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木工工錢怎麼算
一套家裝大約人工費用:8000-15000元
水電工:
包括改水路PPR水管、線管、線盒、弱電等。工錢多數按房屋建築面積計算。
例:2室2廳1廚1衛。水路全部重新改造。電路局部改造包括:吊頂燈、廚房、陽台電路、開關等。
要求這里就不說了,要求、標准與工錢是成正比的。費用大約15-20元/平方包括後期安裝燈具及開關面板,復雜的水晶燈除外哦。(建築面積)
如果室內沒有牆體,或者電路全部重新更換費用會相應增加。
瓦工:
瓦工工期比較長,項目最多,要求最高的工種。價格同樣是工錢比較大,名目最亂的。這里就談談比較常見的一些名目與價格。提供價格區間僅供參考。
貼磚:20-25元/平方。 (平方這里就不用說了吧,應該如何計算想必大家都知道)
倒角:20-25元/米。陽角倒角比對成45度。如:包污水管陽角、窗戶一圈、廚房衛生間門洞內測。
沖林區擋水條。50元/個(提前預埋的擋水條,後期安裝在地磚上面的無需瓦工安裝)
過門石鋪貼。20-30元/個 長度1米以內。廚房衛生間寬度1.4米、1.5米、1.8米 就算50元/個。
做防水工費,100元/間
踢腳線。10元/米
波打線。(瓷磚一圈的其他顏色的一般是黑色)
以上是瓦工常規收費的項目,至於其他的一些零碎項目,水管開口、地漏開口、滾清膠、打角等是不常見的一些收費項目。不管收還是不收要給工人事先談清楚的。(記住了朋友們,不能只問:多少錢一平方啊?更重要的是要看有無其他收費項目)
以上說的均是常規瓷磚,不同瓦工不同地區還要分不同瓷磚的尺寸,收費單價也不同。
常規是的300Z300地磚、300E450或300B600牆磚、150C150瓷磚。多了去了……
木工:
一般客餐廳吊頂一圈帶燈帶那種,30-35元/米。門頭、門跺、小塊吊頂如走道1-2平方的那種吊平頂大約150-200元。陽台的生態木或者杉木吊頂大約150元/間。
油漆工:
主要指,刮大白刷乳膠漆或者噴乳膠漆。大約12元/平方。鏟牆皮1元/平方(包括垃圾裝袋或者歸堆)木器漆現在更是很少了。
『貳』 工資的三種計算方法
目前針對固定月薪制工資計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種方法:
A:(固定月薪/應出勤天數)*實際出勤天數+固定月薪/20.92/8*1.5*平時加班工時+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時;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數)+固定月薪/20.92/8*1.5*平時加班工時+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時;
C:固定月薪/20.92*實際出勤天數+固定月薪/20.92/8*1.5*平時加班工時+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時;
按照A方法:其工資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
按照B方法:其工資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
按照C方法:其工資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
(2)宣城木匠工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1、休假天數:月出勤工資=月工資標准×(1-1/21.75×事假天數)。
2、新員工及休假天數大於出勤天數的員工:月出勤工資=月工資標准/21.75×出勤天數。
固定月薪屬於計時工作制,獎金的作用是獎勵與生產或工作直接相關的超額勞動,勞動者創造超出正常勞動定額的社會所需勞動成果時給予的物質補償,津貼是對勞動者在特殊情況下的額外勞動消耗或額外支出進行補償的一種工資形式。
工資表的常見格式:
1、在實際工作中,企業通過編制《工資結算表》支付職工工資並辦理工資結算。
2、工資單一式三份。一份由勞動工資部門保管,一份按第一名員工剪成「工資條」,隨工資發放給員工;
3、表由各車間、各部門編制,只能反映各車間、各部門的工資結算和支付情況。
『叄』 工資計算計算方法,
工資形式是工資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它規定著勞動狀況和勞動報酬量之間的比例關系。通常來說,工資形式可以分成以下幾種: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定額工資、浮動工資、獎金、津貼。一般來說,我們的固定月薪就屬於計時工資制。獎金是對超額勞動的補貼,以現金方式給予的物質鼓勵。而獎金雖然作為一種工資形式,但獎金的作用是對與生產或工作直接相關的超額勞動給予報酬。簡單來說,獎金是對勞動者在創造超過正常勞動定額以外的社會所需要的勞動成果時,所給予的物質補償。津貼則是對勞動者在特殊條件下的額外勞動消耗或額外費用支出給予補償的一種工資形式。出勤工資核算的計算工式
公式1:月出勤工資=月工資標准*(1-1/21.75*事假天數)
公式2:月出勤工資=月工資標准/21.75*出勤天數
(公式1適合請假天數少的在職員工,公式2適合新員工和請假假天數大天出勤天數的員工。)
『肆』 工資怎麼算才正確的公式
針對固定月薪制工資計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種方法:
A:(固定月薪/應出勤天數)*實際出勤天數+固定月薪/20.92/8*1.5*平時加班工時+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時;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數)+固定月薪/20.92/8*1.5*平時加班工時+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時;
C:固定月薪/20.92*實際出勤天數+固定月薪/20.92/8*1.5*平時加班工時+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時;
按照A方法:其工資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
按照B方法:其工資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
按照C方法:其工資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
(4)宣城木匠工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1、從公式B本來來看: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數)+固定月薪/20.92/8*1.5*平時加班工時+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時;只要缺勤天數大於等於21天,其工資就會為負數(如果在沒有任何加班的情況下)
2、從C公式本身來看:C:固定月薪/20.92*實際出勤天數+固定月薪/20.92/8*1.5*平時加班工時+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時;在有請假的情況下只要實際出勤天數大於等於21天,其工資反而會大於固定月薪(如果在沒有任何加班的情況下)
