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魚缸養魚密度。
首先要看你是否配有氧氣泵,其次要看魚的大小。
(1)如果有氧氣泵,可以養的魚自然會多很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循環系統的處理能力,否則水質容易變壞。理想狀態是1個月左右換一次水,每次換水大概在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2)不同體型、不同習性的魚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喂養龍魚,一般要求魚缸的寬度大於60公分,長度大於120公分,由於龍魚是上層魚,所以對深度沒有太高的要求,一般大於60公分即可。
(3)有一個大概的計算公式,就是10升水養10cm長的魚(魚的總長,一般是小魚),你大概可以養170厘米長的小魚(小魚的長度一般3-6厘米),大概可以養60~30條魚的樣子。
不過養魚多少看個人的喜好,魚多,餵食量比較大,魚的排泄物也相應較多,魚缸的污染也重,需要打理比較頻繁。所以,個人觀點不易多養,應該適當的重視質量,不要過於追求數量。
㈡ 小水族箱養魚密度
一般養魚密度計算方式有兩種,1、每升水一厘米魚。2、每30平方厘米水面1厘米魚。用你的缸套公式如下:
1、20cm*15cm*20cm=6升。3厘米孔雀可以養一對。
2、20cm*15cm=30平方厘米。,只能養一條小魚。
所以不論以何種方式計算,你這缸都不適合養那麼多。
㈢ 高分求助魚缸內養魚的密度
樓主的缸裝滿有40L水。
熱帶魚的飼養密度可以這樣算:小型魚,每厘米(魚長)配1L水就可以了。而大型魚,每厘米要配2L以上,最好2。5L以上。
樓主的缸理想密度是魚身長加起來在20CM以下,可以根據喜好自己搭配。
另外補充一點,養大型魚原裝的頂盒過濾絕對不夠用。最好能自己配濾筒。不想花錢的話就自己加濾材改造下。讓水先流過白色粗濾棉,然後是黑色生化棉,再流過玻璃環或者磁環,最後流入水缸。如果覺得水體有異味,還可以在濾盒裡面任意一個位置加入白棉包裹的活性炭驅除異味。
㈣ 古法魚缸養魚密度標准
家庭魚缸要注意養魚的放養密度,一般一米左右的缸,10公分左右的金魚,最多放6—8條。
每2.5厘米長的海水魚,需要300平方厘米的水面面積; 冷水性淡水魚需要190平方厘米;而熱帶性淡水魚則需要75平方厘米。
缸小密度大,換來的是頻繁的維護和維護成本,這樣的缸子基本上濾棉一天就要一洗。魚體在寬水和窄水的狀態下是截然不同的,原因很簡單,魚長期在狹小的空間內容易造成畸形和疾病滋生,活躍度也會降低。
㈤ 金魚的密度
養金魚最理想的密度就是 1厘米的魚要1升的水(不算魚尾)
像您這種洗臉盆的話。大約養2條就可以了。2~3厘米的金魚還屬於小魚呢,還要長呢。6條有點太多了
那種加氧氣泵如果白天的話,不會有太大噪音的。晚上的話,會有一點聲音的,但不會到讓人無法入睡的地步
最後告訴您一下,金魚不要放在卧室里養,會破風水的
如果您在臉盆里養的話,養草(魚)金比較好,這種魚比金魚生命力更頑強
自己手打,望採納
㈥ 淡水養魚魚投放的密度是多少
很籠統的問題,淡水養魚要考慮的很多的,水庫有大、中、小之分,漁業條件各不相同。因此,魚類的養殖方式,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也各不相同。
大、中型水庫具有是面大、水深、庫容大的特點,生態條件復雜且難控制。目前的養殖方式主要是利用庫內的天然餌料進行較為合理的粗養。
放養密度主要是根據水域的供餌能力決定的,不同水域的供餌能力不同,魚產力(水域生產某種魚所能達到的最高產量)也不同。從理論上講,一個水域某種魚的合理放養密度,應當是放養後存活魚群恰好能達到這種魚產力的密度,或者說是某種魚對餌料的利用強度同餌料資源增殖能力相適應的密度,低於或高於此密度均屬不合理,但在生產中很難達到這個要求。通常是通過漁獲物分析,根據某種魚放養後的生長情況,逐年對密度加以調整,使之逐步趨於合理。
在魚種規格13.2厘米,放養魚種回捕率約40%,商品魚的起捕率達到70%左右,成魚起捕標准1千克/尾的情況下,不同營養類型的大、中型水庫每年魚種的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魚產力(千克/畝):富營養型水庫:30~40,中營養型水庫:20~30,貧營養型水庫:15~20;放養密度(尾/畝):富營養型水庫:110~140,中營養型水庫:80~110,貧營養型水庫:50~80;鰱魚的搭配比例(%):富營養型水庫:35~40,中營養型水庫:30~35,貧營養型水庫:25~30;鱅魚搭配比例(%):富營養型水庫:50~55,中營養型水庫:55~60,貧營養型水庫:60~65;草、鯉、鯿、鯝等搭配比例(%):富營養型水庫:5~15,中營養型水庫:5~15,貧營養型水庫:5~15。
