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績效考核方法的計分方法
常用的考核指標的計分方法有五種:層差法、減分法、比率法、非此即彼法和說明法。
1、層差法
層差法是將考核結果分為幾個層次,實際執行結果落在哪個層次內,該層次所對應的分數即為考核的分數。
例如:人員招聘周期=用人單位提出用人申請經確認的時間到員工入職到位的時間段。
如果設定的最低完成時間為30日,期望完成時間為25日。招聘周期指標在考核中所佔有的權重為15%,即15分,
假設計分方式可以分為三種:
A、25日以內完成,得15分;
B、25~30日之間完成,得10分;
C、30日以後完成,得0分;
2、減分法
減分法是針對標准分進行減扣而不進行加分的方法。在執行指標過程中當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就按照一定的標准扣分,如果沒有異常則得到滿分。
3、比率法
比率法就是用指標的實際完成值除以計劃值(或標准值),計算出百分比,然後乘以指標的權重分數,得到該指標的實際考核分數。
計算公式:A/B*100%*相應的分數。(A為實際完成值,B為計劃值或者標准值)
例如:人力資源部的招聘計劃完成率=實際招聘人數/計劃招聘人數
如果招聘計劃完成率在本季度中佔有20%的權重,即20分,所得的分數為:招聘計劃完成率*20
4、非此即彼法
非此即彼法是指結果只有幾個可能性,不存在中間狀態。
例如:信息部是負責公司一級流程發布計劃達成率。
假如季度指標中所佔的權重為10%,即10分,由於每個部門的流程不會很多,人力資源部門也許只有8個流程,財務部門也許只有7個流程,故信息部所統計的每個季度完成的流程數量不會很高,所以該指標的最低要求為100%,計算時,只有兩個結果,100%完成,沒有完成。
假如是100%完成,得10分;
假如沒有100%完成,得0分;
5、說明法
說明法:無法用以上幾種方法考核時所使用的一種方法。說明法主要是需要對績效考核結果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進行說明,並設定每一種情況所對應的計分方法。
例如:員工滿意度調查及分析指標就可以用說明法來計分。假如該指標為某崗位的20%,則四項分值分別為:2分、8分、4分、6分;六位老總分別針對四項內容分別打分,將六位老總對四項打分之和即為最後得分。
『貳』 績效考核權重計算公式
假設整體績效考核滿分為100分.
權重30%,即此項滿分為30分.
計劃指標是3%,實際完成2.5%,則完成率為2.5%/3%=83.33%.
此項得分即為:30*83.33%=25分.
『叄』 績效考核分怎麼算
績效考核分的計算方法如下:
『肆』 績效考核中的得分和權重如何計算
{【(工作紀律分數/工作紀律總分數)*工作紀律權重】/績效總分}*績效考核獎=績效工資
都是乘除,其實用不到括弧,加括弧是為了能更清楚計算過程,首先要計算早退扣的10分在整個績效總分中的權重,那麼就要知道10分在工作紀律這個模塊中佔比是多少10/100=10%,而整個模塊的總分是20分,因此乘以20,那麼扣工作紀律分數10分,相當於總績效分數扣了2分,如果績效獎金是1000,績效總分是100分,那麼1分就是10元,2分就扣20元
『伍』 績效考核時的指標計算方法有哪些
績效考核計算指標的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圖尺度考核法(Graphic Rating Scale,GRS):是最簡單和運用最普遍的績效考核技術之一,一般採用圖尺度表填寫打分的形式進行。
2、交替排序法(Alternative Ranking Method,ARM):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排序考核法。其原理是:在群體中挑選出最好的或者最差的績效表現者,較之於對其績效進行絕對考核要簡單易行得多。因此,交替排序的操作方法就是分別挑選、排列的「最好的」與「最差的」,然後挑選出「第二好的」與「第二差的」,這樣依次進行,直到將所有的被考核人員排列完全為止,從而以優劣排序作為績效考核的結果。交替排序在操作時也可以使用績效排序表。
3、配對比較法(Paired Comparison Method,PCM):是一種更為細致的通過排序來考核績效水平的方法,特點是每一個考核要素都要進行人員間的兩兩比較和排序,使得在每一個考核要素下,每一個人都和其他所有人進行了比較,所有被考核者在每一個要素下都獲得了充分的排序。
4、強制分布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FDM):是在考核進行之前就設定好績效水平的分布比例,然後將員工的考核結果安排到分布結構里去。
5、關鍵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Method,CIM):是一種通過員工的關鍵行為和行為結果來對其績效水平進行績效考核的方法,一般由主管人員將其下屬員工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非常優秀的行為事件或者非常糟糕的行為事件記錄下來,然後在考核時點上(每季度,或者每半年)與該員工進行一次面談,根據記錄共同討論來對其績效水平做出考核。
6、行為錨定等級考核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BARS):是基於對被考核者的工作行為進行觀察、考核,從而評定績效水平的方法。
7、目標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目標管理法是現代更多採用的方法,管理者通常很強調利潤、銷售額和成本這些能帶來成果的結果指標。在目標管理法下,每個員工都確定有若干具體的指標,這些指標是其工作成功開展的關鍵目標。
『陸』 績效考核排名,如何計算啊
需要確定一個折算系數。
完成率相對簡單,總分50分,定義完成100%算幾分就可以了。如算50分,那麼完成率就是52分。
再定義銷售額多少算50分,假設500萬算50分,那麼也是52分,這樣就可以算出總分104分。
『柒』 茶葉加盟店如何考核店長
考核的工作可以分四個方面來進行,分別是:
