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航空攝影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偶不知道LZ想問什麼,猜測是想問有那些解算方法(個人理解)。
航空攝影測量確定待定點的傳統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 空間後方——前方交會 法
2 相對定向——絕對定向 法
3 光速法解析攝影測量 ,這種方法理論最嚴密。
說明:空中三角測量主要是用於加密控制點的。
Ⅱ 敘述航空攝影測量的作業流程
航空攝影測量指的是在飛機上用航攝儀器對地面連續攝取像片,結合地面控制點測量、調繪和立體測繪等步驟,繪制出地形圖的作業。
航空攝影測量單張像片測圖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視變換,立體測圖的基本原理是投影過程的幾何反轉。航空攝影測量的作業分外業和內業。外業包括:①像片控制點聯測,像片控制點一般是航攝前在地面上布設的標志點,也可選用像片上明顯地物點(如道路交叉點等),用測角交會、測距導線、等外水準、高程導線等普通測量方法測定其平面坐標和高程。②像片調繪,在像片上通過判讀,用規定的地形圖符號繪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測繪沒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記通過調查所得的地名等。③綜合法測圖,在單張像片或像片圖上用平板儀測繪等高線。內業包括:①加密測圖控制點,以像片控制點為基礎,一般用空中三角測量方法,推求測圖需要的控制點、檢查其平面坐標和高程。②測制地形原圖。
測圖的方法主要有綜合法、全能法、分工法(微分法)。綜合法是攝影測量與平板儀結合測圖方法,屬單張像片測圖,根據糾正後的航攝像片,確定地面點的平面位置,用平板儀測地面點高程和等高線。適用於平坦地區的大比例尺測圖。全能法是置立體像對於立體測圖儀內,構成縮小的地面幾何模型,在立體模型上測地面點的平面位置、高程和等高線,獲得地形圖的方法,主要適用於山地。分工法是按照平面和高程分求的原則進行測圖的方法,在立體測圖儀器上測定地面點高程和測繪等高線,地面點平面位置確定與綜合法相同,適用丘陵地區。
Ⅲ 房產分幅圖的測繪方法有哪些
房地產圖的測繪方法主要包括房產圖的測繪方法和地籍圖的測繪方法。房產圖的測繪方法分子板儀測量法、航空攝影測量法、數字化測量以及編繪法。地籍圖的測繪方法分為數字化測量、綜合法、航測法、圖解法。圖解法也可分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圖解法。不管採用何種方法(除編繪法外),對房地產圖的測繪,首先是對點的測量,這一點,無論是房產圖、的測量,還是地籍圖的測量,都是共同的。
極坐標法屬於方位與距離交會法。該法是一種最廣泛應用於點位測量的方法。
1.測定過程和解算公式
如圖(5-11)所示,在控制點N78上整置儀器,以方向觀 測法觀甲控制點Ⅱ14、N63和界址點132、133、135、140,並丈量從測站到132、133、135的距離。設140點的距離難以量取,可留著方向交會(配合其他測站)。觀測手簿見附表(5-5)。
首先計算測站定向角,見附表(5-6),反算從N78到Ⅱ14、N63的方位角得5°10′06〃、85°42′20〃,減去相應的水平觀測角可6分gU求得定向角5°10′06〃、5°10′32〃,以距離為權,取權中數得最硼後定向角為5°10′15〃。
在這里,控制點Ⅱ4、N63被稱為定向點。每測站至少應有一個定向點,而且定向點的距離不宜短於到待定界址點的距離。
如果觀測了兩個以上的定向點,則可以有效地發現因找錯控制點,瞄錯目標而導致的定向角粗差,從而只能找到一個控制點,定向時,也可以取一個已測定的較遠的明顯界址點作為檢核。附:表(5-6)中由定向點Ⅱ14、N63計算的定向角與權中數的差為 -9〃、+17〃,根據他們的定向長度可分別計算出定向誤差為-0.4cm和+0.4cm,定向精度較好。
然後可計算待定點的坐標。以定向角權中數加上各界址點的水平角得相應的方位角,再與距離觀測值一起代入坐標正算公式,即可得出坐標值。對於界址點140,只計算到方位角為止,供方向交會計算取用。
為了檢核,還可以在相鄰測站重復測定若干界址點。
2.測站點的補充
極坐標法作業時,應充分利用等級和圖根控制點作為測站點。為了測量方便,經常需要補充測站點。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用補充的測站點做大面積控制。為了保證補充測站的精度和可靠性。較常用的是支導線法和自由設站法。
(1)支導線法
支導線法是補充測站點的最常用的方法。為了保證測量精度,定向點到測站的距離應遠於支站到測站的距離。觀測前後應檢查定向方位。測站到支站的距離應往返測量,取中數,角度應觀測左右角。支導線只允許發展兩次,困難地區可適當放寬發展次數。
(2)自由設站法
自由設站法也是一種非常方便的補充測站點的方法。作業時,選擇一方便的地方設站,對附近的控制點測量距離和水平角,用邊角後方交會的方法解算測站點的坐標和定向角,便可用極坐標法測定界址點。
(三)編繪法成圖
編繪法成圖即利用已有的地形圖、地籍圖編繪房產圖的成圖方法。編繪的圖紙資料必須符合《房產測量規范》中實測圖的精度要求,比例尺要大於或等於成圖的比例尺。編繪工作必須在地形原圖或二底圖上進行。其圖廓邊長、方格網尺寸與理論尺寸之差應符合規范要求。查核補測可在二底圖上進行,查核補測後的精度與變更測量精度要求一致。補測後需將調查成果准確轉繪在二底圖上,圖上加註房產要素和劃丘編號後,按規范和房產圖示的要求編繪成房產分幅圖底圖,圖上內容還需經過清繪與圖廓整飾。 ......