在水庫漁業生產中,如放庫魚種的規格不到13.2厘米或回捕率達不到40%,或2~3齡的鰱、鱅個體生長已超過1千克,則魚類的放養量應適當增加,反之,則應適當減少。同理,若當年起捕率達不到70%,則下一年度的魚種放養量亦應適當減少,反之,則應適當增加。養殖魚類搭配比例的調整亦需因庫制宜。有的水庫,水土保持較差,庫水經常混濁,則鰱、鱅的搭養比例可適當減少,草魚、鯉、鯽的搭養比例可適當增加。至於作為主養魚類的鰱和鱅之間的混養比例須根據同齡魚的生長速度調整。若同齡鱅的個體生長顯著快於鰱,則鱅搭養比例適當增加;反之,鰱的放養比例應適當增加。許多高產水庫的漁業生產實踐表明,大型水庫鱅的放養比例一般以大於鰱為佳。
對於新建成的大、中型水庫,由於大水初淹庫區,水質較肥,青草、有機碎屑等餌料也較豐富,開始1~2年的魚種放養量可高於該庫正常放養量(根據營養類型的特徵而定)的2~3倍。草魚、鯉、鯿等草食性魚類和雜食性魚類的搭養比例也可提高到20%左右。新建水庫由於魚類區系尚未形成,沒有或很少有兇猛魚類,魚種的放養規格也可適當降低,甚至放養夏花魚種也可以。
㈦ 魚缸養魚密度問題
以水體60厘米高計算:您的魚缸適合飼養5CM以下的小型魚70條,或5—10CM的中型魚15條,或10—20CM的中大型魚10條。
養魚應該注意:水質要沒問題、溫度與光照要適宜、食物保質且定量、操作柔緩、用葯慎重、遠離有毒物(注意平時家中的油煙、殺蟲劑和蚊香)
1.不要魚多缸小 有過濾的1升水(長寬高10×10×10厘米)養1厘米魚,多了會極易生病死亡。缸在至少30厘米以上,才容易保持水質。或者無過濾設備的請根據水面面積計算魚只,熱帶魚每厘米體長(不含尾鰭)需30平方厘米水面,金魚需60平方厘米
2. 開缸養水 應先用濃鹽水消毒後清水洗凈不殘留後,再加滿水,缸中水溫溫度應在28-30度之間(養冷水魚,溫度不要低於15度),水要養7天後,放入幾尾生命力強的闖缸魚30日,(或入闖缸魚3日後,每日加硝化菌共7日,注意避光)(或以「三菌開缸」,但要注意分量適度,寧可少點,注意避光加氣)(或在養水期間在過濾槽內浸入水中一個去皮的生蝦仁,直到蝦仁完全化掉),開缸期間有過濾的不能停,20日、最好30日以上無事後,才能正式放魚. 另外不能讓陽光直射魚缸!
A本條()中的是說給有過濾設備,且有條件需要用硝化菌的魚或人,四種方法選一種就可以了 B另外開缸完後魚平時溫度應該要看養的魚和水草的品種、生存、治療等需要來定 C開缸水清後魚缸要有光照但不能是陽光直射中,另外過濾槽等硝化菌生存處一定要避光,透氣(如是內濾或外濾桶就不能停,如停電過2--3小時有資料說硝化菌會開始死,不泡水的情況下,上濾是8小時,滴流式的上濾12小時)C加滿水不是說要把水加的滿到缸口,是說加到適合的位置,一般要距缸口一段距離,距離以缸的大小和設計具體來定。
3.放魚時 注意 (過水) 應把魚和袋一起入缸,15到30分後,去水和袋,裸魚入缸,期間分多次在袋中加入缸中水使魚適應 頭天不餵食 (買時注意到不要魚身上有白點、白毛、爛鰭、掉鱗之類的)
4.換水 換水應以你的水質情況來定。 如有過濾而缸又大可少,沒過濾而缸小可多,水要晾過,換水時用清水洗(不要用洗滌劑)濾槽最上層的過濾棉(注意不是中層的生化棉 ) 每次換6分之一 。冬天10到20日左右,夏天5到7日換水。有需要換水和洗過濾棉的特殊情況再特殊處理。所以缸大魚少的好處就是可少換水和缸中水質平衡好把握。
5.食物 15分內吃完為准 一日一到二次 剩餌料,撈出 不能有油 不要魚店那種最便宜的紅綠粒,如是草金魚(紅鯽魚)就是你吃的饅頭也比那個好
6.用葯物 一定要要慎重 因為幾乎所有葯物過量,魚一定會死,就是常用的鹽也是一樣。所以用葯一是要注意量的多少,二是要早發現早治療,如是個體或幾只有問題,最好隔離治療。三全缸用葯一定要慎之又慎,很多人的魚都是自己用葯毒死的。三治療時有時水溫適宜,也很重要。
有人為了水清,亂用凈水劑、殺菌劑,在這里提醒:不要亂加葯。亂加葯 就象是說:要保持一個不出門的人的(沒下水道和廁所) 的房間干凈和不生病的方法-----------------------是用清新劑、消毒劑和葯物。 你覺得可能嗎?
