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天平怎麼讀數,要估讀么
1.需要估讀.小數點後三位,如果天平的讀數可以為任意值,則讀數時需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2.如果只有砝碼+游碼可估讀,那麼誤差來自游碼估讀,如果是砝碼+游碼+指針讀數,那麼誤差來自指針讀數。
天平使用方法
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碼要歸零。
2.調節平衡螺母(天平兩端的螺母)調節零點直至指針對准中央刻度線。
3.左托盤放稱量物,右托盤放砝碼(左物右碼)。根據稱量物的性狀應放在玻璃器皿或潔凈的紙上,事先應在同一天平上稱得玻璃器皿或紙片的質量,然後稱量待稱物質。
4.添加砝碼從估計稱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減小。托盤天平只能稱准到0.1克。加減砝碼並移動標尺上的游碼,直至指針再次對准中央刻度線。
5.過冷過熱的物體不可放在天平上稱量。應先在乾燥器內放置至室溫後再稱(或在特殊器皿中稱量)。
6.物體的質量 =砝碼重量+游碼所顯示的度數
7.取用砝碼必須用鑷子輕拿輕放,取下的砝碼應放在砝碼盒中,稱量完畢,應把游碼移回零點。
8.稱量乾燥的固體葯品時,應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質量的紙,然後把葯品放在紙上稱量。
9.易潮解的葯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燒杯、表面皿)里稱量。
10.砝碼若生銹,測量結果偏小;砝碼若磨損,測量結果偏大
Ⅱ 高中物理多用電表怎麼讀數,下面的檔數該怎麼用
3、多用表的讀數方法
(1)測電阻:
萬用表刻度盤面上一般標有3~4組刻度線,一般最上面的是歐姆檔的,
歐姆檔的刻度線不是從左到右讀得,而是從右到左0、1、2、3、4、5、10……無窮大(這是倍率)。
測電阻時黑表筆的電勢高
中值電阻等於內阻!!
選好檔位,
用表筆分別連接電阻的兩端,等指針不動了讀倍率,用檔位乘以倍率,就可以得到阻值了。
實驗室用多用電表
實驗室用多用電表
(2)測電流:
如用「直流10mA檔測量電流」中的10mA
去除以250mA(電流最大那個標250MM的)乘以圖中所表示的數字
(用「直流1mA檔測量電流」檔看(0—250)「直流100mA檔測量電流」的看中間的,「直流10mA檔測量電流」的看最下的)
測電壓也一樣。
(3)注意事項:
所有電表的使用,還有一個要求:選擇合理的檔次,致使指針停留在表盤刻度的「1\3---2\3」之間。這不是一個嚴格要求,但必須考慮這個「原則」。
1.換擋必調零:紅黑表筆短接。
2.讀數時盡量選擇中間刻線。
3.紅進黑出。
4.讀數時,指針靠近哪個格讀哪個數。
5.除歐姆檔非十分度部分外,都需要估讀。
Ⅲ 分度值為0.5cm的尺子在物理上怎麼讀數
讀數應讀至小數點後兩位。最小刻度是0.5cm的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根據「測量中的有效數字保留至儀器精度的下一位」,對刻度尺的讀數是4.72cm,即保留兩位小數。
這種讀數屬於估讀。估讀在習慣上以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為單位進行估讀,如最小分度值為2,則估讀時,先把最小分度劃分為十份,估測待測部分佔幾份,再乘以最小分度值,即為估讀部分。
當測量時,大部分要估讀,計算時也要考慮估讀。游標卡尺/秒錶/打點計時器等不需要估讀;而長度測量,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測量、質量的測量等需要估讀。
最終的讀數要以有效數字的形式給出,而有效數字的最後一位數字為估計數字,應和誤差所在位置一致,在實際操作中,究竟估讀到哪一位數字,應由測量儀器的精度(即最小分度值)和實驗誤差要兩個因素共同決定。
根據儀器的最小分度可以分別採用1/2、1/5、1/10的估讀方法,一般: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0.2、0.02等),採用1/2估讀,如安培表0~0.6A檔;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0.5、0.05等),採用1/5估讀,如伏特表0~15V檔;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0.1、0.01等),採用1/10估讀,如刻度尺、螺旋測微器、安培表0~3A檔、電壓表0~3V檔等,當測量精度要求不高或儀器精度不夠高時,也可採用1/2估讀。
Ⅳ 使用刻度尺怎樣讀數
一般情況下應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學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測量長2cm的長度,若正好對准在刻度線上時,正確記錄應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確讀出的數,由於無估讀數,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寫上相應的單位。
原則上測長度要求一次測量,如果測量范圍小於實際長度,勢必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則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1)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