具體有好多好多,光看文字一下很難懂啊
Ⅳ 攝影測量的分類
如下:
按距離遠近分為航天攝影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地面攝影測量、近景攝影測量、顯微攝影測量。
按用途分為地形攝影測量與非地形攝影測量,地形攝影測量主要用來測繪國家基本地形工業、建築、考古、地質工程及生物和醫學等各方面的科學技術問題。
按處理手段分為模擬攝影測量、解析攝影測量和數字攝影測量,模擬攝影測量的結果通過機械或齒輪傳動方式直接在繪圖桌上繪出各種圖件來,如地形圖或各種專題圖,它們必須經過數字化才能進入計算機。
解析和數字攝影測量的成果是各種形式的數字產品和目視化產品,數字產品包括數字地圖、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圖、測量資料庫、地理信息系統和土地信息系統等。這里的可視化產品包括地形圖、專題圖、縱橫剖面圖、透視圖、正射影像圖、電子地圖、動畫地圖等。
攝影測量的簡介:
攝影測量是利用光學攝影機獲取的像片,經過處理以獲取被攝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關系。
攝影測量的主要任務是用於測制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建立地形資料庫,為各種地理信息系統、土地信息系統以及各種工程應提供空間基礎數據,同時服務於非地形領域,如工業、建築、生物、醫學、考古等領域。
傳統的攝影測量學是利用光學攝影機攝取像片,通過像片來研究和確定被攝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和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技術。
它包括的內容有:獲取被攝物體的影像,研究單張像片或多張像片影像的處理方法,包括理論、設備和技術,以及將所測得的結果以圖解的形式或數字形式輸出的方法和設備。其主要任務是測制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建立地形資料庫,為地理信息系統、各種工程應用提供基礎測繪數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攝影測量
Ⅳ 航空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
航空攝影測量單張像片測圖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視變換,立體測圖的基本原理是投影過程的幾何反轉。航空攝影測量的作業分外業和內業。外業包括:①像片控制點聯測,像片控制點一般是航攝前在地面上布設的標志點,也可選用像片上明顯地物點(如道路交叉點等),用測角交會、測距導線、等外水準、高程導線等普通測量方法測定其平面坐標和高程。②像片調繪,在像片上通過判讀,用規定的地形圖符號繪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測繪沒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記通過調查所得的地名等。③綜合法測圖,在單張像片或像片圖上用平板儀測繪等高線。內業包括:①加密測圖控制點,以像片控制點為基礎,一般用空中三角測量方法,推求測圖需要的控制點、檢查其平面坐標和高程。②測制地形原圖。
Ⅵ 求一份1:500的山地航空攝影測量的技術方案
航空攝影測量指的是在飛機上用航攝儀器對地面連續攝取像片,結合地面控制點分工法是按照平面和高程分求的原則進行測圖的方法,在立體測圖儀器上測定X
Ⅶ 攝影測量的三個發展階段及各自特點是什麼
攝影測量經歷了模擬法、解析法和數字化三個發展階段。
1、模擬航空攝影測量指的是用光學或機械方法模擬攝影過程,使兩個投影器恢復攝影時的位置、姿態和相互關系,構成一個比實地縮小了的幾何模型,即所謂攝影過程的幾何反轉,在此模型上的量測即相當於對實地的量測,量測的結果是通過機械或齒輪傳動等方法直接在繪圖桌上繪出,如地形圖或各種專題圖。
2、由於計算機及計算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使用計算機來完成攝影測量中復雜的幾何解算和大量的數值計算。這便出現了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的解析空中三角測量儀、解析測圖儀與數控正射投影儀,開辟了解析攝影測量的新紀元。
