏覽:453
吸氧袋如何使用方法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