(2)讀數時視線要和尺面垂直。
(3)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並記下數值和單位。
(4)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作為最後的測量結果。
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為1mm,一般規格的學生量程為10cm、15cm、20cm 。刻度尺測量長度是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測量儀器正確讀數的基礎。
Ⅳ 高中物理測量工具讀數
1、不需要估讀的儀器
①游標卡尺
游標卡尺是一種測量長度的一起,常用的
游標卡尺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
種,這三種游標卡尺的精確度分別為
0.1mm、0.05mm和0.02mm。讀數方法
為:測量值=主尺的讀數+(游標尺與主尺
對齊的刻度線格子數×精確度),故用游標
卡尺測量長度是不要估讀。
因為機械表採用的齒輪傳動,每0.1s指針跳
躍1次,指針不可能停在兩小格之間,所以
不能估度讀出比最小刻度更短的時間。故
對秒錶讀數時不用估讀。
③電阻箱
因為電阻箱的特殊結構,我們在進行電阻
調節時是按照電阻箱上各檔的倍率進行電
阻的調節的,所以電阻箱的電阻是不能連
續調節的,因此讀數時也不需要估讀。
二、需要估讀的儀器
一.讀數常規:
1.讀數的基本原則是:
十分之一估讀法:凡最小分度值是以「1」為
單位的,有效數字的末位都在精度的下一
位,即需要估讀,若無估讀,則在精度的
下一位補「0」;
二、需要估讀的儀器
①刻度尺、
②螺旋測微器
原理: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是比游標卡
尺更精密的測長度的工具。用它測長度可
以准確到0.01毫米。這是因為測微螺桿前
進或後退0.5毫米,可動刻度正好轉一周,
而一周分成5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0.01毫
米,所以能精確到0.01毫米,但要估讀到
毫米的千分位。螺旋測微器讀數時先讀固
定刻度露出的部分,這部分與一般刻度尺
差不多,但多了個半毫米的刻度,再讀可
動的螺旋部分的刻度,要估讀一位,並乘
上0.01mm,二者相加就行。
讀數公式:
測量值=固定刻度示數+固定刻度的中心水
平線與可動刻度對齊的位置的示數
×0.01mm
[經驗之談]1)看半刻度是否漏出,固定刻
度上的刻度值是以mm為單位;
可動刻度要估讀,小數點後應保留三位有效
數字。
③電流表電壓表的讀數原則:(1)凡最小分
度值是以「1」為單位的.有效數字的末位都在
精度的下一位,即需要估讀,若無估讀,
則在精度的下一位補「0」(2)凡最小分度
值是2或5個單位的,有效數字的末位就是
精度的同一位(含估讀數),若無估讀不
需補「0」。
若用0~0.6A量程,其精度為0.02A,說明測
量時只能准確到0.02A,不可能准確到
0.01A,因此誤差出現在安培的百分位
(0.01A),讀數只能讀到安培的百分位,
以估讀最小分度半小格為宜,將最小分度
分為二等分,把不足半等分的捨去,等於
或超過半等分的算一個等分。
當電壓表在15V檔位,表盤的最小分度值為
0.5V/格,雖能准確讀到0.5V,但誤差仍
出現在最小分度值的同一數位上,即伏特
的十分位。其估讀法則是:將最小分度分
為五等分仍按不足半等分捨去,等於或超
過半等分算一個等分。
④多用電表的讀數方法可根據具體的情況
結合以上三種讀數方法進行讀數。
當指針位置如圖9中灰三角箭頭所示,則測
量的是直流電流,量程為10mA,由於表盤
最小分度值不是一個單位,在讀出3.2以
後,不應該再向下估讀,所以測量結果為
3.2mA
當指針位置如圖9中白三角箭頭所示,測量
的是直流電壓,量程為50V,由於表盤最小
分度值是一個單位,在讀出16V後,還應該
估讀下一位,所以測量結果為16.0V
當指針位置如圖9中黑三角箭頭所示,測量
的是電阻,倍率為×100,按表盤最上方的
刻度可知,表盤最小分度值不是一個單位
讀數,在讀出34以後,不應該再向下估
讀,所以測量結果為34x100Q=3.4×10Q
Ⅵ 物理測量正確讀數的方法是
看測量什麼.游標卡尺是准確讀數..其他的讀數都要估讀一位..紙帶最好幾個點之間的距離一起讀減小誤差....望採納
Ⅶ 初三物理所用儀器的讀數方法
1.確定儀器、儀表的讀書位數的原則和方法。
1.1一切測量結果都是近似的,近似值應當用有效數字表示:測量中把帶有一位不可靠數字的近似數字,叫做有效數字。按照規定,有效數字只保留一位不可靠的數字,其最後一位可疑數字是有誤差的。一般誤差只取一位有效數字,所以測量結果,其最後一位要與誤差所在的一位對齊。儀器、儀表的讀數中應當只保留一位不可靠數字即誤差出現的位置。因此,儀器、儀表的讀數誤差出在那一位,讀數就讀到那一位為止。
1.2 儀器(表)測量的准確程度決定了儀器(表)的誤差:誤差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最小分度,儀器(表)最小分度顯示它每次測量的絕對誤差的大小,可以粗略地認為每次測量的絕對誤差是它最小刻度的一半,哪一位出現誤差,就讀到那一位為止。這種讀法俗稱「半格估讀」。按照這個讀法,中學階段一般可根據測量儀器的最小分度來確定讀數誤差出現的位置,對於常用的儀器可按下述方法讀數:
如圖(1)所示安培表指針位置,若用0~0.6A量程時,讀數為0.36A;若用0-3A量程時,讀數為1.80A;如圖(2)所示伏特表指針位置,若用0-3V量程時,讀數為1.93(或1.94)V;若用0-15V量程時,讀數為9.3(或9.4)V。