1957年,海拉瓦博士提出了利用計算機進行解析測圖的思想,限於當時計算機的發展水平,解析測圖儀經歷了近20年的研製和試用階段。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才使解析測圖儀進入了商用階段。
3、解析攝影測量的進一步發展是數字攝影測量。從廣義上講,數字攝影測量指的是從攝影測量和遙感所獲取的數據中,採集數字化圖形或數字化影像,在計算機中進行各種數值、圖形和影像處理,研究目標的幾何和物理特性,從而獲得各種形式的數字產品和可視化產晶。
這里的數字產品包括數字地圖、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測量資料庫、地理信息系統和土地信息系統等。這里的可視化產品包括地形圖、專題圖、縱橫剖面圖、透視圖、正射影像圖、電子地圖、動向地圖等。
對數字/數字化影像在計算機中進行全自動化數字處理的方法稱為全數字化攝影測量,它包括自動影像匹配與定位、自動影像判讀兩大部分。自動影像匹配與定位是對數字影像進行分析、處理、特徵提取和影像匹配,然後進行空間幾何定位,建立數字高程模型和獲得數字正射影像。所獲得的可視化產品則為等高線圖和正射影像圖等。
由於自動影像匹配與定位能代替人眼立體觀測的過程,故而是一種計算機視覺方法。自動影像判讀是解決對數字影像的定性描述,並稱為數字圖像分類。數字圖像低級的分類方法是基於灰度、特徵和紋理等,多用統計分類方法;數字圖像高級的分類則基於知識,構成分類專家系統。
原理
攝影測量盡管有各種各樣的分類,但它們的基本理論依據是共同的,就是攝影構像的數學模型。對單張像片而言,這個數學模型是基於攝影時物點、鏡頭中心、像點三點位於同一直線上,由此建立的方程稱之為共線條件方程或構像方程。
對於一個立體像對(由不同攝影站攝取的、具有一定影像重疊的兩張相片),則又可引申出能夠表明內部和外部幾何關系的數學模型,具體到實際作業中,這些數學模型構成了單像攝影測量和雙像(立體)攝影測量的理論基礎。
Ⅷ 模擬方法測繪房產是什麼方法是採用航空攝影測量
模擬方法測繪的房產分幅平面圖上的地物點,相對與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超過圖上±0.5 mm.利用已有的地籍圖、地形圖編繪房產分幅圖時,地物點相對與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超過圖上±0.6 mm.採用已有坐標或已有圖件,展繪成房產分幅圖時,展會中誤差不超過圖上±0.1 mm.
Ⅸ 攝影測量基礎知識
(一)地面攝影測量
1.地面攝影測量定義
利用地面攝影的像片對所攝目標物進行的攝影測量,是指利用安置在地面上基線兩端點處的攝影機向目標拍攝立體像對,對所攝目標進行測繪的技術。可用於險阻高山區、小范圍山區和丘陵地區測圖,還可用於地質、冶金、采礦、水利和鐵道等方面的勘察。
2.地面攝影測量分類
地面攝影測量分為外業工作和內業工作。
外業工作包括攝影和測量。攝影是在基線兩端點,用攝影經緯儀或其他攝影機按一定方式分別攝影,以獲取目標的立體像對。測量工作,先選攝影基線,後用普通測量方法測定基線長度、基線端點和檢查點的坐標和高程,為內業像片處理提供起始數據。
內業成圖方法分為圖解法、模擬法和解析法。圖解法是根據立體坐標量測儀量測出像點坐標和左右視差值,按相似三角形關系設計一種圖板,用圖解法求出地面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模擬法是利用地面立體測圖儀進行測圖的方法。解析法是按一定的數學公式求出地面點在其地面輔助坐標系中的空間坐標,再轉換為地面坐標。解析法適應性強,精度高,是常用的方法。
(二)航空攝影測量
航空攝影測量指的是在飛機上用航攝儀器對地面連續攝取像片,結合地面控制點測量、調繪和立體測繪等步驟,繪制出地形圖的作業。
1.航攝像片與地圖的區別
航攝像片是地面景物的中心投影構象,而地圖則是地面景物的正射投影,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投影。只有當地面嚴格水平且像片也嚴格水平時,上述兩種投影結果才等效。