要水清應該加強過濾系統 加強物理過濾微小顆粒,加強生物過濾處理有害物質和凈化水質。
7.種水草 有幾種吃草厲害的魚,如想要種水草應該種便宜且生長快的輪葉黑藻(蜈蚣草、水蘊草)、苦草。 或貴點但生長慢、金魚等吃草魚不大吃的水榕
設備
1.大的魚缸,或其它裝魚的東西,標准10立方厘米養1厘米魚 和一個溫度計
(這是必須的)
2.適宜的過濾設備,是個有利的好幫手,如:水好缸大水多但魚少,可不用 建議上濾 (選用)第一層濾渣的濾棉我用的是 信友超級過濾棉(如有上濾,最好用)
3.適宜的底砂 不是特別的發燒友 用石英砂、或黑金沙就可以 ,觀賞性強 利於種草 厚度3到4厘米 (選用)
4.種水草 有幾種吃草厲害的魚,如種水草應該種便宜且生長快的輪葉黑藻(蜈蚣草、水蘊草)、苦草。或貴點但生長慢、魚不大吃的水榕 (選用) 水草對生態平衡很有好處,有條件種的(建議種)
5.三菌,開缸和凈水時用。硝化菌、酵母、媽咪愛、活性乳酸菌(選用)
6.加熱棒 熱帶魚冬天室溫在22度以下的(必用) 金魚、錦鯉(選用)
7.燈具 如能保證不被陽光直射又能保證每日足夠的光照,可不用 (建議用)
買魚
1.不選 瘦弱、肚子又扁的魚
2.不選 身體表面有病變的魚(如白(紅)點、白(紅)斑、體畸形、立鱗等)
3.不選 沒定水的魚
曬水、或名:晾水、困水(選一種)注意曬水期間的防污染。
用大開口無毒材質的容器
一、太陽下暴曬至少1天的水
二、沒有陽光、陰涼通風處,晾過一周的水
三、氣爆過24小時以上的水
四、一個強燈貼近水面照射,氣爆半小時即可
爆藻
爆藻是燈光或自然光過強。減燈光強度到每升水0.5W,減光照時間到8小時,最好分上午和下午分開3-4小時開燈。自然光過強注意蔽光!過程要半個月左右。
㈧ 金魚養殖密度
根據水族箱內的氧氣供應量及金魚的耗氧量,我們可以初步的算出,1升的水約可以提供8.5g金魚的氧求。
以上的計算只是初步和簡略的方法,沒有考慮到水族箱中的其他的因素,
如:水生植物的產氧、氧氣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等,術中硫化物、酸鹼度等對金魚耗氧量的影響.
養金魚的器皿大小應該根據計劃養金魚的數量選定.一般一齡魚需水400毫升/厘米體長,二齡時需水1000毫升/厘米體長,三齡則需要1500毫升/厘米體長.
還有一種簡單的經驗估演算法,即依照"宜稀不宜密"的大原則,以減少因魚過密造成缺氧死亡的可能性.一般長80厘米,寬32-36厘米,高40-45厘米的長方形玻璃缸可以養10厘米左右的金魚6-8尾.
一般情況下,直徑約30的魚缸,可以放入體長3厘米的金魚2-3尾.需要注意的是,在購置魚缸時不僅要按照購魚計劃計算大小,更要留有一定的餘地,為日後添置新魚或者缸內金魚的生長留出空間.在允許的條件下,盡量以水體大而魚少為適宜,不可一味貪求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