一、專業的能力。既包括知識能力和學識水平,又包括實際工作能力、組織能力和身體的耐力。例如門店在一些緊急情況下,遇到的突發事件的如何處理和應對,以及在門店的發展過程中怎樣為總部獻計獻策,提出有利於門店擴張和發展的方案和計劃等。
二、責任感。一名茶葉加盟店長的責任感可以表現對人和對事上。對事主要表現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只有對店的一切具有高度責任感,才能真正的以加盟店的利益為出發點。對人就是針對下降員工,店長有義務言傳身教,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所知告訴新人,培養新人。
三、工作態度。工作態度可以直接反應在你的行為上,表現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及紀律性等各個方面。如果一個人的工作態度都有待考量,你怎麼還能相信他會把這件事情做好。
四、績效考核。績效考核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考核內容。績效考核裡面最直觀,可以直接看出來的是銷售額,茶葉加盟店在一定時期內所實現的商品銷售量或銷售額大小,一方面反映該加盟店經營機制是否有效運行,另一方面也說明它求生存、求發展的能力大小和其經營前景的好壞。因此,銷售目標(包括銷售量目標和銷售額目標)是連鎖門店最基本的經營目標。
一般來說,連鎖店經營業績的考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營業額和利潤總額的同步增加;
(2)門店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的上升;
(3)庫存量和管理費用的降低;
(4)采購成本的降低;
(5)消費圈擴大;
(6)商品周轉加快,資金利用率提高;
(7)知名度提高;
(8)廣告效果顯著;
店長的職位要求決定了這是一個富於挑戰的角色。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個崗位上成長起來的管理者,將有能力去面對各行業最苛刻的要求和挑剔。因為,這個職位,將無疑地首先把你鑄造成一名精於管理的強者。
『捌』 績效考核得分80分,主管評價90分,總得分是多少計算公式是怎麼算
最終得分為:90×30%+80×35%+70×35%=79.5
績效考核常用計算公式
一、績效考核得分
1、績效考核計算公式=KPI績效(50﹪)+360度考核(30﹪)+ 個人行為鑒定20﹪
2、績效換算比例:KPI績效總計100分佔50﹪;360度考核總計200分佔百分的30﹪;個人行為鑒定總計佔20﹪。
二、績效獎金計算方式
1、月度績效獎金計算方法:
每月從個人該月基本工資中提取10%為個人獎金基準金額,按實際達成效果之優劣核算獎金金額;
計算方法:個人績效獎金=該月基本薪資*10%*部門系數*個人考核等級系數.
2、年度績效獎金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為:年終獎金=(系數*連續工作月數*基本工資)/12*評分百分率
(系數由公司管理委員會根據年度利潤報告而定).
3、在公司任期不滿1年者,其年終獎考核以連續工作月數計發
三、如何列出考核項目的計算公式
1、倒扣型計算方式及其應用
2、統計型計算方式及其應用
3、比例型計算方式及其應用
4、經驗型計算公式
四、個人績效分值的計算
為使員工工作績效相互間具有可比性,以便有效地實施獎懲,通常採用績效分值計演算法,評估員工個人工作績效完成情況。
個人績效分值計算公式為:
個人績效分值=∑(KPIi績效分值×KPIi權重)×KPI總權重+∑(工作目標完成分值×權重)×工作目標總權重
五、績效獎金=管理單元綜合考核系數×個人考核系數×獎金基數
『玖』 求績效考核詳細的考核指標與計算方法,急急急!!!
所謂績效考核,是一種正式的員工評估制度。它通過系統的方法、原理來評定和測量員工在職務上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業管理者與員工之間進行管理溝通的一項重要活動。績效考核的結果可以直接影響到薪酬調整、獎金發放及職務升降等諸多員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終目的是改善員工的工作表現,在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同時,提高員工的滿意程度和未來的成就感,最終達到企業和個人發展的「雙贏」。
很多公司現在都聘請宏智瑞達咨詢公司結合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做績效考核體系,這樣可以更容易更真實得到答案,對於企業績效考核管理很不錯。
『拾』 績效工資系數的計算方法
績效工資又稱績效加薪、獎勵工資或與評估掛鉤的工資,是以職工被聘上崗的工作崗位為主,根據崗位技術含量、責任大小、勞動強度和環境優劣確定崗級,以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力價位確定工資總量,以職工的勞動成果為依據支付勞動報酬,是勞動制度、人事制度與工資制度密切結合的工資制度。
一、績效工資計算方式
1、月度績效工資計算方法
每月從個人月度基本工資中提取n%作為個人績效工資基本金額,按實際達成效果之優劣核算績效工資金額;
計算公式為:
個人績效工資=該月績效工資基本金額*n%*部門系數*個人考核等級系數。
2
、年度績效獎金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為:
年終獎金=(系數*連續工作月數*基本工資)/12*評分百分率
①系數由公司管理委員會根據年度利潤報告而定;
②在公司任期不滿1年者,其年終獎考核可以以連續工作月數計發。
二、個人績效分值的計算
為使員工工作績效相互間具有可比性,以便有效地實施獎懲,通常採用績效分值計演算法,評估員工個人工作績效完成情況。
個人績效分值計算公式為:
個人績效分值=∑(KPI績效分值×KPI權重)×KPI總權重+∑(工作目標完成分值×權重)×工作目標總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