3、B/C兩種計算方法均有其各自的缺陷,所以本人以為在遇到固定月薪計算工資時最好採用A種計算方法。
如果有其他的工資計算問題需要解答,建議你可以在線咨詢華律網律師,這里有需要專業人士,一對一與你溝通解答你的各種疑問。
『伍』 工資的三種計算方法
具體要看你的工資結構是怎麼樣的,以及公司跟員工約定的薪資核算方法,有3種很常規的:
1、按30天自然月基數算,工資=5000/30*21=3500元;
2、按雙休22天正常出勤且無法定休假天數核算,工資=5000/22*21=4772.7元
3、按21.75天標准正常出勤核算,工資=5000/21.75*21=4827.59元
當然,如果有約定全勤的,或者補貼要求的,就不同了。
『陸』 工資的標准計算方法
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6)宣城木匠工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國家勞動法並沒有規定一天工資標準的計算方法,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規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雙休日-11天法定節假日)÷12個月=20.83天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個月=21.75天。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月平均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21.75×8小時)
所以一天的工資標准應該是月工資/21.75。
『柒』 工資的計算方法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0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國慶節和中秋節合並放假,具體安排為:10月1日至8日放假,共8天。其中,10月1日
(星期四)、10月2日(星期五)、10月3日(星期六)為國慶節法定節假日,10月4日(星期日)照常公休;10月3日(星期六)公休日及中秋節分別調至10月5日(星期一)、10月6日(星期二),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公休日調至10月7日(星期三)、10月8日(星期四)。
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用人單位凡在10月1日、2日、3日和6日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應按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10月4日、5日、7日、
8日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可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則應當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日工資該如何折算
日工資按平均每月計薪天數21.75天折算,小時工資在日工資基礎上除以8小時。即春節長假期間每日的加班工資計算方法為: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300%
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200%
加班工資適用范圍
經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度的勞動者,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實際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應當視為加班,用人單位按不低於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加班工資。如果用人單位是在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此外,實行不定時工時制的人員,用人單位在法定節假日安排其工作的,也要按照不低於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
『捌』 如何給工人計算工資
基本工資,加效績工資。
1、工資結算的原始記錄
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應付給職工的工資應依據有關原始記錄進行計算,計算工資的原始記錄主要指考勤記錄和產量記錄。
2、應付工資的計算
應付工資的計算是工資結算工作的核心,工業企業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工資總額組成項目計算對每個職工的應付工資額。
1)計時工資的計算
計時工資是按考勤記錄登記的職工出勤、缺勤天數和每人的工資標准進行計算的。一般有月薪制和日薪制兩種方式。在月薪制下,不論各月日歷天數多少,只要職工出滿勤,即可得到相同的標准工資,若遇有缺勤,缺勤工資應從標准工資中扣除。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計時工資=標准工資-缺勤應扣工資
缺勤應扣工資=事假和曠工天數×日工資率+病假天數×日工資率×扣款百分比
日工資率是職工每日應得平均工資,一般有兩種計算方法:
按全年平均每月日歷天數30天計算:日工資率=標准工資/30
依照這種方法,廠休日、法定節假日照付工資,如缺勤時間跨越廠休日、法定節假日,視為缺勤,照扣工資。
按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數21.17天計算:日工資率:標准工資/21.17
依照這種方法,廠休日、法定節假日不付工資,如缺勤時間跨越廠休日、法定節假日,不扣工資。
2)計件工資的計算
計件工資是按產量記錄和計件單價進行計算的。產量包括合格品的數量和料廢品數量,料廢品是因加工材料的缺陷而導致的廢品。
計件工資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計件工資=(合格品數量+料廢品數量)×計件單價
計件工資按計件對象不同分為個人計件工資和集體計件工資,集體計件工資以班組為計件對象,按上述方法計算出的計件工資為小組集體應得工資總額,集體計件工資還應在小組組員之間分配,計算出個人應得工資。
3)加班加點工資、經常性獎金、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及特殊情況下工資的計算
加班加點工資應按加班時間、工資率及有關規定計算;獎金按企業的獎勵條件和獎勵標准計算;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應嚴格遵守國家的規定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