地圖是地表面根據一定的比例按正射投影位置來描繪的,其平面位置是正確的。當航攝像片有傾角或地面有高差時,所攝得的像片與上述理想情況會有差異。這種差異表現為像點位移,它包括因像片傾斜引起的像點位移和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點位移,後者又稱為投影差。航攝像片上所存在的傾斜位移與投影差決定了其不能直接作為地圖使用。
2.像片傾斜引起的像點位移
一般情況下,航空攝影所獲取的像片是傾斜的,此時,即使地面嚴格水平,航攝像片上的目標物體也會因為像片傾斜而產生變形或像點位移。這種位移的結果使得像片上的幾何圖形與地面上的幾何圖形產生變形,而且像片上影像比例尺處處不等。正是由於存在這種差異,使得中心投影的航攝像片不具備正射投影的地圖功能。攝影測量中對這種因像片傾斜引起的像點位移可用像片糾正的方法予以改正。
3.航空攝影測量的優點
1)航攝像片充分客觀地記載了地物地貌在攝影時瞬間的狀態。因而具有信息量大、形態逼真、精度較均勻的特點。
2)航測很大一部分工作將由室外移至室內。因此,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減少了天氣季節的影響。
3)航測成圖具有成圖快、精度好、成本低和工效高的特點。
4.航空攝影測量外業、內業工作內容
航空攝影測量需要進行外業和內業兩方面的工作。
航測外業是為航測內業提供控制測量成果和調繪像片,包括以下工作:①像片控制點聯測。像片控制點一般是航攝前在地面上布設的標志點,也可選用像片上的明顯地物點(如道路交叉點等),用普通測量方法測定其平面坐標和高程。②像片調繪。是圖像判讀、調查和繪注等工作的總稱。在像片上通過判讀,用規定的地形圖符號繪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測繪沒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記通過調查所得的地名等。外業調繪中的主要調繪目標有獨立地物調繪,居民地調繪,道路及其附屬設施調繪,管線、垣柵和境界的調繪,水系、地貌、土質和植被的調繪,地理名稱的調查和注記等。
航測內業工作包括:①測圖控制點的加密。以前對於平坦地區一般採用輻射三角測量法,對於丘陵地和山地則採用立體測圖儀建立單航線模擬的空中三角網,進行控制點的加密工作。②用各種光學機械儀器及計算機測制地形原圖。
(三)航天攝影測量
航天攝影測量利用航天攝影資料所進行的攝影測量。
1972年美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後改為陸地衛星),標志著航天攝影測量時代的開始。之後美國發射了陸地衛星1~5號,法國於1985年成功發射了SPOT衛星1號,我國也成功發射了測地衛星。
衛星影像(遙感影像)在測繪中主要被用來測繪地形圖、製作正射影像圖或各種專題圖。這里簡要列出衛星影像解析度與成圖比例尺的關系,以及幾種常見衛星及其感測器。
1.衛星影像解析度與成圖比例尺的關系
各種衛星與影像圖比例尺之間的關系如表1-10所示。
表1-10 衛星解析度與成圖比例尺
2.常用衛星簡介
(1)Landsat衛星系列
Landsat衛星系列屬於太陽同步極軌衛星,其運行軌道高度和傾角分別為750km 和98.2°,重訪周期為16日。自1972年發射第一顆Landsat衛星後,美國NASA共發射了7顆Landsat系列衛星,已連續觀測地球35年。最後一顆Landsat-7衛星也於1999年4月15日發射成功。
(2)SPOT衛星系列
法國SPOT衛星系列屬於太陽同步准回歸軌道,其運行軌道高度和傾角分別為830km和98.7°,重訪周期為26日,但由於採用傾斜觀測,所以,實際上可以對同一地區用4~5天的間隔進行觀測。它搭載兩台高解析度遙感器HRV,具有通過側視進行立體觀測等優點。1986~1998年法國相繼發射了1~4號星。2002年5月發射的SPOT-5號星解析度達到了2.5m,在數據壓縮、存儲和傳輸等一系列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3)新型高解析度遙感衛星及感測器
目前常的新型高解析度遙感衛星有:IKONOSⅡ、Quick Bird、SPOT-5、P5、ALOS、WorldView-1、GeoEye-1等,其感測器主要參數見表1-11。
表1-11 新型高解析度遙感衛星及感測器
(4)國產衛星系統
目前我國主要遙感衛星有:CBERS-02 B中巴地球資源衛星、資源二號衛星、遙感二號衛星、「北京一號」小衛星、環境1號HJ1-B星、遙感一號衛星、遙感三號衛星、環境一號HJ1-A星等。