2.下列情況下是不估讀的。
2.1秒錶:對秒錶讀數時一般不估讀,因為機械表採用的齒輪傳動,每0.1s指針跳躍1次,指針不可能停在兩小格之間,所以不能估度讀出比最小刻度更短的時間。如圖(3)所示,此秒錶的讀數為100.5s。
2.2游標卡尺:對游標卡尺的末位數不要求再做估讀,如遇游標上沒有哪一根刻度線與主尺刻度線對齊的情況,則選擇靠最近的一根線讀數。有效數字的末位與游標卡尺的精度對齊,不需要另在有效數字末位補「0」表示游標最小分度值。如圖(4)所示,此游標卡尺的讀數為35.26mm。
①最小分度為「1」的儀器,測量誤差出現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讀。如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按照「半格估讀法」測量誤差出現在毫米的十分位上,估讀為十分之幾毫米。
②最小分度為「2」和「5」的儀器,測量誤差出現在同一位上,同一位分別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讀。如分組實驗用的電流表的0.6A量程,最小分度為0.02A,每次測量的絕對誤差大約是它最小刻度的一半,即絕對誤差大約為0.01A,其誤差出現在安培的百分位,只讀到安培的百分位,估讀半小格,不足半小格的捨去,超過半小格的按半小格估讀,以安培為單位讀數時,百分位上的數字可能為0、1、2、……9;量程為15V的電壓表最小分度為0.5v,每次測量的絕對誤差大約是0.25V(半格估度法),其測量誤差出現在伏特的十分位上,只讀到伏特十分位,估讀五分之幾小格,以電壓為單位讀數時,十分位上的數字可能為0、1、2、……9。用下表可以說明上述兩種情況的讀數方法。
2.3 當被測量本身的不確定性超過測量儀器的精度時,以被測量的不確定決定讀數的位數:
①體溫表。人體各部位的溫度差最大達到l℃以上,在這種情況下把體溫表估讀到攝氏度的百分位就毫無意義了,所以體溫表不估讀,只讀到攝氏溫度的十分位,如36.60℃,39.80℃等等。
②跳遠成績。起點和落點位置具有不確定性,雖然用的皮尺的最小刻度是cm,讀數只讀到cm即可,如跳遠成績為4.56m,5.24m。
③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擺長是指從懸點到球心的距離,由於零刻度難以接觸懸點,球心位置也不準,所以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mm,也不估讀,讀到毫米即可。
Ⅷ 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時,應該如何讀數
1、認清刻度尺的量程(即測量范圍)、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數值)和零刻度線(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可從能看得清楚的某一整刻度線開始測量)。
(8)物理測量正確讀數的方法擴展閱讀:
長度單位有光年(l.y.)、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絲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費米(fm)、阿米(am)等。
他們同米的換算關系如下:
1光年= 9.46PM(約)
1PM=10×10^15m
1Mm=1×10^6m
1km=1×10^3m
1dm=1×10^(-1)m
1cm=1×10^(-2)m
1mm=1×10^(-3)m
1dmm=1×10^(-4)m
1cmm=1×10^(-5)m
1μm=1×10^(-6)m
1nm=1×10^(-9)m
1pm=1×10^(-12)m
1fm=1×10^(-15)m
1am=1×10^(-18)m
Ⅸ 高中物理游標卡尺怎麼讀數
高中物理游標卡尺讀數方法:
1、游標卡尺是利用主尺刻度間距與副尺刻度間距讀數的。以下圖0.02mm游標卡尺為例,主尺的刻度間距為1mm,當兩卡腳合並時,主尺上49mm剛好等於副尺上50格,副尺每格長為=0.98mm。
主尺與副尺的刻度間相關為1-0398=0.02mm,因此它的測量精度為0.02mm(副尺上直接用數字刻出)
(9)物理測量正確讀數的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游標卡尺是比較精密的測量工具,要輕拿輕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時不要用來測量粗糙的物體,以免損壞量爪,避免與刃具放在一起,以免刃具劃傷游標卡尺的表面,不使用時應置於乾燥中性的地方,遠離酸鹼性物質,防止銹蝕。
2、測量前應把卡尺揩乾凈,檢查卡尺的兩個測量面和測量刃口是否平直無損,把兩個量爪緊密貼合時,應無明顯的間隙,同時游標和主尺的零位刻線要相互對准。這個過程稱為校對游標卡尺的零位。
3、移動尺框時,活動要自如,不應有過松或過緊,更不能有晃動現象。用固定螺釘固定尺框時,卡尺的讀數不應有所改變。在移動尺框時,不要忘記松開固定螺釘,亦不宜過松以免掉了。
Ⅹ 物理中刻度尺的正確估讀法是怎樣
先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讀數時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例如最小刻度是毫米,應該估讀到0.1毫米。
親,不要忘記及時採納哦。有問題另行提問,我會隨時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